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聞
-
寧湖土地公廟慈善會送暖 慰問社福機構和弱勢家庭
寧湖土地公廟慈善會最近對地區社福機構和弱勢家庭進行慰問。活動由理事長林德恭和榮譽理事長蔡育仁率領,並有理事代表章美龍、會員陳清心、總幹事洪憶青等熱心人士參與。 他們首先前往金門縣立福田家園,代表寧湖土地公廟慈善會送上了心意滿滿的紅包,福田家園的工作人員表示由衷的感謝。在這裡,他們不僅提供了物質上的支持,更重要的是給予了精神上的溫暖和鼓勵。 隨後,慈善會一行人又前往慰問康心美心,將溫暖和關懷帶給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在這個過程中,他們與受慰問者交流,聆聽他們的故事,並將真誠的祝福送給他們。整個活動充滿了感人至深的情景,也激勵了更多人的善心。 除了慰問地區社福機構和弱勢家庭外,他們還特別前往慰問了3戶急難家庭,每戶贈送了5,000元的慰問金。這些家庭處於生活困境中,面臨著各種困難和挑戰,對於慈善會的幫助,他們感到無比感激。當慈善會的代表們將慰問金交到他們手中時,他們的臉上露出了灑滿笑容的表情,眼中充滿了感激和希望的光芒。一位受助家屬表示,感謝寧湖土地公廟慈善會的幫助,讓我們感受到了溫暖和希望。這筆慰問金將是我們渡過難關的力量,也是我們重拾信心的動力。 寧湖土地公廟慈善會表示,這次慰問活動是該會一貫宗旨的體現,他們始終秉持著「好事大家做,大家做好事」的信念。他強調,慈善會將繼續致力於照顧社會上需要幫助的群體,希望能夠透過自己的力量,為社會的和諧與進步盡一份心力。 該慈善會表示,所做的一切,都源自對弱勢群體的關心和愛心。在社會的角落裡,總有一些人處於困境之中,他們需要我們的幫助和支持。作為一個慈善機構,我們的責任就是伸出援手,讓更多的人感受到社會的溫暖。關懷弱勢群體不僅僅是一個慈善行為,更是社會文明和進步的體現。當我們將愛心傳遞出去,不僅能夠幫助到別人,同時也豐富了自己的人生。我們希望透過這次活動,激勵更多的人加入到公益事業中,共同為社會的和諧與進步貢獻力量。 寧湖土地公廟慈善會的理事長林德恭強調,他們將繼續努力,為更多需要幫助的人提供援手,讓更多的溫暖和關懷傳遞到每一個角落。這次活動不僅給了受助家庭希望,也讓慈善會的成員和志願者們感受到了無限的滿足和成就感。
-
楊基教育共學創辦人應邀為銀髮族開講
楊基教育共學創辦人辛炳巍受金城鎮公所以及真善美協會的邀請,將在明後兩天,分別於青年活動中心與金城鎮公所舉辦「生命影響生命‧你可以不一樣」講座,歡迎參加。 這兩場講座,第一場於三月六日(星期三)的晚間七時三十分至九時三十分,地點在救國團青年活動中心二樓。 第二場則是受金城鎮公所之邀,在三月七日(星期四)的晚間七時至九時,在金城鎮公所三樓多媒體室,針對社區幹部、志工、銀髮族人士開講。 金城鎮公所表示,楊基教育機構創始人辛炳巍是金門子弟,致力於教育事業,曾獲得一○八年的全國補教師鐸獎的榮譽,多年來在兩岸三地進行多達百場的演講。七日的這場講座,將與聽眾分享,透過在生命道路上的共學共好,來讓事業的經營、家庭的幸福、親合關係和諧越來越好。
-
金湖6日表揚模範婦女、模範婆媳、優秀青年
慶祝一一三年婦女節暨青年節,金湖鎮公所舉辦模範婦女、模範婆媳、優秀青年選拔表揚活動,各得獎名單揭曉,並將於明日接受金湖鎮長陳文顧、鎮代會主席蔡乃靖頒發獎狀和公開表揚,以為鎮民學習的典範,增進社會祥和與幸福。 金湖鎮今年度模範婦女、模範婆媳、優秀青年當選芳名披露如后,以資表彰: ●模範婦女:新湖里-洪愛治、楊偉彣。正義里-駱秀芳。山外里-陳秀英。新市里-陳治。瓊林里-張呵施。蓮庵里-許采茵。溪湖里-呂秀圓。料羅里-呂馨儀。 ●模範婆媳:新湖里-許能惠(婆)、翁莉伶(媳);呂紅桃(婆)、蔡懿琳(媳)。正義里-陳許皮(婆)、薛金羡(媳)。山外里-黃淑敏(婆)、徐思綺(媳)。新市里-許雪珠(婆)、蔡秀玲(媳)。蓮庵里-吳採娥(婆)、江宜庭(媳)。溪湖里-李賢(婆)、蕭邑庭(媳)。料羅里-吳傳治(婆)、吳隨環(媳)。 ●優秀青年:新湖里-薛智忠、蔡依螢。料羅里-謝以轅。新市里-宋育群。蓮庵里-呂婉溱。瓊林里-蔡建榮(縣表揚)。正義里-王宏軒。溪湖里-張臺儒。山外里-黃漢貴。 金湖鎮公所表示,金湖鎮一一三年婦女節暨青年節表揚活動,將於明日下午六時三十分起,假金湖飯店二樓宴會廳隆重舉行,請模範婦女、模範婆媳、優秀青年當選人,於明日下午六時十五分至六時三十分辦理報到,準備接受頒獎和表揚活動。
-
推進幼兒教育 縣府再增設5班2歲幼幼專班
縣長陳福海推進幼兒教育政策,113學年度再增設5班2歲幼幼專班,倡導優質教育與校園綠美化,助力幼兒潛能發展。 以「禮運大同篇」揭櫫「幸福、宜居、永續島」的縣政藍圖,縣長陳福海對於幼兒的照顧尤為重視。2歲幼幼專班自108學年度陸續增設,原訂113學年度增設多年國小附幼1班,在縣長與教育處的多方協調與努力下,將於113學年度多增設4班,共開辦5班,在原有的基礎上加大力度與廣度,達成全縣13所學校開設16班幼幼班之目標(招收幼生總數達256名),讓「幼有所養」不只是口號,而是具體紮根的教育政策。 縣長陳福海日前偕同教育處長孫麗琪、特幼科科長謝惠婷走訪開瑄國小附幼,在蔡志隆校長與幼兒園主任陳怡婷及同仁的陪同下走訪幼兒園,瞭解校方的開班規劃與校園空間配置。陳福海縣長表示,幼兒教育是奠定一個人成長與發展的基石,建立良好的幼兒教育環境,實乃投資未來的舉措。