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聞
-
婚姻長久世代傳承 金鑽婚表揚典禮昨隆重登場
為表彰攜手走過半世紀、堅守婚姻承諾的金門長者夫妻,金門縣政府於昨(28)日上午9時30分,在金湖飯店盛大舉辦「金門縣114年度金鑽婚表揚活動」。活動現場洋溢著溫馨與感動的氛圍,62對金鑽婚夫妻在親友及貴賓的祝福下隆重登場,由縣長陳福海親自主持,與會嘉賓共同見證這場充滿愛與敬意的盛典。 此次活動邀請多位地方首長與代表蒞臨致賀,包括金城鎮長李誠智、金湖鎮長陳文顧、金沙鎮長吳有家、金寧鄉長楊忠俊、烈嶼鄉公所秘書曾南強,以及金湖鎮民代表會主席蔡乃靖、金沙鎮民代表會主席周水土、金寧鄉民代表會主席黃文欣、金城鎮民代表會副主席蘇碧浯、陳玉珍立委辦公室主任林孫全等人,共同為金鑽婚夫妻獻上最誠摯的祝福,肯定他們為家庭與社會所樹立的典範。 為讓每對夫妻都能重溫當年步入紅毯的幸福時光,縣府特別策劃充滿儀式感的表揚活動,準備白色婚紗、襯衫與領結,並邀請專業「新娘秘書」團隊,為阿嬤們妝點美麗容顏。62對夫妻在陳福海縣長伉儷帶領下手牽手進場,場面溫馨動人,宛如再度踏上婚禮殿堂,感動現場所有賓客。 陳福海縣長致詞表示,這是一個充滿感恩與溫情的日子,看到攜手相伴五十年、六十年,甚至七十年的夫妻齊聚一堂,令人深感敬佩,也讓人見證家庭力量的可貴。他強調,家庭是社會穩定的基石,夫妻之間的相互扶持與包容更是幸福的根本。陳縣長也勉勵現場年輕人向長輩學習,珍惜彼此、經營婚姻,讓愛情長長久久、世代傳承。 陳福海縣長進一步指出,金門長者們的婚姻故事,是歷經時代變遷與人生起伏後所凝鍊出的情感結晶,更是本縣世代相傳的無價寶。他表示,現代社會節奏快速,家庭關係常面臨考驗,但這些金鑽婚夫妻用行動證明了「相濡以沫、風雨同舟」的價值值得世代學習。縣府未來也將持續推動友善高齡、世代共融的政策,讓每位長輩都能在熟悉的土地上安心老化、幸福生活。 他也強調,金門是重視倫理親情、珍惜家庭價值的島嶼,而今日的金鑽婚表揚,不只是對長者們的祝福,更是對家庭倫理文化的傳承與弘揚。縣府期盼透過這類活動,引導社會重新凝聚對婚姻、親情與責任的共識,強化家庭支持系統,打造更溫暖、更有凝聚力的社會。 本年度共有67對夫妻報名參加金婚、鑽石婚與白金婚表揚活動。金門縣政府除致上最誠摯的祝福外,也期盼藉此活動傳遞重視婚姻與家庭的核心價值,鼓勵子女孝親敬老、善盡責任,讓幸福家庭成為社會穩定的重要力量。 本年度金鑽婚表揚對象名單如下:白金婚(結婚滿70週年)夫妻共3對:金沙鎮:梁海南&林秀英。金湖鎮:謝得&謝鄭珍、郭乞&郭謝先治。 鑽石婚(結婚滿60週年)夫妻共19對:金沙鎮:林清平&吳施華、陳光慈&卓玉女、王世澤&黃棉。金寧鄉:李增淵&黃碧珍、蔡世鵬&陳玉瑞、楊肅惠&黃翠鈿。金城鎮:吳東壽&許阿娟、鄭慶利&辛含蓮、楊雄&王秀玉、歐陽永新&陳麗琴、王恩典&楊掬珍、倪振贊&許暖治。金湖鎮:呂水峩&陳彩娥、呂永欽&李梨月、蔡清楚&楊菊詩、李敏豐&曾金珠、蔡承榜&許金燕、陳振和&黃梨英、李火明&陳甘。 金婚(結婚滿50週年)夫妻共45對:金湖鎮:何進祥&蔡束美、張福源&楊金蓮、楊忠仁&洪淑玲、陳欽海&黃穗明、辛寬得&許瓊輝、陳慶隆&呂素蒂、蔡清其&江春梅、王仁戚&鄭秀真、呂振隆&呂吳秀參、陳金墻&莊雪碧、呂水平&陳水汝、李孝欽&郭美玉、蔡清&楊翠雲、陳晉壽&張彩戀。