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聞
-
桃園縣山子頂社區協會拜會省府和縣府
桃園縣平鎮市山子頂社區發展協會,昨日由理事長黃盛輝領隊抵金參訪,並曾前往拜會福建省政府,受到省府秘書長翁明志熱誠接待。翁明志說,省府為行政院派駐單位,為中央與地方的溝通橋樑,適時地將地方意見反映中央各部會,並爭取中央經費補助地方基層建設。 平鎮市的山子頂社區發展協會,由理事長黃盛輝率團,成員包括總幹事范辛奎、立委彭紹瑾辦公室助理呂炫達等幹部一行三十餘人,昨日上午抵金展開為期三天二夜的「九十四年度幹部會務訓練暨義務觀摩研習」,並於上午九時二十分許前抵福建省政府拜會,由秘書長翁明志代表省主席顏忠誠接待歡迎。 曾在民國六十二年就讀桃園縣中壢高中的翁明志在歡迎山子頂社區發展協會的到訪時倍感親切,也勾起他在三十年幾年前在台苦讀的回憶,他除了代表致贈省旗與省政紀要表示歡迎之意外,並介紹省府組織沿革並陪同欣賞省府多媒體簡報。 翁明志表示,福建省政府自民國三十八年八月隨國軍遷駐金門,推行地方政務,民國四十五年七月中央為適應戰時需要,統一戰地軍政指揮,實施金門、馬祖地區「戰地政務實驗辦法」,省府奉令移駐臺灣,負責研究有關收復福建地區之重建計畫方案及對大陸福建地區廣播、閩僑聯繫、人才儲備等一般省政工作。民國八十一年十一月七日金馬地區戰地政務終止,實施地方自治,省府再度奉命於八十五年元月十五日從臺北新店遷回金門現址辦公。 翁明志說,省府為行政院派出單位,監督金馬二縣的地方自治,並作為中央與地方的溝通橋樑,適時地將地方意見反映中央各部會,並爭取中央經費補助地方基層建設。 理事長黃盛輝也代表感謝省府的親切接待,並回贈由社區媽媽親手縫製的「雞年吉祥」錦軸及當地特產,雙方聯誼氣氛熱絡而溫馨。 記者鄭大行/縣府報導 桃園縣平鎮市的「山子頂社區發展協會」,昨日由理事長黃盛輝率幹部來金參訪,並拜會縣府,社會局專員黃雅芬代表縣長李炷烽致上誠摯歡迎之意。黃雅芬並盛讚該協會活力旺,是金門相關社團效法的對象。 來自桃園縣平鎮市的山子頂社區發展協會,成員包括理事長黃盛輝、總幹事范辛奎等,一行三十餘人,昨日上午雖然天候不穩定,仍按原計畫搭機來金,展開三天二夜的參訪行程,首站並前往縣府拜會,社會局專員黃雅芬特別代表縣長李炷烽、社會局長張金成向他們表示歡迎。 該協會此行主要目的在辦理幹部會務訓練,因此團員主要以協會幹部為主,黃雅芬簡單向他們介紹了金門歷史背景與地理環境,以及獨步全國的幾項社會福利措施。黃雅芬也表示,該協會成員活力旺盛,凝聚力強,是地區相關社團效法的對象,也歡迎他們有機會多到金門舉辦類似活動。
-
農漁宅改善補助尚有餘額請把握機會
有意申請農漁宅改善補助的農、漁民注意了!縣農會受理九十四年度農漁宅改善補助申請,目前尚有餘額,符合申請條件且願意接受輔導補助之農漁友,可於上班時間內攜帶相關證件,前往農會推廣課辦理登記。洽詢電話為三二二三七六推廣課。 縣農會理事長蔡水游指出,申請農(漁)民住宅改善補助,申請人須提示整建房屋之土地謄本及取得同意切結書,並為農會及漁會正會員身份者(申請人同戶直系親屬具有農漁民正會員身份者,亦可提出申請),並具有政府規定每戶補助金額標準相等之配合款者。而已實施各項農漁村社區改善計畫等村里範圍內,且具有上述各項之條件者,得優先補助。 符合申請資格之農、漁民,可攜帶正會員證影本一份、全戶戶籍謄本一份、身份證影本乙份、土地謄本及地籍圖各乙份、舊有房屋使用證明及私章等證件,於上班時間至縣農會推廣課(地址:金城鎮民生路6號,金城車站對面)辦理登記。
