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聞
-
文化保存與永續經營並重 金沙戲院修復正式啟動 打造金門觀光文化新地標
為重現沙美聚落的文化記憶,並賦予老建築新的生命,在縣長陳福海多次召開會議指示下,金門縣文化局已於今(114)年6月啟動金沙戲院修復工程,範圍涵蓋屋頂戴帽、騎樓及放映室等重要結構,預計工期約4個月,完工後將成為結合文化保存與觀光發展的亮點設施。此次修復工程亦導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強調文化保存與永續經營並重,目標是將金沙戲院打造成為金門的「大三巴」地景,推動沙美整體觀光振興。 縣長陳福海對於金沙戲院的活化進度極為關心,自修復計畫啟動前即多次邀集金沙鎮長吳有家與縣府相關單位及設計與工程單位召開會議,逐項討論修繕內容、技術細節與後續營運模式。他強調,文化保存工程不能只是象徵性啟動,更要逐步落實每個階段的進展與品質。他在會中多次要求相關單位加強橫向聯繫,並指示各單位應掌握工程期程、排除技術瓶頸,確保工程如期如質完成,讓金沙戲院能儘速以嶄新面貌重回民眾視野,成為金門文化觀光的重要節點。 縣長陳福海表示,活化金沙戲院並非只是單純的修復工程,而是縣府對地方歷史記憶與文化價值重視的具體展現。他強調,金沙戲院承載的不只是軍民的集體回憶,更是金門文化流變的見證。透過保留原有建築的時代痕跡,同時導入現代化機能,不僅讓老建物重獲新生,更將轉化為居民、青年與創作者可以交流、展演、發展創意的新場域。他期盼透過這項工程,喚起鄉親對沙美老街、在地文化的情感,也讓更多旅客在金門感受到文化與空間融合的深度魅力。 文化局表示,金門縣歷史建築「金沙戲院」,不僅是金沙鎮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地標,更是金門戰地歷史與人文記憶的縮影。這座建於1960年代、見證「十萬青年十萬軍」時期的戲院,曾在當時緊張肅穆的氛圍中,為駐軍與居民帶來歡笑與安慰,是當地人共同回憶的重要場域。儘管1989年戲院隨著國軍精簡而停業,建物日久失修、風華不再,但其在地情感價值與歷史意義,從未在鄉親心中褪色。 修復工作由金門傳統建築匠師協會理事長陳成基領軍,匠師團隊承擔起重現戲院風華的使命。陳成基指出,這不僅是建物的修復,更是傳統匠藝的保存與世代傳承。他表示,團隊將秉持「舊料優先再利用」與「就地取材」原則,盡可能保留原有堪用建材,並優先使用金門在地資源,不僅致敬傳統工法,也實踐當代的永續精神。此外,為保障匠師技藝與工作價值,團隊主動調升薪酬與福利,展現對文化守護者的尊重與支持。他也強調,匠師是文化資產的醫生,他們的技藝與堅持,是老建築得以延續靈魂的根基。 文化局表示,金沙戲院的修復,是金門文化治理邁向「保存即再生」的重要實踐。工程完成後,戲院將不只是靜態展示建築,而是作為可持續使用的公共空間,成為促進地方文化與經濟發展的關鍵據點。戲院未來將導入多元功能,規劃展演空間、市集平台、藝文放映與社區活動等,活化空間同時提供青年創業與藝文參與的舞台。 陳縣長進一步指出,金沙戲院活化將作為「沙美觀光廊帶」整體計畫的起點。縣府已指示城鄉處與觀光處聯合金沙鎮公所,將沙美老街、金東戲院、陽翟老街等周邊區域納入整體規劃,並於115、116年度編列相關活動與營運預算,促進觀光動線整合與區域串連。