金城鎮:王光森&陳秀美、陳媽從&李淑華、董復勝&黃秀中、許榮宏&李瑞圓、黃國田&陳素惠、李等異&翁麗慧、李振勇&何美旋、王維藩&林明麗、楊誠國&王彩珍、許庸文&江寶珠。烈嶼鄉:林世忠&盧美玉、劉溪水&吳美華、林英生&洪毓芬。金寧鄉:陳灶發&許明娥、翁天補&李麗珠、吳東火&王明換、許乃光&王月惠、王先凱&呂麗英、翁享霖&李藉、李振謙&陳明麗、許詩石&蔡月姿。金沙鎮:黃養旺&何明美、鄭藩江&施彩璇、陳清桂&陳楊美英、翁志能&李寶治、陳先維&蕭麗嬌、陳國禎&許碧珍、張童聰&陳秀良、張清漢&張甘玉琴、趙友信&練素蓮、陳文答&吳翠紅。
-
觀光保育並行 金湖花蛤裝置藝術揭幕吸千人參與放流活動
金湖鎮公所於昨(28)日於成功出海口廣場隆重舉辦「2025金湖花蛤季千人魚、蛤苗放流暨成功花蛤裝置藝術啟用典禮」,由金湖鎮長陳文顧主持,並偕同金湖鎮民代表會主席蔡乃靖、金門縣水產試驗所長李佳發、金湖分局長王貞惠、代表陳秀卿、張中法、林麗芬、陳威彰、林嘉森、李志鴻、代表會秘書洪君烈以及正義里長陳偃武、山外里長陳晚開、瓊林里長蔡懷芝等貴賓共同進行剪綵儀式,活動吸引大批民眾、社區居民及觀光遊客熱情參與,現場氣氛熱烈,歡欣鼓舞。 花蛤(金門話稱「沙ㄙㄨㄟˋ」)為金門沿海特有的代表性物產之一,其外型近似蛤蜊,但顏色多為白、乳黃與褐色,外殼紋理細緻,兼具鋸齒與放射狀線條。金門海域擁有得天獨厚的清澈水質與潔淨沙質,孕育出的花蛤殼薄肉嫩、風味鮮甜,深受在地民眾與遊客青睞。隨著產業文化與觀光發展的融合,花蛤早已不僅是一道佳餚,更成為金湖地區的特色象徵。每年舉辦的「花蛤季」活動,讓民眾與旅客親身體驗挖蛤樂趣與品嚐現煮佳餚,已成為金門春夏交際的重要旅遊盛事。 今年金湖鎮公所更以「花蛤意象」打造地景藝術新亮點,在正義里陳偃武里長的積極協助下,結合社區居民與地方仕紳的創意與力量,成功於成功海灘平台設置大型花蛤裝置藝術。該作品由文化部認證之傳統匠師、泥塑剪黏藝術家蔡鴻儀精心創作完成,以細膩線條與生動姿態呈現花蛤之美,象徵金門人對大海的依戀及對傳統產業的珍視。鎮長陳文顧表示,繼去年新市公園「漂浮跳房子」裝置後,此次作品再次為金湖注入嶄新觀光動能,不僅成為旅遊打卡新熱點,更是地方創意與文化力量的展現。 典禮後,接續進行的是「千人魚、蛤苗放流」活動,金湖鎮公所準備40萬顆花蛤苗,號召鄉親與遊客一同放流至成功海域。活動現場民眾踴躍參與,攜家帶眷加入放流行列,場面壯觀熱烈,展現全民對海洋生態保育的認同與實踐。透過此舉,不僅象徵對海洋資源永續的重視,也具體落實保育與復育的願景,為海洋環境注入更多生機與希望。 金湖鎮長陳文顧表示,繼新市公園「漂浮跳房子」後,這次在成功海灘平台再度打造大型花蛤裝置藝術,為金湖注入更多觀光新亮點,也象徵金湖花蛤季一系列活動的熱烈展開,而蛤苗施放活動,亦是期望透過實際行動深化大眾對環境保育的認同,並展現對海洋資源永續發展的重視,讓金門海域生生不息、永續發展。 金湖鎮民代表會主席蔡乃靖表示,金湖鎮在陳文顧鎮長的領導下,觀光建設逐步實現、亮點頻現,包括復國墩的大螃蟹與成功的花蛤裝置,都是極具創意與文化價值的在地象徵。他感謝各單位通力合作,也特別肯定地方居民熱情參與,讓金湖能夠在保有自然風貌之餘,亦能成為融合藝術、美學與環保理念的魅力旅遊熱點。 此次活動亦結合環保意識教育,藉由實際參與放流活動,增強民眾對於海洋保育與資源復育的共識,讓環境永續理念從活動中扎根人心,也讓每一顆花蛤苗的放流,化作對海洋生態未來的一份守護與承諾。
