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聞
-
小三通金廈、金泉航線今停航
因受樺加沙颱風外圍環流影響海象不佳,金門縣港務處依「小三通天候影響停航機制」發布公告,金門水頭至廈門五通、泉州石井航線今(22)日均全天停航。 港務處表示,颱風期間海上風浪劇烈,為確保航行與旅客安全,決定暫停該航線班次,請有搭船需求的旅客事先留意相關訊息,以免行程受影響。 港務處提醒旅客,在出行前應先向各船公司確認航班最新情況,或可洽詢金門縣港務處(082-324280)獲取即時資訊。港務處同時呼籲鄉親與旅客多加留意颱風動態,並配合相關停航措施,以確保人身安全。
-
341位選手拚出實力 金寧盃桌球錦標賽閉幕
2025年金寧盃桌球錦標賽,歷經兩天激戰後,於昨(21)日下午在金門縣立體育館閉幕。 賽事規模空前,共吸引54支團體隊伍、341名選手參賽,單打組更有87個單位踴躍投入,從社會組到國小組齊聚一堂,場館內人聲鼎沸,充分展現全民運動的熱情與實力。 本屆賽事由金寧鄉公所主辦,金門縣政府與金寧鄉民代表會指導,並由金門縣立體育場、金門縣乒乓球發展協會等單位協辦。比賽組別涵蓋社會男子組、社會女子組、國中男生組、國中女生組、國小男生高年級組、國小女生高年級組、國小男生中年級組、國小女生中年級組等八大類別,讓不同年齡層的桌球愛好者同場競技。賽事自20日上午8時30分正式開打,首日進行預賽與部分單打淘汰賽。社會男子組團體賽採分組循環制,場場對決火花四射。例如金門高中迎戰金城國中黃隊、金門大學對決金湖桌協、金酒桌球社硬碰成勒添諫隊,皆打出高水準比拚,吸引現場觀眾掌聲與喝采不斷。 校園組賽事則洋溢青春氣息。無論是西口國小、金鼎國小,或是中正、金湖、開瑄、柏村國小,小選手雖年紀尚小,但揮拍專注、步伐靈活,展現扎實的基本功與旺盛的拚戰精神。場邊加油聲此起彼落,家長與師長的支持讓比賽氛圍更加熱烈。 經過一連串淘汰賽後,各組冠軍逐一出爐。最受矚目的社會男子組團體決賽於昨(21)日下午3時30分登場,四強隊伍採單淘汰制一決高下。選手在場上節奏明快,攻防轉換迅速,殺球與防守交替展現技術與心理素質,賽場氣氛緊繃到最高點。最終由金城鎮公所脫穎而出,奪得冠軍殊榮。 此外,社會女子組共有五隊進入決賽,選手展現女性堅毅與冷靜,最終由城中紅勇奪冠軍。國小組表現同樣亮眼,其中金鼎國小與中正國小在多個組別都有名列前茅,顯示基層訓練成果豐碩。各組成績揭曉: 社會男子組:第一名金城鎮公所、第二名寧中小、第三名金門大學、金湖桌協。 社會女子組:第一名城中紅、第二名寧中小、第三名陳金福號。 國小男生高年級組:第一名中正國小A、第二名金鼎國小、第三名柏村國小、西口國小。 國小男生中年級組:第一名金鼎國小A、第二名柏村國小、第三名中正國小、西口國小A。 國小女生高年級組:第一名開瑄國小、第二名中正國小、第三名金湖國小、金鼎國小。 國小女生中年級組:第一名金鼎國小A、第二名中正國小、第三名金湖國小、金鼎國小B。 閉幕暨頒獎典禮於昨(21)日下午4時30分舉行,來賓陣容龐大,包括金門縣政府教育處處長黃雅芬、金寧鄉長楊忠俊、鄉代會主席黃文欣、鄉代表李俊龍、鄉代表陳孝融、后盤村長許明吉、盤山村長翁品洋、金寧中小學校長宋文法、金湖國小校長陳佩玉、開瑄國小校長蔡志隆、金鼎國小校長蔡玉羨、西口國小校長劉界宏、中正國小校長陳為信等來賓到場參與,頒發獎盃,向優勝隊伍與選手表達肯定。 