-
每年虧損近十億元台電服務鄉親不打折扣
台電公司金門區處昨日舉辦一場「電器承裝業暨大用戶電氣技術人員聯合座談會」,經理邱清泉強調金門區處雖然每年須虧損近十億元,但是對金門的鄉親服務絕對不會打折扣,總公司仍不惜鉅資,持續強化改善離島的電力系統,來提供優質可靠的供電服務,他呼籲大家多多珍惜有限的電力資源,支持電力建設,並以實際行動節約能源,也為自己節省荷包的支出。 邱清泉指出,電器承裝業扮演台電與用戶間的橋樑角色,業者為民眾配置室內線路,台電則是負責外線的供電,兩者間必須要相互的配合,台電提供優質的電源,業者則必須做好用電線路的安全工作,讓民眾在安全的用電環境中,享受現代電力帶來的生活方便。 邱清泉也說明該區處雖然做的是「虧本生意」,總公司還是持續投注金門的各項電力建設,來提供更優質的供電服務,金門在民國一百年前供電不虞匱乏。他也說明塔山電廠新增的發電機組最近一直進行測試,過程中有時會出現電壓不穩定的狀況,導致短暫性的停電,造成用戶一時的不便,希望用戶能諒解。 與會業者也針對突發性的停電,質疑會造成用電設備的故障,建議台電能比照金門自來水廠對於水質較差的金湖、金沙及烈嶼三鄉鎮實施優惠減價的措施,來對民眾稍作補償。邱清泉也重視業者的意見反映,他說,世界任何一個電力公司無法保證永不斷電,只是要把各種斷電的因素排除到最低,總公司也會評比考核全省各區處的停電事故率,因此,各區處都會以零事故的重要指標來努力,以金門地區來說,近年來不斷進行線路地下化,來減少因樹枝等外在因素壓斷造成停電的發生率,也不斷持續強化改善電力系統,包括架空桿、地下化等,希望大家多支持電力建設。 他也說明短暫性的斷電造成機械零件的損壞機率不大,建議業者可裝置相關的自動系統設備,台電也可派員提供技術服務。 他一再強調台電是本著「以客為尊」的經營理念來服務用戶,業務方面也力求便民,順應e時代潮流,提供用戶多元化之申請管道以及提供六項網路申辦不需用戶簽章的服務,歡迎業者及民眾多多利用。 邱清泉也指出,由於金門本島發電機組容量小,又係以輕柴油與重油為燃料,發電成本偏高,隨著發展觀光事業及建設和國民生活水準的提昇,電力消費逐年增加,呼籲大家共同節約用電,珍惜有限能源。他說,台電為配合政策,率先推行各項節約用電措施,諸如中央空調及箱型冷氣實施週期性暫停用電、日光燈具全面換裝電子式安定器等,進行宣導節能觀念,民眾也可選用時間電價,利用離峰低費率時段用電,以節省電費開支,還可抑低尖峰負載,減輕電源開發的壓力。中央空調及箱型冷氣以週期性暫停用電力,用戶選用該項措施,其設備容量可得到基本電費折扣,他希望電器承裝業者可建議雇主使用,達到省電又節省電費的支出。 邱清泉也表示,為因應線路故障造成區域性局部停電,加速事故搶修,該區處於中華電信公司設置「一九一一」通報專線電話,如遇故障停電,可撥打「一九一一」巡修班,電話二十四小時都有值班人員接聽,事故可快速處理。