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聞
-
金門縣防災士協會成立 顏少棠任首屆理事長
金門縣防災士協會日前晚間舉辦成立大會,於會中選出第一屆理監事,並由理事們推選出顏少棠擔任理事長。顏少棠表示,希望未來持續按照年度工作計畫推展會務運作,強化防災士專業知識與技能,降低災害造成的損害。金門縣消防局長呂英華亦到場祝賀,期盼協會能成為公部門推動防災的重要力量。 近年氣候變遷、災害頻傳,內政部為因應可能發生之大規模災害,有鑑於國內防災概念尚未普及,同時強化民眾自主防災能力,自107年起推動防災士培訓與認證制度。金門縣民間為強化社區自助、互助之救災能力,提升災害防救能量並整合救災資源,於近日成立「金門縣防災士協會」,由顏少棠獲選為首屆理事長。 金門縣消防局指出,「金門縣防災士協會」成立後同步召開第一屆第一次會員大會及理監事聯席會議,通過協會章程及114年度工作計畫與收支預算,並選舉理事、監事、常務理事、常務監事及理事長。 首任理事長由宏玻陶瓷廠總經理顏少棠當選,他同時也是金門縣的資深義消,其父祖輩皆是義消,可說是防救災一脈相承。顏少棠感謝熱心投入地方防災工作的成員,特別是金門縣輔導成立的三個韌性社區(下莊社區、古寧頭社區、東門里社區)均有許多熱心成員加入。他表示,協會未來將以「推廣防災士培訓」、「舉辦防救災交流活動」、「強化社區自主防災機制」及「協助公部門防救災事務運作」等四大任務為核心,持續推廣宣導民眾建立防災意識,並希望能逐年增加金門縣民通過防災士認證的人數,提升整體防災能力。 消防局長呂英華表示,自107年起,金門縣已辦理15場次的防災士培訓,截至今年五月金門縣已有521位合格防災士,其中男性272人,女性249人,男女比例接近各半。呂英華期許防災士協會持續深化與政府單位、民間團體及社區組織的共同合作,以建立民眾自助、互助的防災機制,透過政策推廣、教育訓練及防災演練,共同守護家園,打造一個防災及減災的永續環境。 金門縣防災士協會第一屆理監事名單如下: 理事長:顏少棠。 常務理事:吳伯揚、薛逸璞。 理事:李俊龍、顏士強、蔡瑞豪、洪瑛鈞、徐思綺、楊鑫右。 候補理事:李金溝、李宗儒。 常務監事:李金鎗。 監事:楊舒晴、翁維駿。 候補監事:李文龍。
-
文大代表團跨海來金 與校友相見歡
華岡情深,校友情長!中國文化大學校友總會為凝聚華岡人的向心力,促進校友間的情誼與資源共享,6月20日由副校長王淑音率領一行8人跨海至金門縣,與金門校友會舉辦聯誼餐會,受到金門校友會會長楊鎮浯等校友熱烈歡迎。金門縣副縣長李文良與教育處長孫麗琪特別代表縣長陳福海到場致意,歡迎王淑音副校長等文化大學代表團至金門參訪。 此次文化大學代表團成員包括副校長王淑音、主任秘書謝世傑(曾任金門酒廠董事長)、社資處處長林柏杉、組長王禎綺、體育學系教授余清芳與副教授詹淑月,及校友總會秘書長羅吉旺、秘書劉美姍等一行8人,專程前來與金門校友交流聯誼。此次金門訪問行程象徵母校對離島校友的高度重視,同時為未來更多跨區域的校友情感與資源整合奠定穩固基礎。 聯誼餐會於金城鎮葡京餐廳熱烈舉行,文化大學副校長王淑音在席間表示,金門地區校友歷年在各行各業表現卓越,是華岡的驕傲,此行不僅是重溫校友情誼,也希望金門校友會能正式加入校友總會,共同打造更強韌的校友網絡。