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聞
-
兩岸學術研討會保釣問題日台關係浮上檯面
「金門、內戰與冷戰」兩岸學術研討會昨日下午續進行第三、四場次的論文發表,題目有「保釣問題何所來」、「從東北看中蘇莫斯科談判前夕」等,兩岸專家學者共聚一堂,以金門視角對當前冷戰史研究提出新的觀點與詮釋,提升冷戰史研究的國際成果。 是項研討會於昨日假國立金門技術學院舉行一整天的論文發表,下午第三場次的論文發表由華東師範大學冷戰國際研究中心主任沈志華教授主持,發表人有:金瑩│「日台媾和與『適用範圍問題』」;任天豪│『保釣「問題」何所來│由(外交部檔案)所進行的考察(1968-1970)』;徐浤馨│「冷戰架構下的日台關係│以日台通商協定的締結背景為中心」。 第四場次論文發表由政大歷史學系副教授劉維開主持,發表人有:黃家廉│「從東北看中蘇莫斯科談判前夕(1945)│蘇聯雅爾達體系概念與中國歷史經驗對抗的形成」;蕭道中│「中華民國廢止(中蘇友好同盟條約)的歷程與其影響」;林宏一│「關閉政策:中華民國政府封鎖大陸沿海的行動,1949-1960年代」。 針對備受國內保釣人士關注的釣魚台議題,中興大學歷史系博士生任天豪在發表『保釣「問題」何所來│由(外交部檔案)所進行的考察(1968-1970)』論文時就指出,釣魚台「問題」原本不是個問題,因為對中華民國而言,本就將其視為「領土」,即便得知其蘊藏重要資源,也以獲取經濟資源為首要目標,但仍未積極調整對釣魚台的態度與因應手段。 任天豪提到,中華民國既然本就沒有掌握釣魚台的準備,倉促的主權宣告也只有令釣魚台相關事務無從解決而已。於是釣魚台遂成為東亞地區的外交「問題」,不但造成冷戰局勢中的盟友齟齬,該問題也延續至今日猶未解決。 任天豪認為,釣魚台對當時的中華民國來說,可謂一把兩面刃,正面或許有爭取經濟效益、加強與中共競爭實力的可能收穫,背面卻有造成人民離心離德的風險,處置失當甚至猶可能動搖國家的立足地位。
-
金門﹑內戰與冷戰學術研討會昨登場
「金門、內戰與冷戰」兩岸學術研討會,昨起一連兩天在國立金門技術學院舉辦。主辦單位邀請兩岸專家學者共聚一堂,相互的對話,並以金門視角對當前冷戰史研究提出新的觀點與詮釋。 這項研討會由金門縣政府、國立金門技術學院中國大陸研究所、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冷戰國際史研究中心、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共同主辦。並在昨日上午舉行開幕式後,首日展開四場十二篇論文發表。今(十一)日仍有四場十二篇論文發表後,預定下午五時進行綜合討論後閉幕。 研討會邀請的兩岸專家學者及研究生,約七十人參與活動。在論文發表上,計有台灣地區論文十三篇;大陸地區論文十一篇。 論文發表人計有:洪小夏、林桶法、劉維開、沈志華、牛軍、林果顯、金瑩、任天豪、徐浤馨、黃家廉、蕭道中、林宏一、陳冠任、范鴻達、王文隆、周娜、牛大勇、戴超武、孫德剛、劉磊、鄭華、許峰源、邱垂正、紀博棟。並依場次分由吳宗器、唐啟華、沈志華、劉維開、呂紹理、彭明輝、牛軍、牛大勇、邱垂正等,擔任主持人。 