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聞
-
烈中健康教育成果亮眼 攜手台東學校共築健康新美學
烈嶼國中近年來在健康促進教育上持續耕耘,相關成果逐步展現。台東縣健康促進學校團隊組團來金參訪烈中,盼未來能持續互動,在跨縣市健康促進合作上一起努力,讓運動融入校園文化。 烈嶼國中指出,烈中於112學年度獲教育部「全國健康體位績優學校B組」一般國高中組全國第一名的肯定。台東縣教育處督學武紹華、營養師張郁琦、岩灣國小校長李怡宏等人帶領台東縣健康促進學校團隊22位校長、主任與護理師等一行到校參訪,展開一場深度的校際合作交流。 烈嶼國中指出,參訪團一行實地參觀烈中校園與健康促進的教學空間,了解校內健康促進學習環境建置,並聽取該校護理師李玟葉介紹學校在SH150運動方案、健康體位管理、健康飲食推動等方面的具體實踐。活動中也設有健康主題手作體驗課程,展現學校將健康促進融入日常教學的用心。 烈嶼國中表示,烈中全面落實SH150方案,學生每週進行至少150分鐘以上的規律運動,透過晨跑活動、課間運動推展、班際體育競賽,以及多元體能訓練課程(如跳繩、羽球、呼拉圈等),有效提升學生活動量與運動習慣。學校每週二固定實施1,600公尺晨跑,也結合評量後的全校性運動競賽,讓運動融入校園文化。在健康飲食方面,學校與營養師、中央廚房合作,提供兼顧均衡與風味的營養午餐,同時推動減糖、減油及多蔬果原則,結合營養教育宣導與家長溝通,建立學生良好的飲食觀念。視力保健與口腔健康方面,學校落實檢測與複檢追蹤機制,針對視力異常與齲齒問題設有個案輔導與後續衛教措施,提升健康識能與家長合作成效。此外,學校健康促進計畫成功結合社區資源,形成良好的策略聯盟。烈中與衛生所、警察局、消防局、家長會、校友會及春暉志工等多方單位合作密切,從慢性病與防癌宣導、健康闖關、志工參與,到師生運動活動、環境營造等各面向皆見成效,不僅提升健康素養,也強化校園與社區的共好力量。 烈嶼國中校長黃文華感謝該校榮譽會長李良財招待台東縣夥伴們烈嶼特色的芋頭冰、桶餅與花生荖,讓客人感受濃濃人情味。黃文華表示,健康是教育的根本,讓孩子從運動中建立自信、從飲食中學會選擇、從行動中養成習慣,是推動健康促進最核心的目標。未來也希望與更多學校攜手,持續深化與擴大健康影響力。 台東縣參訪團李怡宏校長表示,此行不僅看見烈中在資源整合上的效率,也深受其實際執行力與全人健康理念所啟發,盼未來能持續互動,在跨縣市健康促進合作上一起努力,李怡宏歡迎金門的夥伴們來台東參訪與交流。
-
金沙國中英語冒險營 開放報名
為推廣雙語教育並提升學生英語學習興趣,金沙國中於6月20日舉辦「雙語體驗營」,邀請學區內各國小高年級學生參與,以英語互動體驗開場,透過生活化語境與互動課程,將語言融合視學藝術、表演藝術、科技等跨領域,讓學子在趣味中體驗多元雙語學習,內容相當精彩、紮實。金沙國中表示,7月1日至3日將舉辦「英語冒險營」,以學區高年級學子優先,有餘額將開放參與,詳情請參閱報名網址:https://forms.gle/W1yfdFCjqepf9Zco7或掃描QR code(如圖)。 在沙中跨領域老師精心規劃下,透過生活化語境與互動課程,將雙語學習融合視學藝術、表演藝術、科技等領域,帶領與會學子在雙語體驗營一一體驗。活動以TPR(Total Physical Response)互動教學開場也帶動氣氛。英語教師林宜靜與外籍教師Sharona合作帶領學生透過身體動作與語音記憶課堂常用語,如「Take your seat」、「Clap your hands」等,最後進行「Teacher Says」趣味競賽,學生在遊戲中快樂學習、熱情互動,也為各項體驗暖身。 