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
符應實際需求擴建金門機場刻不容緩!
─恭迎蘇院長蒞金主持「離島建設指導委員會」建言系列之一 「行政院離島建設指導委員會」預定二月一日移師金門召開,行政院長蘇貞昌將親自蒞臨主持;這是蘇揆上任以來,繼去年中秋抵金向軍民賀節之後,再次來金門,機會非常難得,因此,除各單位提案之外,本報亦就金門重大民生議題提出建言,祈盼鄉親的心聲,能獲中央重視! 首先,蘇揆蒞臨金門,第一站到達的就是金門的大門││金門航空站;而航站機能的良窳,不但與金門區位優勢攸關,更直接連動整體發展。如今,機場擴建勢在必行,經費亦曾經蘇揆公開宣示全力協助,但至今遲遲沒有下文。 事實上,金門航站大廈設計年運量一百萬人次,但民國九十三年實際輸運旅客已達一百四十萬人次以上,若再加上推動的國際包機業務,以及促進「小三通」等相關措施,現有設施實難以負荷,不但嚴重影響服務品質,更直接損及政府形象;同時,「讓世界認識金門,讓金門走向世界」的願景,亦將淪為空談。 對此,中央部會早有諸多宣示,如民航局於九十四年完成「尚義機場整體規劃」報告,定位為「服務金門地區的主要國內機場」、「發展為具戰地風光意象的機場」等性質;局長張國政則指出,近三年金門航線快速成長,已成為國內首屈一指的黃金航線,每天飛三十九班,未來希望達到一百班;而金門民航站更表示,對縣府的國際包機業務「樂觀其成」;然要達成目標,跑道、滑道系統、停機坪等各項軟硬體設施均應提昇;航廈空間亦需實質擴充,並配合設置CIQS等通關設施,才能切合實際需求,說得更明白一點,就是金門機場擴建已刻不容緩。 當然,對於金門機場的擴建,蘇揆曾有全力推動的指示。然實際的進程是縣府自九十一年提案,今年開始設計,預計明年施工,如一切順利的話,要到九十八年底才能略具成效;也因此,短期內機票一位難求,年節「行不得也」的窘況、觀光產業發展受侷限,乃至於航站空間壅塞、服務機能不足等等夢魘,都無法在短期內具體改善。 然而,銳意革新、以民為念的金門縣政府團隊,並不願只是「空等」;李縣長除屢次在會議中抨擊航站服務功能低落,擴建工程延宕之外,更直指業管機關不把蘇揆指示當回事;甚至還在縣議會的支持下,請求交通部如不能提前執行擴建工程,應容許地方先行代墊經費進行必要的改善,但縱然縣府委屈至此,中央官僚體系仍是「不動如山」。望著日益壅塞,缺乏足夠展售、餐飲空間,甚至連清潔工作都做不好的金門航站,鄉親們的心情,又豈是「無語問蒼天」可以盡表? 或許,一向講究行政效率,有「衝!衝!衝」美譽的蘇揆,在其團隊中竟有如此迂腐之事?不僅直接損及蘇揆威信,更是背離基層民意、漠視地方政府善意的最佳事證;真不知民代及地方父母官出身的蘇院長,是否有「感同身受」之憾? 如今,再過四天蘇揆將蒞金,祈盼能實際體察、感受一下航站擴建的必要與急迫性;如執行確有困難,盼能應允地方先行墊款進行急迫性的改善。畢竟,金門面向未來發展,絕對要先有一個「容量超前、機能完備、服務精良」的現代化機場;懇請蘇院長體察民瘼,儘速促成金門機場擴建!
-
以辦喜事的心情全面做好春運工作!
因應春節即將到來,縣府日前召開春運協調會,邀集相關單位研商台金空中航線、與小三通旅客疏運事宜;副縣長楊忠全期許大家以辦喜事的心情服務鄉親,協力辦好「春運工作」,讓鄉親和過境台商順利返鄉過年。 每年的「春運工作」,都是金門交通的大事,更是旅台鄉親返鄉過年的一場惡夢。因為,台金航空機位有限,大家都擠在尖峰時段回來,勢難「服眾」。然而,航空公司卻難以向鄉親說明,為何每年數萬張正班機票,總在開放電話訂位後十五分鐘內,即告額滿?離島居民,為何都有「行不得也」的滿腹苦水? 金門「春運工作」之難,還不僅止於此。因為「小三通」的暢旺,加上春運期間,開放凡是金、馬出生或民國八十九年年底之前,曾設籍當地的人民,及其同行的配偶、直系血親、直系姻親、二親等旁系血親及配偶,皆得以「小三通」往返大陸,取消團進團出的規定;因此,多數鄉親返鄉過年,隨即呼朋引伴前往廈門,因此,現已傳出大年初二、初三的金廈航線船票,已告售罄;如再加上春運期間借道「小三通」往返兩岸過年或開工的人潮,所連動的船班、機票需求,勢必將金門的「春運工作」攪成一鍋熱粥││裡頭已然紅火滾燙,外頭還拚命添火。 然而,對於可預見的春運高峰及一票難求,權管單位似也應及早謀劃,預作因應;有了全盤、俱到的設想,才能保證「春運工作」的順利成功。以下兩點芻議,或可供權管單位參酌。 首先,預防機、船位的被壟斷。每逢春運期間,總有類似的傳聞,今年自是不能例外;鄉親會產生這種疑慮,應是訂票作業透明度不足所致。或許,事前,公部門宜早介入協調,釐訂一定的配票比例;事中,則針對訂票結果統一說明;事後,則應明確督考、檢討改進。