她特別邀請金門校友組團參加今年11月8日於陽明山校本部舉辦的校友返校節,歡迎大家重返華岡懷抱,重溫青春記憶。 聯誼餐會現場氣氛熱絡,與會金門校友約30人到場,包括金門校友會會長楊鎮浯(前金門縣長、現任台北農產營銷公司董事長)、總幹事陳勝川、金門縣政府秘書長陳世保、海洋系友會秘書長董加亭、莊添裕等人均出席盛會,並以熱烈掌聲響應總會提議,展現金門華岡人深厚的情誼與支持。 金門校友會會長楊鎮浯表示,金門校友會約成立於十年前,雖受疫情影響活動受限,但未來將更積極參與母校及總會的各項事務與活動,強化校友間的交流與凝聚力,為年輕一代校友提供更實質的支持平台。 校友總會秘書長羅吉旺代表總會理事長黃良華(前立法委員)致詞時指出,「服務校友、強化連結、開創未來」是校友總會的三大核心理念,期盼金門校友會的加入,為華岡大家庭注入嶄新活力。他強調,透過校友總會的平台,能夠集結各地校友能量,不僅促進個人與事業的發展,更能共同為社會創造更大價值。此外,文化大學社資處處長林柏杉、組長王禎綺特別宣傳今年9月27日至29日於美國紐約舉行的「2025中國文化大學全球校友年會」(CCU Global Alumni Reunion in New York, 2025),並於9月30日至10月3日安排費城、波士頓四日遊行程,誠摯邀請金門校友一同前往共襄盛舉,擴展國際視野、深化全球華岡人連結。
-
金門縣楊氏宗親會第一屆理監事就職 楊維居任創會理事長
金門縣楊氏宗親會第一屆理事長暨理監事就職典禮昨(二十一)日上午在海口城餐廳隆重舉行,國內和遠從廈門的楊氏宗親齊聚一堂,共同見證金門宗族文化發展的重要里程碑。典禮上,由金門縣政府副縣長李文良親頒創會理事長楊維居當選證書,象徵楊氏宗親會正式啟航,邁向團結發展的新局。 金門縣楊氏宗親會以「團結、互助、發展、共榮」為宗旨,期盼凝聚宗親向心力,關懷宗親福祉,並鼓勵年輕一代承襲優良家風、發揚祖德。會員踴躍參與,展現宗親對組織的高度支持。 昨日的就職典禮是在上午十一點三十分,於海口城餐廳舉行,出席觀禮貴賓包括金門縣議會議長洪允典伉儷、縣府副縣長李文良、議會秘書長吳鎔銘、議員董森堡、社會處副處長王茲繐、全球董楊童宗親總會副理事長楊清謀、秘書長楊若蓁、副秘書長楊朱華、廈門湖里區楊氏宗祠宗長楊永成、金門縣董楊宗親會理事長董水輪、金門縣董氏宗親會理事長董春聲、金門縣官澳楊氏宗親會理事長楊恭勤、金門縣湖美楊氏宗親會理事長楊肅勝、金門縣湖峰楊氏宗親會理事長楊忠慶、金門縣后浦董楊童宗親會理事長楊肅謙以及金門各地楊氏宗親會與兄弟宗親會理監事及宗親代表,共襄盛舉、場面溫馨隆重。 典禮中,副縣長李文良代表縣府到場致意,他在致詞時表示,宗親會的成立不僅是宗族凝聚力的展現,更是社會基層力量的重要組成。楊氏宗親會的誕生,不但有助於文化傳承與宗族情誼的延續,更將成為金門地區公益事務的積極推手。他也勉勵宗親會團隊齊心協力,發揮「宗親一家親」的精神,攜手推動鄉里和諧發展。 議長洪允典肯定楊氏宗親會的成立意義重大,他說,宗親會在維繫家族情誼、促進社會和諧、推動公益服務等方面,扮演重要角色。他期許宗親會成為金門宗親團體的典範,共同為地方發展貢獻心力,也祝福宗親會會務蒸蒸日上、宗族興旺發達。 創會理事長楊維居指出,金門縣楊氏宗親會的成立,是所有宗親共同努力的成果,象徵宗族情誼的緊密連結,並為楊氏家族的未來發展奠定穩固基礎。