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聞
-
風災摧毀大門屋簷 總兵署修復落成再展風華
兩年前的杜蘇芮颱風重創金門,強風暴雨更讓縣定古蹟后浦清金門鎮總兵署內的百年老榕樹傾倒,壓毀了總兵署大門屋簷,經過一年的修復終於恢復原有風貌,金門縣文化局昨(二十六)日舉辦「縣定古蹟後浦清金門鎮總兵署杜蘇芮颱風災損緊急修復工程」落成典禮,儀式遵循傳統風俗,特別邀請金國興戲團進行傀儡戲演出;同時邀請匠師進行修復心路歷程分享及致贈感謝狀,感謝其對古蹟修復的貢獻。 百年風華再現,總兵署重獲新生,一一二年杜蘇芮颱風以中度之姿襲捲金門,掀瓦損梁,古建築無一倖免,總兵署亦遭重創,為搶救及重塑金門觀光重要入口意象,為此該局積極向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爭取一千三百萬預算投入古蹟修復工程,該案由浩達營造有限公司承攬,於去年七月正式啟動修復,歷時一年,於今年五月竣工,並在七月完成驗收。 昨日的落成典禮於晚間六點三十分展開,代理秘書長張瑞心、金門縣觀光處長許績鑫、行政院金馬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吳增允、議員吳佩雯、金城鎮長李誠智、金城鎮民代表會主席郭永隆、代表陳天成、立委陳玉珍服務處主任董家瑋、文化局長陳榮昌以及多位專精古蹟修復的匠師共同為典禮來啟動、祝賀。 活動由許師舜創立,傳承藝脈逾八十載,現由第三代團主許誠傑承襲的金國興劇團演出傳統傀儡戲揭開序幕,接著由金門縣文化獎得主陳金潭吟唱南音,為落成祝賀添彩,也為古蹟增添許多風采。 張瑞心表示,總兵署經歷百年風宇,過去就曾經莫蘭蒂而受損,兩年前再度因杜蘇芮颱風造成損傷,幸而文化局爭取經費,經過匠師們巧手修復再現風華;值得一提的是,修復過程中縣府堅持留下可用建材作為修復材料,並使用在地建材,讓修復得以永續。總兵署的修復將可帶動地區觀光,夜遊小鎮獲得熱烈回響,週邊觀光資源加以配合,將可為金門帶來更多的人潮,讓週邊商家生意越來越好。 配合落成典禮,文化局也將從八月開始舉辦一系列文化演出,局長陳榮昌表示,昨日的傳統表演藝術僅為序曲,未來每逢週末,皆有精彩南音與傀儡戲接力登場,充分展現金門在地濃厚的閩南文化力,他也誠摯邀請民眾亦可到今年甫獲得金門文化百大基地,位於後浦小鎮內的甄洋樓(王慶雲洋樓)逛逛,換上古裝來到總兵署前,靜賞傳統戲曲,體驗置身於百年前的金門風情。 金門縣文化局響應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政策,提升匠師尊榮感,特別致贈感謝狀與參與修復的十位匠師,同時邀請匠師分享修復心路歷程,在修復過程中,秉持「舊材堪用、物盡其用」之原則,盡可能保留原有建築材料,並優先選用金門在地材料進行修復,同時,致力於減少修復量體,堪用構件絕不輕易敲除重作,力求在恢復古蹟原貌的同時,減少對環境的負擔,以響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議員吳佩雯說,兩年前颱風導致總兵署受損,期間她持續帶著外賓造訪,一路看到它的逐步修復備感開心,古蹟歷史的維護與傳承,都有賴各單位跟每一位民眾的共同支持,她更慶幸金門有這麼多能工巧匠,讓古蹟修復的如此完美。 清金門鎮總兵署的前身,據傳為明朝萬曆進士許獬的故宅「叢青軒」改建而成,康熙年間,金門第一任總兵陳龍將總兵署由金門城遷設於現址,其後經過多次的擴建成為今日的規模;總兵署的所在,見證金門數百年來政務更迭與時代遷流,曾遭金門縣公署、金門縣政府、行政公署、金門防衛部等機關進駐,現則轉型為認識金門的重要觀光入口。 文化局指出,後浦清金門鎮總兵署的修復,不僅在於古蹟恢復到原有風貌,更是透過實體修復保存了傳統手作技藝及科儀,讓文化可以世代傳承,縣府與文化局將繼續支持這類文化資產的保護與修復,並爭取更多資源投入,致力於打造一個更宜居、宜商、宜遊的金門島嶼。 清總兵署在民國四年金門設縣的次年改為金門縣公署,民國三十八年改為福建省政府辦公廳,後期曾做為金門縣警局使用;後在民國八十年由內政部評定公告總兵署為臺閩地區第三級古蹟,縣警局在四年後遷出,中間一度借用為行政院處理試辦兩岸通航事務金門行政協調中心,成為政府小三通前進指揮部,後經多方討論後,於民國九十一年始定位為「清金門鎮總兵署史料館」,朝著回復歷史場景及相關文物展示的方向規劃,藉由各項展示,重現清代金門總兵官威儀,民國九十三年正式對外開放,一○八年因總兵署為金門重要觀光景點,為提供更充實完整的展示文宣內容,進行空間展示規劃,同年十二月重新開放參觀。
