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
府會分工不分心 一齊為金門努力打拚
縣議會第七屆第1次定期大會,經過整整30天議程,完成審議議案106案,創下議政以來最新紀錄,證諸府會相許相勉,分工不分心,一起為金門努力打拚,獲得輿論好評、鄉眾肯定。 依據現行法令規定,各級民意機關代議士,來自票選,受民所託,下情上達,本於職權,監督施政。而政府各級組織則是為民所設,依法行政,責無旁貸。緣此,府會雖然不相隸屬,各有所司,倘就為民服務之宗旨而言,殊途同歸,完全一致,都應負起建設金門,繁榮地方,促進社會安定、人民安康之責任義務。 會而有議、議而有決、決而有行、行必有果。凡此是大會之終極目的。綜觀此次議程,問政認真,開出紅盤,詢答有序,有別往昔,不惟審議議案創下新高,數字會說話,有威有信。顯示新人新政,注入新血,有新氣象,一改社會既往刻板印象,換來有看法、有想法、有行動、有進步之評價,難能可貴,值得珍惜。 諸如縣府各項提案、議會提案,議員莫不按程序討論審查,對於部份預算,請縣府能檢討補助方式,以符公平正義。一般民眾反應良好,咸表好在府會無私,一本至公,對事不對人,應為而為,雖是陳年舊規,應改要改,該刪則刪,為其當為,即是正道。 再者,施政龐什,一切措施作為,金門第一,鄉眾優先,貴在求真務實,縣長楊鎮浯上任伊始,隨即率同團隊進行內部盤整工作,所謂要檢討才有進步,要進步必須檢討,此舉乃「盤整」實質意義,誠非否定過去,而是藉由〈化零為整〉之檢討策進作為,期將有限之資源預算用在刀口上,透過真實盤整作業,發揮效果極大化。 例如許多鄉親不次建議,座落金湖新市原有醫療院所、花崗石醫院院區暨民眾診療大樓均因時空推移,環境改變,已經久懸閒置有年,殊為可惜,儘管其間擬議活化或將予以開發利用聲浪不斷,所憾若隱若現,議而未行,歲月蹉跎,迄今猶無具體方案出爐,孰是,益見〈盤整〉工作,乃施政服務之首要,求真務實,棒棒相接,無縫接軌,必有績效。 真實二字,在公而言,即是面對問題,解決問題,即知即行,即說即做。不自欺,不欺人,表裡如一,有行有果,「實」亦「真」也,實事求是,實話實說,大公無私,不裝腔作勢,不口是心非,不敷衍了事。俗語有云:「實在不蝕本」,真能打假,讓真相大白,立威置信。虛也假也,實可擊虛,經得起現實檢驗,政客玩政治,不真不實,唯私無公,只有譁眾取寵,工於「恐騙術」把戲,不仁不義,好話說盡,壞事做絕,急功好利,令人看破手腳,終將玩火自焚,萬般歸「零」。 真實與虛假,相對名詞,因果互繫,影響深遠,此次議會順利圓滿完成民生議案,在在顯現府會分工不分心,縣政計劃周詳完整,議事審查嚴謹,質詢理性,實問實答,大家齊用真心與行動愛吾金門鄉邦,殷盼轉而成為施政服務之推力與助力,共同在金門文化深耕,發展觀光,躍動金門,扮演兩岸和平橋樑角色,加強建設金門,繁榮地方,讓金門明天會更好,一切好要更好。
-
建立書香社會從買書讀書做起
第十四屆兩岸金門書展這幾天正在金城國中體育館內舉行。本屆兩岸金門書展共展出簡體圖書大約為7000種,有很多藝術類、健康保健類、歷史、文學及兒童讀本,另外還有為數頗豐的工藝品及書法習字用具,值得地區民眾前往參觀選購。 這項書展,從二○○五年「破冰之旅」開始,中間除了二○○七年因故停辦一屆外,已成功舉辦了十三屆, 如今每年一次的金門書展已成常態化,今年首站更選在金門出發,之後到澎湖、高雄、臺中、臺北,最後到連江,巡迴六地,走過城市、鄉鎮和離島,期待與民眾有更多更豐富多元的文化交流。 兩岸書展之所以能走過這麼長遠的路,最主要因素是能擺脫政治因素,尤其是對方的福建新華發行集團有限公司,不以營利為目的,挑選的書籍也以藝術性為主,並沒有意識型態強的書籍,因此頗能吸引地區民眾的興趣。 過去戰地政務時期,地區可以消費的場所有限,十萬大軍駐守期間,也造成地區書店的盛事,很多軍人放假除了看電影都愛逛書店,所以山外和金城的書店生意都很好,但解嚴後,軍隊實施精實化,大舉撤軍的結果,不但電影一家一家關門,連書店也一樣,最後導致金門從十四家軍、民戲院,到民國九十七年僑聲戲院打烊,金門有長達十年竟連一家電影院都沒有。 書店也一樣,少了軍人的消費對象,書店也一家家在消失,除了山外陳長慶的長春書店還在苦撐,金城連像樣一點的書店都沒有,對擁有一千七百年歷史的金門來說,這毋寧是一大諷刺。 