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聞
-
后水頭志工訓練開課
金沙鎮后水頭社區發展協會昨天起辦理為期兩天的志工基礎教育訓練;參加訓練的社區,涵蓋金沙鎮西園、榮光、碧山、后浦頭、蔡厝、后水頭、金湖鎮料羅、瓊林等社區。 志工基礎教育訓練第一天的課程包括:「志願服務的內涵」(講師林玉真)、「志願服務倫理」(講師陳大鵬)、「快樂志工就是我」(講師黃素美)。 第二天的課程包括:「志願服務經驗分享」(講師何莉莉)、「志願服務法規之認識」(講師楊蕙禎)、「志願服務發展趨勢」(講師胡巧欣)。 昨天的研習,林玉真勉勵志願服務者:讓自己成為自己和別人生命中的貴人。陳大鵬勉勵志願服務者要有愛心、熱心、恆心、耐心、進取心、責任心。黃素美勉勵志願服務者:以喜捨的心幫助要幫助的人;以負責的心做好份內的事;以感恩的心感謝所擁有的。
-
忠孝新村守望隊長交接
忠孝新村守望相助隊由張秀珠接任新隊長,原任隊長王石堆改任榮譽隊長。 忠孝新村守望相助隊於前天(十月九日)晚上舉辦聯誼活動,慶祝交接。第五任守望相助隊隊長張秀珠希望六十五歲以上的資深隊員,能繼續為守望相助隊提供經驗和智慧,並希望更多年輕的社區居民,加入這個團隊。 忠孝新村守望相助隊新的幹部如下:隊長-張秀珠。副隊長-王志願、楊祝豐。榮譽隊長-王石堆、陳再德、張金成。總務組組長-蔡遠欣。財務組組長-黃建銘。秘書組組長-施宏遠。小組長-何佳在、陳成勉、黃振展、陳壽財、莊世平、黃書文、戴宇水、夏何順福、鄭明義、李國偉、黃奕木、莊鎮國……等十六員。 卸任的隊長王石堆表示:兩任的巡守隊隊長,給我最大的心得就是忠孝新村是一個好社區!家和社區是人永遠的避風港,把社區經營好是社區所有人員的責任。 他說:忠孝巡守隊全體隊員每一位都很可愛,大家都能依班表值勤,是一個很有紀律的團體;在兩任四年中每一次的評比都能得到優等拿到績優獎金,大家也都認同將獎金拿出來裝置監視器,建立治安保護網。 他還說:警力有限,民力無窮,我將永遠當社區的志工,好好協助社區,辦好一切的社區活動,回饋養我、育我的家鄉,並盡一切的可能投入需要我的地方,讓生命不要留白。
-
陽翟社區文史采風研習
陽翟社區昨天舉辦文史采風研習活動,邀請文史工作者黃振良開講。黃振良在研習活動中,講授了「陽翟與金門、同安的開發」和「陽翟在同安區境內的古蹟」。 根據黃振良提供給陽翟社區的講義,陽翟在同安區境內的古蹟包括:陳健故居「九十九間」、岳伯坊、陳健墓、同安五顯橋、松田進士第等。明嘉靖五年進士陳健的故居位於同安大同街,原設計為三進護厝「九十九間」房,但護厝部分未落成。岳伯坊的岳伯,指的是陳健;陳健為陽翟浯陽信房第十九世。 同安五顯橋是明萬曆十七年進士陳基虞所修;陳基虞是陽翟浯陽信房前房第二十世。 松田進士第是清康熙六年進士陳睿思的故居,位在同安大同街;陳睿思是浯陽陳氏第二十四世。
-
和平愛戰地文化體驗營遊會超夯
