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聞
-
《歡慶中秋》榜林社區手作蛋黃酥傳遞節慶心意
金寧鄉榜林社區在中秋前夕舉辦「114年中秋節聯歡晚會暨摸彩活動」,由榜林社區發展協會精心籌辦,理事長楊龍傳表示,今年活動除延續歷年歡樂聯誼與摸彩傳統,更結合婦女成長課程與樂齡學習班,推出應景又具創意的「愛健康‧愛生活‧愛自己」系列活動,讓社區長輩們感受濃濃節慶氣氛。 其中,最受歡迎的「愛生活:手作蛋黃酥,慢享生活」課程,由李金環老師親自指導,帶領社區學員從製餅皮、包餡到烘焙,一步步完成外酥內香、層次豐富的手作蛋黃酥。課程中笑聲不斷,大家邊學邊聊,享受動手做的樂趣,更體會團聚與分享的溫度。此次共製作超過千顆蛋黃酥,由志工分裝成禮盒,分送給樂齡長者及社區幹部,讓香氣與祝福一同傳遞,成為今年中秋最具人情味的伴手禮。 理事長楊龍傳指出,榜林社區中秋聯誼餐會暨摸彩活動能順利舉行,感謝各界單位慷慨贊助與社區居民熱情參與。每位參加者以自費400元共襄盛舉,兩歲以下兒童免費,活動當天並安排遊覽車接送,方便居民安全往返。總幹事許丕煌帶領志工團隊投入籌備,細心分配任務,確保餐會與摸彩流程順暢。 活動當晚,特別邀請碧山樂團情義演出,帶來精彩的管樂表演,現場亦設置卡拉OK,讓社區鄉親一同歌唱歡聚、共享佳節氣氛。楊理事長表示,今年的中秋活動雖然是聯誼餐會,更是社區凝聚力的展現,透過一顆顆親手製作的蛋黃酥與一場場真情互動,傳達出榜林社區「用心生活、溫暖同行」的精神。
-
《歡慶中秋》鳳翔博餅人氣滿棚 居民嘉賓齊聚同樂
中秋佳節,鳳翔社區年度博餅重頭戲活動,在活動中心廣場熱鬧展開。今年現場人潮爆滿,笑語聲此起彼落,廣場被滿滿的居民與嘉賓擠得水洩不通,熱鬧氛圍久久不散。 鳳翔社區總幹事蔡宗儒表示,近年來在全體志工的用心合作下,三節活動一年比一年精彩,口碑相傳,吸引更多民眾踴躍參與。社區更長期關懷大同之家長輩,每逢佳節必定邀請一同同樂。 今年活動中,大同之家與鳳翔居民齊聚一堂,大家邊博邊笑,現場不時響起「水啦!」的歡呼聲,一夜連博三輪,場面盛大,堪稱金門最熱鬧的博餅社區。除了傳統博餅外,還特別準備了一百個狀元大餅供民眾單獨挑戰,最後更有各單位贊助的豐富彩品,讓大家都能滿載而歸,幸福滿滿。 即便在各單位補助經費縮減的情況下,鳳翔社區依然展現了強大的凝聚力。理事長與總幹事不僅自掏腰包支持,還積極奔走,獲得在地商家熱情響應,串起社區與商圈的緊密連結。包括長頸鹿美語、摘星文教、威揚禮儀、住商不動產、東森房屋、鴻邁工程顧問有限公司、金榮資源回收公司、萬聖建設有限公司、銓威法律事務所、阿芸姐農場、良金牧場、理髮工會、金報產業工會、信用合作社理事長、宏德宮及社區協會理事成員,皆慷慨提供獎品與禮金;同時,金門縣政府、縣議會、金馬聯合服務中心、陳玉珍立委辦公室、金城鎮公所、鎮代會、大同之家與金酒公司亦給予大力支持,使活動更加順利圓滿。 活動當晚嘉賓雲集,副縣長李文良、參議陳祥麟、教育處長黃雅芬、立委陳玉珍、金馬服務中心執行長吳增允、議員李養生、陳泱瑚、董森堡、鎮長李誠智、代表會主席郭永隆、代表林金英、許燕輝、倪于媃以及城區四里里長等貴賓皆親臨現場,與居民同歡,讓這場博餅盛會更加熠熠生輝。 「有大家的支持,就是鳳翔社區不斷前進的動力!」理事長林壬華在活動最後,誠摯感謝所有蒞臨嘉賓及贊助單位的支持,共同讓今年的博餅盛會圓滿落幕,也為社區留下了一段最溫馨、最幸福的中秋回憶。
-
《歡慶中秋》賢聚倡健康生活 親子健走無菸過中秋