而科技雙語課程由自然科學教師林永進設計,以製作「杯子耳機」為主題,引導學生透過纏繞線圈與調整磁鐵角度,實際體驗電磁轉換的原理,並學習相關科學英語。學生動手操作並連接iPad播放聲音,為課堂增添驚喜與成就感。 在表演藝術課程,林柏辰老師引導學生認識劇場空間與指令(如walk、stop、clap、jump),強調肢體律動與自我表達,現場充滿笑聲與活力。視覺藝術課程由李婉琪主講,她將金門閩式建築的花磚設計融入課程,結合色彩、對稱(symmetry)與重複(repetition)等概念,讓學生發揮創意動手創作個人花磚並以簡單英文發表,展現創意與語言表達力。 金沙國中校長黃明森表示,學校致力於建立輕鬆活潑的學習情境,藉由課室英語提升學生語感與跨文化理解力,並持續推動英語融入各學科的跨領域課程,落實雙語教育目標。
-
從陌生到相伴 安瀾孩童與長者攜手留下溫暖回憶
安瀾國小老幼共學計畫邁入第二年,今年與金湖日照中心合作,這項跨世代的陪伴、學習,幼生們從陌生退縮到能自然地牽起長輩的手,彼此共築溫暖的記憶。日前展開這學期最後一堂課程,透過繪畫體驗畫下繽紛句點。安瀾國小表示,這段共學旅程,讓雙方在彼此的陪伴下,共同成長,也彼此照亮。 安瀾國小第二年推動老幼共學計畫,去年與金沙日照中心合作而今年則是和金湖日照中心攜手,共築跨世代的陪伴和學習。這項結合教育與世代交流的課程,打破了年齡的隔閡,也在孩子與長者之間,交織出了一段段真摯動人的情誼。 安瀾國小幼兒園教師李孟瓞指出,孩子們從最初的羞澀與陌生,到如今的親切與不捨。兩年來,孩子們與社區爺爺奶奶們一同經歷了許多充滿笑聲與感動的時光。原本「不太敢靠近」的孩子,現在已能自然地主動牽起長者的手;而長輩們,也從靦腆的微笑中,逐漸展現出充滿慈愛與關懷的眼神。這段共學旅程,讓雙方在彼此的陪伴下,共同成長,也彼此照亮。 安瀾國小表示,「我們會長大,你們會變老」,孩子們在老師工作人員的帶領下,透過學習、手作體驗等,彼此陪伴、成長,映照了歲月流轉之間彼此的未來寫照,也點出了這段經歷的珍貴。孩子與長者共同創造出一份沒有年齡距離的情感連結,沒有年齡的距離而是一份跨世代的理解與溫暖。 安瀾國小也指出,透過推動老幼共學計畫,讓更多孩子有機會走進長者的生命故事,也讓長者感受到來自年輕世代的關心與尊重。讓「幸福相伴,相愛到老」,不只是溫暖的口號,透過這段共學旅程,讓雙方在彼此的陪伴下,共同成長,也彼此照亮。
-
暑假將至 金門縣警強化畢業季少年保護作為
隨著畢業季到來,自本(114)年5月24日起,金門縣內各級學校陸續舉行畢業典禮,為維護校園安全、預防少年偏差行為及防止不法分子趁機滋擾校園,金門縣警察局啟動周全安全維護計畫,動員少年警察隊、各分局派出所及偵查隊共120人次警力,分別前往全縣校園執行安全巡查、周邊守望及犯罪預防宣導,順利完成各校畢業典禮的安全維護任務,圓滿守護師生與家長的重要時刻。 金門縣目前設有金門大學1所、高中與高職各1所、國中5所、國小20所。為期近一個月的畢業季,自5月24日由金門大學率先舉行畢業典禮揭開序幕,各級學校陸續於6月中旬前後辦理相關典禮活動。警察局為預防校園內外可能發生的暴力事件、校外人士入侵滋事或學生間糾紛,提早規劃各項勤務措施,並指示各分局加強與校方聯繫,落實「校警合作」模式,建立即時通報與快速反應機制。 在畢業典禮舉行前,少年警察隊即主動與各級學校校安人員聯繫,針對學校周邊治安熱點、學生聚集區域進行風險評估,加強危安預警情資蒐報與研判,並據以安排警力部署。