楊忠俊鄉長表示,桌球運動在金寧鄉已推展多年,獲得家長支持,也有教練與學校專業培養。他強調:「運動員在訓練過程中相當辛苦,但每一次比賽都是累積經驗的養分,桌球提升技術,也能強健體魄,祝福所有選手未來都能健康成長、萬事如意。」 黃雅芬處長則代表縣長陳福海致意,恭喜所有獲獎學校與選手。她指出,縣府將持續支持學校運動賽事,結合校園體育扎根計畫,協助培養更多潛力新秀,讓桌球成為金門全民運動的重要指標。 鄉代會主席黃文欣則強調,鄉代會每年全力支持金寧桌球盃與各類體育賽事,希望提供更完善的訓練環境,讓學校與個人都能在競技舞台上爭取佳績。 金寧盃桌球錦標賽雖然是一場體育競賽,更是推動全民運動的重要平台。金寧鄉公所指出,透過比賽交流,選手能磨練技術、累積經驗,也能帶動更多青少年與社會人士加入桌球行列。兩天比賽吸引大批民眾進場觀賽,場館內加油聲與歡呼聲不絕於耳,無論是初次登場的小將,或是老練的選手,都在賽場上留下難忘足跡。金門地區桌球運動基礎深厚,選手們展現出的拚勁與實力,正是多年推廣成果的最佳體現。未來,主辦單位將持續結合學校、社區與體育機構合作,讓桌球在金門深耕,培育出更多「下一個李洋」。隨著頒獎典禮落幕,本屆金寧盃正式劃下句點。比賽雖已結束,但運動精神將持續發光發熱,陪伴選手踏上新的征途,也為金門注入更多活力與希望。
-
烈嶼夜市運動會無年齡限制 強調社區共融
社團法人臺灣教育協會二十日在烈嶼鄉體育館舉辦「夜市運動會」,將夜市遊戲與共融運動結合,並帶入失智友善社區的理念,期望打造一場沒有年齡限制、人人都能參與的運動盛會。 「活動最大特色,在於打破傳統運動會的競技導向,轉而強調參與感與社區共融」,社團法人臺灣教育協會金門辦事處負責人金世涓說,也是這場別開生面的社區活動最重要的核心精神。 金世涓表示,該協會指導金門大學社會工作學系進修推廣部傅馨儀、陳美月、戴甄穎、楊小筠、蘇怡之、周美鑾等人精心設計多項闖關內容,不僅考量不同年齡層的體力與行動能力,也特別為輪椅族群與行動不便者量身規劃可安心參與的路線與關卡。這項活動從孩童到青少年,從壯年到高齡者,都能在這場活動中找到屬於自己的角色與樂趣,在輕鬆互動中,促進代間交流,也讓「運動」重新回歸最單純的初心。 協會理事長王逸聖感謝給予經費支持的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一一四年度公益彩券回饋金(強化高齡者自主、共融及友善環境方案),以及金門縣衛生局、烈嶼鄉公所、銀河學院、國立金門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國立金門大學學務處身心健康中心的協助。並感謝復元堂蔘藥行—貞觀之治一條根、島上築夢、金太武生技有限公司等專注於推廣金門特色的在地店家,為推動社區健康與長者關懷付出實質資源與溫暖力量,體現了社會責任的實踐,也為金門社區注入源源不絕的正向能量。 協會志工隊長郭姵君分享:透過夜市運動會形式,不僅能提升居民健康意識,更能推動失智友善社區「憶路相守」的理念,當高齡者不再是被照顧的對象,轉而成為參與者與引導者,社區的每一份子也因此更加緊密連結,互助與包容的精神在日常生活中生根發芽。
-
宣導不動產廣告規範 公平會等機構合辦說明會
