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聞
-
協助美女病患返家照護金城警所員警服務週到
金城警察所執行「全民拚治安」勤務,昨日協助一位年輕貌美女子的精神病患安然返家交由其母照顧,避免遭受不法之徒侵害。 昨日下午四時許金城警察所巡官王宗明、警員陳宗慶等二人正要外出執勤時,在警察所前接獲熱心計程車司機大哥陳海南報案,指稱一位女子在空大前上車,無法說出前往何處,他只好將其載往警察所,希望警方協助查詢護送返家。 金城警察所指出,這位年輕面貌清秀的女精神病患到警察所後,身上沒有任何證件,經副所長曾有慶、李華欣等人詢問該女子亦無法說明其姓名及住所,並發現該名女子疑似精神異常,自言自語。即責由警員陳宗慶、許國杉、王國志、章朝欽、呂世注等人協助多方查詢。 員警將她載往「大同之家」等多處詢問亦無人認識該名女子,經連繫金門縣政府社會局派社工前來協助,社工發現該女子疑為吳○○,以前曾因感情因素,透過婦幼專線,由社工做心理諮詢,但已經很久沒有接到她的電話,懷疑該女子住「頂堡地區」,經派員載往「頂堡地區」多方詢問後仍無法查明其身分。 所幸於昨晚七時三十分許,警員章朝欽詢問友人獲知該名女子可能為綽號「阿萍」之女子,經翻閱戶籍資料並以電話連繫確認該名女子身分,派員協助護送返家。 金城警察所表示,家中如有精神病患或老人癡呆症等病患應小心照料,並且應要隨身帶有足可證明身分之物件,如小名牌、刻有電話之手鍊、項鍊等物,以免走失後無法與家屬連繫,好在該名女病患未遇上不法之徒,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
新市里公園部份公有土地遭人長年破壞佔用居民質疑公權力不彰
舊事重提!針對新巿里公園的山外溪段、以及小太湖畔上的公有土地遭人破壞及佔用一事,近日再度引起地方居民關注,居民質疑公權力不彰,才導致這起陳年老案歷經多年依舊存在,當年也只不過是「雷聲大、雨點小」,虛晃一下;對此,金湖鎮公所觀光課近期內將再召開協調會研商,可望謀良策解決。 據地方居民指出,山外溪畔靠近山外公園的一段,沿著溪邊的公有土地,遭人竊佔成為農園,原本是公家種植的草被挖掉,甚至,花花草草植物都被清除,無法再水土保持,遇到下雨就有沖刷流失之虞,鎮公所曾召開協調會決議加強注意取締,但兩三年過去了,如今竊佔情事依舊。 再把時間場景拉回到兩三年前,當年針對有人反映新巿公園旁緊鄰小太湖畔兩筆縣有土地遭人破壞及佔用事件,金湖鎮公所曾邀集十位被列為關係人的老人家相聚一堂進行勸說,出席老人家同意將蔬果「收成」後,改種植觀賞花木,並由他們認養以排遣時間,原本以為這起事件獲圓滿結局。詎料,事過境遷,當年的協調會開過之後,也如同「船過水無痕」般,從此不了了之,如今,地方居民忍無可忍,再度舊事重提,對相關單位兩三年以來都視而不見,不聞不問,公權力蕩然無存,感到痛心疾首;居民也不禁要試問:「公權力的執行有這麼沈重嗎?」,希望鎮公所團隊要「硬」起來。 據了解,新巿里長者在新巿公園旁緊鄰小太湖畔縣有土地上種植蔬果,最初僅止於二、三位長者消磨時間及運動鍛鍊身體,後來種出樂趣,加入的老人也一下子增加至十人,所種植蔬果包括有蔥、包心菜、高麗菜、芋頭、以及木瓜、甘蔗,除了自食外,也分享其餘老人或送人,共享農家田園之樂。 有鑑於地方居民近日再度反映,金湖鎮公所除了先行實勘及調查外,最近也將再邀集近十位關係人溝通協調,希望雙方一起面對問題、解決問題。而這起陳年老案是否能在這次協調會中獲得共識,並順利迎刃而解,其發展及結果引人關注。
