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
期許活化金城坑道強化居民參與!
民國三十八年大陸風雲變色,十月廿五日「古寧頭一役」之後,國共兩軍隔著金廈海峽對峙,民國四十七年再爆發「八二三砲戰」,雙方劍拔弩張,隨時可能再發生戰爭,金門軍民同島一命,時時枕戈待旦。 當年,為應自衛隊防禦需要構築的「金城坑道」,在褪去軍事色彩之後,即將活化利用為觀光坑道。這也是繼馬山、翟山、九宮、瓊林、盤山等坑道之後,又再次將軍事遺跡轉化為觀光要角的實例。縣長李炷烽日前在相關部門人員陪同實地會勘之後,並期許「金城坑道」未來正式開放後,能夠成為認識「地下金門」的旅遊賣點。 坑道,在戰地政務時期,是金門地區最主要的軍事構工之一。大至太武山內的中央坑道,小到各戰鬥村中的防空坑道,金門不僅是地表上的「海上長城」,更是堅強的「地下堡壘」。坑道之於鄉親們的印象,未必很好,然印象必定非常深刻;而在十萬大軍逐漸裁撤之後,一處處深藏地底委蛇的地龍,便成了金門獨特的文化資產與觀光瑰寶。 金門要發展觀光,很難不概括戰地史跡的範疇。從三十八年的國共對峙起,金門經歷了「古寧頭大戰」、「九三砲戰」、「八二三砲戰」等多場重要戰役,在那些天上呼嘯著砲彈的日子裡,坑道,很多時候更代表了金門全島一命的掩體、與大時代殘酷戰爭的記憶。於今煙硝散去,坑道只餘冰冷的岩壁;為了保存坑道的歷史意義,賦予它的時代價值,自九十三年起,金門縣政府便爭取離島建設基金的挹注,逐年的修復金門自然村內的十二條地下坑道。 其中,更以「金城坑道」最富發展潛力,不只因其鄰近市區,動線便利,更因其結構保存完整,極具開發特殊旅遊體驗的價值。不僅如此,縣府還計畫結合金城車站二樓空間作為主題展示館,設置多處體驗區及出口,藉以充實坑道的遊程的豐富性,並帶動周遭商圈的發展契機。 誠然,將軍事遺跡與觀光產業結合,不獨金門特有,但我們卻可以發展得更與眾不同。因此,我們建議,觀光坑道的發展應著重社區營造的參與,以及在地經驗的傳承;為了賦予遊客不同的全新體驗及深刻的旅遊記憶,縣府何妨在規劃坑道觀光活動時,強調在地居民的精神投入及參與,讓在地的鄉親自個去發展屬於他們的戰地記憶,用溫馨的回溯心情,積累觸動人心的點滴。 縱觀地區現行幾處坑道的開發情形,不是過於粗略,便是充滿匠氣;除了予人「到此一遊」的印象外,實在談不上任何的深刻旅遊回憶。因此,我們特別強調「實境體驗」、「溫馨剖析」、「空間與時間同步」的重要性,千萬不要將富饒金門人文氣息的坑道,「活化」為嘻嚷的喧嘩、匆匆的步履與冰冷的岩壁。 總之,「坑道」是金門相當重要的觀光資產,既要活化利用它,便該好好發掘它的生命與存世的意義。對以往坑道的開發個案,我們有「聊備一格」的遺憾,是以,對金城坑道便有著無限的寄盼與期許。金門的觀光發展理應建築在獨樹一幟的特色上,特色,不在廠商的計畫書與公務員的口裡,而在每位在地金門鄉親的心裡。且讓金城坑道重新覺醒我們的熱情,將金門的觀光特色發揚在鄉親的手裡!
-
保存金門傳統聚落豐富地方文化資產!
金門國家公園成立於民國八十四年,是國內首座以保育珍貴史蹟與文化資產為主體的國家公園,為達保育、研究及育樂的目標,分別劃設了特別景觀區、史蹟保存區、遊憩區和一般管制區,並制定不同的保護利用計畫。 其中,有許多具代表性的傳統聚落位於園區,這些民居建築的配置與形式,保存了早年居民適應環境的生活智慧,值得保存與研究,而一些房舍,尚有居民生活於其間,延續著常民文化,並適應著變遷的時代。 無可否認的,傳統聚落豐富的文化資產面臨著許多困境,諸如農村經濟凋敝,造成人口大量外流,建築物成了空屋,久而損壞頹圮。有的房子雖然有人居住,卻覺得傳統建築不合現代生活需要,拆除改建的案例層出不窮,一棟棟歷史建築,因為管理保護不當,遭到破壞,令有識者不禁搖頭嘆息。 所以,對聚落的保存,不僅是建築物和空間的維護,且要再利用與活化,因為聚落是我們日常的生活空間,而非僅是為了記憶,而留下來的紀念。重新振興農村經濟,讓居民回到自己的村落,並以自己家鄉的歷史文化傳統為榮,願意去承續與維護,才是真正值得去做的。 有鑑於此,金管處除了積極擬定各項保存修護措施外,亦鼓勵居民自發性地參與保存工作,並加以活化利用。自民國八十七年起,對園區內無人使用且具有保存價值之傳統建築,與古厝所有人協調,用取得地上權的方式,以對主體建築物干擾減至最少的方法,進行原樣修復工作。