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
金門,是台灣的金門,也是福建的金門
「認同感」是多種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小至對偶像的認同、家族的認同、政府的認同,大至對土地的認同,文化的認同,甚至,對國家、民族的認同,皆然。 這些因素有承繼自血緣、生物基因等先天特性的,也有來自後天教育,及生存環境所塑造的。但無一例外,任何認同感的產生,都需要先有使個體對某一認同目標產生「歸屬感」(membership)的認同要素。 同樣,認同要素也是複雜萬端,難以逐一枚舉。但是,有些認同要素卻是共通的,如:利益(不單指金錢財物)與光榮感。只有對自己或團體有益有利了,或認同目標讓自己覺得有面子、與有榮焉,才會接受,才能認同,進而產生向心力。譬如,一個家庭,父母動輒打罵凌虐孩子,致三餐無以為繼,那麼是很難企望讓小孩認同家庭的;再譬如,大陸淪陷前的國民黨政府貪污腐敗,致物價飛漲,民不聊生,最終失去民心認同而丟掉大陸。 教育及政治當然也是可以左右認同感的重要手段,這也是近日課綱微調紛紛擾擾的原因。對任何政權(不論大小)而言,無不希望可以經由強化認同而鞏固自身的統治權力。所以,政黨都會運用各種手段爭取認同,當然也包含一些未必正當的手段。在這種情況下,不同認同屬性的群體(群眾)必然也會隨之產生矛盾。 對小百姓而言,因為資訊不足或知識結構及判斷力的侷限,當然有可能形成錯誤或盲目認知及認同,甚至被有心者操控及利用,但這也往往正是權力者所欲遂行的目的。 但究其實,形而上的思想或道德式的認同束縛,往往不敵生物本質的生存需求。也就是說,如果都活不下去了,再多的忠孝節義都很難抵擋翻天的潮流。這其實不難理解,中國歷朝歷代,透過科舉制度及儒家忠孝節義思想禁錮了士子反抗的基因,甚至,在每一個朝代末期,都會有無數道德節操高尚的忠貞之士,前仆後繼的為當時貪腐庸弱的朝廷或主子去犧牲,但最終朝代還是難逃被一群活不下去的人給更迭掉的命運。 所以,認同的本質就是要取得民心,取得民心的本質就是要「有利」於百姓,讓百姓豐衣足食,生活樂利。對於百姓而言則更簡單,甚麼對自己有利,甚麼能讓自己生活得更好,就認同他。 對金門而言,亦復如是。政治上的口水遠比不上日常飲用的水。所有的認同命題,都不能以犧牲金門的利益為前提。那怕是「復興基地」、「反攻堡壘」等神聖的光環也是。 今年以來,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大陸福建省長蘇樹林先後到訪,以及今年六月的海峽論壇,陳福海縣長和福建省長蘇樹林、廈門市長裴金佳會面,不斷提及金門可以在民生基礎議題上對接兩岸合作的可能性。陳縣長也提及,未來金門會成為兩岸一個友善的談判環境平台,並讓國、民兩黨主席了解和信任金門與廈門的對接,不涉政治,只有兩岸人民關心的民生議題,並希望「開放金門,讓金門扮演一個在兩岸架構上的關鍵角色」。 簡單的說,金門是台灣的金門,同時也是福建的金門,我們認同台灣的民主多元,也認同福建的崛起及開放。以往,金門是台灣的離島,也許是劣勢,但未來,隨著兩岸交流的不可逆,隨著金廈一體化趨勢,金門「二元化」身分卻是一種優勢。因此,如何善用「金門既屬台灣,又屬福建」的二元優勢,就考驗著金門執政者的智慧了。
-
聚焦金廈共榮之幸福願景
