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
地方性公投 深化民主的契機
繼已經舉辦過3次博弈公投的連江縣與澎湖縣之後,金門縣也即將於今年10月28日加入地方公投的行列,隨著金門縣公民投票案第一案腳步逐漸接近,各界對本案的關注也同步升溫。 為使公投正反兩方能完整向公眾傳達其理念,並使選民得以在公投投票日前充分知悉雙方立場與論點,金門縣選舉委員會業已於8月28日召開的第178次會議中,提案討論通過「金門縣公民投票案第一案電視意見發表會」定於10月18日舉行一場次,且採現場直播方式,並自10月19日起至27日每天定時轉播一次方式辦理;其轉播電視台為名城有線電視台,頻道為第33台,播放時間為晚上10時前播畢。另,在電視意見發表會將配置手語翻譯人員,以協助聽障民眾瞭解正、反意見,保障聽障民眾的權益。 就法制面來說,「博弈公投」性質屬於《公民投票法》規定的「地方性公投」,不同於我國其他公職人員選舉係對候選人進行投票,包含「博弈公投」在內的全國性公投與地方性公投,則是透過公民投票公決重大政策,全國性公民投票適用事項有:法律之複決、立法原則之創制、重大政策之創制或複決、憲法修正案之複決;地方性公民投票適用事項則為:地方自治法規之複決、地方自治法規立法原則之創制、地方自治事項重大政策之創制或複決。 一般而言,地方性公投之標的,不少係爭議性極高的重大政策,此類政策通常言人人殊、正反輿論也時常針鋒相對,因而必須透過公投方式決定,此次「金門縣公民投票案第一案」就是針對是否在金門設置觀光賭場的公投,其公投主文為:為振興金門經濟,開創金門的前途,您是否贊成設立國際渡假區並於其中開放5%觀光博弈? 必須在此指出者,「博弈公投」性質雖屬於《公民投票法》規定的「地方性公投」,惟又同時受《離島建設條例》之規範,因而不同於其他全國性與地方性公投採取的「雙二一門檻」,並無參與投票人數達投票權人總數二分之一以上(即投票率達50%以上)之規定。 依此,即將於10月28日登場的金門首次地方性公投,只要同意票高於不同意票,就視為金門人同意在金門設置觀光賭場,反之,則為否決。易言之,投票率與投票人數並非決定博弈公投結果的關鍵,正反雙方想要勝出,取決的就是票數必須高於另一方,可以預見,隨著投票時間的逼近,促賭方與反賭方也將加緊宣傳與動員,為各自的理念尋求選民支持。 平心而論,是否設置觀光賭場,確屬高度爭議性的重大公共政策,按民主原理,公民投票就是為弭平爭議的法定機制,然而,所稱國民主權之行使,並非只有在投票日當天,在此之前,正反雙方能否向選民提出完整理念說明,以及社會對公共政策的討論品質,更是檢驗一國一地民主化的重要指標。 職是,吾人樂見金門縣選舉委員會決議舉辦「金門縣公民投票案第一案電視意見發表會」,更期待正反雙方能提出完整政策說帖,透過深入的公共討論,讓此次地方性公投成為深化地區民主的契機。
-
打造大膽島與烈嶼旅遊帶 期成金門觀光新賣點
針對「大二膽島及烈嶼地區旅遊帶觀光發展計畫」,縣府觀光處日前在重大施政計畫列管簡報會議中指出,本案累計實際進度已逾60%,計畫進度在正負5%以內正常範圍。其中,有關大膽島景點設施環境改造計畫第二期工程,於今年2月間開工,工程預定進度87%,實際進度87%,均依計畫進度正常施作中,原本預定完工日期為8月11日,但因辦理第一次變更設計,工程預定展延至9月中旬。 另大膽島閒置營房改造計畫委託規劃設計暨監造服務案(第三期)也已於7月25日辦理投標廠商公開評選會議,刻正辦理簽約程序,預定106年12月辦理工程發包,107年8月完工。而有關補助烈嶼鄉公所辦理的后麟營區建置軍事步槍射擊模擬場改善工程,本計畫總經費7,073,618元,已於今年元月簽約開工,目前工程已接近完成。再則,計畫總經費1500萬元整的大膽島生明廳修繕為遊客服務中心統包工程,目前也已完成設計準則及綱要規範審查作業,並辦理統包工程招標作業,預計年底完工。 為了促進金門在地的觀光事業多元開發,近年來,縣政府提出「五鄉鎮五亮點」帶狀發展觀光理念,規劃有「大膽島暨烈嶼帶狀套裝遊程計畫」,一步一腳印,持續進行中。尤其大二膽及烈嶼於金門戰地政務解除前,皆為兩岸對峙第一線;但在戰地政務解除後,兩岸關係逐漸和緩及各項交流活動日趨頻仍。