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
活化公共資產 推動低碳再生能源
為了持續滿足公車停放及保養需求,車船處所屬的金湖建華公車保養廠啟用後,務實推動低碳再生能源政策,以導入活化公共資產概念,節省公務部門經費支出之原則,與民間廠商合作引入資金,打造首座大型陽光公車棚,推動綠能發電,逐步朝向低碳交通之目標邁進,保留該場域原有公車停車場功能,搭設地面型陽光車棚賦予更有效利用空間,實為友善環境、低碳永續的典範,為太陽能光電系統為金門環境再貢獻一份心力。 車船處建華保養廠區原屬陸軍工兵營區,隨國軍兵力精簡解編,撥用軍方3筆土地面積約2.4公頃,於108年完成保養場區規劃建置使用,除做為公車保養維修之外,也可提供50輛公車停車空間,但近兩年來公車停車空間仍不敷使用,109年原編列預算增設20處公車停車格,以導入活化公有資產方向,節省公務部門經費支出之原則,近年來在低碳島的政策下,推動再生能源建置,除結合現有公車停車空間機能,首座大型陽光公車棚的啟用,建置面積為7580.4平方公尺,使用3,910片太陽能板,每片0.35kW,總建置容量達1,368.5kW,以金門每瓩年平均發電量1,252度估算,該場域每年可發151萬度電,足以供應金門430戶全年用電,相當於2座台北大安森林公園的吸碳量,也可為縣府帶來每年至少50萬元以上的收益,創造綠能發展與經濟雙贏。 比較數據資料發現,在未搭設陽光車棚前,全縣公車每年夏季4-9月份時,平均每月需要使用4萬餘公升油料,陽光車棚搭建完成後,公車停放時多了一層可以遮蔽日曬高溫,可減少車輛冷氣油料耗費支出、熱車時間,也因為多了一層頂棚,讓白天奔馳於路上的公車,多了一處可以遮風避雨地方,相對可延長車輛使用年限,節省日後車輛保養修護費用,一地多用、一舉數得,初估每月可節省油料平均約1,000公升,戮力朝低碳交通的目標邁進,開創新的價值。 除了本座陽光公車棚之外,縣政府要求各單位領頭積極尋覓可能的場域來擴增太陽能發電系統,包括赤山掩埋場、自來水廠評估中的田埔水庫受水池,另外中央駐金單位閒置屋頂、縣管公有屋頂、公有停車場、各級學校風雨操場等,只要在不影響原有用途的前提下,請相關單位評估設置的可行性,感謝台電已經完成二套儲能的基礎下,金門在再生能源的努力朝向極大化的可能性,也期待鄉親評估閒置空間一起加入參與再生能源的建置。 所謂「再生能源」顧名思義,即源源不絕地、生生不息,取之不盡、用之不絕的能源,且在使用與產生的過程中,幾近是潔淨、沒有污染的問題,都是轉化自然界的能量成為能源,並且能夠在短時間內再生循環,可以減緩地球暖化速度,促進金門低碳島計畫,並有效降低地區電力負擔,增加綠色能源使用。然而在全球減碳風潮及環保考量之下,再生能源也逐漸成為金門電力開發首選,低碳永續不僅是為配合能源政策,更是國際企業的需求。 金門電力系統是一個獨立的電力系統,與台灣本島並無相互連接,即所謂的孤島運轉電力系統,為能減緩地區發電成本,利用建築屋頂或閒置土地設置屋頂型或地面型太陽能光電設備,透過公有示範及獎勵補助帶動民眾設置意願,並鼓勵民間投資綠能產業發展。金門國際低碳島的願景,在縣府及民間團隊的共同努力下逐漸成形,透過持續擬訂相關計畫與設備建置,將綠能生活化、永續最大化,創造綠能發電優勢,目前國家溫室氣體減量目標以2005年為基準,至2020年減量2%、2025年減量10%、2030年減量20%,本縣既為低碳示範島,以增加再生能源裝置容量,能源政策不只要跟上2050淨零碳排的國際規範,更要在2030年達到碳中和目標,實現金門成為永續發展的島嶼。
-
防疫過春節 好運跟著來
