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文學
-
愛麗絲的夢遊仙境
一部經典童話 綁著鮮紅的大蝴蝶結 穿著糖果色的洋裝 遇見揹著大時鐘的兔子 一同掉入奇幻的冒險旅途 黑白的風暴 席捲而來 佛洛伊德曾說過:「夢是現實的翻版。」 混亂的場景 沒有規則的順序 事與事的交織 每一件事物都是清晰 蒙上面紗 驚醒的瞬間 心有餘悸 歷歷在目 充滿著困惑 搭配著迷茫的眼神 心情不由自主地往悲傷的路途前進 滴答滴答 任由時間痛快的流失 流向未知 直到 身穿銀白盔甲的侍衛 敲響這大鑼 呼喊著 沉睡之人 噹噹 敲醒 夢中人 瞬間 才明白 自己身在傷感的迷宮中 很痛苦 很難熬 很受傷 但不要緊 我相信 明天會更好
-
在意
一根針輕輕的落下 一陣風徐徐的吹過 不小心碰到強硬橫行的思維 一層堆疊又一層 你彎身欲與修飾 欲蓋彌彰誰能不知 聲響不會隨風霜日漸剝落蠶食 追悔的振幅隨著在意擴大 假想的潮水不斷以時間頻率隨月影起舞 我聽說妳揣測瞬息繽紛 我說一你想二成千上百 越關心越窺探角尖鑽得越深 庸人由此而生 深呼吸可否保持平常心 風一吹草一動可否別在窺視 了解什麼獨立個體 海沙落日餘暉已然 失了馬 就等著下個福
-
【小說連載】 島鄉往事
「為什麼?」福生哥不解地問。 「班長為了無法挽回的過錯和憾事,他哪有顏面再回到這座島嶼來面對金花的家屬,所以不得不選擇逃避。如果純然為了要取回那兩塊金條,當初他也不會寄放在你這裡,因此,我始終認為他是有計劃的。試想,兩塊金條僅只十兩重,又是從大陸老家帶出來的,有某種紀念意義存在,只要背包一塞就可跟著他東西南北跑,根本用不著寄放在你這裡。 總而言之,當他知道你是金花的丈夫時,就有寄放在你這裡而不準備取回的打算。即便十兩黃金買不到一個少女的貞操和一條人命,但至少有一個小小的彌補作用亦可減輕他的罪惡感,我相信班長就是基於這種心態。甚至我也敢說,如果班長還在人間的話,絕對不會再出現在我們面前!」罔腰仔分析著說。 「妳說的不無道理,當初班長要把金條寄放在我這裡,我也感到有些奇怪,但禁不起他的游說,最後還是答應他的請求。現在仔細想想,就誠如妳所說的他是有計劃的。畢竟,人家過的橋比我們走的路還多,有些事被矇在鼓裡而不自知。既然事情已到了這種地步,又已過去那麼久了,多說似乎也沒有多大的意義,所有的一切就把它歸咎於命運吧,其他的似乎也沒什麼好說的!」福生哥激動地說。 (一六八)
-
【鄉土懷情系列】莊內的犒賞
「犒軍」,也有人稱「賞兵」,也就是犒賞兵將的意思。是一種流傳於台灣本土、金門和澎湖民間的宗教拜拜儀式。 童年時代的農業社會,大多的家庭能粗茶淡飯三餐溫飽已是幸福了,想要打打牙祭,有點魚肉味,就得寄望逢年過節及神明的生辰聖誕慶祝拜拜,做生意人農曆每月的初二、十六,民間也有拜拜的習俗。 小時候我們莊內只有一座公廟,位在下莊頭,除了像過年的大年節外,我們住在上莊頭的人很少去祭祀,上莊頭也有個公祠,供奉著保生大帝(大道公)及溫府二千歲;但是公祠是設在小叔公家祭祀祖先的祠堂裡。 每次聽到架設在小叔公家的放送機,播送莊內要犒賞拜拜時,每個家庭主婦就得忙上大半天,宰殺雞鴨魚肉;備三牲,煮菜碗,還要米酒、酒杯、筷子、金紙,一一備齊後各家用竹簍、竹籃,或端著或兩籃用扁擔挑著,來到開放式的三合院公祠裡祭拜神明。這個時候也是小孩子最開心的時刻,不但熱熱鬧鬧的,還忙著在羅列大埕兩旁的各家供品裡,張望比較那家祭祀的菜肴豐盛。 