大二膽及烈嶼仍保有相當神秘且吸引人之戰地氛圍及軍事環境、設施;另一方面也因長年受到管制因素,其自然環境生態、人文史蹟相對保存完整且頗具觀光價值,樸實的農村景色,傳統的閩南聚落,更呈現出「離島中的離島」獨有的魅力,更想一窺神秘的軍事文化景觀面紗,日後將成為金門觀光的新賣點。 大膽島以面積不到一平方公里的彈丸之地,卻能在歷經大二膽戰役、八二三砲戰等重大戰事,皆奇蹟似地取得最後勝利,因此在島上發生許多膾炙人口的軍事遺跡及趣味傳說。長期以來一直由軍隊駐守,從未對外開放的大膽島逐漸走向開放,將揭開神秘面紗,也讓人思考金門眾多軍事據點開放觀光後,如何找到定位,如何行銷,讓更多人來認識與了解。 縣府因此擬串聯大膽及烈嶼成為帶狀觀光遊程,規劃「大膽島暨烈嶼鄉帶狀套裝遊程推廣計畫」成為常態旅遊路線,期帶動金門地區觀光事業發展,再創一波新高峰。考量大膽島上基礎設施缺乏,多處景點破損待修,為做好開放觀光前的準備,自104年起陸續針對島上進行基礎管線、水電設施暨軍事據點相關整建工作,另遊程開發及大膽文創商品同時規劃整備中。 隨著時代環境的改變,兩岸已不再是對峙的局勢,結合國軍精兵政策,同時因應金門地區觀光建設發展,以不影響軍事防務、不破壞小型島嶼之生態敏感性及活化利用軍事資源為操作原則,以確保島上各類文化資產得以永續保存。而大膽島開放觀光後除保留原有島上景點特色之外,所提供之設施及體驗遊程將會讓大家耳目一新,相信可讓大家更加深度的認識及體驗金門特有的跳島之旅。
-
康健社會且從預防腸病毒做起
各級學校已陸續開學,不巧正處腸病毒流行期,加上學童間的密切互動,由此而判,將增加腸病毒傳播風險,也可能因此造成家庭及社區群聚感染的機會。也因此,金門縣衛生局呼籲各教育機構人員與家長,務必加強教導學童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落實正確勤洗手,以及生病在家休息的防疫觀念,確保自身、同學及周遭親友的健康。 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僅八月二十日至八月下旬止,全國腸病毒就診就已達1萬3153人次,近期每週疫情呈現小幅度上升。上週新增1例克沙奇B3型腸病毒併發重症確定病例,為中部5歲女童,8月中旬出現心肌炎合併發燒、手足口症及口腔白點等症狀,所幸經及時就醫治療,個案目前已康復出院。衛生單位調查,潛伏期間個案同住家人曾出現感冒症狀,現已康復,不排除可能因家庭接觸者造成感染;衛生單位已加強個案家庭腸病毒相關衛教及環境消毒方法。 拜衛教之普及,相信眾人均已有預防腸病毒之常識;但我們也願以世衛之呼籲:再次重申預防重點,方是確保健康之至道。就此而言,我們願再次重申腸病毒的預防重點。首先是勤洗手,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其次是均衡飲食、適度運動及充足睡眠,以提昇免疫力。再來是生病時,應儘速就醫,請假在家多休息。同時更應注意居家環境的衛生清潔及通風。尤其是流行期間,避免出入人潮擁擠、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更不要與疑似病患接觸,尤其是孕婦、新生兒及幼童。附帶說明的是,新生兒可多餵食母乳,以提高抵抗力。而兒童玩具(尤其是帶毛玩具)經常清洗、消毒。 又、腸病毒有多可怕?根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表示,腸病毒在室溫下可存活數天,4℃可存活數週,冷凍下可存活數月。有許多民眾以為只要使用酒精消毒過就不會被傳染,但腸病毒對酸及許多化學藥物具抵抗性,包含酒精、清潔消毒劑、抗微生物製劑,這些其實都無法殺死腸病毒,因而傳染力極強,每到腸病毒流行季,家長和學校都如臨大敵。而是含有緩釋碘成分的商品,經過實驗證實能有效消滅腸病毒。 有健康的身體才有健康的社會,但何謂健康?除了生物的功能性和代謝效率的水平。對人類而言,健康是指個人或群體面臨生理、心理或社會的挑戰時,適應及自我管理的能力。世界衛生組織於1946年定義健康廣義來說是:「健康不僅為疾病或虛弱之消除,而是體格、精神與社會之完全健康狀態。」我們願以此來祝福縣民均有健康之身心,更希望就從防止腸病毒做起,所謂事起於微;微啟於細。切莫忽視小小腸病毒,而應從健康保健之視野重視之,以建立康健之社會!