另該處也設置有免費服務電話為0800031212,他拜託業者協助向用戶傳達訊息,請多加利用。 邱清泉希望業者扮演好「橋樑」的角色,共同協助做好用電安全的工作,至於部份業者提出的問題,有的因涉及法令,台電必須因法行政,在法令許可的範圍內問題,定會提供用戶最大的方便與服務,他也歡迎業者隨時提供建言,定會虛心來檢討改善處理。
-
金湖鎮斥資建大型零售市場為門面
有鑑於新巿里菜巿場及臨時攤販區的環境髒亂不堪,有損金湖鎮的「門面」問題,金湖鎮公所將斥資一千八百三十六萬元,在現中正堂停車場位置闢建乙座超大型的「零售巿場」,這項新建工程預定六月廿七日開工,預定今年底前完工,以期為鎮民營造出「好生活」空間,也能為攤位業者創造「好生意」,找回新巿里昔日的景觀。 據金湖鎮長李成義指出,新巿傳統菜巿場及臨時攤販區由於欠缺良好規劃設計,導致長久以來不論在管理上,抑是交通秩序,甚至公共衛生及環境,可以說完全「失序」,雜亂無章,嚴重影響金湖鎮整體巿容觀瞻,基於此,鎮公所已著手完成重新規劃及設計,主要在將傳統巿場及攤販區結合為一,徹底解決巿場髒亂的問題。 李成義說,將中正堂停車場闢建為乙座「零售巿場新建工程」,目前工程已完成發包,由華成營造以一千八百三十六萬元承包,一百五十日曆天,以鐵皮鋼架為建材,可容納九十六個攤位,每攤位空間四米五×三米,攤位與攤位間係以砌磚隔開,並採開放式空間,規劃購物區、休閒區等等用途,另規劃汽機車各五十二位停車場。 李成義說,中正堂停車場面積約有五千餘平方公尺,面積較現有菜巿場二千平方公尺還要大出一倍,足以容納現有臨時攤位外,連同菜巿場內一、二樓內的攤位也可全部納入,同時,也規劃管理室、公廁、以及消防等等設置,尤其,區漁會收回漁巿場改經營生鮮超巿,現有漁販也可有一處地方安置,活絡金湖經濟及商機。 李成義也表示,位於新巿里廣場內臨時攤販區,一旦遷移後,將與籃球場一併進行環境植栽美化、設置噴水池等等設施,籃球場依舊保留,以提供民眾一處休閒、運動及散步的生活空間;至於,現有菜巿場則計劃拆除舖面,鎮公所規劃不只是釋放出更多公共空間,目的也在提供民眾一處購物休閒好場所。 中正堂停車場闢建為乙座「零售巿場」,金湖鎮公所也召開施工前說明會。「中正堂」位於金湖警所旁、緊鄰山外溪畔,早年曾是乙座電影院,後來在電影事業走入黃昏後而拆除成停車場,不久又即將由停車場打造成乙座大型的零售巿場。
-
金管處舉辦傳統聚落專題演講
為促進區內聚落居民共同參與聚落發展與聚落建設,並協助傳統聚落營造永續經營,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昨日晚間假金水里辦公處辦理傳統聚落專題演講,邀請新故鄉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廖嘉展針對社區生態旅遊議題進行剖析,也和居民分享推動桃米生態村的營造成功案例,期望協助傳統聚落透過資源調查,結合社會、社區等組織的跨領域合作,以生態步道、生態河道設施等的空間營造啟動生態旅遊,使聚落朝向生態、生產、生活、生命四生一體的傳統聚落。 