近期特別走訪幾間即將增設2歲幼幼班的學校,實際了解增設班級的位置以及校方如何調配空間,務必如期如質的完成2歲幼幼班的開設,提供幼生優質、安全的教學環境。 除了校園空間配置之外,有關校園綠美化也是本縣重要的施政方針。校園不僅是學習的場所,更是幼兒探索世界的樂園。縣長陳福海特別指出,開瑄國小校內的4棵老榕樹非常有意義與價值,並表示未來在綠美化的過程中,對於要種下的每一棵樹種、花木都要好好思考,不只是求有、更要求好,才能永續發展下去。透過植物的綠意和自然景觀的薰陶,幼兒得以與大自然親近,從而激發他們對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慾望。 最後,縣長陳福海也提及師資的培育與交流,一位優質教師能夠成為幼兒探索世界的引路人,也是幼兒心靈成長的陪伴者,配合環境與教師營造的氛圍,才能讓幼兒在健康、快樂、積極向上的環境中成長。開瑄附幼園主任陳怡婷表示,學校與學校之間都有教師交流的機制,未來也會持續督導與關心每一位教師的教學狀態,在擁有好的硬體環境之下,務必維持優質的教學品質。 本縣於108學年度由上岐國小首先開辦2歲幼幼專班,此政策成果深獲民眾支持及熱烈迴響,考量各校軟硬體設施及本縣私立幼兒園,並衡量區域平衡,其開班期程採取循序漸進,逐步擴大開班數,108-112學年度已陸續開設11班:上岐國小(1班)、古寧國小(1班)、柏村國小(1班)、述美國小(1班)、古城國小(2班)、金寧中小學(1班)、金沙國小(1班)、湖埔國小(1班)、開瑄國小(2班)。原訂期程113學年度2歲幼幼班為多年國小附幼增設1班,經調查2歲幼幼班供應量尚無法滿足家長需求,考量各校軟硬體條件及現勘協調後,於卓環國小附幼、何浦國小附幼、金城幼兒園各新設1班、開瑄國小附幼再增設1班,達成全縣13所學校開設16班幼幼班之目標(招收幼生總數達256名)。 為了減輕年輕家長負擔,同時提升幼教品質及量能,實現縣長「幼有所養」的政見,除了積極增設二歲幼幼專班及降低師生比之施政目標外,更擴大幼兒課後照顧及寒暑假加托的服務量能,家長只需繳交定額費用,不因參加延長照顧服務人數多寡,而影響收費高低,也為平價幼兒園課後照顧部分,再補上最後一塊拼圖,期使年輕父母「敢生」、「能夠養」,以解決少子化問題,以本年度寒假延長照顧服務來說,全縣公幼共開設32班計507名幼生參加。
-
響應農會推動食農教育 許玉昭帶領金寧鄉青溪姐妹做菜粿
縣農會理事長許玉昭議員帶領青溪婦女協會金寧鄉分會婆婆媽媽們,響應農會推動食農教育,選用在地食材做菜粿,從活動中加深民眾對在地食材的認識,推展和傳承做菜粿的手藝和文化。 許玉昭議員本身也是縣農會理事長,她表示,農會響應政府推動食農教育,除了積極宣導《食農教育法》,也鼓勵機關團體、社區、學校能優先採用在地生產的農產品,或以在地農產為主要原料的食品,以及鼓勵鄉親多選用在地食材,烹煮健康餐食,支持在地小農。 許玉昭議員邀集青溪婦女協會金寧鄉分會婆婆媽媽們來做傳統菜粿,準備菜粿的餡料是選用在地小農栽種的有機蔬菜,包括,高麗菜、番薯、芹菜、大頭菜、紅蘿蔔、豌豆、蒜苗等蔬菜,以及蚵民養殖的石蚵、豬農飼養的豬肉、和在地豆干、豆腐等食材,大伙分組洗菜、揀菜和切菜,有的拿麵粉粿皮,有的熱鍋爆炒內餡,婆婆媽媽們圍在一起合力包菜粿,數百個菜粿整齊排好,分批送入「籠繩」蒸炊,菜粿炊熟時現場香氣四溢,香氣撲鼻而來,大家相當開心。 許玉昭表示,菜粿是金門在地的傳統美食,金門民間在農曆二月初有炊菜粿拜土地公的習俗。許玉昭說,金門菜粿的麵皮是用太白粉、麵粉、番薯和成,餡料包括:菜球、豆干、蒜苗、肉、紅蘿蔔、芹菜、高麗菜、海蚵等。菜粿是以太白粉+糯米粉製成的糯米糰外皮,也有菜粿的外皮用地瓜泥,煮熟的粿婆及糯米粉,揉成糯米糰,再包入蔬菜等炒熟的內餡材料,粿皮對口捏實封住,再送進蒸籠用大火蒸煮,保有傳統口味,QQ的咬勁讓人回味無窮。 許玉昭指出,早年農村社會,做粿、炊粿是少不了的工作,隨著社會現代化,傳統習俗已逐漸被人淡忘,現代的年輕人,甚少機會可以親身參與做粿、炊粿,感受傳統炊粿的生活經驗。許玉昭說,農村社區,居民對傳統米食「粿」文化也特別有感情,從活動中帶動婆婆媽媽傳承金門菜粿製作技藝,透過婆婆媽媽的經驗,使傳統金門古早味技藝得以傳承下去,也讓更多人認識金門傳統炊粿文化及體驗農村婦女刻苦勤儉持家的精神。 許玉昭指出,食農強調的是風土飲食,是結合土地的營養學,農會積極推動的食農教育是一種「親手做」的體驗教育,經由親自參與在地農產品的過程,瞭解食物來源,選擇吃當季、吃在地的食物,支持在地小農,學習對食物、生產者和環境的尊重與感恩。
-
港都盃全國田徑錦標賽 金城國中兩選手表現優異為校爭光
金城國中田徑隊參加在高雄市的2024年港都盃全國田徑錦標賽表現優異,兩人榮獲佳績,為個人爭取榮譽,也為學校爭光。 城中田徑隊這次赴台參加2024年港都盃全國田徑錦標賽,其中,盧羿霏獲國中女子組1,500公尺第五名和國中女子組3,000公尺第三名,表現突出;另外,陳軒弘則在國中男子組3,000公尺達標全中運。 金城國中校長謝志偉除了恭喜獲獎及赴台參賽同學,並感謝黃鎮平老師及陳文政老師的指導,以及家長的支持。
-
第四屆環境地圖創作徵選 正義國小聽獺說 守護獺勇摘高年級組全國第一
