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聞
-
臺灣原住民豐年節招募攤商
114年金門縣臺灣原住民族豐年節慶活動即將於8月2日(星期六)13時至21時30分於「金門莒光共融公園」登場,本次活動現場設置13個原住民類別攤位及15個一般類別攤位,總計28個攤位。 縣府民政處表示,攤位招募時間自即日起至114年7月16日17時止受理上網登記,歡迎年滿20歲以上且設籍本縣業者踴躍參與,登記網址為https://forms.gle/L4jjMHyKWUtPareQ9或掃描QRCode。每個攤位面積為3公尺×3公尺(含1桌3椅、照明設備、110V插座設施),攤位用水請自行準備。園遊券視同現金,攤商不得拒收、不找零或另訂收取辦法。 民政處表示,本活動攤商抽籤將於7月18日上午10時30分在縣府大禮堂舉行,屆時請申請人攜帶附照片之身分證件出席;如由代理人參與,須出具雙方身分證明文件與委託書,未備齊者不予受理,無人到場者視為自動放棄抽籤資格。中籤後須當場繳交保證金計新臺幣500元整,未當場繳交則由候補(依抽籤序號)依序遞補。活動結束後,配合場地清潔與復原,經主辦單位核可後於攤商兌換園遊券時統一退還。如有其他相關招商報名問題,請撥打082-318823分機62111蔡小姐。
-
《浯鄉村事-金社區》安靜的力量 刻劃出東林歷史與文化的傳承
【聚落轉變】東林社區協會的領頭羊角色 自從大橋通車後,幾乎每個週末假日,會跨海來到小金門的東林街,只為那幾樣熟悉又道地傳統的味道,花生甜包、小籠包,還有老人家一再掛念的豬肉,長輩總說,小金門的豬肉比大金門的好吃,肉質結實細緻、不帶腥味,因此,成了東林市場的常客,一週一次,成了習慣。 清晨八點前,就開車抵達東林街,沒有從前軍管時期人聲鼎沸的熱鬧,東林聚落過去是烈嶼島上最為繁華的商業中心,駐軍帶動了市場、人潮與活力。然而,隨著阿兵哥越來越少,商機不再,人口外移,街上靜悄悄的,只有幾家熟悉的攤位開門迎客,昔日市集的腳步聲、吆喝聲、挑菜殺價的熱絡氣氛,如今,只剩下淡淡的回聲,藏在記憶深處。這樣的安靜不是不好,只是偶爾會讓人懷念起,那些年人多、話多的舊時光。 東林街如今冷清蕭條,與昔日熱絡的榮景形成強烈對比,傳統聚落面臨高齡化與產業斷層的挑戰,面對烈嶼經濟發展受限、產業單一、青年外移與人力資源短缺等困境,東林社區發展協會成為在地轉型的重要推手。自109年起,協會向勞動部申請多元就業開發方案,透過文化導覽計畫創造就業機會,鼓勵弱勢群體參與,確保經濟與基本服務的公平性。並藉導覽服務強化居民的永續意識,倡導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活方式。 【東林社區點亮烈嶼轉型希望的燈火】 自東林社區發展協會成立以來,在歷任理事長與理監事會務人員的共同努力下,社區營造成果斐然,提升生活品質,凝聚起居民對這片土地的深情厚誼。 現任理事長林義雄持續秉持著「和諧發展、溫馨共好」的理念,盼望在既有基礎上,結合居民的力量,讓東林成為一個老少皆安、世代共榮的社區。前任理事長林長衡強調,社區營造不只是外在環境的改善,是一種生活態度的轉變,是大家願意一同投入、共同守護的家園信念。 在社區運作的背後,最令人感動是那群無怨無悔、風雨無阻的志工夥伴,在關懷社區的同時,東林社區發展協會志工群將環境保護視為重要使命。民國109年,協會舉辦認養東林海岸線的清潔維護活動,定期號召居民投入淨灘行動,從羅厝漁港延伸至習山湖一帶,一段段海岸線在大家的雙手下,重現潔淨與生機。前任理事長林長衡回憶起當時的情景仍感慨萬分:「金門四面環海,三面又鄰大陸,隨著潮汐漂來的垃圾多不勝數,最多的就是保麗龍與塑料瓶。」 