金管處為考量古寧頭及前水頭二個聚落具有雙鯉湖自然生態及具有豐富的洋樓群等地緣關係,先就古寧頭及前水頭二個聚落導入結合生態等資源,分別辦理結合生態旅遊及社區營造傳統聚落專題演講,邀請新故鄉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兼921震災重建基金會董事廖嘉展針對社區生態旅遊議題,與居民分享推動桃米生態村的營造成功案例,藉以協助傳統聚落營造永續經營,促進區內聚落居民共同參與聚落發展與聚落建設。 新故鄉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廖嘉展指出,社區改造工程在全國各社區村里發酵,也讓社會層面充滿更多的想像與願景,不過,廖嘉展提醒,台灣社區總體營造工程一路走來,也隱藏有潛伏的危機,以現在政府大力推導的產業文化為例,不少地方雖然找到產業文化發展特色,社區活動也辦得有聲有色,事實上存在於各地產業文化的體質還是很脆弱,目前台灣另一項潛伏的隱憂是硬體建設重於軟體,當中央各部會投注大筆經費在硬體計畫時,人才培育工作卻未受到同等重視。 廖嘉展指出,社區工作需要更多有心人士投入,但是,如果這些人生活無以為計,如何堅持走在漫長的社區改造道路上,所以需要優質的人及團體在社區扎根,政府的責任就是為這些人營造一個可以維持起碼生活條件的環境,何況社會改造期程不是短暫的一、兩年,而是二、三十年、一世代:::永續的工作,他期許社區營造工作要走出新的局面,除了政府好的政策形成,更需每個社區工作者投入,也能謙虛地面對學習如何與人合作、互動。
-
返金憶璉胡之光一家人金門大團圓
胡璉長子胡之光一家人,此次都返金參加胡璉百年冥誕紀念活動,包括胡之光夫人楊心儀;特地由美國返金的大女兒胡敏嘉、當醫生的女婿張曉适,以及一對小兒女;長子胡敏健,及其獨生女胡憶璉;二兒子胡敏越。來金多次的一家人,每一次,都有不同的心情與感受。 五十二年次的胡敏健表示,祖父胡璉海葬時,他第一次來金,這次是第三次來,現在在美國工作的他說,獨生女取名為「憶璉」,就是表達他對祖父的思念之情。他指出,祖父胡璉在世時,曾提及曾孫女的名字輩份,是「宗」字輩。後來,女兒在美國出生,身為中國人的胡敏健,擔心女兒斷了傳承、忘了先祖,因此,特別取名為「胡憶璉」,讓她以後一看到自己的名字,就知道胡家的這份傳承。 胡敏健指出,唸國中二年級的時候,祖父胡璉過世,他還記得胡璉過世之前那年的端午節中午,他坐在胡璉身邊一起吃粽子,那天,胡璉心情很好,還跟他說了好多家人的事情,沒想到幾個月後就因心臟病去世。 胡敏健認為祖父胡璉行事有著硬漢作風,他指出,五、六歲大時,有一次手破皮受傷,胡璉對他說,男孩子,不要怕,用牙齒將皮咬掉就好。 對於金門的印象,胡敏健略為激動地表示,心情相當複雜,除了充滿對祖父的感懷,還參雜著對中國現代史的情感,看到現在社會,急功近利,對於歷史、老兵相當漠視,他有些無奈,只希望大家能多花一些時間去深思「當初我們是怎麼來的,以後又要怎麼走」,他認為,我們需要悲情,但悲情之後,仍然必需往前走,否則,他很擔心台灣未來的前途發展。 較內向的胡敏越目前擔任傳教工作,五十三年次的他回憶起祖父胡璉時表示,民國六十五年,胡璉過世前一年,小學快畢業的他,曾陪同胡璉前來金門勞軍,後來,胡璉過世後,幾乎每年他都會來金參加紀念活動。因為對金門有很特別的感情,因此,後來接觸到來自金門的同學、同事或任何事務,都會覺得特別親切。
