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
皇鼎一把火燒出金門觀光的隱憂 ─兼談振興金門觀光產業的幾點建言
上月三十日晚間,位於中山林的皇鼎飯店發生火警,消防局據報立即出動三個分隊所有消防車、救護車、雲梯車,以及義消趕往現場滅火,搶救受困的百餘觀光客,慌亂之中有八十一歲老婦逃避不及嚴重嗆傷、也有人情急跳樓頭部墜地送醫不治,因而造成二死五傷的不幸事件。 當然,起火原因有待鑑定,造成傷亡檢警也依法展開偵辦,在此,我們不便妄加置喙。然而,這場火警燒出命案,是金門開放觀光十年以來,最嚴重的一場災害,消息不但上了各大報,許多電視台還爭相用跑馬燈打出新聞快報,那籠罩在濃煙下的飯店房客倉皇逃生,以及消防隊員奮勇擊破玻璃進入火場救人的畫面,一再呈現國人面前,對金門整體觀光形象,將造成難以估計的傷害! 的確,皇鼎飯店自民國八十六年開張以來,尚未取得使用執照,縣府今年以來多次前往執行查報,前後罰鍰十六萬餘元,並勒令停業。可是,業者仍自行發電攬客營業,令人不解的是,既然是一家違法飯店,為什麼旅行業者還會安排遊客住宿,是旅遊旺季房間短缺「饑不擇食」?或是撿便宜降低成本?如今,問題發生了,無論是什麼原因,這一把火,已燒出金門觀光業潛藏的問題,令人不得等閒視之! 首先,讓人疑惑的是,不管打開報紙分類廣告,或進入觀光旅遊網站,甚至在台灣的夜市、市場豬肉攤,都能看到招攬二天金門遊的廣告,含食宿及來回機票才三千四百元。換句話說,台金來回機票在三千六百元之譜,旅行業者惡性競爭低價攬客,團費竟便宜到比來回機票還低,真是「俗擱大碗」,讓人不禁要問他們為何做賠錢生意? 事實上,旅行業者自相殘殺的結果,逼退部份同業,倖存者也僅能靠帶團購物消費,而司機、導遊沒有固定收入,也靠拿小費過生活,部份商家因而扣斤剋兩,如此這般,不僅觀光客吃暗虧,商家也賠了信譽,賓主皆輸。此外,所謂「俗物無好貨」,業者在無利可圖的情況下,自然無法提供優質服務,難怪讓遊客搭乘沿路吐黑煙的老舊遊覽車、吃最便宜的便餐、睡違法的旅館,惡性循環的結果,觀光品質日漸低落,大家不但沒賺到錢,且不斷自絕生路,長此以往,金門觀光產業還有明天嗎? 總而言之,皇鼎這一把火,已燒出金門觀光產業的隱憂,為今之計,我們認為宜痛定思痛,放大格局擬定明確觀光政策,增加專業主管人才,重新檢討禁、限建問題,讓外資、僑資安心前來興建符合國際標準的觀光飯店,並有效整合業界組織,防制惡性競爭,建立專業導遊證照制度,提升服務品質,吸引高消費的觀光客,只有大家有錢可賺,才能促進產業永續經營,帶動金門整體經濟繁榮!