光陰似箭,福虎年九天連假,已然悄悄結束,新年新希望,各行各業紛紛返回工作崗位,整裝出發,打起精神,朝著繼續「防疫拼經濟,謀求永續發展」目標邁進。 有云:一年之計在於春,在歲時節令當中,意義最重要之節日是一年一度之春節,一般而言,春節係自臘月〈十二月〉二十三日之送神日開始,到正月十五之元宵節為止,亦即大年初一到初五,稱為〈新正、賀正〉,國人祭拜神明、祖先,祈求子孫在未來年年能夠諸事順心平安,家家戶戶也在神明廳或公嬤廳之供桌上,擺放蒔花、銀柳、發財樹與供品來祭神拜祖,應景年節供品不一,包括預祝年年高昇之年糕(甜粿)、柑塔(橘子疊成塔型)、蘿蔔糕、芋頭、發粿(有發財發達之意),長年飯等,有些地區會在飯上再放一顆紅棗,象徵(早發),也有人家在飯上插春花(市面上有售漂亮之現成品),也可以自行用紅紙剪成碎花狀,「春」為閩南語「剩」之諧音,代表糧食有餘,一事一物,都有典故,顯現中華固有文化精神蘊涵精深博大,源遠流長,代代相傳,盛行不衰。雖然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襲擾,大家一本初衷崇尚祖德,慎終追遠,祈求平安吉祥心志未變。 有首傳統歌謠中有「初五隔開」之歌詞,描述此日為新春新正與平常日之分水嶺,從初五到二十日之間,皆為商家正式「開市」之好日子,一般習俗,選擇初五開張,而公僕們收假也收心,恢復上班為民服務,因為該日是迎「五路財神」之吉日,取其吉祥之意。儘管各地歡渡節令方式互異,不盡相同,終極心願並無二致,莫不希望政黨和諧,族群和睦,民生樂利,政治清明,大家脫離苦楚,好運跟著來。 中央防疫中心宣佈,國內這波疫情來勢洶洶,亦且還有傳播鏈不明之慮,因而一再呼籲國人務必提高警覺,落實依照防疫指引,加強防範,以策萬全。而亦因應離島之需求,已自元月二十九日起,在國內五機場、二港口設置快篩站,對於搭機或乘船前往金、馬、澎地區之人員,採取自願接受快篩,陰性或持有陰性證明始得搭乘前往。此外,自二月七日起,嚴禁國籍船舶與陸籍漁船接觸,以防患未然,如此審時度勢,滾動調整,亦步亦趨,旨在超前部署,弭患機先,強化台灣端機場港口防疫作為,對離島地區無疑多了一份保障,也是金門鄉親所樂見。 惟有醫學專家質疑,篩檢政策傖促上路,執行不無困難,無配套,因而快篩病毒,離島人兩樣情,贊成與反對兼而有之,就有金門鄉親直陳,離島醫療能量不足,長期以來事實存在,茲此疫情發燒蔓延時刻,一旦發生社區感染,金門醫療將會崩潰,非僅贊成國內五機場飛往離島旅客快篩,一致咸表金門縣政府凡事慎之於始,盡心竭力之表現,值得肯定,特別是購買家用型快篩試劑置於金門航空站,提供來金人員索取應用,有用心就有聲量,點點滴滴,傳為美談。 兩年來,疫情嚴峻,國人期待虎年到來,虎嘯生豐,疫情退散,經濟復甦,也許只是夢想,然而有夢最美,只要大家相許相勉,穩紮穩打,公而無私,一齊向前,不等待,莫依賴,夢想成真不是夢。
-
深化台金交流,嘉惠兩地鄉親
金馬澎做為離島,無論鄉親的就業就學,乃至於人員與經貿往返,都與台灣本島各縣市密不可分,而透過飛往台灣各主要機場的定期航班,台金兩地也早已實現一日生活圈。 對金門來說,自1949年起,台金兩地更是緊密相連、休戚與共的生命共同體,來自台灣各縣市的士官兵,曾經長時間撐起金門的經濟榮景,而無論是823砲戰期間的疏散,或是多數金門鄉親的就業或就學,台灣更是毫無懸念的首選,直到現在,旅居台灣各縣市的金門鄉親早已數倍於原鄉金門,更可見台金兩地關係之深厚。 長期以來,包括縣府在內,金門各界均極為重視與台灣各縣市的交流,截至目前為止,金門縣政府與桃園市、台南市、嘉義市、連江縣、澎湖縣等5個縣市締結姊妹縣市,旅居台灣各縣市的金門鄉親也已成立二十多個同鄉會,政府與民間協力推動兩地人員往返與經貿觀光,金門與台灣各縣市的往來更加緊密。 