金城鎮賢聚社區發展協會辦理金門縣衛生局長者社會參與暨健康促進推廣計畫之際,為加強推動無菸生活環境及落實保護青少年們的健康,於中秋節前邀請社區年滿六十五歲以上之長者及其二代或三代同堂家庭並結合健康營造中心健走隊,辦理「為愛熄菸點亮健康親子健走無菸GO」活動,除推動無菸家庭及「禁售菸品予未滿十八歲者」宣導,亦於健走後在泰安宮廣場進行野餐,闔家渡過一個不一樣的中秋。活動現場設有宣導攤,家庭透過攤位闖關宣導活動提升全齡辨識之能力,藉以認識失智、理解失智、學習降低失智風險之策略,提高對失智症之敏感度,認識失智症及日常預防撇步大公開,以利早期發現及治療。此外,透過健走也讓民眾知道身體活動對失智預防的重要性,希望大家落實於生活中養成習慣,藉此降低社會醫療與照護成本,提升個人及家庭生活品質。 賢聚社區表示,此次活動不僅有助於無菸及失智預防宣導,更透過邀請大家出門活動筋骨,維持適當體重避免肥胖,並有助維持心肺功能、遠離三高及代謝症候群、消除壓力,也透過遠離菸害之標語佈置,強調遠離菸害對預防失智的重要性,養成規律運動好習慣。 健走活動由社會處長王茲繐、金城鎮長李誠智、賢庵里長顏士強及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盧思維帶領大家從泰安宮廣場起走,沿途行經泰仰路、官路邊、燕南山書院,再循原路回到賢聚泰安宮廣場。 現場亦有防暴宣導活動,讓更多的社區居民朋友響應參與,一起關注並重視失智症議題,建構失智者的友善環境,藉以認識失智、理解失智、學習降低失智風險之策略,提高對失智症之敏感度,增加民眾日常健康保健及預防重於治療的觀念,讓敬老及親老政策落實至社區。
-
金沙浦山里長福里啟動村史寫作 喚醒居民共同記憶
金沙鎮浦山里「長福里」聚落要出版村史了,書名是《腸腹內-戴家的世外桃源村史》。近日在聚落內舉辦座談會,縣議員王國代、文化局長陳榮昌、金沙鎮長吳有家、金沙鎮代會主席周水土、浦山里里長周家才,及村民近百人參加。 「長福里」聚落,地處金門東半島西側,位於海拔四十一公尺黃龍山與樹叢環繞的小山村,仿如隱藏在人的肚腸之內,不易被發現,因而自古被稱為「腸腹內」,是一個戴氏家族的聚落。 而且,這個小山村,小到最低極限,民國五十年代,只有一間磚瓦房屋,住著一戶戴姓人家;目前,戴家四兄弟成家立業為四戶,外加從台灣遷回一戶,總計是五戶人家,住在四間房屋,依然是超級「迷你」的小山村,村民躬耕自食,遠離塵囂,過著「世外桃源」的生活。 日前舉辦村史出版前的座談會,旅外及出嫁的「祖囝孫」都回來了,總計有八十餘人,大家先在門牌3號的「祖廳」前合影,因為,聚落出版村史,是一件大事,在耆老戴國棟與戴國全號召下,從大陸的上海、東莞和台灣,以及金門島上各鄉鎮都趕回來參加,為村史出版作見證。 出生在浦山里洋山村,與「腸腹內」同是「六甲聯鄉」的縣議員王國代表示:金門縣政府文化局開辦「村史」補助出版,這是一項了不起的歷史工程,截至今年為止,已出版57本,而且,所出版的村史,年年獲「國史館-台灣文獻館」優等獎,「長福里」這麼小的村落,也能出版村史,實在難能可貴。 同時,列席指導的金門文化局局長陳榮昌表示:《腸腹內-戴家的世外桃源村史》作者林怡種先生,是我營山同村人,又是報社的老長官,當年他任總編輯,我是他手下的採訪主任,受他提攜指導甚多,現在又協助文化局撰寫一系列專書,如村史、進士專書、口述歷史等,因此,他舉辦的村史座談,我一定要出席致意,表示感謝,也期盼未來繼續多照顧支持文化局。 金門村史專書的書寫,是地區的書寫大工程,獲獎無數,感謝縣府、議會及地區文史工作者的支持協助,讓這項世紀書寫工程可以持續不輟。