-
服務地方反映民意共促地方發展
本縣新任三十七位村里長及四十二位鄉鎮民代表在八月一日開始上任,對於這些熱心地方服務工作的公職人員,各界自然給予祝賀與期許。 這七十九位來自基層的公職人員,在他們之中,有的是連任多屆的「老村、里長伯」、「老代表、老主席」,也有的是初次走入基層服務工作。但不論是老幹或新枝,一樣肩負著民意的付託,一樣是走在服務民眾的最前端;他們共同的特質是「熱心」、「勤跑」、「服務」。 一般而言,村里長及鄉鎮民代表和地方上的關係最為密切,他們服務的對象就是平日所最常接觸、就是生活在周遭最真實的人、事、物,服務的事情或許不一定涉及重大的政策,但卻是地方鄰里所最關心、最切身的大小事務,如婚喪喜慶、糾紛排解、急難救助、地方建設、社區發展:::等。 現代的社會是高度重視民意的社會,國家、政府對於人民的心聲必須傾聽、重視,也必須讓政府與民眾之間能夠達到「上情下達」、「下情上達」雙向溝通的要求。而村里長及鄉鎮民代表和民眾終日生活在一起,最容易了解民眾的想法及需求,因此,他們都具有聽取民意、反映民意的責任,同時也是向民眾傳達政府政策、施政作為的管道。在政府與民眾之間,他們是「中間橋樑」的角色。 村里長和鄉鎮民代表在地方上素孚眾望,也是推動地方公共事務的「主角」。他們必須主動去關心、了解地方上的需求,在他們的發起之下,結合地方民意及政府的支援,共同為地方、社區謀求更實質的建設成果及更好的發展空間。在地方發展課題上,他們扮演著「推手」的角色及功能。 地方上的事務千頭萬緒,必須地方上的居民共同付出心力來經營,也只有地方鄰里和睦相處,地方、社區的公共事務才能順利推動。而村里長和鄉鎮民代表平日就有協調地方、排紛解難的責任和「一呼百應」的功能,經由這些功能的發揮,不但有助促進地方情感,更能有利於地方的進步。 國家的進步發展必須政府正確的引導,每個國民善盡職責,而整體施政的成果,就必須一點一滴的累積,也就是要基礎穩固,才能談上穩定的成長。村里長及鄉鎮民代表是最基層的公職人員,他們所推動的就是「基礎」的工作,這些基礎工作都能夠平穩、紮實的推動,就是地區整體建設及發展的基石。
-
塑造典範為安定社會支柱
典範者,乃典型模範也;典範被認為是社會安定的支柱,行為價值的提升。 再說,典範更是一種榮耀,是人類社會所該必備的要件。一旦喪失典範的效應,可想而知,則整個社會勢必亂象橫生、向下沉淪,永無寧日,相信這該不是我們所要的社會。 其實,社會秩序的建立與維護,端賴全體民眾的守法與努力,而不只是幾個人的登高一呼就可奏效,就能扭轉局面。而是在於全民是否能徹底醒悟,身體力行,並能配合社會脈動與規範來遵循,這是無庸置疑的。 綜觀當下的台灣社會,脫序無常,亂象叢生,主要是受制於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人人好逸惡勞,貪圖享樂,導致倫理道德日漸式微,社會價值觀完全被扭曲;加以做家長的忙於自己的事而疏於管教子女,致使孩子在外胡作非為,甚至偷搶打殺、吸食毒品,作奸犯科,製造了不少青少年問題,受害者還是社會蒼生。 每一位現代國民,應有扭轉與改變社會不良風氣的擔當和責任,因此,必須全心全力投入社會成長,與社會結成一體,不能存有事不關己最好少理的錯誤認知。須知,一個社會風氣的日趨淳厚與穩定成長,更為全民幸福之所繫。 平心而論,有健全良好的社會,才能孕育出優秀的好國民,為國舉才。其實,我們必須對社會事務多去關注與付出,不可吝於施捨,才能樹立標竿,範式人群。