目前部分建築供作展覽館,以及管理站使用,提供聚落人文資源簡介及解說,方便旅客對其特殊歷史文化價值,有所認識。 金管處認為要發展觀光,對已修復的傳統建築的再利用,還要對整體環境做改善,於是持續進行聚落風貌整建工程,興築各種公共設施,增加了旅客參訪聚落的便利性,也改善了當地居民的生活品質。另外,宣導地方居民對聚落文化保護的觀念,辦理多次「傳統建築保存與社區參與活動」,結合社區發展的在地力量,共同促進社區的永續發展。還有發掘聚落歷史傳說,培養在地解說員。有了這些條件,規劃部分建築為民宿,辦理民宿經營招標,去年七月陸續推出傳統建築特色民宿,結合聚落深度旅遊模式,為金門地區的觀光與聚落活化,開啟了新的型態。 平情而論,金管處對聚落保存與建設有諸多貢獻,然要進一步將聚落營造成小而美的桃花源,讓觀光客流連忘返,仍須在地人配合,共同為家鄉盡一份心力。村落的建築儘量維持傳統特色,即使是整修佈置,甚至是建築新房舍,仍要配合聚落風貌,注意整體的和諧;維護環境整潔,復育自然生態景觀,增加人文活動,諸如廟會祭祀、風土民情、表演藝術。要有民宿,供旅客休息,還要有具特色的餐飲業,讓旅客品嚐地方美食。凡此皆能增加觀光資源,讓旅客前來造訪。這樣的願景,金門有許多聚落具有潛力達成,金管處已做了許多建設,接下來就期待聚落居民共同跟進,自發性的參與營造與實踐,相信聚落再生與活化,是可以實現的。
-
善用金門區位優勢創造發展生機!
日前,福建省政府顏主席在接待到訪的大韓民國水原大學理事長李仁洙等一行時指出,金門具「區位」優勢,未來發展充滿潛力,將對兩岸的和平做出最大的貢獻。 綜觀此一論述,對照李縣長宣誓就職金門第四屆縣長時發表的「凝聚全民共識,掌握金門區位優勢,共同打造金門品牌、創造發展生機」施政主軸,可說是不謀而合。由此可見,金門要圖謀日後之發展,善用區位優勢的重要性。 金門擁有什麼優勢呢?最顯而易見的,便是地理上渾然天成的「區位」,更是歷史軌跡的實踐。畢竟,金廈「小三通」試辦迄今,已逾五載春秋歲月;五年來,往來金廈人數從第一年的二萬多人次,迅速的成長到去年的逾五十一萬人次。金廈「小三通」逐漸的熱絡,證明了金門區位優勢的利基,代表了金門成為兩岸重要口岸的必然,因此,金門絕對有足夠的條件取代港、澳,成為兩岸重要的金融、商貿及人貨轉運中心。 然而,值此關鍵時刻,金門卻面臨了發展的困境。因為,金門要發展,必先營造區域特色,可是,如何確定自我發展的特色,卻不是金門人說了算。因為,兩岸關係的混沌、政府態度的模稜,金門在大部分時候,便像摸著石頭過河的瞎子,走一步,才能算一步! 事實上,金門的地理條件,較之港澳不差;只是政策掣肘,卻有雲泥之別。這就是金門困境的癥結,自己做不了主!甚至還得忍受中央政策的「寧予外戚,不與家奴」的窘況。我們不想用「身為金門人的悲哀」這類字眼,因為,金門已經悲情太久,勿庸再用嘆息桎梏自我,此時此刻「尋回自我」,才是最積極的期待。 為此,李縣長在競選連任時,提出了「金門人的未來,掌握在自己的手裡」,以及「打造金門品牌、共創發展生機」的政見主軸。其訴求重點,既在強調區位特性的極致發揚,更在彰顯金門施政的主體性;因此,如果我們不能擦亮金門的招牌,又何來發展生機? 誠然,對於「小三通」未能帶來預期的繁榮,鄉親們皆有失落感;相對的,我們亦該檢討自個做得夠不夠。從旅客踏上金門土地的那一刻起,我們的輸運、導覽、住宿、餐飲、購物、遊憩、休閒設施等等,是否達到同理心與精緻化的水平?我們的觀光資源整合做得夠不夠,溝通平台是否面面俱到、平易近人?如果這一切都不肯定,我們憑什麼讓過境的商旅,願意在金門住宿過夜、消費駐留? 或許,金門的未來發展,以政策來展現區位優勢很重要,但卻十足的「不操之在我」;可操之在我,並能立即著手的,是如何在金門地理的優勢下,將「小生意」做得踏實,做得小而美、美而精;道理自然很多人懂,但當我們的觀光產業陷入價格戰的拚搏時,業者殺紅了眼,大家無利可圖。 總之,不論在外賓或國人眼裡,金門獨特的文化古蹟、戰地風情、自然生態,絕對夠條件發展為獨樹一幟的觀光島嶼;但不論是政府或民間,做的都遠遠不夠。要展現金門的區位優勢,政府必需釋出政策的利多;想保持優勢下的利基,民間必需強化自我,打造精緻的特色。「打造金門品牌、創造發展生機」,追根究底,還得靠我們自己,問題是,我們準備好了嗎?
-
因應白酒開放進口宜先鞏固國內市場!
