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聞
-
縣府辦研習講座 強化職場霸凌防治與處理機制
金門縣政府人事處辦理「從兩公約之工作權談職場霸凌防治」研習講座,以縣府及所屬機關學校同仁為參加對象,聘邀財團法人中華勞資關係研究所所長、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兼任研究員—焦興鎧教授擔任講座。焦教授是美國哈佛大學法學碩士,也是史丹福大學法律科學博士候選人,長期關注研究我國及國際勞工權益、勞動法規等課題,包括兩性工作平權和職場性騷擾、勞資關係與勞動法規等議題。 為推動促進公務同仁對性別平等與人權等國際重要議題的認識,因應對民主價值相關議題政策日漸重視的時代趨勢,金門縣政府人事處近年來將性別議題和人權教育列為重要研習辦理項目,規劃辦理相關議題範疇主題性研習訓練,期以增進提升公務同仁相關專業知能。 焦教授在研習中首先說明職場霸凌(workplace bullying)的概念最早可溯及上世紀八○年代初期,是從對動物群聚生活「強凌弱,眾暴寡」現象的觀察,類比適用到人類在職場中因人際互動不良所引發的各類問題;這類行為通常是利用職務上之優勢地位,或濫用人際關係,而實施具有意圖性之不法侵害行為,即便是基於職務上之必要,但卻施以不當之言語或肢體行為。職場霸凌現象的形成背景主要是受到經濟全球化及區域整合趨勢、勞動市場多元化發展等影響,而職場霸凌問題所產生之負面影響,除了對被害人造成生理及心理的傷害外,也可能致使組織員工士氣低落和生產力降低等問題,甚至進而擴大到對整體社會產生負面效應。 焦教授也提到職場霸凌的態樣大致有20多種,像是在職場中被特別挑出來負面地另眼看待、在他人面前對被霸凌者咆哮、羞辱或威脅,或以各種方式鼓動同事孤立被霸凌者、將其邊緣化等,這些態樣之影響往往會超出職場之範圍,而外溢至其他場域,包括所謂「網路霸凌」(cyber bullying)。根據在台灣針對職場霸凌的調查研究顯示,有高達61%施暴者為上司,其職場霸凌行為最常見的形式有「言語謾罵」、「冷嘲熱諷」及「勞務分配不均」,此外,另有35%是受到同事霸凌,其霸凌行為主要樣態為「背後攻訐」、「遭受小團體排擠」,以及「冷嘲熱諷」。 焦教授也進一步講述了職場霸凌在美日韓等國的發生情形及處理作法,同時說明外國經驗顯示制定專法並不足以解決防治困境;而國際社會對於職場霸凌議題的正視,可以溯及國際勞工組織在2019年所通過的第190號禁絕工作領域暴力與騷擾公約,這是目前國際組織對職場暴力、霸凌及騷擾最完整之規範。焦教授也提出我國目前對於職場霸凌申訴事件的相關法院判例,說明職場霸凌調查實務與程序。焦教授認為,職場不法侵害案件對相關當事人及事業單位都會造成既定傷害或影響,所以最有效之方式還是事先預防,而這就需大家都要有正確之互動意識,在各個場域內互相尊重,不要有任何不當越軌之言行出現。
-
湖區國樂團發表湖聲悠揚紀念冊
金門湖區國樂團成軍九年,金湖國中與金湖國小兩校的家長後援會,悉心彙整孩子們多年來成長的軌跡,並編纂成紀念冊,後援會昨(14)日假湖小視聽教室舉行了紀念冊的發表會。 在金門湖區的音樂歷程中,金湖國小國樂團於民國105年8月成軍,標誌著一個嶄新音樂篇章的開啟。隨著這股國樂熱潮的蔓延,也希望孩子的音樂之路可以持續下去,金湖國中緊隨其後,也在106年9月成立了國樂團。如此一來,不僅為孩子們提供了珍貴的音樂學習機會,更為整個金門的東半島注入了活力與希望。 