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聞
-
以箏為舟、以樂會友 箏聲魅影音樂會11/16隆重登場
由金門縣文化局主辦、紫韻箏樂團承辦的《箏聲魅影》音樂會,將於11月16日(星期日)下午3時在金門縣文化局演藝廳隆重登場。這場以「以箏為舟、以樂會友」為主題的音樂饗宴,將以古箏獨特的音色與多元曲風,帶領觀眾穿梭古今、跨越文化邊界,體驗傳統與創新的藝術融合之美。 本次音樂會以古箏為主軸,結合鋼琴、舞蹈等多元藝術形式,展現箏樂在不同文化語境中的豐富層次與現代意象。整體曲目涵蓋古典、現代、民族與流行元素,從《臥虎藏龍》、《風之獵》、《風之彩》、《柳京之舞》,到耳熟能詳的《青花瓷》、《城裡的月光》、《Always with Me》,展現古箏音樂的多樣風貌與無限可能。 此次演出陣容可謂星光熠熠,邀集金門在地表演者、專業音樂教師、青年箏樂家與鋼琴演奏家共同登台,更特別邀請來自印尼的留學生參與演出,象徵「以音為橋、以樂相連」的國際藝術交流精神。參與團隊包括金寧樂齡古箏班(進階、入門)、清華金門社區大學古箏班與紫韻箏樂團。 主辦單位特別邀請曾榮獲師鐸獎與教育奉獻獎、長年致力於藝術教育與國際文化交流的蔡麗娟老師,擔綱舞蹈與古箏融合演出。蔡老師曾隨金門文化訪問團赴菲律賓與日本沖繩宣慰僑胞,此次將以舞姿詮釋經典作品《蘭亭序》,在箏聲與舞影的交織中展現動靜合一之美,為整場音樂會注入詩意與靈動氣韻。 音樂會中,《臥虎藏龍》、《雨蓮花開》、《蕃薯情》等箏與鋼琴合奏作品,將由鋼琴演奏家李宣萱老師攜手多位箏樂演奏者共同演繹,透過琴與箏的對話,營造出東西方音樂語彙交融的層次美感。而《印象雲南》、《白牡丹》、《知否知否》等箏重奏作品,則展現團隊默契與音色層疊的和諧韻致。 《箏聲魅影》音樂會誠摯邀請各界藝文愛好者蒞臨欣賞,共同見證金門音樂文化的新篇章。演出免費入場,座位有限,觀眾可提前至文化局演藝廳現場索票入場。
-
金門150公里行腳 李政全落實走到哪、捐到哪
為推動公益與回饋社會,「公益愛行腳」行動者李政全,從十一月四日開始,展開為期五天的「金門一百五十公里徒步行腳」公益活動,用一步一腳印傳遞正能量與希望。李政全的公益行動,也是作為中山大學EMBA所發起的「第四屆公益愛行腳‧徒步環寶島」活動暖身。李政全昨日造訪金門生命線協會進行公益捐款,象徵每一步都蘊含深厚關懷與社會責任。 李政全是在昨日早上十點,抵達生命線協會捐款,由生命線協會主任潘蓉嬋以及榮譽理事長許雪芳代表接受,並致贈感謝狀表達謝意。 捐款儀式上,金門生命線榮譽理事長、同時為中山大學管理學院企管博士班(DBA)二年級生的許雪芳表示,公益愛行腳是一場結合運動與公益的徒步壯舉,由中山大學EMBA發起,目前已邁入第四屆,她也從第一屆起每屆皆親身參與。 這項「公益愛行腳‧徒步環寶島」活動,倡導「走到哪、捐到哪」,並以「公益愛行腳、徒步環寶島、走路捐善款、世界更美好」的口號為活動理念,每公里對應一定金額,鼓勵參與者選擇信任的社福機構捐贈善款,透過平台共享收據,實現雙向滾動善款的公益機制,目前活動已經到了第四屆。 許雪芳指出,公益愛行腳活動歷年累積善果豐碩,第一屆隊長陳鄭彥募得一千六百五十萬、第二屆隊長陳建志募款突破三千萬、第三屆隊長吳尚謙募款更達六千萬。