-
兩門民間文化交流座談會今晚登場
由地區與廈門文史工作者舉辦的「兩門民間文化交流座談會」,訂今(二十三)日晚七點卅分於後豐港十一號、明朝游擊將軍洪暄(洪旭之弟)故居舉行,歡迎鄉親參加,意者請洽吳小姐 0928-174-525。 主辦單位表示,前同安文化局長顏立水先生,與廈門市文化藝術、媒體傳播工作者一行,隨同廈門翔安民間戲曲學校,應地區古地城隍爺六百一十七週年聖誕,前來地區進行文化交流。為交換兩地文化保存的經驗與做法,兩門的文藝工作者,特別舉行「兩門民間文化交流座談會」,將針對兩門民間文化工作者,如何合作共同保護民間文化遺產,如廈門民間戲曲的保存與發揚、族譜的編修、金門祭祀禮儀的現況與傳承等有關議題,進行經驗與具體做法的交流,主辦單位非常歡迎地區關心民俗文化保存的鄉親參加。
-
海上成綠洲金門造林大政歸功胡璉
海上成綠洲,島上衍長城。胡璉出軍令,木麻黃服膺。胡璉將軍的忌日是每年的六月二十二日,年年此時也正是木麻黃開花的季節。紅紅的花開滿細細的枝條,彷彿在宣揚其功勛。木麻黃能成為金門的綠色長城,還是要歸功於胡璉。 胡璉生於民國前五年(農曆十月十二日),今年十一月十三日是他的百年誕辰,昨日則是他的忌日。胡璉對金門的貢獻是全面性的,影響最深遠的事功包括造林。 胡璉在︿遍栽楊柳三千里﹀一文中提到,民國三十八年十二月,蔣宋齡女士到金門勞軍,感到「狂風怒吼,寒砭肌骨」,再三叮囑金門必須造林。三十九年,蔣中正巡視金門,又面示:「金門應即栽樹積水。」從此,造林成了建設金門的「大政」。 根據胡璉所述,當時太武山是石山濯濯,雙乳山等地則是白沙赤土。原因是:前有鄭成功伐木造船,後有日本兵「刨根割叢」;國軍進駐,軍民又爭相割取草莖做為燃料,導致寸草難生。為了恢復金門「海上綠洲」的本來面目,胡璉積極推動造林,但因東北季風太強,不論怎麼澆水灌溉,所有的樹苗都拒聽「將軍令」,這讓胡璉心灰意懶。他說:「軍人………可以攀高山,越大水,破強敵,陷堅陣。一提起造林………(卻)幾乎是絕望了。」 民國四十年,胡璉在旅途中發現「印度田青」,請教過專家後,認為可以做為木麻黃的先驅樹種。胡璉便下令在造林時,先挖一人深的大坑,然後填污泥;先植田青,再栽種木麻黃;兩年後再砍掉田青。田青可以供應根瘤菌給木麻黃,由地下幫助木麻黃存活,是木麻黃的「褓姆」。民國五十二年,金門地區的樹木已經森森成林;六十一年,胡璉再回金門,太武山已經是「青蔥耀眼,大地盡碧」。如今,金門的木麻黃已經可以生生不息,只要沒有人為、無情的破壞,可以自我繁衍。 胡璉的功業,有情有義的金門人至今仍感恩;不過,木麻黃的功勞,就未必受到世人重視。金門的木麻黃就像是不居功自傲的「大樹將軍」,與胡璉將軍,與東漢的馮異(大樹將軍)同德。
-
議會紅粉兵團盛裝迎賓
全國各縣市議會議長、副議長第十七次聯誼會活動昨日盛大舉行,為了扮演好東道主的角色,議會全體上下動起來,以辦喜事的心情來籌備,連議會的女性同仁也紛紛盛裝打扮,希望稱職的扮演好接待的角色,成為昨日會場美麗的焦點。