現行的電話訂位,看似夠公平,但透明性卻不足,難昭公信;再者,今年每天往返金廈的二十班船次,約可輸運五千八百餘人次,亦是一票難求;以船行輸運量而言,似有些令人匪夷所思;最合理的解釋,可能是旅行業者掌控票源,為「一條龍」及年節「廈門遊」的商機,對此,公部門宜及早介入調查,並以「公平交易法」為後盾,促請業者合理分配,保障大眾的消費權益。 其次,統一訂補位作業。在春運協調會中,施行五年,備受肯定的「單一窗口聯合補位」機制,因縣府與航站「喬」不攏該由誰主辦,決定另行再議;我們以為,「聯合補位」確為春運中較人性化的設計,由誰主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發揮更大的效用。往昔,「聯合補位」只針對航空機位,今年則應考慮加入「船位」的「聯合補位」功能,以更簡便的公示、排補機制,真正做到「單一窗口」、「一條龍」式的服務,讓旅客們感受到今年「春運工作」的用心及與眾不同。 總之,一次「春運工作」,便是一次跨部門聯合「作戰」的終極考驗,相關單位考慮的,不僅是自有人力的調配,更該是資源的開發及最人性化的服務。楊副縣長期許大家以「辦喜事」心情,來做好「春運工作」,我們深表認同;如果各單位、鄉親都能以自家辦喜事的心情來看待,縱然苦累不堪、小有波折,也都該有盈盈的滿足與感謝!
-
保護動物福利也應保障金門居民權益!
去年底,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長宋華聰,率領「豬瘟及口蹄疫撲滅計畫因應小組」抵金,就金門縣提出專案試辦牛隻、鹿茸銷台風險控管及認證計畫、酒糟黑豬肉香腸銷台控管措施進行討論審議,並在拜會縣長李炷烽時表示:「金門防疫已經做得很好,活牛、酒糟黑豬肉香腸、生鮮鹿茸等三項畜產,最快明年一月起開放銷台。」 或許,農委會宋局長捎來金門活牛最快可望本月開放銷台的消息,對地區畜牧業者與防檢疫單位來說,真是「大旱望雲霓!」因為,這是經過大家多年的努力,以及金門縣政府、縣議會與各界的積極奔走爭取,好不容易才露出的曙光,將能讓地區畜牧業重現生機! 然而,消息經媒體披露之後,卻傳來「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對於活體牛隻銷台過程中之隔離觀察繫養期間、車船運輸緊迫、失重、疾病,及在台灣不人道屠宰作業等理由,反對活體牛隻銷台,建議為消費者食用安全,應在金門當地屠宰、分切、包裝為宜,該會並以公文發函到立法院、農委會、經建會及防檢局等機關提出陳情,要求停止開放試辦金門活體牛隻銷台等作業,讓好不容易露出曙光的「活牛銷台案」,又增添一項變數。 綜觀「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成立宗旨,為推動、創造「人與動物、環境間之互動和諧」,多年來對動物保護、動物福利及生態保育等各項公共議題,提出意見與主張,包括不當寵物繁殖買賣、神豬增肥比賽、牛隻違法屠宰及反皮草行動等等,常召開記者會要求主管機關說明、改善。 我國於八十七年公布訂定「動物保護法」,開始進入動物保護時代,也改變國人對待動物的傳統觀念,因為,人類的文明隨著時代精進,全球動物權發展約在七十年代開始,本質是牠們應有行為的自由,生活與居住應遠離被傷害、虐待和剝削;目前,歐美先進國家對於動物福利尤其重視,歐盟更訂定動物有免於恐懼、傷痛緊迫、環境不適、痛苦,以及具表現其自然行為的五大自由。 回顧過去,金門活牛銷台始於民國七十一年,主要是為解決農耕役用後的淘汰牛,因金門消費市場狹小,且由金門縣農會輔導台省農會前來收購,更因金門牛餵食高粱酒糟,肉質風味特殊,在台灣市場評價極高,八十年起專業養殖場陸續加入,全縣飼養數量高達六千餘頭,每年銷台一千五百餘頭,八十八年疑因「口蹄疫事件」,被迫中斷迄今。 事實上,地區為充分利用金酒公司產後的酒糟,以現有的每日三百噸酒糟量,可足夠飼養二萬頭牛,配合休耕農地種植牧草,增加地區青年就業機會,活絡地方經濟,創造農村畜牧產業收入,就離島發展條件而言,這是金門現有農業發展的優勢。 誠然,針對「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所提的活牛銷台疑問,企盼能把擬訂之檢查作法、觀察場設施、裝載設備、操作時間、指定屠宰場等過程提出詳細說明及溝通,以消除疑慮;因為,重視動物福利及人道精神的畜牧生產,我們當坦然面對,但不希望是無理的阻攔,畢竟,現階段活牛銷台僅先試辦一百頭,將由實際作業發現問題,再作檢討改進,以臻至盡善盡美,冀望能開創金門畜牧業美好的明天!
-
路燈配置應有整體規劃及管控標準!