-
降低交通衝擊 論道路夜間施工可行性
針對道路夜間施工的可行性,日前陳縣長特別找來工務處長張忠民等人集思廣益。陳縣長說,全世界都以高標準看工程施作,縣府力推的路平專案自然也得接受更高標準的檢驗。但如何型塑工程施作的有利環境,非我們能一廂情願,很多面向都要配合並逐一梳理,才能減少工程施作帶來的負面效應。 基於此,對於刻正啟動的「金門縣伯玉路一段道路整建及排水改善工程(東門圓環至榜林圓環)」,陳縣長說,此時談夜間施工,無論是成本、技術、工班態度和噪音指數都要通盤考量,非我們能一廂情願。未來道路工程的施作,工務處可預先和廠商談談夜間施工的可行性,只要透明、公開,藉由不斷的傾聽、溝通和梳理,把工程做到最好,以降低施工期間的交通衝擊。 以台灣其他縣市為例:新竹市慈雲路為新竹縣竹北市通往新竹科學園區的要道,新竹市政府針對該路段進行刨除重鋪工程,為將交通衝擊降至最低,一律採夜間施工,並在有限時間內完成刨鋪,日前已全面通車,讓不少竹科通勤族開心直呼「平穩又舒服」。高雄市的南北向重要幹道,全長近9公里的中華路因路面龜裂坑洞狀況多,高雄市府先前也花費8000萬,從今年3月底至4月底夜間施工刨鋪改善中華路況。 縣府工務處說明,金門縣早期因戰地戰備之需,交通網絡密集、四通八達,公路總長度約372公里,密度為臺閩各縣市之冠。惟本縣道路路幅多數較為狹小、縱坡起伏性大、彎道亦多,各交叉路口多設有反空降堡、交管哨或紀念碑,形成有許多圓環的特殊景象。陳縣長就任後,即把基礎建設視為施政重點項目。其中在道路基礎建設部分,特別責成工務處就交通族群習慣與轉變、市區道路養護強度分布、道路肇事熱點分布等基礎資料加以分析,並就因道路路幅較窄,以致常有大型車輛、汽車與機慢車併行爭道之危險情事之重點道路路段(如環島北路等),進行道路拓寬整建工程。 陳縣長也指出,每一項工程的施作,態度是施工良窳的關鍵,以東門圓環至榜林圓環的「路平專案」為例,如何減少車流,如何做好交通疏導,都要妥為管控與梳理。公部門也要提前公告,豎立指示牌,透過「半半施工」法則,在施工期間封閉一半車道,就施工範圍設置交通維護管制區域,藉由更有條理的動線安排和交通疏導,一定要把用路人的不便減至最少。 一般而言,若選擇夜間施工,乃由於白天車流量大,恐影響駕駛人、用路人的交通順暢與否,但若選擇夜間施工,則會造成周遭居民的噪音與休息睡眠困擾。一個良善的政府,需要通盤考量,為鄉親設身處地的著想,型塑大家都願接受的氛圍,將鄉親的疑慮與不便減至最低。
-
發展社區導向的公共服務整合模式
縣府爭取中央公益彩券回饋金補助成立「社區育成中心」,該中心業於社會福利館掛牌成立,中心除設有專職社工員,以「整合性、即時性、人性化」工作思維,陪伴社區往前走,也從扎根社區創意生活、整備社區成就金門各面向著力,最終也希望藉由整合資源及資訊平台的建立,培育社區領導人才,讓公私協力效益在社區發酵,共同承擔公共事務及福利服務的社會責任。 事實上,社區已然成為民主社會公民培力的溫床與根基。隨著自由主義與網路浪潮的推進,更多人會主張更大程度的公民參與及社區治理;社區治理也能發生導引正確公共服務與公共價值的機能,但這些效果的根基,卻還在於社區培力。意即如果社區沒有人擁有足夠的能力、熱忱及信念去貫徹社區治理,再好的規劃和願景都是空談,更談不上助益政府行政與提升施政效益。 金門目前共有109個立案社區發展協會,自然也是推動社區發展業務最穩定的力量。但大家也知道,各別社區組織的活躍度有著天差地別的距離;如何修正這樣偏差,並讓更多的社區見賢思齊,積極的投入公共服務,追根究底,還是社區培力。以往,對於社區或社區組織的協助,多以「輔導」稱之,輔導雖有主從之別,但說到底政府還是擔當「領航者」的角色;而所謂的「培力」則在強調能力的提升以及社區自主的特性。雖然輔導社區或社區培力是社區發展或社區工作領域的重要工作,但一直以來卻無太多內化性的實績。較常的做法是透過一些外顯的施政方案或計畫,如:環境改造、文創導入、文化振興等等,進而期待社區民眾能有自主化的發展及表現,根源及目的仍在「培養人才」。是以,與其藉由各種的方案、計畫去培力人才,不如溯其本源落實在人才的自主養成上,這或也是成立社區育成中心真正的價值與意義。 首先,我們應將社區視為一個公民得以充分參與對話、討論、溝通的公共領域。這也是新公共服務的主要概念,強調參與式的公民權利,並透過社區公共事務的對話、討論與行動之中,讓社區治理成為可欲的事實。其次,社區治理的價值在發展出以社區為導向的公共服務模式,建構一個以社區公民為核心的體系。但我們也知道,多數公民是不活躍及沈默的群體,如何讓不活躍的公民活躍,讓沈默的公民願意去關注、參與公共事務,便是社區培力的主軸。因此,在社區培力的內容上,最主要的是人與人間、社區與社區的聯動與學習,而政府及專業資源則提升、精進其溝通與學習的能力;有了能力,才有對話的底氣,也才能更清楚了解問題的根源,更有效的找到解決問題的步驟及方法,社區也才有「動起來」的可能與實力。 基於以上的認知,所謂的「社區育成中心」更需要擁有架構嫁接平台與串流資源的功能及能力,社區居民並能便利的藉由這個窗口發展標竿學習、提升自我能力,達到社區育成的目的,並讓社區成為足以提供專業公共服務的實體。 總之,社區是組織,更是學習的單元與主體;社區既在陪伴居民成長,居民也在促成社區擁有更寬廣的天地。我們希望藉由「社區育成中心」的成立,可以發現更多的社區潛力,並經由轉換、組合、內化的過程,讓社區成為公共服務的尖兵與主力!