他表示,將結合社區協會與在地商圈籌組營運團隊,預計引入戲劇節、主題市集、戶外放映等定期活動,提升空間使用效率與民眾參與度,真正讓文化資產轉化為經濟活力。 文化局進一步補充,金沙戲院的修復是縣府對金門文化歷史傳承的具體承諾,也是一項由下而上的公共參與實踐。從修建規劃、工程設計到文化營運,都將廣納在地社群意見,力求打造一座既保有歷史風貌,又能滿足現代需求的永續場域。未來也將透過教育導覽、藝文活動與地方共創,讓更多居民、青年與遊客走進這座戲院,感受金門半世紀以來的文化脈動。 金沙戲院修復,不只是磚瓦重組,更是情感的延續、文化的重構。這裡曾是一代軍人青春的記憶,是鄉親孩童第一次走進電影世界的入口。當工程完成、燈光再啟,金沙戲院將不僅續寫屬於金門的影像故事,更將成為島嶼文化活力的象徵,映照出下一個精彩甲子的開始。
-
世華工商婦女會捐消防局先進配備救護車
世界華人工商婦女企管協會為一國際性婦女組織,長期致力於公益行動與社會關懷,於昨(19)日「619全球傳愛活動」中,宣布捐贈一輛具先進智慧型配備,價值約新台幣420萬元的救護車予本縣消防局。此次捐贈,旨在強化離島地區的緊急救護能力,提升醫療資源配置效率,為金門地區居民提供更堅實的生命安全保障。本縣消防局局長呂英華及副局長陳國瑋親自出席捐贈儀式,由世華總會長林淑敏代表致贈,金門分會會長洪秀暖、社會處長黃雅芬及各地分會代表共同見證此具歷史意義的時刻,現場並由呂英華局長代表陳福海縣長回贈一幀感謝狀,表達誠摯謝意。 本次捐贈行動的促成,源於世華總會暨金門分會於114年4月7日受邀至本縣消防局參訪交流,活動由副縣長李文良親自主持,透過到院前緊急救護業務簡介、救護裝備介紹與緊急救護情境模擬等內容,雙方就急難救助與公共服務展開深入討論。世華成員藉由實地了解第一線救護工作的挑戰與專業需求,深刻體認離島救護資源的不足,並進一步決定捐贈高規格智慧型救護車及先進急救設備,包括電動式擔架床、攜帶型氣動式自動甦醒器、末端二氧化碳監測儀、成人影像式硬式喉頭鏡組、骨內血管穿刺系統及出血控制訓練手臂等,為金門急救體系注入實質力量,展現對公共健康的高度關懷。 隨著台灣社會高齡化加劇與突發急難事件頻傳,急救資源需求日益殷切,世華洞察此需求,遂發起「2025愛你愛我-全台救護車、救災車捐贈計畫」,期望在配備完整、技術先進的救護車協助下,更加強消防單位的應變效率。總會長林淑敏指出,此時此刻可能在某個角落,一位救護人員正為一條生命與死神拔河。他們多麼期盼,每一次搶救都能迎來圓滿結局。林淑敏強調,搶救生命的黃金時間當下,有足夠的資源與裝備至關重要,而世華希望成為堅實的後盾。自1994年創立以來,世華已於全球五大洲三大洋設有90個分會,會員皆為企業與專業領域的傑出華人女性,長年投身教育、婦女權益、緊急援助等公益實踐,展現女性領袖的社會影響力。此次捐贈由金門分會長洪秀暖牽線發起,凝聚總會與各地分會力量,充分展現世華強大的網絡動員力與執行力。 消防局局長呂英華表示,這輛智慧型救護車的加入,對金門地區的緊急醫療救護的提升極具意義。在醫療資源相對有限的離島縣市,此一捐贈對長期在艱困環境中堅守崗位,守護鄉親的救護人員而言是一大福音。這台配備先進急救設備與即時通訊功能救護車,將大幅增加黃金救援時間的效能。 本縣消防局特別感謝世華的公益精神,將全球華商婦女的大愛傳到金門,透過世華正能量的傳播成為善的循環,更進一步轉化為持續守護金門鄉親的堅定承諾與責任。