金門技術學院表示,冷戰自一九四七年起,籠罩全球四十餘年後驟然結束,至今已二十年。台海兩岸因內戰分隔,又因分別倒向美蘇兩強,深涉冷戰這場全球都深受影響的對峙中。 金門位居國共內戰最前線,更是冷戰時期極為重要的交火點,歷經古寧頭戰役、第一次台海危機、八二三砲戰等多場戰爭的洗禮。在世界地圖中,小如彈丸的金門,數十年的火砲交織,代表的不僅是本土應戰的問題,也是兩岸的問題,如果我們將其置放於更大的時空背景下觀察,則更是冷戰時期兩大集團間的問題。金門一地呈現了本土、兩岸與環球的三大面向。隨著冷戰結束與兩岸情勢緩和,今日金門已不復見武裝交鋒的煙硝味,取代的是三通與友好的平和氣象,金門自衝突前線一變為交流前緣。是故,將於一九四九年十月古寧頭戰役六十週年時,在深具意義的金門舉行。 金門技術學院指出,此為兩岸首度跨越意識型態束縛,於冷戰時期的熱戰歷史現場,共同討論冷戰、國共內戰與金門相關議題的創舉。藉此,希望能將兩岸人民共同經歷,卻有不同記憶的冷戰過去,置於學術討論的交流與對話,也能為兩岸間的冷戰史研究開創一個互動的契機,使得兩岸學者能彼此合作、討論,進而參與冷戰史這一個國際學術研究的熱點,以金門在地觀點及東亞視野對當前冷戰史研究注入新的活力,提出新的詮釋與論述。
-
金風盆藝展假金城鎮所開展
金門縣盆藝學會第四屆2009金風盆藝展,昨日起假金城鎮公所七樓展覽各具特色的盆景園藝、雅石、奇木,吸引許多同好和民眾前來悠遊盆栽之美。 開幕茶會於昨日上午十時舉行,包括,文化局長李錫隆、金城鎮長蔡輝詩、鎮代會主席陳天成等來賓到場表達賀意,受到金門縣盆藝學會理事長沈飛虎和參展會員的歡迎。 蔡輝詩肯定該會定期的舉辦盆藝展,帶動地區的園藝風氣,也豐富鄉親的生活。陳天成感謝參展者不吝嗇的將所珍藏的盆景園藝、雅石、奇木,和更多人做分享。 沈飛虎也說明各種盆栽適應的環境有所不同,展覽僅能提供五天的展期,有他本人以及董國泰、董國興、唐敏達、鍾耀全、蔡雨農、關文從、蔡國團、蘇火木、許財寶、陳金墻、黃國泰等同好所提供的各盆景園藝、雅石、奇木。 沈飛虎以多年照顧盆栽的經驗和專業,充當「解說員」,來說明各種盆景的特色以及成長的環境過程。該項盆藝展至十四日,沈飛虎歡迎愛好盆景民眾攜家帶眷前往觀賞,悠遊盆栽之美。
-
魔鬼戰士係金ㄟ
係金ㄟ,兩棲蛙人裝備全場注目焦點! 昨晚在金城鎮總兵署前,兩棲蛙人弟兄全副武裝展示裝備,英勇挺拔、動也不動讓民眾誤以為是假人,結果答案係金ㄟ,全是由正港兩棲官兵弟兄著裝出席,民眾和遊客驚喜連連。 2009金城鎮和平愛戰地文化體驗營遊會,昨夜起正式點燃戰地火花,前所未有的排雷器具展示,生動有趣的戰技闖關體驗活動吸引民眾與會,不過,最讓民眾好奇的是兩棲蛙人各式裝備,兩棲弟兄換上輕型潛水裝、重型潛水裝、城市迷彩、叢林迷彩、狙擊迷彩等裝備,成為現場注目焦點,鎂光燈閃個不停。 (相關新聞刊三版)
-
古寧頭戰役60週年紀念晚會轟動登場