-
建構兩岸合作更多的可能性
2017年金磚國家峰會於9月3日至5日在中國大陸福建省廈門市登場,不僅廈門維安升級,一水之遙的金門也高規格加強治安管制。陸委會副主委兼發言人邱垂正就此表示,因應金磚峰會期間安全管理需要,中國大陸廈門方面強化管理措施,應屬短期措施,不至改變整體小三通人員交流情形,也正面看待廈門派員赴金門交流小三通業務。 再者,今年亦適逢政府開放民眾赴大陸探親30年,陸委會規劃召開四場研討會,包括「兩岸交流30周年回顧與前瞻研討會」、「106年民間團體兩岸交流研討會」、「兩岸經貿交流回顧與前瞻國際研討會」,以及率先於9月底登場的「小三通回顧與展望研討會」。就此,在邀請陸方官員時,特意委託國立金門大學以學術交流名義邀請,以降低官方主導及參與的色彩,無奈兩岸僵局使然,至今仍未得到善意的回應。屆時若少了陸方參與,或僅餘少數涉台學者與會,恐怕會讓這場小三通研討會,甚至是之後各場次的紀念活動黯然失色。 事實上,金門之於兩岸事務,始終是「摸著石頭過河」。眾所周知,兩岸事務非常容易受到整體政治環境的影響,甚至是任何一次意外的擦槍走火都可能影響其發展。之於廈門金磚五國會議,金門展現了最大的配合及誠意,此或也是早先坊間指稱會議期間將封鎖金廈小三通,改行泉州石井航線的謠傳不攻自破的主因,但無論如何,這都是金廈雙方經由綿密溝通及努力下,取得的最好成果。誠然,以大陸舉辦國際性大型會議的經驗,高強度的維安管制,甚至是全面封鎖都是可以理解的,對此,現階段小三通商旅或許會感到不便,但只要是對短期性的任務有利,對長期性的制度有幫助,不論是誰都應該會樂於配合。此或也是雖然金磚會議在廈門召開,金門猶然自發性的召集、組織相應的維安會議,做好應對性的處理及安排,務求擔任好「好鄰居」、「好夥伴」的角色,讓金磚會議能夠開好、開圓滿。立基於這般良善的基礎,我們認為金廈間實有建立制度化、定期性溝通機制的必要性,藉以磨合諸多作業措施,並為諸多兩岸間可行的合作計畫及政策,開啟協商及試行的窗口。 當然,我們也理解這樣的窗口一直都有,但有沒有效果,端看政治環境而定。目前因兩岸間主體認識的迥異,已令兩岸大、小兩會的溝通,基本上處於停擺的局面。民間在既有的基礎上,互動自然還是熱絡的,但始終會因為政治上的因素而令許多努力都處於停滯,甚至是功虧一簣。就此,現階段理應有一個層級較低的官方窗口來代理及延續更多合作的機能,此或也是打破兩岸僵局的可行之策。而此事之於兩岸政府彼此,或許也就是一個授權而已;在得以管控手段、方法、目標的前提下,金廈兩門當能秉持良善的互動基礎及協商機制,確保兩岸民生福祉的有利發展。 總之,政治就是管理眾人之事。說到底,政治還在解決群體的困境與問題。台北世大運甫落幕,在全民挺選手、選手爆發優異成績的氛圍裡,證明了全民齊心做好一件事的美好性,而每一面獎牌更加證明了,「只要我們不設限,就沒有極限」。兩岸事務何嘗不能如是!