兩校的國樂家長後援會,對於多年來兩校校長及行政單位的全力支持深表感謝,並對黃光佑老師、葉雅妮老師、石子尹老師及各分部老師每個月舟車勞頓的往返台灣金門,且悉心的指導孩子們表示衷心謝忱。這些努力使得兩校的國樂團穩步成長,並在全國音樂比賽中屢獲佳績。截至今年度,湖小及湖中國樂團共榮獲四個絲竹室內樂的特優獎及三個國樂合奏大團的特優獎,為金門的音樂教育增添了璀璨的光彩。 國樂家長後援會的爸爸媽媽們不僅全力支持孩子們的每一次練習、演出與比賽,更在每年學期結束前,籌劃溫馨的畢業歡送,珍藏孩子們從稚嫩走向成熟的每一個美好瞬間;當孩子們獲得佳績時,後援會也會為他們舉辦慶功宴,成為湖區國樂最堅實且最溫暖的力量。今年,兩校的後援會更是花費心血,將湖區國樂九年來的點滴回憶彙集成冊,這本紀錄冊既是對堅守國樂九載的孩子們的成長禮讚,也是家長們對那些陪伴練琴歲月及賽場榮光的珍貴回憶的寶盒。 湖中後援會會長董雅雯表示,名為「湖聲悠揚」的紀錄冊,融合了湖小及湖中兩校的「國樂大事記」,並以「孩子成長足跡」、「師者明燈」、「樂事拾珍」、「人物風華」、「後援情長」為主題,編寫成一幅聲色交融的湖區國樂紀實。值得一提的是,這本紀錄冊從照片的收集、文章的撰寫到編纂成冊,全由兩校後援會的家長們執行,甚至連出刊費用新台幣七萬元,也是由多年來投身於國樂的三十幾位家長們共同出資。 回溯湖區國樂的源起,民國96年金湖國小的吳啟騰校長播下了第一粒種子,王金國老師悉心澆灌,然而在民國101年,由於種種原因,國樂發展一度暫歇。隨著105年8月的重啟,湖區國樂的第二部曲已然掀起更為洶湧澎湃的音樂浪潮。在這片充滿音樂與希望的土地上,金門湖區的國樂將繼續傳承與發展,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在音樂的海洋中自由翱翔。 昨天出席發表會的成員有:金門國樂協會理事長李有忠、前國樂協會理事長石兆瑉、金湖國中校長莊錦智、金湖國小校長陳佩玉、金湖國中國樂家長後援會會長董雅雯、副會長王志孝、金湖國小國樂家長後援會會長吳惠如、金湖國民中小學勵學基金會執行長陳向鑫、金湖國中學務主任王晢剛,還有多位湖區國樂家長及畢業的湖區孩子們一同參加,湖區國樂靈魂人物,金湖國小前校長陳為信(現任中正國小校長),雖然因為出差無法出席,則特別致贈花籃祝賀紀念冊的出刊。
-
八二三榮民呂陳燕阿嬤慶百歲生日 獲總統贈壽屏
金門榮服處劉信義處長日前率領副處長彭致和、業務承辦人汪成飛輔導員、榮欣志工承辦人許丕懌助理員及榮欣志工呂淑瓊隊長等前往金湖鎮西村呂陳燕奶奶家中歡慶百歲壽誕,除轉贈總統賴清德及行政院院長卓榮泰祝賀「壽屏」,並代表輔導會主任委員嚴德發致贈「金壽桃」,獻上對壽星最深的祝福;隨後在劉處長帶領下高唱生日歌、切蛋糕,一起分享百歲人瑞的喜悅與福氣,本次祝壽活動蓮庵里呂永林里長亦前來為壽星祝賀,並致贈祝壽金,活動過程溫馨圓滿。 呂陳燕奶奶在民國15年6月5日生於金門縣金湖鎮山外村,17歲嫁至西村,共育有3子7女,婚後相夫教子,夫家務農,早年除協助農事外,並於村內開雜貨店以貼補家用,含辛茹苦把子女扶養成人,目前子女散居兩岸三地,在各行業中有不錯的發展,此為奶奶一生最感欣慰之處,奶奶目前由外籍看護陪同專責照顧,雖然失智無法表達,但歡喜之情溢於言表,不時以堅毅的目光,向祝壽的大伙表達感謝之意。 劉信義處長表示,呂奶奶一生經歷日本統治、古寧頭戰役、823砲戰、619砲戰等重要戰役,能夠這麼高壽,真的相當不容易,這與她安貧樂道的性格及簡樸的生活習慣,息息相關,看到老人家現在精神這麼好,真的很為她高興,榮服處將持續秉持高度服務熱忱,提供必要的服務。
-
浦揪新創市集今天收攤