祭祀開始後,額頭綁著紅巾的「桌頭」,手拿著一面帶柄的鼓,帶頭邊走邊敲打,嘴裡唸唸有詞,四位男子抬著安坐著神明的「輪轎仔」跟著走,接著看見上身赤膊僅圍一件有刺繡鑲亮片珠子肚兜的乩童顫動的跳著。有時候也看到乩手執鯊魚劍或流星錘往背部猛劈,血水直流,有一位男子在身旁手拿米酒,將酒含入嘴裡,再噴灑到乩童的背部。 每次公祠年節要犒賞時,不但是小孩的開心期待,大人們也高興有這個供神的好藉口,得以祭祭自己的「五臟廟」,尤其是當媳婦的。早期的農業社會大都都是兩代或三代同堂家庭,掌「錢」者往往是公公或婆婆,當媳婦的常常是做最多,吃最後的殘菜剩湯,只有這時候能稍稍「寬慰五臟」,所以她們都忙得很甘心。 但是對於家境不好的家庭主婦,這是她們最苦腦的時候,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在買不起魚肉的時候,如何變出三牲(魚、雞、豬)肉來祭拜神明? 當神轎隨著桌頭在各家供品前轉圈巡繞時,大家手拿著香虔誠的朝神轎禮拜,眼尖的抬轎人看見有些供品中的豬肉條是用豆腐紅燒做成的,那隻魚應該是溪裡抓來的小魚拼湊裹麵粉炸成的,只有那隻瘦骨的雞是自家養的。祭祀儀式結束後,各家把供品抬回家,屍骨無存的再祭一次! 公祠裡作業尚未完全結束,前來問事,求藥籤人接踵而至。據文獻記載,保生大帝為北宋閩南人士,本名吳■(音ㄊㄠ」福建泉州府同安縣白礁鄉積善里人,生前是個慈悲濟世的醫生,死後鄉人感念他,私謚為「醫靈真人」,供奉為地方神祇。 成為神明的祂也沒忘記「重操舊業」,繼續開藥籤行醫。雖說在文明的現代,神明的藥籤是沒有醫學考證的,但在我小時候的印象裡,有一次重感冒,原來莊內那位蒙古來的大夫開的藥對我的感冒是很管用的,偏偏那次就是難起作用。媽媽心急了,也向保生大帝求了一支藥籤;我記得有三種生草藥合煮,其中一種台語音叫「蛤卡仔草」,有點細波浪綠色圓葉子,其苦無比難以吞嚥,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它」。但是,真的把我難纏的感冒治好了。 「犒賞」的儀式大多從傍晚忙到晚間八點左右結束,也真難為乩童、桌頭和義務抬神轎人員的辛苦。公祠後來也由同宗族親有人捐地,以及地方鄉親們合捐的款額建廟後將神像移入廟裡供大家祭祀,祭拜的模式也不同早期了。回想起來,對童年的「犒賞」祭祀活動,真覺得很溫馨感念。
-
寫給桃花心木.從前
回憶校園,與我最有感情的便是桃花心木。翠綠的長葉,樹幹筆挺,似兩排沉穩威嚴的衛兵,豎立在第二、三棟大樓之間。 初識桃花心木,是在小學五年級的課堂上。自然課的老師帶來了桃花心木的種子,向全班示範如何讓它自高處墜落,做螺旋槳般的飛旋。當時我看的很喜歡,下課後就硬是吵著和我同組的組員,要他們把種子讓給我,帶回家向弟弟妹妹炫耀。那次以後,我就把桃花心木的種子放在書桌前的窄架上,像寶貝一般的供了起來。寫功課寫的心煩了就伸手摸一摸,起來喝水上廁所,也不免要拿起來玩玩,順便朝一旁的妹妹得意一笑。 桃花心木的種子薄而輕巧,一端是稍有厚度的扁狀橢圓盤,另一端則是薄的透光的長翼,木頭色的色調溫暖厚實,能讓人安心。我常想,它會不會是天使無意間墜落的羽翼,飄散在人間?每一粒種子都乘載著一個小小願望,自空中墜落,像是無數希望的光芒,同時在空氣中閃動。 我第二次接觸到桃花心木,是在柴山的登山入口處。野鳥學會的大哥哥在那裏擺了攤,向路過的人們介紹幾樣植物和種子。那時我剛從柴山登山步道下來,一眼就瞧見了看板上畫著的桃花心木種子。我拉著弟弟妹妹去聽講解,表面上看起來好像很認真,實際上一整顆心都揪在那些薄薄長長的種子上。