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文學
-
溫暖的循環
冬天的午後,陽光懶洋洋的灑在房間的原木地板上。我翻出衣櫃深處,一件洋基隊的的棒球外套掛在那裡,深藍色的毛料起了些許的毛球,但滿滿的樂高刺繡圖案依然清晰;旁邊還放著一件羔羊捲毛迷彩雙色背心,厚實的手感,帶著淡淡的木頭香氣。 這兩件衣物各自承載著不同的記憶。棒球外套是一位學生家長淑津送的,他有一個可愛的女兒,是我多年前帶的小一新生,換季時,他會把穿不下的二手衣送給我的孩子,就這樣,我們成了好朋友。而棒球外套是他送女兒的禮物,以為高中生都會喜歡,可是女兒怎麼都不肯穿,就想到我家的二寶,我當然滿心歡喜地接收了,沒想到,孩子大的快,穿了一季,袖子也短了一截。我把它套在身上,尺寸剛剛好,從此,棒球外套成了我的寒冬標配,兜兜轉轉,現在成了我的心頭好。 至於那件羔羊毛捲背心,原本是我冬天的戰鬥背心。當低年級老師,我自詡是小小兵的團長,每每穿上迷彩背心,就覺得瞬間能量滿滿,那時小兒子三年級,也喜歡迷彩風,背心自然就換他穿了,有一陣子,我差點忘了那原本是我的戰衣呢!還曾經頭戴鴨舌帽,手比童軍三指禮,以華山市場為背景,拍了一張濃濃懷舊風的街頭照,仍珍藏在我的手機相簿。 現在,孩子們都長大了,各有各的一片天空。但是外套和背心卻成了我的禦寒寶貝,穿上它們,是另一種陪伴,彷彿又回到了那段快樂的時光,溫暖了我的身心。
-
我會想妳的!
這裡是個非常溫暖的社區,大部分的住戶都是六十五歲以上的長者,他們擁有豐富的人生經驗與智慧,衣食無憂的經濟能力,而且大部分的住戶對我非常好……。而「亮亮」,是對我很好的住戶之一。 亮亮跟我說她是「青暝牛」沒有讀什麼書,可是在我心中,她是社會大學的資優生。 我發現有一位瘦弱的女士經常來當她的小幫手,有一天我跟亮亮說,她看起來很像妳的丫環,亮亮笑著說,「她是我的終極保鑣!」這時候我才恍然大悟我失言了,後來我才知道她是亮亮退休以前的員工,更是多年的好友;亮亮沒有非常強烈的宗教信仰,可是卻有著宗教家的精神,用慈悲心關懷周圍的人事物,慷慨大方,勇於付出凡事不計較,結果收穫更多。她不必特別交待,快遞主動幫她把包裹直接送到她家門口;門口的保全主動幫她看頭巡尾;親朋好友以她為中心,圍成一個互相關懷的大家庭。人緣極好的她就像溫暖的太陽,只要她一出現,眾人就喜歡圍著她,享受著她帶來的平安喜樂……。 曾經,我以為這個社區是我職涯的最後一站了,沒想到,天總是有不測風雲。 我跟亮亮說,「我已經離職了,我會想妳的!」她平靜地回答,妳要怎麼想我那是妳的事,我會不會想妳也是我的事,我下禮拜要拜拜,我會幫妳準備一個很「青操」的便當,到時候妳記得到捷運站來跟我拿……。
-
【小說連載】大箍呆
「如果有人說呢?」 「老實告訴你,我不會討厭,但會生氣!我希望秀香將來能嫁一個好丈夫,而不是跟著我受苦。因為她實在太可憐了,自小沒有父母,被我娘收養後又遭受她的虐待,老天爺對她實在太不公平了。她的後半生應該找一個好婆家,又有一個疼愛她的好丈夫,而不該被定位在我們這種家庭。」 「要是你娘堅決要你們成親呢?」 「你西安是我的好朋友,我們從小一起長大,我的個性你最瞭解。當年聽你的勸導,要把秀香當成妹妹來看待,我沒有辜負你的一片好意。自此之後就以兄長的立場來照顧她,她能在逆境中平安長大,相信你我都會感到高興。而且我們兄妹的好感情,我娘也看在眼裡,她怎麼會堅決要我們成親呢?如果她有這個意思,我也不會答應。」 「秀香是一個善良的女性,長得又漂亮,勤奮更是有目共睹,將來必是一個勤儉持家的賢妻良母。如果你娘有意讓你們成親,你應該答應才對。」(一六)
-
【鳳凰古城、天門山……張家界8天之旅】天門洞、天梯、玻璃橋、鬼谷棧道、天門狐仙秀