金寧鄉公所辦理的「古寧頭戰役60週年紀念晚會」,昨晚熱鬧登場,金寧鄉長李文俊、古寧頭戰役的民族英雄李光前將軍「分身」梁修身導演,兩人共同頒獎表揚吳煥彩等二十七位績優自衛隊員,肯定他們曾為國家出生入死的貢獻。李文俊也和來賓一同啟動祈福儀式,帶領鄉親以感恩的心,緬懷先烈,也祈求兩岸永久的和平。 昨晚七時未到,金寧鄉下堡文康中心前廣場絡繹不絕的民眾,大家攜家帶眷來逗熱鬧;金西守備隊隊長王永新也率領駐軍官兵共襄盛舉,軍民共聚一堂參與「古寧頭戰役60週年紀念晚會」活動,現場人氣十足,熱滾滾。鄉長李文俊、鄉代會主席李正騰、副主席翁文雅、鄉代表陳成勇、李開陣以及鄉公所團隊在場歡迎各界的來賓以及軍民大眾一起來參與這一場極具歷史意義的紀念晚會。 李文俊表示,「戰爭無情、和平無價」,走過烽火歲月的金門人,對這句話體會最深。他說,金門軍民歷經古寧頭戰役、九三砲戰、八二三砲戰以及單打雙不打的烽火歲月,過著朝不保夕的生活,尤其是最前線的古寧頭戰場和安岐、西浦頭等村落,遭受戰爭的災害最為嚴重,戰爭毀了家園,奪去許多軍民的生命,是軍民永遠無可抹滅的痛。 李文俊表示,這幾年來,隨著兩岸交流的熱絡,小三通到國共和談,兩岸對峙的緊張年代已經過去,當年軍民的犧牲奉獻,才換來今日軍民安定的生活,鄉公所藉由紀念晚會活動,以感恩的心,來緬懷先賢、先烈的保家衛國,也藉由「千人和平健走」、「古寧頭戰役60週年紀念晚會」等一系列的紀念活動,啟發世人記取戰爭教訓,戰爭是無情的,和平才是無價。 「古寧頭戰役」紀念影片中飾演李光前將軍之靈魂人物-梁修身導演也現身晚會,觀眾的熱情,讓他深為感動。梁修身拍攝多部膾炙人口的軍教大片「筧橋英烈傳」、「古寧頭大戰」、「強渡關山」等,並在當時「筧橋」、「春寒」,讓他入圍了金馬獎男主角,也由於多次扮演中華民族英雄角色,因此博得永遠的民族英雄美名。 梁修身以感恩的心,來金參與紀念晚會活動。他說,很光榮於三十年前在「古寧頭戰役」紀念影片中飾演李光前將軍,能飾演民族英雄李光前將軍,是他一生的驕傲。 梁修身說,當年李光前將軍身先士卒,奮勇的保衛國家,為國捐軀,受到萬民的敬仰,也才有今日的安居樂業。 梁修身也感受到金門今日的進步,他說,以前金門沒有紅綠燈,如今的金門,不僅不斷的建設,還有紅綠燈,甚至有便利商店,相信不久,金門就會有麥當勞、肯德基,和台灣本島有一樣的進步。 梁修身說,這幾年來,他雖然是做導演的工作,但所拍的影片大都是關懷弱勢族群、關懷台灣土地的連續劇,這一次來到金門,感受到金門人的熱情和進步,未來也希望有機會來拍金門的故事,用鏡頭把金門的美介紹到全世界。 李文俊也特別邀請李光前將軍「分身」梁修身來頒獎表揚二十七位績優自衛隊員。李文俊說,由李將軍的分身頒獎予這些金門老英雄,更具隆重又有意義性。現場也以熱情的掌聲來感謝他們曾為金門這一塊土地流血又流汗的貢獻。古寧村:李錫鎮、李森添、李忠興、何福安、李榮勵、李增丙、李火圭。安美村:吳煥彩、莊四川、蔡天從、莊隆濤、楊先財。榜林村:宋鐘、楊永助、許乃諭、許水浸、林天詩、林朝榮。湖埔村:李金鍊、陳維腆、楊清貴、楊清觀。盤山村:翁培宗、翁啟進、翁淵權。后盤山:許清註、王根石。 李文俊也和來賓一同啟動祈福儀式,頓時,象徵有滿滿祈求和平願望的五彩氣球,飄向天際,兩岸不再有戰爭,和平共榮。 活動中,金門技術學院熱舞社的飆舞、金門本土的赤后樂團,還有林鴻鳴、和以「感謝你的愛」唱紅兩岸的彭立、以及深受歡迎的梁文音,帶來歌舞節目,讓晚會熱滾滾。
-
旗海飄揚
今年國慶慶典因八八水災停辦,但昨日是中華民國九十八歲生日,在金城市區街道,商家、店家就懸掛國旗來慶祝國慶日,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旗隨風飄舞,也讓來往民眾感受國慶喜慶氣氛。