即使無法達到服務眾生之力,亦應好好自清自律,不可使自己行為越軌脫序,傷害蒼生,徒增整個社會的負擔和累贅。 時下的政治人物與公眾人物,更要責無旁貸為社會人群樹立典範與營造優美形象,才是社會之福。尤其不要為了自己一時的政治利益與名氣,做出傷害全民福祉的勾當,將平時所經營成果全部賠進去,讓人感到不可原諒。此不但毀了自己的形象,更是國家社會的損失,委實得不償失。 老實說,一般政治人物與公眾人物,更需要用心去追求典型、營造新形象,以全方位贏得社會人士的信賴和肯定。畢竟典範是一種範式;更是社會的一股清流,無疑是針砭社會弊病的良藥,有如良相治國、良醫救人一樣的重要。 典範具有催化的效應,是帶動社會風氣趨向敦厚、純樸的動力。全民應建立正確的觀念,那就是維護社會秩序的責任,不能全部推給警方,而將自己置身事外,似乎毫無干係,這就大錯特錯了。是以,樹立典範,以做社會標竿,被喻為是社會安定的支柱。
-
此次學校人事遴選甄選符合公平公正原則
縣政府為貫徹當前教育政策,落實依法行政要求,打破老規舊制,改變以往作法,而依所訂地區中小學校長遴選作業要點規定,配合學年及校長任期,公開舉辦校長遴選,各國小含幼稚園(班)代理代課教師甄選,期以藉此注入新血活水,選拔新秀人才,提昇地區教育水準,意義重大,乃地區教育人事改造改革一大盛事。 推動一項新的制度,有其必要與價值性,特別是除舊佈新,必經深思熟慮,慎之於始,再求精進階段,此次地區中、小學校長遴選作業過程,具有以下特色: 一、首度舉辦全縣大規模之中小學校長遴選,歷經長達一個月時間,並分三梯次遴選作業,計有十八所學校,獲得留任者六校,調任者四校,新任者八校,全部遴選工作,迄至七月廿八日下午四時,在各界關注與協助下圓滿結束。 二、為昭公信,對於遴選委員之遴聘,事前嚴守秘密,且每梯次不盡相同,成員涵蓋學者、專家、教師會、家長會代表、縣府教育及政風主管等,副縣長及主任秘書擔任召集人,其中專家學者所佔比例超過二分之一,秉持超然客觀、公平、公正之立場,負起遴選工作任務。 三、三梯次遴選過程,計劃週詳綿密,由遴選委員評列參選人成績,取最優前三名,再經遴選委員投票,獲二分之一以上同意者,簽請縣長圈選決定。亦且充份尊重遴選委員之推薦,一律以評選委員評出第一名優先聘任。 又一年一次國小合校教師、國小代理代課教師、幼稚園(班)代理代課教師聯合甄選,相關作業也在公開、公平、公正原則下進行,不惟報考人數創下前所未見最高紀錄,且有九成以上台籍考生,跨海來金報考,祇要符合甄選規定條件,大家公平競爭,憑實力以求勝出,對於提昇地區教育水準而言,也是一項創舉。 雖然,期間曾有地方家長抱怨聯合甄選委員會不該公開上網,而以時機歹歹,一職難求,應就地區原來代理代課教師優先安置或採就地取才為宜。但有地方家長則持不同看法與態度,認為採行保障地區考生,而對他籍考生設限,則將失卻甄選本意,不符社會選優汰劣期待,對於提昇教育品質,必有關連性之影響。何況工作權,法有明文保障,經過充分討論,決定予以開放。再說在此多元之社會,憂患意識不可無,奮發向上最重要,「保障」與「設限」已經不合時代潮流! 好的開始,必有好的結果。綜觀縣政府此次辦理學校人事甄試與遴選作業,已為地區各級學校人事奠定良好的基礎範式,能夠脫穎而出,當然可喜可賀;倘因粥少僧多,名額有限,那是現實環境使然,並非技不如人。長江後浪推前浪,落實校長任期制度,新陳代謝已是情勢所趨。應將如何善盡神聖教育理念與責任列為奮鬥目標,祇要把握時間,自我淬勵奮發,永遠不會失去空間。
-
