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聞
-
馬英九與黨代表共進早餐傾聽心聲
當選中國國民黨黨主席的馬英九昨日抵金,並與地區該黨第十七次全國黨代表共進早餐,馬英九強調,「改革要徹底,但要看時機」。對於黨代表建議保留一席不分區立委給金門,馬英九坦言不分區席次有限,但如果有黨員能兼具離島金門、青年、婦女等資格於一身,則獲保障提名為不分區立委的機會就很大。 與馬英九共進早餐的中國國民黨第十七次全國黨代表,包括票選黨代表、核定黨代表張含麗、楊誠玉、許玉昭、許金象、陳天成、呂其武、洪國正、陳錦秀、莊良時、林國平、陳清寶、陳建民、張光海等多人。 一碗廣東粥、一條油條,吃在嘴裡,馬英九頻頻稱讚「好吃」。他仔細聽著與會黨代表的心聲,並一一記在隨身攜帶的筆記本上。 張光海表示,希望黨中央能保留一席不分區立委給金門,他也批評部份黨員忠誠度不足,要求黨員應行銷黨的策略。 許玉昭建議台灣水果能由金門登「陸」;她也希望馬英九能由金門循小三通赴大陸,以推動並落實小三通政策,前往大陸訪問時,不要忘了攜帶金門高粱酒,為金酒廣告,另外,她也建請中常會能移地金門舉行。 陳清寶則指出,金門等同於黃復興黨部,是中國國民黨鐵票區,但黨中央對金門重視不足,他希望中央能比照弱勢團體,保留一席中央委員給金門;他也呼籲當務之急,應先團結泛藍群眾。 莊良時則建言黨意應與民意結合,也希望結合泛藍立委,為金門爭取權益。他表示,目前小三通只能算是「半套式」,為金門未來發展計,應落實並擴大小三通規模,才能為金門帶來利基。 呂其武建議,地方黨部主委應由黨員直選,才能與地方民意充份結合。楊誠玉則強調,2008年想要執政,就必須澈底改革,大家應善盡義務,而不是只享權利。陳錦秀呼應黨部主委由黨員直選外,也認為應保障一席副主委給地方婦女。 馬英九感謝大家支持,也針對黨代表的建議一一答覆。有關不分區立委保留一席給金門一議,馬英九表示,因不分區立委席次相當有限,光靠離島金門的訴求,較難爭取,如果有黨員兼具離島金門背景,又同時具有青年、婦女等資格,則機會相對就會大增。 馬英九也認為,金廈小三通對往來兩岸的國人方便不少,也確有其必要性,與由香港出入相較,時間至少省三小時,費用也節省一半。為金酒促銷一議,馬英九直說「沒問題」;中常會移地金門開會,馬英九表示,未來一定有機會。有關中央委員保留一席給金門,馬英九表示會特別留意。 有關泛藍整合問題,馬英九表示,除必須尊重民意外,也要培養互信、不要相互批評,大家設身處地、將心比心,都當自己人看待,自然沒有問題。 對於小三通存在的各種問題與困境,馬英九希望能主動告知,他好串連國民黨立委配合推動。 至於地方黨部主委直選建議,馬英九指出,已獲中常會通過,目前要考慮的是如何做好相應的配套措施。他強調,改革一定要徹底,只是要看時機,因為年底三合一大選將屆,不好做大幅變動,但只要不影響的話,一定會盡力去做。他也說,未來會常來金門,以縮短黨中央與離島金門的距離。
-
衛生局辦痛風防治衛教宣導活動