金城鎮公所於六月十三日至十五日,舉辦為期三天的「浦揪新創市集」,現場聚集五十家的攤商(含十六藝文特區商家),集結了吃喝玩樂,讓民眾到十六藝文特區來尋寶;金城鎮公所表示,活動今日將是最後一天,活動時間從下午三點半至晚間九點半,歡迎鄉親把握機會,趁著周末假日來逛逛。 金城鎮公所表示,「浦揪新創市集」已經舉辦多年了,每次活動都受到年輕的民眾熱情支持,每次活動的攤位都集結了輕食類、飾品類、布作類、手製類、文創類、設計類、生活實物類、皮革類、小農類等,攤商種類十分多元化。 活動的商家,除了十六藝文特區的常駐商家之外,還有ChaCha.studio、Hey Yun鉤鉤手、一把蔥雜燴工作室、玩布玩、食糖-手工棒棒糖、魚MOM手作、珠珠醬BABUY、蝦咪礦、薰賢工作坊、A-Brei Atelier、Zooey&Macramé、小郭煮、羊毛出在羊山上、耳以、佛系女孩原創工作室、勁吼犽烘焙工作室、苦瓜織織 Bitter then Better、班傑明手作坊、舫舫工作室、彩虹金幣脆餅、蓮手創藝術工坊、膩珈琲、織織喳喳、霧織絮語 Mist wisp、妙妙屋庇護工場、紅撲撲手感創作、A*Kang's 阿康的手工皂、杯杯聚到等眾多的文創店家現場擺攤,等著民眾來選購。 此外,現場還將邀請樂團或歌手現場演出,演出者的時間分別是:四點至五點三十分,表演者為「Martin馬汀」;六點至七點三十分,演出者是「評逵Ozzy」;八點至九點三十分,演出者為「點兒」。
-
幸福手作攜親子共度美好時光
金門縣政府社會處金湖社會福利服務中心於昨(14)日辦理「幸福手作‧愛的素坯」親子活動,聘請凝室陶瓷工作室洪禎鞠老師講授,該次活動招募對象為金湖社福中心所服務的家庭及社區親子,計有28戶親子家庭參與;社會處黃雅芬處長也親臨現場與民眾熱情互動,替此次活動拉開序幕!並表示期望讓參與者假日能有一個好好放鬆身心、享受親子時光的場地及趣味體驗。 縣府社會處表示在設計本次「幸福手作‧愛的素坯」親子活動時,考慮到孩子的年齡特徵和發展需求,因此將活動分為兩個場次,分別為3-6歲幼兒及其家長、7-12歲兒童及其家長,現場參與的親子們在專業老師帶領下,體驗捏陶土、彩繪素坯盤與杯子等創作過程。 首先,針對3至6歲的幼兒及其家長,希望他們能夠享受色彩和圖案的搭配,並通過簡單的彩繪創作,發揮他們的創意;孩子們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使用顏料自由塗鴉,裝飾自己的盤子,家長與孩子一起參與這個創作過程,幫助孩子選擇顏色、搭配圖案,並協助完成創作,這樣的互動不僅讓孩子學會如何表達自己,也能讓家長在過程中發現孩子的想法和創意;完成的盤子將成為家庭的珍貴紀念品,象徵著這段美好的親子時光。 而針對7至12歲的兒童及其家長,安排了素坯杯子的彩繪體驗,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通常擁有更多的創意和更精細的動手能力,因此他們在彩繪過程中挑戰更多的設計選擇,創作出具有獨特個性的作品;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孩子們可以自由地設計自己喜歡的圖案或色彩,並將其運用到杯子的表面,家長與孩子一起討論和協作,幫助他們在創作過程中發揮更多的創意,並共同完成這個富有挑戰性的創作;最?完成的杯子,不僅是日常生活中的實用物品,也是孩子們心血與創意的結晶。 