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聞
-
戶外踏青拜訪春天五虎山植物之旅啟動
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為鼓勵青年學生關懷鄉土資源,與國立金門高中合辦五虎山認識植物之旅活動,昨日起開始實施,並將持續到四月二十一日結束,總計將有三百七十名高中學生實地踏訪五虎山,一起進行戶外踏青、拜訪春天。 金管處表示,金門因為長期軍事戰備及低密度的土地利用,仍保留自然度較高的環境,東半島的五虎山,即是以豐富植物生態著名的景點,目前正是春暖花開踏青的好季節。而為推廣自然生態保育,管理處繼日前與國立金門農工職校合辦認識植物之旅後,再度配合國立金門高中戶外教學實施,從四月十一日起至四月二十一日,舉辦十梯次,邀請三百七十名學生走訪五虎山。 金管處表示,希望藉由活動的推廣,讓金門自然生態豐富的資源,進入青年學子的學習生活中,學習與大自然和諧相處,同時瞭解植物與人的關係,藉由植物與環境的變遷,進而珍惜金門島嶼的生態環境。
-
金門何氏開基始祖墓陳坑羊角穴別具一格
「羊角穴」距離何浦國小約六公里,位在陳坑,但卻是金門浦邊何氏宗親會的墓園。何氏在金門的開基始祖是何孝慈,他於元代來到金門島謀生,看上了陳坑羊角穴的風水,便定居在「東山」(今後盤),百年後則與妻子戴氏合葬於羊角穴。 何孝慈的墓是坐酉向卯(坐西向東;為旺丁旺財之局),附近有榕樹、桑樹交翠,青蔥繁茂,佳城鬱鬱。墓的左後方(西南)巍峨矗立了兩塊形似牴角的朝天之石,又安座一塊狀如羊頭的盤石;三石一組,天然生成,看起來就像是羊頭,且羊角刺天,崢嶸出奇,讓人佩服穴中人的慧眼獨具。如今,其上刻有「羊角石穴」、「何界」等文字。 這處風水穴,當年差一點被炸碎變成建築碉堡的石材,後來經何氏宗親何肅牆、何克汀等人與當時的金防部司令官尹俊溝通,才得以保留;軍方還在石上鐫上了「金門風景」、「羊角奇石」等石刻。 每年到了「清明」節氣,以何厝、浦邊為聚落的何氏宗親和散居四境的何姓子弟,便會派代表到何氏金門始祖的墓前祭掃。早年的這一趟祭祖之旅,據八十歲的何水仕回憶,必須驅騾趕馬或步行,由浦邊、中蘭、下蘭、小徑到陳坑,由於路途遙遠,必須擔鼎、擔灶、打柴而行;等祭祝完畢之後,便就地架起鍋,煮一頓大黃麵,吃飽了才循原路返回村里。 本周日(四月十日),何氏闔族男丁,援例在浦邊集結,再驅車前往陳坑;他們在墓前焚香禱告完畢後,便開始壓、挂墓紙,活動進行的同時,還由一名宗長將何氏源流解說一遍。這一段何氏的歷史,若要從頭說起,可以溯向黃帝或周朝;他們則是從唐代何氏的開閩始祖講到金門的開基祖。 何氏的金門始祖(第一世)是何孝慈,字仲叔。從民國八十年重修的︽廬江何氏族譜︾可知:何孝慈的父親何添清為「東澳(廈門何厝)」的開基祖。何添清在元朝時曾任大理寺評事,後移居同安縣嘉禾(今之廈門)。何孝慈為何添清的第二子,他到金門後,育有五子。其中,次子何永立是何厝何氏的開基祖;三子何時敏則遷往東澳「何山」定居。每年祭祖,金門及東澳的何氏後裔,都會到羊角穴來省墓。從東澳到金門必須乘船,有一年,因為船身太小,被狂風吹翻,溺死三十六人;從此,東澳與金門逐漸疏於往來,最後就不再有聯絡。 何氏的「開閩鼻祖」是唐代的何衍,字德別,諡「忠竭」。