金門現有的路燈多不多?答案應是肯定的;然而,卻有許多路燈該亮的時候不亮,不該亮的時候亮,前者造成不便,後者則浪費公帑。如何確保金門島上的路燈發揮最大的效能,並確保不因過度光害,而造成生態與健康的損傷,著實亟需正視及面對。 事實上,金門自民國八十一年起在金城民生路裝設第一盞路燈,十多年來,路燈的數量已達一萬餘盞,設置密度堪稱全台各縣市之冠;然在規劃設置初期,路燈的功能主要著重於照明考量,並未對於景觀功效及光害問題多所探討,以致缺乏整體規劃及管控標準,致令有些路燈是效力不濟,有些是徒費公帑。 持平而論,路燈亮不亮、該不該亮,看似小事,卻與行政效度及民眾福祉攸關。金門所有的路燈,理應有整體的規劃和管控;以伯玉路為例,過去縣議會便曾主張要設計「迴路」,每天在一定的時間之內全亮;在一定時間之後,則調整成單線通電,或是每隔一段距離,間隔通電;不必一整夜,全線亮到底,例如:晚上十二點之後,就可以減少燈數,以節約能源。 此外,公園或農路上的燈光,也不必一夜通明,公園裡的景觀燈,可以逐步改用獨立式的太陽能電燈;農路上的路燈,更不用一夜開到天亮。哪裡的路燈該強,哪裡該柔?什麼時段該開,什麼時段該關?何時該全線點燈,何時該局部熄滅?看似瑣碎細雜,但如能具體理出頭緒,定出管控的標準及方法,不但可省下大筆公帑,更能助益生態保育及居民的身體健康。 誠然,路燈數量多寡與城市的發展程度成正比,但大量使用夜間燈光的結果,則可能急遽危害自然生態及人體健康,對此,人們稱之為「光害」。光害會影響一些生物的行為,甚至影響靠星相導航的夜行動物;最顯而易見的例子,便是螢火蟲。因路燈的普及使用,往昔金門隨處可見的螢火蟲,已變得可遇而不可求;再者,過度的燈光照射,亦將影響星空觀察、植物生長,甚至是影響人們的睡眠、改變新陳代謝週期,更遑論可能浪費的大量電力及金錢,因此,現代城市使用路燈實宜有整體性的規劃及管控,將必要的燈具安置在最需要的地方,「熾、柔、明、暗」管控有度,既造福公眾,又撙節公帑,最是兩全其美! 然而,道理說得容易,執行起來,卻頗費周章;可能遭遇的問題便有:人多嘴雜,莫衷一是;既有利益,堅不退讓;人情關說,貫徹困難。針對以上問題,我們認為都困頓在一個癥結上││標準;一個放諸可行、可信服的審度及執行標準。要訂立路燈的設置,甚或明暗程度、啟動時機及標準,還要先有全盤的都市計畫發展及因地、因時制宜的政策及主張;因此,權管機關宜早日頒行「全島路燈設置準則及管控標準」,該拆遷的、該調整的、該更替的,都要有個依據及審度,有了標準便能有所依循,知所節度。 總之,路燈雖是文明的產物,進步的表徵,然而,過度的使用和擁有,則將反受其害;鄉親們理應要有「當用則用,應省則省」的體會及認知,適時還給大自然烏漆的夜,它也將回報我們璀璨的星空、久違的螢火;取捨之間,就從周全地區的路燈規劃和管控開始吧!
-
務實生產拓展行銷確保金酒永續經營!
─賀金酒公司年營收突破百億元大關 金酒公司九十五年營業總收入首度突破百億元大關,達到一百零三億三千五百多萬元,營運績效亮麗;日前,在年終檢討會中,縣府財政局長黃景舜對金酒公司再創營運新高,代表李縣長向員工表示感謝與肯定;董事長李榮文則表示這是全體員工努力打拚的成果,今年所接受的挑戰將更大,希望大家團結一致,朝高利潤、高酒品目標來努力,再創佳績提升營業額及盈餘。 事實上,金酒由邊陲離島的縣屬事業單位,成為台灣白酒界的龍頭,甚至開創百億元的營業佳績,一路走來篳路藍縷,極其不易。對於金酒今日的成績,我們至表讚許,特別是基層勞工們,多年來對工藝、酒質的堅持,致令金酒擁有差異化行銷的本錢、披荊斬棘的實力,才能開創今日亮麗的佳績。 然而,面對「指日可待」的大陸白酒開放進口,以及市場自由化競爭的趨勢,金酒並非全然有恃無恐;相反地,未來金酒理應更加的兢兢業業,以現代企業的營銷理念,帶領企業迎向嶄新的契機。基此,以下幾個面向,應是金酒未來需慎重從事,戮力以赴的。 其一,打破高營運的迷思。對企業而言,挫折並不可怕,怕的是耽於榮耀,忘了根本;金酒年營收百億元的榮耀,確實得來不易,但其間恐也與去年底因漲價傳聞,引發的搶購潮直接攸關。固然,我們也可以理解這是消費者對金酒產品增值與信心的預期表現,但到底屯積的酒品並不會憑空消失,屆時,銷量勢難避免一時的低迷及盤整,如何因應,顯是今日備享金酒榮耀的經理人,所應積極應對的。