機場禁限建必須顧及民眾權益
民航局長張國政日昨抵金和相關單位研商有關金門航空站四週禁限建範圍問題,由於禁限建關係到民眾的權益,我們認為,飛安是絕對重要的事,但是民眾的權益也必須加以維護,政府在處理這項事務上必須審慎為之。 在日昨的研討會上,縣府也明白表達維護民眾權益的立場,同時也要求在未能充分考量且機場設施未臻國際機場標準之前,應暫緩辦理該項管制範圍的公告事宜。 金門尚義機場禁限建辦法在民國八十九年間就已經公佈,但尚未公告金門限制區,這次劃設範圍尚未能獲得地方政府支持的原因是民航局參照台北松山、高雄小港機場標準來劃設,以及將影響範圍內自然村申請建築的權益,也影響地方建設的發展。 雖然目前該項管制範圍作業尚在進行中,由於事關民眾權益,民航局應該要向民眾具體、充分說明,以取得民眾的支持。基本上,政府任何涉及民眾權益的政策,如果能獲得民眾的認同與支持,必定可以減少阻力及民怨的產生,反之,不但政策的執行困難重重,也影響了公權力的行使及政府形象。 我們相信,一般的民眾都具備有飛安的觀念,也會充分支持。但是專業的認知和民眾的認知上,還是有其一定的差距,民航局更必須和民眾充分溝通,取得民眾的認同及諒解、支持。 其次,在民眾的權益維護上,以現實狀況而言,管制範圍內的居民長期忍受飛航噪音之苦,如果再加上禁限建的問題,在民眾的心理上,也將難以釋懷。因此,對於禁限建的管制更要審慎,在整體方案中,應該要考量金門機場及地方上的實際狀況,檢討修正出合理的方案,使民眾權益及飛安能夠合理兼顧。我們樂見民航局長張國政做出以「影響地方最小、限制最小」為前提的承諾,但也希望這項前提在民眾及政府之間的認知和實務的差距也是最小。 金門尚義機場是金門目前對外空中交通的惟一門戶,其重要性自是不言而喻,尤其面對兩岸小三通的需求,金門尚義機場的功能、設施必須全面、有效的改善及提昇,使得航安能夠確保,也能有助地方的整體發展,長遠目標的興建西洪機場也應務實評估可行性,以因應及滿足未來需求。
-
舉手做環保建立好家園
「環保」乃環境保護意思,雖是時下新名詞,卻與我們的生存與發展具有深遠的關係。因此,惟有能做好環保工作,我們才能永續經營與發展。 科技的進步固然為人類帶來生活上諸多便利,不過,因為藉助科學方法所生產出來的眾多產品,確實也為人們製造許多負面的效應。諸如用過的塑膠袋、保麗龍產品、化學藥劑、注射針頭、廢五金等,都需要我們用心去處理,才不致隨手拋棄,任意摧殘我們周遭的環境,造成對自然生態的嚴重破壞;如不能好好去管理,屆時,吃虧的還是人類本身。 其實,生態保育與自然環境的維護,已被列入縣府施政工作重點,李炷烽縣長在出席保育工作執行與生態環境維護研討會上強調,相關單位應該持續透過教育及宣導工作,培養民眾對自然環境的鑑賞能力,自然生態保護的正確觀念就能油然而生,深入一般民眾日常生活的認知中。 環保工作的推動,不全是政府的責任,也是全體民眾的義務。因為政府部門所司事務繁多,經費有限,不可能將每一件事都做得完美無瑕,滿足全民的意願。因此,政府有些事需要民間來配合推動;尤其是我們生活的環境,與自己息息相關,更需要民眾來維護與愛惜,才有永續的未來。 地區正值發展觀光時刻,如果希望能為地區帶來蓬勃的觀光人潮,以及熱絡的商機,除了用心闢設規劃新的觀光景觀、觀光路線和軟硬體建設外;其次最重要的莫過於環境的維護。一旦沒有乾淨爽心的景觀,勢必嚇走來訪觀光客,影響觀光業績,造成對地區的損害,這不是我們所願意見到的現象。 