-
婦女會辦延緩失能培訓課程 提升社照服務品質
因應超高齡社會來臨,金門持續推動在地長者照護專業人才的培育。由金門縣衛生局指導、社團法人金門縣婦女會主辦的「114年度預防及延緩失能照護服務新方案研發計畫」,於昨(28)日正式展開培訓課程,為期兩天的密集訓練在金湖鎮公所三樓會議室舉行,期望透過專業人力的培育與模組化課程的導入,進一步深化社區據點的照護能量,讓長者的晚年生活更有品質、更有尊嚴。 本年度推出的全新課程「增進高齡活躍-認知肌力暨多元學習促進模組方案」,係延續去年度課程成果,進一步優化內容與架構,納入更多元的活動設計與實用技巧,期望讓課程更貼近據點實務需求,並進一步提升長者的身心健康與生活活力。 昨(28)日開課現場氣氛熱烈,金門縣副縣長李文良、金門縣議員王秀玉等貴賓特地蒞臨,對婦女會長期投入高齡照護培力工作的努力表示高度肯定與支持。 李文良副縣長表示,金門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讓長者「活得健康、活得有尊嚴」是地方政府與民間團體共同的責任,而透過這類系統性培訓課程,正是實現「健康老化」的重要步驟。 社團法人金門縣婦女會表示,本次課程以「活躍老化」為核心目標,設計結合認知訓練、肌力活動、多元學習與團體互動四大面向,不僅內容豐富,更強調「可實踐、能落地」的教學理念。課程安排涵蓋理論教學、實務演練、課程設計實作與社區應用模擬等項目,節奏緊湊,務實導向,讓學員們能在短時間內快速掌握帶領技巧與操作信心。 婦女會強調,此次培訓課程的舉辦,不僅是師資培育的一環,更是推動「社區照護力升級」的重要起點。透過強化在地師資能量,將可望讓課程在社區中真正「生根、開花、結果」,讓更多長者受惠,延緩失能、提升生活品質。
-
金門傑人會募7萬7千元善款 暖助金城單親家庭渡難關
金門傑人會展現在地團體的關懷與行動力,為金城古城里一戶陷入困境的單親家庭籌募善款,短時間內成功募集新臺幣7萬7千元,為遭逢重大打擊的林姓家庭注入關鍵援助,展現社會的溫情與希望。 林先生為一名堅毅的單親父親,多年來在外租屋、獨自撫養四名子女,肩負沉重家庭責任。然而,近年來他不幸中風,導致行動困難、無法工作,全家生計轉由剛高中畢業的大兒子勉力支撐,四處兼職打零工,同時還需照顧兩名就讀小學五年級的弟妹,全家生活幾近崩潰,亟待社會協助。 得知此事後,金門傑人會立即啟動關懷機制,透過會員網絡與社會大眾發起愛心募款行動,短短幾日內即獲得熱烈迴響,募集善款總額達新臺幣7萬7千元。該筆善款將專款專用,協助林家處理生活開支與緊急醫療照護等急迫需求,為其在低谷中注入一道及時光亮。 金門傑人會創會會長蔡其雍近日偕同前金門農工校長陳水芳前往林家家中訪視,實地了解家庭現況,並親手轉交愛心善款。他們除帶來社會的關心與祝福,也鼓勵林先生一家要堅強面對挑戰,未來仍有無限希望可期。 訪視期間,林先生難掩激動之情,頻頻表達感謝之意。