-
傳統表演藝術 八月每週五、六晚在總兵署登場
為推廣金門無形文化資產中的傳統表演藝術,金門縣文化局特別於今夏假期策劃一系列展演活動,選定縣定古蹟「清金門鎮總兵署」作為演出舞台,讓傳統藝術在歷史古蹟中綻放新光。首場演出於昨(26)日下午6時,配合「清金門鎮總兵署修復落成典禮」隆重登場,揭開一個月系列活動的序幕。 開幕演出邀請金門傳統傀儡戲藝師金國興(許誠傑)率先上場,以傀儡戲敬天祈福,展現敬神儀式中的藝術美學;緊接著,由榮獲金門文化獎的南音藝師陳金潭領軍「金沙絃管社」登場,透過細膩絃音與古雅曲調,傳遞金門深厚的傳統音樂底蘊。 文化局指出,自8月起,每週五、六晚間7時,將持續在清金門鎮總兵署安排傳統表演藝術團隊輪番登場,演出內容豐富多元,涵蓋傀儡戲、南音、傳統樂團等各類表演形式。具體演出時程如下: 8月1日:金門傀儡戲劇團(蔡遠進) 8月2日:榜林社區南管班 8月8日:金發興傳統傀儡戲(黃建寧) 8月15日:金良興金門傳統傀儡戲(楊土金) 8月16日:金門縣仙洲薪傳南音社 8月23日:金門樂府傳統樂團 8月30日:金門傳統二館 文化局長陳榮昌表示,「傳統表演藝術」是流傳於各族群與地方的文化精粹,包含以人聲、肢體、樂器、戲偶等為媒介,展現音樂、歌謠、舞蹈、戲曲、說唱及雜技等多元藝術形式,承載著社會記憶與美學價值。希望藉由活化古蹟空間,讓民眾與遊客在欣賞演出的同時,感受金門獨特的文化韻味。 此次活動構想緣起於今(2025)年5月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局長陳濟民於迎城隍期間訪視金門,當晚觀賞金門樂府於體育場演出,由文化獎得主陳金潭、李清海及多位南音成員所呈現的精彩演奏。陳濟民拜會縣長陳福海時,即建議應善用清金門鎮總兵署古蹟空間,舉辦南音等傳統表演,讓這些文化資產得以走入日常生活,增進更多人對傳統藝術的認識與欣賞。 文化局強調,此次為試辦性質,未來將視演出成效及觀眾回饋,評估是否常態化辦理。演出時間特別安排於晚間7時,亦考量暑假期間深受遊客喜愛的「夜遊後浦」導覽行程於7時30分展開,民眾可在導覽前悠閒觀賞精彩表演,體驗金門最原汁原味的文化之美,為觀光旅程增添深度與溫度。 金門縣文化局誠摯邀請鄉親與旅客,一同走進歷史古蹟,感受傳統藝陣的魅力,讓文化資產不只是遺產,更是當代金門生活的一部分。
-
大二膽戰役75週年 金防部緬懷英烈砥礪官兵
緬懷大二膽戰役中捨身衛國的英烈,陸軍金門防衛指揮部於昨(26)日上午9時在大膽島舉行「大二膽戰役75週年紀念活動」。防衛部指揮官黃先任中將親率重要幹部登島,主持紀念大會,向當年浴血奮戰、捍衛疆土的國軍先烈致上最崇高的敬意。 大二膽戰役發生於民國39年,當年國軍在極為艱困的條件下,堅守大膽島,成功挫敗敵軍進犯,保衛國土,寫下震撼人心的戰史。今年適逢戰役75週年,金防部特別選於戰役發生地大膽島,舉辦紀念活動,藉此弘揚忠烈精神,並砥礪現役官兵堅守崗位、履行軍人職責。 紀念大會於大膽島生明廳舉行,黃指揮官致詞時表示,先烈們用熱血和生命守住了民主自由的防線,他們的壯烈事蹟不僅是國軍的光榮史,更是激勵後輩官兵不斷奮進的精神典範。他強調:「傳承歷史榮光,砥礪軍人志節;貫徹國軍使命,捍衛國家安全;堅定愛國信念,成就軍人榮耀。」 黃指揮官並勉勵駐守大膽島的官兵,時刻體悟「我死則國生」的信念,並力行「知廉恥、辨生死、負責任、重氣節」的軍人精神,堅守「忠於國家、忠於職守」的原則,將戰訓本務落實於日常,以提升軍事專業能力為目標,進而建立官兵的使命感與榮譽感,成為捍衛國家安全最堅強的前線。 