-
產發處探訪金城獨居長者 送上溫暖祝福
為落實縣長陳福海「禮運大同篇」施政理念,金門縣政府持續關注在地長者福祉,推動融合跨局處資源的行動方案,以實際行動關懷獨居長輩。近日由縣府產業發展處處長李銘培親自率領同仁,前往金城鎮西門里探訪獨居長者,送上祝福與慰問品,代表縣長陳福海傳遞縣府溫暖,實踐尊老敬老的社會價值。 此次訪視的對象為許姓阿嬤,年事雖高,生活依然自理且充滿活力。李銘培處長親切傾聽許阿嬤的生活點滴與健康情況,細心了解她的需求與心聲。許阿嬤的子女長年於臺灣工作發展,她坦言雖有思念,卻也因子孫們事業有成而感到欣慰與自豪。她每天自我管理作息,不僅將居家環境整理得整潔有序,平時亦常至鄰近社福機構與友人互動交流,生活內容豐富多彩。訪視當天雖逢綿綿細雨,室內卻洋溢著溫馨與笑聲,陪伴讓這位長者感受到無比的關懷與溫暖。 產業發展處表示,隨著時代變遷與家庭結構改變,年輕世代外出就業已成常態,獨居長者的比例也隨之上升。面對這項社會趨勢,縣府團隊積極落實扶老政策,不僅提供必要的物質協助,更以實際關懷行動,守護每一位長者的晚年生活。李銘培也特別呼籲社會大眾與青壯世代,即使平日工作再忙碌,也應時常主動關心家中長輩,讓一句問候、一個擁抱,成為陪伴父母長者最溫暖的力量。 金門縣政府長期推動高齡友善政策,建構在地老化支持體系。除社區關懷據點的建置與擴增外,也持續強化志工陪伴服務與長照2.0等多元措施。縣府目標不僅止於提供照護資源,更著重在建構完整的社會網絡,讓每位長者即便身處偏鄉或獨居,也能獲得適時協助,安享晚年。未來也將進一步優化高齡照護資源,強化公私部門協作模式,提升服務量能與品質,朝向「有感施政」邁進。 產業發展處強調,此次探訪行動不僅是對個別長者的關心,更代表縣府持續落實「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治理精神。透過主動接觸與傾聽需求,讓政策不只是紙上規劃,而是深入每位鄉親生活中的真切照護。也期望這樣的行動能拋磚引玉,鼓勵更多單位與社會團體加入關懷行列,攜手建構高齡友善社會,讓金門真正成為一座幸福共融的島嶼。
-
金門行動旅服推商攝課程 助力業者提升行銷力
為強化金門觀光業者的數位行銷實力與品牌曝光力,金門縣政府觀光處持續深化「金門行動旅服」平台功能與服務內容,除提供一站式服務協助業者建置圖文資料外,今年更聚焦於行銷內容品質的提升,陸續開設手機商業攝影與社群行銷實戰課程,鼓勵業者掌握自媒體時代的行銷主動權。 在內容行銷逐漸成為吸引顧客關鍵的趨勢下,觀光處已於5月舉辦「手機商業攝影教育訓練」,邀請專業攝影師以實作教學方式,教導業者提升產品影像品質,打造具吸引力的視覺風格。接著,6月18日再辦理「社群行銷實戰課」,邀請社群經營達人林杰銘老師分享多元社群經營策略、熱門平台如小紅書的操作技巧,以及AI產文工具與廣告投放應用等內容,幫助業者在社群時代中善用流量紅利,有效擴大品牌聲量。 觀光處處長許績鑫表示,縣長陳福海高度關注觀光產業的數位轉型與創新發展,行動旅服平台今年也將持續優化服務功能,即將推出全天候「AI阿特智慧客服」服務,期望藉由數位科技整合推動智慧觀光,並透過系列課程培育業者行銷自立能力,強化金門在地品牌競爭力,共創更多觀光商機。 