張家界風景區範圍很大,是我們第四、第五天的行程,甚至第六天的「袁家界」也在那範圍內。好看的景點實在太多,其中張家界森林公園金鞭溪、黃石寨、袁家界、天子山、十里畫廊等。天門山(玻璃棧道九十九道灣,世界上最長的索道),張家界大峽谷世界最長的玻璃橋所在地。 張家界大峽谷集山、水、洞於一身,是張家界地貌的博物館,在這裡可觀賞到北溫帶喀斯特地形的全部風景。峽谷裡更是植被繁茂,空氣清新,清涼舒爽,溪水上瀰漫著一層薄霧時,有如置身世外桃源,看著千峰聳立,萬石崢嶸的自然風光橫跨千山峰之間,腳上是仙境般的美景,腳下是萬丈深谷,千山聳翠,一泓碧水,堪稱自然絕景,這般奇妙的體驗一定要親身感受才能體會。 但,上張家界一帶山區要注意的安全問題,第一最好所穿的布鞋鞋底要抓地力強止滑的,我還看到有人穿涼鞋,很危險!我們在張家界的時間剛好有遇上下雨,幸好雨勢不大,但雨濕路滑,在停車場處會有許多小販賣防水鞋套,如果布鞋不能止滑又套上防水鞋套反而糟糕,我的同居室友走階梯時就因此滑倒摔了一跤,所幸不嚴重,否則在那裡連找醫生都困難! 上張家界的交通工具,遊覽車、接駁車,電扶梯、纜車,甚至好玩又刺激的懸崖高空飛索,有些人不敢玩,我是想再來一次,還有二段彎彎繞繞的長坡溜滑梯,必須綁著一塊他們給緩衝止滑布,還要穿厚手套,我和領隊玩PK,看誰先滑到終點,玩得很開心,但腰和屁股都快受不了。 天門山天門洞 天門洞,世界上最高海拔的天然穿山溶洞,門高131公尺、寬57公尺、深60公尺。南北對開於千尋素壁之上,扶搖通天,氣象亦是變化萬千!似明鏡,似天門鑲嵌於蔚蔚天幕之上,氣勢磅礡,更是盡顯神奇造化的絕世奇觀。獨特的地形讓天門洞在當地被視為神聖的象徵。 1999年世界特技飛行大師曾架機穿越天門洞,自此更引起世人的加關注。 天梯 由於上天梯陡峭而且台階窄小,九百九十九個階梯,本團只有三位敢挑戰用爬的,其餘的跟我一樣乖乖坐電扶梯,天門山於2014年起在山壁中新建有長達897公尺的10層手扶梯,分四段方便旅客上下天門洞。天門山纜車長達7,455公尺,單趟乘坐時間約30分鐘,是全世界最長的觀光客運纜車。 天門山是個讓人腳酸又腿軟,既愛又怕禁不住考驗的地方。在張家界的這幾天每天像在行軍操練一樣,走不動也得走,前面的美景會吸引著你自然前進,後面的人群也會把你往前推。幾乎到那裡都要排隊。半小時至一兩小時很正常,只能站,沒得坐。張家界一天走上一萬多步,含上下階梯,那真的是體力和耐力的大考驗!我們都慶幸過關了,沿途風光美得讓你忘記所有的疲憊和酸痛,去過一次永生難忘,再累都不悔! 玻璃橋(雲天渡) 大峽谷玻璃橋,是個網紅景點,也是世界上最高最長的玻璃橋。這座壯觀的玻璃橋卻被取一個夢幻的名字叫「雲天渡」,寓味著走在上面如渡雲端每一步都像漫步在天空中。在霧氣環繞時,橋上的人就像雲中仙,走玻璃橋每個人都必需穿上他們發的鞋套,以保護橋面。有些人膽小不敢走,看著橋底的萬丈深淵嚇得腳發軟,只能抓緊旁邊欄杆走邊界。我們倒是在橋上擺各種姿勢拍照拍得很開心。 鬼谷棧道(天空之路) 鬼谷棧道位於天門山國家森林公園內,因為懸於鬼谷洞上側的峭壁沿線而得名。鬼谷棧道起倚虹關,止於小天門。這條棧道既不在懸崖之巔,也不在懸崖之側,而是全線都立於懸崖的中間,其中比較驚險的一段則是「天空之路」,這段玻璃棧道懸空在山崖間非常透明,低頭就能看見倒映在腳下的藍天白雲,讓人心跳加速腳底發麻。 天門狐仙秀 狐仙秀是來天門山不容錯過的。它是世界上第一齣以高山奇峰為舞臺背景,以山澗峽谷為表演舞臺的山水實景演出;也是目前世界唯一一齣在山水實景中演出,並有完整故事情節的音樂劇且美女如雲。 天門山壯美瑰麗的奇峰險壑、峽谷裏的飛瀑流泉、空中的霧嵐飛煙、山上的林木花草皆成為該劇舞美效果的構成元素,也成為該劇實現特殊藝術表現力和巨大視覺效果力的獨特資源。約有五百位表演者,可謂聲勢浩大,宛如仙境的奇幻場景,也讓我們開了眼界。 張家界是很值得一遊的,只要你備好健康,存夠體力能量,經得起考驗!趁還能走能爬時去一趟,真的今生無憾!
