金經樂道
-
《星期人物》
◎採訪、撰文:李辰寬 西元1925年,在瑞士日內瓦一場關於「兒童福利」的國際會議上,國際兒童幸福促進會首次提出「兒童節」的概念,他們並倡議各國設立「兒童紀念日」,藉此宣揚保障兒童權利、反對虐待兒童等重要意義。 中華民國於1931年,由當時的實業部長孔祥熙所建立的「中華慈幼協濟會」提議,將4月4日定為「兒童節」,並沿用至今。 而在這個特別的日子,我們要介紹兩位投身幼教的鄉親:顏明真與李素寬。
-
顏明真─「帶心」的園長媽咪
出生:金門縣金城鎮賢厝 現居:新北市中和區 學歷:賢庵國小,金城實校,竹林中學,耕莘幼保科,稻江幼教系 經歷:成真貝爾托嬰中心、成真幼兒園園長 投身幼教不遺餘力 聊起孩子,「成真幼兒園」園長顏明真的眼裡彷若有光。 1976年,當時只初中二年級的顏明真跨海來到台灣時,內心滿是嚮往。她進入竹林中學就讀,並在此,選定了畢生最愛的事業:幼兒保育。 儘管10歲時父親便過世,但在母親與兩個哥哥、一個姐姐無微不至的呵護下,排行最小的顏明真像是被捧在手心的公主般幸福地長大。家中沒有傳統重男輕女的觀念,總是鼓勵顏明真參與合唱、演講等活動。雖然環境不十分好,但疼愛卻絕不短少。而或許正是成長於這樣充滿愛的家庭,顏明真特別喜歡小孩子,也早就視幼教為畢生志業。1987年4月,她與同學合資開了一間幼稚園,8年後,更自己獨立,建起「成真幼兒園」。 以「快樂學習」為辦學宗旨的顏明真,一貫拒絕體罰,也絕不實施填鴨教育。她總是用讚美、鼓勵的方式,並且適度讓孩子互相比較,激發彼此榮譽心和成就感。不同於部分將幼兒園託付給主任、老師的園長,顏明真總是親力親為、全力以赴:每天早上七點多進校,從在門口和小朋友打招呼開始,一路忙到晚上八、九點才能休息都是常有的事。 「帶心」的園長媽咪 顏明真認為,幼兒時期的教育,其重要性遠超過任何階段。由於這段期間孩子尚在啟蒙,若能給予適當的指引,特別在道德教育方面,對於孩子日後人格的陶鑄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 她要求幼兒園的老師,要「站在孩子的立場看事情」,並且把每個孩子都當作自己的孩子般對待。「心中想要別的老師怎麼對自己的孩子,就這般對待成真的孩子。」這樣的辦學理念,讓成真的口碑迅速成長,儘管極少發送DM文宣,也從未讓老師負擔招生的責任,但依舊班班滿編。 從0~3歲的托兒,到3~6歲的幼兒園,顏明真最有成就感的,是親眼看著成真的孩子長大、茁壯。「看到他們漸漸成長,就覺得好開心、好滿足!」被孩子們稱為「園長媽咪」的顏明真,眼裡彷若有光。 在幼教的領域中,顏明真從不吝嗇付出,無論是金錢或感情:她捨得花錢在設備、繪本和教材的購置上;也始終用「帶心」的方式來教孩子│小班午睡起床時,這位「園長媽咪」總是一一輕抱孩子們,提醒他們準備好迎接下午的活動。 位處金門人眾多的中和地區,每每在與家長的閒聊之際聽見熟悉的金門口音,顏明真都會慷慨地給予鄉親優惠。重視「飲水思源」的她說,自己在充滿愛的環境成長,現在也絕不能忘本。「長成於金門家鄉的那份愛,至今仍舊萬分珍惜。」她說。
-
李素寬─以感恩的針線編織童心
出生:金門縣古寧頭南山 現居:新竹市北區 學歷:開瑄國小,金湖國中,金門高職家事科 經歷:童心坊生活手工藝社負責人 結緣手工藝,畢生相守 春暖花開,正如「童心坊生活手工藝社」負責人李素寬給人的溫煦氣息。李素寬從小喜歡玩洋娃娃、扮家家酒,也對手工藝與手作物特別感興趣。起初跟著母親與姐姐縫縫補補,後來玩出心得,甚至偶爾會自己偷偷用母親的縫紉機做點小飾品。 小時候,李素寬一直對自己信心不足,成績平平,也覺得自己好像沒有什麼才能。不過,就讀金門高職時,她遇見了人生的貴人│許淑芬老師。