觀光處說明,「金門行動旅服」為全國首創採用PWA技術打造的智慧旅遊平台,旅客無需下載APP,即可查詢即時、適地的旅遊資訊,自109年上線以來累積超過1,600萬次瀏覽。 「金門行動旅服」平台並設有專責窗口,協助在地業者建立專屬頁面、拍攝圖片與撰寫文案,至今已超過700家觀光業者加入。觀光處持續招募在地合法的食宿消費、交通租賃、體驗遊程及旅行社業者加入系統,期望打造更智慧、友善的金門旅遊環境,實現旅客與業者雙贏。欲瞭解更多資訊,歡迎聯繫一站式服務專員,洽詢電話:082-323550。
-
持續推動書法扎根計畫 胡璉基金會6/28辦育才講座
書法作為中華文化的根基,不僅承載歷史記憶,更是代代相傳的重要藝術形式。胡璉文化藝術基金會長年致力於藝文扎根與推廣,為弘揚傳統書藝、培育在地人才,自2023年起推動「書法扎根育才十年計畫」,以階段式教學系統培養金門地區書法新秀,目標建立穩固深厚的書法教育根基。 此計畫分為「選苗、培苗、初階、中階、高階」等五大階段,隨著教學進度逐年遞進,兼顧技巧與文化素養。今年計畫邁入第二年,目前已進入初級第二階段課程。除強調筆法訓練與臨帖技巧外,亦融合聲律誦讀與人文涵養課程,培養學生對書法內涵與中華文化的深度理解。 胡璉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陳龍安指出,「從生手到專家十年功」不僅是時間上的承諾,更是一種教育理念的實踐。書法學習不只是技巧養成,更是專注力、品格與美感的長期鍛鍊。在這個快速的數位時代,他們希望透過長期、穩健的書法教育,讓孩子能在一筆一劃中建立穩定的心性,尊重傳統,進而提升對中華文化的認同與自信。 為呈現階段性學習成果,胡璉文化藝術基金會特別與金門縣文化局攜手合作,自6月17日至6月30日於金門縣文化局展演廳舉辦「書法師生作品期中展」。本次展出內容涵蓋學員習作與種子教師創作,作品風格多元,內容涵括楷書、行書與草書,展現孩子們從筆觸生澀到漸入佳境的進步歷程,也體現出教師團隊精心指導與教學成果。 此外,為深化民眾對書法藝術的理解與認識,基金會特別規劃於6月28日下午2時在文化局三樓展演廳舉辦書法講座,邀請金門書法學會前理事長—吳宗陵博士候選人主講「書法從寫字說起」。講座內容將深入探討書法與生活美學、教育養成之間的關聯,並分享書法如何潛移默化地影響人的氣質與修養,期望藉由專業觀點,引領聽眾重新認識書法這門古老藝術的當代價值。 活動當日亦安排學生進行展覽導覽、聲律誦讀啟蒙示範、坐姿與握筆展示等課程演練,讓參與民眾實地觀察孩子們的學習成果與風貌。現場特別開放20名外賓與書法愛好者報名參與交流,透過互動共學激發文化火花,促進世代間、專業與業餘之間的經驗傳承與分享。 同場加映的還有教師團隊的書法創作聯展,現場設置摸彩活動,提供參與者機會獲得教師親筆書作,藉此提升活動參與感並傳遞書法藝術的美好與溫度。主辦單位誠摯邀請金門鄉親與各界書法同好踴躍蒞臨指導,共襄盛舉。線上表單報名:https://forms.gle/DSCovCo1MMyJqtz79電話報名專線:082-325628轉88492胡璉文化藝術基金會期許透過持續推動的書法培育計畫,為金門的文化發展播下深耕的種子,十年如一日,以時間淬鍊藝術,以教育孕育未來。
-
縣府辦理AI知能講座 強化公務體系數位轉型應用力