第四屆則由林治域擔任隊長,活動將從十一月十五日自高雄出發、逆時針環島九百公里,預計二十三天內走訪全台各地,目標滾動善款達三千萬元,並串聯地方社福團體、校園、企業與醫療資源,展現民間版「大甲媽行腳」的溫暖力量。 此次捐款生命線協會的捐款人李政全,在民國八十二年創立蘇菲雅婚紗社,現已退居幕後。他表示,從創業到人生歷程,經歷過許多挫折與挑戰,因此在人生下半場,希望在能力範圍內多回饋社會。熱愛運動的李政全,還曾挑戰非洲及戈壁極地馬拉松,全程自背生活用品,在嚴酷環境中完成賽程;以及兩年前在浴室意外暈倒等等經歷,讓他對生命有了新的體悟,他因此放下許多執著,也更懂得知足與珍惜。李政全希望透過此次行腳,不僅以行動幫助社會,更讓身、心、靈獲得沈澱,重新感受台灣土地的美好與力量。 此次公益行腳,李政全於十一月一日從離島馬祖啟程,在完成南、北竿約四十公里後,立刻轉赴金門,預計在十一月四日至八日之間,徒步行走超過一百五十公里,並將在完成金門行腳壯舉後前往澎湖,持續推動公益捐款行動,最後在十一月十五日至十二月七日參與「第四屆公益愛行腳‧徒步環寶島」活動,從高雄出發、逆時針環繞全台超過九百公里。 李政全以實際行動落實「走到哪、捐到哪」的理念,用雙腳丈量土地,用愛心鋪展善的循環,喚起更多參與公益的力量。
-
長青會召開會員大會 長輩展示長期操練有成的舞功
金門縣長青會日前舉辦「第八屆第七次會員大會暨成果表演」,活動一開場,就先由理事長許淑慧率領一群身穿旗袍的長輩們粉墨登場,手執圓扇,身著旗袍緩步進場,優雅的身姿立刻成為全場焦點。會中,長青會會員們陸續表演廣場舞、元極舞與五行健康操等,掀起高潮,也展現平日勤練成果,現場掌聲不斷。 第八屆第七次會員大會暨成果表演於日前晚間六點三十分,在金寧鄉海鮮城餐廳舉行,副縣長李文良、縣府社會處長王茲繐、金馬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吳增允、金城鎮長李誠智、鎮民代表會主席郭永隆及多位議員、代表、里長等人皆到場共襄盛舉,與長輩們歡度佳節,欣賞精彩的表演,同時也一一向長輩們問安。 理事長許淑慧在一頭俐落短髮亮相,時尚的造型引起關注,她在致詞也透露了,月前她生了一場嚴重的大病,後續更是花了月餘進行復健,雖然過程像「拔河」一樣很累,但她靠著堅定意志力,每天努力復健,就是希望能在重陽節前恢復體力,親自參與活動。她恢復健康外出後,有不少人都詢問她,怎麼會有突然剪短髮的勇氣。 副縣長李文良代表縣長陳福海到場向會員們致意,他表示,每次參與長輩們的活動都深受感動,在各項活動場合當中,看到長輩們高齡仍積極參與社會活動,正是社會最可貴的力量,也期許長青會繼續扮演「桶箍」的角色,把金門的長輩緊緊凝聚在一起,讓大家的生活更豐富、更精彩。 會員大會中並由總幹事鄭永金進行會務說明,讓每一位會員們了解長青會運作,以及協會的經費流向等。 而在成果發表的活動,則是由會員們輪番上台,動作整齊劃一、精神飽滿,展現長期鍛鍊的「五行健康操」,更有高齡九十二歲的楊雪梨阿嬤跟著律動,動作俐落讓現場報以熱烈掌聲,紛紛稱讚這群長輩們的舞姿完全不像上了年紀的人。
-
草地音樂節八日登場