當然,這是社會變遷的結果,像早期台北市重慶南路書街,全盛時期有一百家店,現在倒到剩下不到十家,實體店面一來因為房租太貴,二來買書的人口確實變少,三來像柏克萊等網路書店興起,也搶走了不少老主顧,所以要維持一家實體書店生存確實不容易。 根據媒體的實地調查,全台很多縣市也是書店都在持續消失中,有些縣市也都只剩一、兩家,倒是有些文化人經營的獨立書屋,展現特殊的人文色彩,另外就是大型連鎖書店像誠品、金石堂還能生存,但也是大不如前。 這當中比較特殊的是二手書店的興起,全台灣最大的二手書店是金門鄉親開的,出身金沙鎮中蘭的蔡氏兄妹,包括蔡謨利、蔡志堅、蔡能寶三人,掌握台灣超過五成的二手書市場,其中「茉莉二手書店」走的是類似誠品的經營模式,書店窗明几淨,根本不像是老式二手書店,深獲民眾喜愛,尤其書價便宜,環境清優,在書市中二軍獨起,可以說是金門人的驕傲。 少了書店的薰陶,就只能寄望於書展,台灣早期國際學舍的書展,可以吸引全台的大學生或知識分子的目光,現在則是由文化部主辦的台北國際書展取代,每年春季在世貿中心舉行的台北國際書展十分火紅,是台灣規模最大,也是亞洲最大、世界第四大的國際級圖書專業展覽。 金門兩岸書展從「以書為媒促交流,五緣六求共發展」的宗旨出發,尋求深層次的合作交流、寬領域的空間區域與展銷內容的拓展、常態化又接地氣。每年一次的兩岸書展,確實機會難得,歡迎大家來買好書、讀好書、看好書,體現「富而好禮」、「富而好書」的書香社會。
-
文化資產預防雷擊之必要
本縣金湖鎮東村呂氏宗祠於五月中旬傍晚遭到雷電直擊,宗祠屋頂大片屋瓦傾毀,中脊斷裂,正廳樑柱傾倒,明間牌匾桌椅與次間桌球檯盡皆受損,所幸無人傷亡。 更慶幸的是,呂氏宗祠週邊方圓50公尺之內,分別有三座法定文化資產:縣定古蹟東村呂世宜古厝、縣定古蹟東村呂朝怡洋樓及歷史建築呂克瓶古厝,此次皆未受到波及,倖免無恙。然此番意外,促使吾人省思文化遺產日常管理維護及防災守護之必要。 回顧歷史上文化遺產遭受雷電損毀事件,族繁不及備載。如日本天守閣在西元1750年遭到雷擊而燒毀,又如大阪城、北京天壇主體建築祈年殿、紫禁城太和殿、西藏布達拉宮、義大利羅馬萬神殿等等,皆曾紀錄因雷擊而受損;印尼婆羅浮屠塔主佛塔和京都市伏見區醍醐寺,亦傳聞毀壞之因乃起於雷擊所致。國內受災案例,則有澎湖觀音亭、金門矛山塔、台南孔廟等。顯見,雷擊意外絕不罕見,並可能引發後續火災,對重要建築物造就極大損失。更甚者,希臘雅典衛城日前遭雷電擊劈,造成數名人身傷害之無妄之災,更屬遺憾。 雷電較易擊中最高物體之尖頂,故孤立高大樹木或高層建築物最易傷損。然而,對於台灣社會大眾而言,火災、水災及風災較常引起重視,卻往往輕忽了防雷作為,大多數老建築皆無設置相關預防設備。但在今日極端氣候日趨頻繁作用之下,每逢夏日雷雨或雲層聚電過量,重要建築物便直接暴露在高度危險之中,可能因落地雷之通過電流功率過大,對建築物本身和連結之電器設備造成巨大破壞,後果難料。原則上,使用避雷針可將雷電導向地線,能有效避免或減輕雷擊造成的損害。 綜觀行政院中央災害防救會報之裁示,針對強化古蹟及歷史建築火災預防自主管理之指導綱領,即明言古蹟、歷史古蹟、歷史建築為國家重要文化資產,由於構造傳統且年代久遠,抗災性遠較現代建築薄弱,故為強化文化資產之安全防護,並完善自身火災預防及災害應變管理機制,自須注意天然災害之致災因子,雷擊即為重要項目之一。如無設置及定期維護避雷設施,則可能有落雷起火燃燒之危險性。另於平時防火注意事項之中,亦明文載入,防範天然災害應視地形地物之需要,安裝避雷設施,並定期檢測維修、維護設備之有效性。 金門文化資產數量近乎全國十分之一,未來可能持續受到氣候變遷所導致的重大災害影響,不可不慎。本縣文化局近年積極設置金門縣文資防護專業服務中心,進行文化資產管理體系的建置,並針對修復、再利用體系進行推廣教育計畫及專業人才培訓等工作。未來期能透過專業團隊的輔導協助,及地方和中央文資主管機構的指導,推動金門文化資產更為完善的保存維護機制、更為合宜的管理維護計畫及更為積極之緊急救災方案。以東村呂氏宗祠雷擊意外為鑑,文資防護專業服務中心正著手研擬文化資產裝設避雷針之優先順序建議方案,預防勝於一切,也唯有聚落鄰里之間相互協力日常管理維護,善用公私資源,便可有效減少金門文化資產意外發生之可能性與影響程度。