他在唐昭宗、僖宗年間定閩開漳,授「安撫節度使」,到了宋代,還被敕封「輔國將軍」並從祀於漳州的「聖王廟」。 何衍別號是「嗣韓」,正好可以說明何姓的由來。何氏淵源於韓姓。據︽滇陽水木記︾所載,韓氏的先人韓瑊在周朝末年在韓國與韓非共秉國政,曾諫阻韓王向秦國稱臣不被採納,於便居林泉,擺渡為生。後來,秦始皇在「博浪沙(地名)」被暗殺未遂,遷怒六國公子。秦吏暗中探訪,問到韓瑊的姓字。當時天冷水寒,韓瑊不疑有他,因寒與韓同音,韓瑊便指著河水,說那就是他的姓。他的意思是自己姓韓,但秦吏想不明白,繼續追問;韓瑊靈光一閃,便說他的姓是從人字旁的何字。過後,韓瑊驚覺到一個「何」字,竟讓全家免於血光之禍,真可以說是上天的啟示,便真的將一家人的韓姓改為何姓;後世並逐漸在廬江(即今安徽省合肥縣南方的廬江縣)繁衍茁壯。到了前清時期,何氏曾經名列全國五大姓氏,僅次于陳、林、張、黃。在臺灣,何姓則名列廿六個大姓之一。 民國六十九年,金門縣浦邊何氏族宗親會編成︽廬江何氏族譜︾,何應欽將軍在序文中寫道:「宗族之分為萬殊,其始則出於一本,故吾人講親親必重宗族::::,支派雖分,篤親勿替,信乎民德歸厚之義也。」他還期勉何氏族人:「為民族盡大孝,為國家盡大忠」。 清明期間,金門何氏宗親會理事長何應松與闔族代表在羊角穴掃墓,並回顧這一段歷史源流,他們對祖先的智慧感到光榮。木有根,水有源,同祖同宗就是同根同源,近年來金門何氏與廈門何氏兩支血緣又重新聚在一起,未來,他們將邀請廈門何氏讓祭祖的航班重先啟航。從何孝慈在金門開基至今,何氏在金門已歷二十四世,他們期盼同宗同氣皆能互助合群、敦親睦族、繼往開來!
-
調查顯示地區哺乳動物有三目四科八種
金門自開放以來,環境面臨劇烈且快速的改變,這些改變對於金門地區生物資源的影響如何,需要監測加以確認。 由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中華民國國家公園學會所作的一項金門哺乳動物相調查研究,即建議相關單位應持續監測有無外來種哺乳動物入侵、持續監測水獺族群變化、設立標誌與地下通道以減少野生動物因車禍死傷、持續監測陸棲小獸類族群變動、持續調查金門蝙蝠相,以及探討施工對於水獺與其他水生生物族群的影響。 受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研究的中華民國國家公園學會指出,金門哺乳動物相調查研究的目的,包括複查金門地區陸域哺乳動物之種類與分布狀況,同時針對一些在分類上有爭議之種類與其遺傳變異進行分析,並加強翼手目動物的調查,以為日後深入研究及金門哺乳動物保育與管理工作的基礎。 中華民國國家公園學會並指出,本計畫於九十二年四至十一月的調查共記錄到哺乳類三目四科八種,其中小黃腹鼠與臺灣地區的種類在外型與遺傳上均有所差異,東亞家蝠與台灣本島的東亞家蝠差異不大,松鼠則確定為赤腹松鼠;而於奎閣紀錄到疑似高頭蝠的個體,需要進一步遺傳分析以確認種類。此外,本計畫亦分析一九九三年拾獲,遺傳組成與高頭蝠不同,可能為大黃蝠的個體。而整合金門地區過去之調查研究文獻與本計畫之結果,共記錄到四目六科十一屬十五種哺乳動物。 在陸棲小獸類捕捉調查方面,在四個地點九個樹林類型棲地樣區中所捕獲的種類,以錢鼠和小黃腹鼠數量最多,與先前於農耕地捕獲的種類組成相似,顯示金門地區陸棲性小獸類組成以上述二物種為優勢。 