-
勵志的豆芽菜
鐘響,導師進到教室,在黑板左側寫下每日的勵志語錄,我迅速抄錄在筆記本,回家後再謄到自己的日記本裡。這是許多年前南部一所高職,我讀的是會計統計科。 一入學就明白這並非我喜歡的科系,休學念頭不斷盤算縈繞,這計畫沒敢跟父母提起,卻在週記裡娓娓而寫。未料,學期末的家庭訪問,導師竟跟母親道出我的想法。她分析並提供意見給我和母親,建議把職校讀完再以同等學歷報考插班,不浪費時間也給自己完成了階段學程。 高一下期,開學典禮後,導師把我留在原處:「繼續留下來讀嗎?」我點點頭,她又說:「那麼這學期妳來當學藝股長。」我驚訝的看她,以為自己聽錯。在班上,我一直是個沉默者,而且個性容易緊張、害羞,連舉手發問都會臉紅,無論如何都不是能自在於大庭廣眾中侃侃而談的人。 導師鼓勵我:「妳不是想當老師嗎?當老師怎麼可以害怕上台講話?」我垂頭語塞,她繼續道:「要不要試試看,給自己一個機會。」導師睿智,懂我的罩門,簡單的話便擊中要害。猜想她經過一學期觀察,比起其他同學僅是讀讀黑板的人生格言,我卻不斷天天跟著繕寫,故而她今天想試探我心中的正能量。的確,我告訴自己,沒有壓力哪來成長,豆芽菜因為施加壓力而茁壯;鑽石歷經極度高壓成為硬度最高的物質,接二連三大自然的勵志故事腦海一一湧現。 第一節下課後,我抬頭挺胸堅定地進入導師辦公室,決定接下任務,給自己勇氣,也給自己機會挑戰壓力。走廊旁的禿樹已開始抽出新芽,春的伊始,我仿佛是小豆芽菜立了大志向。
-
【小說連載】大箍呆
西安點點頭,卻也不斷地想,該如何向昆山開口呢?當年勸他把秀香當成妹妹看待的是他,現在竟然要勸他跟秀香成親,這樣不是自相矛盾麼?或許事隔多年後,昆山已忘記這件事,他疼惜秀香的最大理由,是不願意見到她被他娘虐待,並不是要跟她成親。但這些只是他的猜測而已,他必須把他娘交代的事透露給他,然後聽聽他的意見和想法。 於是有一天,他趁著與昆山聊天的機會,兩人聊啊聊,他竟故意聊起了秀香。 西安說:「俗語說:『三年無死成大人』,這句話對你們家秀香來說,簡直再恰當不過了。」 大箍呆不解地問:「怎麼說?」 「秀香當年被你娘打得要死,罵得幾乎快『臭頭』,如果不是你良心發現袒護著她,那有今天的秀香。」 大箍呆據實說:「雖然做兒子的不該批評自己的母親,但憑良心說,我娘的做法是不對的。既然要收養人家,就要善待人家,怎麼能用那麼粗暴的手段,來對待一個可憐的女孩。說真的啦,我很討厭人家說秀香長大後要跟我做大人,所以我娘每次打她,我都會在旁邊喊著:打死她、打死她。但經過你的開導後,我才猛然醒悟,我的說法和我娘的做法都是不對的。這也是我後來把她當成妹妹看待、處處袒護著她的最大理由。甚至很高興看到她成長,內心似乎也沒有小時候被我娘虐待時的陰影,而且發育正常,長得又亭亭玉立,除了日常家事,也戴起斗笠,捲起褲管,協助我農耕。她的勤奮與為人處事,都受到許多村人的讚賞,這也是我感到欣慰的地方。」 西安試探著問:「小時候你討厭人家說秀香長大後要跟你做大人,當你們都長大後,如果有人再這樣說,你會不會討厭?」 大箍呆果斷地說:「看到我們兄妹的好感情,我保證,沒人敢再這樣說。」(一五)
-
【生活感懷】高粱酒之什
〈高粱酒〉史材鐺 風吹戲高粱 搖晃身骨演皮影 香氣氛圍繞 〈夢境〉顏曉曉 夜深夢朦朧 幽影輕輕入心扉 醒後似空靈 〈灰燼〉微雨山嵐 情感的痕跡 飄忽不定地舞動 只剩淡餘溫 〈秋情難寄〉洪榮利 暮色蒼茫中 蟬鳴鳥喧客愁濃 秋月正朦朧 〈彩色甜椒〉莊萬生 涼拌很脆甜 炒菜搭配增色艷 可口吃不厭 〈晨光〉陳文卿 晨露鳥歡鳴 曉光輕撫花香濃 清涼心愉悅 〈奮鬥〉許靜華 人生之命數 七分打拚三憑運 有成功希望 〈楓情〉呂馨 傾盡一世情 春翠秋彤織倩影 寒聲把夢醒 〈日出〉林明樹 天光灑大地 山川景色添新碧 溫馨且亮麗 〈水塘秋色〉王筠筑 塘邊野薑綻 西風愁起水波間 菡萏香消殘 〈水仙〉梅靈 金冠玉臉龐 輕盈點波舞袖長 水鏡自憐香 〈品茗賞景〉陳月霞 啜一口香茗 蒼穹無際映翠微 思緒乘雲飛 〈運筆〉林美雪 橫豎撇捺推 筆墨濃淡寫風月 落字如削鐵 〈幽會〉蕭碧如 幽境訪古蹟 小徑微雨人煙稀 拱橋情詩遞