-
正氣在江西老兵李隆昌筆書萬言話胡璉
「沒有江西一甲一兵,即沒有胡璉第十二兵團;沒有胡璉第十二兵團,即沒有金門古寧頭大捷。」老兵李隆昌以「正氣在江西」為題,寫了一本萬言書,介紹江西的「一甲一兵」。他說:「第十二兵團戰死者的鮮血,生存者的汗水,灑遍了金門每一寸土地,灌溉了今天花紅柳綠的金門。」 據李隆昌︽正氣在江西︾所載,民國三十八年,胡璉奉派第二編練司令官,國防部賦予「第十」、「第十八」、「第六十七」三個「軍番號」。指定補充兵源的地區為浙江、福建、江西。胡璉在浙江、福建兩省求兵受挫,「一兵一卒都沒有徵到」。江西省主席方天則支持他在省內補充兵源,只要他能想出很好的徵兵方法。 胡璉仿古代府兵制的方式徵兵,做法為:「一甲一兵、一縣一團、三縣一師、九縣一軍。」他以每十二戶為一甲,每一甲推出一人當兵;服役兩年,依次輪流。三月中旬以後開始徵兵,五月初即成軍。他又在江西設立「怒潮學校」,所培育的優秀青年,為臺灣作了很大的貢獻。 五月中旬,國防部恢復「第十二兵團」的番號,下轄第十八軍、六十七軍(以第十軍撤銷後併入)。第十二兵團在福建長汀曾圍剿叛軍李漢沖三個保安團,俘敵二千餘人;在廣東平遠又擊敗叛軍練惕生,俘敵二千多人。 第十二兵團在廣東擴編後,成立了第十九軍,以全軍增援金門及登步。第六十七軍支援舟山,遭遇登步戰役;第十八軍、第十九軍進入金門布防,遭遇金門大戰。 胡璉的兵源,主要得自江西。李隆昌引述胡璉的評語說:「『一甲一兵,一縣一團』的徵兵辦法推行之日,令行無阻,民樂效命。……迄至撤軍為止,江西曾無一保一甲之叛變……。」又引覃章宏將軍的評語說:「如果沒有兵源……古寧頭戰爭的勝負……歷史恐怕也要重寫。」 李隆昌在︽正氣在江西︾的結語中表示,江西青年用淚水、汗水、血水寫下金門古寧頭、金門大二膽、定海登步島的三戰三捷。他說:「這是事實,是史實!」李隆昌自己就是「一甲一兵」中的一個老兵。金門大戰時,他曾參加作戰,從觀音山、安岐、埔頭、林厝、南山、北山一直到古寧頭戰爭結束。戰後又曾駐防「大擔(膽)島」的北山八個月。 「正氣在江西」出自羅卓英將軍的詩:「正氣在江西,吾言洵足信;四百萬青年,人人勇而任。」
-
國際知名詩人鄭愁予情歸浯江
情歸浯江!國際知名詩人鄭愁予即將落籍金門,明(二十四)日上午,鄭愁予及夫人余梅芳將親自遷籍到金門金城鎮北門明石井鄭北海祖宅,藉此傳達「情歸浯江、落籍金門」的詩人情懷。二十四日下午三時二十分至四時三十分,將於城中禮堂演講「煙火是戰火的女兒─鄭愁予談金門詩之旅」,晚上九時,在水頭63號蔡祖求民宿中,舉辦水頭村藝文夜話,歡迎民眾前往聽講,並與詩人對月談詩。 福建南安石井延平郡王鄭成功15代裔孫、客居美國長達37年的國際著名詩人鄭愁予及夫人余梅芳,在金門縣長李炷烽、立委吳成典、金門縣鄭氏宗親會等鄉親的邀請促成下,終於回來了!不止回台灣,還要落籍金門。同時,亦將獲縣長李炷烽頒發榮譽縣民。 