村史的寫作,可補正史資料的不足,更可藉此凝聚村里的向心,可以說相當具有意義,文化局會繼續支持推動這項書寫工作。 林怡種先生媒體人出身,文筆自然不在話下,多年前將小小村落營山的村史寫就已令人佩服,如今幫只有寥寥幾戶、更小的村落「腸腹內」寫成村史專書,更讓人大開眼界,期間所花的田調、訪談、撰寫功夫,非筆墨所能形容,我們期待這本專書出版,讓大家大飽眼福。另外,今天現場齊聚近百位「腸腹內」主要住戶戴家子孫,讓人見識到家族凝聚的情感,也彰顯村史書寫的精神。 金沙鎮鎮長吳有家表示:金沙鎮又要出版「村史」,這是金沙鎮第14本村史,雖然,「長福里」是一個小村落,但昔時曾繁華興盛,能寫出一本村史,記錄前世與今生,為歷史作見證,可喜、可賀! 鎮代會主席周水土有其他重要行程,特趕來贈一箱金門高粱酒,向耆老戴國棟和戴國全昆仲致賀:「這個古老的村落,能出版村史,非常了不起!」浦山里里長周家才表示:「腸腹內雖是一個小村落,但昔時曾繁華興盛,村民倡議興建『六甲西宮』,村民戴國俊撰寫廟內六十四首籤詩,是個有歷史、有文化的村落。」 《腸腹內-戴家的世外桃源村史》作者林怡種表示:長福里是一個很小的村落,但這個聚落明朝時村裡有宮廟、有學堂,相傳蔡復一童年曾前來讀書,而且,村內有十八艘洋輪,從《馬巷廳志》記載,村民戴石、戴國俊曾在沙美重建「金山書院」捐銀五十圓和三十圓。目前村內還有多口防盜陷阱,足以證明當年繁華興盛,而且,「六甲西宮-鶯山廟」的六十四首籤詩,正是「腸腹內」人戴國俊所撰寫。 作者林怡種進一步指出:文化局規定,村史出版前,要舉辦村落座談會,凝聚村民意見與共識,但是這個小山村,沒有社區活動中心,連召開「座談會」的場地都沒有,尤其,平日居民大都旅外謀職,所以,特別寫報告,向文化局申請延後辦理座談會,等待「祖廳」二樓屋頂漏雨整修好,中秋節前村民返鄉團圓時,再舉行座談會,有更多村民參加才有意義。 林怡種表示,因為,「腸腹內村史」文稿各章節,早經群組充分討論、修正及意見整合。非常感謝戴國棟、戴國全大力幫忙,特別斥資廿餘萬元整修「祖公廳」屋頂,今天才有召開「座談會」的場所,更感謝戴清文、戴清輝昆仲,特別從大陸趕回參加,以及從台灣和金門各鄉鎮趕回來的戴氏「祖囝孫」,一起為村史出版作見證。當然,更感謝縣議員王國代、吳鎮長、周主席、周里長等蒞臨指導。
-
唐伶樂集浯島聲歌巡迴音樂會 以歌聲串連社區情感
由金門縣文化局扶植的業餘演藝團隊「唐伶樂集」,長年致力推廣本土歌謠與藝文演出,其深受鄉親喜愛的系列活動——「浯島聲歌」鄉鎮巡迴音樂會,於9月27日自烈嶼鄉上林村熱鬧開唱,正式展開今年的巡演旅程。 唐伶樂集自2018年起啟動「浯島聲歌」巡演,至今邁入第八個年頭。八年間,團隊走遍金門五鄉鎮、24個里與12個村,無論烈日炎炎、風雨交加或寒冬刺骨,始終堅持將歌聲帶入社區角落,讓鄉親在熟悉的村里空間裡,感受音樂的溫度與情感的共鳴。這份堅持與熱情,早已成為金門在地文化生活的一道溫暖風景。 唐伶樂集團長表示,團隊以「歌唱金門、聲傳浯島」為宗旨,演出內容以國語與台語經典歌謠為主軸,跨越近百年的華語音樂史,從三、四○年代的老歌,到六、七○年代的流行金曲,再到耳熟能詳的現代作品,每一首歌都能引發不同年齡層觀眾的情感共鳴。他們希望透過歌聲連結世代,讓音樂成為金門人共同的語言。 今年「浯島聲歌」巡迴音樂會規劃於上林村(9月27日)、后湖村(10月4日海洋餐廳)、新市里(10月5日紅龍餐廳)、浦邊村(10月24日)及北鎮廟口前廣場(11月1日)等五地登場,橫跨五鄉鎮、串聯社區節慶活動。