再者,低於市價配售的家戶配酒已蔚為常態,這些酒品可以相當程度的挹注營收,卻對「盈餘」助益有限;然而,這些「價差」酒品引發的價格衝擊及市場排擠殊難避免,如何兼顧市場的操盤空間及縣民利益,應是在高營收光環下,亟待克服的難題。 其二,大陸市場的有效開拓。金酒廈門分公司九十五年度營業總收入為人民幣一千三百三十餘萬元,稅後淨利為人民幣二百九十七餘萬元,較之九十四年度已有三倍餘的成長,顯見金酒對大陸市場的經營已漸能提綱挈領,悟得箇中精髓;然而,大陸市場的營運斷非短期績效,可見端倪的。金酒想要在大陸市場有所斬獲,似還應致力於全盤市場的布建、優秀人才的派駐、標準作業流程的釐訂,以及更彈性、應變的行銷策略,甚而是訴諸有效的異業結盟等等。因勢利導、借力使力;堅持差異化、訴諸有效行銷,才是金酒在大陸市場能否更上層樓的重要關鍵。 其三,企業文化與共識的建立。去年,有關金酒內部的人事軋鬥及紛爭,引來不少側目;我們以為,企業得以成長,百家爭鳴固不可免,但若耽於特定人等的抨擊,則不免損及形象、削弱戰力。基此,我們認為,金酒應有落實專業內稽、內控的必要,以全面的作業體檢,了解弊端,防患未然,讓凡事皆有標準、定見,如此既有助於共識的凝聚,更利於企業文化的建立,當屬一舉兩得之策。 總之,金酒是金門最大的行政資產,更是經濟命脈之所繫;金酒年營收突破百億元,絕對值得我們大加鼓勵及讚賞。未來,冀盼金酒可以精益求精、益發茁壯,早日名動神州,揚威寰宇!
-
根留台灣首要強化台商子女教育發展!
金門辦理台商子女就學五年有成!去年就讀人數首度突破百人,凸顯政策已漸獲台商支持;同時,金門辦學成效與學習環境,亦獲得認同與肯定。 自九十一學年起,金門縣政府為配合中央「根留台灣」政策,並在縣長李炷烽的積極爭取下,開始招收大陸台商子女來金就學,五年多來,就學人數由最初的十五人,大幅成長到去年的一百零一人,成效斐然! 平心而論,台商西進大陸打拚,與其說是「商人無祖國」的情結作祟,不如解讀為經濟上的「逐水草而居」;試想,如果家鄉有豐茂的水草,誰願離鄉背井?然台商西進大陸,影響最大的便是家人得忍受離散之苦,子女更陷於學業與親情抉擇的兩難,且台灣對大陸學歷採證多方設限,人民基本的受教權,到了「敵對」的大陸,便舉步維艱;子女教育之於台商家庭,實是難解的人生課題。 有鑑於此,教育部自九十一學年度起,開辦大陸台商子女可轉赴金馬中、小學就學業務,金門縣政府也配合致力推動政策,希望為長年出外打拚的台商,創造一個沒有後顧之憂的環境,為政府「根留台灣,布局全球」政策,綻耀光彩。畢竟,「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與其在政策上控制台商出走,不如以更前瞻的視野,以金門為基地,務實的關懷台商子女教育,讓他們高高興興的「根留台灣」。 首先,提供優質的就學環境。倘若金門能有優質的就學環境、生活輔導及照料,應是台商們願意讓子女送來就學的主因;我們以為,這些都還只是基本條件,更重要的是,如何讓台商子女融入金門的生活空間。要達到這個目標,密切師長、學生與家長三方聯繫、互動便相對的重要;定期的舉辦座談會、互訪交流,善用網際網路進行最即時的溝通,都是絕對必要的。唯有加強情感的聯繫,讓異鄉變故鄉,才能讓台商子女教育發展得更恢宏、遠大。 其次,特定教育資源的開發。「役男出境處理辦法」第五條規定:「役男未服役者,不得前往大陸地區就讀。」現行尚未開放大陸專科以上學歷檢覈考試,持大陸專科以上學歷擬返國入學者,往往求助無門。基此,地區應可從提供更多元高等教育的角度切入,尋求與台商學校、大陸名校的策略聯盟及交流,如此,既可廣開金門高等教育的發展空間,更能提供台商子女最好的就學及發展條件,甚而,將金門發展為台商骨幹搖籃,如此,當有助於地區「知識產業」的長足拓展。 再者,朝向創建台商學校的方向發展;目前有就學需求的台商子女不在少數,特別是福建及其周邊地區的台商子女,更應是我們積極爭取及服務的對象。未來,縣府除應持續加強相應的就學宣導及轉介服務外,更應朝向創建台商學校、學人宿舍方向發展;如此,既可為台商子女提供最好的就學服務,更能奠定知識經濟的利基,兼利金門地方發展。 總之,為台商創造一個沒有後顧之憂的環境,保障台商子女的受教權,應是政府責無旁貸的使命;在當前的政治氛圍下,中央實應善用金門的區位優勢,大力發展台商子女教育;如此,「根留台灣,布局全球」或便不僅止於政策口號,而是可能透過健全金門台商子女教育的發展,具體實現!
-
金好康健康檢查請鄉親把握機會!