許老師相當欣賞李素寬在手工藝方面的創意和天份,並一直鼓勵她、告訴她:「這是很棒、很了不起的才能」。受到鼓舞的李素寬,信心不知不覺中慢慢累積,也逐漸視手工藝為人生志業。 來到台灣、落居風城新竹後,李素寬透過姐姐介紹,到手工藝品與材料公司上班,除了批發、外銷等生意外,李素寬也負責手工藝教學。一做十年,累積了不少經驗,她對教學也逐漸有了新的想法。辭職後,李素寬結婚、生子,一面帶孩子,她一面沉潛自己,努力吸收更多手工藝技術和知識。 這段期間,李素寬透過「彩虹愛家生命教育協會」進修生命教育,領悟了「生命實踐」的道理。於是,她進而研究兒童故事、繪本與戲劇,嘗試將手工藝實作融入故事與戲劇中。 創業的感恩 2009年,李素寬開設了「童心坊生活手工藝社」│不僅與「同心」諧音借義,更富含對一路支持著她的丈夫、同為金門鄉親的童才源先生的感謝。李素寬秉持著「愛、服務、感恩」的信念,開設兒童、銀髮族的手工藝教室。童心坊的課程,從不使用既有的「材料包」,李素寬總是讓孩子們到倉庫裡自己尋找需要的材料,「千萬不要限制孩子的創意。」她說。此外,李素寬也會仔細地介紹材料的來源,讓孩子們學會珍惜材料。「自己動手做,其實沒有比較便宜。可是當一堆材料在孩子自己的手中逐漸成為一個成品時,那份信心和鼓舞絕對是無價的!」每當作品完成,孩子的臉上都在發光,她描述道。 在創業的路上,李素寬始終帶著無限感恩:「實在有太多一直無私幫助著我的貴人。」包括姐姐、姐夫與丈夫,一直在精神上、經濟上提供李素寬支持、助她圓夢。此外,高中老師許淑芬對她的影響更是深厚,「許老師的教誨,至今仍舊銘念在心,她的影響,涵蓋了我的工作與人生的態度。」身兼新竹市金門同鄉會副總幹事的李素寬,對家鄉滿懷感激,她許願,有朝一日,要將這份手工藝教育推廣回鄉,「讓家鄉的孩子,臉上也閃閃發光。」李素寬堅定的告訴我。
-
異鄉鬢影
◎「全台大專院校金門週巡迴展」活動,本週將巡迴至國立中興大學(台中市南區國光路250號),展期自2015年4月7日起,至4月11日,每日08:00~17:00。展場位於該校圓廳101室。今年中興大學金友會非常用心,從3月初便舉辦金門特產預購活動,推廣貢糖、牛肉乾、一條根、鋼刀等浯鄉特產。歡迎在校金門同學,以及台中鄉親呼朋引伴,共襄盛舉。 國立中興大學金友會聯絡人暨聯絡電話:食生二陳鵬文0928438940、森林二楊佳蓉0978425696、歷史二施煒玲0975761826 ◎金門籍傑出音樂人「流氓阿德」黃永德的新專輯《無路用的咖小》熱銷中!知名網路通路博客來、Pchome皆銷售一空,已緊急補貨。本週阿德接受了音樂互動網的「寒舍聽音樂」節目、環宇廣播電台「UNI可樂」節目訪問,也特別提到對樂迷大力支持的謝意。新專輯的好成績,讓阿德屢獲電台邀約,下週,流氓阿德將「現聲」以下三個廣播平台,邀請鄉親撥空收聽: 4/5(日)18:00中廣流行網,左光平「週日音樂盒」節目線上收聽:http://hichannel.hinet.net/radio/index.do?id=205 4/6(一)00:00正聲廣播,宛志蘋「橘色唱盤」節目線上收聽:http://hichannel.hinet.net/radio/mobile/index.do?id=198 4/6(一)14:00飛碟電台FM92.1黃子佼「哥哥妹妹有意思」直播節目手機下載「飛碟聯播網」APP可線上收聽 ◎祖籍金門的新加坡天王歌手林俊傑,於「2015 QQ音樂年度盛典」中,斬獲「最佳音樂製作人」、「最受歡迎港台男歌手」與「最佳港台國語專輯」三項大獎,作為他上週剛滿34歲的生日禮物,真是再適合不過!林俊傑下週末(4/11、4/12)兩天將於中國上海「梅賽德斯-奔馳文化中心」舉辦「時線Timeline:新地球Genesis-世界巡迴演唱會安可場」,也祝林俊傑演唱會成功!