─從金酒的「金性情、套交情」巡迴推廣活動談起 金酒公司因應大陸白酒及進口洋酒的虎視眈眈,繼去年在台北美麗華百樂華廣場舉辦推廣發表會受到熱烈迴響後,今年再巡迴台灣舉辦推廣發表會,展現金門高粱酒在市場的龍頭地位,推出了史上最頂級的高粱精品「金酒典藏真品」,為農曆年節競爭激烈的禮盒市場投入一顆震撼彈! 這場名為「金性情、套交情」的金酒典藏珍品推廣巡迴活動,總計舉辦三場,除了一月七日台北美麗華購物中心與十五日高雄「大遠百貨」各辦一場外,最後一場預計於一月二十一日在台中市遠東愛買中港店舉行。選在農曆年前的促銷行動,以「典藏珍品高粱酒」為主打產品,訴求年節禮酒市場的用心不言可喻,其積極的促銷手法,更大大的顛覆了金酒以往予人刻板、守成的印象,著實令鄉親及業界人士刮目相看。 誠然,金酒規劃、參與的酒展及促銷活動不知凡幾,但是,我們觀察的重點在於,金酒能否把握每次促銷機會,真確的體察市場變化、抓緊消費脈動,進行適切、有效的行銷作為。證諸以往經驗,金酒做促銷普遍傾向廣博特性,很難聚焦在「有效主題」之上;要不然就混雜在金門特產行伍裡,難以主動出擊。 事實上,金酒結合地區特產業者舉辦商展,本是好事一樁。但在作法上,既沒有專設的主題或促銷產品,促銷手法更不脫調酒、試飲幾種,實令人有虛應故事之憾;反觀此次的巡迴活動,除了確立發表「典藏珍品高粱酒」的主軸外,還特別搭設金酒小酒館,並在典藏酒窖中,由專人解說金酒最嚴格的製酒過程,另邀請地區知名特產,如聖祖貢糖、王大夫一條根、上古厝麵線及由金門高粱獨門配方釀製的酒蛋、香腸、鹹豬肉等等,組成金酒PUB-Street,充分展現金酒的多元價值,提供消費者多元的嚐鮮享受,促銷目標非常明確,連動產業發展的作為,實應大加讚賞。 平情而論,金門高粱酒已是國內白酒的第一品牌,做不做促銷活動,對金酒的總體銷量並無太大影響。然而,促銷只是手段,如何健全、提昇指標性產品予消費者的形象及價值,才是最終的目的。傳統的行銷理論,常關注在產品、價格、市場、促銷的作為上,現在則以發展顧客關係,提高顧客忠誠度為行銷重點。因為,一個成功的企業,唯有從「關係」和「感情」上戰勝競爭對手,才有可能永遠立於不敗之地。走出產地,參加各地的商展,便是「發展顧客關係,提高顧客忠誠度」的重要手段之一。 誠如金酒公司董事長李榮文所言:「面對競爭激烈的白酒市場,金酒公司將以穩健實力應戰,這次巡迴推廣活動只是第一波動作,未來還請大家繼續支持,並拭目以待。」面對未來預期的嚴酷競爭,體檢自我,表現競逐天下的優勢,絕對是企業在占據有利時點的當下,所必要的舉措。金酒於今正值隆盛,如不能在此時盡展長才,積極、有效的鞏固國內市場份額;待未來白酒開放進口,就算再竭力反攻,也未必能保不失根本,兼有斬獲。值此關鍵時刻,冀盼金酒或應先求固守國內市場,再來兼顧國外市場的開拓;只有確保國內客群的不流失,國外市場的開拓,才真的有「加分」的作用!
-
遏制酒駕事件發生歡歡喜喜過春節!
一年容易又到了年終尾牙時刻,為防制酒後駕車肇事發生,最近,縣警局將全力動員查緝酒後駕車,規劃於尾牙期間至農曆春節前,展開全縣同步大執法,除了夜間取締酒駕勤務之外,並將在地區重要路段編排日間午後勤務,加強取締酒後駕車,因此,不想「以身試法」的鄉親,可千萬要謹記「醉」不上道啊! 根據縣警局的統計,九十四年迄今疑似因酒後駕車肇事的死亡案件,計有二件,造成三人死亡。為使地區廣大用路人能平平安安的歡渡尾牙,以及迎接新春佳節,縣警局除配合警政署於一月十八日及廿六日舉行全國擴大取締酒後駕車執法外,並將於尾牙期間至農曆春節前 ,於地區重要路段,規劃日間取締酒測勤務,希望藉由增加酒測勤務密度,有效遏阻酒駕行為的發生。 就整體而言,地區的治安一直呈現穩定良好狀態,但由來已久的酒駕問題卻沒有獲得具體的改善,且有愈發猖獗的趨勢。地區因金門高粱酒聞名,鄉親們每宴必飲,更似理所當然,職是之故,許多鄉親習於酒駕,並趁早趕晚的逃避警方的酒測臨檢,視自身與他人危險於無物,實在令人嗟嘆。 的確,請客、赴宴,飲酒固在所難免,卻不定必要與酒駕劃上等號。以往縣警局鮮有在白天進行攔檢酒測的,於今為了杜絕駕駛人的僥倖心態,特別加強了是項勤務的規劃,希望有酒駕習慣的鄉親,千萬不要再以身試法才是。 事實上,執法的鬆緊,都不代表酒駕可以被縱容或原諒。金門的道路狀況良好,車行也不壅塞,很多駕駛人常會不自覺的在寬敞的馬路上加快車速,尤其在三杯黃湯下肚,酒精麻痺意識的狀況下,更是如此。