典禮當日,警察局調派轄區派出所與偵查隊警力進駐或巡邏學校周邊,對可疑人士進行盤查,防止不明人士藉機闖入校園,或在校外伺機尋仇、恐嚇、滋擾學生。 為強化青少年法治觀念與自我保護能力,警察局也趁機進行犯罪預防宣導,特別針對網路交友陷阱、詐騙手法、毒品危害及霸凌防制等議題進行說明,提醒畢業生在迎向暑假與新階段生活的同時,也要保持警覺、珍愛自己,做出正確選擇。 縣警局表示,在全體警力與學校共同努力下,縣內各校畢業典禮過程皆秩序良好、氣氛溫馨,未傳出任何重大治安或滋擾事件,展現校警合作與社區支持的正向能量。許多校方與家長也對警方主動守望、熱心服務表示感謝,讓孩子們能在安全無虞的環境中,順利完成階段性的學習旅程,迎接人生新頁。 縣警局局長黃壬聰表示,自今年1月履新以來,即高度重視校園安全與青少年保護議題,並強調防範未然、守護學生為警察工作的重中之重。他指出,除了日常的校園巡守與聯防機制外,警方也將持續透過機關、社區活動推動犯罪預防教育,讓更多青少年與家庭建立正確法治觀念與風險意識,降低偏差行為與受害風險。 黃壬聰局長進一步指出,隨著暑假即將來臨,青少年自由活動時間增多,加上網路交友與手機使用頻繁,潛藏的風險也隨之增加。他特別呼籲家長平日應加強與子女溝通,關心他們的生活與交友情形,適時引導孩子參與有益身心的休閒活動,並多利用社區、學校與政府機關提供的暑期營隊或學習資源,協助孩子度過一個充實、安全的假期。 縣警局強調,將持續秉持「預防重於查處、教育優於處罰」的原則,主動走入校園與社區,推動少年保護與校園安全工作,營造友善、安心的教育環境,也期盼社會各界共同攜手,為下一代的健康成長與安全生活打造更堅實的守護網。
-
榮光新村治安會議召開 湖警與民眾交流
金湖分局與金沙鎮榮光新村暨國中路社區發展協會,日前在社區活動中心召開今年度第一場治安會議,理事長王添泉率近40位社區民眾參與。 該會議由榮光新村暨國中路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王添泉主持,金湖分局分局長王貞惠亦到場參與,同時邀集金門縣政府治安輔導團隊列席。分局長王貞惠除了向民眾說明轄內最新治安及交通狀況,讓現場民眾對地區目前整體治安狀況有更充分的了解,同時針對近期發生的詐騙案件進行防詐宣導以及交通安全提醒。 王貞惠指出,對於可疑之訊息,可以查詢165打詐儀錶板,獲得第一手反詐騙資訊。從「識詐」源頭開始,不輕信網路假投資、假交友等詐騙訊息,多方查證,避免被騙。針對民眾生活中常見的穿越馬路路口時,請務必要遵守交通規定,在「車輛慢看停、行人安全行」的主軸下,「車輛遵守停讓,行人走在斑馬線上」、「專心過馬路,不要滑手機」、「車子在走,停讓要有」等,共同維持良好交通也確保生命安全。 會中,包括警察局防治科、保安科、刑事警察大隊、少年警察隊、金沙消防分隊及分局偵查隊等金門縣政府治安輔導團隊均派員列席參加,並實施「詐騙」、「防災」、「婦幼安全」、「交通安全」等相關宣導,提供民眾最新資訊,內容相當多元豐富。金門縣警察局保安科特別針對將於7月18日辦理之全民「城鎮韌性演練」實施宣導,籲請鄉親屆時配合辦理。 王貞惠表示,藉由此次會議與民眾面對面的互動,警方能直接聆聽社區居民的疑問與建議,並即時回應與釐清。居民的寶貴意見將納入日後治安勤務及政策研擬的參考依據。期盼未來能持續與社區緊密合作,攜手打造更安全宜居的生活環境,凝聚更強的社區向心力。
-
楊梅果醬製作課程今起報名