會後,黃指揮官率領隨行幹部及駐軍官兵,前往「大二膽戰役紀念碑」前舉行獻花儀式,表達對殉國先烈最崇高的敬意與追思。隨著軍樂緩緩奏起,全體肅立默哀,獻上一束束鮮花,為英靈祈福。 金防部表示,七十五年來,在無數國軍先輩的苦心經營與努力下,今日的大膽島早已蛻變,從當年彈痕累累、草木不生的荒島,轉變為綠意盎然、設施完善的「海上公園」。然而,無論島上景色如何更迭,始終不變的是它在中華民國國防上的重要地位,依然是國家的最前線,更是自由民主的堅實堡壘。 金防部強調,面對當前瞬息萬變的國際局勢與敵情威脅,防區官兵將持續落實實戰化訓練,強化整體作戰效能,堅守崗位、履行職責,貫徹保國衛民的軍人使命,確保國家安全不容有失。
-
太武盃 東興國中青少棒奪冠 德芙蘭國小少棒第一
2025金門太武盃棒球賽,青少棒組與少棒組賽事分別於7月19日與24日落幕,來自全台各地的棒球隊伍齊聚金門球場,揮灑汗水、奮力拚搏,用實力寫下屬於他們的榮耀篇章。無論是青少棒的穩健拼戰,或少棒選手們的熱血奔馳,2025太武盃棒球賽為金門留下滿滿感動與回憶。選手也期待明年,再度齊聚太武,用熱情與實力再創榮耀時刻! 青少棒組決賽於7月19日舉行,由實力堅強的東興國中對決氣勢如虹的民生國中。兩隊實力相當,決賽現場氣氛緊張激昂,選手們全神貫注應戰,展現扎實基本功與細膩戰術運用。最終,東興國中展現絕佳團隊默契與不屈鬥志,把握關鍵節奏擊敗對手,勇奪冠軍寶座,全場歡聲雷動。 閉幕典禮由金門縣棒委會主委陳錦偉、副主委許燕輝、金城國中校長謝志偉、體育場場長王志仁及廈門市大嶝中學前校長宋火金等嘉賓到場頒獎。陳錦偉主委勉勵選手:「你們的戰精神,是我們最感動、最驕傲的地方,期待未來都能成為自己的『大谷翔平』,明年再齊聚金門,用棒球交朋友,拚出屬於你們的榮耀!」 青少棒組名次如下:第一名東興國中,第二名民生國中,第三名向上國中與中山國中;最佳教練劉俊佑(東興國中)、MVP羅懷捷(東興國中)、最佳投手江洺綸(民生國中)、最佳守備黎承衡(東興國中)。打擊獎第一名張家偉(民生國中)、第二名廖政嘉(東興國中)、第三名田沅羲(向上國中)。 少棒組賽事於7月21日展開,於24日畫下句點,四強由中正國小(白)、金寧國小、德芙蘭國小與中原國小脫穎而出。季殿軍賽由中原國小擊敗金寧國小奪下季軍。 壓軸冠軍戰由地主中正國小(白)迎戰德芙蘭國小,雙方開局即陷入纏鬥,比數緊咬,五局下德芙蘭國小掌握機會連得兩分取得領先。中正國小在六局上發動猛烈攻勢力求扳平,可惜最終仍以3比5飲恨,由德芙蘭國小奪下少棒組冠軍。 閉幕典禮上,教育部訪視委員董燊教授、金門棒委會副主委許燕輝、任奕勳委員、金城國中校長謝志偉及榮譽主任委員陳滄江主委等人到場致詞與頒獎,共同見證孩子們的榮耀時刻。 謝志偉校長感謝所有選手在風雨與烈日中仍堅持奮戰,展現出極高的毅力與球技,也感謝教練、家長、裁判與工作團隊的付出,讓賽事圓滿順利。 少棒組名次如下:第一名德芙蘭國小,第二名中正國小(白),第三名中原國小,第四名金寧國小;最佳教練許晏禎(德芙蘭國小)、MVP金詠盛(德芙蘭國小)、最佳投手與全壘打獎林沅霆(德芙蘭國小)、最佳守備陳凱威(德芙蘭國小)。打擊獎第一名林沅霆(德芙蘭國小)、第二名林諾凡(中原國小)、第三名許桀紹(金寧國小)。 大會特別感謝教育部體育署、金門縣政府陳福海縣長、金門體育會、金門縣議會洪允典議長、金湖鎮陳文顧鎮長、金城鎮鎮民代表會、棒委會榮譽主任陳滄江,以及崑庭建設、金門酒廠、金一體育運動用品、天之桂貢糖、薛祖耀電訊科技公司、海峽實業、太平洋房屋金門加盟店、文誠建設、柏潔營造、金門海寶貨運快遞等單位熱心贊助,讓賽事得以圓滿舉辦。
-
《浯鄉村事—金社區》忠孝新村緩步耕耘 用行動譜寫幸福典範篇章