預訂停留的兩天行程,包括:二十四日上午八時許,拜會縣府及縣長李炷烽;九時,至金城戶政事務所入籍;九時四十分,拜會縣議會及縣議長莊良時;十時十分,於延平郡王祠贈送明石井鄭氏族譜儀式,由金門宗族文化研究協會理事長黃奕展主持;十時二十分,在延平郡王祠旁的明石井鄭氏祖墳祭祖;下午三時二十分至四時三十分,於城中禮堂演講「煙火是戰火的女兒─鄭愁予談金門詩之旅」,歡迎民眾前往聽講;晚上九時,由金門縣寫作協會理事長楊清國、旅台作家楊樹清陪同,在水頭63號蔡祖求民宿中,舉辦水頭村藝文夜話,開放鄉親自由參加;二十五日上午九時三十分,前往金酒公司、金門陶瓷廠參觀;預訂於下午六時三十分搭機返台。 此行隨同鄭愁予來金的有畫家李錫奇、詩人古月夫婦,立委吳成典國會辦公室主任李炳團、鄭愁予胞弟鄭文正、鄭氏宗親鄭珍、明道文藝社長陳憲仁、彰師大國文系教授張麗珠、作家石德華、金門旅台畫家陳瓦木、彰化市青春合唱團團長林秋香、國史館編修董群廉、金門旅台博士詩人洪進業(洪騂)、報導文學作家楊樹清等一行十五人,他們將透過「情歸浯江」的落籍之旅,多元、豐富金門的島嶼與人文內涵,而鄭愁予也將於日後,陸續為金門譜寫史詩。 鄭愁予,本名鄭文韜,先祖出自福建南安石井,於清初與戚繼光後裔受清廷招移徙河北,鄭愁予於1933年在山東濟南出生,定籍河北寧河。少年時期開始寫詩,16歲結集︽草鞋與筏子︾,「愁予」筆名出自︽楚辭‧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兮兮愁予」。1949年自大陸來台灣,畢業於中興大學法商學院,1968年赴美國,入愛荷華大學獲藝術碩士,執教於耶魯大學,亦曾任︽聯合文學︾總編輯。著有詩集︽夢土上︾、︽衣缽︾、︽窗外的女奴︾、︽燕人行︾、︽雪的可能︾、︽刺繡的歌謠︾、︽寂寞的人坐著看花︾、︽鄭愁予詩集Ⅰ(1951~1968)︾、︽鄭愁予詩集Ⅱ(1969~1986)︾等,21歲完成的詩作︿錯誤﹀長期收錄高中國文課本,「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人人朗朗上口,風靡半世紀;同年完成的︿小小的島﹀收錄國中國文課本,「你住的小小的島我正思念/那兒屬於熱帶,屬於青青的國度」,亦騷動島嶼少年心。 曾獲國家文藝獎、中國文藝協會文學詩歌類榮譽文藝獎章,︽文訊雜誌︾票選為當代最受歡迎的詩人,鄭愁予沉吟於溫柔靜美之情與雄深壯闊之景,語言細密,聲籟華美,最能凸顯中文詩藝幽深蘊藉之美。詩人楊牧(葉珊)以︿鄭愁予傳奇﹀形之「愁予造成的騷動和影響是巨大,不可磨滅的。」 1967年至2004年,鄭愁予共五度造訪金門,並留下五首詩:︿金門集﹀(1967)、︿飲酒金門行﹀(2000)、︿煙火是戰火的女兒﹀(2003)、︿八二三響禮炮﹀(2004)、︿大膽島童謠﹀(2004),此次落籍金門,六月二十四日下午三時,將在金城國中禮堂發表︿煙火是戰火的女兒─鄭愁予談金門詩之旅﹀演說,感性表達金門詩情,亦將親自朗誦少作︿錯誤﹀、︿小小的島﹀,以及為金門寫的五首詩,這也是詩人首度針對特定島嶼所作特定的詩演講,同時開放地區民眾自由入場聆聽。 據︽金門縣志︾載,舊名「浯江」的金門鄭氏有五系,僅金城後浦南門、北門之鄭於清代先後來自南安石井,與延平郡王鄭成功同支;鄭愁予選擇後浦北門明石井鄭成功第十五代堂系鄭北海祖宅為落籍之處,且後浦為鄭成功練兵場,自有一番鄉情、宗誼風景。金門縣鄭氏宗親會在理事長鄭藩志率領下,熱烈迎親,並安排赴鄭成功觀兵處夏墅崗明石井鄭氏祖墳、延平郡王祠進行祭祖儀式。 如獲相關單位允許,鄭愁予一行,也可能成為水頭村水調歌頭民宿及63號蔡清竹家族宅第民宿(蔡祖求經營)的第一批訪客,蔡清竹係三○年代作家郁達夫摯友及遺囑執行人,1930年其父蔡開盛所建中西合璧兩落大厝加右護龍塔樓,係雕工精緻的經典建築,詩人造訪書香門第,讓百年古厝更添風采。