-
聯防掃蕩毒品 金門治安昇級
報載:毒品問題年輕化,新鮮人首次超越青壯年。足見毒品四處流竄,貽害眾生,政府極為重視,頃循司法檢察系統成立聯防掃蕩機制,負責集結包括調查、警政、關務、海巡、憲兵等機關,統整毒品查緝資源,發揮強力聯防反毒能量,並訂定具體計劃,由上而下,分區執行,除毒務盡,決心堅定。 金門離島,列為區域聯防之一,並已掛牌運作,福建高等法院金門分院檢察署檢察長鄭文貴,日昨邀請地區有關權責機關主管,舉行「新世代反毒策略區域聯防緝毒會議」,強調查緝「社區型中小盤及其販毒網」,積極「溯源斷根」,阻斷毒品來源,破壞毒品網路,為區域聯防緝毒之目標。且將持續配合台灣高等法院檢察署全國性多方綿密精準一致強力掃蕩行動,逼出所有毒品黑數,全面控制,防堵毒犯增生。爰特呼籲社會大眾,大家告訴大家,齊向毒品說不,萬勿心存僥倖,以身試法。 眾所週知,毒品列為五毒之首,無處不到,無時不在,因而有人住居之地方,就有毒品入侵,於今尤烈。謹就社會犯罪態樣為例,其中與毒品扯上關係者,屢見不鮮,禍患無窮,時有所聞,祗是凡人皆有弱點,明知一旦染上毒品,終生難終,國法不容,生命財產不保,然而當局者迷,以致毒品猶如野火,春風吹又生,影響所及,社會動盪,人心惶惶,防不勝防,查不勝查,毒梟走私,頹風助長,政府有鑒及此,在「反毒」工作下工夫,對準病灶,正中時弊。 無可否認,金門地區反毒工作,儘管檢調警等機關不遺餘力,屢建奇功,惟因時空推移,環境與社會結構改變,兩岸三地出入人口繁複,殊難做到萬無一失,諸如檢警聯手,迅速偵破金城鎮代會主席被擄勒索並予捆綁丟包一案,一干人犯五人,除陳姓嫌犯畏罪持槍自戕,餘者四人均已全部落網收押禁見法辦,所謂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縣長陳福海咸表感謝肯定,檢警偵防能力與優異表現,獲得金門鄉親交頭讚譽,誠如警察局長許慶豐於金門縣議會臨時會中答覆議員質詢時表示:警察為民保安,責無旁貸。今後仍將一本初衷,與其所屬團隊成員全力以赴,秉持府會之要求,加強查槍緝毒,讓鄉親安居樂業,換言之,區域聯防強力掃蕩緝毒,即是治安昇級有效方案,最需全民響應。 何況,新世代毒品多樣性,在警方查獲新興毒品樣態,除發現以售即溶包產品改裝成變裝外,也有獨樹一格之客製化包裝,或以3C產品或流行話題設計包裝圖案,以吸引青少年興趣關注。此外,近期查獲軟糖、巧克力、果凍、梅錠等新型態摻混毒品,外觀與內容物都與一般休閒食品相近,兒童及青少年一旦誤食,將造成嚴重後果,凡此種種,益見「殺頭生意有人做」,不能祇靠政府強力掃蕩查緝,還須全民「實力」密切配合。如此正本清源,事半功倍。 再者,反毒是長期性工作,任務維艱,尤須「點、線、面」連結聯防貫澈,緣此,縣政府教育、民政、社會等業務主管部門,宜予列入聯防機制,參與相關會議運作,並負起宣導教育責任,從而擴大宣導教育廣度與深度,促使政府各級組織全面動員,各循行政、教育、社團、鄉鎮、村里、社區督導系統,直達家戶,喚起全民警覺反省,人人反毒,既行善又積德,人人能為,人人當為,利己利人,福蔭子孫。
-
橫向孤峰傳福音 融化冰山挖老礦
金門的老人家飽經烽火離亂的風霜,見慣光怪陸離的社會百態,早已練就一身「固化不可侵犯」的工夫,如一座孤峰昂然挺立,期望他們再教育,接受新觀念難免碰壁;一副老頑固、老番顛、老人囡仔性的神態,像極了一座座冰山,讀不懂他們的內在世界,摸不著他們的潛規則或價值觀,很難融化。金門縣樂齡中心嘗試運用各種可能,企圖衝撞老人們的內心世界,向他們傳達現代化的福音,透過教育手段,深入挖掘每一座年長智者大山,開發這些「老礦」。 2011(民國100)年起,教育處與金門家庭教育中心有意推動終身學習,著眼於樂齡中心之擴大實施,多年來各樂齡中心承辦人員,任勞任怨,從無到有,累積挫折與艱難,最終開花結果。 縣政府積極協助各社區建造美輪美奐的活動中心,用心良苦;見證社區活動中心各具特色,各社區運用此設施,活化其功能,成為引導居民學習與聯誼之場所。然而各活動中心設施,有些現場電化設施一應俱全,有些則不盡完善。最特別的是西宅社區中心活化一座廢棄碉堡而成,上庫社區中心則是借用吳氏家廟。 對年長者最方便的時機,各社區不一致。