過去三年,為進一步深化與台灣各縣市的交流,縣府團隊更是展開多面向的合作,上個月,在楊鎮浯縣長與台東縣副縣長王志輝共同媒合下,透過電商通路台灣好農協助,因疫情影響外銷的台東鳳梨釋迦成功擴展了金門新通路,將於金門縣農會限量販售共計200箱,為避免衝擊地區水果市場,經縣府建設處與縣農會評估,將採用限量方式採購外銷等級的鳳梨釋迦,讓鄉親在金門就可以品嚐到香Q而且甜中帶酸、有「世界三大美果」之稱的台東釋迦。 在台東縣長饒慶鈴與楊鎮浯縣長共同主持的「金釋至交‧好釋過好年」記者會上,饒慶鈴縣長也宣布,台東縣農會後續將向金門縣採購等值酒品,兩縣的縣農會也共同行銷在地特產,開啟雙方合作契機。楊鎮浯表示,台東和金門兩縣交流密切,此次金門開放民眾及各機關預購台東釋迦僅為第一步,台東縣農會為感謝金門鄉親對台東釋迦的支持,後續亦預定向金門縣金酒公司採購等值酒品,讓兩縣的情誼更進一步,希望兩縣互利互惠、好事成雙。 與台東的雙向互惠合作僅是縣府開展跨縣市交流的一環,在此之前,縣府還陸續與桃園市、花蓮縣、新竹縣開展多項合作協議。桃園市長鄭文燦、花蓮縣長徐榛蔚、新竹縣長楊文科分別親自帶團跨海來金交流,更重要的是,這些交流並非只是行禮如儀、蜻蜓點水,而是確實對深化兩地交流發揮了重要作用。 以金桃的縣市交流為例,雙方早在1996年就締結為「兄弟縣」,甚至將金門往來機場的主要幹道命名為「桃園路」做紀念,鄭文燦市長指出,金門旅台鄉親有數十萬人,其中有不少設籍於桃園,桃金兩地可以開展許多交流計畫。在楊鎮浯與鄭文燦共同見證下,金門提出智慧城市、文藝展覽、資源循環及金酒銷售等交流議題,桃園則提出桃園金門日、強化旅遊合作及互設文藝館舍等交流議題,雙方均期許透過加強跨域合作,協助提升兩地城市治理能量。 金門雖然遠在台海彼端,卻是台澎金馬生命共同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雖然離島與台灣都會地區面對的問題並不完全一樣,但透過深入對話與經驗交流,可以為兩地鄉親爭取更多便利與福利,新春之際,期許縣府團隊廣結善緣、再接再厲,開展更多跨縣市交流,以嘉惠兩地鄉親。
-
璀璨金門 願景可期
新冠疫情爆發至今已兩三個年頭,時好時壞的節奏,似乎也在提醒世人「居安思危,永續生存」之與大自然共存的道理。 近日來看到本縣各地大小工程正積極地進行,包括民間私人與公部門都很熱絡,雖然疫情再起,引發大眾許多不安情緒,但在本縣縣府團隊努力不懈的策畫下,仍積極地進行有序的永續發展工作,包括道路拓寬、停車場規劃、環境綠美化、醫療服務、經費爭取、疫情把關與防範、減碳作為與整體建設之平衡發展,充分顯現政府持續為金門未來璀璨願景努力之決心。 金門在戰地政務解除後,隨著土地逐漸歸還予民,民間農舍住宅亂建及座向雜亂的景象隨處可見,還有以農路為主的社區交通要道,寬度不夠,常常造成交通困擾。加上公共設施無整體規劃,污水、綠美化、停車場地、土地利用……等,地方建設發展顯得雜亂無章,只有少數聚落在民間信仰、宗族規範及風水因素的考量下,還保留著稍微的傳統風貌。 眾所皆知,當一個地方的人口正不斷地持續增長,以及隨著工商業發展,住宅區、工業區和商業區等機能分區及各項行政管轄功能都應有完整的規劃,尤其人口集中的城鎮樓房、街道和公園等基礎建設更是需要超前部署與規劃,這需要行政管理部門發揮最大功能。 縣府團隊在楊縣長的領導下,提出有序發展的理念,並在歷任縣長的建設基礎上,落實土地規劃之實用原則,協助民間解決土地問題的同時,也持續爭取中央落實國土運用規劃,讓金門在中央與地方一條心的規劃下,邁向成為聞名世界的現代化低碳城市之願景。 日前都市計畫委員會召開會議,通過金城、金湖變更特定區計畫,針對商業活動及人口聚集地區,加以保留與修護屋齡較高的住宅以及富含人文風韻之歷史建物,並發展為觀光資源;此外,整合具有潛在發展之住宅區,使其土地具備多元運用機能,放寬土地使用限制,提升土地利用效率,顯現政府對未來金門發展之規劃與用心。 