第7屆金廈泳渡活動-全球華人接力公開賽於8月1日登場,來自兩岸四地的200位華人菁英選手經由「接力賽」方式,從廈門椰風寨游向小金門。隔日,2015搶灘料羅灣│第13屆金門海上長泳活動,在金門的料羅灣「82據點」舉行,近2000位兩岸泳士,象徵兩岸的和平大使,共泳在曾是烽火連天的料羅灣內。 「金廈泳渡」與「搶灘料羅灣」可以說是金門夏天重要的活動之一;這除了是個成功的海上體育活動外,更是少數由兩岸官方合辦、賽事橫跨兩岸的年度盛事。要說兩岸交流日融,想沒有人會反對,但在兩岸的交流中總會出現一些障礙與「雜音」,此或也能充分展現兩岸交流雖狀似順遂,實則台灣內部卻始終搞不定「共識」的窘境;稍早的「服貿」如此,新近的「課綱微調」亦復如是,而且結果通常是「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誰也沒本事說服敵對陣營,總要攪得社會紛擾不斷,著實令人喟歎不已。這樣的意識型態抗爭與內部矛盾到底要持續多久,沒有人有答案,但可想見的是,如若持續到總統大選,金門之於兩岸的功能及角色,勢必要早作因應。 若如當下眾人預判,政黨再一次輪替,兩岸交流固不必然倒退,但至少也很難有變革性的開展;此可能也是陸方急於在其「國家安全法」中,寫入國家統一為包括台港澳同胞在內「全中國人民」的共同義務的原因之一。現況下,陸方固然不承認我方主權,但也不否認我方治權;當然,這樣的共識只在「統一」的前提下。這點當然是許多台灣人所無法認同的,但不論認同與否,都要經過國際社會的折衝與角力,但台灣朝野應該都不會想用武力來解決問題,因此,不論政黨輪替與否,兩岸交流都勢必留下一個「窗口」,目前看來,這窗口由金門擔綱的機會頗大,但關鍵仍然在於,金門如何在金廈合作的戰略高點上,取得優惠政策的戰術契機。 以兩岸合辦海泳為例。與賽者訴求的或只是一個神秘和富挑戰的泳道,但就兩岸政府而言,縱然知道伸出橄欖枝是必須的,但如何蛻去太多的政治干預及聯想,就需要智慧性的擘劃與運作了。對國內朝野政黨而言,兩岸政策總是充滿了政治敏感與權謀算計,如何取得選民的支持,獲得選舉最大的利益才是政客關注的重點,而民間及金門一再籲請的民生優先、經濟先行,放在權勢的天平上,往往輕如鴻羽;因此,我們以為,金廈兩地政府應就「可操之在我」部分,共同探討更多合作的可能性,積極開拓合作項目。因為,不論是從台北或北京看天下,金廈兩門都是卓有貢獻的可靠試點,縱然因為福建福州、平潭自貿區的開設,可能稀釋金廈合作的重要性,但如果金廈兩地政府真的不思進取,恐怕被取而代之、邊緣化,亦在情理之間。 欣見近期金廈官方終於啟動了首次的兩岸事務平台會議,可想見由打高空的各說各話進階到實務面的技術合作,磕磕撞撞勢必難免,但有了歷二十載,終至大事底成的自大陸引水計畫之鑑,當可理解︰「一切皆有可能」;此或就像金廈泳渡的接力賽一般,比的是雙人的協同作戰能力。我們必須在短期內,營造以金廈合作為前提的政策、法規的興革與氛圍,從容的應對可預見兩岸波濤,化政治危機為發展契機,實現金廈同進、中華共榮之幸福願景。
-
真誠無欺感人熱忱負責加分
─兼談縣政府盧志輝秘書長屆齡榮退 光陰荏苒,歲月不拘,金門縣政府秘書長盧志輝先生也於104年7月16日屆齡榮退。依據現行法令規定,除政務職外,惟有特殊科技專業人才,始得層報核准延長服務年限,一體適用,全國所有行政官僚體系依法任用之事務官,概應於服務年滿65歲辦理離退,茲此盧君告別公僕生涯,劃下圓滿美麗句點,可喜可賀。 有云:「好人不寂寞,人才不埋沒。」又云:「成功絕非偶然,坐享不得其成。」要有耕耘,才有收穫,想要有收成,端看怎麼栽;凡此盡是先人或前輩親身在日常工作與生活之中實際體會出來者,雖非名言,句句經驗之談,尤以盧君先「教」而後「政」,跨越「教、政」兩個不同性質領域,體認自是更為深刻,別有一番心得。 再說:地區早期之公務員,必須接受「戰地政務體制」嚴苛試煉,面對姍姍來遲「還政於民」之地方自治體制,又是一段必須從頭做起,也要全面快速適應之開始。換言之,金門真正步入「民主、法治、自由」正軌常態,應是「一元領導」威權結束終止,盧君歷經「軍派、官派、民選」三個不同時期體制,職務由卑而高,由小而大,隨著行政組織改革,縣市政府主任秘書改稱秘書長,列為簡任第十二職等,如今屆齡榮退,無官一身輕,含飴弄孫,擁有自己,先苦後甜,公私順遂,得來不易,值得珍惜。 