他進一步說明,這些海漂廢棄物不只破壞景觀,也對海洋生態造成難以逆轉的危害。「保麗龍被風吹日曬後,碎裂成微粒,再度流回海裡,經由食物鏈,最終又進入我們的身體。這是一個令人痛心的惡性循環,唯有全民參與,才能還給海洋一個美麗的沙灘。」 林長衡語重心長地說:「如果你來金門,發現海灘潔淨、潮間帶生物豐富,那不是理所當然,而是因為有一群志工默默守護這片海岸。他們沒有掌聲,卻用實際行動為地球盡一份心力。」 正因為有這樣的信念與行動,東林社區的志工隊日益壯大。只要年滿十八歲,居住於社區,懷抱服務熱忱與愛心者,皆可報名參與。志工們除了投入環保行動,積極參與老人關懷、社區活動的推展,期盼讓長者們感受到陪伴與溫暖,讓年輕世代在參與中學習互助與付出。 東林社區與當地東林老人會緊密互動,透過活動與陪伴,讓長者在熟悉的鄰里中,繼續發光發熱。老人會做為合法立案的組織,長年在社區中扮演支持與連結的重要角色。協會與老人會經常配合辦理關懷據點、健康講座與節慶聚會,豐富長者的晚年生活,促進彼此的情感交流。 從關懷人群到守護地方,從海灘的潔淨到鄰里的和諧,東林社區發展協會展現的是一種細水長流的堅持與愛。在這塊看似寧靜的小島角落,一點一滴的努力,正默默為金門的未來,堆疊美麗的願景。 【神畫留影,老井說話】東林社區的走讀地圖與文化漫遊 走進東林,協會的多元就業專管員嘉梅熱情迎接,娓娓道來現任理事長林義雄與前任理事長林長衡的共同願景,「讓這座沉靜的東林聚落,深藏至少八百年的文化被世人看見。」於是乎,懷著一顆探幽尋古的心,放慢腳步,穿梭在紅磚古厝、斑駁石砌小巷裡,在艷陽的映照下,時光似乎倒轉。不得不說,東林社區發展協會的導覽簡介真的很用心精心策劃,每一站皆有故事與歷史文化。 當天,陽光很強烈,卻絲毫無損來到協會的好奇,而且是第二次造訪。循著導覽指引,來到簡介的第一站「佛祖宮」,這座廟宇位置顯眼,就在東林標誌牌的對面路旁,主祀「南海佛祖」,信眾口中或稱觀音佛祖,亦有人喚為九天玄女,展現出傳統民間信仰的多元與包容。 這座小廟之所以珍貴,是因為保有金門著名壁畫師林天助早期繪製的72幅壁畫;天助師未曾拜師學藝,卻憑一支墨筆,在白石灰牆上即興作畫,筆筆傳神、構圖靈動。他以宗教與民間故事為題材,畫風生動,作品遍佈金門與南洋,是金門藝術史上的重要紀錄。 為保存這些畫作與古廟風貌,東林社區與文化資產單位合力推動整建工程。民國106年,在眾人齊心之下完成「百人移廟」,原貌重現、文脈延續,記錄屬於東林社區的感動故事,是信仰,是藝術,也是地方共同守護歷史的決心。 除了信仰與藝術,東林社區亦保存著豐富的文化地景。其中,村內八百多年歷史的「東井」,曾是居民的命脈水源,至今仍清澈可見古意;東林東井是目前台澎金馬地區最古老的井。在傳統聚落生活中,民生用水是最重要的。東林聚落最早有六口古井,屬「東井」水質最甘甜。八百年來,東井經歷無數風吹日曬的歲月,見證了東林林氏族親的一脈相傳。值得一提是,可以在協會的引導下,遊客有機會親自體驗汲取井水過程,感受早年人家取水的辛勞與智慧,這樣的互動體驗,成為旅途中珍貴而難忘的回憶。 另外,戰地政務時期的「東林市場」,見證著軍民共存時期的庶民生活記憶,是少見保存良好的戰地聚落空間。正因擁有如此多元而深刻的歷史文化資產,東林社區逐漸推展社區導覽(共有八站)、文化走讀活動,讓東林文化不是只有存在於旅遊指南中,而是真實地生活在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裡,這也是前任理事長林長衡推動導覽活動的初衷。林長衡深知,唯有讓居民說自己的故事,讓孩子聽見村莊的聲音,地方文化才不會沉睡。 