-
從社會處求職安全講座談起
轉眼暑假將屆,更是學子求職、打工之時刻,為了避免落入求職的陷阱,金門縣政府社會處,特於日前假金門大學楊肅斌會議廳,辦理「求職防騙暨就業隱私宣導講座」,邀請張智雄先生,講解如何防止求職受騙,及保障就業隱私等觀念,希望透過宣導會,減少學生或民眾求職被騙。 出身大學殿堂之本縣社會處處長董燊教授指出,會有此場之講座,無非基於昔日在校之經驗;學生之反映;職掌之需求,希望透過這次宣導會,可以有效減少學生,乃至民眾求職被騙的案件發生。另社會處亦於宣導會中,加強宣導勞動權益相關知識,及求職防詐騙7不3要原則。倘民眾有求職防騙疑問,及勞動權益等相關問題,亦可洽詢社會處勞工科。我們在肯定社會處長董燊及相關同仁,全力為學子、為鄉親之職場安全用心外,也不得不再度提醒相關人等,關注此一話題;攸關自身安全之話題。 首先是,在打工求職時,如何判斷雇主之是非呢?這不但是你我之問題,更是社會之問題。然而,慎在三慮,凡是您認為事業單位疑有刊登不實之廣告,乃至直覺有問題時,即應將所見之佐證資料,提供社會處判斷。除此之外,更要切記「不繳錢、不購買、不辦卡、不隨意簽約、證件不離身、不飲用、不非法工作」及「要陪同、要確定、要存疑」等7不3要原則。 所謂不繳錢,即不繳交任何不知用途,或不合理的費用,如宣傳照、訓練費、保證金等。而不辦卡,即不應求職公司要求,當場辦理信用卡。再來是不購買,也就是不購買公司以任何名目,要求購買的有形、無形的產品。至於證件不離身,想當然耳,就是證件及信用卡要隨身攜帶,不給求職公司保管。當然不隨意簽約,就是不隨意簽署任何文件、契約;別落入「賣身契」之窘境。再來是不飲用,尤其是女生,千萬別飲用酒精類,及他人提供之不明飲料、食物。至於不非法工作,也就是不從事非法工作,或於非法公司工作;即使待遇甚佳。切記,那是沒有回頭之死巷。 其次是所謂隱私權。我們要提醒社會新鮮人等,儘管社會風氣開放,但不要忘了隱私權的保護。所謂隱私權,一般認為隱私的意義,包含三種型態,物理空間隱私(個人的空間和領域不受侵擾)、決定權隱私(個人擁有不被干擾的決策自由)、資訊隱私(個人有控制私人資訊流向的能力)。易言之,隱私權,是指個人人格上的利益,不受不法僭用或侵害,個人與大眾無合法關聯的私事,亦不得妄予發布公開,這些均是法律系統所支持的一種人身基本權利,社會新鮮人得學會保護。 凡此,均是社會新鮮人必注意之事,此不僅僅是保障個人之權益,更是保障社會進入現代化社會之共識。誠如聯合國所頒《世界人權宣言》,即明確宣告:任何人的私生活、家庭、住宅和通信不得任意干涉,他的榮譽和名譽不得加以攻擊。人人有權享受法律保護,以免受這種干涉或攻擊。從另層意義上言,金門社會處之用心,何嘗不在此?且共襄共策之!
-
落實海洋教育 踏查烈嶼潮間帶
金門縣海洋教育資源中心於日前辦理「小金門潮間帶踏勘活動-認識小金門海岸與潮間帶環境」活動,在洪清漳等講師的解說及卓環國小的協助下,帶領學員們認識小金門貓公石、上林間海岸的潮間帶生態特色,親身踏查烈嶼潮間帶的豐富生態與環境。 本縣海洋教育資源中心辦理潮間帶踏勘已有多年的紀錄,今年則開拔至小金門辦理夜間潮間帶觀察貓公石海岸、上林海岸間,這次夜間課程踏勘前搭配淨灘活動,使活動更具意義。據洪清漳老師指出,小金門鄰近中國大陸九龍江的廈門海灣,四面環海,擁有綿長二十多公里的海岸線,多樣的潮間帶底質環境,提供絕佳的生物生存繁衍棲地。依洪老師的親身觀察,金門潮間帶的生物是與大陸沿海生物多樣性相似,呈現與臺灣本地迥異的情況。觀察就要從自身與在地做起,加上持續累積以及共好分享,自己為海岸感動不已,也能感動別人,更要樂活在自己的家鄉海岸環境中。近年來戰地政務解除,面臨劇烈的人工開發衝擊,潮間帶棲地環境正快速改變,許多兒時能見到的物種也逐漸消失中,洪清漳希望大家珍惜自然生態資源,了解自然保育的重要性,多親近海洋、善待海洋,讓地區珍貴海洋生態資源能永續保留下來。 本縣各校過去辦理海洋教育,以寫生比賽、繪本、影片欣賞、演講、戶外教學、淨灘等活動為主,今年海洋教育資源中心除舉辦金門潮間帶踏查,還有預計舉辦大二膽登島與海洋巡禮,讓師生有機會近距離觀察海洋的生態。