-
返鄉懇親參訪烈嶼公共事務協會行程滿檔
返鄉召開理監事會的烈嶼公共事務協會一行昨上午拜會福建省政府,省主席顏忠誠稱許該協會回家關心家鄉建設與發展的實際行動。他也強調,省府雖然權責有限,但能為鄉親服務的地方一定盡力。 烈嶼公共事務協會一行二十七人昨日由會長林鴻圖率團返鄉,並將於今日在烈嶼召開理監事會議,他們昨日上午返金首站即前往省府拜會,受到省主席顏忠誠及省府第一組組長楊誠璽等省府同仁的熱忱接待歡迎。 雖然感冒的顏主席仍然親自接待到訪的鄉親,也讓鄉親很感動。顏主席指出,旅台的協會鄉親,在外打拚,不論在商界、教育界、政界都相當有成就,大家人在外依然心繫家鄉,關心地方發展,令人敬佩。 顏主席也指出,這幾年來小金門非常進步,在端節前夕他曾帶領省府團隊赴烈嶼慰問急難鄉親、了解地方基層建設需求,烈嶼鄉不論是鄉長、鄉代會都盡心為家鄉的建設努力,在鄉民的支持下,各項基層建設做得很好,符合綠色建設、生態工法,而烈嶼鄉親很團結,每一村的建設與環境都做得很好,處處顯得欣欣向榮,而在環境的評比上都得名,鄉親也能感受到這幾年金門整體在進步,不過仍需要大家的支持鼓勵,做起來也會更有幹勁。 記者陳麗妤/縣府報導 烈嶼公共事務協會理監事會議首度返鄉舉行,會長林鴻圖昨日率領二十餘位成員前往縣府拜會。李炷烽在接見時表示,小金門雖然小,只要有充足的建設經費,未來是很有希望的!他也說,只要有機會,將會做最大的努力向中央爭取各項支持。 烈嶼公共事務協會會長林鴻圖昨日率同理監事、鄉親代表等二十餘人昨返鄉進行三天兩夜的懇親、參訪活動,今將首度於金門召開理監事會議。林鴻圖等人昨也特別前往縣府拜會,受到縣長李炷烽等人的歡迎,而縣籍立委吳成典也陪同出席。 李炷烽表示,小金門雖然小,但並不是真正小,只要有規劃、有充足的建設經費,未來仍是很有前途、很有希望的!他也說,只要有機會一定會做最大的努力向中央爭取各項支持,讓小金門的各項建設可以順利執行。 李炷烽也說:「金門若要好,小金門要先做好!」。他也指出,大家都是一家人,希望各位鄉親有空能多回金門走走,對於金門各項事務若有需要改善的應多多提供意見,以供探討。 縣籍立委吳成典也表示,近年來金門在建設、醫療交通上都有進步,這是值得高興的地方,而這也顯示金門正要開始發展。他又說,希望未來有愈來愈多的企業願意來金門投資,帶動金門的繁榮,也增加就業機會。 記者蔡家蓁/議會報導 金門縣烈嶼公共事務協會會長林鴻圖一行,昨日前往縣議會拜會,受到議長莊良時與議會同仁的熱情接待,莊良時表示,該會在歷任會長的努力下,規模與服務都日臻圓滿,希望他們常常返鄉,一起來關心地區建設。 林鴻圖一行二十八人,昨日上午前往縣議會拜會,由於昨日正值此次會期的最後一天,議程滿檔,但議會上下還是表達最熱誠的歡迎之意。莊良時表示,金門縣烈嶼公共事務協會長期在台服務鄉親,頗受好評,尤其該會在歷任會長的努力下,會務更是蒸蒸日上,希望他們有空常常返鄉,一起來關心地區建設。 中午,縣議會還特別設宴款待這批鄉親,包括議長莊良時、議員張光海、洪成發、洪允典、洪麗萍與許華玉等都到場與烈嶼的鄉親同歡,席間氣氛相當融洽。
-