如今的東林,已成為烈嶼地區少數擁有完整導覽動線與豐富文化內涵的社區之一,無論是隨著社區志工導覽員穿梭於廟埕與古井之間,還是在市場斑駁舊牆下,靜靜聆聽耆老聊起軍民共生的往昔記憶,遊客都能在其中體會這個小村落如何以自身節奏,細膩地守護過去,勇敢地迎向未來。 在東林社區發展協會的深耕努力下,居民從自發合力遷移宮廟、珍惜壁畫的歷史意義,到用心維護古井與市場的生命痕跡,一步步構築出東林社區獨一無二的文化景觀。這些並非單一事件的堆疊,而是一種集體記憶的延續、一股深植人心的文化自覺與地方凝聚力的展現。東林社區用行動證明,活化社區資源,吸引青年返鄉參與,結合社會資源,共同推動地方文化生根、發芽、結果。 【多元發展:從照護到導覽】拓展社區能量 現任理事長林義雄表示,目前東林社區發展協會除持續推動社區導覽與旅遊服務外,積極承接多項政府專案,延續前任理事長林長衡精神,逐步拓展社區影響力,包括推展樂齡中心業務,落實高齡照護服務;辦理關懷據點與老人共餐,關懷據點評鑑榮獲縣府甲等肯定;發展文史導覽,培訓導覽人力,深化文化扎根;傳統鑼鼓保存有成,曾榮獲103年衛福部文史永續特色獎;推動節能減碳,響應永續行動;多元就業方案執行,以及112年協助康復之友協會辦理公益導覽等。這一連串扎實的行動,看見東林社區發展協會以穩健步伐走在永續發展與共好實踐的道路上,透過社會參與、文化保存與健康照護,打造出一個既有溫度也有行動力的社區典範。 【展望未來】邁向永續 東林社區期盼導覽活動帶動人潮,有效促進商圈經濟,提升在地文化的能見度與價值,讓遊客能更深入理解聚落的歷史與人文。這些具體作為,除了回應社區的實際需求,亦是公共利益與社會責任的實踐。 最關鍵的是,東林社區發展協會始終秉持「取之社區、用之社區」的精神,將活動盈餘的50%回饋給社區。這樣的做法,讓居民實際看見自己參與與投入所帶來的成果,同時表現社區凝聚向心力,加深對地方創生工作的認同與自信。 東林社區發展協會正穩健地推動文化的傳承與創新,透過各項補助與培力機制,鼓勵青年投入社區營造與公共參與,期盼打造一個文化與產業共融、青年與長者共好的永續社區。無論是辦理活動、培育人才、振興地方經濟,都是一步一腳印的累積與努力。 這條路不容易,但東林社區用時間與行動證明,只要方向正確、信念堅定,永續的社區藍圖終將逐步實現,從柴火慢燉的米血糕,到帶著鄉愁的落穗年糕,還有手工製作的傳統糕點……東林特產不只是美味,是情感與記憶的連結,串聯著地方好味道與老故事。這些美食與導覽、文化活動相互碰出愛與光,讓東林富有人情味與歷史深度的社區。
-
提升高齡教育品質 縣府培訓樂齡講師
金門縣辦理樂齡講師培訓,以培育專業師資,提升高齡學習品質。 為提升金門縣樂齡學習專業人員之教學知能與實務能力,金門縣政府推動「114年樂齡學習專業人員培訓│一般課程講師培訓計畫」,4日展開培訓課程,透過基礎與初階課程,培養在地具備高齡教育素養之專業講師,期進一步提升樂齡學習課程品質,擴大高齡教育的影響力與普及度。 本次計畫由金門縣政府主辦,並由金門縣家庭教育中心承辦,邀集金城鎮、金湖鎮、金沙鎮、金寧鄉等各樂齡學習中心共同協辦,烈嶼鄉則由西口國小所設樂齡學習中心參與。 課程培訓地點設於金寧鄉公所多媒體教室及金寧鄉樂齡學習中心。 本次講師培訓課程共分兩階段辦理,分別為基礎課程與講師初階課程,總時數達38小時,內容涵蓋樂齡教育理論、教學實務與性別平等教育等多元面向。 基礎課程於7月4日至6日辦理,課程內容包括「高齡教育政策與發展」(3小時)、「樂齡學習理論與實踐」(6小時)、「高齡者的家庭與人際關係」(3小時),以及「認識高齡者與學習特質」(3小時)等,旨在建立學員對高齡教育基本觀念之認識與理解。 