由金城鎮公所主辦的「後浦草地音樂節│小紅飛機的野餐樂園」即將在十一月八日、九日兩天,在金城莒光湖畔大草原登場了,歡迎大小朋友一起來探索飛行市集、聽音樂、看表演並且伴著夕陽拍下美美的倩影吧! 今年的草地音樂節,將以小紅飛機繪本為主題,這是由在地繪本作家蔡美保的原創角色,主角是一架熱心、勇敢、充滿想像力的小飛機,每天都在天空中飛翔、執行任務、展開冒險,用翅膀帶著大家看見生活裡的小小快樂,這次小紅飛機即將降落在金城鎮後浦莒光公園草地,化身為野餐樂園的小小導覽員,要帶著大小朋友一起探索充滿音樂、親子活動、創意手作的快樂天地。 金城鎮公所表示,今年的小紅飛機野餐樂園,將會規劃飛行冒險體驗、紙飛機闖關,還有小紅飛機打卡點、親子彩繪區,是一場相當適合親子家庭同樂的活動,公所還安排了飛行市集等著大家來逛逛。 此外,精彩的音樂演出卡司,將在兩天的活動中,搭配音樂以及陽光,讓大小朋友們放鬆心情,歡迎大家攜家帶眷一起來享受悠閒的周末假期吧。 「後浦草地音樂節│小紅飛機的野餐樂園」不只有市集、有體驗活動,演出團體將在十一月八日,由Homie樂團、尼娜Nina、吳鎮安、明堯&涵禕擔綱演出;十一月九日則安排尼娜Nina、明堯&涵禕、擎天樂團、吳鎮安等人登台表演。
-
感念開化禮教恩澤 朱子聖誕895週年祭典 縣府循古禮祭祀 盼金門文風再起
「南宋大儒朱熹895歲誕辰」,金門縣政府於昨天早上九點三十分起,在金城鎮的浯江書院朱子祠內舉行簡單莊嚴的祭典儀式,由縣長陳福海擔任主祭,縣府一、二級機關主官管,以及鄉鎮長與會,依循古禮上香、獻花、行三鞠躬禮,感謝朱子開化禮教,開啟浯島文風,祭典莊嚴而隆重。 「金門各界公祭朱子895週年聖誕祭典」昨日上午在朱子祠舉行,主祭官由縣長陳福海擔任,民政處長許慧婷、文化局長陳榮昌、觀光處長許績鑫、人事處長錢忠直、工務處長陳家輝、綜發處長魏志成等人陪祭,向朱子神像行上香、獻花、獻爵、獻饌、獻金帛以及行三鞠躬禮,對其教化浯州的功績,表達無限感念之意。 會後,陳福海表示,金門一座小島上,過去總共出了五十多位的進士,比起台灣的三十餘位,在比例上來說其實高出了許多,他也要求文化局與相關單位,應該要加強對於這方面的文史研究有更多著墨才是,如此才可以讓更多人認識到金門過往的鼎盛文風,這些人文歷史都是可以成為吸引遊客之處;他也認為,朱子祠可以的話也應該善加活用,成為大家造訪的點,他還引述每年成千上萬遊客早訪廈門,最重要的目的地就是為了鼓浪嶼,他也希望打造遊客想來金門旅遊的重要亮點。 據載,理學大師朱熹出任泉州同安縣主簿時,當時金門隸屬該縣管轄,因受其教化文風大盛,明清以來共出了五十位進士,而有「海濱鄒魯」之名。而浯江書院建置於清康熙二十六年(西元一六八七年),約至乾隆三十一年(西元一七六六年)院內另闢「朱子祠」,奉祀朱子迄今。金門舊有燕南、浯洲、金山、浯江四大書院,浯江書院是碩果僅存的一座。該院先後作為浯江小學、金城鎮公所、圖書館和社教館,目前已被宣告為國定古蹟。現在的浯江書院在民國九十五年修改建完成,外牆東側置「學規」(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西側置朱熹墨寶「循理保家,讀書起家,和順齊家,勤儉治家」。 而金門雖自民國四年設縣,但未設有孔廟,故於浯江書院內建朱子祠奉祀朱熹,以感念其教化之德澤,也成為地方特色文教活動,縣府也每年於朱子聖誕舉行祭典儀式,以感恩朱子沐化浯洲之德澤,浯江書院,近年也在縣府文化局、民政處等努力下,成為具藝文表演功能的空間。
