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文學
-
母親
日夜打拚的太陽月亮 偶爾倦勤 雨,天生愛哭 風,總愛牢騷 河流喜歡大海寬闊的懷抱 用溫暖和愛,把夢點亮 母親導演孩子的一生 每個都是奧斯卡
-
晨露
透 光影間的視線 濕 指處間的溫存 清 現實間的潮湧 亮 灰暗間的確幸
-
【小說連載】 島鄉往事
雖然班長的身材魁梧,若依常理來說或許會長命百歲,但如果壽命該終,卻也由不得人不接受;因為「一樣生,百樣死」,人生在世、難免一死,可說各種死法都有。然而事有湊巧,某天,一位退伍老兵在他們村莊東張西望地閒逛,罔腰仔不禁好奇地問:「班長,你找人啊?」 「我十幾年前曾經在這裡當兵,就住在妳們村郊的營房,退伍後輔導會安排我在金門農場工作。今天正好沒事順便來這裡逛逛,看看這個村莊的老房子,也回味一下當年在這裡當兵的情景。」老班長說。 「當年你們部隊的廚房,不就在哪裡嗎?」罔腰仔指著村郊東邊一間廢棄的房子說。 「不錯,就是那棟。」老班長指著說:「裡面是廚房,我們就擺著桌子在外頭開飯。」 「有一次我和福生哥正好路過廚房,那個高個子伙伕班長,還各送我們兩個熱騰騰的饅頭,真好吃。」罔腰仔興奮地說。 「高個子伙伕班長?」老班長重複她的話,而後想了一下說:「那一定是劉志林,我們不但是同一個連,也是同鄉。以前你們村莊還有一個漂亮的小瘋婆,除了罵他惡魔,而且還拿柴刀要殺他,搞得他無所適從。」(一七○)
-
古寧頭牌樓
夜色像洗毛筆的水逐漸墨黑,馬路上古寧頭牌樓底下崗哨的左側衛兵剛交接了任務,再加上晚上增加的一人,負責崗哨的三位阿兵哥趕忙把兩側的拒馬拉到路中間的定位,迅速的又回到崗哨上站立,把全人的靈敏度調高,耳聽八方,眼觀四面,雷達般不停的掃瞄,努力捕捉在烏暗暝中的一切活動,過濾出一切可能的疑點。 此時,家裡的時鐘,噹噹噹地敲響了八次。厝的大門早已上閂,屋外籠罩在一片漆黑中,屋內,在昏暗的廿燭光日光燈照耀下,我們早已完成了今天老師安排的作業以及飯後該有的收拾工作。阿母在「灶腳」裡,把大灶小灶的灰燼清理乾淨,「鼎」裡的水清理掉,把鼎清洗好以備明天使用,蓋上大的鼎蓋。我把飯桌上的盤子、碗和筷,全清到大水缸旁的水盆裡,今晚由小妹負責清洗。最後把餐桌收拾妥當,把剩下沒吃掉的魚放到吊籃裡,吊到大廳右側的吊勾上。「小黑」還繼續在桌子底下啃著阿爸丟給牠的骨頭。濃郁的黑和一天的勞累,限制了夜晚的活動,讓人只想早早上床休息。只有大姊看著未整理完的軍服,就著昏燈繼續專心地努力著。 天再亮時,拒馬已經拉到路旁的兩側了。一位阿兵哥從牌樓裡的梯子爬到上面,升上了國旗,衛兵在崗哨裡有精神的站立著,盯著趕往田裡工作的人群。我們姊妹兄弟們,手裡拿著斗笠,打著赤腳,隨著阿爸和阿母的腳步通過牌樓。阿爸趕著牛,大姊推著車,車上堆放了鐮刀、麻袋和草繩,往田裡去收割高粱。旭日由左前方的炮兵連堡壘上探出頭來,用一束束的光芒向我們道早安,拉開這一天將要忙碌奔走的序幕。