為強化地區不動產從業人員對廣告規範的認知,保障消費者權益並提升產業形象,公平交易委員會與金門縣政府產業發展處及地政局19日下午在縣府新聞發布室共同舉辦「公平交易委員會對於不動產廣告規範宣導說明會」。會中除由專家深入解析法規,也結合實務判決案例,協助業者正確認識常見的違規樣態,避免誤觸法網,共吸引約六十位業界與相關人員踴躍參加。 縣府產業發展處處長李銘培致詞指出,不動產交易金額龐大,對民眾而言往往是一生中僅有一、兩次的重要決定,而不動產經紀業者是唯一能完整掌握交易資訊的一方,因此廣告內容若有虛偽不實或引人錯誤的表述,極易造成消費者的誤解與損失。縣府推動此次說明會,目的在於協助業者熟悉相關規範,避免因「一時疏忽」或「心存僥倖」而觸法,同時落實「知法、守法、永續經營」的理念。 李銘培處長進一步強調,中國傳統有「有土斯有財」的觀念,買地置產對許多家庭而言象徵安身立命。然而,正因為金額高昂與影響深遠,房地產交易一旦發生糾紛,對當事人將可能是一生難以彌補的憾事。因此,縣府特別透過法規宣導與案例解析,協助第一線銷售人員檢視並修正以往的作法,朝向合法合規的方向前進。他也勉勵在場業者:「以前不知道是一回事,但希望今天聽完之後,大家都能夠修正、調整,未來自然不會再重蹈覆轍。」 本次課程邀請兩位講師授課,內容兼具專業性與實務性。首先由公平交易委員會張文豪專員講授「不實廣告與常見錯誤樣態」。張專員長期負責公平交易法與多層次傳銷案件查處。他說明公平交易法第21條對不實廣告的規範,並舉出不動產廣告中最常見的違規態樣,包括建物或土地用途誤導、共有部分格局配置不實、夾層屋爭議、內部格局錯誤標示、建築物座落地點混淆、公設與交通道路誤導,以及對外在環境、景觀的過度渲染等。他提醒業者刊登廣告時應審慎檢視內容,以免一時失誤而誤觸法網。 接著,由財團法人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副秘書長杜冠民授課。杜副秘書長同時也是縣府消費者保護協調暨調解委員會委員,他從《不動產經紀業管理條例》的角度切入,結合法院實際判決案例進行解析。透過案例分享,讓從業人員更容易理解法條如何在實務中被適用,並體認到一旦違規不僅可能影響自身商譽,更可能面臨法律責任。他強調,法規不應是冷冰冰的條文,而是直接關係到業者日常行為與消費者權益的依據,呼籲大家務必重視並落實。 除了專業授課外,現場也設計了有獎徵答環節,鼓勵與會者積極互動。業者們不僅踴躍搶答,也提出實務中經常遭遇的疑問,兩位講師都逐一耐心解答。會後不少與會人員表示,課程不僅釐清了許多模糊觀念,也讓他們更明白未來在廣告設計與交易推廣上必須注意的細節。 李銘培處長說,縣府會持續關注不動產業發展,他也感謝地政局的通力合作,期盼透過此次宣導,能有效提升地區業者的自律意識,共同營造一個更健康、更安心的不動產交易環境。
-
金城鎮邀長者慶重陽 9/30登記
金城鎮公所將於10月15日(農曆八月二十四)舉辦「重陽節慶祝活動」,邀請設籍該鎮65歲以上的長者,共度佳節。 鎮長李誠智表示,重陽節是敬老、愛老的重要節日,期盼透過活動讓長者們在互動交流中促進身心健康,並感受社會的關懷與溫暖。 鎮長李誠智強調,重陽節不僅是傳統的敬老日,更是凝聚社區情感的重要時刻。鎮公所透過周全規劃,希望帶給長者們一場寓教於樂的溫馨聚會,展現「敬老、尊賢」的精神。 金城鎮公所社會課指出,今年活動安排於金湖飯店舉行,內容豐富多元,除益智博餅遊戲增添趣味外,還特別規劃「銀髮族日常營養保健」專題講座,讓長者能從中獲取健康新知,提升自我保健觀念。當天也將舉辦中午餐敘,讓大家在美食與歡笑中共度佳節。 