金城中心交通便利安排在白天,金寧利用晚上,烈嶼中心安排在早上或下午。最有趣的是烈嶼中心,透過社區喊話系統;或者挨家挨戶邀請,阿公阿嬤才拄著拐杖或助行器,蹣跚而來,八、九十歲的長者入場,讓人特別感動! 參與對象不確定,但絕對是千歲老學員(從五、六十歲到八、九十歲都有),現場總是夾帶幼兒、外配或外傭,成為隔代教養或多元文化的實際操作題材。從金城而金寧而烈嶼,那些或熟悉,或素昧平生的年長者眼神狐疑,表情呆滯,楞楞地走進社區中心,參與樂齡學習,一場比一場年長,老人家也越來越多,這樣美麗的風景,讓人滿懷感恩。 在課程中,老人們認真聽講,隨時互動,觀察他們的反應,內容則機動調整,有時會停下,聆聽他們智慧的語言與生活感受。他們有時把講授者當作兒女或朋友,親情對話,或當是縣府人員或訴苦對象,期望為他們解決問題。 真正讓人感受到挑戰與震撼的,在每一個社區,用國語夾閩南語為他們解析老化或隔代教養議題,直到他們聽懂意思;古寧社區的老齡鄉親最貼心,他們自動自發相互服務;金城中心的學員素質很高,分享較深的內容;烈嶼各據點的學員,場場都有八、九十歲與行動不便的年長者。 將薪傳與現代交匯的福音,耐心的傳給金門樂齡鄉親,終能化解代間隔閡,讓孤峰不再寒:當喚醒他們不服老的精靈,讓老人家圓融的智慧菁華、豐厚的人生閱歷與不藏私的絕活,許予展現的舞台,即使枯木也能逢春,冰山何能不融化?挖掘老人礦,鼓起年長者開展人生第二春,成為金門未來社區最美的亮點。
-
營造金門高品質的觀光亮點
近年來,無論是金門縣政府或關心金門建設的海內外同胞,都不斷地提出各種建設構思與方案,其出發點都是為金門發展找出一條可長可久的大道,但在當前民主自由且又民粹思想發達的社會裡,大家的看法和角度都不同,要理出可持續性發展的方案,的確是不容易,尤其是掌握整體規劃的金門縣政府,更是負有重大的責任與使命。 目前縣府正積極打造大膽島與烈嶼觀光旅遊,針對「大二膽島及烈嶼地區旅遊帶觀光發展計畫」進行各項工程,實際進度已逾60%,預計年底完工。未來若能好好規劃,不但能帶動金門各行各業的觀光產值,而且可將金門推向國際,結合兩岸的人力資源,發展和平觀光之圖像,這將是金門未來觀光之最大亮點。若能繼續將大二膽及烈嶼地區比喻為海上的諾亞方舟,把大量的觀光意象設計於其中,如同海上的戰艦,旁邊隨行著許多小戰艇,經歷過無數的戰役後,仍屹立不搖於海上,更能使金門觀光帶往國際級亮點。再將金門打造成一艘星際大戰的飛船,船上有一片活動式的太陽能板,將之塑造成飛船的舵,船頂通風處設置有煙囪的指揮艙,所有的欄杆、扶手、陽台都做成與艦艇有關的環保設施或綠建築,如風力發電、太陽能路燈等。將艦艇平台建構成綠色的花園,種滿金門原生種植物,強烈顯現出金門自然生態與現代科技結合的景象,這也是金門發展低碳綠色島嶼的另一個亮點。我們希望金門觀光發展是從整體且有意義的規劃與建設來凸顯,除了能永續發展,且能成為拯救人類或世界的「諾亞方舟」。 其實金門的觀光亮點非常多,諸如:閩南文化、僑鄉文化、戰役文化,也是國內外著名的獨特亮點。目前金門已然成為兩岸溝通的橋樑,若再結合自然生態與環境教育功能,發展生態遊學,也是金門觀光產業重要的亮點之一。有人認為,金門因為沒有什麼特殊的觀光亮點,使得這幾十年來一直無法有重大的發展,因此想盡辦法,引進財團想建構成商業城市,這種想法雖然可以獲得即時的發展成效,但可能不是一種長久之計;因金門地方小,資源有限,就以水、電、交通三項就會有不足的現象發生。若能依據金門現有的特色,好好的經營規劃,應能讓金門未來的觀光產業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我們慶幸的是,所有居住在金門的人都能提出許多的建設想法及看法,包括縣長及主管各部門的機關首長,無不戰戰兢兢地絞盡腦汁為金門未來的發展而努力,每當看到縣政府執政團隊有新的建設構思及理念,諸如永續發展規劃、水電開發、爭取世遺、低碳島推行、醫療健康休閒島的發展、金酒產業的行銷……等,都感到非常興奮與充滿希望,若全體縣民都能參與各項建設的行列,積極地努力配合,去蕪存菁,產生共識,一起打拚,點亮金門,那將是金門世代子孫之福,全民之幸。
-
從金磚五國峰會在廈門談林蔭城市