海洋教育之推展,係基於對環境、文化,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懷與尊重,是人類共同的價值。海洋教育以培育下一代具有「以生命為本的價值觀,以海洋為本的國際觀、地球觀」的思維。金門縣海洋教育資源中心推展海洋教育的方向為:了解海洋對於金門島民的重要性;提升全民對海洋的認知、思考、理解與關心;結合生活、地方以及文化特色,促進金門學生對臺灣及全球脈動的了解,培養能冒險、肯吃苦、有遠見的世界海洋公民。 海洋是生命的起源,是人類在地球上生存與發展的憑藉。海洋與人類生存、生活文化的形成息息相關。在湛藍的海洋世界裡,豐富的海洋資源需要我們去了解與珍惜,我們必須懂得海洋保育及資源永續經營,順著海洋的律動,與海共生共榮,要達到這個目標,端賴海洋教育之推動與落實。藉由教育的方式,啟發學子對海洋保育議題的關心,並藉此將保育觀念向下扎根,使大家了解尊重自然及保護環境之重要,進而將此觀念傳遞給周遭的親友,在潛移默化中構築優質的海洋文化。 知海、親海與愛海,就從認識家鄉海洋文化及海洋環保開始,結合理論與實踐,逐步地開展海洋意識,由鄉土海洋-本土海洋-國家海洋-世界海洋,充分與世界接軌,共同保護及分享寶貴的海洋資源。
-
營造金門為書香島嶼
「書香兩岸‧閱讀金門:2019第14屆兩岸金門書展」訂於6月14日在金城國中體育館盛大開展。這項由金門縣社教活動基金會,以及兩岸出版事業、團體聯合主辦的書展,從2005年「破冰之旅」開始,已連續舉辦了13屆,如今,這項書展已成為每年一次常態化的金門、澎湖、馬祖、臺中、高雄、臺北六地巡迴書展,去年還擴展到新竹、花蓮。走過城市、鄉鎮和離島,期待與民眾有更多更豐富多元的文化交流。 金門自古文風鼎盛、人才濟濟,科舉時代更有諸多名人雅士躋身舉人、進士之林,光宗耀祖、顯榮後世。為發揚金門文化底蘊豐厚之優良傳統,金門歷來對於推動及建構金門書香文化島更是傾力而為,期能發揚金門海濱鄒魯先民深厚文化底蘊光輝,同時型塑金門人知書達禮之書香社會,全面、有系統的落實「金門閱讀島推動政策」,營造一個人人愛閱讀的書香島嶼。為了提振閱讀風氣、培養閱讀習慣,金門縣文化局著實下了不少工夫,除了積極的豐富館藏,彌補縣內甚少書店之困境外,更著力於設置各類「閱讀角」、「漂書站」,配合國家圖書館「公共圖書館圖書資源共享服務平台」,跨越縣市館際合作,落實便捷的書香服務,藉此豐富縣民,乃至旅人的精神食糧,讓在地的閱讀風氣能有更顯著的提升與發揚。 至於書展部分,結合兩岸出版業的力量始終是不二的法門。「兩岸金門書展」舉辦了13屆,已是金門愛書人不可錯過的年度盛事。之於以上種種,我們可以看見公部門在此間的著力與用心,當然,隨著電子書逐漸普及,許多人都認為電子書終將會有取代紙本書籍的一天,但在過去的十年裡,英國和美國這些出版重鎮,紙本書的銷量卻不跌反升,這也表示電子書與紙本書的競爭,並沒有想像中一面倒,這也得力於紙本書始終有為數頗眾的死忠擁護者,但我們依然不能忽略電子書帶來的衝擊,並應慎思順潮應勢,借「電子書」的東風創造更大的閱讀推廣效益。 事實上,閱讀當然不侷限於書本;雖然迄今電子書並沒有徹底取代紙本書,但電子書便宜、傳播力強、節省儲存空間、便於攜帶及閱讀的優勢,卻也是不爭的事實;紙本印刷作為傳遞資訊、思想和娛樂的媒介,被互聯網取代的趨勢已無法逆轉,甚至有些圖書館已經選擇購買新書時以電子版本為先,以節省儲存空間,創造更大的館藏及傳播成效,那金門的「電子書」推廣策略又在哪裡呢?不可否認,金門目前擁有為數不少的電子書資源,但擁有是一回事,推廣又是一回事,甚至在歷屆的「金門書展」我們也能看到其中的欠缺。如今電子閱讀器及數碼產品大行其道,或者我們也能從中發現更多推廣的利基與價值;諸如:四處林立的「讀書角」不再只是充斥過期的期刊或大堆頭、厚重的書本,而能藉由一個QR Code、一個APP便能下載公共繪本以及經過授權的暢銷書等等,甚至適度的使用者付費都是可行的,如此既能節省更多的空間及成本,也能讓更多的人盡享讀書之美。 讀書,是成本最低的投資,也是門檻最低的高貴。讀書是對自己的一種投資,而公部門在此間的角色便在於創造更多元、更便於利用的閱讀平台,讓更多的人能徜徉書海、共沐書香!