家長們對於這次活動的回饋表示,這次活動讓他們意識到,原來孩子們在創作過程中有這麼多的想法和創意,這讓他們感到驚訝和欣慰,尤其在畫盤子(對於3-6歲的幼兒)和畫杯子(對於7-12歲的兒童)時,親子共同合作的過程非常有趣,家長能夠感受到孩子創意的爆發和在創作中所展現出的專注力。 對孩子而言,這是一個極富成就感的過程,許多孩子表示,當他們完成自己的盤子或杯子時,心中充滿了自豪感和快樂;他們不僅學會了如何運用顏色和形狀來表達自己,還感受到每一個創作過程中,耐心與努力的重要性。 兩場親子共學體驗課程中,社工也安排了金湖社會福利服務中心的宣導活動,透過有趣的有獎微答方式來吸引大、小朋友的目光,藉此引導民眾對金湖社福中心的服務有更進一步的認識,也歡迎所有民眾在手作體驗課程後,如有閒暇時光都能帶家人到金湖社福中心一同放鬆、遊玩。 縣府社會處表示金湖社福中心將持續規劃多元家庭支持服務,詳情請關注「金門縣金湖社會福利服務中心」臉書專頁,並透過中心臉書粉絲專頁分享最新資訊,鼓勵民眾踴躍參與。
-
救國團聚光計畫助追夢
救國團為了關懷偏遠地區與弱勢兒童教育資源的不足,從一○七年起,開始推動一項名為「愛‧分享」聚光計畫公益活動,這項活動至今已經邁入第八年,救國團金門縣團委會至今已經協助十所國中、小學,約兩百位學童完成心願,成果豐碩。 金門縣團委會表示,這項「愛‧分享」聚光計畫公益活動,透過各縣市團委會積極走入各縣市,發掘偏鄉學童的潛能與夢想,透過技能學習與創作體驗,讓孩子用雙手創作成果作品,再以成果交換實現心願,不僅是圓夢,更鼓勵自我探索與未來想像。 金門縣團委會指出,今年的「愛‧分享」活動,特別獲得湖埔國小校長曾秀玲的全力支持,並選在六月十一日下午盛大舉行;活動由湖埔國小美術組長洪菱老師指導,帶領三十五位學童參與陶杯彩繪創作,並親筆書寫心願卡,同時將完成的作品將上傳至專屬平台,讓社會善心人士透過交換行動,一同為孩子實現夢想。 湖埔國小校長曾秀玲表示,感謝救國團愛心急難扶助基金會推動如此有意義的活動,讓孩子在「做中學、學中做」的實作中培養多元能力。透過聚光計畫的平台,不僅開啟孩子的想像力,也讓他們學習設定目標並努力實現的價值。她勉勵學生珍惜這樣的體驗,投入學習、發揮創意,創作出屬於自己的夢想作品。 救國團金門縣團委會主任委員馬志亮也指出,感謝總團部與愛心急難扶助基金管理委員會共同促成此次活動,幫助偏鄉學童跨出追夢的第一步。特別感謝曾校長的用心協助,使活動圓滿順利。他表示,期望透過「愛‧分享」聚光計畫,持續「聚焦」偏鄉需求、「凝聚」社會力量、「匯聚」大眾愛心,讓善的循環在社會中生根,營造更多溫暖與希望的氛圍。更期待孩子們從中獲得啟發,明白「夢想靠努力實現,付出才能獲得」的寶貴人生道理。
-
《浯鄉村事-金社區》從熱飯菜到暖人心 安岐社區用心守住人情味與老故事
【社區光彩.在地力量】安岐社區從共餐到共好 金門有些村名,至今仍保留著語言裡的古老餘韻。行政區的更動,或許改寫地圖上的稱呼,但在地人的口中,許多地方依然以金門話呼喚著舊名;正如你走進金寧鄉的安岐社區,若與當地的長輩閒聊,聽見他們親切地稱這裡為「後岐」,是老一輩人對土地的熟稔與深情,是一種地域文化的默契識別。 安岐是一個多姓氏的傳統聚落,以周、蔡、許、吳四姓為主,其次還有陳、林、洪、薛、錢等姓氏,彼此間守望相助,世代交融,共構出社區溫厚的人情味,儘管安岐社區歷經歲月洗禮,人口結構逐漸老化,長者常常在弄巷中漫步是最熟悉的背影,但近年來,隨著多起住宅建案陸續興起,一批批來自他鄉的年輕人選擇在此落腳定居,逐漸將這片舊時村落視為新生活的開始。老屋新居交錯,銀髮與童音並行,為原本安靜的安岐村注入帶來生氣盎然,激發社區發展協會與居民團結努力的決心,一步一腳印走出一條「共好共生」的社區之路。 