隨後進行的講師初階課程,將於7月19日至20日辦理,課程重點放在教學設計與實作演練,內容包括「樂齡教學理論與策略」(3小時)、「樂齡教學方法與技巧」(3小時)、「樂齡教案設計與演練」(6小時),並安排「樂齡教學實作」時數(8小時),要求參訓學員設計一套實用之教學方案,並回原推薦單位實地實作,共進行四次、每次2小時的授課,進一步將所學實際運用於教學現場。此外,本次培訓亦納入「性別平等教育課程」(3小時),藉此提升講師性別意識與教學敏感度,強化高齡教育的全面性與包容性。 培訓對象以現任樂齡學習中心講師與樂齡大學授課講師為主,並優先錄取具一年以上教學經驗、尚未受過樂齡專業訓練者。同時亦開放其他終身學習領域或高齡服務相關從業人員、學校教職員及退休公教人員報名,藉由教學經歷、授課時數與相關證明進行遴選。 縣府表示,藉由此培訓計畫的推行,期望協助本縣各樂齡學習機構強化課程規劃與教學執行,讓每一位參與高齡學習的長者都能獲得更優質、貼近需求的學習體驗。
-
金大金韻獎 個人和團體冠軍都有印尼江雨夏
國立金門大學學生會舉辦「金韻獎」歌唱賽,金門高中班聯會也共襄盛舉,透過歌唱賽展現學生音樂才華,促進兩校之間的交流。 金門大學指出,「金韻獎」歌唱賽,吸引音樂愛好者參與,也從活動中提供學生展現音樂創作與表演才華的舞台,發掘校園音樂新星。 金大指出,本屆「金韻獎」於金門大學楊肅斌演講廳舉行,金大學務長董燊、評審陳樂鐸、邵紀衡、洪瑞謙,金大學生會長蔡孟耘、執行長顏聖佑及學生會幹部出席,共吸引超過15個組別參賽,涵蓋個人組、團體組2個項目,比賽過程也穿插摸彩,氣氛熱烈。 金大學務長董燊表示,「金韻獎」不僅是一場比賽,更是一場音樂與青春交織的盛宴。參賽者透過準備已久的歌曲內容,展現豐沛創意與對音樂的熱情,讓人見識到金門大學與金門高中兩校學子的多元才華。 金大指出,經評審團專業評分後,個人組-第一名:江雨夏(印尼國際生)、第二名:嚴卉聿、 第三名:李國信、第四名:張皓勛、第五名:廖依蓮(印尼國際生) 第六名:何梓寧。 來自企管系的江雨夏以「Feeling good」這首歌奪得冠軍,也在團體組中獲得第一名的佳績。江雨夏同學來自印尼,已經參加學校多屆的金韻獎歌唱比賽,獲得本次的雙冠王,堅持的精神,也獲得全場一致好評。團體組-第一名:Last Minute、第二名:SOHL、第三名:哈哈哈哈哈哈哈(金門高中)。 金大學生會長蔡孟耘感謝校長陳建民、學務長董燊、學務處課指組的支持與協助,金大校友會理事長李光杏、金門青年活動中心、陳金福號貢糖、方嘉堂、幸福樹舍民宿、金門神秘50元神秘客、永成特產行、青葉企業社等企業的贊助,金韻獎活動內容才能夠更豐富,參與活動的同學都說非常讚。「金韻獎」歌唱比賽在評審講評與評比中頒獎,在一片掌聲與歡呼聲中圓滿落幕,為金門大學校園生活注入豐富的藝術能量,期盼明年活動能持續擴大規模,吸引更多熱愛音樂的學子參與。
-
奠定學童語文基礎 金寧ㄅㄆㄇ正音班開課
為讓學童在進入小學前奠定良好語文基礎,金寧鄉公所圖書館辦理114年「語你鄉遇在金寧│暑期ㄅㄆㄇ正音班夏令營」,積極打造充實而有意義的暑期學習環境,獲得家長們熱烈響應。 本次夏令營自開課日起至7月18日止,每週二至週五於圖書館2樓研習教室舉行,分設上午班(9時30分至11時30分)及下午班(14時30分至16時30分),上午班由經驗豐富的李曉君老師授課,下午班則由劉依珊老師指導,兩位老師分別以活潑有趣的教學方式,結合注音符號、拼音練習與律動,引導孩子們快樂學習、自然吸收。 金寧鄉公所課長李煜翔代表鄉長楊忠俊到場,向小小學員們親切致意,並感謝兩位老師的用心教學。他表示,注音符號是孩子語文學習的重要基礎,也關係到日後的閱讀能力,更影響未來的學習興趣與自信心。鄉公所舉辦暑期正音班的初衷,希望在學童正式進入國小前,能夠透過系統化、專業化的課程,幫助孩子們穩固語文根基、提升學習能力。 