金門縣農業試驗所表示,配合楊梅產期,為有效利用該所試驗栽培之資源,並推廣楊梅加工製作,訂於6月28日(六)上午規劃辦理一場次親子製作楊梅果醬教學課程體驗活動,每場次活動受理人數為40人,每人酌收成本費用100元(含楊梅、材料費及指導教學課程),於活動當天收取。農試所提醒參加人員佩戴口罩,活動後可攜回一罐楊梅果醬。 農試所指出,活動自今(23)日起至6月26日(四)下午5時止受理網路登記報名,名額有限,額滿為止。敬請報名學員於活動當日上午8時50分前至該所餐廳辦理報到及繳費,活動時間預計自上午8時30分起至11時50分。請至報名網站(https://reurl.cc/OY9Ez3)填寫表單,亦可掃描QR code(如圖)連結報名網址。若有疑問可於上班時間(上午9時至12時、下午2時至5時),以電話(082-333381)洽詢行政管理課。
-
樂齡講師回流訓練6/28開講
由教育部與金門縣政府指導,金門縣家庭教育中心主辦的「金門縣樂齡講師回流訓練」健康知能課程,將於6月28日(星期六)上午9時至下午4時40分,在縣府新聞發佈室舉行。活動透過整日培訓,強化講師健康知能,協助正確傳遞健康資訊,並實際應用於樂齡教育與長者照顧中,提升社區整體健康素養。 該課程特別邀請國立金門大學護理學系主任蘇貞瑛副教授擔任講師。蘇教授長年投入老人護理、健康促進與社區衛生護理教學與推廣,具備豐富實務經驗與專業背景。課程主題涵蓋「樂齡族的三高與健康管理」、「醫病溝通策略與共享決策」、「認識失智症,營造友善環境」及「樂齡心幸福:認識情緒與陪伴憂鬱」等,內容多元實用,協助講師提升教學深度與實務應用能力。 家庭教育中心指出,縣府與各鄉鎮長期致力推動樂齡學習,目前縣內已設立五所樂齡學習中心,結合在地教育與社區資源,積極打造高齡友善的學習環境,提供中高齡者多元學習機會與參與平台。此次回流訓練課程廣邀樂齡講師、樂齡工作人員、學習中心經營團隊成員及對樂齡教育有興趣的民眾參加。即日起開放報名,報名電話為082-312843,名額有限,額滿為止,歡迎有志推廣樂齡學習的民眾踴躍參與。
-
115年施政計畫評核會議 提報103項計畫、總經費逾40億元 預算嚴謹編列與精準執行 擘劃金門長遠願景
金門縣政府日前召開115年度施政計畫先期作業評核會議第二場次,由縣長陳福海親自主持,審議城鄉發展處、產業發展處、工務處、觀光處、警察局、消防局與地政局等7個局處提報的103項施政計畫,總經費超過新臺幣40億元。陳縣長在會中明確指出,明年度施政須以「務實、前瞻、整合」為核心理念,預算編列與執行應更加精準嚴謹,並要求各單位積極爭取中央資源、強化跨域整合,共同擘劃金門永續發展的藍圖。 此次評核計畫涵蓋基礎建設、公共安全、觀光推廣、土地開發與產業發展等多元面向,其中包括12項新興計畫及91項延續性計畫,展現縣府推動縣政、深耕民生的堅定決心。會議中,各局處逐一簡報計畫內容,並接受陳縣長逐案指示與審慎評析。 縣長陳福海表示,此次評核不僅是預算審查程序,更是對縣政整體方向的檢視與策勵。他鼓勵各單位主管大膽構思、積極作為,在中央與地方資源整合下,跨局處密切協調,攜手為金門未來發展描繪更宏觀、更具前瞻性的藍圖。他強調,每一筆預算都應發揮最大價值,實現安全、便利、宜居的縣政願景,提升金門整體競爭力與縣民福祉。 在基礎建設方面,工務處提出多項重大工程,包括污水下水道與用戶接管工程、東林與太湖水資源回收中心二期擴建工程,以及外環道路、縣道229、烈嶼路網、環島西路二段等重要道路的拓寬與改善。陳縣長特別指示,對於涉及用地徵收的工程須加速協調,若協商無共識,應依法啟動徵收程序,以保障工程不致延宕。