2018年,安岐社區參與衛生福利部「金卓越社區」選拔,勇奪全國甲等獎,是對社區卓越發展的高度肯定,安岐社區居民深感驕傲與鼓舞。 在理事長吳神佑的帶領下,安岐社區發展協會積極為社區長者服務,組織每日志工投入服務,針對高齡化社區的需求,著重推動老人福利、社區共餐與照顧延伸服務;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在地老人營養餐食服務」的落實。 安岐社區的共餐服務,除了為長者提供一頓溫熱可口的飯菜,是促進社交互動、強化健康照護的重要支柱,社區發展協會堅守「在地人做在地菜」的理念,從選材到烹調,皆以年長者的需求為優先,確保飲食的營養與適口性,讓每一道菜都讚賞有加,讓長者在熟悉的飯菜香找回歸屬感,吃得安心,吃得開心。 透過共餐服務時間,老人家期待與老朋友取餐共餐、聊天、參與簡單的運動,這些看似日常的小事,卻是點點滴滴地提升社區的溫度,讓活動中心變得更加活絡、有笑聲、有幸福的味道。 為了讓共餐服務具永續性與專業性,安岐社區活動中心無疑是一大助力,這座二層樓的多功能建築,坐落於社區核心位置,是安岐社區暨安美村辦公處的重要據點。其一樓規劃設有設備完善的廚房、衛生間及多功能空間,能充分支援每日共餐及各類老人照護活動。二樓則設有辦公室、會議空間及陽台,提供社區運作與會務推廣的舒適地方。此外,活動中心象徵著安岐社區邁向現代化治理與高齡友善環境。配合周邊景觀整理,整體社區視覺風貌煥然一新;如今的安岐,是長者安心生活的好所在,是青年返鄉可期的希望基地。 「讓每一位長者,都能在熟悉的村莊被照顧。」雖然是一句輕輕簡短的話,像是一種承諾,它映照著吳神佑理事長與安岐社區志工團隊共同理念;從日復一日的營養共餐,到設計細緻多元的社區活動,與推動具前瞻性的社區營造與高齡友善空間,協會用實際行動勾勒出一幅「老有所終、老有所依」的社區照護藍圖。 這座曾榮獲全國社區評鑑甲等獎的社區,所贏得的,不只是制度上的肯定與榮耀,而是一種對未來的鞭策與期許。因為對安岐人來說,「榮耀」從來不只是掛在牆上的獎牌,而是推動社區持續進步的動能與責任。社區的光彩,不在於表面裝飾得多麼華麗熱鬧,而在於日常生活中,那一份份來自人與人之間的真心關懷與溫暖對待。 在這塊屬於金門的土地上,安岐選擇以最質樸的態度、慢慢地、靜靜地、默默耕耘;每一次陪伴,每一次共餐,每一次招呼,都是他們對可以「在地老化」最真摯的註解。正因如此,安岐社區是長者願意走出來活動的地方,這裡,照顧長者、尊敬長者是一整個社區共同的使命。從志工們無怨無悔的付出,到居民間彼此守望相助的情誼,安岐用行動詮釋了「社區」的真正意義,我們都是「後岐人」不管來自何處,大家能做鄰居就是有緣! 【以社區為核心健康】從安岐出發,共築熟齡友善社區 當邁入「超高齡社會」,如何促進長者健康、延緩老化、深化社會參與,成為每一個社區無法迴避的重要課題。安岐社區率先展現社區自發力量的可能性,安岐社區發展協會常常與金寧鄉衛生所、國立金門大學護理學系攜手合作推動的健康教育活動,結合在地資源與專業力量的多元參與實踐;透過青銀的交流與互動,長者從中獲得實用的健康知識,年輕學子提供服務學習與關懷實踐的舞台,促進社區成為世代融合、知識共享與情感連結的重要平台。 安岐社區發展協會積極推動社區營造與長者關懷,致力於打造一個熟悉、安全又有人情味的生活空間,安岐社區長期深耕、累積動能,社區提供了場地與人力,串聯在地長者、學生與家庭,讓社區居民的可以有主動參與的興致。 金寧鄉衛生所與金門大學護理學系的專業加入,補強社區行動的專業支撐。