參與對象為設籍金城鎮、年滿65歲以上,且行動自如、無嚴重高血壓或心臟病之長者。報名時間自9月30日(農曆八月初九,星期二)上午8時20分起,於金城鎮公所七樓受理現場登記。登記時需攜帶戶口名簿或身分證影本,亦可委託他人辦理,但因需辦理意外保險,仍須備妥參加者身分證影本;代理登記以六人為限,恕不接受電話報名。 此次活動名額共720人,額滿即止。鎮公所提醒有意參加的長者及家屬把握報名時間。若有相關疑問,可洽金城鎮公所社會課,電話:082-325057轉503。
-
漁船擱淺北碇礁群 漁民獲救返家
海巡署第十二巡防區,於9月19日下午3時35分許,接獲北碇海哨通報,國籍漁船「金○一」於北碇島礁石群擱淺,船上有郭姓船長1人。在北碇駐軍以及海巡隊派艇協助下,海陸聯手救援,於下午5時許自北碇礁石區接駁送回復國墩漁港。 有關國籍漁船於北碇島擱淺,海巡署第十二巡防區說明:依據海巡隊初步調查,郭姓漁民是在9月19日下午2時30分,駕船自復國墩漁港出港,前往北碇海域作業,下午3時過後海面突起風浪並下起大雷雨,郭民評估小漁船已難敵風浪,若繼續作業或強行返港均有翻船之虞,因此,決定將漁船開往北碇島擱淺求生。 而北碇駐軍海哨發現「金○一」擱淺後,立即派員將郭姓漁民救援上島,並協助處理身上擦傷、提供熱食與衣物保暖。金門海巡隊則在接獲通報後也立即出動CP-1031艇前往應處,並於當日下午5時許,將郭民接駁上艇,送返復國墩漁港。因郭姓漁民身上僅受擦傷,無生命危險且傷勢已獲駐軍初步檢傷與包紮,不願就醫並自行返家。 海巡署呼籲:近期正值颱風季節,海象不穩,提醒漁民從事海上作業時務必密切注意天候變化,出港前確認船舶設備與安全措施,並隨時關注颱風動態,以確保自身與船舶安全。 此外,民眾從事各項親水活動務必注意潮汐變化,做好安全防護措施。民眾對於海上遇有急難救助事件,可撥打「118」海巡服務專線。
-
清大在職碩博班來金辦AI課程 創跨世代學習新紀錄
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林世昌執行長帶領Eric Lab清大在職專班的博碩士到烈嶼鄉西口國小開辦AI初級班課程,大手牽小手進行AI實驗教育、新知傳授。此外,Eric Lab移地教學的場域也到金馬聯合服務中心演講廳、西口國小演講廳、尚義機場會議廳,分享研究經驗與情感交流。 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林世昌執行長帶領近90位在職生到金門進行移地教學活動告一段落。緊接著,另一批Eric Lab清大在職專班的博碩士便從台灣、深圳、馬來西亞等地遠道而來,陸續抵達金門。這梯次學生人數超過百人,皆為林世昌教授親自指導的碩博士生。他們橫跨九屆、涵蓋十餘個班別,從2018年畢業的校友到預計於2026年畢業的在校生,齊聚金門這座大學島,進行AI實驗教育、新知傳授、研究經驗分享與情感交流。 此次活動的重點為一項創新且具社會責任的「AI精靈團」教育實踐計畫。這項另類的移地教學由林世昌執行長主持的「輕推測試與人類福祉」實驗室發起,在實驗室成員E26陳育賢與晏自強的資金與師資協助下,於國境最西、離島中的離島—烈嶼鄉西口國小,開辦AI初級班課程。二十六位小二至小五的學生,因此得以超前接受尖端科技課程。 林世昌強調,選擇在教育資源相對弱勢的地區推廣最前沿的課程,期望能見證「起初落於人後,終能後來超前」的願景。