持平而論,盧君並無特殊經歷技能,能夠闖出一片天,但憑「忠以敬事,誠以待人,行正走穩,肯幹實幹能幹,謹守分際,勞怨不辭,謙恭和善,態度自然,健康無礙,公私分明,不爭功,不諉過,淡泊名利」。例如盛傳猶未調升縣政府主任秘書職務之前,時為第一屆民選縣長上任不久,曾經有人熱衷為其發動連署請晉,盧君不為所動,斷然拒絕力阻,姑且不問真象如何,盧君有為有守,深知政府機關人事任免陞調權責程序,法有明文規定,倘有違反僭越「法、理與公平、公正」原則,難以服眾,受人非議,遑談立威置信。 選舉季節又將到來,各方浮上檯面之人選,莫不紛將理想抱負,治事回饋之目標方向,週而復始,保證守信重諾,全心全力,為國為民認真打拼。反之,也以揭人短,揚己長,甚至搬出千奇百怪政治語言,企圖藉此打動人心,獲得支持順利上壘,凡此種種,選民耳目能詳,胡弄不得,而一般民眾對於公僕之「真誠」服務態度,檢視標準相對提高,盧君位居縣政幕僚長,承上啟下,凡事務必面面俱全,過與不及,難免引起人云亦云,輿評盧君「為人敦厚誠實」,深獲三屆縣長垂愛倚重,大部份同仁袍澤敬愛推崇,其中有因有果,但憑表裡一致,德必配位。誠非吹牛拍馬,口是心非,工於心計,陽奉陰違,玩弄權術者所能比擬,因而與其妒嫉人家有所成就,不如自我反省,力求精進,相互勉勵學習。 真誠不是一種理想,貴在出自心坎,所謂「處世無奇但率真」,真誠所至,金石為開,全程一貫,不變調,不走樣,開花結果,璀璨亮麗,再者,事以利人皆德業,公僕準此態度服務大家,政通人和,核心價值,叫好也叫座。
-
生命因學習而改變
北宋著名書法家黃庭堅的銘言:「一日不讀書,言語無味;三日不讀書,便覺面目可憎。」放到現代化觀點,讀書是指「閱讀與學習」。對現代金門鄉親來說,應以「一日不閱讀,言語無味;三日不學習,便覺面目可憎」自勉! 閱讀能增進智慧,擴展視野;學習可充實能力,豐富生活。傳統上「唯有讀書高」、「高學歷是尚」、「離開學校就不再讀書」的觀念,因為在全球化下,知識經濟發展加速,數位化網路寬廣與文化交流頻繁,個人生活經驗因為翻轉、多元學習取向而進入新世代。李家同教授曾以本 身就讀電機系學真空管技術為例,畢業後5年就沒人再用真空管,勉勵「畢業後要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地注意有沒有競爭力。」現代的讀書,即使離開學校,更要自主學習。不只要求閱讀能量的擴充,更務求實際學習品質的提昇。 當兩岸第一屆「文化行銷--閱讀金門」書展活動,陳列150家出版社琳瑯滿目的華文出版品,您參與了嗎?找到機會主動親近學習嗎?「2015風簷展詩讀-詩人鄭愁予回顧展」在浯江書院,活用大廳講堂、兩側長廊、長廊外側屋簷以及園區石柱等佈展。如果鄉親把握機會,親自接近體會詩人的心血歷程,是向國際級大師最貼近的學習機緣,不容錯過! 響應423世界閱讀日,金門縣政府教育處發起「金門悅讀大行動」計畫,全縣20所幼兒園及國中小,6400餘位師生同一時間,以班級讀書會、師生共讀、親子共讀、晨讀、廣播閱讀、讀報、繪本導讀、校園故事小主播、網路直播故事等不同型式一起閱讀。這是有意義的學習。 0711-12在文化局,本土鱟劇團,以《金門夢1960》演譯時空背景下金門人的悲歡離合大戲,感動千百觀賞者。鱟劇團的演藝人員,從無到有,從零出發,透過淨灘鍛鍊體能,藉此體認愛護母親大地,以迄成功演出,都是他們生命中重要的學習歷程。台上與台下相互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金門青少年國樂團受邀參與了2015天津國際少兒文化藝術節,與來自五大洲60餘個國家和大陸各地近2500名青少兒童歡聚天津,溝通交流,展示才藝,參與的金門青少年都因此機緣,學習到嶄新的一頁,將啟發他們未來的改變。 