-
再現牌坊歷史風華 邱良功母節孝坊啟動清潔維護
金門縣文化局啟動邱良功母節孝坊古蹟清潔維護,規劃分段施工,預計11月18日搭設鷹架及防護作業,全案工期預計至11月27日止。文化局呼籲施工期間請民眾遵守現場安全指示,避免靠近施工區域,共同維護珍貴的文化資產。 文化局持續推動文化資產保存維護,今(114)年啟動「國定古蹟邱良功母節孝坊清潔維護工作計畫」,委託堇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執行,預計於年底前完成清潔、加固及防護層施作,讓這座兩百餘年歷史的牌坊再現風華。 文化局表示,為兼顧古蹟保存與民眾安全,特別規劃分段施工,預計11月18日搭設鷹架及防護作業、並依序完成上下段清潔及維護工項,全案工期預計至11月27日止。由於邱良功母節孝坊位於熱鬧街區,施作時將設置安全圍籬與防護布,並於非尖峰時段進行主要工程,以減少對商家營運與民眾通行的影響。 文化局表示,邱良功母節孝坊為清嘉慶十七年(1812年)所建,為臺閩地區規模最大、雕飾最為精緻的牌坊之一。經多年風吹雨淋與週邊商業區環境影響,牌坊表面出現黑色汙染、鏽斑與生物附著等劣化現象。此次工程以「最小干預」與「最大尊重」為原則,透過科學檢測、藥劑試驗與專業清潔,兼顧歷史真實與結構安全。 文化局指出,修護團隊自9月起展開前期調查,包含牌坊損壞檢視記錄及相關科學檢測,掌握牌坊汙染與劣化分佈情形,並依結果規劃清潔方法與防護策略。現場試驗後,將採用石材專用清潔劑及濕敷工法清除油脂汙染與鏽蝕痕跡,待清潔完成後再施作保護層,以提升牌坊耐候性並延緩再污染。待工程完成後,邱良功母節孝坊將以更清晰明朗的風貌,繼續矗立於金城老街,成為見證金門人文精神的重要象徵。 文化局表示,本次計畫除針對表面汙染進行專業清潔外,亦同步建立牌坊修護記錄,作為未來長期監測與保存管理之依據。相關工程均遵循國際修復倫理與保存準則,確保材料可逆、安全且不破壞原貌,期望藉此延長古蹟壽命,讓民眾得以在更安全、整潔的環境中欣賞這座見證金門歷史記憶的重要文化地標。
-
金大歡慶建校29周年 以ESG為核心邁向永續新里程
國立金門大學昨(4)日舉行建校29周年校慶典禮,校慶主題是「29榮耀,永續ESG」,總統賴清德、副總統蕭美琴賀電祝福。金門縣政府秘書長張瑞心傳達縣長陳福海及縣府對金大的支持,繼續攜手金大相互支持與協助,共促金門發展。 校慶典禮於昨日上午十時在金大楊肅斌演講廳舉行,由金大校長陳建民主持,金門縣政府秘書長張瑞心、縣府教育處副處長董雲馨帶來陳縣長的祝賀之意。行政院金馬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吳增允、金防部政戰主任王石朋、立委陳玉珍服務處主任董家瑋、銘傳大學金門分部副主任陳仁暐、教育部金門聯絡處督導溫欣屏、金湖飯店總經理蕭一如、昇恆昌公司副理李明樺、湖埔村長楊振嵩、盤山村長翁品洋等各界來賓、金大校友會理事長李鍾靈以及校友出席祝賀。 賴清德總統特頒賀電,至盼金大賡續踐履前瞻精進思維,樹立優勢特色定位,規度跨域探究教學,培育國際移動能力,攜手奠定高教多元發展基礎。蕭美琴副總統在賀電中也讚許金大多年來,積極厚植全球永續理念,導入資訊科技新知,拓展在地連結範疇,健全校務治理策略,嘉謨鴻猷,陶鑄群英。 