衛生所長期耕耘社區健康促進,提供預防保健、健康諮詢等多元服務;護理學系則透過服務學習課程,讓學生走入社區,實際參與健康教育與活動設計,實現理論與實務的結合。但最重要的推動力,仍然來自安岐社區自身的動員與身體力行。 從一場一場活動中,可以發現社區充分展現強大潛力,當社區有意識地主動出擊,能回應在地長者的需求,帶動跨世代的互動與連結。在熟悉的活動中心,長者卸下心防、學習尊重、居民彼此支持,一個有溫度、有活力的社區樣貌,已逐步在安岐實現。 因此,常常在金門烈日下的社區小徑上,看到社區林美龍總幹事的身影總是匆匆為社區忙進忙出,穿梭於安岐的村間小道,因為她堅信,照顧社區長者,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安岐社區將持續扮演主動角色,與衛生所、學校等單位緊密合作,推動更多以在地需求為本的健康促進行動,讓社區成為一個有溫度的「生活共同體」。在這裡,人與人之間不是擦身而過的鄰居,而是彼此關心、互相支持的夥伴。社區關懷據點裡的歡笑聲、健康操課堂上的節奏聲、點點滴滴,都是安岐這塊土地正在細緻織就的溫柔網絡。她盼望能與更多單位緊密合作,打造一套真正貼近在地需求、長照與預防並重的健康促進機制。她相信,從安岐出發,不是只有年齡的累積,而是與人為善、彼此扶持的生命延續。 【手作土豆粿、慢遊安岐】社區攜手點亮農遊文化 安岐社區發展協會以實際行動支持鄉公所舉辦的觀光文化系列活動全力響應,攜手推動在地文化的深度體驗,社區特別規劃推出「紅龜粿手作工坊」與「慢遊社區生活體驗」兩大主軸活動,將金門特有的食農文化與溫厚人情,透過一雙雙巧手與一場場導覽,細膩呈現給每一位走入安岐的遊客。 紅龜粿(土仁粿)在金門,是節慶的傳統技藝象徵之一,協會特邀在地長輩擔任師傅,手把手教導參與者如何揉粉、調色、包餡、印模,每一顆粿都蘊藏著金門世代流傳的味道與祝福。 而在「慢遊社區生活體驗」中,安岐社區發展協會精心設計了路線,帶領民眾漫步於鄉間小路,田野風景,認識金門特有的農業資源與人文故事。導覽志工們熱情解說,從古厝建築到信仰空間,一步一景,都是安岐居民長年累積的生活智慧與文化資產。 每每活動皆是安岐社區發展協會的用心投入、動員社區志工,積極整合地方資源、邀集長者與青年共襄盛舉,展現在地組織與公部門攜手合作、共創價值的最佳典範。透過這樣的參與式策展,安岐社區傳遞出屬於金門的文化,實踐了「社區即展場,生活即文化」的理念。 【從銀髮健康到綠能維護】安岐社區實踐在地關懷 在社區協會的悉心規劃與推動下,為促進銀髮族的身心健康,社區增設多組健體器材,具安全與功能的設施,邀請專業老師定期到場指導,協助長者學習正確使用方式,有效預防與延緩老化。這份用心,讓社區長者在運動時更有信心與安全感,形塑出一個彼此關懷、共好共榮的友善環境。 不僅如此,社區前瞻性地導入再生能源,積極響應永續發展目標;協會裝設太陽能板,作為節能減碳的實際行動,而最讓人動容的是,即使日常維護繁瑣,理事長吳神佑仍親自上陣清潔太陽能板,不辭辛勞,只為守護社區的綠能夢想。這份身體力行的精神,展現出社區領導者對環境與未來的高度責任感。 而支撐這一切的,正是社區內一群默默付出的志工,他們或是清晨來協助活動布置,或是在午後陪伴長者運動談心,又或者在社區活動中維持秩序、提供協助,志願服務的力量,彷彿一道無形的暖流,讓社區生活更有溫度。 這群來自協會的志工,正是推動城鄉發展的關鍵動能,是社會正向循環的核心驅動力。他們的付出與奉獻,無論是具體的服務行動,或是背後所傳遞出的愛與關懷,都是社區凝聚力與向心力的建構者,用實際行動一步步打造出一座友善的社區。