-
從〈被遺忘的時光〉到《Welcome to Peng-Hu》─ 陳宏銘的音樂旅程
回到澎湖,為故鄉音樂扎根 2009年,陳宏銘的生活有一個大轉變,那就是他決定搬回故鄉澎湖定居,並摒除其他雜事,回歸純粹的音樂生活,包括創作與演唱。 澎湖有美麗的海洋,但若要在此地從事音樂工作,任誰都知道不是好環境。但陳宏銘的本意既然是為故鄉奉獻,其他就不太計較了。 他獨資成立了「菊島音樂文化有限公司」,做為對外接案的窗口。並在2009年10月發行《深情教父陳宏銘被遺忘的時光壹~套牢》專輯,收錄十一首作品,其中自己作詞作曲的歌有九首。另外三首中,一首是他作曲、但由杜海蓉作詞的〈心早就給了你〉;一首是他早年校園民歌時期唱過的〈大海邊〉;還有一首是好友葉佳修的〈外婆的澎湖灣〉。以這張專輯,陳宏銘開始整理人生中的得意之作及喜愛的他人之作。 2011年11月,適逢中華民國建國百年,陳宏銘發行了《被遺忘的時光貳~中華民國好》單曲。2018年2月發行的《被遺忘的時光叁~愛你一萬年》則收錄十首歌,包括他所喜愛的八首老歌,如〈南屏晚鐘〉、〈愛你一萬年〉等,以及兩首自己的舊作〈被遺忘的時光〉及〈落花〉。 到了2022年5月,陳宏銘終於推出一張以澎湖為主題的創作專輯《被遺忘的時光肆 Welcome to Peng-Hu》。這張專輯是對澎湖愛的禮讚,全都由他作詞、作曲及演唱,大部分是閩南語歌。澎湖共一市五鄉,陳宏銘替每個行政區都寫了歌。包括〈望安的月〉(望安鄉)(華語歌)、〈白沙的風車轉啊轉〉(白沙鄉)、〈湖西的心最美〉(湖西鄉)、〈七美的愛〉(七美鄉)、〈西嶼響〉(西嶼鄉)及〈日落馬公城〉(馬公市);再加上〈Welcome to Peng-Hu〉(英語歌)、〈鎖港最多情〉、〈山海心相繫〉(華語歌)、〈天人菊〉(華語歌)、〈觀音亭之戀〉、〈澎湖是咱的故鄉〉以及重新編曲用來收尾的〈被遺忘的時光〉(華語歌),整張專輯雖然包括三種語言,但內容完整而統一,絕對是澎湖音樂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經典之作。 將澎湖的俗諺入歌 即使陳宏銘出身澎湖,但為澎湖寫歌一點都不容易,這也是為什麼他回到澎湖定居超過十年才推出《被遺忘的時光肆 Welcome to Peng-Hu》這張專輯的原因。陳宏銘是西嶼鄉人,在〈西嶼響〉這首歌裡,他巧妙地融入了「西嶼響,半暝仔爬起來嚷」這句俗諺: 西嶼響 船入港 半暝仔爬起來嚷/西嶼響 船入港 半暝仔爬起來嚷// 西嶼的下埔 日頭來帶路/褒鳥仔在天頂叫 褒歌嘛來講古/宅岸甲風攬牢牢 年後種土豆/小管土魠是上蓋讚 麵線炒石蚵// 西嶼的暗暝 月娘來帶路/海湧大橋相意愛 牽手來散步/燈塔船火做尪某 互相來照顧/西嶼的熱情像火爐 逗陣來七逃// 東邊過海是媽宮 西邊看海日頭落/古厝砲台鬥嘴鼓 講阮古早叫漁翁島// 西嶼鄉舊名「漁翁島」,在1970年12月第一代澎湖跨海大橋尚未完工通車之前,西嶼鄉與白沙鄉、湖西鄉及馬公市並未相連,是個獨立島嶼,較為貧窮落後。「西嶼響,半暝仔爬起來嚷」這句俗諺的起源是因為半夜裡退潮後、漲潮初之間,是捕魚的好時機,西嶼鄉的漁民夜半捕魚,村民因為漁獲豐收而滿懷歡喜,嗓門一開,聽起來就像在爭吵(相嚷)。 像〈西嶼響〉這樣的歌,如果不是在澎湖久居,是不可能寫出來的。