-
今天她最美
今天她最美,美在當志工! 家住瓊林的蔡婷婷,昨參加志工基礎訓練;她希望藉由學習服務,認識生命。 服務是一種美德!她在志工訓練可學到如下的觀念:服務是一種態度、一種倫理、一種享受。
-
十大伴手禮標章受理申請
繼十大特色伴手禮票選結果揭曉後,金門縣文化局再度辦理「2009年金門縣十大特色伴手禮標章申請暨發表會報名」,報名將至十月二十日截止,歡迎符合資格的商家踴躍報名。 文化局表示,參加伴手禮的標章申請者,須為入選金門縣十大特色伴手禮之廠商(公司行號或農會)。而金門縣十大特色伴手禮項目為:貢糖、高粱酒、高粱醋、高粱酒糟牛肉乾、高粱酸白菜、一條根及相關產品、砲彈鋼刀、金門麵線、金門芋頭、燒餅。 參加者請至文化局網頁或本活動專屬網站www.kmgfit.com.tw下載報名表格,並於十月二十日前以掛號郵寄至「89350 金門縣金城鎮環島北路66號,金門縣文化局」,並於信封上註明「2009 金門縣十大特色伴手禮標章申請暨發表會」,之後請以電話連繫(082-323169#420),確認資料是否收到。或至金門縣文化局南棟四樓文化資產課索取相關表格(張小姐、曾小姐),填妥之後郵寄、親自(或委託)送達至文化局(地址同上)。 文化局表示,這項活動是為了配合十一月中將辦理的「金門縣十大特色伴手禮」發表會,讓參加企業與商品有展示宣傳機會。參加活動之廠商或企業,主辦單位頒發獎牌乙座,以資鼓勵。主辦單位發行「金門縣十大特色伴手禮」摺頁列為贊助單位,行銷推廣。優先獲得「金門縣十大特色伴手禮」推廣標章授權使用。文化局觀光網站│「金門縣十大特色伴手禮」推廣介紹。
-
縣府舉辦路跑活動即起受理報名
為提倡正當休閒娛樂,積極培養中長跑好手,並選拔二○一○年馬拉松賽選手,提升參賽實力,金門縣政府將於十月三十一日舉辦「金門體育會休閒路跑暨秋季越野跑競賽」,比賽分為半程馬拉松、十公里、五公里組,歡迎身心健康的民眾踴躍報名參加,即日起受理報名至十月十六日止。報名電話:311229 傳真311790 。 是項活動將於十月三十一日上午八時起在莒光樓前舉辦,凡身心健康,對路跑及半程馬拉松運動有興趣之民眾皆可報名。 比賽路線:一、五公里:起點莒光樓→西海路→空大→金三角餐廳→賢厝→右轉延平郡王祠→夏墅→石雕公園→莒光樓(終點)。二、十公里:五公里路線跑兩趟。三、半程馬拉松:五公里路線跑四趟。 組別計有八組,分別為:一、國小男、女生組:五公里;二、國中男、女生組:五公里、十公里。三、高中男、女生組:十公里、半程馬拉松。四、男、女生二十一至三十歲組:五公里、十公里、半程馬拉松。五、男、女生三十一至四十歲組:五公里、十公里、半程馬拉松。六、男、女生四十一至五十歲組:五公里、十公里、半程馬拉松。七、男、女生五十一至六十歲組:五公里、十公里、半程馬拉松。八、男、女生六十一歲以上組:五公里、十公里。 即日起受理報名至十月十六日止。報名地點:金門縣立體育場,電話:311229、傳真:311790、手機0932970285。 獎勵部分,半程馬拉松總成績男女生各取前五名,頒發獎金2000元、1500元、1000元、800元、600元,獎狀乙幀。十公里總成績男女各取前五名,各頒獎金1000元、600元、500元、400元、300元,獎狀乙幀。