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經樂道
-
鄉情快遞
◎台灣每天都有許多流行,現在又增添一筆「喜歡聽李如青老師說金門的故事」,繪本作家李如青年年都有繪本新作,幾度返鄉推出繪本原創展也深受喜愛,除了用繪本說故事之外,親炙校園與社區現身說法,將金門故事推展到大小朋友眼前,更是貼近人心的不二法門。新的一年未到,李如青即已受邀參加多處的故事演說與心得分享,2015年1月13日,他風塵僕僕抵達天母國小與故事媽媽進行心得分享,從中橫的山嵐到七星潭的碧麗海洋,也從拐杖狗講到巧克力,在故事之前與故事之後,都激起故事媽媽的童稚之心,大家都有問不完的話題。 ◎台中市金門同鄉會第13屆第6次理監事聯席會於1月19日下午假新天地餐廳召開,由理事長李雅高主持,首先報告上次會議決議案執行概況,包括預定2月8日召開會員大會,核定年度獎學金候選名冊與審查敬老名冊,其中獎學金決議部份,大專組計有陳俊源、陳芷馨、呂玫臻、吳洹菁與周侑霖等五名,高中組計有尤桓傑、簡重宇、洪凱娟與彭姵宣等四名,第五名張明宇總成績共計78.3分,雖未獲理監事通過,因本次高中組僅五人申請,又慮及張明宇為單親家庭且家境不佳,由理事長自費支付獎金。提案討論進行後,同時通過新任總幹事郭建松,2月8日會員大會籌備工作,以及募集摸彩禮品等。
-
陳松濤喜樂生活台金間分享福音
九三砲戰前一年出生於金門,目前定居北台灣的陳松濤,由第三士校到陸軍官校,由料羅村公所到樂生療養院,生活歷程敘說著永沐主恩的喜樂,也見證著金門由戰地到開放,祇要願意,民眾的生活可以有更美好的選擇。 1967年10月11日大清早,金城地區錄取第三士校第三期的學生統一到鎮公所報到,身上都戴著紅布條,在民眾熱烈歡送下,沿著街道前往東門搭車,當時城中第二屆的陳松濤則自行跑到停車位置上車,隨同全體前往士校接受為期一年的嚴格磨練,校慶時,陳松濤代表學生上台演講,司令官尹俊將軍問他爸媽有沒有來,請他們上台,當時希望他繼續完成學業的陳爸爸未出席,他回答說祇有媽媽到,殊不知,前往參加校慶的陳媽媽早已在觀眾席下哭成一團,不敢上來。 1968年11月畢業前夕,許多同學都錄取衛士隊,陳松濤也想去,隊長卻要他留在學校當助教,這一留,也為自己開拓不一樣的機會,半年後,陸軍官校專修班招考,他與劉柏林兩人都考上,並於1969年3月4日搭船抵高雄陸軍官校報到,成為專修班21期新生,受訓兩年,1970年3月畢業分發,當天下午即搭車北上基隆,準備前往馬防部46師報到。 就在他搭船抵達北竿第二天早上,營長來到連上佈達,連長為黃忠隆上尉,正是金門籍學長,而他則擔任排長,當時,整個師都是愛吃狗肉的老廣,老芋仔特別多,老芋仔經常用廣東腔說吃「狗肉」,他雖聽不清楚是什麼肉,反正跟著大快朵頤就是,就是在這樣狀況下造成生平第一次喝醉酒經驗。 後來,黃忠隆連長安排他回台灣受跆拳道班,結訓後,又得以返金休假,回到金門後,趕快利用時間去西園探望黃媽媽,老人家知道他與兒子同一連,非常開心的聊著,那一趟原本僅有十天的假期,由於路程遙遠,由北竿,南竿搭船抵基隆,再搭火車到高雄,再候船到金門,十天後則重覆相反行程回馬祖,前後加起來共計57天。 