集結台金兩地及來自國外的一群「火腿族」(中華民國業餘無線電促進會金門分會與台北市業餘無線電促進會),以金門編號AS-102呼號,在「微風海戀」,經過2天的相互切磋,合作學習短波通信技術,成功和來自全球六大洲1500多位外國電台完成通聯,從金門向全世界發出友誼的電波。 陳龍安教授應邀主持金門縣政府領導團隊創新能力的研習,強調「領導創新」、「組織創新」、「流程創新」的觀念,非常精要。倘若縣府官員從中學習,並反映在職務上,不只人民有感,行政效能將因此而改變。 從團隊到個人,從青少年到社會成人,從一般鄉親到行政人員,都沐浴在閱讀與學習的氛圍中。有人曾辦過「閱讀與音樂結合」、「路跑與閱讀結合」、「閱讀與社群學習」,讀書會可以閱讀,旅遊也可以學習,閱讀與學習可以和各種形式的活動連結在一起。 身處在一個變動年代,我們必須覺醒,社會瀰漫著內耗氛圍,太多的空轉、對立與激情,必須沉澱下來,每個人不能獨善其身、滿足於眼前的小確幸,所以當鄭愁予大師活躍老化的推出詩路回顧展,陳龍安教授不辭辛勞貢獻所學,縣長親自帶領縣府團隊學習,都在以身作則的宣示,鼓勵大家投入終身學習的行列,方能換位思考尋求共鳴,承擔責任和義務推進體制改革與現代社會共處。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在亞洲大學演說時表示,從終身學習中,追求平衡、快樂人生,追求成就感、滿足感,而不是以追求名與利為目標。每個人都將因為終身學習而改變自己的生命! 「你今天閱讀了嗎?」「你今天學習了嗎?」或許可以成為日後金門鄉親彼此的問候語。
-
談自由經濟示範區與永續發展
陳縣長自上任以來,就強調民眾參與以及伙伴關係建立的重要性,依循公民參與的民主程序,廣納金門各界熱心人士的意見及共識,邁向永續發展的重要建設,確立可行的目標與行動,勾勒金門島嶼永續發展的願景,以「美好金門,永續島嶼」為發展目標,除致力於社會健全發展,還注重生態環境之保育與平衡。日前陳縣長又帶領團隊積極爭取金門成為自由經濟示範區,以金門幾個優勢條件,發展國際化的農業加值及文化觀光產業,並以「樂齡經濟」整合金門產業發展規劃、具前瞻性的國際健康產業及長期則結合金門文化特色發展的自由化教育創新產業,吸引國內外及大陸學生來金就讀。並強調金門申設自由經濟示範區之絕對優勢,提出推動金廈自由經貿區合作機制平台與構思,結合金門地方永續發展所謂的生態、生活、生產三生共贏的最終目標。 我們期待陳縣長的永續政策能不斷地推行與實現,在嚴謹的道德規準及公平正義的引導下,必能達成金門繁榮安全進步與永續發展的目標!中央政府也應配合地方需求 ,主動開放與鬆綁各相關法令,在特定區域內推動自由化與國際化的「自由經濟示範區」,實現馬英九總統的「黃金十年」願景,也是我國再次推動經濟自由化及潛能,以自由化及國際化的核心理念,鬆綁物流、人流、金流及資訊流的各項限制,落實市場開放,讓具發展潛力的離島金門以綠色產業及前瞻性的產業發展,創造更多經濟效益,並推廣至全國,使金門真正成為自由經濟示範島,讓陳縣長及全體縣民有努力發展的空間與環境。 國家推動自由經濟示範區的發展重點包括智慧運籌、國際醫療、農業加值產業合作、教育創新等項目,以金門目前的地理環境及現狀,都具備這些優勢與條件,政府若能讓金門先試先行,必能使國家經濟更加蓬勃發展,尤其在台灣社會各種反對聲浪中,讓金門能順利推動自由經濟示範,正是水到渠成的關鍵時刻。 近年來,發現金門在商貿物流自由化的推動過程中,若能突破兩岸當前的制度差異與政治分歧;讓現階段的人流、物流和金流自由開放,加上中央政府的支持,必能結合金廈自由經貿合作機制,發揮更多的利基。國家發展委員會經濟發展處處長詹方冠一行也於日前向陳縣長表示,站在整體大戰略上思考,讓金門與對岸銜接,給金門一個機會,就能幫台灣創造更多空間和方向。