高粱穗收割後裝成袋,一車又一車的從田裡拉回來,舖平在牌樓前後的馬路上,像替馬路舖上一塊又一塊的毯子,太陽曬,車子輾過,把高粱從穗裡面擠壓出來。隨著高昇的太陽,牌樓前後的馬路舖上的高粱穗越來越多,路旁忙著舖平,翻動高粱穗的人也越來越多。一段又一段相接的高粱穗,接起來像條穿過牌樓底下的龍身,不時翻動著身子,高唱著豐收。 也是在另一個炎熱的暑假,大姊決定要結婚了。照著程序談妥所有的細節後,在婚禮的前五天,阿爸和村裡的人在厝前的小曬穀場搭起了棚子,搬來了幾個八仙桌。前四天,阿爸照著「管饌」所給的清單,進城到后浦的菜市場採辦了所需要的食材。前三天,管饌的和幫手進場了,一大早,火力強大的快爐,大的蒸籠,清洗用的大水盆,切洗用的桌子、砧板一一地從公用的儲藏室裡搬了出來。貨車運來了訂購的食材,一整隻毛拔乾淨的肥豬,一籮筐又一籮筐的魚,一袋袋的蝦,一筐筐的青菜蘿蔔,數不清的罐頭食品搬了進來。路過的村民不時停下來與阿爸和阿母交談,阿爸總會熱情的邀約,「一定要來乎阮請!」 棚子裡好戲開鑼,熱鬧了起來。阿母約了村裡的幾位婆婆媽媽來幫忙切洗的工作,水龍頭嘩啦嘩啦地流個不停,東家長西家短也不時搬弄上場。管饌在爐灶前忙碌了起來,快爐的大火呼呼呼地響,大鼎裡的油興奮地翻滾,魚、蝦、雞捲等炸物不斷地出爐,佔據棚子的的一個角落,香味瀰漫,家裡的「小黃」不斷地搖著尾巴跟著我進進出出,不明白發生了什麼事,我則伺機想嚐嚐那誘人的味道。前二天,蒸籠高高疊起,豬肉,雞肉、鴨肉,魚頭,芋頭,還有不知名的食材。蒸氣不停地流竄,喜悅漫向棚頂。在等待蒸熟的同時,管饌拿著一大桶的魚漿,在另一個盛滿水的大鼎前,左手不停地把魚漿捏擠成丸,右手用湯匙把它撥入鼎裡。婚禮前一天,準備「宴菜」的材料,筍子切絲、蒸熟的瘦肉切絲,香茹切絲,紅蘿蔔切絲,咚咚咚的菜刀與砧板的敲擊聲快速又規律地響著,五顏六色的喜事準備好了要與大家分享。所有的菜色材料準備妥當,午后,早先預備好的麵團出現在工作檯上,分成小塊,加上餡料,不斷地揉搓成圓圓的一團,最後再壓成扁平的圓餅。 大姊一直都是阿爸和阿母最重要、得力的幫手。村子的後面有步兵連,牌樓的左前方有炮兵連,兩個連隊加起來有百來人的阿兵哥。阿爸想到的是阿兵哥的娛樂活動,就把客廳擺進了一台撞球桌,大姊就照顧起了球桌的生意。累積了顧客的意見後,把球桌改成雜貨店,專賣阿兵哥需要的生活用品,大姊當然繼續當店長,同時,擴大營業,加上軍服的洗整燙。阿兵哥出操後,家裡就會有堆積如山的軍服,我們小孩全部動員,手工一件一件的搓揉刷洗,手腳並用擰乾脫水,用臉盆把洗好的衣服拿到屋頂披掛在拉好的繩子上晾曬,隨風飄揚的綠色衣褲,就是我們讀書和生活用度的來源。曬乾後的衣服,有破洞或裂縫的,要先縫補,再一件一件的燙平,折疊,收到房間裡的架上等待領回。 婚禮當天,迎娶的禮車照著吉時來到,大姊的手在姊夫的牽手裡走出家門,把對這個家的擔子移交給二姊。禮車開動後,大姊從車窗丟出一把繫緊紅紙帶的扇子,我照阿爸的吩咐去拾了回來,在禮車駛出牌樓時,阿爸把端在手中臉盆裡的水往外潑了出去,眼角裡的淚水也同時落了下來。 生活因著結婚,生子,買房,養家活口也會進入一段燠熱難當的時節。