-
文字與聲音的青春對話 烈嶼語文新人獎寫下學子故事
烈嶼國中舉辦「114年度烈嶼學區語文新人獎」,學區內國中小語文好手齊聚一堂,透過文字與聲音的交鋒,展現各自的實力與創意。 烈中指出,今年活動涵蓋九大競賽項目,共吸引134人次報名參賽,競爭激烈,烈中校園也因此增添了不少青春與緊張交織的氣息。從國語、閩南語的演說與朗讀,到說故事比賽,動態項目場場精彩,學生們聲音鏗鏘、情感飽滿,無論是振奮人心的演講或是引人入勝的故事講述,都深深吸引了在場評審與觀眾的目光。 烈中表示,在靜態項目方面,作文、寫字、硬筆字以及字音字形比賽同樣競爭激烈。學生們或提筆書寫生活點滴與人生思索,或一筆一劃展現書寫功底,每一份作品都可見其細心與努力。特別是在字音字形比賽中,選手需細緻辨識字形與發音,充分考驗其語文基本功。 評審團指出,本次競賽整體表現水準相當亮眼,選手們不僅技巧成熟,更在內容與表達上展現了個人風格。尤其動態項目的臨場反應與情緒掌握,靜態項目的創意與筆法,皆為亮點。評審也鼓勵學生持續投入語文學習,並提醒大家:「比賽只是歷程中的一部分,重要的是從中獲得的成長與信心。」 烈嶼國中校長黃文華表示,這項活動年年舉辦,已成為學區語文教育的一項傳統與盛事,欣喜地看見孩子們在舞台上閃耀,也感受到各校對語文教育的重視與用心。這不只是比賽,更是一場屬於語文學習者的節慶。 黃文華特別感謝各校老師的指導與家長的支持,每一位參賽者的努力,都值得肯定與喝采。烈中會持續秉持「學區共好,烈嶼更好」的信念,提供孩子更多展能的舞台,讓語文的種子在學區每一個角落深耕、茁壯。
-
「青春育樂夏令營」活動 即起報名
迎接暑假到來,國立金門大學為本地學子規劃一系列「青春育樂夏令營」活動,開放報名至6月20日截止,金大歡迎地區國中、小學生踴躍參與,體驗多元的運動。 金大指出,「青春育樂夏令營」活動,將於7月2日至7月25日展開為期四週的課程。本次夏令營以「歡樂青春」與「運動生活」為主軸,內容涵蓋多項趣味運動與技能培訓,包含:「水中蛟龍-游泳班」、「勇士神槍手-射擊班」、「乒乓一夏-桌球班」、「羽你童樂-羽球班」及「球來就Pick!-匹克球班」等,讓學生們在暑假期間盡情揮灑汗水,享受健康活力的休閒時光。 金大指出,本次活動由金大體育室主辦,結合學校多功能運動中心資源與優秀師資,並邀請專業教練親自授課,提供安全的學習體驗。夏令營課程分為四個時段辦理,每一項課程於每個時段皆預計招收20名學員,採限額報名,額滿為止。7月2日至7月15日:水中蛟龍-游泳班,對象為國小二年級至六年級學生。7月7日至7月11日:勇士神槍手-射擊班,對象為國小六年級至國中三年級學生。7月14日至7月18日:乒乓一夏-桌球班,對象為國小一年級至六年級學生。7月21日至7月25日:羽你童樂-羽球班、球來就Pick!-匹克球班,對象為國小六年級至國中三年級學生。金大表示,本次活動資訊歡迎至金門大學體育室網站查詢,活動報名請掃描QR Code(如圖)填寫表單,有相關疑問也歡迎電洽體育室陳小姐-082-313803,活動名額有限,額滿為止。
-
湖小校長勉畢業生:把簡單的事做到極致