而如果不是陳宏銘的用心,這樣的歌也可能永遠沒有人寫。 找回校園民歌的「初心」 許多人回顧校園民歌的發展史,慣以1975年6月6日楊弦在台北中山堂舉辦「現代民謠創作演唱會」為起點,如果是這樣,則2025年就是所謂的「民歌五十」。在2025年,將有多場以「民歌五十」做為號召的大型演唱台北、台中及高雄等地陸續登場,而做為校園民歌運動的老兵,陳宏銘對「民歌五十」有自己的計劃。 事實上從十幾年前回到澎湖後,陳宏銘即經常舉辦個人民歌講唱會,地點包括澎湖及台灣本島,甚至曾去過金門多次。他也常參加多人一起演出的民歌演唱會。隨著歲月增長,逐漸有民歌手退出幕前演出,但陳宏銘一直是在線上的歌手。 陳宏銘始終懷念當年《民謠風》的slogan:「純樸的聲音,走調的旋律」。所謂「走調」是一種自嘲,意味著創作者/演出者是個素人。「民歌」後來因為商業化而沒落,是因為忘記了初心。以「民歌五十」為號召的大型演唱會中,不乏職業歌手,他們的歌藝或許更「專業」,但已失去民歌的原汁原味。 在2025年,陳宏銘計畫以「初心」為slogan舉辦多場音樂會。他打算巡迴台灣各地講唱,其中當然包括澎湖及金門的場次。除了繼續推廣音樂,也提醒自己莫忘初衷。 以澎湖為立足點,陳宏銘唱向世界。澎湖何其有幸,有像他這樣愛鄉愛土的子弟。而台灣何其有幸,有這樣一位純粹的音樂創作者。 (下)
-
易水三俠中的宋如意
歷史上「刺秦」的典故,對無數中國人來說是耳熟能詳的故事。 有古籍記載:燕丹送荊軻易水之上,高漸離擊筑而歌,宋如意和之。 其中的荊軻,高漸離以及宋如意這三人這就是所謂的「易水三俠」。 多數的人從閱讀歷史中比較對荊軻,高漸離的名字熟悉,但是對宋如意這名字就陌生多了。 宋如意這號人物又是誰?史料上又是如何記載他的?為何僅有一些非正史的古籍中僅簡單幾筆隱約地記上他模糊的形象?真是叫人好奇。 因為,如《國策》和《史記》等古籍上俱無記載「宋如意」之名。 但是魏晉大詩人陶淵明的《詠荊軻》一詩中,則有「漸離擊悲筑,宋意唱高聲」詩句,詩中的「宋意」或指的就是宋如意。 另外,《水經注》一書中也引用了《燕丹子》(《燕丹子》一書的成書年代不詳,不少學者經考證,提出秦漢之間、東漢之說,但莫衷一是,難成定論)的記載,描述了荊軻入秦時,太子丹及知謀者皆白衣白冠送之於易水之上,荊軻起為高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高漸離擊筑,而有人和之。這裡和歌之人雖未直接點名是宋如意,但在民間傳說,和文學作品中,宋如意則常與荊軻,和高漸離一同被提及,為這段悲壯歷史的見證者。 可見燕丹在易水之上送別荊軻時,高漸離擊筑而歌,宋如意則在一旁和之,這一幕可是充滿了世間鮮有的俠義,與悲壯的場面! 但「易水三俠」這樣的稱呼,在傳統的歷史記載,或文學作品中並不常見,這可能是對當時參與易水送別,與荊軻有著深厚情誼的幾位人物的一種雅稱吧。 不過宋如意在易水送別的悲壯俠義故事中,雖然不如荊軻,高漸離等兩人那般名垂青史,但宋如意在一些古籍與非正式史料上的存在也為這個故事增添了一份悲壯,與豪情。 宋如意跟著荊軻的悲壯歌聲應和,也表達了對荊軻的敬佩,與送別的不捨。 儘管歷史上並沒有直接關於「易水三俠」中宋如意的詳細記載,這個故事比較是流傳在民間傳說,和文學作品中,如《史記.刺客列傳》等,但其中也並未有詳細提及宋如意的生平事蹟,實在是令後人遺憾。 不過,關於宋如意更詳細的事蹟,和背景,在歷史文獻中的記載不多,但這就需要我們發揮想像力,去填補那些未知的空白,因為在國學,和傳統文化的範疇內,我們可以將宋如意視為一種文學形象,他更代表了古代俠士的一種精神風貌,即慷慨悲歌,也重情重義。 這種俠義的形像在古代文學作品中屢見不鮮,反映了古代人們對於俠士文化的崇尚,和追求。 無論如何,易水送別中的「易水三俠」故事,以及其中每一位人物的慷慨悲歌,重情重義形象,也早已都深深地烙印在了中華文化的古今縱橫的長卷之中,成為了永恆的人間經典了。