我正忙著趕一個專案而焦頭爛額,阿爸來電說阿嬤走了。阿嬤生于民國前,還活在裹著小腳的最後陰影裡,生活就固定在幾件事裡穿梭來回,小腳無法邁出裹住的傳統框框。 我帶著一家四口,趕了回來。穿過牌樓回到家裡,牌樓底下的衛兵崗哨撤走了,拒馬也消失了,家裡生意興隆的小雜貨店因為二姊出嫁,阿兵哥撤走也跟著收攤。家門前的曬穀場再度搭起棚子,管饌和幫手依然忙碌不停,只是因為下雨和不時的啼哭聲,天空顯得陰霾。 出殯的那天,一早先舉行家祭,時辰一到,隊伍就繞著村庄的主要幹道送行,在主要的廣場舉行公祭。最後起行穿過牌樓底下前往停在牌樓外的車子,走出牌樓約五十米,阿爸停了一下,回過身子,在馬路的中央跪下,我們也趕緊隨著硊下,磕了三個頭,再起身低頭走向等待出發的貨車。(上)
-
滿足在為母洗腳的親子情懷
母愛高天頂, 懷恩奉腳盆。 承歡揩趾掌, 滿足孝慈心。 (106.05.14) 人子為母親浴足,母親或害羞,或滿足! 母愛如天高地厚,何以為報?為媽媽搓洗擦拭腳丫子,倒也成子女得以略盡孝道的一種自我滿足! 這首打油詩是以五言絕句「仄起格」的形式寫成,押平聲「痕」韻:「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痕韻--盆/平聲--陽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痕韻--心/平聲--陰平)。」詩中第四句的「足」字在現今口語是第二聲,在古代詩韻則屬仄聲。 今年(二零一七年)的母親節是在五月十四日;金沙鎮忠孝社區自創建以來,當天第一次舉辦為媽媽洗腳的活動。社區準備的禮物包括康乃馨花、洗腳盆、擦腳巾、蛋糕、香皂;還提供溫水和熱水任人調配,另有熱茶可以奉母。 母親一生,為孩子們奔波勞碌,證據表現在一雙雙靜脈曲張、斑痕累累,甚或病腫的腿腳或足弓上。年輕的母親,帶著娃兒參加活動,是一幅美麗的親子遊戲圖,小朋友的小手不難與媽媽的玉趾玩在一起;不過,小朋友的手掌與阿嬤的腳掌擱在一起就難說了,有的像小天使般,表現得很襯職,有的要稍微克服一下心理障礙,然後才展露天真無邪的童顏,開開心心地服侍阿嬤。(如圖/左上角一圖翻攝自社區志工的相機螢幕) 年長的母親面對跟前的大孩子或老孩子,又是另一種截然不同的情景--有人施展全副精神,捏拿按摩,甚至是兄弟合力,一壓肩,一揉腳,真的讓母親有了片刻的享受。 溫馨的活動意外出現了對比畫面,沒有孩子陪伴的媽媽,剛開始只能欣賞別人家的幸福,所幸貼心的社區有人發揮「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精神,替身「片刻孝子」。 為母親洗腳,這一微小孝行,相較於母恩,可以說是「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不過,卻也夠讓母親心滿意足了;因為,為人母者,總是不奢望回報。自古及今,世間總是母愛泛溢而孝行罕見。 母親就像是子女的佛菩薩,慈恩無量無邊,卻不貪著於所作福德!