但是金門道路叉路多,駕駛人時因車速過快,反應不及而釀成災禍。 依照現行的交通處罰規則,酒後駕車遭取締,不但需支付鉅額的罰款、查扣車輛、限制駕駛、吊扣駕照,倘因而肇事,還要以公共危險罪移送法辦,如若再加上被害人、保險公司的求償金,足夠讓一般的受薪族散盡家財。而且,肇事的駕駛人還要飽受精神、道德上的不安與折磨,原本愉快的酒宴餐敘,竟可能演變到如此的不堪,何苦來哉? 因此,籲請所有的鄉親朋友,千萬不要拿自己或他人的生命開玩笑。飲酒是快樂的事,實在沒必要與肇事、傾家蕩產相關連。況且,只要喝酒後,個人集中力、反應力與自我意識都會受到相當程度的影響,如若再車行上路,無形中已累積潛在的危機,酒駕既是自個遭殃、家人擔憂,甚至還會波及無辜,造成傷亡,如此不上算的事,又何必強要「雞蛋踫石頭」? 誠然,一個簡單的「叫車回家」或「指定駕駛」的動作就可以避免的事,何苦放任酒精和自我意識拚搏,終至無可救贖之地?況且,地區計程車從業人口眾,飲酒人口在警方的嚴肅查察、恫嚇力阻下,如能繁盛「喝酒後,送我回家」的市場,不也是兩兼得利? 年關將屆,我們籲請所有駕駛朋友,能配合警方的酒駕查緝勤務;取締只是手段,讓所有鄉親「快快樂樂出門、平平安安回家」才是目的。冀盼鄉親們在日常便能養成「酒後不開車、開車不喝酒」、「指定駕駛」的生活習慣,畢竟,平安,才是回家唯一的路!
-
以童書介紹金門歡迎逗陣來作客!
由金門縣政府文化局策劃,透過兒童文學作家、插畫家的眼睛及彩筆所出版的「來金門作客」繪本,面世後即入選「好書大家讀」,各界佳評如潮,並獲金酒公司贊助加印二萬冊。 日前,縣長李炷烽偕同文化局長李錫隆,在台北誠品信義店舉辦「來金門作客」贈書活動,將金酒公司贊助的二萬本「來金門作客」繪本,贈送給教育部與僑委會等團體,請代為轉送全台二千六百四十六所小學、與海外僑校等,期待將金門介紹給小朋友,歡迎大家逗陣來金門作客! 金門文化局委由聯經出版公司,邀約數位知名兒童文學工作者來金門,共同製作「來金門作客」繪本,以親切淺易的方式,將金門的地方特色介紹出去;冀望讓兒童接觸金門風光、與人文故事,進而熱愛浯島的人事物,意義不同凡響。 事實上,「來金門作客」繪本,其構想是透過兒童文學工作者的文字與彩筆,將金門的風土民情、人文史蹟及自然景觀,生動地描繪出來。其中,余麗婷畫風充滿童趣,很能引起孩童共鳴;劉伯樂則擅長寫實,很能描繪出地方事物真實風貌;劉素珍以工筆、漫畫見長,趣味討喜;官月淑則以溫暖色彩展現鄉土情懷。另外,再由林淑玟、陳月文以生花妙筆做文字撰寫,在在皆是一時之選,完整呈現金門美好的風光與人文故事。 縣長李炷烽在書中序文指出:「金門,曾經是戰地堡壘,如今已經成為一座『海上公園』。現在,只要踏上金門的土地,看到的是:耀眼的藍天、隨風搖擺的高粱、威武站立的風獅爺、紅瓦燕尾馬背的古厝,以及奧妙的生態。吃在嘴裡的是:甜甜的貢糖、鮮美的蚵仔麵線、香脆的沙蟲,還有各式各樣、透出高粱酒香的風味小吃。尤其深刻的是:濃濃的人情味。每一個來到金門的人,可能懷的是作客的心情,卻有了回家的感覺。歡迎來金門作客;用眼睛觀察、用心感受,金門的過去和現在」。的確,金門已經離開戰爭的陰影,正以海上公園,觀光勝地的新面貌,展現在世人面前,來到此地,因為文化的豐富、人情的溫暖,會有賓至如歸的感覺,實在是旅遊的天堂。 此外,文化局新近又推出「金門歷史童書」,亦由陳月文負責撰寫,他以流暢的筆調,像說故事般的方式陳述,從金門島嶼的形成、位置開始介紹,然後是晉朝中原蘇、陳、吳、蔡、呂、顏等六姓遷徙到此,唐朝牧馬侯陳淵遷十二姓到金門,以至於宋、元、明、清,在文治武功各方面的傑出表現,一直述說到民國以來,是一部簡明的金門通史;內文的插畫則由劉素珍用活潑的漫畫形式表現,活潑生動的圖像,讓一般人更易於親近,也能更珍愛這片鄉土。 誠然,文化與歷史教育要從小札根,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小朋友對鄉土的感情。文化局陸續推出的童書,以兒童為對象,配合小朋友喜愛的繪本和漫畫形式,是很好的構想。而且以「來金門作客」介紹金門給島外的孩子;以「金門歷史童書」讓鄉親及關心金門的朋友,能更輕易地閱讀金門的歷史,其規劃的用心值得讚許。這些書籍推出後,深獲各界好評,期待能更加發揮影響力,讓金門豐富的內涵傳揚出去!