為讓民眾對「痛風防治」有正確的認知,本縣衛生局與中華民國痛風之友協會於昨日下午在縣立體育館一樓視聽室共同舉辦「痛風防治衛教宣導活動」,邀請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痛風科主任陳峙仰醫師抵金主講「痛風的最新療法」,他表示,少吃高熱量食物,避免肥胖上身,「早期發現,持續治療」以控制血液尿酸質,才是遠離痛風發作的重要關鍵。 陳峙仰指出,痛風俗稱為「帝王病」,最主要是發生在男性身上的一種疾病。造成痛風的元兇就是血液中的尿酸濃度過高所致,而當痛風進入慢性期,尿酸累積在關節的量非常多的時候,就會形成「痛風石」,痛風石一般好發在手部或腳部的關節,有時候也可能長在耳朵或是其他部位,嚴重的痛風石會讓手腳的關節變形,不僅患者無法正常工作,最後只能靠輪椅代步。 他說,引起人體中尿酸過高的原因有很多,舉凡飲食內容、體重、運動、服用藥物、飲酒、遺傳等因素都可能造成高尿酸血症及痛風。 陳峙仰也特別提醒痛風高危險群,即卅歲以上的男性,有痛風家族史,體型肥胖(腰圍大於卅三吋,或是腰圍除以身高的值大於零點五),BMI值大於廿五,高血脂、糖尿病的患者及運動選手(從事激烈運動)、生活壓力大的人,尤需注意熱量攝取,攝取低熱量食物,有效控制體重,才能預防痛風。
-
旅閩鄉親薛綢老夫人隔海尋親
兩岸交戰烽火歲月裡阻斷歸鄉路,五十幾年前由金門前往福建東山探親的薛綢老夫人,自此與金門的親人失聯,午夜夢迴,兒時種種情景魂縈夢牽,已是八十高齡思鄉情切的她,日前透過漳州金門同胞聯誼轉金門愛心基金會隔海尋親,希望能在有生之年,與金門的薛崇武(譯音)等親人取得聯繫,一圓多年的思鄉夢。 據金門愛心基金會許金龍轉述,薛綢老太太在金門時原名「綢仔」,珠山(山仔兜)人,今年約八十歲,她自小就失去親生父母,後被薛福緣買入當養女,十九歲與到金門打油的福建省東山縣樟塘鎮南山村的謝木生(已故)相識結為夫妻,二十三歲(一九四八年底)原住在金門薛綢與丈夫到東山拜祖、探親,適逢兩岸交戰對峙,從此與金門失去聯絡。 許金龍說,據薛綢老太太回憶指出,她養父母家庭富裕,房屋寬大,兄名薛崇武(譯音),於四○年代(一九四○)從新加坡回金門,父母姓名不詳,父親可能於日據時代當代保長。許金龍表示,薛綢現有子女四人,均在家務農,她的家庭聯絡電話為○五九五八二二六八五,知道薛綢老太太親人訊息的鄉親可以撥打此電話直接與她的子女聯絡;或與他(許金龍)聯繫,希望結合鄉親的努力,讓一斷五十多年的天倫親情得能有機會重續,彌補薛綢的遺憾,紓解她的思鄉念親之苦。
-
金寧鄉所表揚模範父親和新好爸爸
迎接八八父親節的到來,金寧鄉公所昨日在鄉公所前廣場舉行模範父親與新好爸爸表揚慶祝活動,推出新好爸爸親子趣味慶祝活動,並由金寧鄉長李文俊、代表會主席陳成勇等人頒獎表揚八位模範父親與二十八位新好爸爸,並向所有父親祝賀父親節快樂。而受表揚的家屬也同行分享喜悅,並為親人留下溫馨的畫面,讓鄉公所前廣場處處歡笑聲,一起提前歡度溫馨的父親佳節。 金寧鄉公所昨日在鄉公所前廣場為模範父親與新好爸爸舉辦一場溫馨感性的表揚慶祝活動,活動於昨日下午三時三十分在廣場前展開,活動首先推出新好爸爸親子趣味活動,在承辦單位社會課精心設計的親子趣味活動,計有「滾動人生」、「同心協力」、「萬眾一心」及親子同樂跳竹竿舞等競賽活動中,新好爸爸及眷屬一百多位大人、小孩分組進行各項親子同樂的有趣活動,在歡笑中陪伴父親提前歡度另類的爸爸節。