軍旅期間,看到職業軍人常要犧牲與家人相處時間,讓陳松濤感觸頗深,省思到退伍比較實在。有次他休假返金過年,得知已退伍的老連長黃忠隆回金門當副村長,順便抽空拜訪,同時詢問他這工作怎麼找到,軍管時期,政府對於退伍軍官特別照顧,常會安排工作,黃回覆親民日去找縣長看看,本將在三月份退伍的陳松濤,即利用親民日拜訪當時縣長譚紹彬,1976年3月15日正式退伍時,再度拜訪譚縣長一次,半個月後接獲通知5月1日上班,任職料羅村副村長。 軍管時期,已是公務人員的陳松濤,雖然換個環境,依然還保有當兵心態,因為副村長都在訓練自衛隊,村內大小事都要管。而在這一年副村長任內,幸福之星終於降臨,他得以有緣認識現在的老婆。原來當時金湖鎮長陳永財,得知他有跆拳道專長,就交代他來訓練女自衛隊員練跆拳道,準備在隔年元旦參加縣府活動表演,陳松濤在全金湖婦女隊中挑選四十個人來加以訓練,表演過後,他也順理成章挑選到緣分最高作為老婆最佳人選。 在料羅副村長期間,因舉辦村里民大會表現優異而被調到縣政府,當時雖然由委三降為委六,但因家住金城,上下班時離家較近,也就毫無異議,1977年5月他即正式調到民政科社會股,負責環境衛生與軍民糾紛等業務,同年10月份結婚後,隨即積極準備金馬地區公務人員銓定考試,在用心苦讀下,陳松濤終於通過丙等普通行政考試,取得正式公務人員資格。 當時,由於金門還有單打雙不打情形,人心惶惶,許多公務員都想調到台灣服務,由於每年定期舉辦退除役官兵轉任公務人員考試,軍中退伍的陳松濤正好有資格參加,最後也如願考取,1981年,準備離開金門前往樂生療養院報到,他在臨走前向石政求縣長辭行,那時每個月薪水才萬把元,縣長卻贈送他五千元程儀,讓他頗為感動。 就在陳松濤調樂生服務時,陳爸爸也辦理退休,並把金門房子賣了,全家定居台灣。樂生工作環境與金門全然不同,因為是個療養院,所以業務較為單純,這是日本於1930年成立的療養院,將全台痲瘋病人強制集中治療,縣籍院生曾有30餘人,2003年,陳松濤退休時,還有20餘人,金門縣政府沒忘記他們,定期探望與關懷,散發著濃濃人情味,讓別縣市的病人都很羡慕。 陳松濤出生在基督家庭,從小沐浴在主恩下,真誠實踐信望愛的喜樂生活,而牽手的阿拉達更是幸福,不必像許多金門媳婦一樣,經常為傳統民間信仰與拜拜煩惱。從小喜歡寫作,重視家庭生活,關懷故鄉發展的陳松濤,深刻體會到母親對故鄉的愛,退休後更常常陪同母親與太太返金小住,定期到教會作禮拜,並與主內弟兄姐妹團聚,再將生活感動寫下來,投寄到報章分享,傳遞著主恩永在的福音,文字間,洋溢著上帝恩惠充滿金門的訊息。
-
陸官同儕深情聚會五十週年返鄉同樂
八二三砲戰過後,延伸著長達二十年的單打雙不打歲月,也展開戰地青年從軍熱潮,半個世紀之前,一群由金門前往陸軍官校專修十七期就讀的學子,如今都是公字輩的長老,由台金各地相聚家鄉,共渡一個別開生面的軍校同學會。 回顧當年由金門搭船前往鳳山時,大家還都是毛頭小夥子,三十餘位戰地青年與同儕共同度過艱苦的訓練歲月,同學們畢業後各奔前程,紛紛投入軍旅為國效勞,隨著服務年資一到,有的人迅即退伍,有的一路晉升方才告別軍旅,而戰地青年因為金門同鄉的緣故,鄉情融合著革命情懷,更加惺惺相惜,並時有連絡。 