說實在的,地區仍有一小部份民眾欠缺環保觀念與公德心,為了貪圖自己的便利與利益,不以大局著想,經常將廢棄土以及垃圾雜物往山林、山溝任意傾倒,不但破壞自然生態,其對往後世代子孫的禍害程度是難以估計的。就以眼前所見到事實來說,自從政府推動垃圾不落地政策以來,不啻方便民眾垃圾處理,更大力改善居家環境衛生,功德無量,為居民所稱道。但是仍有一些不負責任與缺乏公德心的民眾,經常在垃圾車未到之前就把垃圾包往牆角一丟,一走了之,累壞了清潔人員,這種惡質行為有待改善。 然而好的範式還是時常在上演,諸如地區各鄉鎮公所經常在所轄海灘舉辦「淨灘活動」,每次都有眾多的民眾熱烈相偕來參與;甚至還有家長主動帶領孩子加入,這種「運動」兼「環保」的親子活動,的確是非常具有意義的事。 總之,家園是屬於大家所有的,惟有大家親自主動來關照,並用心教育下一代,改變他們的環保觀念,我們才可建立美好家園。
-
以烈嶼為殷鑑莫讓金門成跳板─從國小教師甄選台籍考生跨海搶飯碗說起
地區今年教師聯合甄選錄取名單順利揭曉,果然,榮獲金榜題名的三十名準教師,台籍考生就有廿四人,超過總錄取人數的八成。換言之,地區考生家長耽憂的工作權遭排擠成了事實,而台籍考生嚮往金門教育環境良好,希望來金服務的夢想也成真! 是的!這次教師聯合甄選,總計有二百七十一人報名,其中二百零四人為台籍考生,而且,大都有備而來,不但事前進入補習班臨陣磨槍,且各種教具一應俱全,台籍考生大軍壓境跨海前來搶飯碗,是前所未見的現象,難怪引起地區考生家長憂心忡忡,耽心工作權遭排擠,成為考場熱滾滾的話題。 然而,也有家長認為有競爭才有進步,透過公正、公平、公開的甄選,才能為孩子找到最優秀的老師,讓台籍教師加入傳道、授業、解惑的行列,為校園挹注活水,應有助提昇教育水準,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事實上,金門自解除戰地政務之後,一切回歸憲政常態,不能再像以前一樣,戰地司令官一句話即是法律,人人奉行,不但可以管制外人進來,公務機關職缺或生意也可私相授受;總歸一句話,戰地政務體制下,很多事「只要我喜歡,沒有什麼不可以」。而今,一切得照法令規章,任何一個小職缺,或超過一定金額採購案,都得依法上網公開甄選、評比,再也不能違反規定了。 或許,還有人至今仍未跳脫戰地政務的迷思,猶念念不忘過去因管制利權獨享的滋味,只可惜,結束軍管,金門已不可能再走回頭路了,學校有教師職缺,或公家單位有生意做,只要符合條件的國民都可來競逐,沒有人能阻擋,外地人來金門搶飯碗,已是擋不住的潮流! 其實,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是千古不易的鐵則!倘若平日欠努力,站在公平的起跑點上競逐被淘汰,豈能怨天尤人?以教師甄選來說,能讓更多考生參與甄選,定能選出更優秀的老師,如果這些離鄉背井的年輕教師具備工作熱忱,未嘗不是一件好事,令人憂心的是會不會又像很多高普考分發的公務員一樣,只當求職過程的跳板,人在金門,而心在台灣,或是常藉故請假滯台不歸,才是問題癥結所在! 平情而論,以金門島外島的烈嶼為例,由於各項資源先天不足,後天失調,過去常是公費保送師範學生的跳板,很多人心不甘、情不願去任教,千方百計設法調回大金門,難怪小金門的學生程度明顯落後。如今,台籍考生大軍壓境跨海前來搶飯碗,其中可能很多抱持「騎驢找馬」,心存隨時辭職、調職走人的念頭,有了小金門前車之鑑,但願主管當局,能謀求因應對策,切莫讓烈嶼的師資問題,又在金門重演才好!