-
只要努力向上必能成功出人頭地!
─從旅台畫家陳能梨返鄉舉辦個展說起 素有「金門才女」之稱的旅台作家兼畫家陳能梨,返鄉在文化局舉辦的「雲之鄉││陳能梨彩墨個展」,昨天由文化局長李錫隆代表因公赴台的縣長李炷烽主持揭幕,展期將到二月六日,陪鄉親一起歡度春節。 或許,有人要問,「金門才女」不是作家陳亞馨嗎?難道現在又增加一位「金門才女」畫家嗎?其實,二三十年前寫作出書聞名的作家陳亞馨,與近些年畫作名揚港台的畫家陳能梨,就是同一個人。因為,陳亞馨的本名就是陳能梨,保證如假包換! 事實上,早年常看本報「正氣副刊」的讀者都知道,陳能梨出生在金門濱海的成功村,老家就在「陳景蘭大樓」旁一間低矮的瓦房,父親是打漁郎,因生病無法謀生,因此,陳能梨金湖國中畢業後即被迫輟學,到小徑經營小生意幫助弟妹上學。由於不能繼續升學,但每次看到童伴背著書包讀高中,心裡羨慕不已。在求知慾望的驅使下,不斷透過閱讀報刊雜誌獲取新知,也開始拿起筆練習寫作,把稿件投到本報「副刊」,以及台灣各大報;因所寫的散文清新,文筆流暢,筆下流露真情,不但獲得編者青睞,也深獲廣大讀者喜愛,更因寫得勤快,作品源源不斷出現在各大報刊,引起出版商的注意,一口氣幫她出了「芳草青青」和「彩雲片片」兩本散文集,造成搶購風潮,獲連續再版五次,在地方上成為傳奇佳話,「金門才女」雅稱不脛而走! 不可否認,民國六十三年金門漫天烽火,各項物質非常貧乏,尤其,當時電腦還沒發明,印刷完全靠鉛字排版,想要出一本書,非常不容易。而且,當時從大陸撤退來台的文人雅士如過江之鯽,大作家筆陣如林,出版社老闆以營利為目的,有誰豈敢冒險為金門一位小女孩出書?換言之,當時台北的出版商,不但為陳亞馨出書,還一口氣出二本,其作品獲重視之程度,可以管窺一斑! 隨後,陳亞馨考進金門陶瓷廠,任職於彩繪部,適逢歸僑李曼石教授來金門參訪,有機會利用函授向他學習畫藝;由於渴望能繼續升學,因而辭職赴台,除在鶯歌陶瓷廠工作,也在台北靜修女中就讀,完成學業後,並隨嶺南黃磊生教授習畫七年,於創作期間,先後又得教於胡念祖、張進勇、吳長鵬名師,開始致力繪畫之創作,以傳統筆墨,融合山水與花鳥之意境,並源於對金門故鄉的思念情懷,以及對大自然的喜愛,流露於畫筆之下;此次返鄉彩墨個展有「浯島的霧」、「浯江溪口」及「雲之鄉系列」,即是旅台期間對浯島思念情懷的作品,值得鄉親觀賞。 誠然,旅台作畫的陳能梨,經過二十多年的努力,作品參加過無數大小展覽,也獲得許多獎項,此次返鄉舉辦個展,只是她作品百中選一,再次證明「金門才女」絕非浪得虛名。我們認為,陳能梨這些年努力所獲的成就,不僅是她個人的驕傲,也為金門爭光!因為,一個因家庭環境所迫失學的小女孩,憑恃著一股求知的慾望、和不服輸的信念奮勵向上,發揮金門堅毅不拔的精神,在人生地不熟的異鄉打拚,成為赫赫有名的作家和畫家,其奮鬥的過程與精神,值得年輕的鄉親朋友借鏡學習!
-
研發藥用植物發展金門農村經濟!