金湖國小13日上午辦理114級畢業典禮,歡送幼兒園85位以及國小部102位畢業生,典禮在優雅的國樂和舞蹈表演中揭開序幕。縣府參議許正芳偕與會嘉賓頒獎表揚畢業生並獻上祝福。現場佈置及畢業歌呼應主題「我們青春」,把6年青春唱成歌也寄語未來;畢業生也自校長陳佩玉手中領過畢業證書,在祝福聲中離開校門,邁向另一學習旅程。 金湖國小114級畢業典禮當日活動自上午8時30分在金湖國小體育館舉行,在國樂團以及舞蹈社表演中揭開序幕,典禮由校長陳佩玉主持,縣府參議許正芳、教育處督學李心馨、金馬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吳增允、金湖鎮鎮長陳文顧、金湖鎮民代表會主席蔡乃靖、金湖鎮民代表蔡建偉、李志鴻、新市里里長吳孟霖、前金湖鎮鎮長蔡西湖、救國團總幹事林啟良、昇恆昌副理李明樺、家長會會長陳世宏、金湖國中校長莊錦智等以及全體師生、畢業生家長等齊聚一堂參與。 校長陳佩玉主持典禮時表示,首先恭喜幼兒園小朋友畢業了,從剛入園的害羞到可以勇敢站上舞台介紹金門文化,成長及表現皆令人驕傲。而六年級畢業生,你們最學校最有故事的一群人,藉畢業歌回憶6年在湖小的美麗風景,不論是在語文、舞台表演或田徑場上逐夢,都寫下最青春也最燦爛的篇章。 陳佩玉以足球天王梅西,籃球巨星柯瑞(Stephen Curry)、音樂神童莫札成功的過程,期勉畢業生,把「簡單的事做到極致」,以成就不平凡的自己。未來的路,不論平凡或充滿挑戰,皆能用心、堅持、相信自己,將成長路上師長的教導與陪伴化作學習或人生的旅途中的力量與希望,讓自己綻放光芒。 參議許正芳指出,很榮幸能夠代表縣長陳福海參加金湖國小畢業典禮,回到母校頒獎表揚畢業生,為學子在各方面的成績感到榮耀,也期勉小學弟小學妹們,努力念書,持續精進自我,為自己走出更亮眼的道路。金湖鎮鎮長陳文顧也表示,金湖國小有許多活動都有參與到,也見證學子的努力和成長,畢業是結束也是另一段學習的開始,希望學子們持續努力,提昇自己,鵬程萬里。代表會主席蔡乃靖也指出,金湖國小近幾年在藝文、體育等各方面推廣不遺餘力,尤其在足球方面,獲得很好的成績。祝福大家畢業快樂,在另一階段的學習旅程繼續精彩! 除了表揚各領域績優,會中也特別頒發金門區總統教育獎,藉其精神作為學習最佳典範。另外也藉由親職教育家長獎,感謝家長們長期以來的付出與辛勞。畢業班各班導師也一一上台,接受孩子們的祝福,畢業生及在校生互相話別,全場播放畢業歌「我們青春」呼應今年主題,為今年畢業典禮劃下句點;在典禮後各班也進行精彩的才藝表演,場面溫馨又熱鬧。 金湖國民小學114級畢業典禮,獲獎名單:國小部:縣長獎(各領域平均最優獎):潘韻晴、楊勝文、王予辰、翁瑋辰。語文領域表現最優獎:林翊新、翁祐誼、張又淇、何睿錡。數學領域表現最優獎:呂欣旻、林宥均、辛驊宸、陳慶。健康與體育領域表現最優獎:張芷嫣、陳妍翎、鄭宇翔、李承勳。社會領域表現最優獎:葉品妍、呂苡蕎、許為泓、顏睿玲。藝術領域表現最優獎:林育暖、呂心彤、陳千甯、孫宥頤。自然領域表現最優獎:羅渝喬、王亭霏、許佑禎、洪苓娟。綜合活動領域表現最優獎:黃頊倞、陳菀彤、蔡奕涵、許姿瑩。 金門區總統教育獎:楊勝文。 幼兒園: 縣長獎:李瑞淇、鄭延拓、謝惠伃、陳妍筑。議長獎:洪菀柔、康昀晞、許凱茵、蔡昀芯。好寶寶獎:吳尚彤、蔡昀洳、洪允睎、柯懿芠。最佳學習表現獎:薛采忻、吳沛凝、呂心寧、陳雨禾。健康體能寶寶獎:蔡政廷、盧宣衡、曾宥惟、羅子翔。語文表達寶寶獎:蔡卉君、蔡旼謙、洪譽暟、吳秉浩。禮貌寶寶獎:李秉文、薛寘晞、陳棠靚、陳立笙。整潔寶寶獎:陳磊恩、陳芸萱、蔡恩睿、蔡宇棠。熱心服務寶寶獎:李瑾怡、蔡立家、洪妤安、莊允訸。藝術創作寶寶獎:高昀悅、蔡侑芸、賴昀謙、張勛貽。愛閱寶寶獎:陳彥欣、邱郁芯、郭宜恩、王宥融。努力進步寶寶獎:陳湘頤、劉宥鋐、楊侑勳、楊啟弘。親職教育家長獎:林明杰、楊麗美、陳宣淮、郭嘉茵、蔡再生、王玉娟、莊家豪、李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