忠孝為名,真情為本的社區 在金門金沙鎮,有一處既靜謐又充滿活力的社區——忠孝新村。與外界對傳統聚落逐漸老化、沉寂的印象不同,忠孝新村如同一棵深植大地的老樹,歷經風霜而不衰,枝葉茂盛地延展出一圈圈互助與關懷的年輪,構築出溫暖而堅韌的社區生命力。 這份穩定而深遠的動能,來自一位長年默默耕耘、堅毅不懈的推動者——忠孝新村社區發展協會榮譽理事長王石堆。身為地方耆老,他不是以高談闊論為人所知,而是以一日復一日、腳踏實地的行動,把社區當作自己的家園來經營,傾注心力呵護、灌溉每一寸土地。 因此,初次走進忠孝新村,映入眼簾的不是喧囂熱鬧,而是一種有條不紊的秩序與舒心。最令人驚訝的是,社區設有規劃完善的停車位;這在現今土地寸土寸金、車位一位難求的時代,顯得格外難能可貴。不同於許多老社區隨機增建或臨時改建的無奈,忠孝新村自規劃之初,便以住戶需求為出發點,將便利與尊重融入生活設計中,展現出一種前瞻性與貼心兼具的思維。 這樣的用心,並非偶然,更不是一蹴可幾。它源自社區長期以來累積的集體智慧與實踐經驗,是一群人共同生活、共同打拼的成果。而在這群人之中,屬雞婆個性的王石堆就是那位始終走在最前線,無論是照顧長輩、陪伴孩童、修補設施,甚至協助處理家戶紛爭與社區規劃,他總是第一時間出現,笑著說:「這是我的社區嘛,我不做,誰來做?」 一場突如其來的轉折:走進社區,是命運也是使命 2006年,年僅40歲的王石堆自憲兵隊中校退伍,原本規劃享受卸下軍旅後的第二人生,卻因妹妹遭逢生活困境、母親突發重病,一場接一場的家庭變故,讓他毅然放下個人藍圖,將重心轉向家庭與社區。 「那時候真的什麼都不懂,只知道不能讓家人孤單,不想讓其他人重蹈我們的無助。」王石堆語氣堅定。他以「社區如家、志工如袍、長者如父母」自許,這份源自生命經驗的牽引,成為他投入社區十餘年的初衷與信念。 從輔具服務到社區照顧據點:將幫助化為常態 起初,王石堆參與金門縣殘障協會工作,當時金門輔具資源極為匱乏,許多身障者無法取得基本生活協助。他奔走協調捐贈、協助資源申請,逐步讓弱勢族群獲得支持;他特別感謝當時擔任立委、現任金門縣長陳福海,在推動政策與資源挹注上給予實質協助。 這段經驗讓王石堆深刻體會,關懷不能只是「事件性」,更需要制度、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以及一個可長可久的地方。於是,他在忠孝新村著手推動社區照顧關懷據點,並帶領團隊建置新的社區活動中心,從硬體基礎到服務流程,一步一腳印打造社區照護模式。 社區金點獎的背後故事:一場團隊與信念的淬煉 十餘年來,王石堆與志工團隊並肩努力,讓忠孝新村在2023年(112年度)入圍衛生福利部「社區金點獎」團體獎,成為金門地區表現傑出的社區典範。 「這份榮耀不屬於我,而是屬於整個團隊。」王石堆語氣謙遜地說。在忠孝新村社區發展協會的堅實運作中,一支默默耕耘、充滿熱忱的志工團隊是不可或缺的推手。全社區目前共有75位志工,依照服務內容與性質,大致可分為三大類型,個個都是社區不可或缺的力量。其中一組為肩負安全與環境守護任務的志工,包括「夜間巡守隊」、「環保志工」與「水獺巡守志工」三種角色;他們不分晝夜、不畏風雨,在社區中守望相助。「夜間巡守隊」每晚定時巡邏社區角落,確保街道巷弄的平安無虞;而「環保志工」則致力於公共空間的清潔維護,協助推動垃圾分類與資源回收工作,使社區環境整潔宜人。此外,具有地方特色的「水獺巡守志工」團隊,則長期關注生態環境變遷,守護金門特有的歐亞水獺棲地,展現出社區居民對自然生態的關懷與責任。 另一類型志工,則是專責於高齡照護與關懷服務的「祥和志工」。這群志工如同社區中的溫暖陽光,每天以笑容與耐心陪伴著長者。他們協助辦理健康促進活動、送餐服務、關懷訪視與簡易健康監測,亦時常陪伴長者參與文康休閒與代間交流活動,舒緩老人的孤單與焦慮,為銀髮生活注入持續的人情溫度。 這75位志工是社區的守護者,更是凝聚力的象徵。他們的身影穿梭於巷弄之間,在巡守哨音中,在長者微笑中,在垃圾車到來前的整理中,構築出忠孝新村和諧與安全的基石。他們的工作或許微小,卻日復一日地照亮著這座社區的每一個角落,從夜間巡邏、居家訪視、環境維護到共餐服務,全面涵蓋社區安全與長照需求。這樣的志工編制展現出居民主動參與、彼此照應的精神,讓社區運作得以穩健前行。他們讓我們看見,社區的美好是來自無私付出的善循環。 老有所依,幼有所托:實踐全齡照顧的社區 自106年5月起,忠孝新村設置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由志工提供電話問安、健康促進、居家訪視等多元服務。