歡迎「鄭爺爺您回來了」
國際知名詩人鄭愁予昨日正式歸籍金門,上午前往金城戶政事務所辦妥登記手續,於鎮公所門前合影留念,育英托兒所的小朋友也向夫婦倆親切喊著「鄭爺爺您回來了」!讓夫婦倆高興不已。
-
燭光輝映育英畢業禮溫馨登場
天主教育英托兒所第三十三屆畢業典禮暨遊藝表演活動,昨日溫馨展開,縣長李炷烽賢伉儷等人也到場表達祝福之意,透由精心安排的燭光禮及小朋友歌舞表演活動,來歡送在育英接受三年學齡前教育畢業小朋友,讓家長與子女沉浸在溫馨感懷的氣氛中,現場也譜出一幅幅合家歡的親子畫面。 育英托兒所特別借用金城鎮公所七樓場地為托兒所小朋友舉辦一場生動活潑、溫馨感性的畢業活動,活動於昨日上午十時在托兒所展開,由所長鄭淑美與老師帶著畢業生手持燭光穿越花圈拱門,接受現場家長與來賓的祝福,為整個畢業活動揭開序幕,家長抓住機會為子女拍照,鎂光燈閃個不停,為子女留下永恆的回憶。縣長李炷烽賢伉儷、縣議員張光海、社會局局長張金成、金城鎮長蔡輝詩、鎮代會主席陳天成也應邀參加,表達祝福之意。 托兒所所長鄭淑美也感謝各界、家長對育英的支持協助,讓育英不斷的成長,走過三十二年,育英也秉持天主教博愛的情懷,不斷的培訓師資,改善學習環境,讓小朋友接受學齡前最好的教育,安心快樂在育英學習。 李縣長致詞時特別肯定育英托兒所致力投注在幼兒教育工作上,對幼教基礎教育的貢獻,可說是功不可沒,教師們付出許多心力來教育學齡前的小朋友,奠定基礎的幼教紮根教育,他也代表家長表達一份感謝與鼓勵之意。縣議員張光海、金城鎮長蔡輝詩、鎮代會主席陳天成也先後致詞祝福。 所長鄭淑美並頒發學習優秀小朋友獎品及五位畢業生的畢業證書,恭喜完成最初階段的學業,期許小朋友在踏上幼稚班學習的旅程,要繼續聽師長的教導、認真的學習,孝順父母,做一位乖巧聽話的好學生。 在校生也輪番上台表演多項才藝節目,小朋友活潑的演出,現場掌聲不斷,增添活動的氣氛。育英也為小朋友化妝,家長歡喜與心中美麗的小公主、王子拍照,留下最美麗的畫面,家長與子女沉浸在溫馨感懷的氣氛中,現場也譜出一幅幅合家歡的親子畫面。
-
家扶中心招募暑期課業輔導義工
金門家庭扶助中心招募暑期課業輔導義工,歡迎符合資格的學生踴躍報名。 想要讓自己的暑期生活過得充實不留白嗎?金門家扶中心『暑期課業輔導服務』等待有意的學生來參與,和家扶中心一起加入為弱勢兒童服務行列!為協助解決受扶助家庭國小學童學習適應不良及家長無力指導暑假作業的困境,在金門縣政府社會局經費贊助下,金門家扶中心將於暑假再度辦理「暑期才藝課業輔導」及「國中英數先修班」。 其中,「暑期才藝課業輔導」預計招收有服務熱忱、有耐心的大專同學二十五名(含高三應屆畢業生)擔任課輔義工,以一對一方式指導學童完成暑假作業及複習課業。而除了由義工協助學童完成暑假作業、複習課業外,金門家扶中心更將聘請專業老師教授書法、作文、手工藝勞作課程,以增加學童學習各項才藝的機會。 金門家扶中心表示,凡參與服務的義工,家扶中心將頒發服務證明以玆感謝。並自即日起於上班時間受理電話報名,歡迎有志從事志願服務的同學主動踴躍報名,同時也呼籲家中有符合義工資格的家長們鼓勵孩子參與志願服務。報名電話:(○八二)三二六一三九。
-
兩岸三地元極舞交流觀摩會明登場