由環境部與教育部合作辦理「第四屆環境地圖創作徵選活動」得獎名單出爐!本縣正義國小林姿妤老師,指導學生陳璟瑤、陳壹淳、李詠絮、王琪琪,合力創作「聽獺說 守護獺」作品,繫敗全國各路好手作品,勇奪「高年級組」第一名;另外古寧國小陳緯武主任也不遑多讓,分別以指導學生鄭聿彤、李妍妡,作品「古寧騎跡,戰憶古蹟單車地圖」,榮獲「中年級組」佳作;以及指導學生李昕、李采凌、李冠瑩,作品「古寧生態賞鳥地圖」,榮獲「高年級組」入選獎。 環保局指出,正義國小作品「聽獺說 守護獺」,作品將金門五個鄉鎮在當地習慣以大金門和小金門做區分,加入了金門傳統的元素及特色,以此分別化身為不同面貌的水獺,讓人更容易聯想到保育議題。告示牌上的「水獺出沒!請小心」作為指北針的設計,更是為地圖增添了獨特的巧思和驚喜。希望透過這份地圖,能夠喚起更多人對水獺保育的重視,呼籲大家一同參與保護生態環境的行動。同時,希望使用這份地圖的人能夠更深入地了解金門的歷史文化、自然風光和生態資源,並一同守護這片美麗的土地。 古寧國小作品「古寧騎跡,戰憶古蹟單車地圖」,作品利用古寧頭周邊的景物風光,鼓勵大家可以騎單車遊金門環島,享受一邊騎單車,一邊遊覽生態人文的樂趣,一起減碳愛地球;作品「古寧生態賞鳥地圖」,呈現了古寧頭鳥類的生態,並加入古寧頭的戰地史蹟、自然生態、文化景點等元素,讓整幅畫更加豐富多彩。讓大家更能了解古寧頭的美,並且激發人們對這片土地的保育與關注。 頒獎典禮於3月1日在臺北市大安森林公園捷運站陽光大廳舉行,正義國小許瑞芬校長及古寧國小陳緯武主任分別率領得獎學生出席領獎,共享榮耀時刻。 環保局指出,為讓國小學童打開感官,探索自身所處的生活環境,拾起與環境之間的連結,環境部辦理「第4屆環境地圖創作徵選活動」;鼓勵同學、親子、師生一同外出,透過觀察、挖掘、記錄,描繪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環境地圖,並藉由實作過程,引領孩子向環境發出關懷、與人群建立互動,反思現狀且實踐改變,展開一場珍貴的環境教育體驗。 環境地圖繪製以自身學校或住家為主要出發點,觀察周遭的自然生態、人文歷史、生活情境(如食、衣、住、行)等,透過篩選及適當簡化,利用簡明易懂的符號或文字,將空間分布繪製於圖紙上,呈現富有涵義及具原創性的環境地圖。 繪製內容需於「環境倫理」、「永續發展」、「氣候變遷」、「災害防救」及「能源資源永續利用」等5大環境教育學習主題中,擇一主題進行繪製。另需撰寫地圖說明書1份,以呈現地圖創作的動機與意義、真實故事、對環境的反思與可能參與的行動等學習歷程。 本年度配合淨零轉型政策增設特別獎,鼓勵家長或老師帶領學童主動瞭解政策,繪製內容以「氣候變遷」或「能源資源永續利用」為主題,創意發想融入政策意涵。
-
古城國小班級家長會 親師生交流
不畏寒風,古城國小班級家長會強強滾! 為了強化學生家長與學校的聯繫及關係,增進家長對校務發展與班級狀況的深入了解,古城國小於3月2日早上召開112學年度下學期國小部及幼兒園「班級家長會」,邀請各班級學生家長蒞校,參與國小部與附設幼兒園班級的「與導師有約」活動,就學校教育及班級經營與學生事務和教學方式交換意見。 班級家長、學校校長、行政處組、導師與員工,約一百餘人參加,家長參與熱絡,寒風中不減家長的熱情,給予學校諸多建言,於良好的親師雙向溝通下,共同為古城國小發展努力。 班級家長會9:00至10:30在各班教室召開,由各班推舉該班家長一人擔任主席,班級導師列席並向家長提報「上學期班級經營成效報告」,以及聽取家長對班務的建言與意見,進行班級家長的溝通互動及教養經驗分享。 為了讓家長們對學校教學及行政各項業務的認識,各班各安排一名行政人員協助說明與解惑。並由學務組至各班對家長進行藥物濫用、交通安全、環境教育、防疫教育、防災教育等重要議題的宣導;也請護理師向家長進行口腔衛生、視力保健、新冠肺炎預防宣導及健保議題等,希望透過宣導,讓家長們共同維護學童健康,也讓家人健康再升級。最後,再進行家長的自由發言與建議,達成親師交流與溝通,過程順利圓滿。 古城國小代理校長董麗芬表示,看見學生家長們願意利用假日休息時間且不畏嚴寒,撥冗來校參與班級家長會,跟學校老師一起關心孩子的學習與成長,熱烈互動的情景令人感動。她表示,學生家長踴躍出席及熱烈參與,就是對老師與學校最有力的支持,也是學校及老師更加認真、用心把孩子帶好的熱忱所在泉源與動力。 董麗芬說,教育要辦得好需要學校老師、家長及學生親師生三方面攜手同心,共同配合與努力,「三者同心,其利斷金」,讓古城的孩子能夠健康成長、快樂學習及進步卓越,一起為孩子創造多采多姿,快樂美好的歡樂童年,同時也為孩子開創未來人生的光明之路奠定良好的發展基礎。
-
婦女會千餘姐妹集會同慶婦女節 獎勵績優伙伴
金門縣婦女會昨(3)日舉辦「一一三年度婦女會會員大會暨慶祝婦女節表揚活動」,現場千餘位的婦女朋友在現場同樂,由會員們粉墨登場的舞蹈演出,獲得台下喝采;此外大家引頸期盼的摸彩活動,更是讓現場氣氛嗨到最高點,獲獎的民眾都直呼好幸運,場面既歡樂又溫馨。 金門縣婦女會「一一三年度婦女會會員大會暨慶祝婦女節表揚活動」,昨日上午約九時三十分起,在金湖鎮紅龍餐廳舉行,由婦女會理事長王秀玉主持,副縣長李文良、金門縣政府社會處處長黃雅芬、副處長王茲繐、立法委員陳玉珍、議員李養生、金城鎮長李誠智、金門縣議會秘書長王垣坤、烈嶼鄉公所秘書蔡弼光、行政院金馬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楊上德、金湖鎮民代表會主席蔡乃靖、中華民國婦女會總會理事長徐劉淑媓、總會秘書長尤淑姿、總會理事許華玉等人,到場向婦女朋友們賀節。 理事長王秀玉致詞表示,今年是一年一度所有姊妹相聚在一起,她代表婦女會恭喜今年獲得模範婆媳與績優的小組長們。一個家庭婆媳關係會影響到家庭和諧,她恭喜獲獎者們。