若能結合自由經濟示範區與地方永續發展的推動,運用離島建設基金補助,落實國家永續發展的目標,克服相關法令的限制,必能讓國家有新的經濟發展方向與目標。未來金門如果能與廈門共同合作,結合整個海西經濟區的優勢,金門將有機會一舉成為海西經濟區的核心,朝向自由化、國際化及前瞻性的目標邁進。 由上述各種闡述與分析,中央若能讓金門先試先行加入自由經濟示範區,並與台灣高雄港、台中港、基隆港、台北港、蘇澳港、安平港及桃園航空城結合,再配合中國大陸推動海西經濟及福建平潭試驗區的整合,由金門出發,積極推動金門經濟示範區及永續發展,將是非常重要且具前瞻性的考量。
-
論金門都市計畫
都市計畫,不同於本報日前所論之造鎮,卻又有其密切相關性。對金門言,兩者皆應研究討論之、採納之,方是至道。因而我們首先來探討的是何謂都市計畫?其實所謂的都市計畫,是指處理城市及其鄰近區域的工程建設、經濟、社會、土地利用布局以及對未來發展預測的專門學問或學科。它的對象偏重於城市物質形態的部分,涉及城市中產業的區域布局、建築物的區域布局和分類管制、道路及運輸設施的設置、公共設施的規劃建設及城市工程的安排,主要內容有空間規劃、道路交通規劃、綠化植被和水體規劃等內容。 城市規劃是城市建設和管理的依據,位於城市管理之規劃、建設、運行三個階段之首,是城市管理的龍頭。歷史上除了少部分都市外,大部分的都市發展大多雜亂無章自由發展,到了十九世紀,都市計劃藉著建築與工程學的進步成為了能以理性以及型態分析的方法透過物理設計來解決都市問題。1960年代之後都市設計型理論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幫助拓展了都市發展的論域,如經濟發展計劃、社群社會計劃以及環境計劃。 一般而言,都市計畫的任務是:根據國民經濟發展計劃和經濟、社會的發展的規律,在全面研究區域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根據城市的歷史和自然條件來確定城市的發展和規模、城市各個部分的組成,選擇這些組成部分的用地,加以全面的組織和合理安排,為生產、生活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其內容大致為:調查收集和研究都市計畫工作所必需的基礎資料。確定城市的發展和規模,擬定城市發展的各項技術經濟指標。合理選擇城市的各項建設用地,確定都市計畫結構並考慮城市的長遠發展方向。擬定原有的市區利用,改建原則(老城區)、步驟、方法。確定城市各項市政設施和工程措施的原則和技術方案。根據城市建設計劃,安排近期建設項目。 我們之前以造鎮為題之論述中,曾建議將金門規劃為行政區、經貿區、住宅區、景觀區,重新「造鎮」。並仿重造巴黎成功的奧斯曼精神,有計畫地將市區內60%的破舊建築徹底拆除;雖有爭議,卻奠立巴黎花都的浪漫精神。 但是必須確認的是,都市計畫不僅涉及都市土地利用、城鄉規劃、農村再生等各種方案之可行性分析,乃至整體開發評估,土地開發,進而進入所謂城鄉風貌及景觀規劃、觀光及遊憩資源規劃等。因此主其事者必須具有專家之策略規劃團隊,對於國土規劃、城鄉規劃、環境設計等,更須具有豐富的學養與專業的實務經驗,方能竟其功於一役,且以此共勉之。
-
「軍艦博物館」真正打造本縣金字招牌