近年來,台灣地區老年人口快速增加,癌症與慢性病成為健康的最大殺手;「全民健保」制度上路之後,除提供民眾基本醫療照護,更積極宣導「預防勝於治療」的觀念,希望國人改變「諱疾忌醫」的習慣,體認健康之維護,應靠平日事先預防與及早治療,才能避免疾病的發生。 的確,隨著社會人口結構改變、醫藥科技精進、以及醫療體系變遷,疾病的型態已由早期傳染性疾病,轉變為慢性疾病、癌症、精神心理疾病。尤其,癌症堪稱廿一世紀人類的頭號殺手!根據衛生署統計,自民國七十一年至九十四年,惡性腫瘤皆蟬聯國人死亡原因榜首;其中,近年來前五大癌症死因,男性為:肝癌、肺癌、結腸直腸癌、口腔癌及胃癌;女性為:肺癌、肝癌、結腸直腸癌、乳癌及子宮頸癌。 當然,癌症很可怕,但並非絕症,因醫藥科技日益精進,多數疾病皆可透過健康促進及預防篩檢,達到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治療,不但可降低發病,也可減少惡化。因此,健保局從民國八十五年開始辦理「成人預防保健服務」,受理四十歲以上每三年一次,六十五歲以上每年一次之整合性「健康檢查」,但是,僅靠基層醫療單位被動性篩檢,無法及早發現無症狀之個案,唯有深入社區進行族群大規模篩檢,才能早期發現臨床個案。 金門縣政府為加強照護地區中、老年人健康,提高「成人健檢」利用率及品質,自民國九十一年起,連續兩年由烈嶼衛生所優先辦理「重大疾病篩檢與成人預防保健服務」;九十三年起分別委由縣立醫院與改制後的署立金門醫院,會同各鄉鎮衛生所全面推動「整合式篩檢服務暨健康管理照護計畫」。由於縣長李炷烽特別重視地區中、老年人健康,在該項工作協調會中,裁定行銷名稱為「金好康健康檢查」,要求落實執行,除延續健保局給付之健檢項目:B型肝炎抗原、抗體及C型肝炎抗體、骨質密度檢測之外,特由縣府補助經費,增加肝癌、前列腺癌、大腸直腸癌、口腔癌、子宮頸癌及乳癌等項目之篩檢,今年再增加「婦女癌症胚胎抗原檢驗」,期使婦女子宮頸癌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日前,李縣長在主管會報,再次要求相關單位加強宣導,讓鄉親把握機會,善加利用這項醫療資源,因每一位受健檢縣民,縣庫將多支付一千餘元。畢竟,這也是縣民另項「社會福利」,平白錯失機會很可惜! 根據金門衛生局統計,地區自去年三月至十一月底,已在各社區進行二十場次「篩檢」,計有三千二百八十四人接受抽血,其中,血糖值異常四百六十二人、高血壓值異常一千一百七十四人、B型肝炎帶原者一百八十五人;C型帶原者廿七人、大腸直腸癌八人確診一人、子宮頸癌確診二人、乳癌二十五人等指數出現異常,均已建檔追蹤管理治療,希望達到早期發現、早期診斷與治療,增進鄉親身體健康,家庭生活幸福美滿! 總之,過去鄉親對健康概念普遍存有偏差,誤認為老年人生病是自然現象,每每在身體無法承受病痛時才就診,常錯失治療黃金時機!此次縣府特別補助經費,擴大辦理「金好康健康檢查」活動,增列肝癌與婦癌等六項癌症篩檢,希望鄉親能把握機會!
-
點燃生命之火讓社會善心持續送暖
歲末寒冬時節,金門家扶中心於去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在莒光湖畔舉辦「點燃生命之火││九十五年歲末寒冬送暖」活動;雖然,只是地區一年一度的活動,卻是檢驗社會人心價值觀,最具指標性的一項公益活動。 對金門家扶中心來說,憑藉著一股愛心,集結理念相同的社會人士為義工、助養人、助養家族、溫媽媽、展愛隊員,以及為活動時捐助園遊會攤位之贊助廠商,實物捐助者、經費贊助者,大家所呈現的,並不只是辦理活動的流程多麼功德圓滿;更重要的是,藉著活動喚醒了社會善心,讓「人間有愛」藉以具體的發揮。 金門地區在去年辦理過許許多多大型活動,但都比不上「金門家扶中心」這項「歲末寒冬送暖」活動,能實質嘉惠長期受到苦難煎熬的青少年及其家庭。以此次「金門家扶中心」辦理的活動而言,政府單位按法定程序,只能給予小額補助,幸而社會各界善心人士慷慨解囊,匯集了不少「杯水車薪」似的涓滴挹注,方能在陽光普照之下,讓愛心園遊會順利展開。 這項活動引來無數觀眾,然而,似乎只抱著湊熱鬧、逛「園遊會」的態度,只為了飽覽表演的玩票心情,雖然,把現場歡樂人氣烘托得熱哄哄,但看不出寒冬送暖的積極意義。因此,謹將該項活動特殊意義略加闡述,希望鄉親能本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之襟懷,發揮善心良知,踴躍參與之餘,更要能主動捐輸、樂於助養,使這項活動更具特殊意義: 其一、頒發二十年、十五年、十年的助養人或助養家族,他們長期持續捐助所得,助養陷於苦難的家庭及其兒童,應受到大家的敬重,更期望鄉親都能向他們看齊,加入助養人的行列。 其二、表揚模範自強家庭,及頒發中小學、大專學生獎助學金;這兩項活動最重要的意義,是向社會善心人士宣示,大家的善款與善心,使受苦難的家庭獲得重生的希望,支持他們自立自強、努力向學、成長茁壯,將來才能以好的成果來回報愛心付出。 其三、表揚熱心義工,包括溫媽媽與展愛隊,受表揚的只是少數的代表,他們每一個人都是「金門家扶中心」最有力的支持資源,代表著具體的社會善心。 其四、許多單位或個人贊助園遊會攤位,不以營利為目的,只抱著出一分力量的態度參與,並不計較得失,發揮了民胞物與的精神。 「金門家扶中心」舉辦的歲末寒冬送暖活動,似應成為地區社會善心總集結的活動之一。然「園遊會」本身不是目的,觀看表演也不是唯一,而是喚醒鄉親向那些長期投入捐助的善心人士致敬,向受扶助的家庭與青少年,努力向上的表現,表達肯定與提供支持;更重要的是,教導社會大眾感恩惜福的具體作為。 誠然,歲末寒冬時節,「金門家扶中心」所舉辦的「點燃生命之火││歲末寒冬送暖」活動,雖只是一年一度的例行活動,卻是檢驗社會人心價值觀,最具指標性的一項公益活動。期望每一位鄉親,都能效法那些長期助養人,或愛心義工,幫忙受苦難的家庭與青少年。因此,在下一次「金門家扶中心」再辦理該項活動時,請不要忘了出錢出力,大家一起點燃生命希望之火,讓社會善心持續送暖!