過去幾年疫情,婦女會也積極投入諸多公益表演,展現女力,更代表縣府赴台參加全國健康舞比賽,優異表現也為金門縣爭光。今年度則是配合衛生局「我的餐盤」活動,透過日常生活的實踐,讓家庭成員的健康有實質上的提升與變化。 婦女對家庭的重要性,無法用言語形容,王秀玉指出,「娶到好某,勝過三個天公祖」,意味著一位好的婦女,能夠影響整個家庭甚至是三代的人。在家相夫教子,在外職場上展現智慧與毅力,也讓婦女朋友們撐起社會的半邊天,她也肯定女性對於家庭、社區、甚至是國家所作出的貢獻,並恭喜獲獎的模範婆媳,是所有女性朋友的典範。她並感謝小組長們一路上支持婦女會,並為了會務無怨無悔的付出。 副縣長李文良代表縣府團隊對婦女朋友表示祝福,他表示,女性照顧家庭、孩子、公婆,還需要忙碌自己的工作,相當勞心勞力,因此他深覺金門的婦女同胞不僅是撐起社會的半天邊,甚至可能更多。他也肯定並感謝金門婦女朋友的付出。過去在金門艱困的歲月中,對內、對外都扮演重要角色;未來在金門發展中的地位亦是舉足輕重。 模範婆媳檔 昨天活動中同時表揚各鄉鎮模範婆媳,以及各分會績優小組長,分別為金城分會模範婆媳:婆婆王雪珠、媳婦謝玉燕;楊明飛、蔡寶姿;吳麗治、張瑋婷。金湖分會模範婆媳:蔡玉華、黃莉莉;許玉華、張淳雅;楊黃琴招、林金蓮。金沙分會模範婆媳:陳李巧、黃孟茹;許評員、陳洪。金寧分會模範婆媳:陳快治、林穎姍。烈嶼分會模範婆媳:洪美姿、李嘉雯。 績優小組長 績優小組長則有,金城:陳幼月、周手治、趙美珍、胡蕙娟、王雪治。金湖:薛辰汝、李麗明、盧波、林梨娟、謝秀衣。金沙:陳玉珍、黃明鸞、蔡仙配、吳翠梧。金寧:李美婷,李寶幼。烈嶼:呂秀花、方秀英。 金門縣婦女會成立於民國三十五年,是金門成立最早的民間社團,目前有會員一千八百多人,也是金門最大的社團,組織架構依政府公佈的社團組織法運作,年滿十八歲的婦女繳會費加入,成為會員。執行會務的人員皆為無給職,以奉獻利他的志工精神,維持會務運轉。 婦女會表示,今年度該會秉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禮運大同篇理想精神,以原有的舞蹈表演基礎,成立了一支「慈善舞蹈義演大隊」藉以寓教於樂,以自娛娛人的精神,巡迴金門縣各社會團體作慈善義演,深獲好評。而昨日的現場表演構想以及傳達理念「歡迎來金門」是以金門的民情風俗、四時景物、名產風景來編排,除了以運動保健康為機制,並且塑造團隊核心價值,培養榮譽感,最後藉以適時行銷金門,也展現金門婦女刻苦耐勞的精神。其中有一段製作麵線的過程,在描述早期金門男子為養家餬口,大部分都到外地謀生,留在家鄉的妻子雖思念夫婿,但也要勤勞工作,相信夫婿有一天會衣錦返鄉團聚。舞碼最後呈現的歡樂景象,是以最大的熱忱歡迎大家來金門旅遊。整支舞曲的原素,取材自金門人的生活日常,道具也都是姊妹們自行製作的「歡迎來金門」。
-
金沙表揚10位模範婆媳暨模範婦女
金沙鎮公所昨(3)日上午10時30分假金湖飯店舉辦「慶祝婦女節模範婦女暨模範婆媳表揚」,鎮長吳有家、主席周水土,議員楊育菡及社會處處長黃雅芬等聯袂表揚10位模範婆媳暨模範婦女,肯定婦女朋友們對家庭及社會之貢獻;獲獎家屬也紛紛發表感言,向另一半或媽媽(阿嬤)表達心聲,感謝她們的照顧之恩及為家庭的付出,場面溫馨感人。 為慶祝一年一度婦女節,金沙鎮公所有鑑於伴隨社會型態之轉變,婦女不只負責家庭照顧工作,更投入社會參與公共事務,為表彰婦女朋友們對家庭與社會之貢獻,特別規劃辦理113年模範婆媳及模範婦女評選,首先自所轄八個里推薦人選,經過評選出2位模範婆媳暨8位模範婦女,並擇定於昨(3)日上午公開表揚,也期藉以弘揚固有之倫理道德,重視兩性平權發展,促進社會重視家庭倫常,透過婦女朋友之優良事蹟作為榜樣,為社會注入一股穩定、溫暖之力量,敦促社會更祥和發展。 金沙鎮113年慶祝婦女節模範婆媳暨模範婦女表揚活動,於昨(3)日上午10時30分,假金湖飯店舉行,典禮由鎮長吳有家主持,議員楊育菡、社會處處長黃雅芬、金沙鎮民代表會主席周水土、副主席張成爵、代表黃奕焮、蔡連進、蔡寶愛,里長張瀚龍、陳福林、黃添丁、楊恭勤、陳賜發、周家才等以及獲獎之婦女及其親朋好友等出席參加。 典禮在KDC舞團精彩熱舞演出下揭開序幕,與會嘉賓聯袂表揚10位模範婆媳暨模範婦女,並獻上祝福。金沙鎮長吳有家指出,首先要借現場所有人的雙手,以掌聲感謝金沙鎮民代表會在預算上支持,讓公所能夠舉辦如此溫馨的表揚活動。除了藉一年一度婦女節表揚肯定獲獎的每一位獲獎的婦女,也要感謝所有婦女朋友們,為家庭和社會無私的付出,期許為人子(孫)女們要以感恩的心,感謝媽媽或阿嬤的照顧,最後祝福大家佳節快樂。 社會處處長黃雅芬表示,首先代表縣長陳福海及縣府團隊恭喜獲獎的婦女朋友。婦女是家庭和社會重要的一股力量,也因為婦女們對家庭的付出,孩子才能平安長大,並憑藉這股力量助益社會工作之推動,尤其,許多獲獎婦女於社區關懷據點擔任志工,服務社會,盼藉由婦女朋友們的事績,作為社會的榜樣,讓社會更和諧發展。 縣議員楊育菡也說,懷著感恩的心參與婦女節表揚活動,婦女們默默的在每一個家庭中無怨無悔的付出,因為你們的努力及堅毅的付出,為家庭及社會帶來更正向的力量。願每位婦女未來每天充滿幸福與歡樂,並且都能做屬於自己的女神。 金沙鎮民代表會主席周水土及代表們也一一祝賀所有婦女朋友們佳節快樂。接續在典禮的尾聲,獲獎者家屬也陸續分享感言,有人感謝老婆的辛勞;有人藉機會向媽媽傳愛,感謝媽媽為家庭的付出;甚有表達對阿嬤長年累月照顧的辛勞,親朋好友道盡祝福和感謝,也讓場面更加溫馨感人。 金沙鎮113年模範婆媳暨模範婦女獲獎名單如后: 模範婆媳:(大洋里)黃錦鸞、黃美娟。模範婦女:(汶沙里)崔春華、(西園里)陳麗萱、(何斗里)楊雪麗、(浦山里)梁麗華、(官嶼里)張彩蓮、(三山里)吳鳳嬌、(大洋里)蔡雅雯、(光前里)陳玉琴。 縣表揚;模範婆媳:(光前里)黃愛珠、許藝霞。模範婦女:(西園里)黃素雯、(三山里)王美芬。