他並強調,預算編列應與工期緊密銜接,避免產生大額保留情形。 針對污水下水道施作品質,陳縣長提出「一次施工、一次恢復」原則,要求工務處檢討現行施工流程,並主動提出專案報告,爭取中央經費協助修復路面,改善道路長期未恢復原狀的問題。 地政局則持續推動金城鎮第三期、安岐閩專一期、西山農地重劃等土地開發案,為都市整體空間規劃與使用創造條件。陳縣長強調,土地開發計畫須兼顧發展與管理,並適時導入創新規劃思維。 在公共設施規劃方面,陳縣長就山外車站整建案指出,應跳脫原有框架,大膽構思整合長照、托老、洗腎等健康服務,並導入商業機能,打造交通與生活服務雙重樞紐,提升空間使用效益。 城鄉發展處方面,持續推動傳統建築風貌維護計畫。陳縣長要求,在保留歷史風貌的同時,應回應現代居民的實際居住需求,必要時應修法調整補助方式,同時導入「片區規劃」概念,集中資源發展具觀光潛力之區域。他亦要求針對金門大學所承辦案件進行效益評估,視實際情況滾動修正。 觀光處則延續推動金門國際海洋藝術季、老兵召集令、中秋博狀元餅等文化觀光活動,以吸引旅客、促進地方經濟,活絡觀光發展。 消防局方面,針對「韌性台灣災害應變中心」設址金湖分隊地下室之計畫,陳縣長建議應重新評估設址地點,探討是否能結合坑道或其他觀光空間,創造多元使用效益,並表示願親自協助向中央爭取支持。同時,他也表態全力支持汰換老舊救助與消防車輛,強調公共安全設備不能妥協。 在產業發展方面,針對特色產業輔導計畫,陳縣長指示應提高預算,並鼓勵產業發展處積極規劃針對青年創業的實質協助措施。他也對青年三創平台計畫表示肯定,並建議加強與議會溝通,說明政策目標與效益,以爭取支持。 對於農業基礎建設與高粱保價收購等議題,陳縣長指出,目前中央補助比例偏低,應主動與農業部溝通,凸顯金門農業對台灣的貢獻。他也指示產業發展處應盤點基礎建設需求,提出合理預算編列建議。 此外,對於有機農業栽培專區計畫,陳縣長也表示高度關注,要求檢視設施使用成效與管理機制,並與承租業者建立合作關係,例如提供校園安全食材時應具價格優惠條件,落實社會共惠。 為強化縣政資訊化管理,陳縣長也同意編列預算,更新已服役近20年的都市計畫地理資訊系統(GIS),提升整體效能與資安防護能力,並要求主動爭取中央補助資源。 縣長陳福海強調,面對全球環境變遷與地方治理挑戰,金門必須具備前瞻眼光與行動力,才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他指出,「每一項施政計畫,都是對鄉親生活品質的直接承諾」,縣府團隊應秉持「為民所用、用在刀口」的精神,讓預算支出精準有效,讓每一分資源都能回饋到民眾最有感的建設與服務上。他並勉勵各局處持續精進團隊效能,凝聚共識,攜手打造宜居、韌性、永續的幸福金門。
-
金門秘境時光機 歡迎業者報名
金門縣政府致力推動金門觀光產業發展,今年配合交通部觀光署推動「台灣觀光100亮點 捲動國旅方案」,特別規劃於114年8月15日至10月31日舉辦「金門秘境時光機」軍事體驗遊程,並同步輔導金門在地業者串聯「食、宿、遊、購、行」等觀光產業,整合推出多元遊程優惠方案,邀請金門在地業者參與合作,提供遊客豐富且具吸引力的旅遊選擇,提升旅遊消費誘因與店家曝光之效益。 此次優惠招募活動自即日起至114年7月11日止,採線上填寫報名表單方式進行。經審核通過之店家將自114年8月15日至10月31日止提供優惠方案,其優惠內容將刊登於「金門秘境時光機」活動官網,將完整提供優惠店家名稱、聯絡方式及優惠內容,以便遊客查詢與行程規劃。及相關通路同步推廣曝光,促進業者合作與地方經濟發展,攜手帶動金門旅遊風潮,歡迎業者踴躍報名。 報名網址:https://forms.gle/h5A6Zok6mGLEPZ727,相關活動資訊歡迎洽詢王小姐,電話:07-3985720#14(服務時間為上午9時至下午6時)。相關活動訊息當陸續公告於「金門秘境時光機」活動網站(https://mystickinmen.net.tw/)。