他並引用202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研究指出,若能善用AI資源,或可消弭日益擴大的貧富差距。因此,於西口國小推動的AI素養教育實驗,將提供以資料為本的決策依據。 清大金門教育中心總監李金振指出,林世昌執行長指導的高材生,可謂「論輩不論歲」的最佳寫照,其中活動總召為2018年畢業、年僅41歲的MPM-18何宛茹,然而學術族譜中輩分最小的「小學弟」方英彥,卻是年齡最長的學生。他以高齡82歲於2025年甫獲清大與美國德州大學阿靈頓分校雙碩士學位,並持續攻讀博士。 方學長分享的終身進修理念與人生心法,讓全體同學欽佩不已,更激勵大家有為者亦若是之效,堪稱是實驗室之寶。這場有意義的學習營隊,也吸引畢業校友多次返金參與,如曾來過七次的E22李文蘭同學便表示,每次都收穫滿滿,下次還要再來。 李金振表示,另一項別具生面的金門移地教學,在於其跨世代的學習鏈接。林世昌執行長特別邀請他就讀台大經濟學系時的兩位指導教授——林惠玲教授與陳正倉教授專程來金指導,促成了學術三代同堂。林教授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向同學們講授實證研究中設限因變數的處理方法,並提及她的同班同學、202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Guido Imbens的學術成就。陳教授則分享其成長過程與職場應變心法,特別是以擔任NCC副主委時屢次化解難題的經驗為例,啟發在場學生。林執行長亦利用難得的移地實驗室會議,請Eric Lab研究生分享論文撰寫經驗,內容涵蓋如何克服困難、選擇研究方向、安裝與使用LaTeX編輯軟體,以及如何分組學習、熟讀論文格式,並強調主動與老師討論、保持運動習慣與身心健康等重要議題。 HBA-25洪婉綾及博士班張金育、王振宇分享今年6月赴舊金山參加國際會議的心得,如因睡眠中仍默背講稿以及雙拳亂舞的趣事。擔任中興大學助理教授滿一年的實驗室成員曾雅雯,則向同學們說明菜鳥教授在教學與研究上的繁重壓力。HBA-23黃政斌以自身為榮總竹東分院副院長的經驗為例,分享如何將清大專班所學的管理與決策力,轉化為優化院內系統、改善急診滯留與加速床位收治等職場實務,總結專班訓練的成效。 李金振表示,此次Eric Lab移地教學的場域遍及大小金門,包括金馬聯合服務中心演講廳、烈嶼西口國小演講廳。而最後一堂課,則安排在過去10年頻繁使用的金門尚義機場會議廳,這是甫於7月16日剛退休的金門航空站洪念慈主任(也是博士班學生)的努力促成,也是所有清大在職專班以及Eric Lab成員的共同回憶。每每精彩的分享、報告、討論,甚至英國、瑞典國際連線會議都發生在進入金門教育島的第一線。而之所以安排在金門航空站的國際會議廳進行,是基於在登機前把握上課的每一分鐘,因具地利之便,往往可以在依依不捨的心情下,在最後一分鐘衝往登機口,搭上回台的班機。 李金振表示,總結林世昌執行長多年來倡導的金門移地教學,此次行程又創下學術界的新紀錄:一、跨所學習:學員包括科管院九個在職專班、運動科學所、經濟系碩博士班、跨院博士班、利物浦大學雙聯博士班。二、跨屆學習:學員從2018年畢業生到2026年在校生,更有為數眾多的畢業校友自費、請假返金會合,讓金門儼然成為Eric Lab年度聚會的聚集地,如同候鳥遷徙吸取養分。