特別是在中秋節前後舉辦,更讓鄉親能於團圓佳節之際,共享音樂饗宴與溫馨時光。 其中,5日晚間的新市里場次,於紅龍餐廳熱鬧登場,結合「新市社區中秋摸彩聯誼餐會」,現場氣氛溫馨熱絡、座無虛席。唐伶樂集帶來多首膾炙人口的金曲,包括〈月夜愁〉、〈思慕的人〉、〈夜來香〉與〈明天會更好〉等,悠揚旋律伴隨著月光,讓在場民眾沉醉其中,不少人更隨著音樂輕聲合唱,現場掌聲不斷。 唐伶樂集成員表示,每一場「浯島聲歌」的演出,都是與鄉親面對面交流的機會。團隊雖然是業餘性質,但每位成員都以專業態度投入排練,致力呈現最真摯、最動人的表演。從廟埕、餐廳到社區廣場,音樂成為金門夜晚的最佳陪伴。 唐伶樂集長期深耕地方,以行動實踐「文化下鄉」精神,讓音樂走出舞台、走進人群。八年來持續不輟的巡演,不僅豐富了社區的夜間生活,也展現了民間藝文團體的活力與韌性,是金門藝文扎根的重要典範。 隨著秋意漸濃,「浯島聲歌」巡演的樂章仍將持續,唐伶樂集誠摯邀請各鄉鎮民眾與旅客蒞臨共賞,一同感受金門夜晚的音樂魅力,讓歌聲成為連結人心的橋樑,也讓文化的力量,繼續在這座島嶼上綻放光彩。
-
中秋送暖 金門東森房屋連續三年攜手家扶關懷兒童
中秋佳節,金門東森房屋再度化愛為行動,連續第三年攜手金門家扶中心舉辦「中秋送暖」公益活動,為受扶助兒童送上節慶餐點與祝福,讓孩子們在團圓佳節中感受社會滿滿的溫情與關懷。 活動當日,由金門東森房屋店長樊志恒帶領同仁親赴金門家扶中心,親手將一份份熱騰騰的美式漢堡套餐送到孩子手中。現場洋溢著笑聲與感動,孩子們開心地品嚐美食,紛紛表示這是「最特別的中秋禮物」。家扶扶幼委員會主委楊肅謙及金門家扶主任洪依帆也出席活動,楊主委並代表家扶中心致贈感謝狀,感謝東森房屋長期以來持續不間斷的公益行動,成為在地兒少最溫暖的守護者。 今年的活動延續往年善舉,金門東森房屋團隊提前規劃,從餐點預訂、分裝到逐戶送達,過程中凝聚了全體夥伴的用心與團結。上百份餐點不僅是一頓佳餚,更象徵著節慶的祝福與陪伴。 店長樊志恒表示,連續三年舉辦公益活動,對團隊而言早已不是任務,而是一份習慣與信念。「每年與孩子們共度中秋,看見他們開心的笑容,就是我們最大的動力。」他強調,未來東森房屋將繼續秉持「在地服務、用心關懷」的初衷,把公益精神融入日常工作,是社區的好鄰居與愛心夥伴。 家扶扶幼主委楊肅謙表示,金門東森房屋長期支持家扶的扶幼工作,三年來每逢佳節都主動送暖,這份善舉為金門社會注入更多溫暖,樹立企業公民關懷兒少的典範。 金門家扶中心主任洪依帆也指出,今年除東森房屋外,地區多個單位及熱心人士亦響應捐贈中秋禮盒與禮券,讓扶助家庭感受到滿滿祝福。家扶將持續以專業扶幼服務,將社會各界的愛心化為實際支持,傳遞給每一位需要幫助的兒童與家庭,讓愛在中秋月圓之夜持續綻放。
-
攔阻詐騙有獎金 超商店員成防詐守門員
為強化民眾防詐意識,提升第一線店員攔阻詐騙的即時效能,金門縣警察局金城分局近期積極推動「強化金融機構及超商攔阻詐騙工作」獎勵計畫,鼓勵超商夥伴在察覺可疑情況時,主動勸阻民眾受騙。凡成功阻止民眾遭詐騙集團以購買遊戲點數方式行騙者,將依攔阻金額核發價值新臺幣1,000至3,000元不等的商品禮券,以感謝其即時協助與勇於關懷的行動。 金城分局指出,日昨轄內曾發生一起「假交友結合假冒黑道」詐騙案件。一名李姓女子於28日晚間在網路上遭詐騙集團以交友名義套取個資後,遭另一名成員假冒黑道分子恐嚇,聲稱若不照指示購買遊戲點數,將洩露個資或對家人不利。被害人因驚慌不安,短時間內前往三家超商購買總額達新臺幣8萬元的遊戲點數,並拍下序號交付對方,導致鉅額財損。 