-
金湖環境清潔日 16個社區志工齊出參與行動
金湖鎮公所昨(3)日辦理「社區環境清潔日」,轄內16個社區齊參與。鎮長陳文顧擔任志工隊長,換上環保志工服,與各社區志工伙伴一同挽起袖子,進行社區環境打掃工作,大家分工合作不分你我,掃地、除草澆花、撿拾寶特瓶罐、清除積水容器等,並落實資源回收分類,用行動守護環境整潔,營造更整潔美麗的金湖。 金湖鎮公所昨(3)日辦理「社區環境清潔日」,由鎮長陳文顧擔任志工隊長,率領公所環保課長李博豪、在尚義社區理事長黃王綺蘋、正義社區理事長陳金城及各社區理事長陪同下,與志工們一起清淨社區家園環境。所有人分工合作,有序地進行環境清潔工作,掃地、澆花、撿拾寶特瓶罐、清除積水容器,也落實資源回收分類,不分你我,一起用行動維護金湖各個社區環境整潔。 金湖鎮公所指出,感謝16個社區響應「社區環境清潔日」大家分工合作,穿梭在大街小巷,社區的每個角落,掃除垃圾、清淨家園,共同維護社區環境清潔。鎮長陳文顧也感謝所有志工們的無私付出及參與,用行動守護各個社區環境,營造良好的居住品質,無疑是社區環境最佳的守護者。 陳文顧也說,美麗的社區環境景觀需要每位鎮民的參與,鼓勵社區志工及鄉親們踴躍地共同響應及親自參與每月一次的「社區環境清潔日」活動,一起動手打掃社區內外環境,營造更整潔美麗的金湖。 金湖鎮公所也說明,公所除由環保課李博豪課長率領清潔隊員,平時針對登革熱孳生源、髒亂點及巷道雜草環境清理外,對於空屋、空地、公園、地下室及菜園等高風險場域或列管點,加強巡檢及孳清作業,也動員綠美化組同仁協力進行各社區內環境美化,並由各社區志工帶動民眾自主參與社區環境清潔整理維護,以期改善環境衛生,減少病媒蚊孳生,打造良好居家環境、營造健康優質的生活家園,並且達到清淨家園、美化環境及防疫、登革熱防治等目標。
-
旅臺烈嶼公共事務協會召開理監事會議
旅臺烈嶼公共事務協會舉辦新春團拜暨召開第16屆第5次理監事聯席會議,會長洪朱生感謝鄉親及各界支持,協會會持續關懷服務旅臺鄉親,用心經營協會、把愛傳出去。金門縣議員洪成發、立法委員林德福及張智倫、新北市議員邱烽堯及金瑞龍、金門同鄉總會會長楊維居等各界來賓也到場致意。洪成發議員也就鄉親關心的金門大橋交通安全問題,表示已督促縣府及相關單位檢討改善大橋汽機車分流及行人的安全措施,提升駕駛和行人通行大橋的安全。 會議由會長洪朱生主持,秘書長洪麗鈴做會務報告。洪朱生代表該會先頒發紀念琉璃給剛榮陞臺北市萬華區長的該會北區服務處處長洪育懷及榮陞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圖書館館長的副秘書長呂允在博士,恭賀他們榮陞,為協會之光,也藉此提振該會士氣,凝聚向心力,鼓勵更多鄉親奮發向上。 該會秘書長洪麗鈴報告業務工作,確認上次討論的會議決議案,並就113年度會務工作的推展交換意見,包括113年度母親節擴大辦理相關事宜,決議由該會秘書處統籌辦理。另一個提案是為落實該會新卸任會長交接定存基金存摺、土地及房屋所有權狀、印鑑等造冊交接期限案,該會已於113年2月1日交接完成,並決議自第十七屆起新卸任會長交接後十五日內執行完成。 縣議員洪成發也就鄉親關心的金門大橋交通安全問題,該會提案建請金門縣政府儘速改善金門大橋汽機車分流並增設外掛式拓寬人行道案,洪成發表示,在大橋通車一年後,很遺憾不幸有發生死亡車禍案件,他在第一時間向陳縣長反映檢討改善大橋汽機車分流問題,並邀集相關單位研議提升大橋交通安全的妥善措施,他會督促相關單位盡快的落實,維護駕駛和行人的通行安全。 會長洪朱生感謝各界來賓關心和支持協會,也感謝本屆理監事、顧問、幹部過去一年的努力付出及支持,讓會務能順利的推動。他表示,新的一年除了持續推動該會重要會務、關心故鄉金門的大小事外,更會積極關懷旅臺所有的烈嶼鄉親會員,用心經營協會、把愛傳出去,招募更多的會員鄉親加入,發揮協會最大的服務功能。 活動中也舉行新春團拜,該會理監事、顧問、幹部互道恭喜,新年快樂,會場充滿新春歡樂氣氛。出席之理監事、顧問、幹部及與會來賓,會長洪朱生特別致贈每人一張100元樂透,祝福大家龍年行大運。洪朱生感謝來賓參加活動,包括立法委員林德福、新科立法委員張智倫、金門縣議會議員洪成發、新北市議會議員邱烽堯及金瑞龍、金廈大橋促進會理事長陳滄江、金門同鄉總會會長楊維居、新北市金門同鄉會理事長李德毓、新北市慈安關懷協會理事長楊夢財、桃園市金門同鄉會前理事長戴德滿、金門縣政府北區服務處主任孫允理、陳玉珍立委國會辦公室主任洪肇葉、該會名譽會長林鴻圖、林永輝、洪資成、副會長方復興、理事蔡金塔、洪進福、洪金龍、吳國安、高鴻祥、洪玉真、洪素琴、蘇映睿、監事蔡堯仁、林水升、蔡天來、孫國祥、林聿岑、張煥忠、顧問洪啟瑞、戴德成、陳永成、副秘書長馮國樑、洪輝耀、行政組長洪秋玲、財政組長呂國男、公關組長林湘梅、中區服務處長洪慈旭、志工林碧梅、秘書張莉珠等近百人踴躍出席,會場氣氛熱鬧溫馨。會長洪朱生感謝金門縣長陳福海、縣議員洪成發、萬華區長洪育懷特別致贈高粱酒祝賀、理事洪金龍致贈洪師父牛肉乾祝賀。 餐敘聯誼也舉行溫馨慶生會,大家歡唱生日快樂歌,祝福壽星們,新春團拜及理監事會議在大家的互道恭喜、餐敘聯誼下圓滿結束。
-
四埔社區玩巧思 紅包袋化身創意花燈