他承諾將帶領宗親會持續發展,不僅促進族內團結、加強文化交流,更積極參與地方公益,發揮宗親會的正向影響力,傳承楊氏優良家風。 榮譽理事長楊肅元表示,金門縣楊氏宗親會的成立,是楊氏宗族世代傳承的一大盛事,也是宗親共同團結努力、攜手成就的光榮時刻。他感謝各位宗親與地方賢達的支持,讓宗親會得以順利成立。他強調宗親會不僅是宗族聯繫的平台,更是促進地方和諧、推動公益善舉的重要力量。楊肅元勉勵宗親會新團隊在楊維居理事長的帶領下,發揮「宗族一心、薪火相傳」的精神,廣結善緣,凝聚向心力,共同為金門楊氏宗族的繁榮發展努力,讓祖德長昭、宗風永續。 金門縣楊氏宗親會第一屆理監事名單,包括:理事長:楊維居、常務理事:楊肅謙(兼副理事長)、楊忠慶、楊肅勝、楊肅旺,理事:楊恭勤、楊能輝、楊誠玉、楊鑫右、楊朝基、楊忠凱、楊天水、楊成業、楊忠發、楊雨川、楊建新、楊忠益、楊誠木、楊尹通、楊景皓;常務監事:楊守信、監事:楊定成、楊水東、楊天澤、楊龍傳、楊忠聲。榮譽理事長:全球董楊童宗親總會卸任總會長楊肅元;顧問:楊耀芸、楊誠璽、楊瑞松、楊肅清、楊學仁、楊川逸。會務秘書長:楊忠俊、副秘書長:楊進森、楊忠模;財務長:楊哲銓;總務長:楊肅養。
-
大將體育盃慢速壘球賽 今天爭奪冠軍
由金門體育會慢速壘球運動委員會主辦的首屆「大將體育盃慢速壘球賽」於金門縣壘球場盛大舉行,這項壘球競技吸引地區的壘球好手共襄盛舉。 這項「大將體育盃慢速壘球賽」的主軸精神,在「普及運動、友誼第一」,首屆比賽共有四支隊伍(金一體育、黑潮、擎天虎、龍骨拉山)一同參與賽事,共計有六十餘位選手同場較勁,在兩天的競賽當中,共同享受壘球運動的樂趣。 副縣長李文良昨日也特別到場致意,並且擔任賽事的開球嘉賓,他同時也勉勵選手享受慢速壘球運動,再創佳績。 主辦單位表示,這項比賽將於今(二十二)日下午進入四強賽及冠季軍賽,並預計下午五點三十分舉行閉幕頒獎典禮,歡迎各位 喜愛棒壘球運動的民眾一同前往球場觀賽。
-
知識激盪創意 城中數理資優班發表11組研究成果
金城國中113學年度數理資優班獨立研究成果發表會近日隆重登場,場面熱絡,現場師生與家長共六十餘人齊聚一堂,見證學生們三年來探索科學的學習軌跡。會場以一段學生精心準備的樂器演奏揭開序幕,別具巧思的開場象徵著學術與藝術的交融,為發表會增添溫暖與儀式感。 這場發表會不僅是學生們邁向學習里程碑的重要時刻,也是一場知識與創意激盪的盛宴。金城國中校長謝志偉在致詞中深情勉勵學生「知識的旅程,從一個問題開始,也在一次次的失敗與修正中持續前進。今天的發表會,不只是展示成果,更代表你們擁有了面對未知的勇氣與能力。」他肯定學生們在研究歷程中所展現出的堅持與創造力,同時也感謝所有辛勞指導的師長,為孩子們的學習歷程奠定深厚根基。 本次共發表十一組研究作品,涵蓋數學探究、物理應用、化學分析與生活科學等多元領域。每件作品皆以生活觀察為出發點,透過科學方法推演與實證,呈現出學生紮實的邏輯思維與創新能力,包括:《正n邊形內一點P連到各頂點做三角形的內切圓半徑總和變化》:黃子宸、蔡宗維。《凹四邊形內最大圓之判別與探究》:王亮淇、楊彥恆、陳澤安。《尋找不等臂天平中的偽幣》:黃子宸、方冠程、陳澤安。《正n邊形內接四邊形》:辛彥頡、陳澤安。《以不同數列作為步數與最短距離的影響》:戴子程、黃子宸。《缺格等分正方形之重組》:王亮淇、楊彥恆、陳澤安。《蚵殼粉對酸雨的中和研究》:陳英傑、方冠程。《探討吸水種子及不同酯類對轉酯化產物之影響》:黃羽寧、洪沛歆。