校慶典禮在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與吉他社的精彩表演中揭開序幕。金大校長陳建民和師生熱情歡迎各界來賓的參與,一起分享金大的發展與成長。 今年度校慶典禮中特別安排一系列以ESG為主軸的活動,首先以影片揭開活動序幕,《海風‧島嶼‧永續之境》以ESG為核心,結合金門獨特的島嶼生態、閩南文化與戰地歷史,並運用測量與空間資訊科技,展現金大在「看見金門」的過程中,如何扮演引領永續發展的關鍵角色。隨後則進行「29榮耀‧永續ESG」儀式,該儀式由與會來賓共同上台,在象徵金大精神的立體字「NQU 29 ESG」倒入繽紛顏料,每一道色彩都象徵著金大人對「永續、共榮、創新」的承諾,當色彩匯聚成「NQU 29 ESG」時,寓意學校將以行動實踐ESG理念,翻轉創新、邁向更具永續影響力的未來。 典禮中,校長陳建民頒獎表揚榮獲114年度傑出校友的創校第一屆校友營建工程科88年畢業的李光杏及企業管理系92年畢業的洪念慈,表彰兩位校友的傑出表現。此外也頒發升等成功獎、研究傑出獎、楊忠禮教學傑出暨教學優良獎、貢獻傑出獎和優秀行政人員等獎項。 縣府秘書長張瑞心指出,縣長陳福海相當重視金門教育工程,教育是推動金門發展工作的重中之重,金大自創校29年以來,一直深耕在地,扮演金門縣政府智庫的角色,培育金門人才的搖籃,同時也是縣政府重要的人力資源,金大發展與金門的發展,更是息息相關又密不可分,不僅與縣政府合作,落實ESG,並結合企業設立研究中心,推動特色植物研發。除此之外,更連續四年承辦新南向菁英培育,讓世界看見金門,也讓金門走向世界。張瑞心表示,陳縣長和縣府非常支持金大,在有限的財政資源下,還是大力支持金大,包括,金門縣政府每年提供入籍學子就學津貼1萬元與交通券4千元的補助,鼓勵學子就讀金大,並持續強化縣府與金大之間的各項合作計畫,協助校務工作,讓金大愈來愈有發展。 金大校長陳建民感謝所有支持和協助金大發展與成長至今的各界人士,學校才能不斷成長茁壯。日後除了期盼金大能繼續向前邁進,永續發展之外,也能深切配合世界的趨勢和潮流,在聯合國揭櫫的ESG,也就是「環境、社會、治理」三大原則,包括:環境保護(E)、社會責任(S)和學校治理(G),以及教育部對於各大學要求,強化各校USR計畫與17項SDGs指標之扣連,引導各大學校院於SDGs中尋找學校永續經營目標,尤其在新期程高教深耕計畫,引領各大學校院從教學創新精進、提升高教公共性、善盡社會責任及產學合作連結等四個構面持續精進。 陳建民指出,過去一年來,金大在ESG的方面做了許多努力和成效,包括:環境方面:學校建造中的學生三舍,運用環保理念規劃,爭取教育部補助,與新世代學生住宿環境提升計畫,以落實打造年輕世代宿舍新環境,改善學生宿舍基本設施及公共空間。此外,金大也爭取財政部審議通過「綠色債券」,納入中央政府乙類公債永續發展債券方案,總經費約四億元,並依循綠建築標準設計,預計將成為兼具節能與永續理念的新典範。這不僅象徵中央對金大的信任與支持,也展現學校在永續校園發展上的具體成果與前瞻布局,更是全國大學院校首例。在社會方面:學校近年榮獲教育部補助USR計畫,團隊結合金門的地方特色與產業需求,推動多項在地合作與創新實踐。