108年,該據點升級為長照2.0「C級巷弄長照站」,長期提供高齡共餐、活動課程與陪伴,讓他們重新建構出充實、健康、有尊嚴的生活節奏。 更可貴的是,社區關注下一代的陪伴與教育。「小衛星計畫」在寒暑假提供課後輔導與陪伴,期待未來申請中國信託「台灣夢計畫」,讓兒童服務全年無休。「要讓孩子在社區感受到溫暖,他們長大後才會想留下來。」榮譽理事長王石堆眼神中流露出希望,語氣溫和卻堅定地說。 廣場舞與鑼鼓聲:代間共融的社區文化 每週一、三、五夜晚,社區活動中心廣場總是熱鬧非凡。從7歲孩童到80歲長輩齊聚一堂,跳舞、打鼓、笑聲連連。社區鑼鼓隊是忠孝新村的文化象徵,吸引長者參與,重拾兒時記憶,「這不只是音樂課,而是一場自我價值的提升。」王石堆說。社區還成立「不老學堂」,由長者擔任傳統藝師,與年輕人青銀共學,在鼓聲與交流中完成文化的傳承與代間融合。 數位守望:從平安巡守到AI長輩圖 忠孝新村不只在實體照顧上做足功夫,還積極擁抱數位時代。社區透過監視系統建立完整的安全網絡,曾協尋走失長者,更協助社區預防竊案,展現科技應用與人際信任的融合。 特別的是,社區長輩學習使用AI工具。由金門數位機會中心(DOC)規劃的「AI長輩圖創作課」,帶領長者透過Copilot與Canva創作獨一無二的祝福圖片,翻轉傳統觀念,讓長輩從「被照顧者」變為「創作者」,找回自信與數位參與的樂趣。 組織與制度:從治安工作到家庭暴力初級預防 忠孝新村社區發展協會運作健全,組織制度完備,先後成立財團法人、守望相助隊與各類小組,推動治安營造與防災演練,定期召開會議,推動社區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在忠孝新村,家庭暴力的防治工作雖然是政策宣導,更是一場來自社區內部的深刻行動。面對逐漸浮現的金門飲酒文化對家庭安全的潛在威脅,忠孝社區發展協會早於106年便意識到這股隱性危機,率先於全縣各社區中領航,將「家庭暴力初級預防」的理念深耕在地,嘗試以社區為基礎,建構防暴意識與支持系統。 以行動落實於社區,他們邀請社區中被列為高風險家庭的男性加入巡守隊,轉化角色,從可能的加害者轉為社區安全的守護者;而女性則被鼓勵參與公益行動與志工服務,重新找回自我價值與社會連結。同時,社區透過生動活潑的話劇演出、有獎徵答、校園宣導活動等多元形式,將防暴觀念從家庭延伸至校園等地,讓「不容忍暴力」的意識滲透進每一個角落。 從106年「守護社區 攜手築愛 你我同行」的倡議出發,至107年延續「守護社區傳遞愛 關懷弱勢防家暴」的主軸,忠孝新村逐步推動「自發、互動、共好」三大核心理念,喚起社區成員對家暴議題的關注,實質建立起以互助與信任為主的防暴網絡。 這些努力與堅持,為忠孝新村贏得了108年度「全國治安標竿社區」的榮譽,並在衛福部舉辦的「金卓越社區選拔」中脫穎而出,榮獲優等獎。這不只是對一個社區的表揚,更是一項深具指標意義的肯定:家庭暴力防治不只是法律的責任,也是社區每一位居民的集體使命與行動選擇。 世代交替:不只是接棒,更是價值的傳承 儘管卸下理事長職務,王石堆每天仍穿梭於社區大小事務之間。他最深的擔憂,不是眼前挑戰,而是社區的未來與接棒問題。 「我最怕的是斷層。」他坦言,社區幹部多為高齡志工,未來的延續性亟需年輕人加入。新任理事長王志願上任後,以穩健踏實的步伐延續並推動社區既有業務,讓社區工作無縫接軌,持續發展。全新社區活動中心的成立,為居民打造一處明亮舒適的公共空間,承接日常課程與活動,成為社區長輩與孩童之間交流互動的重要場所。 不同於以往理事長的領導風格,王志願理事長能力出色,樂於發揮個人專長投入社區服務。他結合自身經驗與觀察,在他的引領下,社區穩定前行,將逐漸展現出更多元、溫暖的活力面貌。 忠孝社區秉持忠孝精神而發揚光大 展望未來,榮譽理事長王石堆未曾停下腳步,已有新的使命與方向。他低調而堅定地透露,將投入下一屆金沙鎮長選舉。「我希望將這些年在忠孝新村耕耘的經驗,轉化為更大的社區支持系統,讓金沙鎮的每一個角落,都能感受到關懷的力量。」他說這句話時,眼神堅定,不只是承諾,更是一份沉甸甸的社區責任感。 王石堆相信,忠孝新村的照護模式不應只是個案,而應是一種可複製、可擴散的社區實踐。他強調,銀髮族的健康促進、青銀共融的生活互動、志工組織的培力運作、數位學習的普及推動,乃至家庭暴力預防網絡的建立,這些並非僅止於一個社區的努力,而是能夠成為一整個鄉鎮永續發展的基礎架構。 這不只是他個人的下一步,更是忠孝新村精神的延伸與擴張。從一個社區到一個鄉鎮,從志工服務到公共政策,王石堆走的,是一條用時間與行動累積出來的社區路。他說:「忠孝不只是社區名字,更是我們做事的態度與信仰。」