-
多一分預防少一分災害
金門縣消防局連日來巡迴各消防分隊進行年度消防設施安檢,縣衛生局也計劃整合地區各災難救援醫療團體為一體,以建立一支有組織、有規模的災難救難醫療救護隊。這兩項安檢、組訓工作,雖然表面看起來似乎極為平常,但對於整體防災救難工作卻是極為重要的一環;因為惟有平常有萬全的準備,才能在災難發生時,發揮救難的功能與效率。 防災救難是現代社會極為重要的工作,由於都市化以及經濟高度成長、社會變遷等諸多因素,使得災害類型呈現多樣化,在救災的困難度及危險性都相對增高,往往也讓人民的生命財產遭受嚴重的損失。因此,建構完整的防災救難體系、充實的人力及設備,以及高效能的救災能力,成為各級政府及人民共同努力的目標。 防災救難工作隨著多元的需求更走向專業化、技術化、整體化,也就是要有更專業的訓練、人員,配合更高科技的設備與技術,在講求整體的救災體系下,統合相關的人員及設備,也才能發揮救難功能。 金門地區由於各項資源的不足,在相關的防災救難工作上,都是一步步辛苦建立現有的機制,同時不斷的增添所需的人力及設備,強化各項訓練。而民力的協勤更是整體救災體系中的一大助力,許多熱心的民眾主動加入救災的行列,正可以補充建制人力的不足,提昇救災的機能。 災難發生時的救災能力雖然極為重要,但依然是耗費極大的社會成本。雖然講求救災能力的提昇是極其重要的工作,但「預防」、「減災」的觀念及實務更是值得重視的工作。 當然,預防的工作千頭萬緒,範圍大到包括國土保安、山川河流整治、防洪排水設施的完善、建築物安全:::等,到救難體系的建立、訓練,乃至於到個人的居家、戶外安全的注意、民眾防災意識的提昇、防災知識的推廣,以及相關實務的訓練,都是重要的課題。這些也都是需要政府、民眾必須持續共同努力的工作。 雖然我們不能百分之百讓災害永遠不發生,但是「多一分預防,少一分災害」,預防災難的發生,就是減少人命、財產的損失及社會成本的支出,只要有充分的準備,即使有災難發生,也能把損失降到最低的程度。
-
全民保育維繫生態資源
在暑期的這一段時間裏,地區推動了一些和生態復育、保育有關的活動及工作,如水試所的浯江溪口生態體驗營、黑鯛魚苗放流、縣府的年度保育執行工作研討會等等。由表面來看,這些似乎都是個別的活動,但這些工作及活動都是在生態保育工作方面極為具體、務實的教育、紮根的工作,值得肯定及繼續推動。也期望經由政府及民間團體、民眾共同努力,確保金門的生態環境與資源的永續經營。 生態保育工作是國際上所共同重視及積極推動的重要工作,而這項工作的範圍也極為廣泛,舉凡海洋、陸域、山川河谷、森林花草、鳥魚蟲獸:::等,都可以包含在內。也因為人類對於資源的耗費、生態的破壞速度極為驚人,而且是遠超過保育、復育的速度,因此這些保育工作是必須永續推動。 金門地區面積雖然小,但也有其珍貴及豐富的生態特色,如鱟、濕地、紅樹林、候鳥:::等,地方政府及各級學校、金門國家公園等也都投入有關保育教育、復育、監測、保護等工作,讓自然生態也能成為金門在戰爭、史蹟、特產等資源以外,另一項極為珍貴的資源及產業。推動生態保育工作是多面向的,它可以從不同的方法、方向以思考、計畫、執行,如保護區的劃設、禁捕、禁採,和較積極的復育等工作,又如國際上所提倡的「生態旅遊」,在國內如常在金門從事調查研究工作的中研院研究員陳章波曾經提出生態旅遊兼顧「生命、生活、生產、生態」的「四生」主張,他指出,以往生活與生產都是利用生態力量所達成,但卻造成生態受到劇烈衝擊,若加以「生命」的參數,我們會更有比較謙虛、含蓄的態度,才會真正照顧大地,也才會照顧大地上的其他生命。 「生態旅遊」是生態與旅遊的結合,讓旅遊不是走馬看花,而是在旅遊的過程中也能觀照環境及生態,學習對生態及環境的關懷,從而使生態資源能獲得更大的保護。就生態旅遊的觀點而言,「生態」已然是一種可貴的「產業」,更是一項觀光的資源。 觀光是金門的發展主軸,「生態旅遊」也會是金門極為重要的賣點,但首先必須建立的是地區生態環境的保護,而這些保育工作就要由觀念的建立,讓全民都有普遍的認知,經由正確的認知,才會學習關懷,進而才能知道如何保育,我們也希望這份保育的工作能在學校、社區、機關生根,由點而面,結合全民的力量,共同維繫金門的生態資源,也等於讓金門的生態產業能永續存在、發展!