-
詠后沙
狗嶼灣不聞狗吠聲 銀色之斧劈開了山影 不絕如縷的萬字磚碉寫著謎語 那份美麗是另一道謎題 昨夜我又回到 那有藍色之霧的地方 和妳展開又一次的辯證 我離開妳 因為我就是妳 如同風信子離開自已 才能播散他方 故鄉,竟是用來拔地而起的 忍住甜蜜的哀愁 忍住被撕開一份感情的痛
-
鹿仔草
爸媽先種玉米在田裡 怎知風雨是農人的節氣 我無所感知 鹿仔草卻全然理解 故鄉果真是進行式名詞 奮鬥必然是動詞 擔心孩子沉浸脫俗理想 殊不知卑微無人憐惜無減本質的珍貴 內心傷痕造就外表堅實炫麗 誰是志在筆耕的鹿仔草 孤獨鍛鍊他無懼在暗處 春雨稀稀落落無人理 毋須刻意就是發旺 超越涵養一心求學 哪堪不食人間煙火 顧不得滄桑啊 勤儉而故鄉買地 奉獻所得起厝(台語建屋) 辛勤數年盈餘 成全小農父母願望 置田建新厝 落得外在一無所有才悄然驚醒 啊!原來是這裡 鹿仔草的故鄉 是心靈永遠的居所 猶如被鞭春的牛 不顧稿紙上耕耘收成多與少 護庇他的不是高樓大廈 是夾縫中陽光和露珠的溫情 賜其心靈潔淨湧流甘泉啊
-
【小說連載】 島鄉往事
罔腰仔微微地點點頭,十分認同福生哥的說法。可不是,事情都已過去那麼久了,金花亦早已是白骨一堆,說不定音信杳然的班長也已經到了陰間,兩人正在接受閻羅王的審問和對質。一旦證據確鑿,無論班長在陽間如何地悔悟或作任何的補償,依然得接受閻羅王的懲罰。即使沒有把他打入十八層地獄,卻由不得他逍遙法外。 若依因果報應而言,人一旦在陽間為非作歹,當生命到了盡頭,閻羅王就會立即派屬下黑白無常或牛頭馬面,把他的魂魄押解到陰曹地府接受審判。閻王的判決取決於此人生前行事的善惡。倘若生前積德行善,會讓他升到天堂成為神仙,或者給他一個幸福的來世。而生前行兇作惡的人,會讓他下地獄接受各種懲罰,或給他安排一個惡劣的來世。於此,如果班長真到了陰間,以他在陽間所作所為,除了接受懲罰,勢必也會給他一個惡劣的來世,這就是俗稱的因果報應。終究,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只是時候未到,必然有它的道理。(一六九)
-
手作油飯記
女兒說:「大嫂為了要為您們生個金孫,吃了好多苦頭」,其實我們的觀念很能跟得上時代,始終認為只要健康平安順利生產,男生女生都很好,女生反而比較貼心、嘴巴比較甜、比較善體人意,當然啦,有男生、有女生湊成一個「好」字那是最理想的事了「心想事成、有夢最美、希望相隨」,媳婦的努力終於夙願得償,當夢想進一步變成事實的剎那,那是一份多麼難以言喻的喜悅呀!在大家引頸企盼中,終於我們的金孫「安安」平安誕生了。 以前當親友們送來熱騰騰的油飯時,我就會想著,等輪到我做奶奶的時候,我要以什麼樣的形式來慶祝金孫的誕生呢?好讓親友分享我們家的喜悅。金門在地的傳統的習俗是紅粿、紅蛋、糖果及油飯,油飯的份量蠻多的,通常得與好朋友分嚐才吃得完,也有親友送來是台式的,盒子裡有紅蛋、雞腿、油飯上面鋪著香菇絲、肉絲,賞心悅目很可口的子,收到後一下子就祭五臟廟,一餐就解決了。 現在市面上有關滿月的產品五花八門、種類繁多,這個也好、那個更棒,令人難以抉擇,在台北的兒子是選擇向老字號的油飯店訂購,本來媳婦是說:看我決定如何再告訴她,我問她:我收到時能熱騰騰的收到手中嗎?