-
單車金門行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一本專門介紹騎單車遊金門的單車誌「騎趣金門」特刊,於日前出版;縣長李炷烽認為,該刊物對金門之美有詳細推介,有助金門行銷,堪稱金門最佳的代言書,相當值得推廣。 「單車」早已由往昔的代步功能,轉變為現代人熱衷的健身及休閒器材;就金門而言,道路寬敞、綿密縱橫,兼以空氣清新、鳥語花香,許多「金門通」早將單車視為尋幽訪秘、探索金門的最佳利器,只是少了有效的推廣,尚難形成廣泛的風氣。 事實上,縣府在這方面的投資從不吝嗇。除了五鄉鎮均劃有單車遊覽路線外,少數如高陽路兼設有專用道,小金門甚至還有長達十八點五公里的環島自行車道,硬體設施大抵周全;或許,有許多人會認為「單車金門行」的推廣成效始終有限,甚至只是為了少數特定族群提供的服務,然我們以為,觀光產業的發展,本就無法令人人滿意,重點還在於找出專屬特色,將資源效益發揮到最大,如此,縱然訴諸「小眾」,卻也能形塑優質形象,開展更寬闊的旅遊空間。 再說,就金門的地理環境、人文風情、遊程開發而言,正是開展單車旅遊的最佳寶地。金門是個充滿人文內涵的島嶼;「團進團出、到此一遊」的旅遊型態,或可看到金門的皮毛,卻不能體會金門的精髓;因有更多可觀的物件潛藏在狹隘的巷弄裡,更多豐沛的人文蘊含於和煦的言談間;坊間部分民宿業者以「私房行程」為號召,開拓另類旅遊領域,便為適例。因為,「單車遊」可充分體現人與環境的互動,將旅遊置於和緩、怡適的氛圍中;騎累了,可找片樹蔭歇腳,或與鄉人哈拉兩句,如此更可深刻融入金門的人文及旅遊環境,留駐更深刻的旅遊記憶,此對遊客及金門而言,都應是最佳的旅遊型態。然不可諱言的,我們無法指望「單車遊」可能取代遊覽車的走馬看花,但至少公部門有必要輔導地區業者推出單車遊程,讓消費者有更多的選擇,更讓金門遊的印記不僅止於停留在「景點、軍事、古厝,及購物」上。 誠如單車誌書中所言,「單車,不只是單車而已!」以單車發現金門角落的樂趣,實是一項可推展的專項旅遊。現今,「金門遊」的遊程大抵集中特定的觀光景點,許多饒富特色、遊覽車到不了的聚落、場所,每每成了遺珠之憾。如能借重單車行的機動與悠閒特性,當有助於深掘金門島鄉的雋永人文及特色,兼利金門觀光的永續發展。然要讓單車遊可成為金門受歡迎的遊程,還有許多前置工作要做;諸如:廣泛設置單車專用道,周全質價的合理性,配合民間社團定期舉辦相關活動,邀請知名單車旅行家進行遊程會診,營造更完善、親和的單車騎賞環境,都是亟待突破及努力的事項。 總之,「騎趣金門」一書的刊行,或只是諸多旅遊刊物之一,卻可為地區的旅遊型態找到全新的發展方向;然而,旅遊型態的開展及轉型,除了訴諸合理、溫馨的服務外,更應側重「消費同理心」的發揚;如何以最合宜的硬體設備,搭配最人性的服務,讓消費者覺得「不虛此行,意猶未盡」,方是單車金門遊能否成功的重要關鍵。為了金門觀光產業永續發展,為打造專屬的金門特色,單車金門行,實宜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
強化全民防災觀念維護公共安全!