主辦單位也藉由活動,祝福所有爸爸們父親節快樂。 慶祝活動重頭戲由金寧鄉長李文俊與代表會主席陳成勇帶著所有接受表揚的楷模,手持燭光由鄉公所內走道廣場大門前,接受現場家屬與來賓的祝福,大家歡唱「當我們同在一起」與「生日歌」,而模範父親們每人各自許願祝福,為整個表揚慶祝活動掀起高潮。金寧鄉長李文俊、代表會主席陳成勇及各村村長也頒獎表揚金寧鄉模範父親、新好爸爸得獎者,向他們道賀。而受表揚的家屬也同行分享喜悅,並為親人留下溫馨的畫面。金寧鄉長李文俊、代表會主席陳成勇在頒獎表揚模範父親時轉達的祝賀之意,除向所有父親提前祝賀佳節快樂,也肯定他們教導子女子向善、奉公守法、對改善社會風氣著有成效,教忠教孝、家庭幸福足為地方表率。而對於年齡五十五歲以下新好爸爸得獎者,李文俊也肯定他們平日教子有方、家庭幸福堪為社會楷模。 昨日接受表揚的八位模範父親,他們是:李清土、莊水鈴、葉正察、莊宏生、楊肅惠、楊念木、王奕卜、王先達等八人。新好爸爸分別是:鄉代表會:陳成勇、李正騰、辛愛華。古寧村:李文增、李偉博、李浩瑋。安美村:許榮生、薛成來、楊誠堅。湖埔村:楊世進、楊文強、楊俊豪、許丕文。榜林村:許振華、林志銓、許贊新、陳雅興。盤山村:翁文陣、翁長木、李榮譽、王先長。后盤村:蔡火練、王振道、許松川、許明義。鄉公所:楊榮崖、楊天智、林輝鋃等二十八位。
-
新市商家代表要求暫緩遷建菜市場蔬菜攤
金湖鎮新市里菜市場多位攤販、商家代表,昨日前往金門縣政府向副縣長楊忠全陳情,希望暫緩蔬菜攤等遷往舊中正堂,應就原舊市場內舊蔬菜攤撤除,改搭採光浪板、重新規劃,以求重生幫助商民生計。在經協調、討論後,副縣長楊忠全裁示由金湖鎮公所重新評估,並做說明及進行民意調查。 金湖鎮新市里菜市場七、八位攤販、商家代表,昨日上午由金湖鎮民代表會主席蔡西湖陪同,於前往金門縣政府陳情時,立委吳成典、縣府建設局長李增財、工務局副局長許鴻志等人都到場關切和參與協調、討論。 新市里菜市場攤販、商家代表聯署報告指出,目前因菜市場蔬菜攤販零亂甚不雅觀,有礙地區風評,公部門因此申請遷移至舊中正堂,搭建蔬菜販賣市場,事經發包一案,商家等殊感不妥並強力抗議。 聯署報告並指出,該市場原有風華名冠全島,今因時機轉變軍隊大量裁減,生意一落千丈,十家只有五家勉強維持糊口,倘若蔬菜市場外遷,似同落井下石,增加市場無人來買賣,而變成一片廢墟,今後全市裡百家商民將關門大吉,請問政府要如何安置?而蔬菜攤遷往舊中正堂搭建,來往出入買賣大眾,人人需經大馬路,對人車極不安全。因此,建請將已發包搭建舊中正堂轉移至現址蔬菜攤,統一規劃搭建、統一登記、分配,一勞永逸,而免商民抗爭不休。或將已准建經費轉移改建原舊市場內蔬菜攤撤除,改搭採光浪板才有光線,重新規劃,以求重生幫助商民大計,改進全市生存,相輔相成,則無民怨。 副縣長楊忠全和建設局長李增財都認為,整體公共安全很重要,臨時攤販在外圍擺設買賣,的確有礙觀瞻,如原舊市場商家多數贊成申請遷移至舊中正堂,搭建蔬菜販賣市場,則案子繼續進行;如果多數反對申請遷移至舊中正堂,搭建蔬菜販賣市場,則鎮公所應重新尋覓方案。即金湖鎮公所宜重新評估,並做說明及進行民意調查。
-