媳婦詢問店家的結果是「不行」,因為金門是離島必須先泠藏、要隔天才能收到,有了這樣的資訊與回覆,我就打退堂鼓,取消了向台灣訂購的意願,因為不符合我想熱呼呼很新鮮的送到親友手中理想。 思前想後的結果,心想我何不自己大顯身手豈不更具有意義,既然決定了,油飯的製作我是沒問題的,拿出我包棕子的看家本領就行了,至於雞腿和紅蛋得找人幫忙,否則忙不過來,突然靈機一動,想到了一位再理想不過的好朋友─阿枝(她是我好同事的夫人),因為以前她逢年過節的時候會滷一些滷味銷售,我也常常吃到她贈送熱騰騰、香噴噴、令人口齒留香的滷味。經過電話連絡的結果,阿枝很阿殺力的一口就答應了幫我的忙,真是謝謝。自己做油飯一事終於塵埃落定,真好。人家常說:朋友是無形的資產,說得真是一點也不錯,我覺得我真是個幸福的人,每次需要朋友協助的時候,總是能得到朋友的鼎力相助,不管什麼事都能迎刃而解、順利解決,感謝我的好友們,有您們真好! 女兒上網查詢專賣油飯的盒子,並問我要訂幾個,我說讓我想一想吧,那就訂120個吧!女兒很驚奇的問,沒錯吧!別人家訂是20個、30個,你要訂那麼多嗎?我心想才這些那有多,說不定還不夠呢?我們家老大爺馬上說:就是給她200份,她也是嫌不夠送的,就這個數字了。老爺子會這麼說是因為我們家小鍋子及一般的瓦斯爐,需要無數次的拌炒,怕我做不來這麼多,若是有大鍋子配上快速爐那可就OK了。事實上真的估計錯誤,果然不夠用,沒收到的朋友只好在這裡向您們說聲抱歉了。 早上起床後,趕緊將浸泡的糯米瀝乾,將肉絲、香菇絲、蝦米等材料拌炒,放置一旁備用,瀝乾的糯米放上蒸籠去蒸,蒸至米粒透明狀即可,再和炒過的材料拌炒均勻,此時好朋友阿枝也己將滷得香噴噴熱騰騰的雞腿和熱呼呼的紅蛋送達,可以開始分裝了,老公將分裝好的油飯禮盒先送到老家拜祭祖先、並分送鄰居分沾我們家的喜氣,接著等妹妹的車子來了之後就開始分送較遠的親友們,整個製作、包裝、分送的過程當天傍晚就結束了,雖然忙得很緊湊,但是一點也不覺得累,應該是太高興的關係吧! 有一天老公說:朋友問他我們那天送的油飯是向那家訂購的呢?怎麼找來找去就是沒看到盒子上印有商店名號,可是看起來又那麼精美,不像是自己做的吧?說自己做的他還不置可否、不太相信的樣子,看起來有成功、口碑不錯哦!其實包裝很重要,難怪不怎麼樣的東西,經過包裝處理後價值感就提昇不少。有的朋友也說不錯吃,增加我不少信心,其實誠心、心意最重要啦!感謝親朋好友的讚賞,看來我以後可以發展事業第二春─製作油飯禮盒呦!真的,金門目前好像還沒有像台灣這種油飯店舖,應該是一個有潛力、待開發的市場哩! 金孫滿月手作油飯之事圓滿完成,謝謝親朋好友對孫子的祝福,當然啦!作為爺爺奶奶的我們也希望我們的金孫平安、健康、快樂的成長,心想事成、無憂無慮、一生順遂。(稿費捐贈家扶中心)
-
銀髮族的天空