《以KM試劑呈色檢測蔬果中過氧化氫酶含量可行性研究》:蔡沛恩、何沐宸、許崴桓。《卡掐不跌倒》:蔡沛恩、何沐宸、許崴桓。《紅粉佳人的千層防護》:蔡聿容、黃思穎。 學生們在發表中條理清晰地說明研究動機、實驗設計與研究成果,現場師長與同儕積極提問,互動熱烈,激發更多延伸思考與創新點子。每組作品的發表不僅展現學生紮實的學術訓練,也反映出資優班重視自主學習與團隊合作的教學精神。 金門高中物理科教師李育賢全程參與此次活動,對學生的研究成果給予高度肯定與建設性建議。李老師更帶來一場以「從錯誤中發現創意」為題的專題講座。他分享:「許多創新的起點,其實來自於一次錯誤的觀察與不經意的發現。不要害怕錯誤,它常常是思考轉彎的起點。」鼓勵學生持續勇敢提問、樂於修正,走出屬於自己的學術之路。 城中指出,本次成果能如此豐碩,背後有一群默默付出的老師群。資優班指導教師黃士祐、陳沛儒、吳佳霖、陳玟靜、辛翰林、謝維倫、李宜芳、楊峻睿與黃品彰老師,以豐富教學經驗與無私陪伴,從研究構想到成果整理,全程支持與引導,讓學生在主動學習的歷程中學會解決問題,也懂得如何與他人合作、共同成長。 發表會中學生們也紛紛分享三年來的學習收穫與成長歷程。許多同學感性表示,資優班不只是學術訓練的場域,更是一個讓他們學會提問、學會觀察、學會獨立思考的平台。「感謝師長一路的陪伴與信任,讓我們完成屬於自己的小小研究夢。」 家長紛紛表示對孩子的成長感到驕傲,並對學校與師長表達由衷感謝。
-
托育人員專業訓練班開訓 結業可考保母技術士證照
為充實本縣托育人力資源、提升托育服務品質,金門縣政府委託新竹科教技藝培訓協會辦理114年度托育人員專業訓練班,規劃兩梯次、共70名學員參訓。第一梯次已於6月21日上午在金門農工職校舉行開訓典禮,此次訓練結業後可依法登記為托育人員,並具備報考保母技術士技能檢定資格,有助於壯大本縣準公共托育人員隊伍,回應日益成長的幼兒照顧需求,為在地家庭提供更安全、專業的托育服務。 開訓典禮由社會處副處長王茲繐代表縣長陳福海主持,宣告這項專業培訓課程正式啟動,她指出,此次訓練依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實施計畫規範,課程共計126小時,涵蓋嬰幼兒發展與照護、兒少法規、健康促進、活動設計、親職教育與社會資源等重要面向,藉由系統化學習,協助學員建構完整的專業托育知識與實務能力。 王茲繐表示,自103年12月1日起,收費照顧三親等以外幼兒者,應依法向地方政府辦理登記,未登記者將處以新臺幣6,000至30,000元罰鍰。她也呼籲家長選擇托育服務時應特別注意保母是否具合法登記資格,以保障幼兒安全與家庭權益。 托育服務的品質攸關幼兒身心健康與家庭福祉,縣府表示,未來將持續推動托育專業化政策,強化在地保母培訓與管理制度,並透過專業訓練與技能檢定制度,協助更多有志從事幼兒照顧工作的民眾進入托育體系,共同打造友善、可靠的育兒環境,落實本縣零歲教育與在地安家的政策藍圖。
-
電桿發火 巡警先期弭災