蝙蝠共記錄到三種,其中摺翅蝠和大黃蝠出現的樣點不多,東亞家蝠則是分佈較為普遍的種類。水獺排遺在前埔溪、金沙溪、慈湖、古崗湖出現相當頻繁,與近年來的調查結果相似,不過有些地區則在施工後不再見到水獺排遺,如蘭湖和白龍潭。初步遺傳分析共辨識出二十二隻水獺個體,連同九十年調查之結果,在金門共辨識出六十隻個體。 而金門地區的陸棲小獸類以小黃腹鼠與錢鼠數量最多,分布最為普遍,目前防檢疫單位有持續之捕捉監測計畫可反映當地陸棲小獸類的族群變化。蝙蝠由於調查不易,除在特定地點監測外,其餘種類需要長期資料的累積。水獺則可以持續追蹤其在各個調查樣點出沒的狀況,以監測其分布與相對數量的變動與各類干擾的影響。 中華民國國家公園學會指出,由於金門縣誌並未記載有松鼠,因此金門的松鼠懷疑為自大陸沿岸引進之外來物種,其外型類似臺灣的赤腹松鼠,不過腹部毛色偏黃。而經本計畫利用序列分析中山紀念林內所捕獲之松鼠,確認該樣本與臺灣的赤腹松鼠相近。不過如果有機會取得大陸地區赤腹松鼠的樣本進行比對,或可確定金門的赤腹松鼠可能是由何區域所引進的。而綜合過去文獻,加上本調查新紀錄到的大黃蝠、疑似高頭蝠,金門地區之陸域哺乳動物種類共有四目六科十一屬十五種,其中以囓齒目所佔的種數最多(七種),蝙蝠的種類也有六種,食蟲目和食肉目則各有一種。 中華民國國家公園學會也指出,比較金門各區域水獺排遺的分布狀態,以金門東部從田墩養殖場、榮湖、金沙溪至前埔溪、田埔水庫一帶的數量最多,西北部雙鯉湖、慈湖和西南部古崗湖有些數量,金門中部最少,僅於瓊林水庫見到一舊排遺。金門東部區域在調查的三個月份中,均可收集到相當數量的排遺,代表水獺應該會相當頻繁地使用該區域;雙鯉湖、慈湖和古崗湖也是水獺較頻繁使用的地方。 針對金門哺乳動物相調查研究,中華民國國家公園學會並提出多項建議,包括:建議一「持續監測有無外來種哺乳動物入侵」。由於金門與大陸位置相當接近,且兩岸交流日益頻繁,因此未來可能會有新的物種,如現在已經廣泛分布的松鼠一般,被有意或無意的引進。目前松鼠雖未在金門造成明顯的危害,但其他外來物種的可能影響不可不防。因此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可根據本計畫所列哺乳動物名錄與其他單位,如動植物檢疫局合作,持續監測是否有新的哺乳動物出現,並加以確認是否可能為尚未被發現的原生種,或是有可能成為入侵種的外來種。如為後者,則應立即加以處理。 建議二「持續監測水獺族群變化」。水獺是金門地區水域環境狀況的重要指標,國家公園可依本計畫所選定的樣點持續對水獺在這些地點出沒的狀況進行長期的監測,以了解金門地區水獺分布與相對數量的變化。另外,本計畫檢視金門不同地區水獺的遺傳交流不大,顯示金門各地的水獺可能自成一個交流的單位,造成此現象之成因,以及在經營管理上可能的影響,都值得進一步分析探討。 建議三「設立標誌與地下通道以減少野生動物因車禍死傷」。金門地區陸續發生過數起車輛撞死或撞傷水獺與其他野生動物的事件,建議相關單位可在過去水獺與其他野生動物較易出沒而發生車禍死傷的主要道路路段,如陽明湖附近,設立警告標誌,提醒駕駛人減速,或考慮設置適當之地下通道以減少對可能穿越馬路的水獺與其他野生動物的傷害。 建議四「持續監測陸棲小獸類族群變動」。