-
強化青少年暨校園毒品防制工作
毒品乃世界各國撻伐之首,宣誓「毒品零容忍」及防制毒品侵入校園乃固國大業,金門雖然地處離島,毒品泛濫問題雖不若臺灣縣市嚴重,縣長楊鎮浯指示教育處和警察局專案辦理青少年暨校園毒品防制議題,落實強力掃蕩毒品工作。 縣警局於日前邀集福建金門地方法院少年法庭保護官、金門縣政府教育處、社會處、衛生局、學生校外生活輔導會、少年輔導委員會,及金城分局、金湖分局、刑事警察大隊、少年警察隊等單位召開跨機關會議,會中各與會代表就業管工作範疇及精進方向提具體說明,教育、社政及衛生單位,亦就學校防毒及通報機制、反毒及戒毒回歸社會機制充分說明,會議討論熱絡,具體聚焦工作目標、互補有無、暢通橫向通報機制、達成情資互通、群力個案關懷輔導及積極追根溯源等防毒共識;由各個面向一起協助金門維護民眾安全、安居樂業、治安良好的優良傳統,達到安居友善的環境品質願景。 推動校園新世代反毒策略是依據本縣促進學生身心健康、鼓勵學生多元智慧與多元成就、豐富學生生活經驗與生活技能、培養學生高尚品德與群己關係,培育具有競爭力的現代公民;校園安全是一切教育發展的基礎,加重校長、師長、學校防毒責任,鼓勵學校開發分齡補充教材,將藥物濫用議題融入課程,運用網路媒體資源加強青少年反毒意識,結合民間團體辦理反毒多元宣教活動,建立校園守門員,培力家長反毒志工,入班宣導,共同協助校園防制毒品滲透,於學校、社區及家庭培育反毒種子,建構反毒網絡,有效防制學生藥物濫用問題;強化家庭教育中心諮詢專線功能,個案追蹤輔導及資料庫之建立,讓初犯學生脫離毒品危害。 警察局為根除校園毒品,防止毒品入侵校園,與校外生活輔導會每月實施聯合巡查,並持續依據楊縣長指示及法務部、警政署「安居緝毒專案」計畫及「防制毒品具體精進作為」執行計畫,分工規定及依據金門地方檢察署檢察長指示加強辦理「追查少年吸毒案件及少年藥頭,防制少年毒品氾濫」,以主動佈線、約談、調查等手段鎖定少年吸毒人口等藉以蒐證溯源販毒藥頭,獲得相關證據時,將依法調查偵辦。 警察局為建立校園安全預防機制,加強防制毒品及幫派滲入校園犯罪,依據「春暉專案」之通報機制,配合校園訪查、瞭解學生藥物濫用情形與不良幫派組合在校狀況,針對轄區青少年學生經常聚集、逗留的場所,易有毒品交易、引誘、販售青少年吸食毒品,擴大臨檢勤務,加強執行掃蕩毒品行動,清查、偵辦販賣毒品之不法事證,如獲有吸食毒品高風險對象及相關情資,以追查溯源藥頭及學生,務必斷絕少年毒品供應源頭。 經警察局歷年強力掃蕩,轄內多數運輸、販賣毒品人口陸續遭法院裁定羈押或發監執行,故於轄內活動之毒品人口數、地區整體毒品數量及青少年涉毒案件,均有下降之勢,又金門轄內並無製毒工廠,多數毒品來源均自臺灣地區購買夾帶入金,故向上赴臺溯源斷根,亦多有斬獲。因為金門地區特性,機場及碼頭移動距離短,犯罪嫌疑人往往在犯案後立刻搭機(船)離境,現在毒品人口年齡層下降趨勢越來越明顯,教育處定期於公開場合進行毒品防範宣導,並將反毒議題融入課程與教學中,強化學生的反毒意識,並讓反毒宣導能有更多元面向呈現於學生的聽講與學習之中,以及提升各校師生對新興毒品的認識與防範。同時教育處請各校積極關心學生狀況,強化對於重大個案的通報與輔導流程,也請各校持續提報特定對象進行尿篩,且強化教師對特定對象尿篩時機之觀察意識,以收防範之效。 金門境內緝毒雖初有成效,惟製造、運輸、販賣毒品因有暴利可圖,現有毒品集團雖遭破獲,仍持續後繼有人,警察局持續由緝毒專案小組擴線偵辦,阻斷毒品來源,並持續整合前端之識毒反毒宣導、關懷涉毒高風險人口,及後端之毒品戒治、回歸社會工作鏈,未來不僅要能掃蕩毒品於境內、阻絕毒品於境外,更期提高民眾反毒意識、充分反映毒品情資,並使涉毒者勇於戒治、拒絕毒品誘惑,共同維護無毒環境,使地區人口免受毒害。
-
金門要真實向前行 相互肯定支持有未來
報載:縣政府為讓大家得以充分表達意見,暢所欲言,有別往昔,創新作法,今年伊始,將以專場方式廣徵縣政興革意見,即說即做,日前縣長楊鎮浯率同局處主官(管)兼程赴台舉辦公職鄉賢請益座談會,藉此傾聽雅言,集思廣益,異中求同,同中化異,凝集心力,建設金門,消息見諸報端,鄉眾咸表有想法、有行動,有助金門未來之發展進步,值得肯定。 回顧政府宣告結束戰地政務體制,而於民國81年11月7日正式還政於民,恢復地方自治,金門回歸同享全國一致性之應有權利與義務,歲月悠悠,迄今已經整整二十六個年頭。縣長楊鎮浯即是經由民選第七屆縣長,也是第四位由金門鄉親治理金門事之金門縣長。阮是金門人,來做金門事,得來不易,需要大家相互珍惜,相互支持,相輔相成。 