如同歷屆軍校校友一樣,總有部份人員在退伍後返鄉定居,在三十餘位同學當中,多位退伍後即定居金門者,又因緣際會在各個機關單位服務,互助相勉,關懷備至,成為嚴肅的戰地金門時期,步上職場新旅程的重要夥伴。 由陸軍官校到戰地金門,藉由濃烈鄉情凝聚與革命情懷發酵,張鎮樹、許木生、黃忠隆、李文選…等情同手足的莫逆之交還義結金蘭,在親情與鄉情之外,增添一份親愛精誠的革命情懷,並綿延至今,定期聚會,時話家常。 而就由這些同為陸軍官校專修十七期的結拜兄弟定期聚會開始,採輪流作東模式,進行餐會茶敘,他們或是回味昔日的同窗故事,或是閒話軍旅的趣味插曲,偶爾也聊些鄉野軼聞,甚或討論兒女課業發展;由結拜至交聚會後又加入其他軍校同窗,再來又增添其他各軍校縣籍夥伴,隨著年齡增長與人數多元化,也讓聚會更加熱絡。 陸軍官校專修十七期的縣籍同學,實際上退伍後定居台灣仍佔多數,大家都曾年輕過,告別軍旅後也都在各行各業發展,繼續為社會服務,而定居桃園,經常呼朋引伴爬山茶敘的倪國鐵,是位旅台熱忱代表之一,經常連絡著昔日同學聚會,回到金門時,也常與定居家鄉的軍校同學會面,若是碰到聚會,當然也就加入同樂陣容。 2014年中秋時刻,這些陸軍官校1964年班,來自戰地金門的革命夥伴,就在張鎮樹與倪國鐵等熱心召喚下,特別揪團返鄉召開50週年同學會,共同在家鄉來個深情巡禮,不論是由台北視野,或由原鄉角度,共同回味五十年前的少年記憶,及半世紀以來的心路歷程,大家都感到特別興奮與莫名。 不論是同儕年齡最長的張鎮樹,或是旅居北台灣的熱心代表倪國鐵,以及全體參與聚會的夥伴們,這個深情五十載的同學會誠屬難得。由兒時玩伴到成為軍校同窗,經由半世紀的變遷歷程,金門今昔大不相同,承載著多少悲苦與喜樂,如今,都在這個歷經半世紀的聚會裡,隨著茶香酒香飄逸而去,留下的盡是那依然香醇的氛圍,依然濃烈的鄉誼,依然誠摯的革命情懷。 天會晚,人會老,這個半世紀的同學會,註釋著鄉情始終不減,故鄉永遠年輕。
-
鄉情快遞
◎為配合桃園縣升格為直轄市,原桃園縣轄內所有民間團體,於104年元旦起統一更新社團名稱,桃園市政府並於近期換發人民團體立案證書且都郵寄至各單位,本縣旅居桃園鄉親參與籌組的鄉團更名如下:桃園縣金門同鄉會更名為桃園市金門同鄉會,桃園縣金烈鄉親公共事務協會更名為桃園市浯江金門同鄉會,桃園縣金馬離島文教協會更名為桃園市金馬離島文教協會。 ◎著作豐富的盧秋瑩又有喜啦,繼親子散文《與小猴喝茶:一個現代母親與兒子的甜蜜教養關係》後,新書《愛上一個外星人:在波士頓,發現愛與自己》已於2015/01/01由華成圖書公司出版,目前與先生和兒子定居於波士頓市郊的盧秋瑩,曾返金假金門花園舉辦《與小猴喝茶》新書師友會,受到眾多親友與藝文同好喜愛,新書《愛上一個外星人》即是這位遠鄉卻始終擁抱鄉情的自由創作者,從故鄉到異鄉,遠走與安定,一部尋找愛與自我的真摯書寫。該書已在博客來網路書店上架販售,歡迎各位鄉親文友上網訂購。
-
虞金生孝親成家深情體會父母心