-
張希慈─改變青年翻轉社會
原籍:金門縣金沙鎮 現居:新北市永和區 學歷:永平國小,永平國中,北一女中,台灣大學社會系畢業 經歷:「城市浪人」創辦人,社團法人中華傑出青年交流促進會秘書長,著有《感謝我們始終對話》一書,《幼獅文藝雜誌》、《小人物雜誌》專欄作家 興趣:運動、跳舞、寫作、說話 「從來不覺得『放棄』了什麼啊!」 眼前的女孩自信而爽朗,她的眼神澄澈,你知道那是自然、真誠、不帶一絲驕矜的回答。 一年多前,才以不只全系、更是全學院第一名成績自台大畢業的這位女孩,口中雲淡風輕的那些「放棄」,包含了很多人夢寐以求的研究所深造、企業高薪網羅。 她勇敢地選擇創業。 除此之外,她還創作、出書、演講│她年僅23歲,她是張希慈。 追尋自我的城市浪人 中學時期,張希慈觀察到社會資源│尤其是教育資源的差異,對一個人日後發展的影響之鉅。而對於無論家庭、經濟等因素,很早就得面臨生活壓力、不得不放棄教育的青年來說,這是非常可惜的。因此,張希慈大學選擇攻讀社會學,試圖吸收更多學識,設法對抗這個現象│而「城市浪人」,便是她的發明。 「城市浪人」(CityWanderer)是一個推廣「青年教育」的組織,並以「創意教育行動」為特色,透過遊戲、挑戰賽的方式,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達到探索自我、冒險挑戰、連結再造與社會參與的目標。參賽者於限制的時間內,3人為一組,共同挑戰精心設計過的30項任務│包括捐血、撿垃圾、培養運動習慣、打工換物、探索農村價值、採訪家族口述歷史、找尋失落的技藝、志工體驗等。 張希慈認為,青年時期的價值觀會影響往後的人生態度,而這個階段尚且來得及改變。此外,跟過去比較起來,現今的青年世代擁有更多透過網路成名、成功、甚至掌握資源的機會。因此,她選擇將全副心力放在「改變青年」、「鼓勵青年走出舒適圈」之上。張希慈說:「改變世界,不是一個人做了很多,而是很多人都做了一點點。」而「城市浪人」就是將傳統教育體系裡沒教的事,以很低(幾乎沒有)的門檻,讓青年學子們「邊玩邊學」,試圖「從改變自己開始,進而改變城市。」 這項發萌於2013年、最初僅有台大校內規模的活動,很快獲得巨大的共鳴,請求「城市浪人」到中部、南部、東部與外島的聲音紛至沓來│目前已有13個團隊獲得「城市浪人」的授權,推展於28所大專院校,約有近3000人參與其中,甚至連香港、中國大陸,也有團隊積極接洽、引進。各地的挑戰賽除了包含原有的經典任務外,也規劃能展現在地特色的任務。 紀錄動人的生命故事 創業的路途上,免不了遇到困難。在組織規模越來越大的現況下,張希慈需同時兼顧「非營利」的推廣初衷,以及「營利」的永續營運需求。另外,在經營管理這端,找尋更多適合的新夥伴,以及與夥伴們彼此的相處磨合上,張希慈也陸續遇到各種挑戰。說自己總是「非常、非常在乎別人感受」的這個女孩,堅強地正面溝通、化解誤會,逐一克服重重難關。儘管自己忙得很快樂,但張希慈為了不讓父母、夥伴擔心,每一步都謹慎而仔細地走。 除了「城市浪人」以外,喜愛寫作的張希慈,也開發了「Free Story Writer(免費故事紀錄者)」計畫:她傾聽他人的生命故事,並以優美的文筆寫成一則則動人的故事,使更多人能夠分享。她說,每個人都擁有被認真聆聽的權利,其中,更有太多值得廣為人知的美│可是,過去往往受限於經歷者的文筆,而無法傳遞。於是,張希慈決定將自己化作他們的筆,一點一滴紀錄下這些美好。 探索與吸收原鄉養分 儘管出生於永和,但戶籍落在家鄉金門的張希慈更喜歡和大家說:「我是金門人。」張希慈認為金門的「城市狀態」很符合自己的期待:重視人文價值與自然環境的這片土地,讓人非常舒服,也很適宜居住。