課長李煜翔指出,早在四月間,就有多位家長主動來電詢問今年暑期課程的開辦情況,顯見該課程深受家長肯定與期待。多年來,鄉公所秉持教育扎根的理念,持續推出多元暑期學習活動,其中以「ㄅㄆㄇ正音班」最為熱烈,年年額滿報名。除了讓孩子們在假期中持續學習不中斷,也為家長們提供一個安心可靠的教育資源。 除了語文教學,課程中也融入遊戲、團體互動及生活禮儀等元素,提升學習樂趣與孩子們的社交能力,讓正音班不只是補充語文知識的場域,更是一段快樂、難忘的暑假回憶。 金寧鄉圖書館表示,未來將持續規劃更多元、貼近學童需求的課程,強化在地公共教育資源,期望透過書香環境與優質教學,陪伴金寧的孩子們快樂學習、健康成長。
-
失能、失所、缺食 失智男流落車站 警方協助安置
金門縣警察局金城分局日前成功協助一名因失智而流落街頭的林姓男子,不僅提供緊急物資援助,更協調社福單位完成安置,展現警方為民服務的熱忱與效率。 金城派出所警員李昱諄與徐博群於執行巡邏勤務時,接獲民眾報案,稱金城車站內有一名行為異常的男子需要協助。員警趕抵現場後,發現該名林姓男子獨坐於候車亭,雖無干擾他人之舉動,但神情呆滯、言語含糊,且身體虛弱,疑似有失智症狀。警方初步關懷時,林男無法清楚表達自身狀況,僅能片段提及自己多日未進食,且無固定居所。 為進一步了解林男背景,警方立即通報金門縣社會局協助查證。經系統比對,發現林男為金湖社福中心列管的個案,原租住於料羅地區,但因近年失智症狀加劇,喪失工作能力,積欠房租後遭房東驅離,自此流落街頭。由於林男在金門無親友支援,生活陷入困境,甚至數日未能正常飲食,健康狀況堪憂。 考量林男體力不支,警方先提供飲水與餐食,並同步聯繫金湖社福中心承辦人員,協調其原房東暫時允許林男返回租屋處短暫棲身,等待正式安置程序完成。然而,在警方驅車陪同林男返回住處途中,發現他臉色蒼白、冷汗直冒,判斷可能有健康風險,隨即轉送往金門醫院就診。經醫師診斷後,建議留院觀察以確保安全。 在醫療團隊照護下,林男健康狀況逐漸穩定,出院後由社福中心接手,順利安置於金湖鎮松柏園老人長期照顧中心,獲得適切的居住與醫療資源。 該男子若無員警及時關懷與轉介,恐怕還要在車站周邊徘徊,不僅身體健康堪憂,若遇天候驟變,也將增添生命危險。金城分局分局長朱政憲指出,警察的工作不僅止於打擊犯罪與維護交通秩序,為民服務更是重要職責之一,尤其對於社會邊緣弱勢族群,更需要多一分同理心與積極關懷。 金城分局朱政憲分局長呼籲,若民眾在生活中遇見需要協助的街友或失智長者,不應該害怕或排斥,可以撥打110或洽當地社福單位,讓專業體系盡早伸出援手,避免危害擴大。他也感謝所有基層員警盡心盡力,展現「人民保母」的溫暖與責任感,警察的服務無分大小,民眾的支持與信賴,就是警察持續前進、守護鄉親最強而有力的後盾。 朱政憲表示,警察工作不僅是維護治安,更包含為民服務的社會責任。他強調,民眾若發現身邊有需要幫助的弱勢個案,可立即通報警方或社福單位,及早介入能避免憾事發生。同時,他也感謝社政系統的迅速協作,讓林男得以脫離困境。
-
樂齡學習評鑑成果豐碩 金門五鄉鎮齊獲肯定
為表揚本縣樂齡學習推展成效卓著,縣長陳福海近日親自頒獎,肯定各樂齡學習中心在113年度教育部業務評鑑中的優異表現。此次評鑑結果中,金城鎮及金寧鄉樂齡學習中心榮獲「特優等獎」,各獲頒獎牌與獎勵金5萬元;金湖鎮、烈嶼鄉、金沙鎮則獲得「優等獎」,各獲頒獎牌及獎勵金3萬元。此外,今年甫承辦業務的烈嶼鄉西口國小也榮獲「新辦樂齡學習中心獎」,獲得獎金1萬元,展現本縣樂齡教育的深厚基礎與多元發展成果。 縣長陳福海表示,打造高齡友善社會,是當前縣府施政的重要目標之一。樂齡學習不僅是課程推動,更是對長者尊嚴與生活品質的保障。