縣府將於二十六日上午九時起假縣立體育館舉行「2005年兩岸三地元極舞交流觀摩會」,為維護活動期間現場週邊道路之行車順暢,縣警局規劃從當天上午八時起至晚間十時,針對週邊道路實施交通疏導與管制,籲請前往參加及觀賞之地區民眾及行經該路段之駕駛人務必配合交通人員之指揮行駛。 縣府為促進海峽兩岸體育文化交流,帶動地區觀光發展,並推展全民運動及健康休閒,增強國民體能,提昇國民生活品質,特舉辦「2005年兩岸三地元極舞交流觀摩會」,邀請大陸、台灣及地區愛好元極舞蹈之社團等共襄盛舉。 縣警局交通隊指出,預期屆時前往參加及觀賞表演的民眾將不在少數,活動期間所帶來之人潮及車輛勢必會影響到週邊道路之行車秩序,有鑑於此,縣警局特著手規劃自當日上午八時起至晚間二十二時止實施週邊道路之交通疏導及管制,其交管原則如下: 前往參加及觀賞元極舞表演之汽車一律停放於浯江北堤停車場,大型車輛停放於北堤路大型車路邊停車格內;機車及腳踏車一律停放於體育館前左側停車場及稅捐處對面空地,嚴禁駛入體育場內。北堤路往游泳池道路禁止車輛進入,除參加表演人員及工作人員車輛可自金城國中前道路左轉運動場後方道路再左轉北堤路,車輛順向單邊停放外,其餘車輛禁止進出該路段,以維表演人員及工作人員安全。另觀摩會表演人員及工作人員車輛,亦禁止進入體育場內,以維參加及觀賞表演人員安全。 另會場週邊道路民族路、民權路、北堤路、西海路等,嚴禁違規停車。屆時體育場前空地開放供民眾上下車,惟嚴禁於該處停車,週邊道路嚴禁擺設攤位。觀摩會結束散場時,配合人潮、車潮於西海路北堤路口進行交通號誌管制,以維人車安全。 交通隊表示,為促使元極舞表演活動期間週邊道路之行車順暢,局長陳瑞通也呼籲地區民眾配合縣警局此次活動期間之交通疏導與管制;而當日上午警方也將加強取締縣立體育館週邊道路民族路、民權路、西海路及北堤路等之違規停車,請民眾勿違規停車,自小客車亦不可佔用北堤路路邊大客車停車位,應將車輛停放於北堤停車場內,以免遭受處罰。警方同時也會加強取締週邊道路之違規攤販。
-
落籍金門鄭愁予自比是歸人不是過客
客居美國長達三十七年的詩人鄭愁予,昨天展開「情歸浯江」之旅,將戶籍遷到先祖鄭成功足跡所過的金門,並以延平郡王第十五代裔孫身份,虔誠前往位在金城夏墅的延平郡王祠祭祖,並向明石井鄭氏祖墳上香,表達做為後人慎終追遠的情懷。 鄭愁予及夫人余梅芳,昨日上午在金門縣長李炷烽、立法委員吳成典、文友李錫奇、古月夫婦、石華德、張麗珠等陪同,前往夏墅延平郡王祠祭祖時,鄭愁予說,「我是屬於金門的」。鄭氏宗親會理事長鄭藩志和許多鄭氏宗親也到場參與。金門縣宗族文化研究協會總幹事吳秀嬌,並偕同夫婿蕭永奇,將編修的「南安石井鄭氏族譜稿」贈送給鄭愁予收藏。 金門縣宗族文化研究協會有鑒於鄭成功與金門的密切關係,參考石井本宗族譜、大陸出版的鄭成功族譜三種,以及相關文獻整理編輯成「石井鄭氏家譜」一冊,並在鄭愁予於延平郡王祠祭祖儀式之後,由該會總幹事吳秀嬌代表贈譜,希望經由族譜串聯起詩人的鄉誼與宗情,並表達對蜚聲國際的詩人、鄭成功的裔孫鄭愁予入籍金門,熱烈的歡迎之意。 本名鄭文韜的鄭愁予,先祖出自福建南安石井,為明延平郡王十五代裔孫,清初鄭成功與戚繼光的後裔受清廷招移徙河北,因此,鄭愁予於一九三三年在山東濟南出生,定籍河北寧河,而鄭成功在金門從事抗清復明大業,因此,他早與金門結下歷史情緣。 第六次造訪金門、並將戶籍遷金門的鄭愁予表示,這次是歸人、不是過客,金門的古厝、戰地和友情深深吸引他。