近日欣聞縣府積極推動「金門軍艦博物館」,並受到國防部高度支持,這個即將開創本縣觀光新亮點的新規劃,民眾與貴賓們也都充滿期待。回顧十餘年前,曾有人談論「戰爭和平博物館」構想,這個企望打造戰爭博物館園區的計劃雖未落實,卻也呈現著鉅型博物館規劃與執行不易,同時亦彰顯金門戰地特色始終是各方建設發展的參考元素。 文化建設是現代城市的人文素養指標,其經典涵意是能深切融入在地民眾日常生活中,結合歷史脈絡與發展精神打造在地人文底蘊,進而引發為吸引外地觀光客的觀光亮點。是項以金門軍事歷史脈絡為軸線,並攸關文化觀光的發展規劃,若能結合全縣都市計劃,配合景觀規劃、生活美學與環境教育課題,成為多元發展的博物館,兼具民眾休閒、鄉土教學、環境教育與觀光參訪等功能,必能增添事半功倍之效。 就本縣豐厚財力與現代建築技術而言,要規劃與打造一棟以上的鉅型建築並非難事,有關硬體建設與軟體配套都可延請專業人才相繼務實進行,然而這樣祇成功了一半,事後良善有效的管理經營,才是決定能否打造觀光亮點的重點,故而是項計劃在規劃時,包含人事應用與管理細節等,都有必要進行完整統籌與精密策劃,鉅細靡遺,力求圓滿。 鉅型建築物進入初步規劃,就要賦予遠大的目標,有時過於一廂情願,常易讓經營者感受莫大壓力;經營管理必與規劃目標相符合,進入管理實務階段前,則須慎選適切人才,以務實和積極的精神,按部就班處理才是。縣府曾有過建物竣工後贈與他人經營案例,代表性者即為東半島兼具文創館與美術館的「工藝館」,大方送給金大,卻要重新檢討新蓋美術館,這樣結果相信並非規劃初衷,既成事實誠乃值得後來者多加省思。 「金門軍艦博物館」應如何展示與陳列才能夠吸引參訪者的目光,適切的規劃內容陳設空間與內容是極其重要的課題,「金門軍艦博物館」的關鍵字為「金門、軍艦、戰役」等字詞,譬如將軍事紀念館陳列民俗文獻等無關資料都是不負責作法,故而在初步規劃時,詳細展示內容都當仔細考量進去,俾讓完美硬體空間,良善軟體內容相得益彰,方能讓民眾與貴賓參訪後讚不絕口,回味再三。 在世界山脊上,金門佔有歷史重要位置,目前本縣推展文化觀光時,不外打著傳統聚落、閩南建築、戰地史蹟與自然生態等招牌特色,而戰地特色卻是讓金門登上世界舞台的唯一元素,本縣有心規劃「金門軍艦博物館」,實在讓人充滿信心與期待,這所誠為金門解嚴二十餘年來,縣府首度規劃深具軍事內涵的參訪景點,相信在縣府團隊用心之下,必能圓滿落實並成為金門觀光新亮點。
-
肇建金門自經區 啟動兩岸多贏策略
為了帶動離島經濟發展、推動兩岸經貿的先行先試,金門縣政府正在進行金門自經區的規劃,而民間的光彩協會、台灣競爭力論壇學會也在推動金門自由經濟示範區的公投;自經區似乎成了解救金門經濟困境的一帖良方妙藥。 事實上,台灣自經區的芻議已久,甚至行政院稍早還指定了「六港一空一生技」等先行自經區,並希望藉由特別條例的立法,開展試行地方的自由經貿,最後達到全台自由經貿的目標。這樣的擘劃及構想,乃大勢所趨,理論上也沒有問題,但放到政治的天平上,再加上大陸「服貿」的攪局,再好的政策也只能躺在立法院裡。這是台灣民主的代價,縱不滿意,也只能接受;然而,機會是不等人的,大陸繼上海自貿區後,福建自貿區等也成立了。大陸自貿區後發先至,而台灣示範區牛步化,原來金門是打算可以搭上「示範區特別條例」列車,但現況已不容許,加上福建自貿區的啟動,金門若然不思以經貿政策對接,被邊緣化恐怕也是早晚的事。尤以福建自貿區的開放程度,又是福州優於廈門,金門的未來的確充滿了困境與難題。 平情而論,為了金門的未來,金門勢必要爭取兩岸經貿政策的「先行先試」。而福建自貿區的主軸也恰是對台交流,試辦閩台「服貿開放、貨貿自由、金融合作」模式,金門本區位優勢,擔綱起商貿對接平台的角色,應也毫無爭議。惟現實上,一無法源、二無授權,金門無法開展實質的經貿對接工作,因此,針對目前困境,至少有以下幾項工作是必須先竭力完成的。 其一,確立金門示範區之角色及功能:最簡易者,或可比照其他示範區,由行政院指定本縣特定區域或全島為自由經濟示範區。 其二,比照「兩岸試辦通航辦法」,頒行「兩岸試辦通商辦法」。 其三,比照自大陸晉江引水案,促請兩岸兩會簽署協議,授權金門縣政府與福建自貿區的官方洽接作業。 其四,台灣無法進行的服貿與貨貿產業,或可在金門、福建先行先試。 究理而言,自經區最重要的工作是它的內涵,而非名銜。坊間推動金門自經區公投,其內涵如何,便應詳加探究。