-
金門歌手鍾鎮宇 為烈嶼日照中心獻唱自創曲
金門囝仔鍾鎮宇歌手,以他溫暖而深情的嗓音,為烈嶼鄉日照中心的長輩們獻上一場溫馨動人的音樂饗宴。 鍾鎮宇是應金城鎮公所邀請參加「IOPE音樂祭‧後浦十六藝文特區常態性音樂展演活動」,鍾鎮宇也前往烈嶼鄉日照中心關懷長輩,受到烈嶼日照中心主任許逸珊、服務團隊和長輩們的歡迎。 鍾鎮宇用熟悉的閩南語曲調與自創歌曲,帶領現場長輩們回味青春歲月,也讓大家在旋律中露出滿滿笑容。活動現場氣氛溫馨,長輩們隨著音樂輕輕哼唱、拍手打節奏,彷彿忘卻了夏日的炎熱,整個空間瀰漫著一種久違的感動與快樂。 許逸珊指出,鍾鎮宇不僅是金門在地深受喜愛的創作歌手,更是一位用音樂傳遞愛與關懷的行動者。這次他特地走進日照中心,用歌聲陪伴長輩,與長輩同樂,長輩們超開心,變得年輕有活力,成為小鍾的粉絲。許逸珊期望透過藝文活動走入長者生活,帶來心靈上的陪伴與滋養。在音樂的擁抱下,更充滿了愛與連結的力量。 高齡社會下青壯年扶養負擔加重,設立日照中心的照顧服務,減輕家屬照顧壓力外,也讓長輩獲得更好的生活照顧。烈嶼鄉公所受縣府社會處委託於民國100年承接西方日間照顧服務中心,提供長者的日間照顧服務。社團法人台灣德安社會福利協會接手烈嶼西方日照中心,並移地到烈嶼衛生所新大樓的3樓空間,簡稱烈嶼日照,以「家」的概念,提供輕度、中度失能或失智症長者一個白天可以社會互動及活動參與的溫馨家園。專業人員努力打造有溫度的日照,用心及貼心地了解每位長者的身體、認知功能變化,安排長輩多元學習課程活動,為長輩們創造快樂的每一天,讓長照服務變得很不一樣。 社團法人台灣德安社會福利協會理事長陳敏雄指出,烈嶼日照有專業人員提供服務,照顧的對象,包括,65歲以上失能長輩、55歲以上失能原住民、50歲以上失智症患者以及失能身心障礙者。提供服務的項目,包括,長照諮詢、照顧諮詢、醫療諮詢、健康維護、還有復能訓練、生活自立訓練、延緩失智失能的健康促進,以及生活照顧,修剪指甲、餐食服務和個別化餐食及輔具諮詢。服務時間:周一至周五,上午8點至下午5點。德安協會歡迎大、小金門有需要照顧的家庭可以逕洽烈嶼日照中心主任許逸珊。連絡電話:082-362797。烈嶼日照中心主任許逸珊提到,部分失智症長者欠缺與他人互動的社交行為,忙碌的工商社會,讓家屬無法每天為長者安排各式各樣的休閒及社會互動,日照中心則在課程中,提供這方面功能。工作人員除了悉心照顧陪伴長者,每個月也安排金門在地表演團體來與長輩同樂。許逸珊歡迎更多的表演團體與個人,與長輩們互動,帶來更多歡樂。
-
假冒學校總務 2裝修業者被詐騙
本縣近日發生2起假冒學校人員名義詐騙工程款的案件,歹徒佯稱有裝修工程對外招標,藉此引誘民間業者上鉤,縣警局特別提醒,面對突如其來的工程邀約,切勿輕信,務必先向採購機關查證,慎防遭騙! 縣警局指出,2名窗簾及地板裝修業者先後接獲1名在LINE中自稱為「金門高中林姓總務主任」的人,聲稱學校近期有一項校園裝修工程正在招標,詢問是否有意願承接。對方進一步表示:「若願意接案,材料需向學校合作廠商購買」,隨後便提供所謂合作廠商的聯絡方式。 由於兩名業者均認識該名林姓主任,且對方使用的LINE名稱與頭像一致,便未多加懷疑,直接與「合作廠商」聯繫,並依照指示將購料費用匯入指定帳戶。然而,款項匯出後,廠商未依約交貨,也不再回覆LINE訊息,業者這才驚覺遭到詐騙。 縣警局分析,詐騙集團手法愈加專業,利用學校或機關的採購流程包裝詐騙,讓人難以察覺破綻,且這類案件近期在全國各地頻傳,不僅學校,連軍營及其他公務機關也常被冒用名義行騙。由於工程採購金額往往不小,稍一不慎就造成業者重大損失。 縣警局局長黃壬聰提醒,「轉帳匯款先查證」,「可疑就打165」,每日觀看「165防騙宣導」Line官方帳號或打詐儀錶板認識最新詐騙手法,接獲任何機關單位採購工程邀約,應主動致電該單位官方電話查證,切勿僅憑通訊軟體聯繫即信以為真;對於要求先行轉帳或購買材料的要求,即是高度可能遭遇詐騙,務必提高警覺,多方查證,保護自身權益。