一般來說,一個都市的市區及郊區的居民有其互動需求,因此其建設需要完善的公共衛生設備、公用事業、土地規劃、住宅及運輸系統等,方便人們的互動,以促進商業活動的進行,因此,我們目前各鄉鎮也都積極配合政府團隊的腳步,提前規劃建設藍圖,讓未來金門發展跟上國際趨勢,能逐步落實,建設成為現代化的國際城市。 由於金門的地價一直提昇,建築物容積率需要妥善運用,必須考慮周遭環境的影響,從交通、歷史因素及古蹟的保留做通盤考量。同時政府也要從文化與教育建設完整規劃,不但從金門之文化底蘊與潛能進行細部規劃與執行,並配合實施環境教育,推動島嶼博物館概念,發展特色教學,讓金門學子能傳承金門歷史文化與學習維護永續環境。 日前金門縣政府更積極針對重大建設列管執行與追蹤,檢視「醫療提升計畫」、「各鄉鎮重大建設計畫」,及「金門大橋通車後烈嶼之整體規劃」……等。並針對教育革新培植全人發展、警政消防打造安心金門、因應疫情促進經濟發展、優化公共空間及設施打造宜居環境、建構永續幸福城市、厚植產業體質與營造觀光亮點、推動智慧施政與創新、建置緊密長照網與落實醫療健康多元服務、守護金門成為全國防疫淨土……等之推動,期望這一系列施政能綿延持續地發展,讓璀璨的金門早日實現。
-
忌酒駕以慶春節
華人最重視的春節連假將告段落;但就往年例子,在此期間,或基於各種因素,親朋好友間之餐飲,有增無減,而隨之而來,屢見不鮮的酒駕事件,依然層出不窮,對己、對人,尤其是對家人,其傷害,毋庸再言,是以我們願再苦口婆心,呼籲切勿酒駕,好好且平安歡度春節佳慶。 何以如此重視此議題?因為從學理及實務已知,過多酒精進入人體,會抑制中樞神經,使大腦控制力減弱、行為失常,也會破壞肌肉的協調,使神經反應遲緩、注意力不集中。 在此情況下,酒醉駕駛人,因酒後處於亢奮狀態,易高估自己能力,對周圍勸告常不理睬,容易做出錯誤或危險的舉動;視覺能力變差,酒後視野縮減,無法看清旁邊景物,嚴重時眼瞼會沉重而不自覺闔上;運動反射神經遲鈍、反應能力減慢,煞車較正常狀況下減慢;酒醉駕駛人,因為精神狀況不好、視覺模糊,在晚上開車時,更會自然的朝著光源方向衝過去,就像飛蛾趨光行為,易導致肇事。 尤者,「酒後勿開車,珍惜你我生命」,很多人不知,即使是隔夜飲酒,也有宿醉酒駕危險,因此切勿心存僥倖,方能確保人車安全。況且,金門縣警察局也再三表示:連假期間警方執法不打烊,因而再三呼籲鄉親,切記勿酒駕、超速、疲勞駕駛及闖紅燈,行經路口時,應牢記「慢、看、停」口訣,遵守交通法令,以確保行車安全,快快樂樂出門,平平安安回家。 更有另項易誤解觀念,導致酒駕情況心理,即「台灣一向是『立法從嚴、執法從寬』之社會」;但別忘了,人身安全才是我們最大的財產;才是我們最應重視的心理,況酒駕從嚴辦理,在最近早已是社會共識,是以切勿心存此念。易言之,對酒駕之案件,威懾立法;威懾執法,已是目前社會共識! 然而人性使然,即使如此,酒駕依然是揮之不去之憾事,基此,有識之士,或建議修法提高罰則,諸如參考所得稅法第5條第1項規定,依照酒駕者每年綜合所得稅課稅級距及累進稅率,訂定不同級距之罰鍰處分,並從中提撥一定比例,挹注警察機關執法取締用及賠償因酒駕造成之事故受害人損失。 或提議公布酒駕者資料;乃至修法強制酒駕者參加戒治醫療,如比照施用毒品規定,修法強制酒駕者應參加酒癮戒治醫療,並收取相關費用。透過專業、有效治療酒駕病態行為,降低再犯比率發生。 更有識者,建議將酒類比照菸品,課徵健康福利捐,促使民眾降低購買慾望,所徵得之費用,全數勻支於防制酒駕相關作為上,並將販售酒類餐廳納入防制作為一環,預先防止酒駕發生。 從長遠來看,我們認為,如要達成「酒駕零容忍」,除所謂目前當令的方案:規定車輛於出廠時即須裝設酒精濃度偵測器,讓每部機動車輛都能成為安全運具外,駕駛人能重視生命,應是關鍵所在;何妨從春節家人團圓中,深思家人之重要,進而從心律己不敢酒駕,此何嘗不是春節最大禮物?