他也表示,以前到金門,停留在遊覽風光、飲宴,如今成為金門人,希望有更多時間觀察金門的一草一木、一石一水,為金門的文化奉獻力量,也希望小三通的金門成為兩岸和平交流的平台。對於金門在縣長李炷烽主政,文化氣息已經開始濃厚,並冀望經濟繁榮帶給縣民更大福祉和高水平生活。 曾任教於美國耶魯大學、國家文藝獎、中國文藝協會文學詩歌類榮譽文藝獎章、「文訊雜誌」票選為當代最受歡迎詩人的鄭愁予,一九六七年至二○○四年之間,共五度造訪金門,並留下五首詩作:金門集、飲酒金門行、煙火是戰火的女兒、八二三響禮炮、大膽島童謠,表達出對金門島的深深情懷。
-
鄭愁予:金門是兩岸中心點
旅居美國三十七年的國際知名詩人鄭愁予,昨日正式歸籍,成為金門的一份子。鄭愁予認為,金門是兩岸的中心點,他願為這塊土地盡一份心力,盼有朝一日金門不再是離島,而是台海兩岸之間的「中心島」。 本名鄭文韜的國際知名詩人鄭愁予,昨日與夫人余梅芳聯袂將戶籍遷至金門,縣府特別安排隆重儀式致贈金門縣榮譽公民證,並在民政局長洪國正陪同下,前往金城鎮戶政事務所,將戶口從台北市遷到金城鎮北門里珠浦北路五巷十二弄六號的「前石井鄭北海祖厝」。鄭氏宗親會理事長鄭藩志及理監事成員,則陪同鄭愁予前往延平郡王祠及明石井鄭氏祖墳祭祖。 下午鄭愁予特別以「煙火是戰火的女兒」為題在金城國中體育館發表演說,並親自朗誦「樹」、「岩」、「錯誤」等知名作品。晚間則安排水頭村「藝文夜話」,由鄭愁予與金門藝文人士進行一場人文的對話。 鄭愁予在榮譽公民證頒贈儀式中強調,金門雖然不在地理的中央位置,但卻構成了兩岸實質上的中心,他認同縣長李炷烽的施政理念,也盼能盡一份棉薄之力,讓金門不再是年輕人離島而去的離島,而是台海兩岸共同的「中心島」。 鄭愁予一行人今日上午將前往酒廠參觀,並前往陶瓷廠彩繪,預定接近晚間時分搭機返台。
-
國際知名詩人鄭愁予情歸浯江
國際級知名詩人鄭愁予「達達的馬蹄」不再是「美麗的錯誤」,昨日的「情歸浯江」之旅,讓他不再是過客而是歸人。鄭愁予也在受頒贈金門縣榮譽公民證時指出,金門是台海兩岸的「中心」,他至盼能貢獻棉薄之力,讓金門不再是「離島」,而是扮演兩岸交流平台的「中心島」。 為了迎接詩人鄭愁予、余梅芳夫婦落籍金門,縣府昨日安排了隆重的歡迎儀式,縣長李炷烽並頒贈「金門縣榮譽公民證」,歡迎兩人「情歸浯江」。包括立委吳成典、辦公室主任李炳團,鄭氏宗親會理事長鄭藩志、理監事成員,以及縣籍畫家李錫奇、詩人古月夫婦、居中聯繫協調的鄭珍、明道文藝社長陳憲仁、彰師大國文系教授張麗珠、作家石德華、金門旅台畫家陳瓦木、彰化市青春合唱團團長林秋香夫婦、縣籍報導文學作家楊樹清等人均在場觀禮。 李炷烽在致詞中以「我愛金門、情歸浯江」開場,並表示,雖然金門下了一個禮拜的雨,但內心卻認為這是個陽光普照、光彩亮麗的一天。他認為,鄭愁予夫婦選擇回到地圖上可能連看都看不到,先人(鄭成功)曾建立的金門來落籍,不但是金門的榮幸,也是鄭家宗親的驕傲。 李炷烽說,希望縣府能做好一切準備,未來夫婦兩人工作告一段落之後,可以到金門來長住。也盼鄭愁予能以詩作凸顯金門的特殊性,讓世人更深入認識金門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鄭藩志表示,鄭氏宗親得知宗長鄭愁予即將落籍,都感到欣喜若狂。昨日上午還一度擔心天候不佳無法成行,幸賴老天幫忙與先祖鄭成功庇佑,讓一切順利進行。