金門地理環境、和氣候異於台澎,地緣接近大陸,所以植物種類與台、澎相比,自然有所差異,其中約有十多種在台灣極少見,或是前所未見的藥草,部分為原生種,部分為移植後,適應地區特別的環境而馴化、野生的,具有療效,是金門特有、且稀有的藥用植物。以其能適應金門環境,可以研究用人工栽培,生產作為藥用植物,開發成中藥品或保健食品。 金門縣藥用植物經調查統計結果,計有七門、兩百零七科、七百六十二屬、一千兩百三十種,其中有四百四十四種記載於歷代本草書,有一百零三種在「神農本草經」,六十七種於清代的「植物名實圖考」,極富盛名的李時珍「本草綱目」也記載了六十種,種類可謂繁多,極具開發潛力! 日前,農試所委託中國醫藥學院柯裕仁、郭昭麟、黃世勳等三位博士,以一年的時間,將以往在金門所做的「金門縣藥用植物資源之調查研究」一書,加以匯整、編排、出版,完成「金門草藥簡介」,介紹金門藥用物五十種、特色藥用植物十種,另外圖錄了七十四個科別的藥用植物兩百種。對了解地區藥用植物,極具參考價值,特別是書中所述皆是值得發展研究的種類,功效已為中國醫藥學院所證實,對疾病有療效,對身體健康有好處。 進一步說,藥用植物經濟價值高,鼓勵農民種植,開發地區特有藥材,亦為振興農村的良方。其實,藥用植物曾經是地區重要的經濟性物產,民國五十六年重修之「金門縣志」上卷第六篇「物產篇」有記載:「地骨皮:即枸杞根之皮。產金門者良,戰前年產二、三千斤,外銷廈門。黃梔子:產太武山一帶,年產約三千斤外銷。南沙參:產沿海沙坡,年產六、七千斤,民國二十六年曾參加省產品展覽會。葛根:又名干刈,產烈嶼,年產萬斤,銷廈門。國姓草:產於湖南山及長安山至後浦一帶」從這些記述,可知金門曾為中草藥材產地,且品質優良外銷。 然而,今日全縣十餘家中藥房中的藥材,幾乎都是進口,中草藥材的採集和加工已日漸沒落,所售藥材具地區特色的,以一條根、一條龍及海芙蓉為主,稱之為「金門三寶」,固然一條根已經聞名島外。只是與過去相比,種類少了許多,藥用植物及養生保健品的研發,顯然還有很大的空間。 究其原因,與實施軍管四十年有關,許多防區和雷區不能進入,百姓採集藥材的場所少了,生產日漸減少。加上醫療衛生觀念轉變,政策上偏重西醫,對傳統醫療法缺乏重視,少數懂得草藥應用的人,亦逐漸凋零,草藥文化未能延續,殊為可惜。 其實,只要能治療疾病,對身體健康有益,中西醫均有其價值。況且,中醫注重整體的均衡、保健與調養的觀念,近年來也已經獲得舉世的肯定。金門具有特殊的環境,有不同的植物資源,有許多適合在本地生長繁衍,可以大量生產的藥用植物,適合環境的肯定優於其它地區,用於食用則口感較好,用於醫療保健則療效或保健效益較別處為佳,我們應復育野生藥草,再研究種植技術,朝向人工栽培優良品種,並大量生產,從而開發精緻農業,創造價值,振興金門農村經濟。
-
維護金門海域治安讓鄉親快樂過新年!
海巡署金門巡防區前天在金城鎮水頭碼頭,舉行「鎮海工作」查緝能量展示暨行動誓師,除在現場展示新購之偵蒐、查緝等先進高科技裝備之外,並實際操作演練,以具體行動向各界宣示春節前後,將全面展開威力掃蕩、淨化海岸的決心,以維護金門海域治安,讓鄉親平安快樂過新年。 根據海巡署的規劃,是自前天起到二月九日為止,展開為期一個月的「鎮海工作」,將秉持「靈活彈性規劃勤務、形成重點有效打擊、充分發揮裝備效能、統合岸海查緝機制」,嚴防不法分子於春節前後,因應市場需求及暴利誘惑進行走私、偷渡活動。因此,舉辦查緝能量展示暨行動誓師,參加人員與裝備包括金門岸巡總隊、海巡隊和機動查緝隊二百零五人、巡防艦艇筏十二艘、機車四十八輛、偵防車十六輛和軍犬六隻,展現團隊打擊犯罪的實力。 金門四面環海,與大陸僅一水之隔,海岸線蜿蜒綿長,自民國八十一年終止「戰地政務」之後,島上大量撤軍,原本「三步一崗、五步一哨」的軍事防務撤離了;海岸層層防護的「雷區」和鐵絲網也消失了,有限的海巡、岸巡及警力,無法與神出鬼沒的私梟玩「躲貓貓」遊戲,以致偷渡與走私案件層出不窮,不僅農漁產品走私猖獗,充斥地區大街小巷,甚而,夾帶槍枝、毒品上岸,本月初查獲大陸舢舨丟包八十餘公斤「安非他命」,即是明顯的實例! 其實,金門自試辦「小三通」之後,即衍生諸多犯罪問題,其中偷渡、走私除了影響社會治安,和危害民生經濟,更會帶來疾病疫情,如民國八十八年的牛隻「口蹄疫」事件,導致本土偶蹄類動物禁止銷台,重創地區畜牧業發展生機。換言之,大陸是多種疾病疫區,金門若不能有效杜絕走私,不僅影響治安與經濟,亦可能引進傳染病疫情,不容等閒視之! 當然,打擊走私、販毒等犯罪行為,不能憑金門單方唱獨腳戲,猶賴兩岸共同聯手合作,才能收立竿見影之功效。幸好,廈門海關也在二個月前,展開加強查緝金廈海域走私行動,對港口、碼頭、海岸等重點進行控制及守候,配合緝私艇不定期巡邏和查緝;同時,沿海部分鄉鎮還組巡守隊,夜晚輪流在海岸線巡邏,對海上船隻進行監控,形成「海上查,陸上堵」的態勢打擊不法走私活動。根據廈門海關統計,去年一至十月份,查獲金廈海域走私案件五十起,其中以甲魚蛋、汽車、機械、化妝品和洋酒居多,案值人民幣九百三十四萬元,令一度猖獗的走私活動歇減。 如今,距離農曆春節只剩十幾天,因應市場年貨需求,私梟在有利可圖的情況下,最易蠢蠢欲動走私乾貨、蔬果、或爆竹之類應景貨品,甚至是為滿足過年歡樂氣氛需求,鋌而走險夾雜毒品上岸。因此,相關單位宜嚴加把關,防杜走私不法行為。我們樂於見到海巡署展開為期一個月的「鎮海工作」,並在金城鎮水頭碼頭舉行查緝能量展示暨行動誓師,向各界展示新購之偵蒐、查緝等先進高科技裝備,並實際操作演練,以具體行動宣示春節前後,將全面展開威力掃蕩、淨化海岸的決心,維護金門海域治安,讓鄉親平安快樂過新年。
-
發展金門在地產業從深耕文化做起!