-
歡喜過好年 養精蓄銳再出發
俗話說:「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睏甲飽。」,初三這一天按傳統習俗就是個不適合出行的日子,或許也因此讓許多人找到偷懶的理由。我們知道,前輩先人總是時刻提醒我們勤奮上進的,何以過年時節卻有如是「奉命」偷懶的習俗? 當然,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應該是勞逸結合。辛勞終年,總要有個休養生息的理由與藉口吧?但古人想的卻比我們周到許多。其一,正月初三又稱「赤狗日」,這是一個容易與人發生口角爭執的日子,為免招惹是非,壞了一整年的好彩頭,初三日還是留在家中祭祀神明為宜;真要外出拜年,也講究放一道化口舌符袋於身上,以化解口舌之災。其二,俗諺有「燒了門神紙,個人尋生理」;舊時初三日夜把年節時的松柏枝及節期所掛門神門箋等一併焚化,以示年已過完,要開始營生了,既有休養後重新啟動,更有放下包袱,輕裝上陣的況味。其三,今天也是「老鼠娶親」的日子,不但早上要晚起,晚上也要早點熄燈睡覺,以免誤了鼠輩們的好事;講究點的,還要在家中各處撒鹽、米,稱為「老鼠分錢」,權當過年分紅送禮了,祈求人鼠之間在新的一年和平相處,互不叨擾。其他還有「小年朝」、「餓鬼日」等等的說法,終歸一句就是不宜外出,好好的在家享受天倫之樂、休養生息吧!以上的種種說法,貌似充滿了禁忌,實則饒富人情味;既要人們留在家中自省吾身,對於宵小鼠輩更要多一分寬容之心,將之投射到社交應對、職場生活,不啻是最實用的生存寶典。 事實上,許多舊習俗或許早已過時,實則隨著時代的進步,或許更該要有為人己的氣度與作為。孔子曾說:「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字面上的意思是在說過去人讀書為自己,現在人讀書為別人;意指古人讀書是為了提升和改變自己,現在的學人讀書卻只想改變別人,更深層一點的意思是,希望經由改變別人,圖謀自己的功名利祿。平情而論,為人做事有如此的企圖心並不算錯,有人甚至會嘉許其有上進之心,但上進心跟提升自己未必是有衝突的,更好的結果是面面俱到、兩相兼顧,若然箇中有「魚與熊掌」之難,也應充分考量對社會與集體的影響才是。這樣的說法看似老掉牙,實則充滿了時代感,特別是在疫情肆虐的這兩年;限制自我發展,保全集體利益,已然蔚為常態,歐美各國對此時見表達對人權侵害之抗爭,然而,面對不可測的未來,渺小如你我,更多的應是樂天知命,負重前行。有道是:「盡吾所能,積極向上」,足矣! 總之,疫情下的新年,仍是充滿想度與希望的一年。疫病正朝輕症化發展,醫療手段日新益精;或許口罩、酒精已然融入我們的生活,成為生活習慣的一部分,卻也意謂著我們正對他人抱以更加無私的理解與寬容;因為你好、我好,才能大家好,我們既要歡喜過好年,更要養精蓄銳再出發,共克疫病難關!