陸棲小獸類常是一些傳染疫病的寄主或是會危害農作與器物,因此對其族群密度的變動需加以監測,或控制其數量以防範疫病或危害的發生。雖然本計畫在樹林棲地捕捉到陸棲小獸類的捕獲率較高,但其數量變動的趨勢與動植物防疫局的監測資料大致相符,未來該局持續捕捉監測的資料應可用以反映金門地區地棲性小獸類的族群變動。 建議五「持續調查金門蝙蝠相」。蝙蝠晝伏夜出,又可利用回聲偵測環境中的障礙物,不易在短期內調查出所有的種類。因此有關其種類、分布與數量的資料需要長期的累積。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一方面可持續監測已知蝙蝠固定棲息之棲所,如九宮坑道與奎閣等,以追蹤其族群變動。另外,可宣導民眾在發現蝙蝠的蹤跡或拾獲蝙蝠後迅速通報,並提供蝙蝠出現地點與其他相關資訊,以利後續的調查、追蹤,逐步充實金門地區蝙蝠相的基礎資料。 建議六「探討施工對於水獺與其他水生生物族群的影響」。由於金門部分地區常有工程進行,對金門各類動植物與自然環境造成輕重不同的影響。然而對於不同的施工所造成影響的程度與不可恢復性,仍然缺乏有效的評估。管理單位未來可考慮與施工單位協商,選擇一些可能進行施工的地點,進行施工前、中、後期的調查監測,以了解不同施工方法、時間長短等,對於包括水獺在內的動植物資源與自然環境的影響,以做為評估與減輕工程衝擊因應措施的參考。
-
防制縱火金城打火弟兄展開消防演練
日前金城地區一處空屋遭吸膠男子縱火,造成附近居民的恐慌與不安,為了加強防災動員,金城消防分隊昨日與金城義消分隊特別舉辦一場「防制縱火搶救演練觀摩」,整個演練過程模擬逼真,有效提昇防制縱火緊急應變機制。 金城消防分隊昨日下午三時辦理「防制縱火搶救演練觀摩」,消防組出動許凱嵐、曾以勒、蕭志凱、蘇保元、張盛雄、魏文賢、盧均豪、等七位打火兄弟,而義消組也有顏及人、陳世耀、蔡木輝、楊俊偉、洪榮華等五位共襄盛舉,演習一開始首先由消防組示範演練。 情境演練模擬為:金城鎮魁星樓旁一處無人居住空屋遭人縱火,金城消防分隊接獲民眾報案,立即出動金城水箱車二部、救護車一部前往現場搶救,由人命搜救、佈水線出水作滅火攻擊、破壞、排煙、殘火處理、清點裝備等整個演練過程逼真詳實,接著由金城義消分隊亦按此情境重複演練,以彼此警、義消相互觀摩,交換心得,以提昇迅速機動性救災,有效遏止災情擴大。 金城消防分隊表示,陰暗處、騎樓、川堂處及住家、營業處附近廢紙雜物及廢棄汽機車均為就地型縱火誘因,尤其是無人居住又無人管理之空屋,更是犯罪之溫床,民眾應發揮守望相助的精神,若發現有縱火情事應立即打119報案,以遏止災情擴大。
-
金湖婦女防火宣導隊參與複訓課程
婦女防火宣導隊的心聲誰人知!金湖消防分隊為求預防業務推展更趨於完善,特地邀請金湖婦女防火宣導隊參與複訓課程,金湖婦女防火宣導隊透露,消防宣導工作是酸甜兼具,有時會碰上民眾冷言冷語相待,而為了提高民眾時時防災意識,她們受的委屈也只能往肚子裡吞,默默承受一切。 金湖婦女防火宣導隊訓練課程包含最新救護概念及防救災要領等觀念複習更新,更涵蓋宣導觀念溝通及問題研討。參加包括分隊長吳曼萍,副分隊長黃明芳、幹事張彩蓮,隊員江春梅、許怡珊等多人均出席,縣消防局預防課課長洪振和及婦宣隊大隊總幹事陳秀月也共襄盛舉。 