金寧鄉昔果山圓環往村莊方向一處電線桿突發起火,火勢一度冒出陣陣濃煙,情況相當危急。金寧分駐所巡邏警員許俊祥與陳尉儀接獲報案後,正巧巡邏至附近,立即趕赴現場應變,並於消防隊抵達前果斷使用巡邏車上配備的滅火器,將火勢初步撲滅,成功防止火勢蔓延釀成更大災害。 金城分局指出,二名員警到達現場時,發現電線桿上纏繞的電線正猛烈燃燒,且有延燒至鄰近樹木的可能,情勢危急。為爭取寶貴時間、守護公共安全,兩人不畏風險,迅速拿取滅火器進行初期滅火作業,成功將明火控制。隨後消防隊抵達現場接手處理,並全面檢視火點及周邊可能延燒之處,數分鐘內即完成撲滅作業,所幸無人受傷,也未波及其他車輛與建物。 警消合力控制火勢後,員警隨即協助引導救災車輛、疏導現場交通,並通報台電公司及名城電視派員前往檢修。經消防單位初步判定,疑似電線短路導致自燃,已排除人為縱火之嫌,詳細起火原因仍待進一步調查釐清。 金城分局長朱政憲表示,第一線員警展現臨機應變的專業判斷與果斷行動,成功消弭火警危機,確保市民生命財產安全,實屬民眾守護者最佳典範。他也提醒鄉親,若發現治安、交通或不法情事等,請立即撥打110報案,警方將以最快速度趕赴現場處置,全力守護鄉親的生命、財產安全。
-
版畫之父廖修平親臨金門 首度公開示範美柔丁版畫技法
榮獲第29屆行政院文化獎、享譽國際的台灣現代版畫之父—廖修平博士,即將於6月24日(星期二)上午9時30分,專程蒞臨金門,親赴其得意門生黃世團教授所設立的「黃世團版畫工作室」舉行首次公開示範教學,現場示範「美柔丁版畫」創作技法,開啟工作室的處女秀。此次活動地點設於金沙鎮西園里201號,誠摯邀請金門藝術創作者、美術教師及藝文愛好者共同參與,近距離見證國際級大師的藝術風采與深厚教學功力。 廖修平博士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榮譽博士,2025年更與旅日藝文名人翁倩玉女士同時獲頒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榮譽博士,表彰其一生對藝術創作與教育的貢獻。他被譽為亞洲版畫開拓者與領航者,長年致力於現代版畫推廣,為台灣現代版畫奠定堅實基礎。在其藝術生涯中,他培育無數優秀學生,桃李遍布各地,金門更是其中重鎮之一。 金門對廖修平博士而言,不只是藝術耕耘的場域,更是情感深厚的第二故鄉。早年他曾於大膽島服役,與金門結下不解之緣。之後多年來,他不僅多次訪金參與文化交流活動,更主動建言推動當地文化建設,現亦擔任金門縣政顧問與國立金門大學講座教授,持續為金門藝文發展注入寶貴資源與能量。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金門許多優秀藝術人才皆出身於廖博士門下,包括文化獎得主黃世團(第6屆)、吳鼎仁(第8屆)、王士朝(第9屆)等教授,及前文化局長呂坤和、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前系主任張國治、知名設計師蘇益家等,皆曾於其工作室深造。此外,翁清土、楊忠德、唐敏達等老師亦曾在台師大受其教誨。這份深厚的師生情誼與藝術傳承,讓金門藝術圈與廖博士形成緊密連結。 廖博士亦與金門藝壇已故巨擘李錫奇交情深厚,兩人經常共商金門文化願景,推動文化建設不遺餘力。他曾大力推薦金門美術館成立,促成亞洲國際美展、亞洲國際版畫大展、金門國際版畫大展等多項國際藝文活動,成功讓金門藝術走出島嶼,走向世界。 2022年,廖博士偕同台師大藝術團隊參與「畫家畫金門」寫生活動,並對當地藝術家李苡甄與楊天澤(第10屆金門文化獎得主)的陪同與款待念念不忘。