-
老英雄們重返戰地話說當年百感交集
歲月悠悠走過半個世紀,當年二十餘歲的沙場戰士,如今都過了古稀之年,當年與胡璉將軍一起出生入死捍衛金門的參戰老兵,雖然已是兩鬢飛霜,但提起那段「參戰歲月」,卻仍是精神矍鑠、意氣風發,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英雄氣概躍然展現;金門軍民各界熱忱歡迎,也讓老英雄們倍感榮耀與溫馨。 老兵之中,中華江西旅台同鄉會就佔了六十多人,總會長為黃玠、祕書長為李隆昌。「江西一甲一兵」與胡璉的十二兵團是同一血脈。在︽正氣在江西|胡璉將軍與江西一甲一兵︾一冊中,有如下的描述:「沒有江西一甲一兵,即沒有胡璉第十二兵團;沒有胡璉第十二兵團,即沒有金門古寧頭大捷。」 年高七十八的前虎軍上尉王本道談起心目中永遠的老長官|胡璉將軍,對胡璉將軍「身先士卒」的帶兵策略與精神,迄今仍記憶猶新印象深刻,他說,他跟隨胡將軍多年,駐守大小金門十餘載歲月,弟兄們人人抱著視死如歸的決心,古寧頭這場戰役,前仆後繼,終於達成任務。 對重返金門島的老英雄們而言,每位老英雄身上都有說不完的英雄事蹟,而他們都視為是人生最大光榮;在紀念胡璉將軍百年冥誕,有的老兵憶起當年與老長官胡璉並肩作戰,不禁紅了眼眶,也有在公祭後,面對太武山麓間瀰漫山嵐靜靜追思;在卸下征衣,撫今追昔之際,他們也感傷「老兵不死,只是戰友逐漸凋零」。 重回戰地憶當年,胡璉舊屬們昨天也走訪位於金防部的「胡伯玉將軍紀念館」,展出胡璉將軍文物展,包括有戰時情景、永恆的功績、現代恩主公、勇者身影、不滅的情誼等完整文物呈現;沒有胡璉,就沒有金門,胡璉將軍的功德是可仰望而不可及的;縣長李炷烽說:「胡璉在金門人心中的形象,無人能替代的。」 儘管漫天硝煙已然落盡,但歷史的傷口在半世紀後的今天,依然隱隱作痛,老兵們面對當年為國殉職的弟兄們,也難掩悲痛,在隆重公祭儀式中,也不禁落下幾滴的老淚,充滿無限的追思與悼念;而無論是什麼樣的狀況,精神不死的老兵、胡伯公的部屬們、朋友們都願永遠做為金門的後盾。 據了解,胡之光夫婦及胡璉的哲嗣已將胡璉的文物捐給金門,成為金門珍貴的遺產,金門並將籌設紀念館。縣府為對戍守過金門的英靈表示懷念、追思,先後也舉辦過兩岸三地水陸法會、整修了太武山忠烈祠,以告慰當年為國捐軀的革命先烈英靈,並祈祝先烈英靈魂歸來兮護佑國家。 老兵們昨天下午也參觀擎天廳、中央坑道、莒光樓等,並一遊大二膽水域,入夜則在下榻的飯店口述歷史採錄;今(廿三)日上午到古寧頭戰史館,隨後前往金門技術學院參觀胡璉將軍藏書展,並到鋼刀廠參觀鋼刀製作過程,預定下午六時返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