金城分局分局長朱政憲表示,遊戲點數早已成為詐騙集團轉移金流的常見手段,而超商則是詐騙鏈條中的最後防線。店員若能在關鍵時刻發揮觀察力與同理心,透過一句關懷提問,就可能成功挽救一場詐騙悲劇。他也特別提醒,若發現顧客出現神情緊張、持續通話、急著購買大量點數或明顯受他人指示的異常行為,應主動關懷詢問,並立即通報警方到場協助,以防止受害情事擴大。 根據本次獎勵辦法,攔阻金額達新臺幣2,000元以上未滿1萬元者,可獲1,000元商品禮券;達1萬元以上未滿2萬元者,獎勵2,000元商品禮券;攔阻金額達2萬元以上者,則可領取最高3,000元商品禮券。金城分局期盼透過具體獎勵機制,鼓勵更多超商從業人員投入防詐工作,形成「全民防詐」的社區防線。 金城分局強調,打擊詐騙不僅依靠執法,更需要民間力量的即時協助。超商是詐騙金流的最後一道防線,而每位店員的敏銳觀察與即時反應,都是保護民眾財產安全的重要環節。警方呼籲,金門地區各超商業者與店員能與警方攜手合作,發揮「社區守護者」的力量,共同守住防詐第一線,讓詐騙無所遁形。
-
太武山海印寺明起恢復接駁車服務
太武山海印寺公告指出,原先每月農曆17日(共修日)之上下山接駁車,因應太武山玉章路拓寬工程啟動而暫停之服務,如今自農曆八月十七日(國曆10月8日)起,將恢復每月農曆17日之上下山接駁車服務,歡迎民眾多加利用。 太武山海印寺表示,原先每月農曆十七日辦理的共修日上下山接駁車服務,因太武山玉章路拓寬工程施工而一度暫停,如今將自農曆八月十七日(國曆10月8日)起恢復運行。 海印寺表示,接駁車服務主要為方便信眾及遊客參與共修活動及參拜行程,減少登山交通壅塞與停車不便的情形。此次恢復行駛,將維持以往的服務時段與站點,讓信眾能安心上山、平安回程。 太武山為金門著名宗教聖地與觀光景點,每月農曆十七日吸引眾多信眾前往共修祈福。此次接駁車服務的恢復,不僅便利民眾交通,也象徵地方工程與宗教文化活動的平衡共榮,歡迎鄉親與遊客多加利用。
-
手機回收月開跑 廢機回收可獲宣導品與綠點抽獎
10月是全國「手機回收月」!金門縣環保局呼籲民眾響應環保行動,趁著這個月檢視家中是否仍有塵封已久的舊手機,啟動「斷捨離」行動,把不用的廢手機拿出來回收,讓資源再利用、環境更永續。 環保局指出,「手機回收月」活動自10月1日至31日止,只要民眾於活動期間內,將廢棄手機送到指定回收據點,每回收1支即可獲得宣導品1份,同時還能獲得1個「綠點抽獎序號」。今年資源循環署特別加碼提供10個大獎,每個獎項都擁有高達48萬綠點(約價值新台幣4,800元),民眾回收越多,中獎機會越高。環保局提醒,廢手機在回收前務必完成「檢、刪、排」三步驟:首先【檢】視家中是否有閒置廢棄手機;其次【刪】除手機內的個人資料或恢復原廠設定,以防個資外洩;最後【排】定時間將手機交至指定回收點。 同時也要注意,符合回收標準的廢手機至少需包含「外殼」及「電路板」兩大主要元件,請民眾避免自行拆解,以免影響回收效益。環保局強調,廢手機含有貴金屬與可再利用材料,妥善回收不僅能減少環境污染,更能促進資源循環再生,一起為地球永續盡一份心力。
-
從人潮回流到信心回歸 金廈泉交流熱度持續攀升 陳福海:縣府將以「友善、安全、永續」三大施政主軸 積極推動觀光環境優化