九三砲戰前一年出生金門的虞金生,金城國中畢業後,即赴台升學,進而定居台中,湖南籍的父親與金門籍的母親結識後共組家庭,是許多浯島鄉親軍管時的典型模式,而他在高工畢業後也走上從軍一途,又因緣際會與家人加入金門同鄉會這大家庭,異鄉也能重溫原鄉濃烈的鄉誼。 1949年,老家湖南汩羅的虞振湘隨軍來到金門,古寧頭大戰結束後,因公受傷申請退伍,那時候,由於部隊進駐金寧鄉后沙村,虞振湘與軍官同仁都和虞金生外公熟識,老人家沒多久即屬意將女兒許給虞振湘,他即成為萬中選一的準女婿。虞爸爸退伍後,即到地方法院上班,當時,金城戲院正要籌建,軍管時期,相關手續似乎碰到瓶頸,有人建議去找與防區長官熟識的虞爸爸,戲院竣工起用時,司令官還指示給虞爸爸安排職務,就擔任經理一職,後來,又調到金門酒廠服務。 金城國中畢業前夕,虞金生已偷偷報名第三士校,當全體新生集中操場準備分配連隊,部隊長點到虞金生名字,就在他舉手答「有」時,虞爸爸也及時趕來,從後面抓著他的衣領帶回家去,老人家強調「要當兵,就要去讀軍校,不要讀士校。」就這樣,三年後,他在台中高工畢業後,也逕自報考陸軍官校專修班33期,當收到學校寄發通知單時,虞爸爸得知寶貝兒子從軍訊息,可謂心滿意足,若有機會奉命運送高粱酒到台灣,一下高雄碼頭,常會直奔鳳山看看兒子,同時也帶點拌手禮見見學校長官。 陸軍官校受訓生活雖苦,為期一年的訓練急速而過,63年畢業時,虞金生分發警備總部,先是調到台南海防單位,二年後再調綠島管理一清人員,續而調台中豐原團管區。而職務調動,大都是依個人工作績效與職缺等因素而定,而脾氣好的虞金生,有升官也好,沒升官也好,他總是面帶笑容,認真把工作做好。當時專修班畢業得服役四年,並可視狀況留營,四年一到,他又簽留營十年,其後又二年簽留營一次,總計簽到廿年退伍。 虞金生獨自赴台讀高工不久,全家人也都遷到台中,僅有虞爸爸留在金門工作,常利用到台灣出差機會與家人團聚。正當他在步校受訓時,虞爸爸還帶著家住榜林的表妹許麗芳來探班,就這樣兩位年輕人開始交往,並於1976年6月結婚,休完婚假,虞金生恰好調到綠島服務,新婚之後,丈夫常常調東調西,每個月難得見老公一次面,獨自感受扶養兒女的難忘經驗。雖然虞金生二弟虞金榜受到大哥影響也考上陸軍官校專科三期,但許麗芳卻是不喜歡自己兒子從軍去,兒子在警總服兵役時,長官要推薦他去讀陸軍官校,因沒啥意願就按時退伍。 虞金生回想軍校剛畢業時,那時六零年代,海防單位老芋仔特別多,每個單位都可見老上士、老士官長,反而沒什麼兵。而除了海防與職訓隊等單位外,團管區等單位都是上下班,對於眷屬而言也是一大福利,後來也有預官與阿兵哥申請留營,受完訓再回原單位服務。同樣是讀軍校,虞金榜服務滿十年即退伍,不像大哥虞金生繼續留營服務滿二十年吃到終身俸。 虞金生與二弟就讀軍校到下部隊,兩人除了留下少數零用錢外,每個月薪水都拿給母親作為家用,而婚後定居台中水湳等地,而二個弟弟與妹妹婚後同樣住在附近,彼此相互照顧,定期全家團圓聚會。退伍時,妹妹與三弟在台中開鐵板燒,他就過去幫忙,後來,夫妻兩個也都投入自己做,鐵板燒外,還加附牛排、羊排…等多元餐點,以牛排中式化模式經營,由1994年春做到2013年8月,便因當地土地重劃而結束生意。 就在做鐵板燒之時,2009年,虞金榜因參與投資證券行,也邀虞金生加入,並請他擔任監察人,定期參與股東會議,如今,兒女都已長大成人,兒子也在該證券行業務部門當經理,生活與工作常常相互關照。