他表示,接連的打擊一度讓他對生活感到灰心無力,但社會各界伸出的援手與溫情,讓他重新燃起信心與希望。他強調,自己與孩子們將努力生活,並在未來有能力之時,定當回饋社會,傳遞這份感動與溫暖。 金門傑人會創會會長蔡其雍也深有所感指出,社會不該只「看見」困境,更要「走近」與「扶持」每一個需要幫助的家庭。 他強調,傑人會始終秉持「即時援助、長期關懷」的精神,除了提供急難救助外,也希望透過持續的關注與陪伴,協助受助者逐步站起來,重新找回尊嚴與人生的方向。
-
城警聯手銀行攔阻投資詐騙 保住民眾血汗積蓄
金門縣警察局金城分局與元大銀行金門分行日前攜手合作,成功攔阻一起「假投資真詐騙」案件,保住一名莊姓民眾欲匯出的新台幣3萬元積蓄,避免血汗錢落入詐騙集團手中。 金城分局指出,元大銀行金門分行行員日前在服務民眾時,見一名男子神情緊張、態度急迫,於是主動關心其匯款用途。經耐心詢問,男子坦言自己在網路上看到投資廣告,加LINE與一名自稱「投資老師」的陌生男子聯繫,對方聲稱投資股票「穩賺不賠」、「保證獲利」,並承諾代操股票,只需先匯款3萬元作為投資本金,後續即可快速回收利潤。行員聽聞後察覺有異,認為此情況疑似為近期常見的假投資詐騙手法,隨即通報金城分局請求協助。 警方獲報後立即派員到場,金城派出所所長楊文寧進一步向莊姓民眾說明此類詐騙的慣用話術與流程,指出詐騙集團常以「穩賺不賠」、「內線消息」為誘餌,先要求被害人小額投資取得信任,隨後再要求投入大筆資金,最終血本無歸。警方同時也提供多起近期縣內及全國類似詐騙案例佐證,並指引民眾至內政部警政署165全民防騙網查證,讓該民眾恍然大悟,驚覺自己險遭詐騙,當場打消匯款念頭,頻頻向行員及警方致謝。 金城分局表示,警方將持續與各金融機構合作,強化警銀聯防機制,主動宣導防詐觀念,攜手守護縣民的血汗積蓄,杜絕詐騙於源頭,共同營造安心安全的社會環境。
-
金門大橋發生火燒車 相關單位將釐清原因以究責
昨(28)日下午金門大橋發生交通事故引發火燒車,第一時間縣府營運之交通管理中心即時通知警消到場救援處理,所幸無人員傷亡,針對現場清理部分,環保局、鄉公所已將燒毀車輛清理並恢復通車,橋梁設施受損部分,縣府也儘速修復,以維交通安全,另修復所需費用則向事故肇事者負擔求償。 金門縣消防局表示,昨日下午接獲報案,指稱金寧鄉金門大橋湖下端路段發生車禍並起火,現場為一輛自小客車卡在分隔島上,車體冒出熊熊火焰。消防局獲報後立即出動4輛各式消防車、12名消防人員前往救援,由第一大隊大隊長董必文擔任現場指揮官,指揮救災行動。 警消抵達現場後,發現車輛起火情況明顯,駕駛與乘客已自行脫困,緊急於事故區域佈署兩條水線展開滅火搶救作業,同時持續對車體射水降溫,避免火勢蔓延。惟該部自小客車已全毀,起火原因由消防局火災調查科進一步調查釐清中。 根據縣警局金城分局調查,事故發生於昨日下午2時16分許,林姓男子駕駛該輛自小客車,車上另載有一名乘客,當時沿金門大橋往烈嶼方向行駛,至約橋面1公里處時,駕駛突然聽到車輛輪胎爆裂聲,緊接著車身打滑失控,自撞分隔島後即發生起火燃燒,駕駛與乘客幸運迅速下車逃離,未造成任何人員受傷。 事故發生後,警方隨即進行現場交通管制,配合消防搶救作業,採取單線雙向通行,待火勢撲滅並完成車輛吊離後,環保局人員立即進場進行油污及殘骸清理,維護道路行車安全,經清潔排除障礙物後,金門大橋已於稍晚恢復雙向正常通車,未造成交通長時間壅塞。 