在張希慈眼裡的故土金門,是一座「毋須閉戶」的島嶼,因為「每個人都很緊密,好像到處都是家人。」 一次返金過年時,張希慈做起家族歷史踏察,她在阿嬤的口述過程中,發掘了八二三砲戰時期的家族故事。生日正好是8月23日的張希慈說,自此,她與金門的連結更加深繫。如今,張家一門在各自的領域都擁有令人稱羨的成就,而最初的起點,都是由一介文盲的阿嬤所教育出來│「那是多麼不可思議的一股力量?」在阿嬤的生命故事裡,張希慈彷彿看見金門的縮影。她說,「城市浪人」的發想,也有相當程度的靈感來自於金門、來自於阿嬤。 無論是張希慈或是「城市浪人」,都還是很年輕的生命體,未來也都還有長遠的路要走。要改變青年、翻轉社會絕非易事,不過,眼前這位23歲的勇敢女孩,言談裡充滿溫柔與堅強的正面能量│一如她的家鄉。期盼她能在這遍佈挑戰的城市叢林裡,持續學習與發掘自我,讓青年成長、讓改變成真。
-
黃「金」世代青年新力量
馬英九總統曾說過:「每一個新時代的到來,青年都是時代改革的領航者,同時也是新觀念的見證人。青年的態度,決定了國家未來的走向。」確實,細觀過去一年多來的台灣,青年的影響力,已逐步擴大到社會運動、民生議題、甚至選舉。 而在金門旅台鄉親之中,也有一股黃「金」世代的青年力量,也正慢慢成型│許多傑出的年輕人,在各領域紛紛開枝散葉。他們有些是跨海追求夢想的金門青年,有些則是旅台第二代優秀子弟。 祖籍金寧鄉埔邊村的角力選手黃春福,近日參加台北市全國運動會選拔,並成功擊敗各路好手,獲選十月高雄全運會的台北市代表隊;金城國中的榮譽校友張容軒,在台灣籃球最高殿堂「SBL超級籃球聯賽」率領母隊富邦勇士隊殺入四強,自己更位列全聯盟得分排行榜第四名;新生代女歌手孫羽希橫跨主持、演唱與戲劇表演,她也是傑出的旅台第二代;出身金門沙美的補教名師張楚老師,有一雙優秀的兒女:姊姊張希慈投身青年教育,創辦「城市浪人」,弟弟張仲宇參加河北衛視《中華好詩詞》節目一炮而紅,受封「詩詞男神」,前陣子更高分錄取台大法律研究所。 這幾位二十幾歲的年輕人與他們所代表的世代,正是金門的未來。所謂「國家造就青年,青年造就國家」,在青年節前夕,我們就來介紹「城市浪人」創辦人、社團法人中華傑出青年交流促進會秘書長張希慈。
-
異鄉鬢影
◎以往各大專院校的金門籍學生,都會在校成立社團,並舉辦「金友週」活動,不過,今年有一些不一樣│來自台灣大學的洪振洋同學,今年挺身而出,聯合18所大專院校的金友會,從三月初到五月初巡迴舉辦「全台大專院校金門週巡迴展」活動。藉由推廣金門的文化及美食,吸引同學們的目光,並讓他們能對金門有更進一步的認識。而下週,本展覽將巡迴到天主教輔仁大學以及國立政治大學,歡迎在校金門同學呼朋引伴,共襄盛舉。 輔大金門週 2015年3月30日~4月3日 新北市新莊區中正路510號 政大金門週 2015年3月30日~4月2日 台北市文山區指南路二段64號 ◎新北市同鄉會將於2015年3月29日(星期日)上午11時整,假中和區「晶豪樓」舉辦「第十二屆理事長交接暨理監事就職儀式」,歡迎在台鄉親踴躍參與。 晶豪樓:新北市中和區錦和路388號3樓 ◎二則關於鄉親參與路跑的新聞:金門籍馬拉松好手何盡平,在「2015新北市萬金石馬拉松」賽事中報名42.195公里全程馬拉松組,並以2小時30分16秒完賽,勇奪國內男子組冠軍,恭喜何盡平選手! 熱愛長跑的新竹市政府城市行銷處處長顏章聖是道道地地的金門鄉親,他在一手策劃的「2015新竹城市馬拉松」賽事中,加入了新竹元素,打造一條「米粉大道」,讓地方特色躍上賽場。參賽的超過一萬名跑者,從都市跑到郊區,享受風城優美的自然和人文景觀,顏章聖又是一次成功的城市行銷!