孝順的虞金生,談到母親老是思念在金門的二位姐姐與弟弟,數次陪同母親回到后沙老家走走,也探望幾位親人,虞爸爸生前也是極其思念大陸老家,虞金生等兄弟也相揪陪同老人家回到湖南汩羅探望族親,出錢纂修族譜,二年後再度將祖先與族譜請回台灣來。 虞金生兄弟姐妹各自成家,因都住得很近,每天都會聚會,台中市金門同鄉會創會時,家中母親與兄弟姐妹即已入會,早期因軍職關係,不便擔任幹部職務,但同鄉事務開會或策辦活動時,都盡量支援與協助,盡一份鄉親力量,就連內弟許績宗也拉進來幫忙。出生金門的虞金生,如同父母一樣,對於故鄉湖南與金門總是念念不忘,談到金門同鄉與同學,虞金生總是開懷暢談,滿帶幸福的笑容。
-
學海無邊地緣作岸浯島如山鄉誼為峰
金廈首航開啟兩岸小三通序幕,各項政經文化交流頻仍,也帶給兩岸鄉親豐富的生活體驗。近二十餘年來,國內推動終身學習不遺餘力,大學設校廣開方便之門,致使終身學習浪潮更加熱絡,並帶給國人豐富的知性之旅與人文享受。而隨著兩岸開放與交通便利,金門鄉親前往大陸各地參與研習與進修者眾,最為特別的便是鄉親們前往福州師範大學進修,在知識之外,還融合著鄉情,顯得格外珍貴,而促成這個進修動力的關鍵人物便是陳慶元教授。 祖籍金門的陳慶元教授,熱愛古文學,熟讀金門縣誌,曾擔任福建省金門同胞聯誼會會長,前後返金計十餘趟,或帶領同鄉返金參與鄉團活動,或參與原鄉學術研討會,對於原鄉金門有股化不開的濃烈情誼。陳老師於1982年回到母校福建師範大學教書,2002年同時接手文學院院長,多次受邀赴海內外各地講座,也曾以學者身分,赴台參與多種學術會議,或擔任東吳大學、中央大學客座教授。目前,海內外指導與培養博碩士研究生,已逾120人。2000年,開始招收台籍博士生,縣籍俊彥施志勝是首位金門籍的學生,也是福建師範大學第一位縣籍博士。 兩岸大學招生都以學校學系招生現行作業程序,台籍學生每年隨同港澳學生於香港參加入學考試,有心報考的金門鄉親則是前往香港參與筆試,而就讀福建師範大學者則以文學院中國古代文學博士生居多,自施志勝成為陳教授第一位縣籍學生後,歷年錄取的金門鄉親都是現職社會人士,分別任職台金地區公家單位,教育機構,與民間企業,也都是關懷家鄉的縣籍菁英,進修博士不論是意在深化個人知識與才華,或是擴展平日興趣與熱愛,或為提升人生階段性目標,大夥伴也都兢兢業業的作學問。 陳老師對於指導與培養的博碩士生,除同兩岸大學般重視學術研究,指導學生勤作學問外,同時強調品德修為,期勉大家在同鄉情誼外,砥礪同門師友情感,而對於來自原鄉金門的入門弟子,在學術淬煉與品德修為之外,更多了份血緣與地緣的關聯和養分。而這些來自故鄉的學生,大都擁有豐富社會歷練與生活經驗,研究主題琳琅滿目,與金門相關課題也佔頗重比例,顯見大家對於家鄉金門總是充滿熱切人文關懷。 2000年翌年,金廈開啟小三通序幕,時任福建省金門同胞聯誼會副會長的陳老師,首度返鄉即是陪同離鄉半世紀方才得以返金的年長前輩,看到一幕幕熱淚盈眶的景象讓他更加珍惜這份原鄉情懷,其後會長任內,他不僅多次率領定居福建的鄉親返金探訪與交流,也曾參與旅台金門同鄉會聚會活動,而不論是受邀赴台講座或返金參與盛會,陳老師都會利用空檔師生溫馨聚會,進行學問的鍛造與鄉情的互勉。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陳老師帶領學生勤做學問,也鍛鍊鄉誼,原鄉情懷加分,增益人文養分,愛鄉愛學問,師生樂融融。