金城分局表示,現場對林姓駕駛實施酒測,結果並無飲酒情形,至於詳細肇事原因仍待後續進一步調查釐清。警方指出,金門大橋車流量大,若行駛途中車輪突然爆胎,駕駛人應保持冷靜,切勿急踩煞車,應放開油門減速、雙手握緊方向盤,並立即開啟危險警示燈,讓車輛逐漸滑至路肩;若車輛已無法控制,也可藉由車體摩擦護欄減速,避免翻覆釀成更大事故。 此外,警方呼籲駕駛人,若車輛因事故被迫暫停於路旁,應謹記「開、放、離、撥、拍、移、等」七步驟,確保人車安全。包括:開啟危險警示燈、放置車輛故障標誌、離開車輛至安全處所、撥打電話通報、拍攝記錄事故現場、移置車輛、等待警方到場處理;特別是在夜間或視線不佳路段,故障標誌放置距離更需適當增加,給予後車充分反應時間,確保行車安全。 消防局第一大隊大隊長董必文也提醒,駕駛人平時應注意車輛胎壓狀況與行車安全,保持安全車距,隨時注意視線死角,以降低事故風險。他並呼籲,若遇交通事故或車輛起火,務必立即撥打119報案,並清楚說明事故位置、規模及人員受傷情況,以利消防人員迅速派遣救援,爭取黃金搶救時間,降低生命與財產損失。 本起金門大橋自小客車起火事故,所幸無人傷亡,惟車輛全毀,警方及消防局後續將持續釐清起火原因與事故責任,並呼籲用路人,行車務必謹慎,隨時檢查車況,守護自己與其他用路人的生命安全。
-
埔里鎮代訪金湖 兩鎮締結姊妹逾半世紀
本月23日南投縣埔里鎮民代表會一行27人,在代表會副主席林惠雯的率領下,蒞臨金湖鎮進行業務參訪觀摩,受到金湖鎮長陳文顧及代表會主席蔡乃靖的熱烈歡迎,並假紅龍餐廳展開各項業務交流。 金湖鎮民代表會副主席李秀華、代表陳秀卿、蔡建偉、張中法、林麗芬、林嘉森、李志鴻、代表會秘書洪君烈以及新市里長吳孟霖、新湖里長陳錦章、料羅里長謝慶閣、正義里長陳偃武、蓮庵里長呂永林、山外里長陳晚開、溪湖里長黃建忠皆到場參與,讓埔里鎮民代表會一行感受到金湖鎮滿滿的熱情與誠意。 座談會中,雙方針對鎮務發展、基層建設、民政服務、社福推動等議題進行經驗分享與意見交流。 金湖鎮長陳文顧表示,金湖鎮與埔里鎮締結姊妹鎮多年,友好情誼深厚,長期以來在文化交流、觀光推廣及基層治理等領域互動頻繁、成果豐碩,期盼未來持續透過實質互訪、業務研討及各類活動交流,不斷強化彼此連結,使鎮務建設更順利推展,共同促進兩地繁榮進步。 金湖鎮民代表會主席蔡乃靖表示,兩地多年來透過互訪與業務交流,累積了深厚的合作默契與情感連結,未來也將持續推動更多具體合作項目,包括青年交流、基層治理經驗分享等,進一步為地方創生與民眾福祉打下更穩固的基礎。 埔里鎮民代表會副主席林惠雯表示,金湖鎮此次熱情接待令代表會一行深感溫暖,從鎮政團隊到民意代表都展現出高度的熱誠與效率,令人印象深刻。她指出,金湖與埔里自民國63年締結姊妹鎮以來,已走過超過半世紀的歷程,這份友誼與合作實屬難能可貴。她亦誠摯邀請金湖的朋友們有機會造訪埔里,親身感受埔里鎮的風土人情與發展脈動,進一步促進雙方在地文化與民間交流。 埔里鎮民代表會副主席林惠雯強調,此次參訪行程收穫豐碩,不僅見識金湖鎮在基層治理的努力成果,也感受到代表會與公所之間良好的互動與協作模式,值得借鏡學習。她相信,金湖與埔里未來將持續攜手,推動更多創新合作與深層交流,讓姊妹鎮之間的友誼歷久彌堅,共同為兩地的繁榮與居民福祉開創新局。