除了學術與研究面以外,也積極落實「終身學習、永續教育」的理念,辦理「第三人生大學」,為在地長者打造多元的學習舞台,讓教育不受年齡限制,讓學習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從青年到銀髮世代,從校園到社區,學校將持續扮演知識傳承與社會連結的重要角色。治理方面:除了開設「ESG永續發展」、「企業永續經營」等相關學程或專長學程,學校設置多元化的研究中心與地區產業聯結,例如食品、文化、智慧科技與無人機等研究中心,積極整合教學與研究能量,讓每一項成果都能把金門和金大特色做聯結。 校園中同時舉辦校慶園遊會、圖書館更展出青花纏枝新想像-金門陶瓷廠藝品班創作展與「以筆通神」-校慶暨李奇茂大師百年紀念展,展覽融合藝術創作與文化傳承。金大誠摯邀請鄉親前來欣賞藝術展覽,感受藝術之美。校園內舉辦的校慶園遊會更是熱鬧非凡,攤位多樣且氣氛熱烈,為整系列活動增添溫馨與歡樂的色彩,更讓校園洋溢著校慶喜悅與榮耀。
-
專技高考護理師金門考區試務籌備就緒
114年度第三次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高等考試護理師考試將於11月8日在金門登場,金門考區試務工作會議4日完成各項籌備報告,由縣府與承辦單位逐一確認試務流程、試場管制、卷證運送、維安協調及人力配置等細節,務求本次高考護理師考試於金湖國中試區平穩順利進行。 本次考試為11月8日(星期六)全國同步舉辦的專技高考護理師考試,金門考區設置於縣立金湖國民中學,共規劃8001試場1場。承辦單位報告指出,本次考試未設備用試場,考前一天亦不對外開放試場查看;考試期間校園周界不另張貼公告,所有試區入出人員均由巡場主任及相關試務同仁逐一查核,若遇未事先申請陪考者試圖進入,將採柔性勸導、引離方式維持秩序。 在維安規劃部分,已函請金門縣警察局加強巡查,並特別於試題停放飯店設置巡邏箱巡點,以強化試題(卷)安全;另考量試區場地無適當保存設備及食品安全因素,本次不提供代訂便當服務,請考生自行規劃飲食事宜。 試場布置將於11月7日(星期五)下午4時準時進場施工,分工表已通知各組人員,並要求當日全數於試務中心集合;試卷運載則於11月8日當日上午7時20分於指定飯店集合,由載送人員至試場完成運送流程。考試舉行期間,校方協助試區清潔及衛生用品補充,並依配置規劃試場管制區域,以維護安靜考試環境。 考選部試務工作人員預計於11月6日(四)抵達金門,本次未安排典試官巡場,秘書組將協助接待與試務支援。卷證運送由警察局全程支援戒護。承辦單位並提醒,若有適用勞基法之同仁參與試務,請擇期調整例假日休假,以符規範。 本次試務籌備流程明確,試場安全與卷證戒護規範亦已完備。縣府表示,本次考區雖規模不大,但工作標準絕不鬆懈,希望全體試務人員秉持嚴謹精神,協助考生在最安定環境中完成專技高考。
-
ITF台北國際旅展金門館推多元主題活動 暖身迎冬旅