-
難忘的作文題目
高二時,國文老師是一個很不修邊幅的男老師,他首如飛蓬,且大概除了上課之外,他的煙是不離手的。彼時校園並沒有禁煙,國文老師堪稱是個老煙槍,他都是在進教室前一刻才將煙捻熄,然後將手往身上的褲子一擦,然後才走進教室,但對老師的這樣行為,我們都不會在意,因為老師個性隨和,待我們都好,不會要求我們成績,反而對我們的要求不管有理無理,他常常是照單全收,可以說把我們都寵上了天。在當時還很講求「尊師重道」的年代,我們的表現顯得那麼離經叛道,但是老師都不以為忤,所以全班都很喜歡他。 這樣不被世俗框架的老師,出的作文題目也常常令我們摸不著頭緒,總是要思索一番才能下筆。即便身為明星高中的文組女生,也常常有卡關的時候,但總算都能過關,同學也有幾篇作文,頗得老師讚賞,老師都笑我們說「妳們總是喜歡哀哀叫,但還是有人可以寫出好文章來,所以不要急著否定老師出的作文啊」,但是有一次的作文題目,還真把我們考倒了。 這一天老師在黑板上,寫下作文題目「世間女子」這四個大字,看到這樣的作文題目,底下的我們馬上嘀嘀咕咕的說著「什麼嘛!要怎麼寫啦!」「老師換一個啦」,抱怨聲不斷,幾乎是全班都要老師重新命題,但是一向是好好先生的老師,此刻竟不為所動,他沒有多搭理我們,只跟我們說「女孩們,妳們就是世間女子啊,怎麼會不知如何寫呢?」說完兀自戴起老花眼鏡,看起他的報紙了,對我們的抱怨聲,老師呢?置若罔聞。 我們見抗議無效,只好硬著頭皮,絞盡腦汁拚命的想。期間還不斷聽到此起彼落的嘖嘖聲,希望老師能夠改變主意,但老師還是一副風雨不動安如山的樣子,既不生氣也不理睬我們,彷彿與我們是處在平行的時空。思索了一會兒,我終於下筆,記得我在文章的開頭寫上:「我站在十字路口,我想追隨傳統女子的三從四德,但是後面又有一個聲音不斷的提醒我:身為新時代女性,應該勇敢做自己,擺脫傳統桎梏,於是我徬徨了……」之後我就真的不知該如何下筆了,自己真的是腸枯思竭。 過了一兩周,又到了要寫作文的時候了,小老師發了作文簿,我們都還沒翻閱到底這次的作文分數如何?老師就走進教室了,他一進教室就搖頭說,「世間女子」這麼難寫嗎?全班同學點頭如搗蒜。全班五十七個人,竟沒有一個人的作文讓老師滿意的,同學們也很洩氣,因為之前老師總會念個幾篇好的作文,與我們佳文共欣賞,現在竟沒有一篇能入老師的眼。後來老師又話鋒一轉說,不過有一個同學,開頭倒是寫得很好,可惜後繼無力。同學們都很好奇,誰能得老師青睞,尤其是這麼難寫的題目。老師說他也沒在記名字,(這就是老師啊,他的人格特質就是老子的「無」,他怎麼會去記同學的名字呢?)。 因為我的作文簿顏色較深,老師瞥見躺在我桌上的作文簿,馬上像發現新大陸般的指著我的作文簿說「就是這本!就是這本!」,同學們紛紛紛把頭轉向我這邊,一直表現平平的我,瞬間竟成了全班注目的焦點,還真讓我一時之間手足無措。老師接著說,這個同學作文的開頭,把世間女子的心情寫得淋漓盡致,隨後就走到我的位子邊,拿起我的作文簿隨口念了起來,老師此舉,真是令我受寵若驚啊! 其實我的作文在人才濟濟的女校中一點都不突出,之前也從未讓老師稱讚過,但是這一篇「世間女子」,竟能獲得老師的青睞,我真是開心的要飛起來了,而從此的我,也多了「才女」這個封號,還真是溢美之詞,我著實愧不敢當。 高中畢業三十年,同學們辦同學會,同學們一見到我,不是直呼我的名字,而是叫我「才女」,而我因「世間女子」而博得這樣的美名,教我如何能忘得了呢?