-
淡大校友會理監事歡送許自佑調任華僑中學校長
金門縣淡江大學校友會假喬安牧場餐廳舉辦第八屆第三次理監事聯席會,會中除審議重要提案,也特別舉辦歡送會,為即將於8月1日榮調國立華僑中學校長的金門高中校長許自佑校友送上祝福。 本次會議特別邀請新竹市淡江大學校友會理事長藍如瑛、台中市校友會理事長李明娸跨海出席。金門地區各大專校友會貴賓亦共襄盛舉,包括:國立金門大學副校長洪集輝(淡江校友)、國立台灣大學金門校友會理事長林榮泉(淡江校友)、世新大學校友會理事長許換生、淡江金門校友會創會理事長李福生、文化大學校友會理事長陳勝川、逢甲大學校友會榮譽理事長楊肅藝、世新大學校友總會前秘書長吳祥山,以及金門就業服務中心主任黃雨舜。 會中通過兩項重要提案,一為提名洪瑛鈞、劉麗如兩位傑出校友,代表金門縣淡江大學校友會參加母校建校75週年卓越校友選拔,預計將於114年10月18日校友總會年會在新竹接受表揚;二為確定114年8月22日借用金門高中視聽教室舉辦114年度淡江大學新生暨家長座談會,並將邀請淡江大學葛煥昭校長親自主持,讓新生與家長深入了解學校特色與資源。 理監事聯席會結束後,隨即舉行許自佑校長歡送會。淡江大學校友總會陳滄江總會長致詞時表示,許自佑學長任金門高中校長期間,積極支持校友總會及金門校友會舉辦新生暨家長座談會,每年均親自出席,114學年度金門高中共有38位畢業生錄取淡江大學,報到率居高不下,對於母校招生貢獻卓著。他並指出,金門高中畢業生中約10%選擇就讀淡江大學,也帶動淡江今年全國新生總報到率創下101.12%佳績。 陳滄江總會長、監事長李有忠及理事長楊忠逸,代表校友總會與金門校友會,致贈感謝狀及特製五公升金門高粱酒,酒上題字「金中榮耀、淡江之光」。 許自佑感謝淡江大學校友總會及金門校友會多年來的支持與提攜,讓自己在金門工作期間感受到淡江校友大家庭的溫暖,歡迎八月後有空時能蒞臨國立華僑高中,繼續給予指導。 最後,陳滄江總會長宣布,八月一日將組成「許自佑校長應援團」,跨海赴台參加許校長就職典禮,以實際行動表達淡江校友對學長的支持與鼓勵。
-
烈嶼鄉公所辦消防訓練
烈嶼鄉公所舉辦「自衛消防編組及CPR+AED教育訓練」(如圖),邀請烈嶼消防分隊前往講解消防觀念,並指導CPR及AED之使用。 鄉長洪若珊指出,此次自衛消防編組訓練,目的就是增加員工的危機意識及自我學習災害應變技巧,避免災害擴大造成嚴重的生命財產損失。 鄉公所指出,烈嶼消防分隊小隊長陳天傑及隊員林楷哲、王榆豪等現場指導鄉公所員工進行演練及宣導。由林楷哲先進行CPR+AED教育訓練,透過CPR+AED操作教學、示範實作、救護影片分享等方式,講解CPR+AED的操作,也由同仁現場練習,並請大家務必牢記救護口訣「叫叫CD」及CPR口訣「用力壓、快快壓、胸回彈、莫中斷」及熟悉相關操作方式,才能掌握「搶救生命的黃金5分鐘」。在防災宣導方面,除介紹自衛消防編組及宣導住宅火災警報器使用,林楷哲提醒「濃煙」是火災的頭號殺手,也指出躲浴室、向上逃等火場逃生的錯誤迷思,強調「關門」避難的火災逃生新觀念,「小火快逃、濃煙關門」是正確的火場逃生原則,能建立正確防災知識、逃生觀念,才能確保生命安全。