回顧民國三十七年間,國軍轉進金門,駐守金門,軍民一家,慘淡經營,同舟共濟,合作無間,愈挫愈勇,屢戰屢勝,不怕苦,不畏難,肯犧牲,扭轉國家乾坤,功在國家,譽為台澎屏障,奠定今日台澎之安全與安定,繁榮進步,顯現有金馬才有台澎不是口號,金門存在之重要性與核心價值。茲此金門更要真實向前行,最需中央伸出誠摯援手、法令鬆綁,少政治多經濟,大家推心互信,實事求是,不要祇有批評,相互否定漏氣。 無可否認,求新求變求好,民之所欲,眾之所望,千變萬變,良規美俗不能變,千求萬求,要求永續經營,不變質不走樣。綜觀金門在既定之〈文化立縣、發展觀光〉之施政大計方針指引下,棒棒相接,無縫接軌,各有所長,各有建樹,事實俱在,史冊有載,縱有褒貶,盡是常態,一步一腳印,不貪不取,清清白白,必有口碑。 此次縣議會定期會,熱愛鄉邦代議士,置質詢重點於興利除弊,或者直言不諱,破白以諫,要求針對缺失,確實檢討改進。凡此求真求實愛吾金門之態度,鄉眾按讚,畢竟金門資源有限,分厘都應用在刀口上,不容背道而馳,假公濟私,公私不分,以私害公,害吾金門。 傾聽民意心聲,掌握社會脈動,乃施政服務必要作為,無可懈怠,縣長楊鎮浯率團隊赴台請益之行,作法雖然有變,立意則與歷任縣政領航諸君並無二致。換言之,舉凡用真心聽真話,實話實說,實事求是,不好高、不騖遠,有其真實功效,又能提昇行政效率,形式並不重要。 諸如早年縣政府為期政策政令順利推行,曾由民政科輔導成立縣政諮詢代表會,以鄉鎮為單位,遴聘諮詢代表若干人,定期召開會議,上情下達,下情上達,迨後則設縣政顧問團,敦聘士、農、工、商、學、官等各行各業具有專長專業之專家學者、地方鄉賢仕伸為縣政把脈,提供興革獻替卓見,集精英於一堂,盛極一時,嗣隨選舉人事更迭,顧問不斷增加,一度高達四百餘人,分散台金兩地,採定期會議或個別請益併進,至於實際功能,見仁見智,於今縱無組織之名,廣徵民意管道不失,根據報導,在台首場請益座談,其中犖犖大者,仍以建設金門、繁榮地方為大宗,證諸大家關心鄉邦,人在異域,心繫故鄉,大家真心有愛,金門就有未來。 吾們家鄉吾們愛,大家口惠實至,實踐力行,事半功倍,效率立竿見影。
-
落實均衡飲食生活 衛生局推廣餐盤概念
為落實均衡飲食的健康生活型態,衛生局著手推廣「我的餐盤」概念,衛生局指出,「我的餐盤」是依照我國107年最新版「每日飲食指南」,將每日應攝取的六大類食物分量轉換成體積,並以餐盤圖像呈現各類別的比例,同時提出六句口訣「每天早晚一杯奶、每餐水果拳頭大、菜比水果多一點、飯跟蔬菜一樣多、豆魚蛋肉一掌心、堅果種子一茶匙」,方便記憶。衛生局表示,「我的餐盤」所指的不只是實際的「餐盤」,更是一種均衡飲食的概念,無論使用何種容器,只要照著口訣,均衡六大類飲食並攝取足夠的分量,每餐都可以吃得健康又安心。 衛生局說明,現代人飲食隱藏著三高的危機,高鈉、高油、高糖,還有著低纖的隱憂,這讓我們處在營養不均衡、慢性病的威脅中。營養學家們統整了民眾的飲食與健康需求,制定了每日飲食指南。在指南中依據食物的營養成分特性,分成了六大類:全穀雜糧類、豆魚蛋肉類、乳品類、蔬菜類、水果類和油脂與堅果種子類,各類食物提供人體不同的必需營養素,缺一不可。 隨著生活型態的轉變,外食族群越來越多,飲食內容偏向高熱量、高油脂、高糖,造成兒童、青少年及成年人肥胖的人口與日俱增,慢性病罹患率也持續成長。因此預防保健已經成為廿一世紀衛生政策推動的重點。且現代許多人的生活趨於靜態,常常攝取過多的熱量,營養卻不均衡,導致肥胖、慢性病包括心臟病、癌症、糖尿病及高血脂症等罹患率上升,「均衡飲食」的目的,即是為了減少一般人微量營養素缺乏的問題,並預防上述的疾病而生,一般健康、無特殊疾病的人均適合採用「均衡飲食」。 營養是健康的根本,食物是營養的來源,均衡飲食是維持健康的首要原則。所謂均衡飲食就是每天攝取的食物,足夠提供熱量及各種必需的營養素,而能維持身體機能,與長期健康狀態,有助於預防慢性疾病。為了要達到均衡飲食的目標,就必須充足而不過量的攝取六大類食物,不可偏食。除了不偏食、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以外,如果能加上「三少、三多」的原則,將有最堅固的健康基礎,三少是少糖、少鹽、少油,三多則是多開水、多纖維、多運動。食物盡量吃多樣,不偏食、不暴飲暴食,每種食物所含的營養素種類及含量皆不相同,所以為了健康每天必須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並確實執行「三少、三多」的飲食原則,才不至於因為長期錯誤的飲食型態而導致許多的慢性疾病對健康的危害。 從小養成正確的均衡飲食習慣與健康生活型態,戒菸、少酒、多運動、定期接受健康檢查,確保身體健康,維持理想體重,每天每餐,日積月累,讓健康如影隨形,精神奕奕度過每一天。