三、跨世代學習:從林世昌執行長的老師(林惠玲教授、陳正倉教授)到他的學生(如西口國小劉界宏校長)及西口國小的學生,整整跨越了四個世代,形成罕見的師祖、師公、老師、學生四代同堂的學術傳承。四、跨年齡學習:從82歲的高齡學生到僅22歲的實驗室新生,年齡跨越一甲子。這種混齡學習效果斐然,年長者的智慧與經驗與年輕人的科技能力互相交流,大家互相砥礪,形成一股正向的成長能量。 林世昌教授倡導並親自帶領的金門移地教學,不僅創下學術界的數項新紀錄,更體現一種超越時空與年齡的學習精神。活動跨越多個世代、多屆畢業生與多元學術領域,形成一個獨特而緊密的「Eric Lab學習生態圈」。從西口國小的AI教育實驗到尚義機場的臨別課程,U3RU6從82歲高齡學長的終身學習典範到年輕教授的真誠分享,每一個環節都充滿啟發與正向能量。 金門,這座教育島嶼,已然成為Eric Lab師生們共同的年度聚集地,讓知識的傳授與情感的交流在此交織。此次移地教學不僅僅是學習,更是一次人生的淬煉與成長,深刻詮釋林教授實驗室「Keep Us Weird!」的獨特精神。
-
縣籍作家東瑞回鄉專展 睿友文學館10/2起隆重呈獻
2025年第四季,金門睿友文學館將迎來一場意義非凡的展覽「筆下山河壯:東瑞文學展」。這是首次邀請境外、享譽華文世界的金門籍作家東瑞(原名黃東濤)回到故鄉,舉辦文學專展。活動由金門縣文化局指導,金門睿友文學館主辦,中華金門筆會、金門酒廠胡璉文化藝術基金會、金門縣采風文化發展協會、碧山東店社區發展協會共同協辦,將於10月2日下午2時舉行開幕式,展期自10月2日起至12月30日止,為期三個月。 1945年抗戰勝利之年出生的東瑞,童年成長於印尼,大學就學於中國大陸,文學發展則扎根於香港。漂泊大半生,他與夫人蔡瑞芬於上世紀九十年代在港創辦出版社,扶助曾經艱難的印華文學,成為海外華文文壇的重要推手。 此次回鄉舉辦文學展,不僅是東瑞個人的創作生命里程碑,更是金門文學史上的重要時刻。印華作協總主席袁霓女士特率龐大代表團出席開幕式,包括顧問陳德勝、副總主席洪念娟兼萬隆分會主席、副總主席兼蘇甲巫眉俱樂部主席顏麗鸞等16名成員,展現對這位文壇前輩的高度敬重。 展名「筆下山河壯」,寓意深遠。首先,東瑞創作橫跨極短篇、小說、散文、評論、遊記、兒童文學等,出版作品達150種,文字疆域廣闊如山河。其次,他的文學足跡遍及大陸、港澳、東南亞等地,演講逾百場,活動之繁盛宛如山河奔流。第三,他與夫人蔡瑞芬並肩同行,三十五年間共同創辦出版社,合力出版重要作品,被譽為「天涯雙騎」,作品中自成一道文學風景。 本次展覽將展出東瑞150種著作中約120種重要單行本,並包括珍貴的手稿原件、報章剪報、出版社刊物、獎座獎狀與活動照片,完整呈現其五十餘年的文學耕耘。相比2011年香港中央圖書館為他舉辦的《愛拼才會贏:東瑞文學展》,此次展品更為豐富翔實。 香港文學館梁館長特為展覽撰寫導言,盛讚東瑞的拚搏精神:「如果拚搏就是香港精神,那麼,東瑞的拚搏人生恰恰是香港精神的實踐。」學者劉再復則在為其散文詩集撰序時指出,東瑞的文字蘊含「一顆酷愛火、嚮往在火城漫遊的心靈」,在現實社會中仍能保存純潔赤子之心,殊為難得。 東瑞祖籍金門後浦,祖厝「甲政第」曾是黃氏家族在海外經商致富後返鄉所建的三落大厝,然而在2009年不敵時代變遷拆除改建。祖屋雖逝,東瑞卻以文學進行精神重建,完成長篇小說《風雨甲政第》,與《落番長歌》一同榮獲浯島文學獎長篇小說獎,將鄉愁化為創作養分。 此次回鄉展覽,被視為東瑞文學生命的重生,也是他「百萬字華人三部曲」的啟航儀式。開幕茶會上,東瑞將贈送兩部新作與蔡瑞芬合著的長篇小說《雙騎結伴攀虎山》及散文集《山水有相逢》予與會嘉賓,作為與鄉親文友的溫暖見面禮。 「筆下山河壯:東瑞文學展」不單是一場文學作品的陳列,更是一場跨越時空的精神歸鄉;它串連起金門島嶼與海外華文世界,讓鄉愁與創作在此交融,成為一段深情而厚重的文化對話。