他也曾全力推薦吳啟騰校長榮獲台師大傑出校友,展現對金門文教的深厚情感與支持。 此次受黃世團教授誠摯邀請,廖博士不僅欣然赴會,並親自示範「美柔丁版畫」技法。這場在傑出學生創設的工作室舉行的首次公開教學,不僅具象徵意義,也象徵師徒傳承的深厚情誼,對金門藝文界更是意義非凡。 過去在馬英九總統任內,國家文化總會舉辦「百歲百畫—臺灣當代畫家邀請展」,展出125位台灣當代畫家作品,金門僅有已故李錫奇與黃世團兩位藝術家獲選,奠定金門在台灣版畫藝術中的地位,被譽為「版畫的故鄉」。 除了藝術創作與教學外,廖博士日常亦積極從事公益,推動文化普及不遺餘力。他成立「福修基金會」,設置「福華台灣藝術空間」,提供免費展覽平台;並創辦「台師大國際版畫中心」,支持中國版畫學會與十青版畫會等藝術組織,堪稱版畫界永不止步的實踐者與推手。 這場於6月24日舉辦的「美柔丁版畫」示範教學,不僅是一場藝術饗宴,更是金門與國際藝壇交流的重要節點。歡迎所有對版畫藝術有興趣的朋友,踴躍前往金沙鎮西園里201號黃世團版畫工作室,共襄盛舉,親睹一代大師風采,感受現場創作的無窮魅力。
-
學童樂音響徹海角西岸 烈嶼四校共創美好夜晚
西口國小日前再次選定海角之西-烈嶼雙口海灘,辦理「金樂飄揚、海風迎廈—西口國小海角之西聯合音樂會」,邀集烈嶼學區的烈嶼國中、卓環國小以及上岐國小共同參與。伴隨落日與晚霞,讓孩子們感受演出的美好,也讓觀眾享受一場音樂的饗宴。 音樂會在教育部、金門縣政府教育處、烈嶼鄉公所、烈嶼鄉民代表會的大力支持下,由西口國小主辦,金門國樂協會及烈嶼學區各校協辦。教育處長期推動藝文相關業務的退休科長許能麗、西口村長孫先雄、西方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方建軍、常務理事蔡金爵、烈中校長黃文華、家長會榮譽會長李良財及卓環國小校長楊杰頤、上岐國小校長梁新賢全程參與,共同聆賞演出並給予肯定與祝福。 西口國小校長劉界宏特別感謝雙口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林仁儀協助場地覆土整平、解決電力及舞台木板搭建等現場整備問題,也感謝西口國樂後援會李憶芳會長、家長會長吳明姿帶領家長們協助彩排演練及整場音樂會的後勤支援。 西口國小指出,這場音樂會由上岐國小氣勢磅礡的大鼓演出揭開序幕,接續由烈嶼國中銅管、長笛及國樂團演奏。卓環國小則帶來長笛、口風琴及榮獲全國音樂比賽優等的直笛隊合奏等表演。西口國小帶來由林麗姿與洪素萍老師指導的民俗舞蹈表演,讓現場觀眾陶醉於豐富多元的藝術饗宴中,並由王浩羽老師指導的二胡與陳璽尹老師指導的琵琶團進行演出,獨奏、合奏及新舊生的穿插表演,最後二胡與琵琶的精彩合奏更將演出帶到音樂會的最高潮,今年的音樂會在學校家長會前會長蔡金爵贊助煙火點燃施放後為音樂會畫下完美句點,讓在場的每位度過一個難忘特別的音樂饗宴。 西口國小校長劉界宏指出,烈嶼學區各校積極發展藝文社團與相關課程,西口國小希望提供孩子們展現自我的舞台,選擇在深具特色的雙口海灘辦理音樂會,讓學生在特別的戶外場域中享受演出樂趣。儘管音樂會場地並不完美,需克服潮汐、鋪面不平整與沙土等挑戰,但伴隨海浪聲與沁涼海風,看著夕陽與晚霞逐漸轉為對岸廈門的城市夜景,這場結合金門自然美景與廈門城市風情的音樂會,最終在溫馨和諧的氣氛中,觀眾帶著滿足與喜悅的心情圓滿落幕。