如若像「六港一空」般的只是多一塊招牌,對金門的競爭力並無太大的助益;縣府目前已經成立兩岸事務推動小組,甚至針對金廈部分,也在試行平台會議,但如若沒有中央之於兩岸事務的法源與授權,恐怕多數將淪為泛泛空談。就如國發會經濟發展處處長詹方冠一行,於6月25日拜會陳縣長時,陳縣長所言,國發會應站在整體大戰略上思考,能夠在貨貿和其他經濟的議題開放給金門,讓金門與對岸對接。給金門一個機會,也是在幫台灣的悶經濟解套,賦予兩岸交流更多的發展與可能。 綜上,金門仍宜朝向肇建「具兩岸特色」自經區的方向發展。因為,金門是超越藍綠的場域,在金門,就兩岸事務沒什麼是不能談、不可行和不能做的。福建自貿區的崛起,既是危機,也是轉機。機不可失,時不再來;金門發展有賴兩岸合作互利,一可紓台之困,二可讓人民有感,並有機會將金門建設為海西經濟區的核心,扮演前店角色連結整個台灣後廠,帶動台灣與大陸經貿的發展,並牽動金門的產業轉型與國際化進程。此應屬前瞻性的多贏策略,何樂不為?
-
眾志成城讓軍艦博物館早日落成!
在縣籍立委楊應雄促成下,國防部長高廣圻日前利用抵金視察防務的機會拜會金門縣長陳福海,針對金門景區新亮點-軍艦博物館建置規劃案,三位「關鍵」人物首度面對面在楊應雄立委辦公室討論並交換意見。 陳縣長著眼於金門觀光的未來發展,上任伊始,即大力推動「五鄉鎮、五亮點」計畫,其中軍艦博物館更是箇中關鍵。是以,今年1月份陳縣長與楊委員率團實地赴高雄軍港勘察中海艦,半年內觀光處已經召開3次工作管制會議及2次現地實勘,本月也完成先行評估方案的招標作業,希望能一舉形塑金門最有特色的軍事戰役景觀,為金門留下重要的觀光資產。然而,我們也清楚,軍艦博物館的成功與否,軍方及各界的奧援占有決定性的因素,畢竟事涉軍事及博物館專業,軍艦博物館的架構、內容均需有所本,甚至還要增添許多史蹟骨血,方能保證營造出一處原汁原味,又不失歷史復育價值,以及博物館內涵的重要資產,此節,端不是有錢就能辦好事的,如果欠缺專業支援及豐厚的內容,想要成事勢必倍加困難;此回有請縣籍楊立委安排高部長與陳縣長見面商談,讓國防部支援的規劃案方向能夠正式定調,應是邁出了重要的一步,此舉當有助於後續工作的推展。 平情而論,類同軍艦博物館一般的重大建設,應屬金門勢在必行,卻又「知易行難」的工作。因為,類以的工作如得不到軍方的認可及公眾參與,勢必只得其形,卻難窺堂奧;屆時恐怕只要有心者「毒舌」、非議一番,就能讓所有用心及苦勞都付諸流水。陳縣長一上任便將肇建軍艦博物館列為首要工作,益顯見其深思熟慮,以及為家鄉做事、替鄉親盡力的用心,對此我們深表感佩,更以為相應的規劃籌備工作,仍應在具備基礎條件的前提下、在鄉親的支持及關注下,循序漸進的推動,如此,方能益發彰顯其嚴謹與珍貴,並助益後續的維運與利用。以下謹提供兩點看法供各界參酌。 其一,常態專案組織的運作。但凡大型的計畫都會成立專案型的推動組織,但是否有用,或能否把資源用在刀口上,則又是另一個問題了。如前述,軍艦博物館的成功與否端賴能吸納多少資源,規劃、建設反屬其次;因此,在得到了國防部高部長襄助允諾後,承辦單位務必要清楚的釐清及界定所需的支援標的為何?又是那一個單位及窗口才能真正的為專案增添助力、解決問題。明確了需求,才能確保專案組織的順遂運作,助益日進有功。 其二,民間的共同參與。軍艦博物館的珍貴之處,不僅在於其承載了許多金門鄉親的美麗與哀愁,重要的是它更應是全體國人的重要資產;修復後的中海艦只是形體,如何從軍方、民間募集更多史料、獲得更多支持及關注方是重點。承辦方或可適時在一些關鍵節點思考加入公眾參與的機制,讓軍艦博物館更加的有血、有肉,賦予更多人殷盼的寄託與助力,如此,應有助於提升老軍艦的復育及軍艦博物館的存世價值。 總之,執著追求並從中得到最大快樂的人,才是成功者。我們樂見縣府有執著追求正道及不畏艱難的信心及勇氣,更希望可以集眾人之力,早日見到軍艦博物館成為金門觀光的最亮點!