過年所收集到的紅包袋,你會怎麼處理?是收到櫃子裡,還是隨手丟進垃圾桶?四埔社區發展協會賦予紅包袋新的生命!特別邀請到四季花坊老闆洪心湄,教居民們把紅包袋二次利用製成花燈,大家直呼實在太美麗! 四埔社區是由下埔下、頂埔下、埔邊、埔後所組成,隨著經濟發展和周邊機能越發繁榮,近年來居住人口不斷攀升。每年過年後,社區發展協會都會邀請老師,來教導社區居民利用家中的紅包袋,二次利用製成花燈,不少居民拿來的是去年做的花燈,加上今年的紅包袋再黏貼上去,層層堆疊,層次感豐富,看起來實在是美極了!現場大小朋友都玩得好開心,氣氛十分熱鬧活絡。 四埔社區發展協會表示,特別是在過年、元宵節、中秋節、燈節等節慶,大大小小都喜歡提著花燈出遊,花燈主要是用來節日慶典的裝飾品,可以隨興創作,造型也能千變萬化。而為呼應環保再生、環保愛地球是四埔社區的環保宗旨,每年所設計的樂齡學習課程,都會結合不同節日,搭配不同議題,讓社區居民參與,讓環保教育深耕各個角落。 而月底也將迎來四埔社區成立30週年的大日子,所有為社區服務的志工、會員、鄉親們,正馬不停蹄地忙碌著,四埔社區也歡迎鄉親們到時來參與慶祝活動。
-
社會處辦志願服務資訊整合系統教育訓練
金門縣政府社會處3月2日及3日在國立金門大學理工大樓E322電腦教室辦理「113年度志願服務資訊整合系統教育訓練」。 這項教育訓練,由衛生福利部志願服務資訊系統承辦廠商「威進國際資訊股份有限公司」邱俊傑老師主講如何於系統建置志工資料、志願服務紀錄冊管理、登錄志工服務時數、教育訓練時數、獎勵獎項申請及匯入匯出等功能,並期透過實際操作,提升各運用單位e化處理能力,確實掌握團隊管理效能。 參加對象為志願服務運用單位督導或承辦人、志工時數管理者,共60人。 縣府社會處副處長王茲繐表示,為因應未來志工資料全面線上化,衛生福利部建置全國志願服務資訊整合系統,讓各項志工資料、服務及訓練登錄作業進入e化管理。縣府亦每年辦理訓練協助各志願服務團隊業務承辦人熟悉系統操作並了解如何善用系統功能即時掌控志工相關資料、迅速統計及分析報表,藉以減輕承辦人員在管理上的負擔及壓力,同時引領全縣志願服務管理邁向e化智慧管理世代,而資料建置的完善亦將確實保障志工的權益。 本次課程採用一人一機方式進行,期透過實機操作的教學方式,讓參訓者能快速了解各項操作流程,同時強化作業能力。社會處也感謝各承辦人的用心及付出,後續更希望積極參與縣府辦理的相關活動及訓練,大家一起為全縣志願服務永續推廣盡一份心力。
-
龍門社區會員大會 通過年度計畫表等4提案
金寧鄉榜林村龍門社區舉辦113年第六屆第四次會員大會暨新春聯誼餐會,縣府社會處長黃雅芬、金寧鄉長楊忠俊、金寧鄉代會主席黃文欣、副主席楊水信、榜林村長楊龍傳、龍門社區理事長王景順等,與社區居民齊聚一堂喝春酒,場面熱鬧。 金寧鄉龍門社區發展協會2日晚間於盈春閣餐廳召開第六屆第四次會員大會,由理事長王景順、總幹事黃延壯主持,金寧鄉公所社會課長李煜翔列席參與,向會員們報告112年度工作內容。會中並通過四項提案討論,包含審查113年度計畫表、112年度財政收支決算表、113年度財政收支預算表,以及審議會員出入清查。 其中在臨時動議部分,有會員感謝鄉公所協助將社區環境維護良好,讓居民們有個美好的居住空間。不過她指出,社區既為住宅區,部分區域卻因營業場所需求而被占用,造成居民出入不便,懇請公所能協助溝通,以維護居住安全。金寧鄉公所社會課長李煜翔表示,會再仔細了解實際情況,再向協會報告並提解決辦法。 會員大會順利召開,隨後舉行新春聯誼餐會,黃雅芬處長代表縣長陳福海,帶來一打高粱酒祝賀,並感謝協會對於縣政的支持,也祝福新的一年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楊忠俊鄉長表示,期待藉由聯誼餐會,讓居民們與家人團聚,也感謝鄉親對社區的長期支持及配合,讓會務順利進行。黃文欣主席感謝理事長、總幹事及理監事們的辛勞,讓協會會員越來越多,活動越辦越熱鬧。楊龍傳村長則說,感謝協會幹部們的用心,也祝福協會會務蒸蒸日上。 王景順理事長感謝來賓及會員們的參與,表示會繼續努力,為社區提供更好的服務,讓龍門社區發展越來越好。
-
縣長與各鄉鎮衛生所主任座談 期許提升西半島醫務量能方便鄉親就醫
為推動公衛預防保健工作及建構友善安養長照環境,金門縣長陳福海於2月22日邀集本縣衛生局及各鄉鎮衛生所主任座談,就籌設金西地區醫療聯合門診中心及各鄉鎮衛生所主任輪調制度化進行意見討論,期以提升本縣醫療照顧服務。 為均衡本縣東西半島醫療資源差距,紓解金西地區醫療量能不足問題,由衛生局統籌規劃設置金西地區醫療聯合門診中心,經評估西半島以金寧鄉醫療量能最為缺乏,僅有西醫診所三家,因此先期將結合金寧鄉衛生所執行門診中心試辦計畫,以衛生所現有硬體設施為基礎,逐步擴增醫療診次及科別,屆時可提供全面的醫療及公衛服務,包括診療、預防保健及健康教育等項目。 衛生局表示,門診中心開辦初期將由衛生福利部金門醫院醫師支援,並以內、外、婦、兒科等科別為門診主軸,每日提供兩診次服務,暫不開放假日及夜間門診,並視看診情形滾動調整與檢討,以緩解金門醫院門診一診難求之困境,並提升西半島民眾就醫之可近性與便利性。 縣長陳福海表示,在本縣財政紀律及資源盤點下,將逐步推動各鄉鎮地區衛生所醫療服務升級,初步由金寧鄉衛生所先行試辦,相關配套也會陸續到位,以提升西半島醫療服務量能,增加金門鄉親醫療便利性。 縣長陳福海指出,地區衛生所肩負公衛預防醫學及門診醫療等重擔,可與地區開業醫師及社區活動中心等資源做連結,一同建構民眾就醫、長照及安養等友善環境。另為增進本縣各鄉鎮衛生所醫師工作歷練、平衡各鄉鎮公衛及醫療業務地域差異、拓展管理能力等,擬規劃未來將朝各鄉鎮衛生所主任輪調制度化。 縣長陳福海表示,衛生所已從幼兒服務逐步邁向高齡服務,職掌也日趨繁雜,除了傳染病防治、癌症篩檢、疫苗注射等公衛、醫療事項外,近年來又納入高齡健康照護與長期照顧,縣府責請衛生局將朝提升公共衛生服務體系與核心能力,讓基層醫療資源能夠更合理、更有效率被利用,讓民眾均能獲得妥適公共衛生與醫療照護服務。