-
把關食品安全 縣府檢視相關單位執行成效
金門縣政府為持續強化食品與農產品安全管理,保障民眾食的安心與健康,近日召開「114年第二季金門縣食品暨農產品安全會報」。此次會議由縣府參議陳金增主持,邀集衛生局、產業發展處、環保局及教育處等單位代表列席,針對本縣114年度第一、二季各項食安計畫執行成果進行檢討與交流,並提出具體管理建議與跨單位協作方向。 參議陳金增表示,食品與農產品安全不僅是公共衛生的核心基礎,更是建構健康島嶼的重要一環。縣府長期以來秉持「從產地到餐桌」的全面監測理念,整合各局處資源與能量,努力推動金門在地食品安全管理系統。此次會議除檢討上半年工作進度,更期勉各單位持續落實源頭管理與高風險區塊監測,朝向零風險目標邁進。 會中首先進行指裁示事項執行情形報告。針對牡蠣養殖期間諾羅病毒檢驗頻率是否應隨產季調整,產業發展處指出目前每季各鄉鎮各抽一件的安排已涵蓋主要產季與疫情高峰期,並未出現病毒檢出率上升情形,將持續觀察檢驗結果,再視實際需要評估是否調整頻率。另針對衛生局與產業發展處宣導工作的整合,雙方已建立合作模式,並依據各自職掌分工,持續對農友與消費者加強正確用藥及食安衛教知識。 在各單位業務報告中,衛生局指出,截至第二季止,今年度針對市售蔬果、熟食、烘焙、肉品、豆製品及飲品等共抽驗超過112件,未出現違規紀錄。針對第一季曾檢出1件不符規範的鮮乳冰棒,已於6月初完成複驗,確認產品安全無虞。此外,衛生局同步強化對食品製造業、販售業及餐飲業者的GHP管理輔導,並要求業者投保產品責任險,確保食品風險發生時有完善應對機制。 在學校營養午餐部分,教育處與衛生局及產業發展處合作,聯合稽查轄內20間學校廚房,抽驗食材與環境衛生,迄今完成15校次稽查與檢驗,超前達成率達125%。另於校園進行農產品標示、食品安全及營養觀念等宣導,提升學生食品辨識與健康飲食能力。 產業發展處則強調對農產品源頭安全的監測與驗證,包含針對有機畜產品及加工品進行標示稽查,共抽驗150件產品,均符合標準。同時,在牡蠣養殖區進行諾羅病毒監測,第二季共完成10件樣本採檢,持續確保水產安全。學童團膳畜禽食材由產業發展處與教育處合作完成4件抽驗,結果均合格,顯示跨局處合作成效良好。 環保局則在廢食用油及畜牧場污染防治面向持續加強查核。上半年完成195家次小型餐飲業廢食用油流向稽查及60場次養豬場斃死豬處理紀錄查核,皆無不當處理情形;另對列管畜牧場廢水處理設施執行34場次稽查,達成率超過年度進度,有效落實環境衛生管理責任。 此外,該會議亦針對食安整合宣導策略提出討論,期能讓生產端、販售端與消費端共同認知與防範潛在風險。其中,衛生局結合農試所技術資源,以質譜快篩方式檢驗田間作物農藥殘留,截至目前已完成128件檢驗,確保農產品在上市前即達安全標準。 陳金增特別感謝各單位過去半年在農產品與食品安全管理上的用心投入與合作成效。他強調,金門雖地處離島,但縣府對食品安全的標準絕不鬆懈,並將持續以科學監測與嚴格把關為原則,強化在地民眾健康防線。未來縣府將持續整合資源、提升檢驗能量,邁向全民共食安心的安全島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