為積極培育本縣公務人員人工智慧(AI)應用知能,呼應行政院推動AI公務人才培育政策,實踐「智慧科技島·數位新社會」願景,金門縣政府人事處19日與國家文官學院合作,辦理AI知能專題研習講座,以專書導讀形式引導同仁認識生成式AI及其在數位轉型中的應用。藉此推動學習型組織文化,培養主動學習風氣,進而提升行政效能、創新公共服務與優化政府治理。 本次講座特別邀請上鈞資訊服務有限公司教育總監蔡凱如擔任主講,以《當數位轉型碰上生成式AI》一書為導讀核心,向與會人員系統介紹數位知能的基礎概念與發展歷程,深入剖析AI時代對於個人與政府組織未來運作的影響。蔡總監本身擁有臺北市立大學資訊科學系碩士學歷,長年深耕於資訊服務領域,並現為數位發展部ODF推廣專案顧問,經驗豐富。 講座內容從生成式AI、ChatGPT等熱門技術的基礎概念談起,深入解析這些科技的演進脈絡與實際應用情境。蔡總監指出,生成式AI並非單純的技術工具,而是推動行政革新與提升服務品質的關鍵助力。她也以生活化的案例,輔以現場實機操作,帶領與會同仁實際體驗AI工具的應用,協助大家更直觀地理解數位轉型與AI結合的可能性與挑戰。 蔡總監強調,AI不會取代人,但懂得運用AI的人,將取代不會使用AI的人。她表示,該書導讀的核心即是從企業經營者角度出發,闡述數位轉型應有的正確心態與推動步驟,包括人力、資源整合、環境調適等策略,說明如何運用數位工具與創新思維,促成組織內部運作革新與業務升級,創造更多新產品與新服務的可能性。 縣府人事處處長錢忠直在開場致詞時指出,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目前正積極推動「AI政府領航人才發展計畫」,預計自2026年起至2030年逐年推展相關培訓工作。此一計畫目標在於由上而下凝聚施政共識,並由下而上擴大應用成效,全面提升公務體系在AI應用的整體素質。 金門縣政府表示,未來將持續透過分階段、多元形式的培訓方式,強化公務體系對新科技的理解與應用力,打造具備數位韌性與創新思維的政府團隊,邁向高效能與高品質的智慧服務目標。
-
烈嶼湖下社區舉辦治安會議 金城分局長親授防詐妙招
面對層出不窮的詐騙手法,烈嶼鄉湖下社區日前晚間在社區活動中心舉辦的治安會議中,聚焦「防詐」宣導與實務分享,由金城分局分局長朱政憲親授防詐妙招,藉由第一線執法人員現身說法,協助居民強化識詐與應對能力,展現出警政與地方社區密切合作的決心。 會議由湖下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陳中輝主持,現場吸引超過40位居民參與,金城分局分局長朱政憲、烈嶼分駐所所長李財利、縣警局防治科、直屬大隊及消防局等單位代表亦出席與會。 分局長朱政憲在會中指出,隨著網路科技的迅速發展,詐騙手法也日新月異,「防詐」已成為每位民眾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他特別提醒,日常的警覺與判斷就是防止受騙的第一道防線。朱政憲以近期金門地區實際案例說明詐騙情形,指出有民眾LINE帳號遭駭客入侵,詐騙集團假冒其身分,向親友傳送詐騙連結或借錢訊息,導致他人也陷入受騙風險。 他除了詳細說明「假投票網站」騙術、「假冒親友借錢」等兩種常見詐騙手法,亦針對如何防範詐騙,提出兩點重點建議。其一,不隨意提供與LINE帳號綁定的電話號碼與簡訊認證碼,避免帳號被盜;其二,若接獲親友借款訊息,切勿僅透過LINE確認,應改以電話或其他聯繫方式直接確認對方身分,杜絕詐騙陷阱。 朱政憲表示,透過面對面的治安會議,警方能直接聆聽社區居民的疑問與建議,並即時回應與釐清。居民的寶貴意見也將納入日後治安勤務及政策研擬的參考依據。他期盼未來能持續與社區緊密合作,攜手打造更安全宜居的生活環境,並凝聚更強的社區向心力。