-
藝術家張維倫繪畫特展登場 呈現金門水獺生態風采
《悠游水獺.生態金門》張維倫繪畫特展已自6月12日起展出,由金門縣文化局主辦、金門縣文化園區管理所與金門縣金沙鎮述美國民小學協辦,並於6月14日下午2時30分假文化園區歷史民俗博物館B1舉辦開幕茶會,駐縣藝術家張維倫、文化局副局長洪蘋萱,述美國小校長楊恭墉及學生,以及喜歡生態及繪畫藝術的地方文化、教育與藝術界代表出席,一同見證藝術與生態交織的精彩成果;展覽為期至7月2日止,歡迎把握機會前往參觀。 金門縣文化局副局長洪蘋萱致詞時指出,金門文化資產豐碩,更難能可貴的是保有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此次藝術家張維倫在駐縣期間創作,將藝術結合金門生態的關懷與刻畫,透過細膩筆觸描繪歐亞水獺生命故事,是一次珍貴的文化與生態教育的結合。尤其,非常感謝述美國小師生參與創作,讓孩子以藝術語言關懷自然,這也正是文化局長年推動在地扎根的成果體現。 開幕茶會現場,由策展人也是駐縣藝術家張維倫導覽介紹展出內容,她也指出,駐縣期間之創作,主要是以繪畫為語言,試圖描繪水獺在金門生活的樣貌,不僅呈現其生物學特徵,也透過藝術手法以及一些想像與敘事元素,希望透過繪畫亦或是與師生的互動創作等,帶領觀賞者能在欣賞作品時,也感受到水獺等自然生物與我們共存的脈動。 這場展覽的開幕茶會吸引地方藝文界代表與會,對於展覽也予以肯定,其中,文化園區管理所所長盧根陣表示,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為文化與教育交流的平台,展覽除了展現藝術家對水獺的深刻觀察與創作熱情,更是文化與地方合作的典範,期盼有更多駐縣創作計畫在地發展,讓藝術在金門落地生根。 述美國小校長楊恭墉也說,感謝文化局以及藝術家等媒合,讓學生有機會能共襄此次藝術盛會,學子們也實際透過參與繪畫學習關懷生命,以及用藝術語言說故事,收穫豐富。金門酒廠胡璉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陳龍安則強調,藝術家張維倫的創作,展現對自然的敏銳觀察。藝術可作為保存與傳承生態價值的重要途徑,展覽為文化與自然融合樹立典範,基金會持續支持金門文化藝術,期待與更多藝術家合作。 國防大學政戰學院應用藝術學系主任張旭光也指出,藝術不只是表現技法,更是觀察世界與介入社會的方式。展覽引領觀者看見藝術如何轉化科學資料為動人的視覺敘事,尤其是珍貴的水獺更具深刻的教育意義。同為藝術教育者,樂見是類跨領域與跨年齡的創作實踐,並持續發酵出更多影響力。退休校長陳為學也說,教育強調學生與環境的連結,這場展覽為學生提供透過藝術創作的角度學習尊重自然、尊重生命的機會,這不僅是一堂美術課,更是一場生命教育的實踐。 本次展覽三大主題亮點包括,「生物插畫系列」:從遠古的奧莫大水獺到現存的歐亞水獺,以數位繪圖方式精細描繪其外型與骨骼結構,兼具知識性與美感。「藝術繪畫系列」:以水彩為主體,融合色鉛筆與壓克力媒材,展現水獺悠游於金門水域的詩意畫面。「述美國小學生作品專區」:「如果我是一隻水獺」熱縮片彩繪磁鐵創作,充滿童趣與創意,是藝術教育與環境教育融合的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