鄭藩志表示,縣府想以鄭成功為素材,串連大陸石井、金門、台灣與日本,形成一條旅遊線,雖然中間還有許多困難尚待克服,但對縣府的努力與用心表示感激,也盼構想早日實現。 吳成典則表示,過去聽過太多人盛讚金門,說自己愛金門,但看了鄭愁予夫婦以具體行動來實踐,才知道什麼叫做愛金門。他認為,鄭愁予對金門的這份深刻而無與倫比的愛,是任何物質、金錢都換不來的。 李錫奇指出,金門給人的印象一直停留在「貢糖、菜刀、高粱酒」的刻板印象,希望從鄭愁予落籍以後,能徹底扭轉這個觀念,讓金門不但有這三寶,還是個很有文化的地方。 李錫奇並以朱熹為喻,認為鄭愁予的落籍就像朱熹教化金門一樣,希望百年以後能在歷史上留名,也希望縣府繼續鼓勵更多藝術、文學、音樂等大師來金,改變金門的氣質。 對各界的盛情歡迎,鄭愁予說,這是他生平最感快活的一天,將以作品來紀念這難忘的日子。鄭愁予並表示,他就像不同形式的討海人,能回到先祖耕耘過的土地,令他內心澎湃,因此他以「歸」籍來形容,更感謝縣長李炷烽、鄭氏宗親以及各界以熱情接待遠方歸來的遊子。 過去曾在詩作裡寫出「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我不是歸人,而是過客」,但這次,鄭愁予說,他是「歸人」,不再是「過客」!他說,在歸籍之前,他對金門已有許多期盼,也常用作品為金門祝福。他一直認為,金門是當前台海兩岸最重要的地方。 鄭愁予說,事實上,台灣海峽是台灣的命脈,鎮日高喊「愛台灣」口號的人,如果不愛台灣海峽,又如何愛台灣?他認為,海峽之間的金、馬、澎三島,構成了一個中心,尤其金門,從歷史中得到的教訓,比兩岸任何地方都多,也對當前局勢看得最清楚。過去,金門在兩岸經濟起飛時,籠罩在戰爭陰影下,錯失了發展機會,在地有為青年也紛紛離去,使得金門成為「年輕人離去的島」,令人相當遺憾。 鄭愁予強調,中華民國有了金、馬、澎才是個完整的國度,三離島的地位相當重要,而金門更將扮演歷史性的重要角色。他對縣長李炷烽的施政理念相當認同,他說,鮮少見到一位時時以地方為念,喜好藝術、文學,又以經濟、文化作總體考量的「父母官」,他樂於加入這個陣容,也願意為這塊土地,盡自己的一點棉薄之力,讓金門扮演兩岸和平交流平台,更盼金門能成為一個不再有年輕人離開的「中心島」。 昨日的榮譽公民證頒贈儀式簡單隆重,儀式結束後,一行人轉往金城鎮戶政事務所辦理戶籍遷入相關手續,金城鎮公所秘書黃耿銘等人特別前往陪同。不到十分鐘,鄭愁予就從戶政員手中接過更新後的戶口名簿與身分證,一行人並於鎮公所門前合影。育英托兒所小朋友在老師及彰師大教授張麗珠的指導下,圍著鄭愁予夫婦高喊「鄭爺爺您回來了」,讓兩人相當感動。
-
成大教授林憲德專題開講「綠色建築」
多一隻蝴蝶、多一種植物,就多一分子孫生存的機會。成大建築系教授林憲德,昨天在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作專題演講時,就有感而發的說出生態保育的重要性。 綠色建築,生態、節能、減廢、健康,是全球性思考兼及本土化行動!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為了增進社會大眾對於「綠色建築」的了解,並鼓勵相關工程的興建均能朝向「綠色建築」來設計,昨日上午邀請成大建築系教授林憲德,以「綠色建築生態設計」為題,做專題演講,也吸引管理處同仁和關心生態及生態工法的民眾近四十人踴躍參加。 