金寧和烈嶼鄉代會臨時會
金寧鄉民代表會第八屆第十一次臨時大會,昨日續進行第三天的議程,鄉代表聽取鄉公所提出的今年度鄉村整建工程執行檢討報告,要求建設部門要確實掌握工程的進度,嚴格做好工程品質的「把關」。鄉長李文俊也強調,這也是他對建設部門基本的要求,善盡職責,讓工程發揮整建的效益,才是對鄉親最好的「負責」和「服務」。 鄉代會主席陳成勇反映長寮段客土改良問題;副主席李開陣也關心尚義機場噪音回饋金問題、以及多處道路破損修繕;鄉代表李正騰針對自來水質問題,建議水廠有所補償。 在鄉代會主席陳成勇主持議程下,副主席李開陣、鄉代表李正騰、楊榮員、辛愛華、翁文雅、楊水信聽取鄉公所提出的今年度鄉村整建工程執行檢討報告和辦理今年度村鄰長赴三芝大姐鄉參訪暨觀摩活動檢討報告。 鄉代表也審議通過鄉公所提出創作的「金寧鄉之歌」和「金寧戀歌」兩首歌曲,將納入「金寧鄉鄉志」,以增色鄉土藝文傳承與記憶。這項臨時會,經一連三天的議事而落幕。 記者洪志慶/烈嶼報導 烈嶼鄉民代表會第八屆第十次臨時大會,鄉代表審議通過「金門縣烈嶼鄉補助棺木運費自治條例」修正草案暨墊付款案,並瞭解94年度鄉運會執行成效。 會議由鄉代會主席林長耕主持,副主席林榮堯、代表方水萬、蔡福明、陳秀治均出席,鄉長林金量也率各課室主管列席會議。 會議中也審議「金門縣烈嶼鄉補助棺木運費自治條例」修正草案、鄉公所提案、鄉民代表提案,並聽取執行運動會成效。鄉代表也提出多項意見,提供鄉公所檢討辦理。經三天的議程,該項臨時會也告一段落。
-
鬼月到各家戶拜好兄弟求平安
每年農曆七月即為民間俗稱的鬼月,雖然時至今日有人提倡稱為「慈悲月」但舊有的習俗與祭典仍是不能少,昨日是農曆七月一日,各家戶忙著準備豐盛的祭品、金箔,於自家門前擺桌,祭拜「好兄弟」,祈求居家平安順利,並懸掛普渡燈,但除了這些,七月的許多禁忌,也提醒人們行事要更加小心謹慎,但也不要因過度迷信而影響正常生活。 地區文史工作者表示,地區雖然沒有像台灣的放水燈或是搶孤活動,但家戶都將七月初一視為大日子,除了豐盛的祭品外還裝置普渡燈,廣設普渡儀式,祭祀無人供奉的好兄弟。中元普渡,民間除了祭拜祖先之外,同時也要把孝心與愛心普施給往生先民,這種結合佛、道教與民間信仰的祭典,緣自民間敬天畏神,紀念祖先的習俗,祭拜安頓無主孤魂,不僅期望消災祈福,並富推己及人的博愛精神。 長久以來,中國的七月一直被認為是鬼月,是不吉祥的月份,料想是從道教中元普渡開鬼門關的思想演變而來。因為以訛傳訛,鬼月成了是民間歲序最忌諱的月份,也被認為是一個「諸事不宜」的月份,例如七月不可出門、不可開刀、不可結婚、不可購屋、不可搬家等等。 由於台灣的醫院常發現,七月辦理出院的病患特別多,佔床率下降有兩成以上。且每逢鬼月期間,很多病患不想住院,拒絕開刀,就連生小孩都想避開,所以醫師也特別呼籲大家,有病的民眾千萬不要忌諱到醫院,擅自停藥會影響健康。 其他常見的七月禁忌像夜間叫人不叫名,不剪指甲,吹口哨,照鏡子,室外曬衣。不穿黑衣服(黑色衣服容易招來不乾淨的事物),因為容易被「好兄弟」誤認為同類。家中長久不穿的衣服不可在七月遺棄或送人。拜好兄弟時,供桌要在屋外,不可在屋內(祭拜好兄弟在屋外,好兄弟吃完就走了,在屋內祭拜容易招惹好兄弟進來),且不可放鞭炮。