-
戴德成─埋首做事的政治家風範
戴德成 出生:金門縣金城鎮 現居:新北市中和區 學歷:愛華國小,金城國中,陸軍專科學校,憲兵學校,中國工商管理學院,中州科技大學 經歷:漳和社區發展理事,中和市德行里四、五、六、七屆里長,台北縣中和市市民代表,新北市議員候選人,新北市中和區區政顧問 1992年,時任台北縣長的蘇貞昌先生,某日特地驅車前往轄下的中和市德行里。根據一旁助理手中的行程表所示,縣長預計要前往該地頒發「資源回收績優里」。簡單的頒發儀式將結束時,蘇縣長突然聽到外頭傳來政令宣導的聲響│原來,這是德行里自行架設的「全里播音系統」。縣長覺得很有意思,便決定親自一試。 他透過播音系統,向里民們問好,並讚譽該里在資源回收方面的成績。縣長一面廣播,外頭一面響起陣陣掌聲│數年之後,台北縣一千多個里逐漸架設起這套播音系統。蘇縣長認為,這不但可以宣導政令、提醒住民安全事宜,於災害來臨時,更能發揮緊急警報作用。 這項從中和市德行里萌芽的小建設,推廣為全縣、甚至全國的大建設。你若問德行里民,起初怎麼會想到做這套播音系統的?他們會不約而同指向令他們驕傲不已的里長│來自金門的戴德成。 以家鄉經驗作為施政參考 戴德成出身金城鎮西門里,父親走得早,母親靠著幫部隊漿洗、熨燙軍服掙錢。自小戴德成便學會踩裁縫車,替母親做縫補的活。在「單打雙不打」的年代裡,戴德成和其他小朋友們一樣,過著躲防空洞、聽砲聲辨位、搶砲片砲頭或宣傳單交換學用品的日子。向晚早早實施燈火管制,便就著透過燈罩的朦朧油燈讀書寫字。 直到17歲報考士校離金前,家鄉一直是戴德成最依戀的土地。他說,往後許多政策規劃的靈感,都來自金門│就拿他在德行里里長任內完成的「全里播音系統」來說好了。小時候,實施電信管制的金門,一般民居是不能裝設電話的,因此,台灣那頭的親人若打電話回金,都得由村公所接聽,並透過廣播系統傳佈島上。數十年後,戴德成將它轉化用於里辦公室與里民的溝通媒介。又比方說「社區巡守隊」制度的建立,也是參考金門民眾自衛隊、守備隊而設的│當初,戴德成領導德行里組織了全台北縣第一支巡守隊,招募熱心里民義務幫忙,搭配原先管區警察的巡邏,並特別加強一些里民通報的易危路線,果真大幅提昇德行里的治安水準,這項作法日後也同樣推廣到其他村里。 優秀的施政成果 提到參與政治的初衷,戴德成說,還在憲兵隊服役時,就時常處理軍民糾紛,過程中,他看到不少亟需幫助的弱勢族群。當時,戴德成逐漸發現自己有協助調停糾紛、解決問題的能力。退伍後,他換了幾份工作,最後在台灣證券交易所安定下來。 一向積極參與社區服務的戴德成原先擔任鄰長,1992年該地區分里後,他順利當上里長。戴德成對於社區建設頗有抱負,他總是認真傾聽里民的想法,並能站在同樣身為里上一份子的角度設身處地著想,因此相當受地方愛戴。連任四屆里長的他,除了架設「全里播音系統」、組織「社區巡守隊」外,更致力改善居住環境│過去總為里民詬病、雜亂無章的電纜線,在戴德成近4、5年不辭辛勞地溝通、協調與會勘下,最後終於透過專案陳情的方式,成功向台電爭取近1億的經費,將里上的電纜線與電箱全數地下化。社區的天空不再滿佈蜘蛛網似的電纜線,景觀變好,住民心情也變好了。「看到大家住得滿意,就覺得一切都很值得。」戴德成說。 由於有心服務更廣的區域與更多人民,戴德成自台灣證券交易所退休,並投入市民代表選舉│最終,也憑靠優秀的政績與形象高票當選。2008年雙和醫院落成開幕後,為了配合醫療院區需求,戴德成大力改善周邊環境│整治人行道,並建設無障礙空間。此外,他也努力促使中和地區的路燈置換為LED燈泡,不但節省能源,更提昇了路燈妥善率,替政府省下大筆維修經費。