金門縣政府委託中華綜合發展研究院針對「金門縣綜合發展計畫」暨「離島綜合建設實施方案」進行規劃研究,並針對地區農、漁、牧、商、工業、觀光和文化方面產業發展方向提出建議,以做為公部門及業者推展方向上的參考。 諸如:在農業發展方面,建議發展精緻農業或有機花卉;在漁業發展上,規劃大型休閒海釣場;在畜牧業發展方面,規劃集中畜場形成特區,便於發展休閒觀光;而在文化發展方面,在建築保存再利用維護計畫上,可朝訂定古蹟修復優先順序,逐年增加遊覽動線等等。 誠然,一個地方產業之發展,攸關區域經濟之榮枯。金門以高粱酒聞名於世,長期以來,也是專以金酒的產值獨佔鰲頭,此雖為全體鄉親的榮耀,相對的,亦反映出地方產業發展的薄弱,值得引以為憂。 說實在話,金門較為榮盛的產業,均建置在觀光產業的主軸上,貢糖、菜刀、麵線、一條根等地方產業,所依賴的利基,亦源於觀光客群的消費。然而,多年來,金門卻未具體構建一個具發展性的觀光環境,諸如:休閒農漁園區的開發、地方性工商業的規模發展、觀光旅遊誘因的營造、文化創意產業的開展,以及特色活動效益的延續等等,均未能有顯著的建樹。或許,產業環境的營造非一蹴可幾,更未必日起有功,然而產業發展的方向必需明確,並能相輔相承,才能發揮相乘效益。 綜觀地區的產業發展政策,可以發現普遍求廣而不求精。不論從農、漁、牧、工商、觀光,及至文化產業的形塑,地區無役不與,卻難以精實深耕,形成口碑;倘若以此要求公部門,似乎並不公平,然地區未有效形塑產業文化,具體營造產業發展環境,把握發展契機,卻也是不爭的事實。如今,縣府可運用之自主財源及中央補助款,較之台省多數縣市已屬優渥,如何具體而微的發揮職能,營造地方產業的發展環境,公部門責無旁貸。基此,我們以為,發展地方產業,與其面面俱到,不如專項、量力而為;如能具體的發揚在地文化,便不難構建產業環境,改善觀光體質,帶動附屬產業的發展。 如研析台省主要縣市的產業發展政策,便不難發現,其地方產業發展方向,均在地理特性的架構下,強化在地文化的血肉,完成特色形象的建置與行銷。例如:屏東以鮪魚文化季聞名,澎湖不脫休閒漁業範疇,南投則以發展山城特色為重等等,均為適例。反觀地區雖以「文化的金門、觀光的金門」為發展主軸,但真要落實到文化及觀光的底蘊訴求,卻必要有紮實、具吸引力的地方特色產業及文化,方能克竟全功。 之前,地區有識者曾提出推動地方「文化創意產業」的訴求。我們深深以為,「文化」本身就是一門好生意。實務上,金門也的確蘊含了諸多「人無我有,人有我精」的文化底蘊,如何具體的將這些特色文化具體化、產業化、觀光化才是金門地方產業的發展重點。 總之,地方產業的振興,不在建設的宏偉、輔導款項的多寡,而在如何形成具代表性的產業文化,才能極大化產業的價值。冀盼有關單位能更深耕在地文化,並將其轉化為地方產業的精髓,讓金門的在地產業可以走得更遠,發展得更好!
-
幫助大陸新娘適應金門的生活!