燃燒紙錢時不可讓幼兒薰到煙味,以免穢氣上身。不可拔腳上的毛(民間習俗鬼怕人腳上的毛,因為腳毛較有陽氣,有腳毛鬼不會靠近)。忌捕捉蜻蜓跟螽斯(民間傳說在七月鬼魂會寄在這些蟲身上)等。 民間的七月,彷彿「鬼影幢幢」,其實在佛教裏,七月十五日是「佛歡喜日」。經過長期的宣導,現在社會大眾已能普遍認同,並且接受七月是為「孝道月」的觀念,更有提倡七月為「慈悲月」。所以也有宗教界人士認為,七月並非諸事不宜,其實,佛教講「日日是好日,月月是好月」,應該在七月成辦的事,什麼都可以去做,實在不必為了無稽之談而自亂生活步調,甚至因為疑神疑鬼而徒讓心靈蒙上陰影。
-
酒駕未繳納罰款代保管72輛車警局將公告拍賣
自九十一年九月一日起至九十三年十二月份止因酒後駕車代保管之車輛數共計四六三輛,大部份違規人均依規定繳納罰鍰及保管費用後領回車輛,但至今仍有七十二部車輛尚未領回,為了解決酒後駕車駕駛人消極性地不繳納罰款,縣警局將進行催領公告拍賣等作業,該局籲請違規駕駛人尚未繳納罰款領回車輛者,儘速辦理,以免得不償失。 配合新修正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三十五條規定,酒後駕車需當場移置保管車輛及需繳清罰鍰後始得領回車輛等規定,並已自九十一年九月一日起實施,根據縣警局統計資料顯示,自九十一年九月一日起至九十三年十二月份止因酒後駕車代保管之車輛數共計四六三輛(內含汽車二七三輛、機車一九○輛),大部份違規人均依規定繳納罰鍰及保管費用後即領回車輛,但是還有少部份駕駛人抱持僥倖的心態,拒繳罰款及保管費,至今尚未領回之車輛數計七十二輛,其中機車就高達五十五輛,汽車亦有十七輛之多。 縣警局表示,分析機車尚未領回之原因,有可能是機車折價後之金額比罰款還低,駕駛人乾脆罰款也不繳,索性機車也不要了。但是,該局提醒這一類抱持此種心態的駕駛人,罰款是一定要繳納的,只是早晚及繳納多少的問題,因為,監理裁決單位將會依據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及行政執行法等規定針對未繳納罰款之違規人,移送法院強制執行。
-
縣府今表揚模範父親及新好爸爸
歡慶九十四年父親節,縣府將於今日假社福館舉辦各項歡慶活動,有父親節表揚大會,頒獎表揚「模範父親」、「新好爸爸」,還有「親職教育聯誼活動」等活動,請各獲獎者準時出席參加。 金門縣各界慶祝九十四年父親節系列活動,指導單位為金門縣政府、主辦單位為金門縣婦女福利服務中心,承辦單位是縣婦女會,協辦單位為各鄉鎮公所與社會福利館。 縣婦女會指出,父親節表揚大會將於今(六)日上午九時假社福館演藝廳舉行,屆時將由縣府長官親自頒獎表揚各獲獎的好爸爸,當日還安排有親子遊戲、競賽活動、帶動唱與聯誼餐會,向爸爸們賀節。 婦女會表示,請各獲獎者準時出席參加,期盼藉由節目宣導,宣揚父愛的偉大,倡導愛家觀念,促進父慈子孝,家庭和樂,社會安詳。
-
金城烈嶼表揚模範父親場面熱烈溫馨