其他如中和運動中心的爭取、資源回收換專用垃圾袋的政策,都是由戴德成提案,並且奔走促成的。儘管施政成績優秀,戴德成還是非常謙虛的說:「只不過是幫忙跑跑腿罷了!」 2010年台北縣升格為新北市後,戴德成連續參與了兩次市議員選舉,雖然都未能如願當選,但選後他依舊投身社區義工,並在今年三月中獲聘為中和區區政顧問,繼續為地方建設盡一份心力。 鼓勵在台鄉親站出來 在政界逐漸發展出一點影響力的戴德成,心中一直惦記著家鄉金門。他致力服務於金門同鄉會,擔任理事、奔走捐輸、急難救助,也曾成功爭取在台鄉親就地換發身分證的窗口設立。 一開始難免被當「外地人」看待,但戴德成靠著自己一點一滴的付出與累積,慢慢獲得在地認同。他說,金門有非常多優秀人才跨海到台灣打拚,然而大多數屬於「埋頭苦幹型」,比較不會站出來為眾人發聲、爭取權益。戴德成鼓勵在台金門鄉親要多多參與「管理眾人之事」,並強調要共同努力,讓這股壯大中的群眾之力能夠凝聚在一起。 在戴德成身上,絲毫不見政客咄咄逼人的習氣,反而能感受到一股溫煦、厚實的力量。他從不過度誇耀,且總是虛心求進步,在旁人眼裡,他始終埋著頭盡力做事、調解紛爭│而我想,這正是他身為金門子弟的最好證明。
-
旅台鄉親政治參與不落人後
「政治是管理眾人之事」,隨著金門旅台鄉親越來越多,這股逐漸壯大的群眾,需要為他們發聲的民意代表。一直以來,旅台鄉親對於政治的參與不落人後,如出身烈嶼的新北市議員林國春、祖籍金沙青嶼的立法委員張慶忠、祖籍金門後浦的旅台第二代新北市議員許昭興等。另外,在民選、官派的基層里長、區長崗位上,也有許多金門鄉親努力耕耘的足跡。 來自異鄉的金門人,即使長住外地數十年,仍可能被當地住民視為「外人」,想要爭取認同與支持、擔任民選從政人員,其實相當不容易。不過,憑著金門人堅毅樸實、苦幹實幹的精神,這些旅台從政人員,漸漸地受到金門鄉親、甚至當地居民肯定│像是勤懇問政,並以治安專業與優質形象聞名的新北市議員林國春,就已成功連任二屆。而基層的里長伯,也有如台北市大安區黎孝里的方丁輝里長(烈嶼鄉后頭村人)、新北市新店區吉祥里的林永輝里長(烈嶼鄉上林村)等辛勤替地方做事的傑出鄉親。他們不僅為當地住民喉舌,也成為金門旅台鄉親很重要的依靠。 本週鄉訊,便將專訪曾連任四屆新北市中和區德行里里長、中和市民代表,政績斐然,並參選過新北市議員,上週方獲聘為中和區區政顧問的戴德成先生。
-
異鄉鬢影
◎台中市金門同鄉會第六期會刊強力徵稿中,無論詩、散文、繪畫、小小說、雜記、笑話、報導文學、學術論談、漫畫、攝影、工商訊息等,只要以「金門」為主題,風格與形式不拘,皆歡迎鄉親踴躍賜稿。 徵稿日期:即日起至2015年6月30日止 徵稿方式:電郵至ksj888.tw@yahoo.com.tw,或書面寄至42604台中市新社區大南里興中街120號 洽詢電話:0955-305-249 來稿請賜真實姓名、筆名、地址與聯絡電話。 歡迎各位鄉親一起來「話金門、說金門」,關心家鄉,並為金門發聲! ◎旅台金門珠浦許氏宗親會於2015年3月15日,在台北市議會B1金禧餐廳舉行理監事會議暨新春聯誼。會中討論參與世界許氏宗親總會編撰「中華許氏文化大典」徵稿;參與籌設「中華金門旅台同鄉會總會」等提案。 ◎金門縣籍新生代歌手孫羽希,接受警廣全國治安交通網「今晚姮星燦爛」節目訪問,與主持人林姮均暢談自己在「學生」與「歌手」的雙重身分中摸索、嘗試與努力的過程。 孫羽希日前擔任「2015大甲媽嫁女兒」活動代言人,其演唱作品〈很愛很愛你〉亦被指定為活動主題曲,值得肯定及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