因應「2017金磚五國峰會」,縣長陳福海特召開會議,除聽取各單位業務報告外,也針對「2017金磚五國峰會」在廈門召開之事,強調要淨化轄內治安環境。在會議中,縣長特別表示,金門雖是小小螺絲釘,但金門在建構長期和平交流的角色,需要大家一起來協助,讓金門在兩岸發展更友善與奠定基礎;同時,他強調說唯有金門好,台灣才會好;台灣好,兩岸人民才會更好;從金門做起,兩岸少一點政治,多一點人民想要的,使兩岸人民安居樂業,幸福安康! 誠哉斯言:唯有金門好,台灣才會好;台灣好,兩岸人民才會更好;從金門做起,兩岸少一點政治,多一點人民想要的,使兩岸人民安居樂業,幸福安康!然如何達此地步?我們以為,何妨以客為圖,全力以赴,將金門建設成一個現代化的林蔭城市,不但以大陸近年來,如廈門致力於林蔭城市之例,使金門真正成為一個現代化且健康之城市,此應是我們在因應2017金磚五國峰會在廈門之啟示。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最近一項以北京、莫斯科等全球十個超大城市,所做的研究值得注意,由於七、八成人口集中在都市,未來都市化趨勢更加明顯,若能在都市廣植樹木,當熱浪來襲,每年可為這些超大都市,省下新台幣一百五十二億元以上的健康照護、能源及環保費用。 眾所週知,一般公園、廣場與行道樹,以及建築基地的植樹統稱「都市林」,美國的樹木專家稱它是門好生意,因為樹種得好的社區,不但景觀、健康、節能減碳等附加價值提高,更是一個現代化健康城市之指標。好比亞特蘭大市的研究發現,城市的「樹冠綠覆率」越高對兒童健康越好,可減少百分之十一的呼吸系統疾病,促使市政府積極種樹。肯塔基州的第二大城萊辛頓則用種樹解決都市熱島效應。市政府利用美國樹藝師研發的i-tree軟體,算出該市樹冠綠覆率達四成時,節能效益就能增加百分之五十三。許多國家都由城市自訂樹冠綠覆率目標,藉此督促相關部門朝「種好種滿」方向達標,並在種樹時仔細考慮,讓樹與單車道、行人座椅等共存,讓整座城市都是市民的林蔭步道,推衍而下,設若整個城市均有此規劃,即是所謂的林蔭城市。 而不可諱言,此次2017金磚五國峰會選擇在廈門召開,有一方理由正是由於廈門被列入最乾淨城市之列;其中其林蔭城市之意念,實有莫大因素。但反觀台灣,連「綠覆率」簡單三個字都缺乏明確定義,到底是以樹冠遮蔽的面積大小計算,還是種草皮也算?連中央、地方官員都搞不清楚,如何透過制度驅動,打造林蔭城市? 拜早期軍民之努力,金門,這個早期之前線;今之觀光勝地,在植林上已有相當成績,且官民也較有共識。因此,若能在此基礎上,全盤規劃;整體作為,將金門推上林蔭城市之列,則假以時日,金廈等名之日,自有其來之期。此應是我們在賀廈門為金磚五國峰會會址後,應有的啟示。
-
配合縣府政策 台電全力推動線路地下化
台電金門區營業處在金門縣政府的支持下,陸續推動相關線路地下化計畫工程,以逐步提高金門地區地下化比例,提升防災能力。台電金門區營業處長楊崇和相當感謝縣長陳福海大力支持線路地下化建設,讓各項工程順利推動,楊崇和並呼籲民眾全力給予台電線路地下化施工上必要之協助,期能在台電、縣府與民眾相互合作下,共同提升金門地區供電品質。 去年莫蘭蒂颱風橫掃金門,造成大規模停電,在台電總管理處緊急自台灣本島調派大批人力支援及縣府大力協調中央、地方資源協助之下,仍耗費數日方全部完成搶修復電。災後台電總管理處為強化線路抗災能力,提出「強化配電線路防災韌性計畫」;而在金門地區,台電金門區營業處除前述計畫,同時在縣府的支持下,陸續推動相關線路地下化工程,以逐步提高金門地區地下化比例。 台電說明,金門區營業處本(106)年度至今已完成金湖鎮環島東路(溪邊至西村一帶)1.25公里之線路地下化,目前正持續辦理瓊安路(環島西路至頂林路一帶)及環島西路(東坑至和平公園一帶)等工程,預計今(106)年共可完成3.95公里之防災線路地下化工作。而原訂3年之計畫,金門區營業處擬提前於2年內完成,以及早因應未來可能面臨之風災。整體計畫完成後,主幹線地下化比例將達98.75%,可有效提升地區供電可靠度;其餘分支線路如具備地下化之條件(例如已埋設有地下管路且有公共設施帶可供放置開關等設備),金門區營業處將逐步配合各項工程辦理地下化,以更進一步強化供電線路及提高整體地下化比例。 