車水馬龍的街上,川流不息的人潮,一波接一波,一群又一群,像圓盤裡的玻璃彈珠輕輕一搖,忽焉在前忽焉在後,如走馬看花,越看越花;這是年輕時忙忙碌碌,馬不停蹄,追著時間競走,對家庭的付出,傾力全出,樣樣給予優質加完美;步入銀髮族後,時間變多了,東逛逛,西晃晃,不知該找些甚麼事來做,才能填補多餘的空隙,尤其孩子遠離身邊在外打拚,無法晨昏定省,照顧關懷,更顯孤單寂寞,窮極無聊時,心中必然百感交集。 樂齡學習中心的櫥窗,紅紅豔豔的走馬燈一再旋轉著「人生七十才開始、活到老學到老、要活就要動、多學、多看、多聽、多寫、多參與活動,走入人群,體驗環境,欣賞自己」一系列的絕妙好辭直摳腦門,如孫悟空的金箍咒緊緊相隨。養兒防老,在人手一機的現在形同虛設,電腦與手機比親情的呼喚更癡迷;自怨自艾於事無補,面對現實才是當務之急。此刻開始,自立自強,掀開學習的門簾,尋找自己想要的方位。 感恩政府的德政,知道銀髮族的渴望與需求,開闢學習電腦、手機應用的機會,讓銀髮族也能練出一指神功,窺視網路寬廣無邊的奧秘,拉近與年輕人相處的距離,減少雞同鴨講的窘境;資深的銀髮族,怕學不會、沒信心,貼心的老師總是耐心指導,詳細講解,從無到有,循序漸進,如網路購物、記帳、掛號、查詢各類交通工具時刻表、資料搜尋與輸入、相機與照片的功能、實用網路概況,雖然沒有年輕人的熟悉與技巧,但,江湖一點訣,只要基礎穩固,舉一反三,大都能手到擒來,自得其樂;第一次跟著老師的示範,上傳一張剛剛跑完五公里的馬拉松生活照,兒子們的電腦螢幕怎會出現故鄉阿娘的照片,大家高興的瞠目結舌拍手叫好。從此阿娘信心大增,埋頭苦幹繼續往前精進,上網、滑賴、閱讀書報、結交好友、上傳照片,忙得不亦樂乎。 同學邀約,一起去學「面相學」初次見面的老師視我為天人,邀請我當範本,上台做面相解析。頭大面四方,肚大居財王,相貌憨厚,晚年享福。但肥胖的身材,等於腰間繫兩顆不定時炸彈,那天爆了,所有的榮華富貴將隨之煙滅,唯有運動減肥才能有效嚇阻炸彈的威力。面對存亡續絕的關鍵,老師的話如雷貫耳,當頭棒喝,趕緊擬定計畫並付諸實施。感恩老公的情義相廷,每天早上一起騎腳踏車漫遊晨起風光,領略另一種簡單與寧靜的美。 春天的早晨,春雷一響,萬象回春,紅花白花滿園開,對對蝴蝶飛過來;夏天的早晨,火紅的太陽藏匿樹梢中,光芒四射,十分耀眼;秋天的早晨,幽靜的蘭湖邊,翠綠山巒,鬱鬱蒼蒼,重疊起伏,清爽宜人;冬天的早晨,寒風蕭蕭,光禿禿的樹幹獨忍寒風刺骨的淒涼。田鼠也緊閉門戶不再囂張跋扈橫衝直撞,驚聲尖叫,擾人清夢的公雞母雞圍在一起咯、咯、咯相互取暖,大家都靜待冷氣團、低氣壓,寒流緩緩通過。 小學時,老師總是讚嘆我們是黃金童年,生命充滿炙熱的陽光,滿懷希望。一瞬間,換了角度,找不回往日的青春;回想從前,家家戶戶的廳堂和庭院充滿著小孩的哭聲,大人的罵聲,三姑六婆的嬉笑聲,聲聲相串,如掛在屋簷下的風鈴,風一吹來,叮叮噹噹像溫熱的小米粥,濃稠適中無拘無束,快樂的時光就在無憂無慮中飛翔;如今再佇立熟悉的門窗,寂靜的馬路沒有一點微笑,斑駁的圍牆沒有一絲生息,歲月的催促,長輩們一一飄然仙逝。荒蕪的田野,滿園的雜草,只有孤寂隨風搖盪,訴說著無盡凋零、飄落,繁華已過,煙消雲散。 相逢自是有緣,天下無不散的筵席,沒有永遠的緣分,只有真實的你我,樂齡學習中心規畫許多學習課程,如水中有氧、生活美語、拼布背包等等,大家同聚一堂,師資優良,學員可愛,同學之間學習傾聽,優缺互補,尋找個人的興趣,努力彩繪自己的天空,讓孤寂變絢麗,給它一閃一閃亮晶晶。(稿費轉贈金門縣大同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