-
年初二 回娘家
今天是大年初二,也是年節傳統習俗中,回娘家的日子,在很多地方也叫「迎婿日」。在這一天,出嫁的女兒會偕同丈夫,帶著兒女一起回娘家拜年。大年初二回娘家的習俗,也為大家提供了一個難得的聚會機會,讓許久未見的姊妹與親人們,得以敘敘舊、話話家常。 然而,傳統的習俗目前也逐漸在發生改變,現在獨生子女較多,且隨著社會的進步,男女平等觀念也深入人心,有些家庭也會自己調配時間,不一定拘泥於初二才能回娘家,去哪方過年、或要將父母接到子女家中吃團圓飯,自是雙方討論後決定即可。大年初二也是民間習俗中「做牙」的日子,必須準備禮供祭祀土地公,尤其家中營商者更要準備牲醴、水果、香燭、紙錢等,抑或前往公司或住家附近的土地公廟誠心祈拜,祈求新的一年生意興隆,財客源源不斷! 對於出門在外打拼的現代人來說,家庭的意義極為深厚。年邁的父母、熟悉的美食、兒時的夥伴,這些都是回家過年的理由。團聚是一種權利,也是一種義務,這樣的人生才是圓滿的。豐盛的飯菜,團圓的快樂,家的溫暖,濃濃的父愛母愛,過年這件事,最有意義的,不僅在於可以好好吃、好好休息,更多的是給我們一個「回家看看」的機會,陪父母吃頓熱氣騰騰的團圓飯,和親友們聊天歡聚。兒女燈前,父母膝下,與兄弟姐妹一起,你說我笑,快快樂樂的在一起聚聚,這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春節對我們來說,是個歡樂祥和的節日,也是親人團聚的日子,離家在外的遊子在春節時都要回家歡聚,歡聚酣飲,共享天倫之樂。過年是家族團聚、祭祀祖先的日子,春節是回歸家庭的節日,無論離家多遠,我們都會在這一天回到自己的家,與家人在一起度過春節。而年節的諸多習俗,除了是一種儀式,更是一種情懷,春節不僅僅是一個節日,同時也是讓我們的情感得以釋放、心理訴求得以滿足的重要載體,經歷過年節的溫暖如春,我們才會愈發珍惜過年蘊含的美好寓意與祝福,才會更加懂得親情的珍貴。 春節是我國最重要的節日,家家張燈,戶戶結綵,彰顯的是年節的氣氛,洋溢的是歡慶的喜氣。過年過的不僅僅是心境、人氣、和諧、期盼,也過的是愉悅、快樂、幸福、憧憬;過年,與其說是一個節日,不如說是我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與嚮往。無論時代如何變遷,無論我們過年的方式如何改變,「家」對一個人的重要意義在年終歲尾這個特殊時間點上不言而明。春節是一年新的開始,萬象更新,是過去一年的總結,是家家戶戶團圓的好日子,奔波勞碌了一年,是時候歇會兒,多花點時間陪陪家人,陪陪孩子,一家老小團聚一堂,共享天倫,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就是最大的幸福。
-
賀歲團圓話年俗
今天是大年初一,農曆過年是民間最重要的節日,大多以祭奠祖先、除舊迎新、慶禧納福、祈求豐年、祭祀神祇為主,活動豐富多彩且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二年多以來,生活受新冠疫情起伏影響,能安然渡過危險,真的該互道一聲:大家恭喜!全國各地在午夜十二點燃放鞭炮「迎新正」,許多著名廟宇開廟門,提供民眾「搶頭香」,好運氣將使神明「優先」完成信徒的心願,保佑來年一切順利平安。 除夕當天家家戶戶換貼新春聯,春聯是民間文學的代表,內容文辭均按照平仄、對仗的吉祥辭句,家中貼上祈福的吉祥文字,包含著人們對新的一年美好生活的願景。除夕中午要祭拜「地基主」,係指房屋、土地原來的主人,在後門由外往內拜。除夕傍晚要舉行年中最重要的一次祭祖儀式,除準播各種豐盛祭品之外,神桌上也供奉甜粿、發粿、糕仔、花生等甜點,在神明祖先神位旁各放置兩個發粿或兩碗米飯上插一支紙糊的春花,俗稱「飯春花」,象徵「米飯有剩」或「發財有剩」,意即「年年有餘」;或神桌上疊放一堆柑橘,代表美好吉利之事成堆而至。 祭祖之後便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一頓晚餐,稱為「年夜飯」或「團圓飯」,闔家歡聚,敘舊話新,互相祝賀鼓勵。