-
加強病蟲害防治維繫農業發展
農委會農業試驗所專家學者一行七人,於日昨抵金進行地區農作區的病蟲害調查工作,由於大陸蔬果在金門已有極大的市場,他們擔心如果外來的病蟲害入侵嚴重,將對金門的生態環境造成破壞;他們也希望經由調查建立資料,進而監控外來病蟲害入侵情形,同時也採取有效的防疫措施。 由農委會農業試驗所專家學者組成的病蟲害調查小組,曾經在去年兩度來金調查,主要是針對金門本土農作物類、病蟲害及栽培現況進行調查,結果發現本土農作物生態已明顯遭外來病蟲害侵入,而這些病蟲害研判與走私進口的大陸蔬果不無關係。而這次調查小組再度抵金進行追蹤調查,目的就在將調查結果建立成資料,以加強金門地區檢防疫人員對於植物疫病蟲害的認知與訓練,並加強相關的防疫措施,維護金門地區的農業發展。 走私進口的大陸蔬果充斥金門市場已是不爭的事實,一般民眾在購買比較便宜的蔬果時,除了會稍微注意及擔心殘留農藥的問題外,其餘有關病蟲害等問題,並不太容易有明顯的感受,也不會引起太大的重視。 就農業的觀點而言,農業的發展也要講求永續發展,而病蟲害的防治,更是世界各國對於農業發展所必須重視的問題之一。一般而言,如果農作區發生病蟲害,勢必要加以防治,在防治的過程中,增加的是生產的成本,如果不當或過量使用農藥,也會造成藥害、農藥殘留,以及抗藥性,影響的是產銷安全與健康,進而衝擊生態環境平衡,更嚴重導致生產力的衰退。尤其金門的農業發展條件較差,雖然政府及農業團體及農民也不斷努力,期望由各方面合作,提高產銷能力及農民的所得,但也不能讓病蟲害加深對金門農業的傷害。 我們也認為,經由專家學者的調查,證實外來病蟲害的入侵,雖然危害的情形及程度尚難以斷定,但是畢竟這已是一項值得注意的警訊,相關單位應該預為防範。 因此,除了邀請台省專家共同為地區的病蟲害防治提供防疫技術支援、訓練,建立監測及預警系統等防治機制,更基本要做的是加強推動植物防疫全民宣導教育,讓防疫觀念生活化,同時充實植物病蟲害防治資訊的建立及管理,也提供農民診斷與防治實務。我們也期望經由政府、農業團體、防疫單位、農民的共同努力,改善金門的農業環境,維繫金門的農業發展。
-
預防交通事故應由自己做起
縣政府日昨召開道安會報,通過改善包括金城民族路行車秩序等提案十二項,同時公布九十一年四至六月份,地區發生大小車禍六十九件,短短三個月,平均一、五天就有一件車禍發生,對於地區有限幅員而言,車禍意外密度,不可謂之不高,值得大眾正視省思。 如就交通違規件數分析,警察局會同監理機關九十一年四月至六月份取締交通違規交通案件,則達一千九百餘件之多,其中「超速」領先居冠,與上季比較增加九十五件,包括搶黃燈、闖紅燈七十三件,酒後駕車五十八件、無照駕車一百三十件、違規停車四百三十五件,雖然違規停車件數大量減半,然而違規行為,卻又呈現不降反昇。 至於交通事故方面,引與去年同期比較增加十六件,受傷人數也增加十六人,死亡人數則較上季減少二人,與去年同期減少一人。經分析主要肇事原因,概分「駕駛疏忽」、「應減速未減速」、「未保持距離」、「轉彎不當」、「未依規定讓車」、「酒後駕車」、機械故障」、「其他因素」八類,每一種因素都與駕駛人密切關聯,也就是駕駛人不能確遵交通規則,疏忽車輛日常保養佔最大宗,高居不下。 道安工作之所以不能落實,不在法令層面未盡完整可行,而在駕駛人知法而不守法,因為祇要大家行車遵守交通規則,車輛按時保養,定期接受監理機關檢查,每位駕駛人都能謹記在心,縱然交通事故無法完全避免,車毀傷亡情事減至最低限度,應該毋庸置疑,所憾少數駕駛人,漠視交通法令,既不遵守交通規則,亦且輕忽可貴生命真諦意義,但憑我行我素,為所欲為,竟將交通安全置之腦後,在寬敞平坦「伯玉路」上,習見競相搶道,右邊超車驚險場景,真有那麼緊急事故,非得飛快趕到不可嗎?