-
傑利系統家居金門旗艦店開幕 推動在地居家美學新風潮
結合現代美學與高機能設計的「傑利系統家居」,昨(19)日上午於金湖鎮瓊徑路舉辦金門旗艦店開幕暨交流茶會,在祥獅獻瑞、熱鬧剪綵儀式中揭開序幕。 此次盛會吸引眾多政商名流與建築、室內設計及系統家具業界人士齊聚一堂,包括金門縣議員王國代、金湖鎮公所秘書陳書文、金湖鎮民代表李志鴻、成功陳氏宗親基金會董事長陳水義、正義社區理事長陳金城、尚卿長青協會理事長陳諒德、盤山村村長翁品洋,以及傑利系統家居執行長林昌標、總經理陳志帆等人,共同為旗艦店揭幕剪綵,象徵嶄新篇章的正式啟航。 為營造歡慶氛圍,活動現場特別規劃精彩的茶點交流時段與展場導覽,邀請賓客實地參觀系統家具空間展示,親身體驗結合設計與收納效能的居家解決方案。此外,為回饋在地鄉親,傑利系統家居也宣布多項開幕優惠,自即日起半年內,凡來店掃描指定QR Code並消費,單筆滿五萬元即回饋三千元,且優惠可累加,回饋機制實在誘人,現場氣氛熱絡。 金門縣議員王國代致詞指出,金門地區目前登記營運的建設公司已超過200家,住宅及商用空間建築正快速發展,相關上下游產業需求殷切。「傑利系統家居」選擇在此時進軍金門,無疑為在地產業鏈注入新活力,不僅提升整體建築設計的品質與多元性,也為鄉親帶來更多專業、安心的家居選擇。 代表金湖鎮公所前來祝賀的秘書陳書文則以親切口吻祝福傑利系統家居「生意興隆、財源廣進」,並肯定其專業展場與全方位服務所展現的品牌誠意,期盼未來能成為金門居民在裝潢與居家美學上的重要依靠與首選。 傑利系統家居執行長林昌標表示,品牌自創立以來,始終秉持「環保、健康、無毒」的原則選材設計,致力於打造安全、舒適、符合現代人生活需求的居家空間。此次成立金門旗艦店,是看好金門市場潛力及在地家庭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公司團隊以專業與熱忱投入,期盼藉由展示空間與實體互動服務,建立與消費者更緊密的連結。
-
何氏宗親會召開聯席會議 推動文化傳承與宗族凝聚
金門何氏宗親會日前召開理監事聯席會議,會中通過多項重要提案,將致力於推動宗族發展、文化傳承以及強化族群凝聚力,並明確規劃宗務方向。例如將設立孝思勵學獎助學金以鼓勵後代、舉辦宗祠晉匾儀式以表彰傑出族人、擴大舉辦中秋和冬至的「吃頭」活動以及邀請福建龍岩地區的何氏宗親參與,以重新連結中斷百年的兩地宗誼,深化血緣情誼,為金門何氏邁向新紀元奠定穩固基礎。 金門何氏宗親會理監事聯席會議於日前召開,並由理事長何建成主持,會議也通過多項重大提案。何建成表示,金門何氏宗祠創建於清道光五年(1825年),今年適逢肇基二百週年,為宗族薪火相傳、世代延續之歷史見證。鑑於宗族發展趨勢與族人殷切期盼,期藉此次會議凝聚共識。 會中審議通過多項提案,包括「孝思勵學獎助學金設置實施辦法」,以制度化機制獎掖後進,延續敬親勉學的優良家風,並為宗族教育傳承奠定長遠根基。