-
【小說連載】 大箍呆
西安分析著說:「秀香的賢慧是大家所公認,昆山從小到大照顧她也是沒話可說;每當他娘無緣無故打她時,他更是挺身而出來袒護她,讓她少了許多皮肉之痛,這些大家都看在眼裡。但大箍呆始終以大哥哥的身分來疼惜她這個妹妹,秀香也以妹妹的姿態來敬愛哥哥,如果要在短時間裡讓他們兄妹變成夫妻,我看不是那麼簡單。」 美卿姨囑咐他說:「既然虎嬸仔知道昆山和秀香經常在我們家走動,和我們家也有不錯的交情,如果我們再推三阻四不幫她這個忙也說不過去。你找時間先去探探昆山的口氣,要是他同意了,我再去找秀香溝通。不管他們的想法如何,總得對虎嬸仔有一個交代。」 「娘,妳像是幫他們穿針引線的媒人,希望昆山不要不識抬舉,一切尊重他娘的安排,才不會辜負妳這個媒婆的美意。到時虎嬸仔除了要包一個大紅包給妳當做『媒人錢』,也會送幾斤『媒人肉』給幫他們牽新娘的媒人婆。認真說來,做媒人除了做好事,又有紅包可拿,還有媒人肉可吃,真好!」 美卿姨白了他一眼,笑著說:「少跟我貧嘴!受人之託,忠人之事,難道連這點道理你也不懂,真是的!娘交代你的事可別忘了,有什麼消息要趕快告訴我,知道嗎?」 (一四)
-
從〈被遺忘的時光〉到《Welcome to Peng-Hu》─ 陳宏銘的音樂旅程
按:歌手陳宏銘在過去幾年間曾造訪金門演唱達12次,在去年2024年底的跨年演唱會中,他也是唱第一棒,是金門鄉親最熟悉的歌手之一。今年2025年,陳宏銘也有再來金門演出的計畫。本報特刊出陳宏銘專訪報導,以饗讀者。 不論從地理、歷史、民生經濟乃至於文化等層面看,澎湖相較於台灣本島,都是邊陲而弱勢的。提到澎湖,大部分的台灣人耳邊除了響起海浪聲,也馬上會想到那首家喻戶曉的〈外婆的澎湖灣〉:「陽光、沙灘、海浪、仙人掌/還有一位老船長。」熟悉這首歌的人應該會知道,這首歌並非作者葉佳修的自述,而是他為出身澎湖的歌手潘安邦(1954-2013)所量身訂做。葉佳修不是澎湖人,寫這首歌的時候甚至還不曾到過澎湖。這首歌的旋律輕快、熱情,歌詞優美、易懂,令人朗朗上口,確實是一首好歌,但它的誕生並不曾受到澎湖海水與海風的滋養。 去過澎湖旅遊的人,多半知道澎湖設有潘安邦紀念館及張雨生(1966-1997)故事館,他們的紀念館/故事館顯示澎湖對自身音樂文化的驕傲。但這兩人都是在過世之後才受到地方政府機構的重視,實在有點悲哀。 然而,關心現今澎湖音樂發展的人,也都知道還有一位已在澎湖深耕多年的陳宏銘(1960-)。 澎湖是陳宏銘的音樂起點 陳宏銘出道很早,高三時就和兩位好友黃力奇、江志棋組成「小烏鴉合唱團」,在校園民歌時代初期曾灌製〈別了彩雲〉(陳宏銘詞曲)、〈大海邊〉(趙曉潭詞曲)、〈盼望〉(江志棋詞曲)、〈俏姑娘〉(救國團康樂歌曲)等單曲,收錄於海山唱片發行的《民謠風》第一、二、三輯裡(1978-1980)。 〈別了彩雲〉的開頭是這樣的: 輕輕地走在白沙上/默默地望那彩雲飛/靜靜地聽那海濤聲/給我無限的凝想 寫這首歌時的陳宏銘就讀於台北市立復興高中,歌詞中的那片白沙灘,就是他曾經度過童年的澎湖林投沙灘。可以說,澎湖就是陳宏銘的音樂起點。 陳宏銘就讀高中及世界新聞專科學校(今「世新大學」)三專期間,適逢校園民歌開始興起。眾所周知,校園民歌是台灣流行歌曲一段重要的寧靜革命。