金門縣政府4日參加「ITF台北國際旅展」展前記者會,為「金門老兵召集令」及「金門島嶼生活節」等系列活動持續暖身宣傳,積極搶攻冬季旅遊市場。「ITF台北國際旅展」將於11月7日至10日在南港展覽館盛大登場,金門館攤位編號為M2417,邀請民眾走進金門館,體驗最道地的島嶼風情。 縣府觀光處副處長何桂泉表示,為落實陳福海縣長「友善金門、多元旅遊」施政理念,本次旅展金門館除展售在地特產與多元旅遊商品外,也同步宣傳「金門老兵召集令」(10/1-12/15)、「金門島嶼生活節」(10/5-115年2/28)、「2026金門馬拉松活動」三大主題活動,還有金沙鎮公所的「尋找風獅爺APP」互動體驗、烈嶼鄉公所的「烈嶼鄉芋頭季」、金湖鎮公所的「金湖九宮格」,讓民眾深入感受金門的歷史底蘊與節慶活力,並邀請大家在秋冬走進金門,體驗不一樣的旅遊樂趣。 金門館現場活動豐富,每日推出多項互動活動,包括打卡送金門茄芷袋、DIY體驗「金門地雷三角旗」及「消費滿額好禮2重送」活動。凡於金門館消費滿千元,即可參加第一輪「通通有獎」刮刮樂,再抽第二輪大獎,獎品包含機票、住宿券、金廈船票及多項金門特產,驚喜連連。 金門縣旅行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翁炳信指出,為吸引更多旅客深入探索金門之美,公會特別整合PAK推出「冬季必遊」金門自由行3天2夜的「機+酒」超值旅展優惠價(平日限定,兩人同行,洽詢專線082-312976),並邀集多家旅行社推出特色遊程,包括淘寶國際旅行社「老兵召集令‧金門三日」、金環球旅行社「大小金門 探索酒窖神秘之旅」、華府旅行社「金門自由選」彈性規劃行程、鄉村旅行社「轉動金門-烈嶼跳島新魅力」等,展現金門觀光的多元面貌力與深度體驗,滿足不同旅客的旅遊喜好。 展場現場也匯聚多家金門在地優質業者參展,特產業者如天根草典一條根、馬家麵線、金佳旺牛肉乾等帶來經典好味;旅宿業者金湖飯店;平尚國際的藍色公路遊程以及全台唯一的官窯「金門縣陶瓷廠」的客製化商品等,都推出限量優惠。從伴手禮到住宿旅遊,全面展現金門豐富多樣的觀光魅力。 金門縣政府邀請民眾把握難旅展良機,親身感受金門的在地熱情,開啟一段精彩又難忘的金門小旅行。
-
金門建縣110年郵史文物展登場 回望百年郵政與地方記憶
為慶祝金門建縣110周年,金門縣文化局與中華集郵團體聯合會、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辦「金門建縣110年郵票郵史文物展」,昨(4)日上午於金門縣文化局大廳隆重登場。展覽以「郵票裡的金門記憶」為主題,透過珍貴郵票、印花稅票、鈔券及郵政文物,串起金門百餘年歷史的脈絡與地方故事,吸引眾多民眾與集郵愛好者共襄盛舉。 開幕典禮現場貴賓雲集,由縣府參議陳金增、文化局長陳榮昌、中華郵政協理黃良江、亞洲集郵聯合會副會長陳友安、中華集郵團體聯合會理事長何沐源等人共同剪綵,宣告展覽正式揭幕。 縣府參議陳金增致詞表示,感謝中華集郵團體聯合會、中華郵政與文化局三方通力合作,促成這場極具教育與文化意涵的特展。他指出,金門縣設立於民國四年(1915年),至今已逾110年,回顧歷史令人感慨萬千。早年金門因行政空白,百姓訴訟須遠赴同安馬巷,生活困難重重。旅居新加坡的華僑黃安基與陳芳歲二人深感地方不便,遂號召123位商戶聯名,向福建巡按使許世英呈請設縣。經北洋政府內務部核准,於民國四年(1915年)4月9日正式批准設縣,自此開啟金門現代行政體系的新頁。 陳金增參議強調,「金門設縣的歷史,不僅是制度的建立,更是一種地方自覺與凝聚力的展現。」