─兼向勞苦功高的打火弟兄及志工賀節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119消防節」,屬於全體消防人員及義消、救難、婦宣與鳳凰志工的日子;日前,金門縣消防局提前舉辦慶祝「第十二屆消防節大會」活動,地區各界首長到場致賀,頒獎表揚績優人員與志工,場面溫馨熱絡,其喜洋洋! 眾所皆知,「119」電話號碼,是消防機關提供全天候火警、緊急救助、救護之服務專線,民眾只要遇到危難撥打「119」電話報案,「救災救護指揮中心」即會依據案情需要,透過指揮系統立即派遣消防車與打火弟兄、或救護車與醫護人員迅速趕往現場,提供必要的災害救助及救護,減輕民眾生命財產之損害。因此,為加強宣導全民消防安全知識及防災觀念,政府特於民國八十五年,訂每年的一月十九日為「消防節」,除為擴大公共安全宣導,推廣全民消防教育之外,並藉以表彰消防人員不分晝夜、犧牲奉獻冒險犯難的精神,別具一番象徵意義! 事實上,早期的消防工作,純係以火災之防救為主,並未負責救護工作,惟因火災發生時,往往有人員傷亡,而民眾撥打「119」電話報案,第一個趕到災害現場的,就是消防人員,必須先把傷患送往醫院治療,因此,「九二一大地震」之後,政府於民國八十九年公布「災害防救法」,將「預防火災、搶救災害及緊急救護」三大任務賦予消防單位,所以,消防工作除了防火救災之外,更包含各種天然與人為災害之搶救,更具挑戰性。 金門縣消防局成立於民國八十九年五月九日,迄今已邁入第七年了,除位於金寧的局本部大樓之外,也在金湖、金城、金沙成立消防分隊,並興建嶄新的專屬辦公樓房,而島外島的烈嶼分隊,專屬消防樓房也將在年內落成啟用。同時,消防人員、義消大隊均擴編,而且,消防車、雲梯車、救護車及各項救助器材,也不斷的充實更新;更重要的是,各鄉鎮消防分隊,結合義消、志工,擴大「防火、防災」觀念宣導,並對轄區高樓、工廠等進行火警模擬搶救、與人員逃生演練,大幅提升地區的預防火災、搶救災害及緊急救護應變能力,以維護公共安全,確保鄉親生命財產免於災害損失。 日前,消防局提前舉辦慶祝「第十二屆消防節大會」活動,縣府主任秘書翁廷為致詞時,除為打火弟兄加油打氣,肯定警義消平日訓練有素,為鄉親的生命財產安全,上山下海、赴湯蹈火犧牲奉獻,甚而在全國性消防競技大賽屢獲佳績,而且,特別轉達縣長李炷烽對於警義消工作努力的慰勉之意,期許加強建置各種災害預警系統與救災體系,精進專業知能與技能,以及強化橫向聯繫,統合地區救災資源,讓鄉親的生命財產安全獲得更好的保障。 誠然,「多一分防災準備、少一分災害損失!」消防局長黃怡凱也在慶祝大會上,期勉全體消防、義消、志工同仁,應記住消防人員不是只會打火、救災,更要積極推動全民參與防災、救災的觀念,惟有落實全民消防,才能確實達成保障全民生命財產安全之目標。 今天,又逢一年一度的「119消防節」,謹讓我們向全天候肩負防災、救難的打火弟兄及志工們說聲:「謝謝!」並祝福佳節快樂!
-
期待省府協助推動金門未來三大發展重點!
福建省政府日前召開年終檢討會,釐出擴大「小三通」、金嶝大橋興築、成立特別行政區等地區未來三大發展重點趨勢,顏主席期勉省府全體員工重視,並協助爭取推動,促其早日實現! 鄉親皆知,服務軍旅近四十年,官拜中將的省府主席顏忠誠,曾任陸軍副總司令,並先後擔任馬祖、金門防衛司令官,無論人品或風範備受各界景仰;尤其,獲層峰拔擢出任省府主席,八年多任期內善作溝通橋樑,適時把金、馬困難與需求向中央反映,爭取重視與解決,為省民謀福祉。尤其,顏主席勤走基層,深入金、馬離島及海內外,反映地方需求,爭取重大建設,施政作為除獲層峰肯定,更廣受金、馬鄉親崇敬與愛戴。 綜觀此次省府年終檢討會,除具體檢討年來工作得失,更重要的是,顏主席盱衡當前金門現況,島上駐軍大量撤離,金門不可能再是戰地,將逐步成為「和平島」,取代港、澳「中轉」的地位,因此,認為金門未來要繁榮發展,如能興築「金嶝大橋」,再輔以相關配套措施,諸如設立「加工出口區」、「免稅經濟特區」等等,並爭取「小三通」擴大適用對象,倘若國人均能以「小三通」往來兩岸,對金門整體發展將大有助益。 事實上,民國三十八年「國、共」兩軍在「古寧頭」大戰之後,金門成為「反共的最前線」,也淪為美、俄兩大強權武器的試驗場,島上曾駐守十萬大軍枕戈待旦,部隊的主副食、日用品均在營區附近採購;居民無論是種菜、養豬、捕魚或採蚵,也皆賣給阿兵哥,甚至,只要在軍營附近洗衣或賣冷、熱飲,皆能維持起碼的養家活口,換言之,島上官兵的薪餉、親友匯寄的新台幣,幾乎都花在島上,帶動地方繁榮發展,市街一幢店面曾飆漲到二千多萬元,不在話下! 如今,隨著兩岸關係日漸改善,駐軍大量撤離,未來只有靠發展觀光,或擴大「小三通」,讓台灣地區二千三百萬人民,能憑身分證由金門「中轉」往來兩岸,唯有更多的人潮,才能帶來商機,增加縣民就業機會;特別是大陸有十三億人口,近年來經濟大幅起飛,外匯存底高居世界第一,許多大陸同胞抱著大把人民幣出外旅遊,無論走到那裡皆備受歡迎。根據報導,「阿陸仔」到台灣觀光,名牌、名產、化妝品整箱搬,消費力令人咋舌,未來金、廈兩門若能形成共同旅遊圈,每年到廈門的二千萬觀光客,只要其中部份到「金門遊」,將帶來無限商機! 值得正視的是,大陸將「海西計劃」列入「十一五」規劃之中,對台商已產生「群聚效應」,不僅吸引電子、石化、機械產業爭相投資設廠,甚至,連台灣高科技的光電、軟體、生物醫藥產業,也「大廠出走、小廠跟進」,相繼悄悄來到與金門一水之隔的翔安區落戶,而今而後,咱們的門前有一個台灣搬來的科學園區,如果再有一座「金嶝大橋」貫通,不但電子新貴可到金門設籍定居,鄉親也能前往就業,更能引進大量陸客「金門遊」! 總之,省府年終檢討會釐出擴大「小三通」、金嶝大橋興築、成立特別行政區等未來金門三大發展重點趨勢,顏主席期勉省府全體員工協助爭取推動,促其早日實現,值得鄉親期待與感佩!