他指出,透過在地化的學習據點與多元課程設計,讓長者不再被動接受服務,而是主動參與社會,重新找回價值與自信,這正是縣府積極推動「幸福島嶼」的重要基礎工程。 陳縣長並強調,施政以來持續秉持《禮運大同篇》理念,致力建構「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的理想社會。他表示,透過各鄉鎮樂齡學習中心的積極投入,不僅鼓勵長者走出家門、增進身心健康,也讓他們能在學習中活得更精彩。陳縣長感謝各鄉鎮公所、家庭教育中心及社區的通力合作,並期許未來持續精進,將「大同世界」的願景落實在金門的每一個角落。 為展現對樂齡學習政策的重視,縣長陳福海上任後時常抽空前往各鄉鎮的樂齡學習中心實地參訪,以及關心樂齡中心舉辦的長青樂學班,親自了解課程規劃與長者參與情形。他表示,政策要真正落實,必須深入基層、傾聽民意,因此特別安排時間關心各鄉鎮樂齡學習中心,與承辦單位代表座談,了解在推動課程及經費運用上的實際需求與挑戰。縣府將視實際狀況滾動檢討資源分配,提供更穩定的支持與後勤保障。 走訪期間,陳縣長也不忘親切地與參與課程的長者們互動,關心他們的學習成果與生活近況。許多長者開心地與陳縣長分享自己的學習經驗,並對中心提供的多元課程與溫馨氛圍表達肯定與感謝。陳縣長表示,看到長輩們因為學習而展現笑容,就是對政策推動最大的鼓勵。他強調,樂齡學習不是單一部門的工作,而是縣府整體社福與教育資源共同投入的成果,他也會持續督促團隊,用心經營每一處樂齡據點,讓更多長者享有「學到老、活到老」的幸福生活。 教育處指出,113年度本縣樂齡學習業務已拓展至全縣35個村里、85個社區據點,開設課程內容涵蓋健康促進、人文素養、生活技能等多元領域。去年共辦理13,130場次課程,累計26,918人次參與,顯示出樂齡學習活動已成為長者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展現出縣府推動高齡教育的深耕與成果。 家庭教育中心則指出,面對金門人口高齡化趨勢,樂齡服務需求日益迫切。根據人口統計資料,104年12月本縣總人口為132,799人,其中55至64歲人口為21,166人(占15.9%),65歲以上人口為14,841人(占11.2%);至113年12月,總人口增至143,601人,其中55至64歲人口增為26,591人(占18.5%),65歲以上人口增為26,206人(占18.2%)。十年間,中老年人口總計增加16,790人,增幅遠超總人口增加數10,802人,突顯中高齡族群在社會中的比重日益加重,急需更多有溫度與深度的教育與照顧資源。 家庭教育中心強調,金門各樂齡中心秉持「活躍老化」的理念,鼓勵長者透過學習維持自主性與生活動能,落實以「學習代替治療」的預防觀念,不僅提升銀髮族的生活品質,也實踐「安老、樂老」的施政目標,讓金門真正成為長者安身立命、自在生活的友善島嶼。 縣長陳福海強調,未來縣府將持續強化跨局處整合,投入更多人力與資源,支持各樂齡中心拓展服務觸角,讓教育不中斷、關懷不打烊。他也期盼透過教育延伸,將金門打造成高齡者終身學習的模範縣市,不僅讓長者有學可上,更能從中獲得幸福的能量與生活的尊嚴。
-
警政署識詐評比 縣警局榮獲丁組特優第一名