為慶祝父親佳節,金城鎮公所昨舉行九十四年模範父親表揚大會,由鎮長蔡輝詩頒獎表揚八位得獎楷模,肯定他們平時熱心地方公益,且教導子女有成的優異表現,也期許他們繼續發揚父德,為鄰里民眾提供更好的服務。會中並致贈獎品、獎狀向平日默默付出的父親們致上最高敬意與誠摯祝福,場面熱鬧溫馨。 金城鎮模範父親表揚大會,於昨日上午十一時五十分在金城葡京餐廳舉行,由鎮長蔡輝詩主持,鎮公所秘書黃耿銘、金城鎮民代表會代表、各里里長及鎮公所幹事在場觀禮,許多受獎者家屬也到場共同分享喜悅,現場祝福、道賀之聲不斷,相當溫馨。 金城鎮長蔡輝詩逐一頒發獎狀、獎品予今年當選模範父親,並致詞推崇得獎者的德行,也讚揚他們平日為社會、家庭無怨無悔的付出,他也提醒為人子女者應記取親恩浩蕩,並要感恩圖報,回饋鄉里社會。 昨日獲此殊榮的楷模計有東門里洪天助(五十五歲)、南門里許淑岩(七十二歲)、西門里石兆瑜(四十九歲)、北門里傅永泰(六十五歲)、賢庵里盧清凱(七十二歲)、金水里洪清木(七十一歲)、古城里董漢忠(七十二歲)、珠沙里薛水石函(五十七歲)等八人。 記者洪志慶/烈嶼報導 慶祝94年父親節,烈嶼鄉公所昨日舉行模範父親表揚大會,鄉長林金量頒獎表揚陳國明等七位模範父親,感謝他們為家庭的付出,教育子女有成、熱心地方事務,並致贈「父教典範」紀念牌乙座及禮品乙份,他也和鄉代會副主席林榮堯等各界代表,祝福所有爸爸們父親節快樂。 烈嶼鄉模範父親表揚活動,於昨日上午十一時三十分在鄉公所4樓團康室舉行,由鄉長林金量主持,鄉代會副主席林榮堯、代表陳秀治、蔡福明、上岐國小校長王先勝、西口國小校長許及勉、卓環國小主任林長遠、鄉公所秘書呂合成、各課室主管、青溪婦聯會烈嶼支分會主委黃彩虹、烈嶼後備軍人輔導中心主任楊勝利、各村村長等人在場觀禮,場面洋溢著溫馨感人的氣氛,增添了父親節前夕的喜氣。 林金量頒發獎狀和禮品予獲獎的模範父親,林湖村陳國明、楊振城;上岐村洪東振、吳水情;黃埔村洪大坡;西口村蔡金遠;上林村洪天賞。林金量表示,每年定期舉行父親節及母親節表揚活動,係為感念父母親對於家庭之犧牲奉獻,兩種慶祝活動有相同的意義,無論父親或是母親,為家庭、子女操勞,一生無怨無悔的付出,任勞任怨,撫育子女長大成人,成家立業,今年度鄉公所援例,依據各村推薦之人選,經評審委員會評定,選出父親楷模,由鄉公所舉行表揚活動,感謝他們的奉獻,雖僅致贈的紀念牌乙座及禮品乙份,但其價值是無法以金錢衡量,表達光榮美譽意義深遠,家人及子女們對於父親獲選為模範父親,亦與有榮焉。 表揚大會結束後,林金量和來賓開心的和受獎人及家屬拍照留念,場面溫馨感人;中午,鄉公所也設宴款待,並邀請縣級表揚的該鄉的模範父親洪耀宗、陳清位、林連發一起來參與,林金量及來賓們逐一的向得獎者道賀,同時也祝福地區每位爸爸,身體更加健康、佳親節快樂、家庭幸福美滿。
-
申請直昇機中轉返台就醫遭否決台商客死異鄉
台商小三通醫療後送首傳客死金門案例。台商劉冠平在中國福州市發生腦溢血,日前經金廈小三通送回金門,將中轉台灣治療,不料申請直昇機後送遭否決,病逝在金門縣立醫院,家屬昨天趕到金門處理善後,對於救援出現缺失感到遺憾。 三十八歲的劉冠平,是在福州市開小吃店,七月十九日因高血壓引發腦溢血,被送往福建省立醫院,動了兩次腦部手術,八月三日在金門和廈門紅十字會協助下,經金廈小三通回到金門,準備後送台灣治療。 