早期民間除夕夜在餐桌上放火鍋爐,家人圍著火爐聚餐,火爐呈圓型代表團圓,爐中以火炭作燃料表示生生不息和愈燒愈旺。圍爐必吃的菜餚就是「長年菜」,象徵長命百歲,以芥菜或帶根的菠菜為主,吃長年菜時要整葉吞食不可切斷,才能長命百歲。壓歲錢原是將金錢放置在床腳或枕邊,以賄賂妖魔鬼怪免受侵害,至今已成為長輩贈予晚輩祝福之用。除夕夜「守歲」迎接新年可添壽,為消磨時光,多以賭錢為樂。 舊俗初一早上不可吃稀飯,否則出門將遭雨淋,要穿著新衣迎接新年,出門要選擇良辰吉時和吉祥方位,到廟宇祭拜祈求平安發財,謂之「行春」,有「愈行愈剩」之象徵。初二已出嫁的女兒紛紛回到娘家探視父母是否平安,中午便在娘家與父母聚餐,後來就成為「回娘家」的習俗。初三俗稱「赤狗日」,諸事不宜,因此可以「睏到飽」。到初四人們確認危機解除,將諸神迎回家中奉祀,形成「初四接神」的民俗。初五所有的慶祝活動都告一段落,公司行號都舉行「開市」,一般都擺設香案祭拜,並燃放鞭炮開工。初六民眾開始挑水肥灌溉,恢復正常農事作息,此即「初五隔開、初六挹肥」之由來。初七是預卜來年吉兇的日子;初八則是上天眾星聚齊之日,祈求保佑一年平安順遂。 初九是玉皇大帝(天公)的誕辰,準備豐厚的祭品,全家大小整肅儀容,行三跪九叩的大禮。初十有吃食,正是延續初九天公生日的歡樂,享用祭拜天公的食品。十一是老丈人宴請女婿的日子,表示重視並共同享受歡樂,同時有請他善待自己家女兒,愛屋及烏。十二祭床公床婆,希望睡覺時能安穩入眠,不致招致凶物驚擾好夢。十三是試燈及祭蝗神的日子,元宵要用的燈便必須在此日試點,點上以後便不熄滅,一直點到正月十七的燈節。十四是準備元宵節的日子,故在前一天晚上所有準備工作就緒,所有活動將在十五日當夜達到高潮。十五元宵節祈求新年能稻作豐收,展出各式各樣的花燈,街道上還有設燈謎會及踩高蹺、舞龍、舞獅、跑旱船等民俗技藝表演,元宵節過後,春節才算結束了。 春節是最盛大、最熱鬧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它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社會文化內涵,凝結了國人特有的倫理情感、時間生命意識、文化追求認同感,歸納年俗的意義在於人們對新年的祈福和預祝,一切事物有美好的開始,希望在新的一年裡出入平安,避免各種不幸的災難,而家中多多招財進寶,萬事如意;過年期間不可掃地、動利器,要讓終年勞苦的婦女、勞動者得以休息;過年期間不可打破碗盤、不可吃雞頭雞爪、不可煎粿、開刀吃藥等,意在祈求新的一年凡事皆能平安順利。雖然工商社會演變速度太快,年味卻越來越淡薄,很難重回到昔日過新年的熱絡景象,因此過去講究的年俗更令人懷念與珍惜,疫情當前讓生命更覺得可貴。
-
歡渡春節不忘防疫最平安
春回大地,大地春回,欣逢一年一度農曆春節,誠祝大家新春幸福快樂,闔府平安。 報載:新冠新變種病毒疫情燃燒,來勢洶洶,存活力與傳播力強,淪陷國家,單日染病人數成千上萬,顯示防疫無撇步,歡渡春節與落實防疫不可偏廢,期以確保健康平安,萬事如意。 有云:人定勝天。然而面對無情又殘酷,無聲也無影之新冠肺炎變異株病毒,醫學專家莫不感嘆,苦無妙方良計予以澈底根絕,讓芸芸眾生早日脫離恐慌苦楚。因而有人說,際此非常時刻,大家相勉相許許善願,存好心,講好話,做對事,才是正道。 且看政府防疫主管部會,亦步亦趨,審時度勢,透過全面宣導教育,要求落實履行防疫新生活,戴口罩,防感染,打疫苗,防重症,須知凡兩年來,新冠肺炎席捲全球,迄今已奪走數以億萬計寶貴生命,沒完沒了,猶還不知哪年哪月是盡頭。邇來坊間議論紛紛,咸表疫情如天災,難防難治,貴在大家保持高度警覺,不氣餒、不灰心,團結一致,做好防疫工作,齊向病毒宣戰到底。 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代代相傳,人人深知其義,所謂:天生我材必有用,只要能善用時間,肯下工夫,凡事慎之於始,有付出即有收穫,終能得到能量,保有勝算贏面,不致功敗垂成,防疫如此,凡事皆然。 