金門縣警察局在內政部警政署「新世代打擊詐欺策略行動綱領『識詐』1.5執行計畫第五期」評比中,以全方位防詐策略與卓越執行力,在全國各縣市競爭中勇奪丁組特優第一名殊榮。這項榮耀於警政署114年第6次署務會報中揭曉,由局長黃壬聰代表受獎,接受署長張榮興頒獎肯定,彰顯金門警政團隊在防詐領域的優異表現。 面對詐騙手法層出不窮、日益翻新的犯罪趨勢,金門縣警察局積極響應中央政策,全力推動「新世代打擊詐欺策略行動綱領」,建構「數位防詐、電信阻詐、金融攔詐、司法懲詐」四層防護網,並整合數位發展部、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法務部及內政部等跨部會資源,打造滴水不漏的防詐體系。局長黃壬聰表示,這項榮耀不僅屬於警察局每一位盡心盡力的同仁,更屬於長期支持警政工作的金門鄉親,「我們將持續精進防詐作為,讓金門成為詐騙絕跡的安全島嶼!」 回顧2024年下半年,金門縣警察局在防詐宣導工作上繳出亮眼成績單。在實體宣導方面,總計辦理88場次活動,涵蓋面向廣泛、內容豐富多元,包括結合實境互動的防詐桌遊體驗、深入社區的治安座談防詐宣講、針對學生及軍營的校園與營區識詐教育,讓不同年齡層、不同職業群的民眾都能掌握第一手防詐資訊,強化辨識詐騙的能力。 在媒體傳播方面,金門縣警察局積極運用社區村里廣播系統、地方廣播電臺及名城電視台,共播放防詐短影音達403則次,並運用轄內36處LED跑馬燈及電視牆,全天候輪播防詐短語及影片,使防詐意識深植人心。數位推廣方面,更結合Facebook、YouTube及LINE群組平台,轉傳結合時事與在地案例的防詐短影音與圖文,共計250則,成功引導12,852人次加入「165防騙宣導」官方LINE@帳號,便利民眾隨時接收最新詐騙手法與防範對策。 因應AI深偽詐騙等新型態犯罪,金門縣警局不斷地提升科技防詐層級,特別首創「擬真情境影片」教學,透過模擬真實詐騙對話與場景,讓民眾身歷其境地了解詐騙伎倆,進而提升警覺與應對能力。同時大力推廣「打詐儀錶板」線上工具,提供即時詐騙資訊查詢與案例分析,並與轄內各大金融機構建立「金警合作」攔阻機制,落實關懷提問、異常帳戶識別及定期攔阻演練,成功攔阻多起詐騙匯款案件,守護鄉親的血汗錢。 局長黃壬聰指出,這次獲頒「識詐」評比全國特優第一名,是對金門縣警察局全體同仁過去努力的肯定,更是對未來防詐工作的重要鞭策。他強調,金門縣警察局將持續秉持「預防為先、打擊為要」的核心精神,結合AI科技、大數據分析及社區聯防力量,深化與縣府各局處及駐金單位的合作,目前已協請各單位利用業務平臺或網路粉專分享防詐資訊達220篇次,形成全方位、無縫隙的防詐網絡。 縣警局將持續推動「全民反詐、金門先行」的施政目標,全面部署、提升科技偵詐與社區識詐能量,堅決守護民眾財產安全與社會安定。黃壬聰強調,詐騙無孔不入,唯有全民高度警覺與攜手合作,才能讓詐騙集團無所遁形,並期盼鄉親能持續支持警察工作,與警方共同守護金門安全幸福的家園。
-
太武山金安心 消防局獲國健署評審青睞
金門縣消防局以「太武山金安心:智慧救援.永續金門」為主題,參加「114年臺灣健康城市暨高齡友善城市獎」中「健康城市類-韌性與創新獎」評選,在第一階段書面審查中表現優異,成功入圍第二階段實地訪視。日前,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指派3位評選委員偕同工作團隊抵達金門進行訪視,縣府秘書長陳世保代表縣長陳福海出席,並與消防局及多個協作單位共同參與全程簡報與展示。 此次實地訪視選定於太武山倒影塔下「觀兵弈棋處」空地舉行,消防局精心規劃訪視流程,內容包括專案簡報、協作單位分工說明、通報系統展示、山林日誌APP操作、省力滑輪組運用、空拍機應用、人員入山搜救模擬、山域低所救援演示、綜合座談與委員講評等,展現高度專業與創新能量,讓評選委員留下深刻印象,並一致給予高度肯定。 評審團提出多項建議以供精進,包括:爭取設備維護與擴充經費、善用GIS圖資套疊功能、研議空拍機無法飛行時之替代方案、強化山區手機訊號與網路連線品質、妥善管理現有私設攀登繩索,避免一律拆除等。 縣府秘書長陳世保致詞時表示,感謝評選委員與國健署團隊蒞臨指導,同時肯定消防局主導推動該案的努力與協作單位的全力支持。