金湖消防分隊分隊長林 俊指出,預防重於治療,防救災需要大家一起來,分隊目前多項預防措施的推動除了分隊執行外,更須借助金湖婦女防火宣導隊,她們不僅展現無比的柔性美以外,更充分發揮愛心及親和力,使宣導工作臻至完美。 金湖婦女防火宣導隊分隊長吳曼萍也表示,民眾平日只要花少些時間防範即可免除災難降臨,婦宣隊雖然有時也會遇到態度較消極的民眾,但組員依然笑容可掬,展現高度關懷之意,隊員們熱誠與無私的奉獻精神,值得肯定與喝采。 分隊長吳曼萍娓娓道出,消防宣導工作是酸甜兼具,難免會遇到民眾冷言冷語相待;預防課長洪振和感慨地表示,民眾遇到重大災難時,往往都不在人世了,欲將經歷過大災難經驗告知世人也不一定有機會了;然而活著的後人又常忽略平常極重要的防災措施。洪振和表示,消防隊歷經大大小小的災難,身歷其境過後的感觸絕對是最真實的,「水火無情」是最佳詮釋。他更對金湖婦宣隊努力付出,雖然有時未獲善意回應,但他仍鼓勵婦宣隊「加油!再加油!」,不要讓冷漠澆熄宣導一片好意。 洪振和建議,消防隊或婦宣隊值勤時一定穿著制服或背心,如此一來即能夠避免讓不肖業者有假冒推銷情勢發生,消防隊的宣導只提供服務絕對不會推銷產品更不會收取任何一毛錢,因此呼籲民眾一定要肯定婦宣隊及消防隊的熱誠及服務。
-
各戶政所明停止上班半天
為參加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編造選舉人名冊講習,地區各戶政所明︿十三﹀日上午停止上班半天,請鄉親注意,以免白跑。
-
社大心靈課程探訪大自然受歡迎
春暖花開又是郊遊的好天氣,金門縣社區大學最近特別開設「心靈與自然對話」、「心靈之環境契約」兩課程,號召學員共同來探討地區自然環境以及人文歷史,結果獲得學員廣大迴響,社區大學表示,未來還將會積極開設相關課程。 社區日前辦理嶄新的學習課程「中山林巡禮」,由地區知名的生態專家暨校長吳啟騰及楊瑞松擔任老師,兩位老師細心講授中山林之歷史典故、由來、地質風貌及形成。 吳啟騰指出,由於中山林現由國家公園在管理,除有美麗房舍及各式各樣花草樹木,更有傳統與現代建築比較,以及陸地、海洋、空中,各式各樣動物介紹與樣本可供觀賞。 雖然大多數的學員歷年來已經造訪過無數次的中山林,但是透過老師的熱心講解,同學都有更深一層的認識,在老師的帶領下,重新品味中山林的花草樹木。 學員表示,其實修讀這兩項課程完全免費,且戶外教學學校更為同學投保意外險,可以說是金門人獨享的福利。
-
後備軍人「點召」改為通訊連訪動管組籲應召員配合回函
為達到簡政便民目標,後備軍人「點閱召集」,已經從親自報到改為「通訊連訪」,金門縣動員管理組特別呼籲應召員配合,在時限內回函。 為有效掌握納編年度動員計畫內之要員動態,金門縣動員管理組依據國防部後備司令部「九十四年度點閱召集實施計畫」規定,日前召集轄區警政、戶政、役政、郵局、鄉鎮輔導中心後備幹部等人員,在該組會議室召開協調會與任務講習,會中由幹部說明本年度點閱召集(一天)改以「通訊資檢暨要員連訪」方式實施提出詳細說明。 動管組表示,這項便民措施將分三階段實施:一、三月十八日起至五月十八日為「郵遞訪查」。二、五月十九日至六月三十日為「電話訪問」。三、七月一日至九月三十日為「現地訪查」。這三階段作業主要在確保完成應召員資料核對及建立,有效落實編管功能,以達到戰時迅速動員之目的。 