-
鄉情快遞
◎福建師範大學文學院陳慶元教授於本月3日至8日赴台與會,偕同諸位縣籍中國古代文學博士生討論研習課程,師生共同度過數日充實的聚會光陰。福建師範大學文學院自2000年開始招收台籍博士生以來,2008年考入該校的縣籍俊彥施志勝是首位金門籍的學生,也是福建師範大學第一位縣籍博士。而自施志勝博士之後,歷年縣籍博士生有2009年的呂成發、陳炳容與葉鈞培;2010年王水彰、黃世團、陳海贊與李木隆;2011年洪憶青、王振漢、何銘輝與董群廉;2012年王石堆;2013年甯國平與莊唐義;2014吳奎新與孫國欽。如今,除了施志勝已獲得博士學位外,據知今年度過論文口試者亦有王水彰、洪憶青與王振漢等三人。 ◎喜歡藝術與文學創作的李曉蘭,目前服務光華國小,家中小朋友從小接受多元藝文活動,不時塗塗寫寫,如今就讀光華國小一年級的大女兒Judy,即常參加幼兒創意繪圖比賽,並多次得獎,在媽媽鼓勵下,完成繪本作品《坐飛機回外公家》,參加新北市政府主辦的2014年「美麗寶島幸福家」藝文徵件活動,並榮獲城市幸福家│美術工藝類首獎,目前全家居住台北的小Judy,常隨著爸媽回到金門外公的家,把回金門情景畫成一張張的圖畫,並串成一本繪本,拙趣鮮豔的色彩來傳達孩子的想像世界,終獲評審一致好評。
-
蔡樹名恩威並濟金門仔感動在心
1945年抗戰勝利那年出生,老家瓊林村,目前定居台中的蔡樹名,曾是逢甲大學知名的蔡教官,也是台中市金門同鄉會草創期默默耕耘者之一,如今雖已告別職場,對於出門在外的同鄉後輩與鄉親們始終擁抱鄉情,可謂典型金門出外人。 1965年4月,蔡樹名父親過世,兄姐皆已成家立業,排行老么又懂事的他,為減輕母親的負擔,畢業前夕即決定從軍去。當時原就讀金門中學農藝科第一屆,他與同班同學蔡金傳,及普通班的陳金水等三人,隨即在同年7月份,一同前往復興崗報到,正式成為政戰學校15期政治系學生。就該期而言,前有洪陸訓,後有陳水在、李清正…等人都是來自金門的校友,而大家有緣在復興崗共同度過相互勉勵的難忘時光。 全體新生到政戰學校報到完畢,隨即前往台中坪林第三訓練中心接受入伍訓練,當年有政戰學校、國防醫學院…等六院校的學生集中參與為期十八週的緊密課程,蔡樹名回憶當時自己一個人,也祇能走這條路,就沒有考慮苦不苦的問題,嚴苛入伍訓結束後,大家各自回到母校,而蔡樹名等回到復興崗繼續為期四年的正規教育,同時規定畢業後至少在部隊服務十年,四年的嚴格教練倏然而過,畢業成績排名前段的蔡樹名奉命留校服務,擔任區隊長一職。 蔡樹名留校一年後,調到第二軍團九二兵工群汽車勤務連當連輔導長,努力一年多即榮獲第十屆政戰楷模,在下部隊歷練幹部職務滿一年時,母校曾來文徵調,但他選擇留在原單位,二年後因表現優秀調到軍團當侍從官,隨後,雖然有機會調陸軍總部,由於母親還住在金門,他即選擇調回金門單位,俾便多多探望老人家。1976年,蔡樹名由金門調回台北運輸學校當教官,並與認識多年的中部姑娘結為連理,婚後定居台中,1979年服務滿十年即申請退伍,在這之前,由於老母親還在,蔡樹名有空時都會回金門探望老人家。 