-
推動據點及巷弄長照服務 縣府透過公私協力全力佈建服務量能
金門縣政府第一季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及巷弄長照站據點聯繫會議於昨日在烈嶼鄉上林社區活動中心召開,由縣府社會處長黃雅芬主持,出席人員包括社區領導人、據點幹部及志工,縣府及鄉鎮公所業務單位均派員與會,討論本縣據點佈建狀況、據點入口網資料登載、實名制作業、Wacare資源使用等議題,並安排衛生局長照科、健促科等單位進行業務宣導,以及與據點夥伴進行交流,期能提升關懷及巷弄長照站據點服務。 社會處長黃雅芬表示,本縣推動據點及巷弄長照站服務已有多年,透過公私協力佈建服務量能;透過訓用合一,提升服務品質;跟進高齡社會白皮書政策,推動共生包容的社區照顧服務;並藉以長照巷弄站服務,增加長者社會參與及提供完整專業健康促進活動與健康管理,期讓健康與亞健康長者,能就近走入社區參與社區活動。為使據點間互動增加、經驗傳承、資源共享,縣府在此次會議特邀績優據點金湖鎮下莊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薛逸璞分享「據點經營與管理」、佛光大學社會學暨社會工作學系林明禛副教授主講「共生社區概念及金點獎準備工作」,透過議題討論與操作,進行「共生社區服務模式探討」課程。 社會處表示,人力資本是維繫據點永續服務重要的資產,為提升服務品質及精進服務知能,今年度特別規劃據點深耕精進研習系列活動。此次會議亦邀請宜蘭縣社區培力育成中心黃琇蓉主任,以「社區網絡關係」主題工作坊,針對據點專職人力進行成長團體,以心智圖工具帶領專職人力腦力激盪,深入瞭解社區網絡及社會資源運用的相關作為。
-
聽取各界意見 文化局將召開縣定古蹟黃卓彬洋樓修繕說明會
金門縣文化局經公告將於113年3月5日下午14時30分起,於金沙鎮後浦頭思源第召開「縣定古蹟後浦頭黃卓彬洋樓修復工程」施工前說明會,請關切本縣定古蹟建築修復議題之民眾出席,並表達相關意見,以利金門縣文化局後續執行過程之修正參考。 縣定古蹟黃卓彬洋樓,是在2019年7月30日由金門縣政府公告指定為縣定古蹟。現況地址為金沙鎮後浦頭7號。 黃卓彬(1870-1939)在清同治9年(1870)出生於後浦頭,民國28年(1939)在印尼峇眼亞比逝世,後輩們尊稱其為「彬伯公」。黃卓彬於婚後即偕同族人下南洋發展,落腳於印尼峇眼亞比,初始以販售豆腐為業,獲得利潤後便儲蓄並購置土地,最後以經營橡膠園生意致富,並在印尼峇眼亞比擁有整片橡膠園地,園名稱為「恒源園」。除了自家的產業經營外,黃卓彬也投資新加坡「恆美貿易商行」,透過逐漸累積的財富,遂能於民國9年(1920)返金,將原本在汶水溪畔的一落四櫸頭傳統建築改建為洋樓,而對建築的構想僅希冀能夠興建一棟「堅固」的洋樓且無需過多華美之裝飾,顯示了黃卓彬務實且質樸之性格,洋樓終於民國12年(1923)竣工。 黃卓彬洋樓落成後,由其母親、曾祖母以及妻子呂瑞娘、長子黃朝榮居住,黃卓彬則重返印尼營商。直到民國26年(1937)日軍侵犯金門,黃卓彬家族遷出洋樓前往印尼避禍,此去黃卓彬及其家人就從未再重返洋樓,一直到其孫奕啟、曾孫女瑪莉回金門尋根,始得重謁祖先故居。 佔領金沙地區的日本軍隊遂將洋樓作為日本海軍之士官宿舍,洋樓迴向與櫸頭之屋頂平台作為操練場所,直至民國34年(1945)抗戰勝利,日軍撤離金門。民國38年(1949)大批國軍駐紮在金門,原先暫居洋樓的黃氏家族長輩則遷出,將洋樓讓予國軍使用,軍隊便將洋樓規劃為野戰醫院。古寧頭戰事稍緩之後,洋樓除了仍為野戰醫院使用外,也提供聚落居民簡單醫療服務,至軍醫院興建完成後,野戰醫院於民國44年(1955)搬離洋樓,爾後陸續有國軍步兵團、營級指揮部、水鬼隊、通信部隊進駐,至民國52年(1963)國軍撤離後閒置,民國54年(1965)始洋樓陸續借予親族及友人居住使用。 黃卓彬洋樓於民國92年(2003)登錄為歷史建築,民國108年(2019)指定為縣定古蹟,今日建物外立面仍保留了當時反共精神標語之泥塑,呈現了金門20世紀前期洋樓之特殊歷史價值與藝術特色,為後浦頭聚落代表性的洋樓建築。 黃卓彬洋樓被指定為縣定古蹟,評定基準:1.具高度歷史、藝術或科學價值者。2.表現各時代營造技術流派特色者。3.具稀少性,不易再現者。 指定理由:1.後浦頭黃卓彬洋樓位居榮湖畔的汶浦水岸,為金沙鎮最為顯著的水岸地標建築。興建者黃卓彬早年隨親長落番,於印尼蘇門答臘和新加坡經商貿易,委託大陸內地匠師施工,於1923年竣工。全屋落成後,黃卓彬曾親率妻室進住,返回印尼後仍有家族長居,直到日軍入侵金門,家族避禍離金,未再重返洋樓。2.建築為二層五腳基洋樓加前迴向格局,大門兩側及其他門戶處皆設有銃眼,以防範盜匪;山牆飾有西方天使泥塑,外牆脊頭設有雄鷹泥塑裝飾,充分反映出金門僑匯時期之建築營造特色。佔領金沙地區之日軍部隊,佔據黃卓彬洋樓為軍、士官宿舍,常於迴向的露台上操練,因士兵重踏而使建物之木、磚構造受損。