動管組指出,此次通訊資檢暨要員連訪,對象包括年度動員計畫內之編實及戰耗補充人員(含年度內未受教召人員),應召員如接獲「郵遞信函」,僅需完成資料核對,於十日內回函即可,本人不必親自到部隊報到。函件無法送達者,動管組將編成查訪小組,於第二、三階段實施個別連訪,應召員亦僅配合資料校正。 動管組強調,這項便民措施需要全體應召員的配合,且資料校正過程中,完全不涉及金融或財務問題,為了消除民眾疑慮,國防部後備司令部特協調警政署,將此次資料校正相關資訊納入警政機關一一○及一六五反詐欺諮詢項目。後備軍人及眷屬如對作業有任何疑問,可前往金城鎮賢庵里庵前五十一之二號(牧馬侯祠旁)金門縣動管組洽詢,電話:(○八二)三二四六○四。
-
黃海路人行步道施工慢金湖鎮所要求趕工
目前刻正施工中的「新巿里街景改善第二期工程」,其中,黃海路人行步道整建,由於施工速度稍慢,造成附近居民抱怨出入不便,商家業者則反映生意大受影響,金湖鎮公所建設課也接獲不少反彈的電話,已要求包商加派人手儘速趕工,預定這個月底完工。 「新巿里街景改善第二期工程」,係由交通部觀光局九十三年度風景區公共設施計畫經費,總計補助台幣四百零四萬元進行整建改善,工程項目包括有金湖鎮圖書館前廣場、黃海路人行步道改善,以及英武山岩廟前廣場地坪整建,工程自去年十月由鼎鼐營造有限公司承包。 其中,金湖鎮圖書館前廣場、英武山岩廟前廣場地坪整建部份,施工進度正常,只有黃海路人行步道整建全長二百七十米,目前仍施工中,據金湖鎮公所建設課長張瑞心指出,黃海路段人行步道將舖設花崗石板路,早年舖設水泥路面,年久嚴重破裂,崎嶇不平。 建設課長張瑞心表示,黃海路段人行步道施工緩慢的問題,連日來,已接獲不少民眾打電話表達不滿,據初步了解,可能係包商人手不足,一時調度不過來,不過,鎮公所也已要求包商加派人手儘速趕工,包商也允諾全力配合,預定四月底前完工。
-
小三通上路來縣府在夾縫中尋找新機
試辦四年多的小三通,中間還碰上了SARS疫情,一度於二○○三年五月十七日由陸委會宣布暫時停止,經過了兩個多月,二○○三年七月十六日再由陸委會宣布全面恢復小三通客貨運往來。 李炷烽在接受訪問時,道出了小三通開啟、關閉與重啟之間的種種波折。他說,沒有經歷過這段歷程,根本無法瞭解其間的曲折與辛酸,尤其縣府夾在兩岸之間,一方面要尊重台灣中央的意見,又必須瞭解大陸方面的看法與態度,該怎麼做,左右為難。此次能讓小三通重新啟動,若非縣籍立委吳成典、連江縣立委曹原彰親往大陸與有關部門溝通,相信任憑陸委會如何宣布,這道門依舊還是打不開。 有關大陸人民來金觀光一案,陸委會在小三通伊始,即採納縣府構想,於試辦方案中規劃每日六百人的上限,二○○一年七月五日並發布「開放大陸地區人民來臺觀光政策規畫及推動」說帖,表示陸委會已完成「大陸地區人民來臺從事觀光活動許可辦法」草案,採「總量管理」方式循序漸進,以「團進團出」模式開放大陸人民來台觀光。 事實上,這項政策僅開放持有外國護照,或已在國外居留一段時間的大陸人民來台觀光。政策中所謂的大陸人士,若持他國護照,同樣可以來台觀光,根本不需要特殊的申請程序,更不需接受「團進團出」的限制,因此「開放」的實質意義並不大。 經過三年多的不斷交流與往來,大陸方面終於在二○○四年九月廿四日,由福建省副省長王美香對外宣布,即將開放福建省人民赴金馬觀光,並於同年的十二月七日首度有旅行團正式登門。 