他說,每次翻閱縣誌,總會被當年先民的決心與智慧所感動。金門能從一座邊陲小島發展為今日兼具文化、觀光與歷史價值的地區,正是這段歷史精神的延續與體現。 他進一步指出,本次郵史文物展的紀念冊中,不僅收錄各時期郵票,更包含印花稅票、銀票、鈔票等珍貴票證,這些看似日常的文件其實蘊藏豐富的歷史記憶與文化價值。「郵票不只是通訊工具,更是一頁頁活的歷史。」陳金增說,郵票與票證承載著國家發展與地方故事,是文化傳承的重要媒介。他期盼展覽能讓更多年輕世代重新認識金門的歷史,從郵史中感受文化的厚度,並帶動文化觀光新契機。 亞洲集郵聯合會副會長陳友安致詞時表示,金門對臺灣乃至整個華人世界而言,皆有著不可取代的歷史地位。他指出,金門自設縣以來歷經滄桑:1937年日軍侵佔、1945年抗戰勝利收復、1949年國共內戰爆發後實施軍管,金門始終是中華民國堅守的重要防線。「金門的歷史雖多舛,卻充滿韌性與榮光,」他說,「每一段郵史都見證了地方與國家的共同命運。」 陳友安強調,金門人民與國軍在艱難年代中並肩奮鬥,從古寧頭到八二三砲戰,皆展現堅毅不拔的精神。如今金門已轉型為兩岸交流的重要樞紐,但那段戰地歲月與文化傳承不應被遺忘。他期盼透過此次展覽,讓觀眾從郵票中重溫金門歷史,感受島嶼的文化底蘊與歷史力量。 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協理黃良江致詞指出,中華郵政擁有129年歷史,能在金門舉辦這樣的郵展,是公司極大的榮耀。金門的地理位置與歷史背景,讓當地郵政發展格外具特色。他指出,「郵政不只是寄遞,更是文化的傳遞者與記錄者。」這次展覽能順利舉行,要感謝縣長陳福海的全力支持以及文化局團隊的協助,讓郵政文化能在金門開花結果。 黃良江協理表示,本次郵展為期15天(11月1日至15日),展覽共展出約60框展品,涵蓋各時期郵票、印花稅票、鈔票與郵政相關文物,內容極為豐富。其中,有的郵票更象徵戰地年代金門人堅持通信與聯繫的精神。他說,「郵票不只是郵政的符號,更是一段段跨越時空的人文記憶。」期盼透過這次展覽,讓更多人認識金門的文化故事與歷史風貌。 昨日開幕現場設並有「臺北郵局臨時郵局」,提供限時專用郵戳與紀念封,民眾可現場貼票銷戳寄信,留下專屬紀念信件,成為展場一大亮點。 為深化展覽內涵,文化局在昨日下午於二樓視聽室舉辦三場專題講座,從多角度詮釋郵史與地方文化。首場由許義宗教授主講「美好記憶中的金門與鈔票」,以貨幣視角帶領觀眾認識金門的經濟與時代風貌;第二場「申論金門文化資產的應用價值-以金門印花稅票為例」,由游振傑老師深入探討印花稅票在地方文化保存與研究中的意義;第三場「金門戰地早期郵史(1949年至1960)」則由何輝慶教授主講,重現戰地郵政的艱辛歷程與人文情感,現場反應熱烈。 「金門建縣110年郵票郵史文物展」不僅是集郵界的一大盛事,更是對金門百年發展與文化傳承的深刻致敬。透過這些郵票與文物的細節,觀眾能重溫郵政文化的演進,體會郵政服務在地方發展、文化交流與時代見證中的關鍵角色。展覽至11月15日止,文化局誠摯邀請鄉親與旅客前往參觀,一同透過郵票閱讀金門,感受這座離島從戰地走向和平的歷史軌跡與文化厚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