劉冠平到金門後,由金門縣紅十字會安排住進金門縣立醫院,院方當天檢查後,認為情況穩定可以後送,向行政院衛生署空中緊急醫療救護諮詢中心提出申請直昇機後送,但申請案遭否決,認為應加以觀察,四日劉冠平突然發生急性腎衰竭,下午五時多即病逝醫院。 劉冠平的家屬昨天中午趕抵金門處理後事,遺體由縣立醫院移到縣立殯儀館,將擇日火化,骨灰送回高雄縣美濃的老家。他們心情難過,自認身為小老百姓只有認了,不過,也希望政府以此為案例,檢討救援環節出現的疏失,不要讓悲劇再度發生。 金門縣紅十字會總幹事許金象表示,小三通實施已經超過四年半,紅十字會接受委託從廈門接回病患有數十件之多,台商劉冠平是第一個經小三通醫療後送死亡案例,如果當天抵達金門即安排後送,或許還有一線生機,後送審查機制應再行檢討。
-
金門歷史建築登錄累積到一二七處
金門縣的歷史建築登錄,目前已累積到一百二十七處,在全國各縣市排名第一,顯見公部門和民間對歷史建築的保存和維護已建立共識,這對金門文化資產保存和發展觀光效益,的確有其利基和值得加分。 金門縣歷史建築登錄,從2002年八月廿二日展開第一批審查後,到2004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共計進行了八批審查,前後通過完成一百二十七處的登錄。目前仍持續進行登錄審查和現勘作業。 而在傳統聚落與古市街道方面,完成登錄的歷史建築就有水頭(又名前水頭、金水)、珠山(薛厝坑、山仔兜)、模範街、明遺老街、瓊林等處。 在建築物類方面,包括有:金沙鎮─周氏古厝(清中葉創建)、周氏二落大厝(創建年代不詳)、周安邦古厝(一九○○年代前創建)、何肅點、何肅海兄弟洋樓(一九二六年創建)、何永洋樓(一九二五年創建)、何氏洋樓(一九○○年前創建)、碧月軒(一九二○年創建)、何敬嚴宅(小築佳趣,一九二○年創建)、何肅墻洋樓(清代創建)、蔡永耀二落大厝(一九四五年創建)、蔡永耀洋樓(一九四五年創建)、何肅闕、何肅坡洋樓(一九四七年創建)、王仁吉、王仁乾、王仁忠兄弟洋樓(一九四二年創建)、王金城洋樓(一九四三年創建)、陳德幸洋樓(一九二六年創建)、睿友學校(民國二十三年創建)、陳維淡古厝(創建年代為清代)、陳氏一落四櫸頭(一九四一年創建)、陳氏小宗宗祠(興建於清末,一九三○年改建,現貌為一九八九年修建)、陳氏一落四櫸頭(創建於清末)、昭靈宮(清光緒十年創建)、陳明侑古厝(創建於清末)、陳氏二落大厝(約一百年前創建)、黃信堅宅(一九四二年創建)、黃卓彬洋樓(一九二○年創建)、黃氏家廟(康熙四十八年創建)、沙美基督長老教會及牧師樓(一九四七年創建)、金沙鎮沙美萬安堂(清同治十年創建)、張文帝洋樓(一九三四年創建)、張璋滿古厝(一八七六年創建)、張璋滿古厝(清末創建)、張氏洋樓(創建年代不詳)、張氏古厝(清末創建)、張氏古厝(約西元一七○○年創建)、張氏三落大厝(清末創建)、張氏古厝(清末創建)、金東電影院(一九六○年創建)、永昌堂暨浯陽小學校(一九三六年創建)、陳篤浪古厝(創建年代約於一九○○年前)、陳篤欽古厝(創建年代約於一九○○年前)、黃樓洋樓(一九三一年創建)。 金湖鎮:陳景蘭洋樓(陳坑大洋樓,一九二一年創建)、陳氏古厝(現夏興客棧,約於一九○○年創建)、呂克平古厝(約於一八七○年創建)、順濟宮(創建於明代)。 