戰後,古寧頭戰役期間,洋樓設置野戰醫院,運作直至1950年代軍醫院之興建;爾後洋樓陸續進駐國軍步兵團、營級指揮部、兩棲偵察部隊、通信部隊等。今日建物外立面,仍保留了眾多泥塑反共精神標語,西側「完成革命大業」和東側「雪恥復國」尚保存良好,南側正面遺留「主義、領袖、國家、責任、榮譽」軍人五大信念標語之泥塑痕跡,具體呈現了金門20世紀前期所建洋樓之高度歷史價值與藝術特色,具稀少性,已不易再現。 外觀特徵:建築平面格局為二層五腳基洋樓加前迴向,牆體外部牆基為花崗石、牆身全為斗砌磚牆。一樓兩側入口上方設有「鳶飛魚躍」、「玉海珠月」等門楣。二樓正面採紅磚欄杆,中央設有「紫雲衍派」堂號,左右兩側飾以西方天使泥塑,二側的山牆有雄鷹泥塑脊墜等裝飾。洋樓的壁面嵌上泥塑的反共精神標語,西側塑有「完成革命大業」,東側則係「雪恥復國」,仍保存完好。朝南迴向正面所塑的「主義、領袖、國家、責任、榮譽」軍人五大信念標語,泥塑字體已經脫落,僅剩文字痕跡,呈現出軍管時期之特色。建築為硬山擱檁承重牆系統。洋樓之空間配置上以迴向左右門為出入口,迴向廳兩側各一房,深井兩側為櫸頭,五腳基洋樓為二層,每層皆為四房合一廳之格局,二樓前廊兩側可通露臺,即迴向與左右櫸頭之屋頂平台。 室內特徵:洋樓一樓入口大門以花崗石為門框,上方設有蓮花造型門臼,內側另設有輪錢門及射口,具有防禦功能。重要空間之出入口皆飾有書法楹聯,短句聯對則設置於窗楣位置。一樓大門上下楹聯為「先訓恪遵維修品行、家聲歆振只在詩書」;4扇窗之窗楣設有2組對應的聯對,內側窗楣為「煙浮寶鼎、律紀瑤編」,外側窗楣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洋樓內部僅於壽屏處有木雕裝飾,壽屏上方為「單只折交」之木雕窗櫺設計,壽屏門楣為「卍字不斷」之線雕木雕,象徵生生不息之意涵。壽屏原以書法字體「博愛」二字裝飾,呼應國父孫中山之思想理念,因軍隊使用期間,曾以白灰塗抹壁面,破壞原書法裝飾。 洋樓二樓大門之門額裝飾結合書法、彩繪、泥塑工藝,呈現浮雕造形之書卷門額,題有「福星高照」四字,具有吉祥與祈福之意義。洋樓內外之書法及聯對數量甚多,足以展現興建人對文學及詩書之涵養及重視。聯對內文具有祈福寓意,並做為警醒後人的訓示之用。 使用情形:洋樓一樓、深井、櫸頭及迴向為居住使用空間,其餘則為閒置狀態。現狀:1.二樓五腳基與陽臺接合處之臺階易滲水。2.迴向內外牆有明顯裂隙、傾斜。3.洋樓一、二樓部分窗戶佚失、風化嚴重,二樓地坪嚴重風化。應重點維護之事項:迴向外牆面局部傾斜,建議定期紀錄傾斜狀況。
-
加強駐點環境整飭 吳心泉古厝喜迎駐縣藝術家入住
金門縣文化局為迎接上半年駐縣藝術家,目前正緊鑼密鼓地清潔打掃藝術家駐點吳心泉古厝,加強駐點整體環境清潔、消毒及維護作業,以改善藝術家住宿環境,喜迎三月份藝術家來金門從事文化藝術創作。 金門縣文化局邀請藝術家進駐縣定古蹟大地吳心泉古厝,將閩南式建築古厝(二落大厝右護龍)轉化為藝術進駐及展覽空間,落實古厝活化再利用。 文化局表示,上半年駐縣藝術家共二位,為譚行健、張明曜,敬請期待相關金門作品產出。
-
貼近新住民各項需求 縣府大力推動有感施政
至目前為止,金門縣新住民約計有三千餘人,縣府相當重視各項新住民業務工作,持續制定規劃更貼近新住民及其家庭成員實際需求之政策,推展各項新住民照顧及輔導措施,讓新住民業務更能具體落實執行,並使生活在金門的新住民朋友對於熱誠為民服務施政有感。 縣府社會處表示,新住民照顧服務項目計有:1、關懷與訪視。2、個案管理服務。3、整合連結服務資源。4、辦理各項方案活動。新住民家庭服務中心運用專業社工及通譯,以本國或他國語言主動進行電訪、陪同服務、家庭訪視、轉知活動訊息、並視需要提供相關資源及轉介個案管理等,也輔導申請成立新住民社區照顧服務關懷據點,深化在地服務。 針對本縣尚未取得國籍之新住民,縣府社會處表示也向中央申請補助本縣「設籍前新住民社會救助計畫」及「設籍前新住民遭逢特殊境遇家庭扶助計畫」,符合特殊境遇家庭服務款項之新住民給予經濟補助。 社會處指出,本縣設籍前新住民社會救助計畫補助項目包括醫療補助、急難救助(喪葬救助、傷病救助、生活救助),各項急難救助事實發生後三個月內提出申請,且同住家人如已領有本縣縣民急難救助不得再次提出申請。另有產婦及嬰兒營養補助。 至於設籍前新住民遭逢特殊境遇家庭扶助計畫補助項目,包括有緊急生活扶助費、法律訴訟補助費、傷病醫療補助費、新住民返鄉往返機票補助費。 另外,本縣新住民家戶購酒權益須知及申請複查相關資訊:新住民結婚自其登記日期起算:大陸籍配偶:第一年~第七年內或外籍配偶:第一年~第五年內在合法居留期間,享有本縣三節家戶配酒權益,配合期程可於各村里辦公室購買。有關需要提出申請複查認證的,結婚登記日起超過七年以上者之大陸籍配偶或結婚登記日起超過五年以上者之外籍配偶,達申請設籍年限而未設籍無法透過戶籍比對查證,需要檢附資料確認以下:一、依親對象是否仍設籍本縣。二、本人是否在國內居住之事實(住滿一百八十三天),居留證居住住址須為金門縣。應備文件有申請表、居留證、依親對象戶籍謄本或戶口名簿、最近一年的入出國日期證明書(可至移民署服務站申請)。 縣府社會處表示,縣府持續辦理新住民各項多元文化藝文推廣、厚植新住民在地創生及技能學習、培力新住民團體進入社區交流及在地社會服務、推動生活適應輔導班計畫、策辦異國文化節慶暨親子教育活動,促進新住民原鄉文化與在地傳統共融,相互交織共構兼容並蓄的多元金門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