受極端氣候影響,近年襲台的颱風日益強大,電線常遭扯斷或電桿斷裂而導致停電,颱風停電災情更屢創紀錄。台電統計史上災情慘重的前5名颱風,就有3個出現在近3年,包含前年造成史上颱風停電紀錄450萬戶的蘇迪勒颱風、停電戶234萬戶的杜鵑颱風,以及去年9月重創全台造成424萬戶的梅姬颱風。此外,去年梅姬、莫蘭蒂與尼伯特3個連環颱風,累積造成近600萬戶停電。由於近年來,颱風所造成的停電災情屢創紀錄,台電因此於去年10月開始推動「強化配電線路防災韌性計畫」,全面強化電桿並施作防災型電纜地下化工程。 但相對的,線路地下化雖不怕風倒,但怕淹水,且下地後如果故障,會有白蟻啃食電纜的機會,也因此並非是地下化就一勞永逸,但颱風來時確實比較不會故障。為降低因天然災害造成停電風險、提升社區整體景觀及提升用電品質,地下化佈線確有其迫切性與必要性,除了避免風災來臨時大停電災情一再重演以外,若完成金門地區管線下地,增進區域民眾及社區用電安全及供電穩定,讓景觀、安全再升級,亦相對提升街容整潔美觀。
-
強化電力建設 確保發展無憂
考慮金門未來10年經濟發展,在縣府的極力爭取及促成下,台電公司不惜斥資新建兩具發電機組,預定民國108年中完工;到時將可增加2萬瓩發電量,可以滿足大金門用電所需到117年。 台灣於8月15日發生無預警跳電,許多人可能也會憂心金門離島的供電情形。對此,台電金門區掛保證表示,今年尖峰負載發生在7月24日,用電量為5萬5016瓩,以目前大金門發電機組裝置容量8萬8912瓩,可靠淨出力6萬5042瓩估計,還能夠滿足用電需求。但為了預防經濟發展過程中有缺電之虞,俟108年塔山電廠第9、10號機組加入營運後,當可確保金門未來10年供電無憂。 事實上,考量金門近年來人口大幅成長,台開風獅爺購物中心與昇恆昌金湖大飯店等各項大型投資亦陸續進行,地區用電量逐年遽增,確保未來發展的電力供給,便成了當務之急。104年6月中旬,前經濟部長鄧振中抵金視察,在與陳縣長會面時允諾,「一定確保金門不會缺電,也是經濟部的責任」。緊接著前台電董事長黃重球拜會縣府,陳縣長指出「用電是民生的事,不容有任何閃失!台電任何用電重大投資計畫,行政上的事需要協助的地方,縣府就先行啟動。」並提出包括請台電公司提早推動擴廠計畫等四項提案,得到黃重球董事長的善意回應。如今,塔山電廠第9、10號機發電工程已訂於10月動工;對照台灣仍陷於「用愛發電」、備載容量幾許的爭議之中,金門的電業發展顯然前瞻許多,特別是新發電機組,還是兼顧環保要求、最新最優的機組,當可在環保與建設中謀求最大的均衡。 然而,有充裕的電力,還要有可靠的送電網絡才行。去年颱風莫蘭蒂橫掃金門造成大規模停電,耗費好幾天才全部完成搶修復電。災後,台電公司提出「強化配電線路防災韌性計畫」,強化線路抗災能力;金門區營業處同時在縣府支持下,陸續推動相關的線路地下化工程,逐步提高地下化比例。目前計畫將原訂的3年期程提早至2年內完成,以因應未來可能面臨的風災及事故;整體計畫完成後,主幹線地下化比例將達98.75%,可有效提升地區供電可靠度,其他分支線路也會視情況逐步配合各項工程進行地下化的處理。 的確,政府是一體的。有鑑於以往道路為了鋪設各項維生管線,總免不了挖了再補、補了又挖,不但多花錢又沒效率,徒惹民眾詬病。事實上,內政部營建署早在89年頒行《共同管道法》,並訂有「共同管道工程設計標準」,用以統合公共設施管線配置,加強道路管理,維護交通安全及市容觀瞻,許多縣市也致力於推動是項建設,但鑑於建置成本高,民間業者入管意願始終不高,為此,台北市政府決定試辦三年不收建設費,只負擔管理費的做法,希望藉以提高使用率。就此,金門民間業者需求低,入管推廣應會更容易,但要一次性的投入鉅資,且讓民眾忍受大規模的「開膛破肚」,恐怕又是新的問題。 總之,對於台電公司近期加諸金門的諸多建設,我們表示讚許,並期待能更有開創性的做法,確保金門更久遠的供電無虞。諸如,啟動《離島建設條例》中有關「金門、馬祖地區之用水、用電得經中央主管機關核可後,向大陸地區購買」的修法工作,讓自大陸通電早日進入實務性的運作,再創兩岸民生合作的新豐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