事實並不盡然,造成無數悲劇收場。 維護大眾生命財產安全,絕非政府訂定一套法規,或由少數執法人員就能掌控承擔,所謂解鈴還須繫鈴人,當事人才是主宰。有關道路交通安全,亦復如斯,須要大家一齊來關心,合作協力執行,這些淺顯老生長談話題,往往成為耳邊風,取締懲罰,並未發揮「懲前毖後」效果,苦口婆心,自然祇有些許「暮鼓晨鐘」作用而已。 因而交通安全教育應與維持交通秩序相互加強實施,一經查獲交通違規事實,則予登記列冊,擇期集中實施講習。而在進行方式上,宜酌減少口語條文教育時間,改為舉辦案例檢討座談及電化教育,所需此類教案教材,採取就地蒐集製作應用為佳,如此將活生生交通事故案例與照片,展現在違規駕駛人面前,週而復始,讓大家告訴大家,久而久之或可產生「潛移默化」預期功效,從而喚醒違規駕駛人,牢記十次車禍九次快,自己及他人生命財產安全,應由自己做起,切實負起責任。
-
做個負責稱職的父母
孩子是國家未來的棟樑,亦為父母希望之所託。因而,如何使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得到良好的管教,成為有用之材,將是當下所有父母所該考慮的事。 時代的進步,目前的一般青少年,受制於客觀環境的影響,若缺乏定力與辨別是非能力,必將被周遭的環境所迷惑,而心甘情願淪為犯罪的工具,作奸犯科。這種拿自己大好前程作賭注的遊戲,誠不足取,亦是為人父母者所該警惕的。 其實,為人父母的不但要給孩子溫飽,同時還要考慮讓孩子有個優質的教育環境,才能跟別人一爭長短。但是,現在的家長,由於過度溺愛子女以及在管教方面有所偏差,缺乏一套客觀的標準,只重視子女們在金錢上的需求,儘量滿足他們物質享受,真正忽略觀察他們的生活行為及人格發展,這種管教失當的方式,確實值得一般家長去探討。 尤其處此多元化的社會,科技日進千里,人們的生活行為亦須跟著改變,不但要極力去學習、鑽研,同時還得熱絡去迎合,才能真正得到工作上的知識與技能,有助生活上的改進。諸如時下最流行的電腦,不但是時代進步之所需,也是我們生活方面所不可缺少的利器。是以,為人父母的應鼓勵子女努力去學習電腦,將電腦生活化,開啟智慧之門。不過,在子女學習過程上以及運用方面,父母應經常觀察與留意,是否用在正當的途徑上,一旦發覺有所偏失,應及時糾正。 這一陣子,正值各級學校放長假時候,作家長的更應多用一點心思在孩子們的身上,因為在這一段期間,學校放暑假,學生無須上課,每天在缺少師長的叮嚀與管教下,學生心情難免放縱。每一位學子將會把握這難得機會做些自己想做的事,如果將時間用在不當的消遣上,如沉迷電玩、賭博、吸毒、飆車;或上酒店玩樂,這些被視為錯誤與違法的行為,真的需要一般家長關心的。 作家長的應鼓勵孩子將時間花在有益正途上,諸如旅遊探勝、參與社區公益活動、運動、看書、學習電腦等,都是充實自我或促進人際間的關係,在做人與做事方面必然助益良多。在暑假裡管教子女的責任全落在父母仔肩上,不應把重擔推給政府與社會,此乃做家長的應有共識。 為人父母應多撥出一些時間,多付出愛心,全心全力去關懷自己的子女,讓他們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全的成長。同時,一般父母與兒女間應多互動、多溝通了解,才是成功的家教。而為人子女的,也應體諒雙親的苦心,平常應多檢點行為,是否違法、脫序,並能循規蹈矩的學習與工作,全力打造自己,做個父母心中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