回顧大陸人民來金觀光政策的開放,主要的關鍵還是在雙方的溝通。二○○三年九月八日,廈門市舉辦了「中國投資貿易洽談會」,李炷烽好不容易爭取到陸委會同意,在該會主任秘書鮑正鋼、專門委員張多馬的「監軍」、陪同下,前往大陸出席參與了相關活動,再轉往惠安崇武古城參加「泉州旅遊節」,席間碰上主管大陸旅遊相關業務的福建省副省長王美香,李炷烽當面向她提出請求,希望大陸儘速開放其人民來金旅遊,當時,鮑正鋼、張多馬也都在場。 王美香在瞭解了金門的迫切需求,理解了金門的處境之後,陸續選派福建省、廈門市旅遊局長等相關官員來金考察環境,瞭解金門旅行社操作模式、旅館現況、餐飲設施、特色產業等。王美香在確認金門整體環境友善,島內人民熱情之後,認為開放其人民前來旅遊應無其他疑慮。在此認知下,又經歷了大陸福建有關部門召開無數次內部會議評估、協調,又從基層到中央,歷經了多次意見交換,其間有任何疑問或疑慮,大陸方面也都透過管道向縣府及立委吳成典徵詢。 整個政策到了二○○四年已經逐漸成熟,當年九月廿三、廿四日,縣府再次組團前往大陸,為金酒公司福州、泉州、廈門、漳州等四處專賣店舉行開幕儀式,李炷烽再次與王美香碰面,同時也與大陸中央國家旅遊局局長何廣暐會晤,獲得何廣暐對這項政策的支持,王美香也因此藉著李炷烽前抵大陸的時機,正式對外宣布「即將開放」的利多,作為致送給金馬鄉親的「秋節賀禮」。 大陸人民來金旅遊,從開放迄今五個多月來,實際成行團數只有二十六團,總人數不過四百六十四人,雖然與目標、理想還有一段距離,但縣府仍在持續努力當中,日前也才與旅遊業者組團前往大陸,推介「前進金門|台海秘境」的旅遊產品,並於記者會中對外宣示縣府的構想與決心。 從小三通上路迄今,縣府在政策的搖擺當中不斷尋求突破,也在夾縫中不斷為金門尋找新機會,面對來自選民的高度期待以及民間業者的壓力,如何再接再厲,整合業者與民間力量,營造一個旅遊友善環境,並透過更開放的政策便利鄉親、台商及大陸人士來金,讓小三通帶來的人潮,進一步轉化為商機,為兩岸共創雙贏,這將是縣府未來的努力方向。
-
台南市鄭成功文化節邀請李縣長參加
前往大陸廈門、泉州等地進行有關鄭成功文獻資料蒐集的台南市政府文化局局長許耿修,昨日一大早前往金門縣政府拜會,並帶來與金門締結姐妹市的台南市市長許添財邀請函,邀請縣長李炷烽在四月二十九日參加在台南市舉辦的鄭成功文化節開幕式。 由於縣長李炷烽目前和府會參訪團在台灣活動,台南市政府文化局局長許耿修的拜會,並由金門縣政府主任秘書翁廷為代表接待,金門縣文化局局長李錫隆也在場作陪。 許耿修在轉送台南市市長許添財邀請函同時,並且前往太武山鄭成功觀兵奕棋處參訪巡禮。 台南市長許添財寫給金門縣長李炷烽的邀請函,函中表示,金門縣與台南市為金蘭之交的姐妹市,兩地夙有歷史淵源,關係十分密切,台南市政府近來辦理文化活動,承蒙金門縣政府多次襄助,並表達由衷謝忱。 而為促進兩地文化、經貿之交流,今年四月二十九日鄭成功開台三百四十四年紀念日,台南市政府特舉辦「鄭成功文化節」,以鄭成功一生足跡之地為主軸,擬邀請相關城市共襄盛舉,提供鄭成功文物史蹟資料,及觀光導覽資訊,以促進城市交流及文化觀摩,並推展參與地區的觀光活動。 許添財在函中也特邀縣長李炷烽,於四月二十九日蒞臨台南市參加「鄭成功文化節」開幕式,並指導相關活動。對於此邀請,金門縣政府主任秘書翁廷為也代表縣長表達謝意,並將代為轉呈邀請函予縣長李炷烽。而金門縣文化局長李錫隆也表達將提供金門族譜資料參與台南市「鄭成功文化節」展示的文化交流回應。