-
文化局獎助出版26件個人作品
為推動地方文化創意出版,鼓勵個人創作者以文字書寫金門、記錄時代風華,金門縣文化局辦理「114年獎助個人徵選出版計畫」,歷經公開徵件、專業評審及縝密遴選,最終共計26件作品脫穎而出,展現本縣創作能量的蓬勃與出版文化的活力。 今年度獎助徵選反應熱烈,共計收到42件作品提案,創下歷年收件數最高紀錄,涵蓋小說、詩集、紀實文學、藝術創作、文化論述等多元類型,內容豐富、題材多元,體現創作者對金門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與多角度觀察。其中更有來自大陸漳州的投稿者參與書寫金門,展現金門作為閩南文化交匯地帶的特殊位置與文化魅力。 文化局表示,本次徵選過程由9位來自出版、文學、藝術與文化研究領域的專業學者專家組成評審團,依照不同主題與創作類別,進行公正細緻的評比與討論,最終依作品創意、主題深度、內容品質與出版可行性等指標遴選出26件優秀作品,名單如下,依收件順序排列: 1.《大箍呆~陳長慶長篇小說(2024)》、2.《黑白之間》-楊巽詩集、3.《島嶼面面觀》、4.《古厝與節氣之歌》、5.《情繫浯島人間愛》、6.《金門采風4:鄉土軼聞》、7.《蘸著血淚書寫金門》、8.《浯江劍影》、9.《微城相逢》-楊秉欽詩集、10.《杏壇錄》、11.《島嶼星空下-烈嶼人的悲與歡》、12.《應許的海灣》、13.《歲月留痕-古文書與落番批》、14.《吳鼎仁2025彩墨畫集(附自作古詩百首)》、15.《金門的金紙日常》、16.《流金童年》、17.《戰爭啟示錄 驢騷》、18.《金門文化產業采風》、19.《逐影後浦》、20.《潮歌浯語:聽見金門的聲音》、21.《大味至簡-尋找金門的古早味》、22.《教育憶象-金門戰地教育脈動》、23.《魚龍碎譜》、24.《水獺渡假村》、25.《金門人文故事》、26.《燈塔日記:金門島影中的守望》。 另為鼓勵更多民眾參與文化書寫,並因應本年度投稿作品數量大幅增加,評審團體考量多件作品具出版潛力與文化價值,為避免優秀創作成為遺珠,經過充分討論後,於預算可容納範圍內核定增額錄取,期能進一步推動地方出版能量,促進文化成果的實體化、出版化,讓更多優質作品得以問世。 文化局局長陳榮昌指出,本次計畫顯示金門縣民與外地創作者對在地書寫的關注與熱情,無論是回望歷史、描繪生活、探索語言、追尋風土味道,皆能在作品中窺見金門豐沛的文化底蘊與獨特的人文風貌。他表示,文化局將持續提供創作支持,搭建出版平台,讓更多好作品走向市場、走進讀者心中,也讓金門成為文化書寫與創意出版的重要基地。 他也呼籲關心金門文化的鄉親與創作者,持續關注金門出版動態,不吝參與文化局後續辦理的出版、寫作、閱讀推廣活動,共同培育在地文創人才、拓展金門出版能見度,凝聚文化認同。 金門縣文化局強調,「獎助個人徵選出版計畫」除提供經費支持,更希冀透過實質出版,累積金門的文化記憶與知識資產,成為金門文學與出版史上的重要頁章。未來將持續依據年度預算規劃辦理,讓更多有志於地方書寫與創意出版者能夠一展長才,並藉由出版品傳遞金門故事、連結不同世代、跨越地域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