-
重視生態人文打造活的閩南博物館島
近日,楊鎮浯縣長前往北京,爭取在觀光旅遊、經貿交流,以及環境保護等層面給予政策上的支持,並得到國台辦劉結一主任的承諾。這三個層面其實也就是金門發展的關鍵所在,而除了透過兩岸之間的合作,以及「福建生活圈」的建構之外,事實上金門本身也有可以做,並且進一步做的,也就是加強對於生態人文的重視,並且打造金門成為「活的閩南博物館島」。 自從1992年解除戰地政務之後,金門縣府即一直強調「文化立縣」的政策方針,經過了廿幾年的耕耘、五位縣長的建設,金門的文化特色已然逐漸成形,不僅藉由戰地、僑鄉及閩南等特色,而與台灣本島有所區隔,實際上與中國大陸之間,也有許多的差異:金門除了沒有經歷過文化大革命的破壞,它自身的文化發展,也與近年來隨著中國崛起,而快速發展的模式不同。這裡的不同,是在對比著發展速度的差異之際,金門所呈現的安靜與悠閒。也就是說,大陸的高速發展,使得人心浮躁,乃至於功利主義盛行,而欠缺靈魂上的生養與人文的滋潤,此一層面上的發展,不只是大陸方面再怎樣發展,都沒能比金門更好的。而且,更重要的它還是大陸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之際,所急切需要的。於是,高度的需求,卻難以供給,而金門近在咫尺,可以完美地提供大陸民眾所需。 尤有進者,此間所要的不只是人文層面上的特色,還得配合著自然生態的保護,這是因為上述的文化觀光,不只是在某個景點上的文物古蹟,而是整個金門島的生活方式與生命情調,而那會是種持續性的氛圍,故而除了人文心靈的內涵,也有生態自然的元素,彼此呼應、相互滲透,將金門島經營成一個繁忙生活之餘,而交通便利的「後花園」。從這樣的角度出發,其實它的內容也就是近年來金門文化園區所積極推動的「活的閩南博物館島」的概念,因為它首先帶有「生態博物館」的性格,其內容不只是將生態與人文結合,並且強調博物館與在地社團、社區之間的合作;其次,文化園區以宗族家廟為中心,不單單是閩南文化的核心元素,它也是串連旅外金僑與原鄉的力量所在。尤有進者,正是宗族與宗教所提供的心靈元素,可與大陸兩岸民眾呼應,還能反省戰爭的殘酷。簡單地說,以宗族家廟為中心,即可連結閩南、僑鄉與戰地等的金門文化元素。不過,文化園區在「活的閩南博物館島」的概念上,仍有其侷限:它就只是一個「點」,如何進一步將文化園區與金門的其它博物館串聯成「線」,並帶入生態的元素而變成為「面」,還需要文化局及縣府方面的規劃。 楊縣長提出了觀光旅遊、經貿交流,以及環境保護三個面向,重視生態人文的「活的閩南博物館島」,是可以有效因應的。這不只是一個文化觀光的概念,這是種強調生命層次的文化觀光、安身立命的旅遊,並在其中致力於環境生態的保育,而在人流、物流之間,促成了經貿的往來。
-
以茶帶酒新天地
茶飄香,酒溢醇;金門酒廠首次推出聯名酒款!日前,金門酒廠與大陸天福集團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並推出六款酒品,未來希冀借重天福集團在大陸的門市通路,為金酒業績創造另一高峰。縣長楊鎮浯也藉此表示,希望雙方簽署戰略合作後,能「以茶帶酒」,藉由天福的茶帶著金門的酒,共同開拓大陸市場。天福集團副總裁李勝治也接著指出,未來天福會在每家門市中,闢出專櫃販售金酒,讓大陸民眾買到正宗的金門高粱。 天福集團是由世界茶王李瑞河,於1993年在大陸創辦的茶專業集團。目前在中國大陸各大、中城市開設「天福茗茶」連鎖店,計達1200多家,在福建、四川、浙江等省,建有13家茶葉及茶食品工廠、2家茶博物院,5個高速公路服務區,以及全球第一所茶專業學校漳州科技學院。「天福 TIANFU」於2005年榮獲中國馳名商標,是中國第一家獲得的茶業企業;2011年9月26日,天福茗茶在香港上市,成為中國茶業第一股;2011年天福集團被評為「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天福集團集茶業生產、加工、銷售、科研、文化、教育、旅遊、醫療為一體,是當前世界最大的茶業綜合企業 此次合作簽約之意義,除如金門縣長楊鎮浯所說的「以茶帶酒」之效益外,其另一意義,誠如天福副總裁李國林所言,茶、酒作為生活飲料有其悠久之歷史,茶文化博大精深,製酒歷史源遠流長,品種繁多,兩樣在人際交往方面都發揮了重要作用。