-
用積極之態度 為金門多做事
眾所周知,談到做事,必先談人,因為人是萬事萬物之主宰者,緣此,所謂人事,以人為首,乃一體之兩面,好歹在人,善惡在人,各行各業,莫不若斯,論其關係,猶如連體嬰,無可分搳,入公門為公僕,應以做事第一、服務為先之態度,自我要求,共同實踐,期以不負眾望,贏得人心。 縣長陳福海得有機緣服務鄉邦,為謀求社會大眾最大福祉而打拼,自始劍及履及,念茲在茲,再三強調,鄉親大眾之小事,即是縣政團隊之大事,誠信負責,戰戰兢兢,全力以赴,此期間內外紛繁,挑燈夜公,與其團隊成員將一天當兩天用,甘苦在心,無怨無悔,樂此不疲,復於日昨勉勵所屬同仁袍澤,金門正需建設發展,大家務必用最積極之態度,為金門多做事,奮發圖強,溢於言表,相信君無戲言,說得出,做得到。 持平而論,新人新政,無縫接軌,為應鄉親大眾之期許與需求,服務列車應時出發,持續加快速度,亦且加大服務廣度與深度,或許見仁見智,輿情反應不一,凡此有人說好,有人說歹,稀鬆平常,不足為奇,只要無違「依法行政」,而能「依法辦事」,即是正規常態,畢竟事在人為,一切應以「法、理、情」兼顧為原則,聞過則喜,有容乃大,問心無愧,心安理得也。 縣府兩次人事檢討陞遷調補作業,綜其目的,唯公無私,旨在因應工作需要,為金門多做事,新陳代謝,應為而為。依法循例,用人唯才,德必配位,即是合法合理。 再就核派發布之高階主官主管之人選以觀,就地取才,人才通用,平均年齡正值盛年,應足承擔繁劇,亦且多數擁有高等學歷,具有屬性之工作專業能力,及行政工作實務經驗,適才適所,功能效率,可期可盼。 何況,時代進步,日新又新,民意需求,直線上升,公僕不容尸位素餐, 得過且過,墨守成規,工作態度與服務之觀念,焉能不思改變。是故,去蕪存菁,遴優汰劣至關重要,誠如縣長陳福海於縣政府主持新任首長佈達交接典禮上所說:金門要改變,延攬精英人才,帶動金門翻轉,實現理想,邁入佳景,讓鄉親有感,公僕責無旁貸。因而,只要是想做事之人,熱愛金門這塊土地,時間永遠不夠用,大家一定看得到,有心就有力,是金門之人才,他一定好好培植,大家一齊用心經營,相信金門向上邁進之正向能量,就會凸顯出來,也一定可以為金門鄉親大眾作出最大貢獻。 俗云:人在做,天在看。意喻人生在世,短短數十寒暑,平日所作所為,旁觀者清。例如地區社會福利制度做得好,有口皆碑,然其真正價值不在有錢好辦事,而在做得合乎「法、理、情」與公平正義,一棒接一棒,持續不斷,開創者功不可沒,後來者銳意創新,將餅做大。凡此,積極做事之態度,有計劃、有步驟、有方法、有效果,正是公僕應為而為努力之方向。 金門要做之事,既多又繁。故而為金門多做事,多做不錯,有得無失。不做不錯,背道而馳,卻是大錯特錯。換言之,大家心正念純,唯德為本,以善作根,實事求是,持之以恆,未來願景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