1983年,蔡樹名因緣際會考上軍校教官,這雖非原本生涯中既有的規劃,他依然認真扮演應有的角色,分發到省立台中一中這個學校的學生都以升大學為第一志願,幾乎沒有考慮讀軍校,所以,三年多的時光,並沒有像其他學校教官一樣得鼓勵學生考軍校。隨後,蔡樹名調到逢甲大學當軍訓教官又待十年,約在1997年,軍旅恰滿二十年時就申請軍職退伍,而逢甲大學為知名私立學校,看重蔡教官的熱心與才華,繼續延聘他擔任行政人員,也因此他前後在逢甲服務廿四年,直到民國一百年退休。 身材強壯魁梧,面帶威嚴的蔡樹名,在教官任內,雖然學生都很怕他,本人卻很討厭對學生作任何處分,學生有錯,寧願叫來打叫來罵,也不願讓他們留下任何紀錄,14年從未給學生記一個警告過。早期,逢甲教官權力很大,教官說的話,任何人幾乎都不能反對,教官講一句話如同校長一樣有權威,許多事情,一聽是蔡教官說的,幹事工友們都趕快去完成。某次,有位阿婆跑來見他即當面跪下,他問阿婆有啥事就說嘛,阿婆指出兒子記過超太多要退學,他說「那簡單,阿婆您不要跪吧,我馬上去改,讓他不會超過,不必退學。」 在逢甲,蔡教官已成為蔡樹名代名詞,是個始終為學生著想的好教官,1989年,他特別在逢甲為來自家鄉的同學成立一個金門同學會,定期聚會聯誼,協助解決生活難題,日間部夜間部學生都有參加,高峰期曾達七八十人。早期,逢甲一年級新生才有宿舍住,升到二年級就要到外面租房子,在他任輔導老師時,看到許多金門孩子要升二年級得搬出去,就以「外島學生來讀逢甲可以一年到四年都住學校宿舍」專案簽請校長核可,如此得以關照離島學生,也讓家鄉子弟四年都不必為住宿問題煩惱。 面帶威嚴,談起話來卻帶點風趣的蔡樹名,在台中市金門同鄉會理事長李雅高眼中,不僅對學生好,也是個很會照顧金門學生的前輩,而他始終以身教言教來感動學生,一輩子從不做虧心事,也從不害人,對學生嚴格,卻從不處分讓他們留下污點。也因為有如此寬大胸懷與宏偉氣度,不僅對學生與金門子弟如此,他與金門鄉親始終也是濃情密意。 1979年軍職第一度退伍時,蔡樹名在台中碰到金門鄉親較少,直到台中一中當教官後,碰到金門鄉親漸漸增多的,1984年,旅居台中市的鄉親開始籌備同鄉會,他也是發起人之一,由於任職軍訓教官,不便擔任理事等職務,1985年成立時,他始終以濃郁鄉情在背後默默支持會務運作,至今,他不論是否擔任幹部職務,那份熱情早已說明,對於同鄉會的愛永恆不移,蔡教官,有您真好。
-
海內海外心心相印原鄉異鄉兄弟情深
2014年走過三百六十五天﹐2015年欣然到來﹐金門鄉訊謹此向各位鄉親賀年﹐萬事如意﹐平安喜樂。 盤點2014年金門鄉情﹐對於海內外的全體鄉親而言﹐的確是鄉情滿滿的一年﹐而每一年也都是如此的豐富滿足﹐祇因為我們都是浯島原鄉人﹐無論何時何地總是心心相連﹐貼近故鄉金門。 旅外金門鄉親分別定居各地﹐南洋與閩台為代表性的異鄉﹐而最為典型又與原鄉關係最為密切的地點則是寶島台灣﹐這是繼原鄉金門之後﹐各地鄉親踏足最多﹐互動最熱絡的好所在。 近十年來﹐旅台金門同鄉會務蒸蒸日上﹐已臻成熟程度﹐鄉情指數日益增高﹐鄉團之間觀摩分享與交流聯誼之外﹐也增添守望相助與相互打氣的功效﹐同時促進鄉團成長茁壯﹐為會員鄉親提供溫馨關懷與生活慰藉。