-
遠離菸害衛生局下鄉展開衛教宣導
衛生署國民健康局調查發現,國內十三至十五歲青少年吸菸率為百分之五,遠低於全球的百分之十四點三,但仍有近半不吸菸青少年暴露在二手菸的環境下,健康飽受威脅。又台灣嚼檳榔與口腔癌息息相關,令人震驚的是國人口腔癌病例中近百分之九十有嚼檳榔,男性十大癌症死因當中口腔癌高居第五位。 金門縣衛生局有鑑於此,經自四月九日起展開巡迴各鄉鎮辦理菸害暨檳榔危害防制衛教宣導活動,局長陳天順希望能透過此宣導,鼓勵民眾營造無菸害家庭為目的,進而達到無菸社區的終極目標,並呼籲紅唇族民眾及早戒除嚼食檳榔的習慣。 陳天順指出,臺灣地區的十大死因分析統計中,惡性腫瘤一直蟬聯榜首。近年來死於肺癌的人數有增加的趨勢,而吸菸者正是肺癌的高危險群。吸菸還會導致心血管疾病及呼吸系統等疾病。而二手菸乃是燃燒香菸、菸斗及雪茄末端所釋放出來的菸及由吸菸者肺部所排出之菸的混合物。這種菸的混合物包含四千種以上的物質,其中有超過四十種是已知會在人類及動物身上引起癌症的物質。同時,在這些物質中有許多為強烈刺激物。 陳天順強調,吸菸對身體的影響是慢性的破壞,所以往往讓人忽略了它的嚴重性。而吸菸會減低身體的抵抗能力,且吸菸會使人有口臭的現象。另外,吸菸者容易感到疲倦、勞累、喘氣及腳部酸痛。而出現性無能的機會比非吸菸者高出二十五倍。陳天順並指出,每天抽十支菸以上將提高發炎患病率一倍。每天一包菸,將提高關節炎患病率百分之五十。因此,不要在孩童周圍抽菸,因為他們的肺對於菸是非常敏感脆弱的。而避免在家中吸菸,就能避免家人會因暴露在二手菸中而得到肺癌,且菸會在空氣中停滯,在你不吸菸時,家人仍可能會吸入二手菸。而在狹小、密閉的空間內,其他人會吸入大量二手菸,所以請不要在密閉的空間場所吸菸。 陳天順並強調,吸菸不但造成自己健康上的隱憂,同時也給周遭的人們帶來健康甚至財產上的危害。因此,能不抽菸是最好。 陳天順並指出,根據衛生署的統計,自民國八十一年以後口腔癌的發生率及死亡率節節上升超過了鼻咽癌,已成為國人頭頸部癌症的第一位。由於口腔癌罹病平均年齡下降,而且每年發現的新病例及死亡人數都已超過千人。在各種癌症當中,口腔癌及皮膚癌是最容易也最可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而獲得痊癒的。陳天順並指出,所謂的口腔癌,即口腔包括唇、頰膜、下牙槽脊、上牙槽脊、臼齒後三角區、口腔底、硬顎及舌前三分之二。一旦上述區域內的細胞發生了不正常的分裂成長,侵犯到周圍正常的組織,甚至轉移到身體其他部位影響個體正常功能進而危及病患生命,稱之為「口腔癌」。 陳天順強調,根據學者們的研究,口腔組織細胞受到外界物質的刺激,細胞經過多步驟癌化作用而形成癌症。這些外界物質很多,其中以嚼食檳榔、抽煙及喝酒等三項危險因子為大部份學者所接受。而台灣口腔癌患者中,八成以上有嚼食檳榔的習慣。除檳榔外,菸酒亦與口腔癌有密切關係。如果同時有嚼檳榔、吸菸及飲酒等習慣者,則得到口腔癌之危險性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