他指出,此項專案不僅因應近年民眾登山健行活動日益頻繁所衍生的風險,更成功整合跨部門資源建置「太武山多功能雲端圖資查詢系統」,結合Google定位與社區踏勘資料,強化即時掌握與高效救援,為提升山域安全樹立嶄新典範。 陳世保強調,未來縣府將持續強化系統運作,並引進更多科技應用,讓金門不僅山明水秀,更成為一座兼顧自然與安全的宜居島嶼。 消防局長呂英華指出,此次參獎過程歷經籌備、撰寫成果報告、演練模擬等階段,全體同仁上下一心,齊力推動創新作為,最終順利通過書面審查並圓滿完成實地訪視。他特別感謝各級長官指導與民間善心人士支持,展現政府與社會攜手守護公共安全的強大力量。 呂英華提到,一位長期關心山域安全的謝姓民眾,已連續二年捐贈各10萬元給消防局,用於採購山域救援裝備與空拍機。去年6月,謝先生曾因獨自攀登太武山迷失方向而成功獲救,此次原訂邀請他出席分享親身經歷與器材實際應用情況,惟因謝先生目前返台照顧年邁母親而未能親臨現場。 「雖然謝先生未能到場,但他那份溫暖而無私的善舉,我們將永銘心中。」呂英華表示,謝先生的義行不僅是對消防同仁的肯定,更彰顯社會良善力量的悄然醞釀與茁壯。消防局將持續秉持這份愛心與信任,落實於每一次的救援行動,堅守崗位、守護金門山林。 此次金門縣消防局以科技創新與跨域協做為核心,提出兼具專業、永續與在地關懷的救援模式,成功獲得健康城市獎項評審青睞,並為金門在「健康韌性城市」的發展道路上,開創嶄新未來。
-
7月份金門話說故事活動 受理報名
炎炎夏日何處去?金門縣文化園區管理所為推廣及傳承金門話,將於7月至9月期間推出「閩風親子學堂」金門話說故事系列活動,7月份各場次已出爐,即日起受理線上報名。文化園區管理所歡迎對金門話有興趣的親子家庭、志工及一般民眾踴躍報名參加。 金門縣文化園區管理所為推廣並傳承金門話,讓語言學習更貼近家庭、社區與日常生活,訂於7月至9月期間,推出「閩風親子學堂—金門話說故事爸媽」系列活動。內容以寓教於樂的方式設計課程,透過說故事、讀繪本等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鼓勵親子家庭一同學習金門話,提升語言的應用能力與學習興趣,讓金門話成為家庭日常中的自然語言,並進一步融入在地文化與生活經驗。 文化園區管理所指出,今年計畫獲文化部「國家語言整體發展方案」支持,由金門縣文化局主辦、金門縣文化園區管理所承辦。將邀請多位具備專業素養的講師,以金門話說故事,引導學員認識金門話的語音語調、詞彙用法與文化背景。課程內容不僅適合初學者,也鼓勵熟悉金門話的家庭共同參與,透過多元活動設計,營造友善、歡樂且具文化深度的學習氛圍。 「閩風親子學堂」系列活動7月份8場次時間:「用咱的話講金門的石獅爺文化」—7月12日及7月26日上午9時30分至11時30分,邀請薛奕龍校長分享。「金門話說故事」—7月12日及7月26日下午2時至4時,講師黃嘉慧;7月16日上午9時30分至11時30分及下午2時至4時,講師歐陽萍。「逐家歡喜來講古」—7月30日上午9時30分至11時30分及下午2時至4時,講師許梓恬。 文化園區管理所歡迎對金門話有興趣的親子家庭、志工及一般民眾踴躍報名參加,期盼透過說故事的方式,讓孩子與家長一起在生活中自然使用金門話,培養語感與認同。活動地點分別在金沙親子圖書遊藝館以及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B1圖文館。每場次名額15人,額滿為止。活動採線上報名,7月課程報名網址為:https://reurl.cc/Rknq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