台灣地區在民國七十六年以前,未開放國人到大陸探親,沒有兩岸聯姻之事,大陸新娘的問題也不存在,但自開放國人到大陸探視旅遊之後,往來兩岸的人數增多,逐漸出現娶大陸女子的情形。 金門是在民國八十一年解除「戰地政務」之後,娶大陸新娘逐漸增多,根據縣警局統計,在九十三年八月份,大陸新娘已有六百三十五人。然根據對岸的「海峽導報」資料,從金門結婚對數來看,八十四到八十七年皆佔當年結婚數的百分之十以上,八十八年更高達百分之二十四點五,這種情形將會對金門社會造成廣泛的影響。 大陸新娘嫁入金門之後,由於與本地在語言、生活習慣、宗教信仰上皆大同小異,在適應上與其他國家的外籍新娘相比,問題較少;卻也存在著許多問題,比方說文字方面,大陸使用簡體字,而我們用的是繁體字,為使所生的子女在語文教育上符合本地要求,就必須入境隨俗;此外,在祭祀祖先,以及頻繁的廟會活動,往往是金門住民重要的信仰與精神寄託,且完整地傳承了各種儀式及規矩,而大陸歷經文化大革命,對傳統信仰較薄弱,鄉親應要有更多的同理心去接納。 再者,常見的問題還有傳統家庭關係,金門的家庭仍然受到封建禮教的影響,傳統中主婦的角色,婆媳之間存在著對立的關係,尤其是婚後與公婆同炊共食,比較沒有自主權,還要負擔家中的勞務;而且,存在著男性是一家之主,及重男輕女、男尊女卑的觀念。接受過現代思潮的女性,往往不能接受,且因觀念上的差距、角色期待不一致、相異的成見,而導致生活上的摩擦。其實,不論是否是對待大陸新娘,陋習偏見都應改正,遠渡重洋適應一個陌生的環境,本來就不容易,要有更多的體諒,而非過多的苛責。 兩岸婚配的情形盛行,勢不可止,必然對金門的人口結構、經濟、教育、生活習慣等方面產生影響,因此,金門應該在政策上採取因應的措施,使得大陸新娘的移民,成為對地區有益,而非造成負擔的力量。例如成立專責的輔導單位,教導大陸新娘金門特有的風俗習慣、家庭經營的方法、生活休閒的安排、教養子女的正確觀念,以至於訓練生活技能,輔導就業等等,來幫助大陸新娘儘快融入當地社會。 甚至,許多大陸新娘帶來自己家鄉的文化與技藝,透過相互間的聯絡與交誼,還可能引進新的觀念,為金門的進步做出貢獻,比方說,一些大陸新娘開設經營的餐飲業,就有獨特的風味,在金門獲得好評。 事實上,來自不同家庭,擁有不同的生活習慣,理念也有所差異的兩個人,決定生活在一起,本來就要經過相互調適。更何況是異地婚姻,各自擁有獨特的文化背景,以及從小就耳濡目染,在心裏根深蒂固的價值觀念,更需要時間,彼此給機會來調整適應,做到尊重與欣賞,理解與寬容,才能維持長久的婚姻。 總之,既然大陸新娘在金門有增多的趨勢,企盼透過政策與組織,給予生活上實質的幫助;鄉親在心態上不要排斥她們,更應誠心地接納,並友好地對待,使她們能順利適應金門的生活,融入社會,營造美好家庭,成為金門的新住民。
-
舉辦兩岸選美讓金門邁向世界舞台!
中華國際城市選拔協會理事長一行日前抵金,前往縣政府拜會李縣長,表示兩岸城市小姐暨和平小姐選拔賽的複賽、半決賽、決賽,有意七月中旬在金門舉辦。 不容否認,對於人的美麗、善良與才藝,是大家所共同欣賞且喜愛的,超越了文化與言語的隔閡,因此,選美活動不僅給予佳麗以榮耀,更能藉由傳遞友誼、和平、與善意的訊息,且成為地區的象徵,將地區美好的一面宣揚出去。 因此,自一九二一年美國亞特蘭大開始有選美活動雛型,英國倫敦於一九五一年正式舉辦世界小姐選拔,此後,選美活動在世界各國蔚為風潮,無論在那一國舉行,都成為當地最大的盛事,吸引全球目光。 中華國際城市選拔協會自民國七十八年開始活動,九十三年主辦「中華港都小姐」選拔大會;去年正式成立「中華國際城市選拔協會」,並籌備舉辦今年「國際城市小姐」選拔系列活動。 事實上,根據中華國際城市選拔協會對「美在海峽」兩岸城市小姐暨和平小姐選拔賽執行計劃草案簡報指出,選拔計畫在行銷策略上,包括了精彩的佳麗選拔活動,選出的兩岸城市小姐,將成為所屬城市當年的代言人,在未來的年度中,為該城市進行文化、觀光、經濟、產業及政令宣導等代言活動。 再者,還有系列活動兼顧文化行銷,搭配兩岸交流與商業產值;將受到全國媒體熱烈報導,內容兼及地方產業、觀光、金門酒、美食、地方文化、娛樂等等,實為「讓世界認識金門」的良好機會。此外,還計劃邀請兩岸藝文作家、教授、時尚人士、專業評審齊聚金門,提高活動之深度和新聞性。並且,結合觀光旅遊資源,拓展觀光旅遊風潮,對地區繁榮將有良性的影響。 過去的四年,李縣長以「讓兩岸認識金門,讓金門走向世界」為施政主軸,在具體作法上,亦加強兩岸交流、友好;在「小三通」的基礎上,促成文化藝術的相互觀摩學習,這次兩岸城市小姐暨和平小姐選拔賽,正是加強兩岸情誼的好時機,因此,在這次協會拜訪中,李縣長表示樂觀其成。因為,金門曾經受戰爭的洗禮,最了解和平的重要,期盼透過這項國際活動,將永久和平的心願傳達出去,並讓金門得以走向世界的舞台! 目前,將在台灣北、中、南、東各四個區域先行舉辦各項初賽,金門的「小三通」則提供一個橫跨兩岸辦活動的可能性。在今年舉辦第一屆「金門杯兩岸城市小姐及和平小姐選拔」,將是提供兩岸活動與對話的最佳場所,可為兩岸交流互動,打開嶄新且深具歷史意義的一頁。 總之,以跨越兩岸、超越國家藩籬的國際城市小姐選拔為起點,可以促使兩岸城市與城市之間的友好。近年來兩岸交流熱絡,結束敵對的關係,所企盼的,是在對話中彼此理解,和平共處,在穩定中求發展。當我們提升至世界觀點時,兩岸的問題便應以全新的角度來思考,舉辦落實於各國際城市的選拔活動,透過各項傑出的人、事、地、物之選拔,藉以提倡正確的價值觀與人生觀,符合二十一世紀的主流價值。期待透過這些有意義的活動,能提升地區觀光及知名度,並增進城市間的關係,進而促進世界和平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