何氏宗親會指出,該獎助學金係由前理事長何金章秉持教育報本之初心所倡議,雖草創初期百務維艱、經費拮据,然宗親熱烈響應,已有何建宏、何丰騰、何振宇等宗親率先捐助,義行可風。該獎助學金預計自今(114)年中秋祭祖典禮起正式頒發,期能拋磚引玉,廣納善款,嘉惠後進,使宗族精神得以薪火延續,代代不息。 而就宗祠「晉匾」事宜,也達成共識並決議,另訂公告〈宗祠晉匾辦法〉,並預定於今年歲末冬至舉辦晉匾儀式,透過莊嚴典禮表彰宗親於學術、仕途、宗族及社會發展等方面之卓越成就,以激勵後代子孫奮發向上,凝聚族人向心力,並為家族榮譽留下永恆印記。 而為促進宗親交流、強化族群凝聚力,會議亦決議自今年起擴大辦理中秋與冬至「吃頭」活動,除延續傳統祭祖儀典外,更藉此聯繫宗親情感。今年將特別邀請福建龍岩地區宗親返金參與,共襄吃頭與祭祖盛典,一同敬祖睦族、共沐宗情,深化宗誼交流,也象徵兩地同宗再續百年情誼,意義深遠。 何氏宗親會指出,金門何氏系出清源添清公派下,龍岩一系亦係源自金門。早年兩地宗親往來頻繁,通婚通商,宗誼綿密,誠如浦邊何氏家廟宗祠楹聯「基開羊角東澳浯洲為一脈,廟對奎冠龍岩金浦切同心」即為歷史見證。由於歷經時代變遷,雙方聯繫不幸中斷逾百年,宗源一脈幾近失聯。此次宗親會值族譜重修之際,也克服重重困難,成功接合失落百年的龍岩支系,實屬難能可貴,也為族譜修編添上關鍵一章。
-
金城社福中心召開網絡單位聯繫會議
強化社福網絡單位間的聯繫與溝通,金城社會福利服務中心十八日召開「金城社會福利服務中心暨網絡單位一一四年第二次聯繫會議」,會中轄區內各網絡單位分享各自業務報告,並將執行心得、遭遇困難在報告中提出,供與會者進行交流與討論,共商檢討精進之法。 金門縣政府社會處、金城社會福利服務中心十八日上午十點,在金城鎮綜合社會福利館二樓多功能教室,召開「金城社會福利服務中心暨網絡單位一一四年第二次聯繫會議」。會議由社會處副處長王茲繐主持,金城社福中心個案組社工督導吳沛璇、方案組社工督導許怡珊,以及金門縣學生輔導諮商中心、金城鎮公所民政課、金寧鄉公所民政課、烈嶼鄉公所民政課、社團法人金門縣青少年暨兒童關懷協會、金門縣兒童及少年福利服務中心、社團法人台灣漂泊少年靠岸協會等網絡單位派員出席。 副處長王茲繐表示,社福網絡聯繫會議是一項定期召開的會議,藉由參加的轄區內社福夥伴們的與會,將大家的個案進行討論與分享,以便持續精進對社會福利的服務。她感謝各網絡單位針對個案的服務攜手合作,並參與區域聯繫暨網絡討論會議,期許各網絡單位透過合作,打造更優質的社會福利。 金城社會福利服務中心從今年截至五月底為止,針對脆弱家庭案件的服務上,面訪關懷人次一百八十人次,電訪關懷人次則有七百三十四人次,該中心也在評估需求後提供物資、指導、資源協助、法律扶助等服務,或是協助轉介民間團體提供經濟扶助、勞政單位提供職業訓練、就業單位協助媒合以及協助轉介申請就業補助等。 金城社會福利服務中心表示,該中心的設立,在為協助整合社會福利與社會工作、教育、心理、健康、就業、治安維護等資源,以提高服務的可近性跟預防性,協助有困難、有需要的個人及脆弱家庭,強化其家庭功能;該中心目前服務的範圍以西半島(金城鎮、金寧鄉、烈嶼鄉)為主,聯絡電話為(082)324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