旅台鄉團不僅是各縣市金門同鄉的溫馨家園﹐對於原鄉與閩台親友﹐或是海外金僑等等﹐也是一個營造濃烈鄉誼的聚會所。 遠地如海外女作家協會吳玲瑤﹑新加坡詩人寒川…等回到國內時﹐旅台鄉親相互召喚﹐熱情相會﹐特別是吳玲瑤2014年底前隨團金廈行兼赴台灣之旅﹐赴台期間﹐由新加入作協會員牧羊女與洪玉芬陪同下﹐也與大家度過溫馨聚會。 馬來西亞金門子弟尋根團返金參訪後取道台北﹐在旅台金門同鄉會秘書處張國森安排下﹐北區金門同鄉會聯合設宴為團員餞行聯誼﹔而近年來﹐閩台金門青年定期參與夏令營﹐也在兩地輪流舉辦﹐當地點決定在台灣時﹐旅台金門鄉團也都有志一同﹐把這青年活動籌辦得有聲有色。 地區中小學校常有代表隊赴台比賽或表演﹐不論地點在北中南﹐當地金門鄉團都會動員前往加油與打氣﹐當然﹐2014年底﹐聲勢浩大的金門合唱團﹐也受邀參與台灣合唱團競賽﹐金門鄉團也前往加油﹐聆聽來自故鄉的天籟美聲。 本縣鄉親不論在台生病或由金門轉診住院﹐縣府旅台服務處等專人都會專程協助與慰問﹐而旅台金門鄉團更不定時關懷與探望﹐也讓病患精神得到無限安慰。當然﹐寒冬送暖之誼時有所聞﹐包括何厝王彩琪住院﹐頂堡前厝翁氏之女翁佩詩住院﹐台金地區鄉親共同發揚鄉情與愛心﹐伸出溫暖之手予以贊助和關懷﹐都是慈善之心的表現。 現代當兵已非昔日苦差事﹐服志願役更成為時下青年最佳出路之一﹐金門青年雖然服志願役比例不如昔日多﹐但役男依往例定期服兵役﹐前奏是得前往台灣各訓練中心造就﹐這個時候﹐旅台同鄉組團前往慰問﹐也讓一群群小毛頭在轉大人之前﹐重溫鄉情濃郁的一課。 而旅台金門同鄉熱情洋溢的所在可謂包羅萬象﹐譬如洪玉芬近期《雜貨商的兒女》新書發表會的肯定支持﹐金門學研討會多次在台舉行時的共襄盛舉﹐鄉親兒女在台結婚喜宴餐聚共飲﹑新春團拜﹑端午包粽子﹑秋節博餅﹑冬至吃湯圓﹐噓寒問暖…等等﹐盡是鄉情滿滿的表現。 2015年元旦﹐海內外各地金門鄉親共同迎接嶄新的一年﹐因為您我有心有意﹐這一年必將是鄉情滿滿的一年﹐且讓我們共同為故鄉金門加油。
-
鄉情快遞
◎中華金門同鄉會1月2日(星期五)中午11時假「台北國軍英雄館七樓凱旋廳」(台北市長沙街一段20號)舉辦「第二屆理事長交接典禮暨聯誼餐會活動」,台金地區貴賓、會務顧問與旅台金門鄉團參與盛會,會中除舉辦理事長交接儀式,第一屆理事長陳永東正式將會務移交至第二屆理事長黃獻平手中,同時頒發理監事當選證書與顧問聘書,會後進行聯誼餐會暨意見交流。 ◎喜歡繪畫與著作,旅居中台灣的鄉彥洪振發,繼2012年《迷路遇見花》、2013年《數字樂園(Smart Lock 聰明智慧板)》相繼由上羊文化出版後,依然創作不斷,也常在個人臉書發表圖文創作,新年新氣象,洪振發累積一年多的努力,訂於本月份將作品彙整成冊,以花大叔之名出版新書《我有畫要說》01-04(精裝版),作者每張圖以動物為主題,配合簡易動人的文字說明,圖文相互輝映,發人深省,又會心一笑。該書可在博客來網路書店或上羊文化出版社訂購,住在家鄉的鄉親有興趣購買者可洽四季花藝坊(金城鎮莒光路一段12號),電話082321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