而金酒恪遵釀酒工藝,結合現代品管技術,不斷革新突破,與天福集團均具有相同背景,彼此的戰略合作,將秉持互惠共榮的理念,發揮優勢互補,增強品牌效應,達到強強聯盟的效果。 尤者,誠如金方代表楊應雄所說的,這次以品牌聯名方式出品金酒,首先是讓大陸消費者,買到正宗的金酒,其次是希望藉天福本身的行銷通路,創造品牌價值提升。天福集團的品牌已做出口碑,金酒則是台灣白酒第一品牌,雖說眾多大陸民眾對金酒早已認識,但卻不知道在哪裡可買到真的金酒;尤其在這假酒陰影尚在時期。也因此,「天福金酒絕無假酒、金酒天福健康幸福」,何嘗不是本次合作之主軸?透過天福茗茶全國的門市,可以讓喜愛金門高粱酒的消費者方便購買,同時保證貨真價實,且未來雙方合作上會借重天福營銷經驗,把金酒納入共同推廣。 以茶帶酒新天地!此新天地除來自營銷互補之市場定律外;誠如楊鎮浯縣長所強調的,讓茶、酒兩項文化可以全方位攜手,從市場營銷,到企業管理共同合作以開創新局。更讓我們接地氣地聯想到下面之名句:「萬丈紅塵三杯酒,千秋大業一壺茶。酒局開,逡巡三回,幾杯酒下肚,生意成了。茶氣升,縈繞三圈,幾杯茶對飲,生意成了。」好一個生意成了之結局!正因為酒與茶,是中國文化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酬應交往,均具有其非凡之功能及影響力。而今,金酒能藉著彼此之金字招牌戰略合作,不論是對金門觀光、金酒行銷,圴具有其重大意義,此何嘗不正是新天地之所在!
-
性別平等 尊重多元價值
地區某平面媒體於日前針對性別時事議題進行評論時,以戲謔、不尊重的文字呈現在讀者眼前,縣府社會處發布新聞稿指出,這樣的撰文方式,令人感到遺憾,除對民眾產生不良示範與影響外,更失去媒體對於新聞事件報導應有的客觀與平衡。因全案已成為全國矚目的焦點,甚至有民間團體於網路發起對該平面媒體提出性騷擾申訴之連署,身為本縣性別平等業務主責單位,該處將對本案進行妥處,預定6月召開性騷擾防治委員會會議時,提案交委員會討論、審議與處理。另如有非屬縣府權責者,也將請中央主管機關協處。 社會處強調,多元文化社會中,對於單一議題的不同意見呈現,需要彼此更多的包容與諒解。而每個人,更有追求屬於自己認可的生活模式與態度,應該予以理解,尊重每個人選擇的權利,這才是實踐民主政治中最核心的價值與精神! 該報以斗大的標題與歧視口吻引發眾怒,效應持續發酵,包括性別平等教育大平台、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等社團與個人共同發起聲明,痛批這種行為是性騷擾,串聯要求中央以及金門縣政府立刻受理性騷擾申訴。據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所示,該報故意把不友善、戲謔並含有性暗示的標題放在頭版,這個標題投射了該報對同志性行為的刻板印象,而這樣的刻板印象時常被用以調侃、羞辱、貶低同志族群;也時常被用以歧視、排擠或霸凌同志個人。 報紙是一個可以傳遞訊息給大眾,有散佈消息、思想功能之出版品。如果惡劣到用這麼有影響力的方式,對廣大群眾以歧視言論進行性騷擾,這樣的效果會比起一般人的歧視言論造成更強烈的惡果。該報的性騷擾標題,透過其他媒體及網路,傳遞的範圍非常廣泛。試想,要是在學校的學生,因為新聞的緣故,對同志學生用同樣的言語來調侃,會造成多大的傷害?而且,這不只是對同志造成傷害。這樣的報紙標題,會傷害台灣這個國家共同享有的平權信念;而平權信念,是不分異同,國人共同守護的重要民主價值之一。 然而媒體長期以來商業市場邏輯盛行、廣告量因網路興起與全球化等趨勢反而萎縮,競爭日熾,嚴重影響媒體企畫製播呈現與回應不同籲求的表現。我們不難發現,大眾媒體對傳統「男主外、女主內」、「男尊女卑」家庭型態的宣揚、對不同族裔族群的嘲弄、對因婚姻或工作移民的不同族群女性的標籤化、對多元性傾向者的窺密、報導性別暴力(性騷擾、性侵害)事件時用語價值的含混等屢見不鮮。 性別平等是一種價值,一種思維方式,更是一種行動目的。追求性別平等是基於對人的尊重,對個人主體生存尊嚴與權力的尊重,如今同婚專法於2019年5月17日立法院三讀通過「司法院釋字第748號解釋施行法」,並於5月24日大法官釋憲截止日施行,台灣正式成為亞洲第一個讓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眾所周知,追求性別平等已是國際社會的重要議題,各國政府透過相關政策之擬定與制度的建立,期使不同性別的人、多元性傾向者都能活得更平等、更人性、更有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