大陸十一長假,小三通湧現入境人潮,金門成為福建居民出遊的焦點之一,也象徵著金門觀光正邁入復甦新階段。近年來,隨著兩岸往來逐步恢復與市場信心回溫,金廈泉「一日生活圈」交流熱度持續攀升,不僅讓金門再現旅遊活力,也為地方觀光產業注入新的動能。 縣長陳福海表示,金門在疫後重新展現觀光潛力,縣府將以「友善、安全、永續」為核心施政方向,積極推動觀光環境優化、強化服務品質與文化行銷,讓每位旅客感受到金門的熱情與溫度。他強調,觀光不只是人潮,更是城市形象與生活美學的展現,縣府團隊會持續結合產業、社區與節慶活動,打造具有韌性與魅力的旅遊島嶼,讓金門成為國際旅人願意再訪的目的地。 縣長陳福海進一步指出,金門觀光的復甦,不只是數字回升,更是信心的展現。他說,金門擁有獨特的歷史文化與自然風貌,是最具條件的「友善觀光島嶼」,縣府團隊將持續推動以人為本、品質導向的觀光政策,讓來金旅客「感受到溫度、帶走感動」。他強調,面對後疫情時代的觀光新格局,金門要以「品牌行銷、節慶活動、深度體驗」三軸推動發展,並同步兼顧永續與安全,讓觀光成為推動地方經濟的重要引擎。陳縣長也提到,近期縣府積極與業者攜手整備觀光環境、改善旅遊動線與導覽設施,並強化旅宿品質與交通便利性,務求以最完善的服務迎接兩岸與國際旅客。 截至2025年9月底,小三通入出境旅客人次已突破133萬人次,較2024年同期增加近50萬人次,年增幅達37.6%,更超越去年全年總人次1,302,366人次。10月1日當天,小三通單日入出境人數達5,274人次,其中入境旅客高達4,272人次,超越五一長假效應。當日上午通關大廳人潮湧現,金城街區、山外商圈與餐飲業者無不感受到節日觀光熱潮,呈現出「門庭若市」的熱鬧景象。 縣府觀光處指出,自2024年9月底大陸開放福建居民辦理赴金門旅遊簽注以來,大陸旅客來金人數持續上升,且以自由行為主流。至2025年9月底,持旅遊簽注入境之大陸旅客已累計逾19萬人次,其中自由行佔比高達97%,預估在十一長假帶動下,旅客總數將突破20萬人次。此趨勢顯示,大陸旅客來金已從團客轉向自由行為主,旅遊型態更具彈性,也使地方產業有更多機會發揮特色與創意。 為呼應市場變化,縣府近年陸續推動多項振興觀光政策與行銷計畫。包括積極爭取成立全國第十八個「金門觀光圈」,獲中央補助八百萬元打造專屬品牌;舉辦「金門島嶼生活節」、「中秋博餅」、「金門親子嘉年華」、「老兵召集令」、「石蚵文化季」及「風獅爺文化觀光季」等主題活動,結合節慶行銷與地方文化,強化金門旅遊記憶點;並推動藍色公路與海上觀光,開發賞鳥、海釣及離島遊程等多元體驗。此外,縣府積極導入智慧觀光與永續機制,推動旅宿分級認證與低碳旅遊,提升整體服務品質。 陳福海縣長強調,金門是兩岸觀光交流的前哨與窗口,縣府將以更積極的姿態爭取政策開放,持續在安全管理、環境整備及產業輔導三方面同步強化,為觀光復甦建立穩固基礎。他指出,「金門不僅要迎來人潮,更要留住人心」,透過優質服務、文化深度與地方特色,讓旅客不只造訪一次,而是願意再度回來。 面對觀光市場的競爭與轉變,縣府觀光處也強調,未來將以「活動帶動、人文深化、體驗延伸」為核心策略,結合在地特色產業與旅遊體驗,延長旅客停留時間、提升消費動能。縣府亦已啟動「大陸自由行旅客在金門消費與旅遊動向研究」,作為政策調整與市場行銷的重要依據,並透過宣導影片與安全手冊提醒旅客注意交通與騎行安全。 十一長假的熱度,已成為金門觀光復甦的重要指標。從人潮回流、活動熱絡到市場回暖,金門正穩健邁出復甦步伐。縣府團隊在陳福海縣長帶領下,將持續以創新活動與在地連結為主軸,擴大兩岸與國際旅客版圖,讓金門以「友善、安全、永續」的形象,迎向觀光新里程,展現屬於這座島嶼的熱情與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