第四屆金城鎮和平愛戰地文化體驗營遊會熱情登場,軍民於雙十國慶這一天擠爆會場,從電影足跡回味過往,觀賞軍民戰技演出,體驗民防訓練、兩棲蛙人戰技擒拿,用愛和行動擁抱和平,尤其,透過戰地露天電影院,難得的軍民齊唱國歌畫面也在昨夜登場,大家攜手愛戰地,追求和平。 二○○九金城鎮和平愛戰地文化體驗營遊會,於昨晚七時許假金城鎮總兵署前廣場點燃愛與和平的火花,金城鎮長蔡輝詩、金防部政戰主任黃慶靈、金城鎮代表會主席陳天成、前副縣長顏達仁、救國團總幹事蘇葆坤以及金西、兩棲蛙人官兵弟兄和熱情的金門鄉親共同在十月十日晚間,一同為活動揭開序幕。 今年度金城鎮和平愛戰地文化體驗營遊會熱鬧登場,昨夜在總兵署前廣場由金門技術學院學生、金門高職學生、金西守備隊官兵弟兄等擔綱各項軍事戰技演出,從軍民齊唱國歌到學生軍歌演唱、學生版兩棲蛙人操及刺槍術、金防部通資聯國慶祝賀旗號、金西守備隊雄偉的軍歌演唱、木板擊破等內容,讓現場軍民及觀光客一睹戰地文化的魅力,個個發出讚嘆聲和驚訝表情,更報以熱烈掌聲。 金城鎮鎮長蔡輝詩表示,金門有豐富的軍事遺跡和地景,這是身為戰地金門擁有得天獨厚的資源,每年透過活動讓軍民近距離接觸並且體驗軍事生活,也藉此喚醒老一輩關於自衛隊和戰鬥村的情景,更讓大家一同來愛戰地,用行動擁抱和平,活動如期登場首先要感謝金門防衛指揮部的熱心協助,歡迎鄉親踴躍前來闖關,挑戰各式軍事戰技訓練。 金門防衛部政戰主任黃慶靈也表示,今年在九十八年的國慶日辦理是項活動格外有意義,尤其透過軍民的參與深耕全民國防的重要,一同擁抱愛與和平,遠離戰爭。金城鎮代表會主席陳天成也表示,希望大家以和平和愛來建設金門。 金城鎮公所表示,感謝福建省政府、金門縣政府、金酒公司、金門防衛指揮部的鼎力相助,讓活動能展現如此精湛,期盼即日起至十月二十四日,每逢週六晚上六時三十分至九時三十分,想體驗民防訓練、想和軍事裝備合影留念,一睹過去抽中金馬獎服役時的景況,歡迎民眾及遊客,到金城鎮總兵署前廣場,一睹戰地文化特色,在電影裡找回過去服役的歲月,從民防、基礎戰技中體驗軍旅生活,進一步認識軍事文化請千萬別錯過。 昨日晚間七時假金城鎮總兵署登場的和平愛戰地文化體驗營遊會活動於晚間九時十分劃下圓滿句點,會中,軍民國慶日齊唱國歌、欣賞戰地生活記實影片,藉由活動共同傳遞擁抱和平之心聲,不僅同台機會難得,更增添活動精彩度,今年體驗營活動意義非凡。
-
劉維開﹕登步大捷繼古寧頭大捷之後
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劉維開昨日以「防衛舟山撤軍│以【蔣中正日記】為中心的探討」作論文發表。 劉維開指出,一九四九年十一月,繼金門古寧頭大捷之後,舟山群島之登步守軍亦擊退來犯共軍,稱登步大捷,亦足見該地區軍事力量具有一定防禦能力。然而一九五零年四、五月間,在蔣中正之堅持下,決定自舟山撤軍,十五萬軍民於五月中抵達臺灣,共軍於五月十九日進佔舟山群島,一個多月後,韓戰發生,情勢有重大變化。
-
林果顯﹕1950年代戰爭是台灣人民生活的一部分
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助理教授林果顯昨日以「兩次台海危機的戰爭宣傳布置(一九五四至一九五八)」作論文發表,認為戰爭對於台灣,特別是一九五零年代的台灣,不只是高層的政策規劃,也是人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林果顯指出,近代中國是個戰爭不斷的國度,轉進至台灣的國民黨政權更是從成立初始就面臨各種生死存亡的戰爭壓力。來台灣後的中華民國政府,一方面藉由韓戰獲得喘息機會,另一方面訴求「反攻大陸」進行戰爭準備,做為在台灣統治的正當性基礎。