金城鎮:黃乃甫番仔樓(一九三五年創建)、黃天露宅(一九三○年創建)、黃紹光宅(創建於清乾隆中葉)、前水頭黃氏家廟(創建於明洪武末年)、黃文東宅(一九二五年創建)、黃濟古厝(清乾隆年間創建)、黃積啟古厝(清乾隆年間創建)、黃廷宙銃樓(清乾隆時期創建,加建之銃樓為一九三四年至一九三五年興建)、水頭五十七地號洋樓(僑鄉文化展示,清乾隆年間創建,一九三六年加建護龍疊樓)、黃永遷、黃永鑿兄弟洋樓(一九三四年至一九三五年創建)、水頭四一七地號洋樓(出洋客的故事,一九三○年創建)、黃輝煌洋樓(一九三一年創建)、得月樓(一九三一年創建)、金水國小(一九三二年創建)、蔡開盛宅第(一九二六年創建)、黃汝楫番仔厝(約一九三五年創建)、李氏家廟(創建於清初)、黃廷參三落大厝(一九三○年創建)、水頭王氏古厝(清末光緒年間創建)、世澤堂(黃氏小宗宗祠,清乾隆年間創建)、黃輝古厝(清乾隆年間創建)、黃福星宅(約於一九三一年創建)、黃朝賓宅(約於一九三一年創建)、世懋堂(黃氏三房宗祠,一九三四年創建)、鄭文洲番仔樓(約於一九三六年創建)、白氏先祖草寮舊址(現為王宅,清初創建)、黃水應宅(約於一九三一年創建)、古崗學校(約於一九三三年創建)、董允耀洋樓(一九三三年創建)、董光得洋樓(一九三八年創建)、古崗蔡氏開基祖厝(約於一八○○年創建)、薛永南兄弟大樓(一九二八年創建)、下三落(清末創建)、薛氏大宗宗祠(清乾隆卅三年創建)、大夫第(清末創建)、薛芳見洋樓(一九三一年創建)、薛清江宅(約於一九三五年創建)、黃寬永宅(清末創建)、洪合淵宅(一九三○年創建)、洪合剩、洪合達宅(一九三○年創建)、傅氏古厝(清中葉以前創建)、鄧長壽洋樓(一九二一年創建)、閩王祠(清宣統元年創建)、後浦武廟(相傳建於明永曆六年)、邱良功古厝(約三百多年前創建)、林斐章大宅(清道光年間創建)、林可遠三落大厝(清同治十年創建)、許允選洋樓(約於一九一五年創建)、建威第(清道光年間創建)、甲政第(清末、民國初年創建)、後浦大夫第(約於一八四一年創建)、陳詩吟洋樓(一九三三年創建)、後浦何宅(一九二一年創建)、許金鐘洋樓(一九三三年創建)、珠浦許氏家廟(明嘉靖十二年創建)、後浦陳氏祠堂(清光緒三十年創建)、靈濟古寺(觀音亭,創建年代有二說,一為唐德宗貞元廿年,一為宋末)、基督教會堂和牧師樓(教堂為一九二四年創建,牧師樓為一九三四年創建)、金門中學中正堂(一九五一年創建)、莒光樓(一九五二年創建)、洪克保番仔厝(一九三六年創建)、洪旭古厝(家廟左側,一六四二年創建)、洪旭古厝(家廟左側,一六四二年創建)、雄獅堡。 金寧鄉:李開和洋樓(一九二九年創建)、南山二落大厝群(光緒二十六年創建)、謹慎堂(光緒年間創建)、湖下三間樓仔(一九四五年創建)、翁贊商、翁贊榮洋樓(一九二○年創建)。 烈嶼鄉:林天來洋樓(約於一九二一年創建)、林氏六路大厝(約於明末清初創建)、方宅(一九○○年代創建)、將軍堡(約於一九四九年以後創建)、鐵漢堡(一九七一年創建)、勇士堡(一九七一年創建)。 烏坵鄉:烏坵燈塔(一八七四年創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