當時的年輕人曾因不喜歡主流的華語歌而寧願選擇聽西洋金曲,直到校園民歌提倡「唱自己的歌」,有才華的青年(大部分是在學學生)開始拿起吉他創作,最後發展出燦爛的校園民歌時代。陳宏銘身在其中,深受影響。 〈被遺忘的時光〉是上天的禮物 與〈別了彩雲〉同一時期,某一天正在背英文的陳宏銘,忽然回想起少雨的澎湖,童年時聽著雨滴打在玻璃上,是他最快樂的時光,心血來潮之下,很快就創作出〈被遺忘的時光〉(陳宏銘詞曲): 是誰 在敲打我窗/是誰 在撩動琴弦/那一段被遺忘的時光/漸漸地迴昇出我心坎// 是誰 在敲打我窗/是誰 在撩動琴弦/記憶中那歡樂的情景/慢慢地浮現在我的腦海// 那緩緩飄落的小雨/不停地打在我窗/只有那沉默不語的我/不時地回想過去 這首歌後來交由蔡琴演唱,收錄在她的首張個人專輯《出塞曲》(海山唱片,1979)中,傳唱至今。蔡琴的原唱固然膾炙人口,但這首歌日後又衍生出數十種版本,包括香港電影《無間道》三部曲(2002-2003)及候孝賢執導的法國片《紅氣球》(Le Voyage du Ballon Rouge,2007)都用它來當主題曲。在語言方面,除了華語歌詞的原版,還有法語版、藏語版、客語版及兩種不同歌詞的閩南語版。而在歷屆金馬獎的頒獎典禮上,這首歌更是常客。至2023年第60屆為止,這首歌已在頒獎典禮上唱過九次,堪稱最令人難忘的電影歌曲,甚至是最令人難忘的華語歌。 陳宏銘認為〈被遺忘的時光〉是上天給他的禮物,因為這首歌的走紅並非他預期的。而這首歌也造成他的壓力,因為許多向他邀歌的人都期待他再交出一首同樣受到歡迎的歌,而這是可遇不可求的。從此陳宏銘發表作品變得謹慎,因為如果拿出一首泛泛之作,很怕被人嘲笑「那個寫出〈被遺忘的時光〉的作者如今不行了」。 在1993年,陳宏銘曾與包志青組成二重唱「小烏鴉與野鴿子」,發行過一張華語專輯《勸情》。雖說兩人組合隱約有「優客李林」(1991出道)的影子,但論輩份,陳宏銘無疑是大前輩。只可惜這樣的組合曇花一現,沒有延續。 閩南語歌創作數量已超過華語歌 但陳宏銘對於音樂始終不能忘情,到了2006年左右,他的音樂創作出現一個大轉折,原因便是他開始寫起閩南語歌,一寫就不可收拾。最初是受到歌手李明洋的鼓勵,他和邱芸子對唱的〈無你的城市〉是陳宏銘閩南語歌創作的初試啼聲。至2024年為止,他正式發表的閩南語歌已超過一百二十首,超過他自己的華語歌創作數量。 事實上閩南語原本就是陳宏銘的母語,並不需要從頭學起。但音樂創作上,七聲八調的閩南語歌確實比華語歌困難。不畏挑戰的陳宏銘找到一個新戰場。這十幾年來他創作的閩南語歌裡,比較走紅的至少包括:〈夢你夢到醒〉(洪榮宏演唱)、〈秋風秋雨秋夜情〉(洪榮宏演唱)、〈河邊又春夢〉(洪榮宏與張瀞云對唱)、〈聲聲歎〉(陳百潭演唱)、〈聲聲叫著你〉(陳雷演唱)、〈煙花夢〉(秀蘭瑪雅演唱)、〈冬天的日頭〉(翁立友演唱)……等歌。但若問陳宏銘,在諸多他所創作的閩南語歌中,是否有哪一首是得意之作,他的答案卻是:還沒出現。 陳宏銘深知閩南語歌自日本時代的鄧雨賢以來,就有雅俗共賞的傳統,真正好的閩南語歌經過時代淘汰仍會流傳下來,就像鄧雨賢的許多歌曲一樣。而他投入閩南語歌的資歷還不夠久,實在說不上有什麼成績。但內心深處,當然期待有一天他的閩南語歌中,也能有一首像〈被遺忘的時光〉那樣傳唱廣遠。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