-
消防局跨分隊協同演練 提升金門大橋救災效率
金門縣消防局第一大隊日前在金門大橋進行「金門大橋車禍消防模擬演練」,透過平日扎實的訓練,提升橋上事故應變能力。這場模擬演練,消防局第一大隊特別選定烈嶼端重劃區來進行模擬橋上車禍消防演練,藉此以強化消防人員之應變能力與搶救技巧,確保未來事故發生時,能以安全、迅速之方式完成救援任務。 金門大橋從一一一年十月三十日正式通車以來,大幅提升大、小金門間往來交通的便利性,但隨著交通流量攀升,同時也潛藏事故的風險。在今年的六月二十八日就曾發生車輛爆胎引發火燒車的事故,在在都突顯該路段在事故初期為高風險區域,倘若未能及時處理,極易引發二次事故,對受困民眾與救援人員皆構成重大生命威脅。 演練的模擬情境為兩部車輛於金門大橋烈嶼端發生追撞事故,前車因漏油起火燃燒,後車車頭變形、駕駛受困,消防局指揮中心於接獲報案後,立即派遣烈嶼、金寧消防分隊及第一大隊,共計出動六車十一人趕赴現場執行搶救任務。 消防局第一大隊說明,由於橋上事故具有交通壅塞、地形坡度、天候不穩、車輛易變動、火災爆炸與油電混合車輛特性等多重風險,演練過程中特別強調初期交通管制、現場安全評估、車輛穩定處置與破壞救援操作流程。分別由金寧消防分隊負責撲滅起火車輛火勢,烈嶼消防分隊則進行車體破壞與人命救助,第一大隊後續到場接管指揮作業,同時進行火場情資彙整、水源管理及安全管制等作業。整起演練以「黃金小時(Golden Hour)」為核心概念,強調以傷患為中心的救援原則,可看出救援人員熟練操作破壞器材,並運用「救援脫困索(Rescue-Boa)」協助受困駕駛迅速脫困,確保在最短時間內完成有效搶救,減少二次傷害風險,提升整體救災效率與人員安全保障。 整個演練過程在消防局搶救訓練科督導下順利完成,演練結束後各單位即時進行綜合檢討,針對應變時間、救援流程及裝備運用進行優化。金門縣消防局第一大隊大隊長董必文表示,金門大橋帶來交通便利,亦伴隨潛在風險,需加強安全意識與應變能力,日前的演練不僅提升實務救援效能,也強化各單位間協調與處置能力,為未來面對橋上突發事故奠定良好基礎。
-
木球體驗賽9/28烈嶼運動場登場
金門體育會烈嶼分會將於9月28日在烈嶼運動場舉辦「運動i臺灣2.0木球體驗推廣賽」,此次活動特別設立社會組與樂齡組兩個組別,讓青銀共學木球運動。 金門體育會烈嶼分會執行「運動i臺灣2.0」計畫,利用教師節連續假期於9月28日(星期日)上午8時至12時,在烈嶼運動場舉辦木球體驗推廣賽,該會希望透過簡單易上手的木球運動,讓不同年齡層的民眾都能親身體驗運動的樂趣,並在球場上以球會友,增進情誼,同時推廣全民運動、促進社區健康交流。 烈嶼分會理事長陳建發指出,此次活動除提供完善的場地與賽制外,並安排專業人員協助指導,希望透過此次賽事,推廣木球運動的健康理念,更要鼓勵長者走出家門,享受運動的樂趣,展現「樂齡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