林憲德畢業於成大建築系,並取得日本東京大學建築學工學博士,目前並且擔任綠建築委員會召集人、營建署生態工法委員,理論和實務經驗均極具權威。他指出,綠建築評估指標由原先七大項增加到九大項,在生態方面,有生物多樣性指標、綠化量指標和其他保水指標;在節能方面,有日常節能指標;在減廢方面,則有CO2減量指標、廢棄物減量指標;在健康方面,有室內環境指標、水資源指標和污水垃圾改善指標。 林憲德指出,綠色建築概念的推動,在民間和業者多有反彈,但不推動我們的地球未來真的會垮掉。而國內目前有六百多件以低空閃過的綠色建築,目前僅只有台南一所小學拿到九樣指標都通過的綠色建築,其餘只求通過,不求高分,這點有待大家一起來努力。 林憲德並表示,所謂綠色建築是起緣於一九七O年代初期能源危機的「節能建築」的風潮,後來結合「風土建築」、「生態建築」的環境設計理念,現在更融合了最新的地球環保評估技術而成的一個嶄新的建築科學體系,並徹底從地球溫暖化、臭氧層破壞、熱帶林枯竭、生物多樣化環境、廢棄物減量等地球尺度,來考量整體建築產業的環保問題。 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自民國八十四年成立以來,致力於自然生態保育的推廣,近年來並著重環境教育的落實,諸多工程的興建,也配合「綠色建築」的理念著手設計。為了增進社會大眾對於「綠色建築」的了解,並鼓勵相關工程的興建均能朝向「綠色建築」來設計,金管處因此特別邀請林憲德教授來金演講,希望有助大家對「綠色建築」概念的了解,進而持續協助推動和實行。
-
羅毓華、蔡世鵬、王金鍊、翁文贊榮退
服務杏壇長達三十年的金城國中教師羅毓華、蔡世鵬、王金鍊、翁文贊決定卸下教鞭工作,金城國中校長李再杭、學校同仁與教師會昨日舉辦歡送餐會,並致贈「春風化雨」紀念匾額及紀念品,感謝四位老師把一生中最寶貴的青春年華,無怨無悔奉獻給金城國中作育英才的辛勞,場面充滿依依之情,校方及地方人士對他們為學校的付出及貢獻,表達感謝。 歡送會於昨日下午六時在葡京餐廳舉行,金城國中校長李再杭、金城國中教師會會長楊德尚及各處室主任、教師員工均到場致意祝賀,校長李再杭等人也致贈「春風化雨」紀念匾額,各處室教師員工也紛紛贈送紀念牌,肯定、感謝羅毓華、蔡世鵬、王金鍊、翁文贊等四位老師投入教育工作的奉獻與付出辛勞。 校長李再杭對四位老師將於八月一日退休極其不捨,除祝福他們開創另一種不同人生的新生涯,更希望四位老師有空能常回學校與昔日的同仁敘敘舊,仍希望其多關心城中、協助城中,傳承寶貴的教學經驗。 服務杏壇長達三十年的英語教師羅毓華、體育老師蔡世鵬、國文老師王金鍊、翁文贊四位的教育生涯中,他們盡心盡力為教育貢獻的熱忱與愛心,堅守作育英才的終身職志,始終把城中視為家庭般的熱愛,每天與莘莘學子生活在一起,將學生當作自己的子女般,不厭其煩、苦口婆心的循循善誘,將青澀年華的孩子們導入正途,專心致意於學業上,看著愛徒們在升學、就業之路上有了豐碩的成果,這一份喜悅不是筆墨可以形容的,這也是堅守教育崗位上最好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