-
沈志華﹕毛澤東炮擊金門是要迫使蔣介石放棄沿海島嶼
上海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沈志華昨日以「炮擊金門:蘇聯的應對與中蘇分歧」作論文發表強調,毛澤東決定炮擊金門的目的,就是要迫使蔣介石放棄沿海島嶼,而他最擔心的就是美國的干預。 沈志華指出,毛澤東為此,設法把不知情的赫魯雪夫引到北京並發表了聯合公報,試圖利用中蘇同盟的威力來影響美國的決策。 由於金門守軍的堅持和美國的援助,臺灣海峽的緊張局勢愈演愈烈,蘇聯不得不出面為中國大陸提供核保護,以對抗美國的核恐嚇。在危機處理的具體方式上,中蘇之間發生意見紛歧。蘇聯希望通過軍事援助和召開國際會議等途徑控制遠東局勢,而中國拒絕了莫斯科的建議,堅持「以我為主」獨立解決問題。臺海危機雖然因毛澤東決定放棄奪取金門而消除,但其結果卻在中蘇之間形成芥蒂。危機期間,中蘇同盟顯示了其力量和影響,同時也受到了傷害。
-
林桶法﹕美國改變蔣中正自金門撤軍計畫
輔仁大學歷史系教授林桶法昨日以「金門的撤守問題│以蔣日記與蔣檔為中心的探討」作論文發表認為,中華民國能順利的守住金門地區,除了古寧頭大捷及地理因素之外,其實含有國際、國共內部各自複雜的因素在內;國際方面美國態度及韓戰爆發是相當重要的關鍵。 林桶法指出,當蔣中正居於臺海安全的考量決定自金門撤退之際,麥克阿瑟來臺訪問,雖然所談的具體問題不多,但也改變蔣中正自金門撤軍的計畫,金門得以保存下來。而蔣中正自一九五零年後對於杜魯門與艾其生及美國政策深表不滿,但在政策的決定上仍以美國為馬首是瞻,金門撤軍即是其例,或有學者認為如海南島與舟山群島能苦撐,美國第七艦隊協防臺海之後,或可保住這兩塊島嶼,但就主動性、地理及當時的國共發展而言,能使海南島、舟山群島的軍民安全撤退來臺已是難得,當時的複雜性絕不以後觀之見作為唯一的思考重點。
-
牛軍﹕1958年炮擊是解放軍軍事計劃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牛軍昨日以「一九五八年炮擊金門決策的再探討」作論文發表,認為一九五八年炮擊金門是一九五六年解放軍確定「積極防禦」的國防戰略後的第一戰,研究它同「積極防禦」思想之間的聯繫是需要進一步探討的課題。 牛軍指出,一九五八年炮擊金門是解放軍一九五四年制定的奪取東南沿海蔣占島嶼之軍事計畫的一個部分,是一九五四年春季逐步展開的軍事行動在特殊國內外環境下的繼續。解放軍對東南沿海蔣占島嶼的軍事進攻在醞釀階段到後來的發展,都帶有明顯的防禦性質,一九五八年炮擊金門也是如此,儘管在某個階段上被毛澤東賦予了獨特的政治意義。
-
洪小夏﹕金門戰役史實仍模糊不清
上海師範大學法政學院教授洪小夏昨以「關於金門戰役幾個史實的考證│兼論金門戰役的歷史定位」作論文發表強調,金門戰役可說是隔海對峙冷戰態勢的開端。 洪小夏指出,金門戰役(又稱古寧頭戰役)距今六十年了,關於該役的基本史實,仍存在一些分歧。即便在戰役發生地金門,也有一些模糊不清的問題。 她指出,在金門戰役發生之時,尚無人認識到它具有內戰和冷戰交接點的劃時代意義,但後來幾十年軍事、政治、外交形勢的發展,愈益證明了該役的這一轉折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