-
田心緣生態園區捐贈168包白米給特需榮民眷
雪中送炭關懷協會金門分會長何永城先生,7月下旬,代表來自台灣田心緣生態園區,捐贈168包白米給金門縣榮民服務處,協助需特別照顧的榮民及其眷屬。這場贈儀式,於榮服處三樓會議室舉行,由處長劉信義親自接待,並致贈感謝狀予田心緣生態園區與何永城分會長。 活動當日,在捐贈儀式後,何永城分會長在劉信義處長與彭致和副處長陪同下,親自走訪山外、下莊等社區,前往探望多位年長榮民與其家屬,將白米一一親手送到他們手中。 劉信義處長表示,田心緣生態園區長年來默默付出,每年定期捐贈白米給金門榮民及眷屬,這樣持續不懈、低調行善的精神,極具典範意義。他也特別感謝何永城分會長不辭奔波,長期協助金門地區榮服處推展關懷服務,讓這樣的溫情得以延續。他強調,對榮民來說,最可貴的不僅是物資本身,而是背後那份被記得、被關心的情感。 彭致和副處長也指出,榮服處近年來積極結合民間團體、企業與各界善心人士,共同打造一個更完善的榮民服務網絡。透過資源媒合與溫情送達,讓長者在晚年生活中獲得更多支持與尊嚴,也讓社會大眾有機會參與公益、實踐善行。 金門縣榮民服務處呼籲,這群曾經為國家努力奉獻的前輩們,如今需要更多來自社會的陪伴與支持,無論是一袋白米、一句問候,或是一段共度的時光,都是最真誠的回饋與尊重。榮服處也將持續秉持「以榮民為中心」的服務精神,整合更多資源,提供多元關懷措施,落實服務到人、關懷到家的目標。
-
失業者職訓 傳統整復推拿初級技術員訓練班招生
由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於金門地區舉辦之失業者職業訓練課程「傳統整復推拿初級技術員訓練班」,8月6日將截止報名,預計招訓員額30名。請符合資格者,備妥身分證影本正反面各一張、勞保異動表一份及其他身分證明文件等報名參訓。 主辦單位提醒,失業者另有登記菸酒牌照者或商業登記者,不符合規定則不能報名參訓;符合失業者身份由政府審查通過,可申請約5萬1仟元生活津貼生。 「傳統整復推拿初級技術員訓練班」課程包括,基礎生理與解剖學、基礎經絡理論、傳統整復推拿基本常用手法、傳統整復推拿全身調理手法、刮痧與拔罐調理等訓練課程。訂於8月15日起開課,課程為期至11月2日止,每星期上課五天,每日8小時(早上8:00-12:00,下午1:00-5:00),總計336小時。 主辦單位表示,凡符合下列資格之失業者方可報名:(一)失業民眾(無勞保)、工會勞保、漁保、農保均可參加。(二)無國籍人民之失業者持有有效居留證。(三)失業民眾「報名參訓者須以結訓後直接就業為目標無就業意願者請勿報名」。(四)15歲以上未滿18歲之未就學未就業少年。(五)長期失業者。(六)a.特定對象失業者經政府審查符合資格者,可領每月生活津貼。b.一般國民失業者,政府補助80%,個人僅需自行負擔20%,即7,740元訓練費用。 「傳統整復推拿初級技術員訓練班」訂08月10日上午10時辦理筆試;同日下午2時起辦理口試,地點為,金門縣金城鎮珠浦西路12號3樓教室。報名訓練單位: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職業安全暨勞動力職能學術研究發展協會,報名聯絡電話:0971-799289,報名地址:金門縣金城鎮珠浦西路12號3樓。 主辦單位也說明,長期失業者,申請資格:1.指連續失業期間達1年以上,且辦理勞工保險退保當日前3年內,保險年資合計滿6個月以上,並於最近1個月內有向公立就業服務機構辦理求職登記。2.有關「連續失業期間達1年以上」之核計,以求職登記證明書開立日起往前推算,至少1年未參加勞工保險。3.