-
請啟動緊急醫療救護機制把雅仁救回來!
因車禍頸椎斷裂的廿六歲鄉籍女青年徐雅仁,已昏迷在加護病房十多天了。束手無策的家人,只能等待奇蹟出現;縣府社會局長盧志輝前天代表因公赴台的縣長李炷烽,前往署立醫院致贈慰問金表達關切,並表示將協助度過難關。 徐雅仁車禍受傷昏迷事件,在縣府網路留言板上引發鄉親高度關切、與熱烈討論,凸顯金門醫療急救設備不足,以及欠缺有效支援體系!畢竟,「醫療資源不足」一向是鄉親的最痛,生活在島上,沒人能把握自己不是下一個「徐雅仁」,亦如同其家屬,對金門醫療的無奈! 記得縣立醫院改制為「署立金門醫院」之時,蒞臨主持剪綵的衛生署侯署長信誓旦旦表示:「醫療不中斷,服務不打折!」而且,強調基於環境的限制,離島醫療將儘量採取「病人不動、醫生動」的作法因應。如今,徐雅仁因頸椎斷裂無法移動後送,侯署長聲稱的緊急醫療支援體系,到底在那裡? 目前,徐雅仁的主治醫師為榮總精神外科專科醫師,但留在金門與後送的差異,在於有沒有龐大醫療體系的支援及啟動。不久前,台中市長胡志強夫人邵曉鈴女士因車禍重傷,若非當時動員台省名醫會診,傾集龐大的醫療資源及後援體系,怎可能挽回胡夫人的生命?所謂「生命無價!」我們不忍質疑名人對此享有的特權,只是,「徐雅仁事件」卻讓我們再一次感受到離島的居民,繳交同樣的健保費,卻遭遇如此的不平等! 車禍發生後,不少網友撻伐貨車司機,也獲其說明回應;然是非對錯、責任歸屬,有待司法釐清,然當下最重要的,是如何保住「徐雅仁」的生命;多數網友感同身受,主動的留言為家屬打氣、加油。可是,對家屬而言,在無法確保金門有更多、更好的醫療團隊、與設備挽救雅仁性命的同時,可倚仗的,也就只有眾人的祝願了。猶記得胡夫人受傷之後,胡市長聲淚俱下向社會大眾請求「救救我太太!」那情那景的畫面,令全國民眾動容!同樣的,今天,家屬「救救徐雅仁」的吶喊呼聲,有誰聽到?我們認為,眼前的「徐雅仁」,已非特定的個人,而是生活在金門島上的每一位鄉親! 或許,「雅仁」家屬唯一的祝願,是能傾最好的醫療設備和醫師,讓她儘快脫離險境,甚而是向佛祖或上帝借時間,請求死神放手。然而,盱衡金門目前的醫療現況及支援體系,恐怕求天好過於求人!因此,我們要籲請衛生署能「設身處地、感同身受」的主動關懷,將個案變通案;也請地區的電子媒體,共同伸出援手凸顯問題,以「邵曉鈴模式」,啟動緊急醫療救護機制,把雅仁寶貴的生命搶救回來! 誠然,金門鄉親與國人繳一樣的健保費,卻得不到同樣的醫療服務;此或囿於地理環境,怨不得人,然在人力所及範圍內,在「病人不動、醫生動」的前提下,難道離島居民就無權擁有最完備的醫療設備,以及最周全的緊急救援體系? 如今,再多的辯解、說明都是推托之詞,能讓雅仁儘速脫離險境、讓家屬免於惶惶心憂,才是最要緊的正道。冀盼衛生署能正視金門鄉親最沉痛的心聲及吶喊,踐履「病人不動、醫生動」的宣示,緊急派遣醫療急救團隊前進金門,把「徐雅仁」救回來;同時,也請鄉親們共同發揮念力,齊心祝禱「徐雅仁」脫離險境,康健復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