謹以防疫而論,國內月來本土群聚個案連環爆發,從桃園機場邊境往社區、醫院蔓延,足跡不僅橫跨多個縣市,還包括銀行、捷運、港區、學校、幼兒園、多家餐廳、大賣場等等公共場所,對此防疫主管公部門備受質疑,不是說要嚴守邊境防線,何以卻見翻盤,又當全球早在討論防疫政策,卻是落在人後,益見防疫如實戰,落實超前部署重中之重。 再者,今年春節連續假期長達九天,每逢年節倍思親,藉此闔家團圓,樂敘天倫,其樂融融,誠然是樁盛事,也要誠摯籲請大家,追求幸福快樂主角在己不在人,萬勿忽視防疫相關法令規定,受罰事小,當心大意失荊州事大,畢竟有備則無患,多一份用心,多一份保障,利己也利人,皆大歡喜也。 自助、人助與天助,金門防疫績效創下零確診,論功行賞,眾志成城,貫上下,連左右,大家有功,特別值得一提者,縣政團隊致力防疫與拼建設,繁榮地方經濟,整體施政計畫不停歇,全心投入,全力以赴,其中地方基礎多項工程,刻正極積全面展開,置重點於便民利民基礎建設,諸如各鄉鎮村里活動中心及對外串聯巷道改善工程,最近發包施工或已完成使用者,讓人看得見,用得到,亦且朝著永續發展目標邁進,有績效則有威信,眾所樂見。 福虎年,振興起,歡渡春節不忘防疫,大家平安快樂。
-
落實防疫 完善春運 貴虎年
2022虎年農曆春節假期從昨天開始,明天除夕,後天就是農曆大年初一,由於2022年的農曆春節剛好在周間,加上前後2個周六、周日,使得今年春節假期長達9天,這幾天已陸續有旅台鄉親學子陸續返鄉,金門各鄉鎮、社區、村落都洋溢濃郁的年節氣息。 農曆春節可以說是世界各地華人最為重視的傳統節日,對旅居台灣各縣市的金門鄉親來說,更是一個返鄉團圓的日子,多少長輩殷殷盼望的就是兒孫可以一起在除夕圍爐。然而,對金馬澎各個離島來說,每年幾個特殊的節日,也都是考驗整體交通旅運的時刻,其中,如何確實做好農曆春節的空中運輸,更是重中之重。 以今年春運為例,2022年春節台金航線管制期間為1月28日到2月8日,各航空公司於12月1日起受理正班機及第1波加班機訂位,一如往年場景,由於短時間大量電話及訂位人潮湧入航空公司,仍不免造成網路及電話壅塞,最終也不可能讓所有鄉親都如願買到除夕或春節前後的熱門時段機票,這實屬非戰之罪,而是受限於離島空中運輸的結構性限制使然。也因為受限於這樣的離島因素,每年縣府團隊總是戰戰兢兢,絲毫不敢怠慢,希望透過強化服務能量、提升服務品質,讓每個渴望團圓的遊子都能順利返鄉過年。 在航空公司完成第一波加班機訂位的服務後,由於向隅者仍眾,經縣府團隊積極溝通協調,其後又於12月22日晚間6點開放第2波加班機訂位作業,縣府也持續協同各鄉鎮公所,同步在縣府1樓大廳及各鄉鎮公所開設服務櫃檯,協助鄉親上網訂票。 接著,縣府再與交通部民用航空局及航空公司協調加班機,於1月5日上午9時再為春節疏運加開第3波加班機,統一受理民眾訂位,並自1月6日起一連5天,調查鄉親未訂妥機位需求,調查若達一定數量,將據以協調民航局及航空公司爭取加開加班機,希望能讓所有金門鄉親順利返鄉團圓。 經事先調查,台金航線春節第4波加班機又於1月13日上午9時受理訂位,預計加開台北金門尖峰時段來回班機各11架次及台中金門、高雄金門來回班機各1架次共13架次,提供4000座位。至此,還只是協助訂票階段,縣府團隊接下來還要展開台金各機場的春節旅運服務,所求無他,就是希望所有鄉親都能順利返鄉團圓。 除了完善春運,必須不厭其煩提醒的是,國內原本已漸趨平穩的新冠肺炎疫情,隨著近來Omicron變種病毒來勢洶洶,國人也都繃緊了神經,加上適值寒假與農曆春節期間,國內外往來旅客倍增,為落實防疫,縣府還忍痛延後辦理2022年金門馬拉松,為的就是確保金門這個三年來始終維持零確診淨土的縣市。 農曆春節期間,返金鄉親來自全台各地,都要經過幾番舟車勞頓才能順利回家過節,值此疫情緊張之際,攜家帶眷返鄉過節,尤其應該做好個人衛生管理,儘管疫苗覆蓋率持續提升,但有鑑於Omicron變種病毒確診者不斷增加,春節期間來往台金的旅客還是必須特別注意落實防疫措施。 新冠疫情已經肆虐全球三年,相較於各國,國內的疫情相對可控,更難能可貴的是金門始終維持零確診,這是全體縣民與縣府團隊齊心努力的結果,期待在大家一起努力下,鄉親都能平安返鄉、貴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