長期失業者之資格,請於「開訓(含)前一個月內」至公立就業服務機構辦理資格認定;開訓日(含)前就業狀態若有變動,應重新認定。應備文件:開訓日(含)前1個月內向公立就業服務機構辦理求職登記證明文件。 15歲以上未滿18歲之未就學未就業少年,申請資格:1.年齡:15歲以上未滿18歲。2.已完成義務教育:據實切結。3.未就學:據實切結無學籍,休學者檢附休學證明。4.未就業:據實切結未就業,並經學員同意後查詢勞保資料。5.法定代理人同意:切結書與相關津貼申請表件皆須有法代簽章同意。應備文件:1.最新戶籍資料。2.切結書。3.依個案情況提提供:休學證明、機關團體出具之證明。若有疑問可電話洽詢,0971-799-289蔡先生。課程詳細內容可至報名網址查閱,網址:https://reurl.cc/02MvxY,亦可掃描QRCode(如圖)連結報名,或至臺灣就業通線上報名:https://course.taiwanjobs.gov.tw/。
-
金湖場民政座談 依建設迫切與需求性 務實協助地方解決問題
金門縣政府「114年金湖鎮基層民政幹部座談會」於昨(25)日下午在紅龍餐廳隆重舉行,集結金湖鎮8位里長、186位鄰長及7位民意代表與會。縣長陳福海親自率領縣府團隊出席,除表達對基層民政幹部的感謝與肯定,也藉此機會傾聽來自最前線的民意建言。會中特別表揚績優里長陳偃武及19位績優鄰長,場面溫馨熱烈。 本次座談會由金湖鎮公所主辦,縣府各單位共同參與,與會來賓包含副縣長李文良、縣府團隊、金門醫院副院長陳義榮、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副處長黃子娟,以及金湖鎮長陳文顧、鎮民代表會主席蔡乃靖與代表陳秀卿、蔡建偉、張中法、林麗芬、陳威彰等。8位里長包括吳孟霖、陳晚開、黃建忠、呂永林、謝慶閣、蔡懷芝、陳偃武、陳錦章全員出席,展現對公共事務的關心與支持。 縣長陳福海在致詞中表示,村里長、鄰長與代表是最貼近民眾、也最能即時回應地方問題的第一線民政幹部,他們的建議與觀察對縣政規劃極具參考價值。他指出,此次座談不僅是肯定基層幹部的辛勞與貢獻,更是縣府傾聽鄉親聲音、落實務實施政的重要管道。 陳福海縣長強調,在財政紀律原則下,縣府將依照建設的迫切性與需求性,務實協助地方解決問題,對於屬於縣府權責的事務,將由各局處主動處理;若涉及中央單位,也會透過行政體系積極反映,爭取資源。 座談會中,各位里長踴躍發言,針對地方建設與民生需求提出具體建言。瓊林里里長蔡懷芝表示,瓊林環北段牌坊周邊地勢低窪,日前因連續大雨兩度積水,經勘查為排水設施不敷使用,建議儘速擴建水溝系統,提升排水效能。新市里里長吳孟霖指出,近期中正路特產中心已開始整備,預計日後將作為觀光亮點之一。他建議,是否可仿效台灣各地老街經驗,結合在地文化與現代藝術元素美化外觀,營造具吸引力的觀光氛圍。蓮庵里里長呂永林反映,村里居民多以農耕為生,先前乾旱期間,農塘水位不足造成灌溉困難,建議金湖水庫能適度開放部分水源供農業用途使用,以維持基本耕作所需。溪湖里里長黃建忠則指出,轄區內復國墩聚落道路狹小,影響通行與觀光人潮流動,建議規劃建設外環道路,分流車流並提升觀光條件。 縣長陳福海逐一回應表示,對於屬縣府權責之事務,將責成相關單位儘速處理;超出地方權責者,亦會循行政體系向中央爭取協助,務求不讓地方建言落空。他並感謝與會人員提出許多具體務實的觀點,將作為政策調整與建設規劃參考依據。 座談會最後舉行表揚儀式,由縣長陳福海親自頒獎表揚本年度績優里鄰長,並致贈縣府特製主題紀念酒予每位民政幹部,感謝他們的辛勞與貢獻,由鎮長陳文顧、主席蔡乃靖、績優里長陳偃武等代表接受。 績優里長及鄰長獲獎名單:績優里長:正義里陳偃武。績優鄰長:新市里:何國興、王任堅、張龍蘭。山外里:王榮來、薛芳德、吳有德。正義里:蔡美月、鄭淑真。料羅里:蔡麗琼、吳有欽。瓊林里:蔡淳榆、李德欽。新湖里:蔡喬如、陳家悌、莊智雄、黃宇程、李智鴻。溪湖里:陳腊。蓮庵里:張慧蕊。113年調解委員服務年資獎勵;服務年資十年:蔡欽水、吳建業、翁秀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