五公里總成績男女各取前五名,各頒獎金300元、250元、200元、200元200元,獎狀乙幀。半程馬拉松各組取前三名。各頒獎金500元、300元、200元暨獎狀乙幀。.十公里各組取前三名。各頒獎金300元、250元、200元暨獎狀乙幀。五公里各組取前三名。各頒獎金200元、150元、100元暨獎狀乙幀。國小組擇優取至前十名,第四名至第十名獎金各100元;以上各項獎勵擇最優獎項頒贈,不重複頒獎。 膺選2010廈門馬拉松,國小組男女生五公里最優前兩名獲選代表金門參加。其他人員欲參加五公里均須自費,金門體育會可代為報名及安排膳宿。國中組男女生十公里最優前兩名獲選代表金門參加十公里男女總成績前二名獲選代表金門參加。其他人員欲參加十公里均須自費,金門體育會可代為報名及安排膳宿。
-
國慶日千人登山樂
金門縣政府舉辦的全國登山日-「全家福登山樂」活動,昨天(十月十日)吸引一千七百多人參加。 這次的活動,至少有兩大訴求,一是提倡經常走出戶外從事休閒,維持規律運動營造健康;一是提倡每天關掉電視三十分鐘,改為閱讀書籍半個小時! 十月十日上太武,一步一趨向海印;步行運動為健康,登山摸彩求好運!昨天的全家福登山樂,連帶舉辦有摸彩活動;特獎是三十七吋液晶電視,單價為二萬二千多元。抽中特獎的人是六十七歲的許相卿。 登山活動上午七時開始,公開摸彩是上午九時開始;成百上千的民眾,在海印寺寺外廣場等了一個小時,滿心期待,直到特獎開出的一剎那才一哄而散。許相卿與七十一歲的丈夫莊煥昌不明就裡,也跟著離開。 許相卿離場近百公尺,才察覺自己中獎,她高高舉手,被人遠遠望見,但奔回時,被大岩石遮視線,獎台上的人一時也分不清是否為得獎者;還好,他的丈夫離他幾步遠,也高高舉手……。最後,許相卿終於把大獎保住。夫妻兩人表示,他們這四、五年來,都曾上山參加摸彩,卻是第一次得到大獎。 彩品的頭獎是價值一萬多元的筆記型電腦,二獎是洗衣機,三獎是單門電冰箱,四獎(十二個)和五獎(十二個)是不同等級及價格的自行車,六獎是開飲機(二個),七獎是悶燒鍋(三個),八獎是電磁爐(四個),九獎是火烤爐(四個)。獎項共有二十六獎外加特獎,合計有一百五十份,分別由縣政府主任祕書盧志輝、教育局長李再杭等人抽出,並由體育場場長許換生及金門農工體育教師辛雷達報號;最後幾個大獎則徵求民眾上台幫忙代抽。 盧志輝和李再杭希望民眾多運動,多走出戶外,每天關掉電視半小時,全家人一起看書-響應「全家關機半小時,全家喜閱半小時」的新生活運動。許換生表示,由發出去的毛巾數可知,參加者約有一千七百人。 昨天參加登山活動的民眾有王瑛貴、洪新人(小四)、洪新城(小二)母子檔;有李建明、李俊霆(一歲多)父子檔;還有陳暘哲、張徽雄、許祐愷、葛順興、莊惠菁、翁世博、陳惠芬、周南生、蔡心願、黃木、陳文光……等-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他們之中,有些人喜歡太武山的空氣清新,有人喜歡從太武山俯瞰大地,遠眺海灣,還有人喜歡看登山的人潮。中正國小的張徽雄、賢庵國小的許祐愷是昨天登山才認識的新朋友;他們說,太武山有樹,有石,有「毋忘在莒」(勒石),有「四大天王」(雕像),有大冰淇淋(雷達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