也許是我看著那些種子的目光太灼烈,又或者小孩子本就喜歡可以玩的東西,大哥哥後來把那些種子都送給我們,只留一兩片做講解用。 再見桃花心木是在五福國中的校園,那兩排筆直挺拔的大樹,像是衛兵般聳立在老舊的校舍之間,林蔭參天。從一樓的連接走廊走過,仰望蔽空的樹林,覺得它有股獨樹一職的美。記得小時候去登山,步道兩旁滿滿都是鮮嫩的綠葉,層層相疊,充滿韌性活潑的生命力。可五福的桃花心木卻不是如此。它彷彿是遙不可及的夢想,遠遠掛在天邊。 若說以往我看過的樹,是茂盛又結實,那五福的桃花心木給我的感覺便是古樸。他們理應存在於高山之上,那種仙俠世界的幻想裡。老實說,我沒有去過中國的大山,不知道真正參天的密林該是什麼模樣,但每每觀賞小說中的奇境,第一個想到的便是這座桃花心木林。 國中時期的我很喜歡到桃花心木林下晃晃,頭頂遮天的大樹,腳底下是沒長什麼草的結實土地,心情很是愉快。從前我不喜歡走進園圃,因為有草的土總是濕濕黏黏的,各式各樣的小蟲和螞蟻窩在其間穿梭,頭上還有可能會有毛毛蟲。桃花心木沒有這個問題,它長得很高,枝葉越過兩旁校舍的屋頂。每年夏天,校工都會爬上梯子鋸枝葉,半人高的粗枝圍著園圃落了一地,外掃區的同學就要負責把它們脫去垃圾場。 二到三月是桃花心木落葉和落果實的季節,大量種子彈射而出,果實也裂成一瓣一瓣的,混在那些枯葉堆裡。這個時候外掃區的同學們不需要掃地,各班就在自己的掃區上玩起排字遊戲,將那些落葉掃在一起排成各式字樣,從三樓看特別清楚。我常常趴在欄杆旁,俯瞰位在桃花心木林中央,有下凹屋頂的那座涼亭。涼亭的頂蓋上積滿了桃花心木的落葉,像是一只巨大的鳥巢,真不知道在裡面築巢的鳥兒們是什麼樣的感覺。 小學時,我看過學校裡,那唯一一棵桃花心木被種在由沙土教室改建的資源回收場裡,粗黑的樹幹從鐵皮屋上的大洞伸出,顯得孤獨而獨立。現在我看桃花心木林竟也有這種感覺,隨著校舍一期期的改建,桃花心木林也躲不過這個命運。眼看著前一棟的水池和溫室被拆,班導要我們幫忙收集桃花心木的種子,打算以後自己種。每次走過那片樹林,心裡總會空落落的。 國中畢業前,班導選了幾位同學,贈與剛種下的桃花心木。我也領了一盆,可它卻只活了二十一天。這讓我想起我得到的第一片種子。那種子在我某次玩過頭,沒注意力道之下,從邊緣裂了一道好長的傷口,直直向另一端伸去。我很慌張的用膠帶黏好,想恢復它的美麗,它卻再也轉不起來了,像是一塊普通的長木頭般直直往下墜。我難過了好幾天,一陣子都沒有再碰那些種子。 國中畢業後,我又再去探望過那些樹,想做最後的告別。我和妹妹拿著攝影機,沿著三樓走廊跑了一圈,將那些挺立的身影深深的客在回憶中。這是我對五福桃花心木最後的印象。 高中以後再遇桃花心木,已沒有以往的驚豔之感。校園中那幾排瘦高的樹,對我而言也只是再尋常不過的植物而已。它就像是我國中以前的年歲記憶,一罐罐擺放在房間的書架上。雖不再去刻意把玩卻也天天能見。 懷念五福,懷念那美如天翼的桃花心木。
-
風雨--母親
抽動細紗般的記憶 母親木麻黃似的風雨寫在臉上 故事因笑容法喜而延展 一泓清涼從兵燹烽火到叨叨絮絮的菩薩經…… 都是蓮華清境 沒有聞風而動的嗔癡 沒有迎面而起的悲喜 就一村婦也 一生的路從來處來 一生的業從去處去 冥想記憶是一根麻索 粗糙牢緊底捆綁 忘了一只扁擔裝虎苔的重量 忘了海水混合著北風冷冽的味道 忘了生父母笑著的樣貌 忘了時間那把剪刀怎樣修鍊人生 忘了淚水溫度 忘了原來風雨就是人生 (稿費捐大同之家)
-
【小說連載】 島鄉往事
「不錯,放在缸裡比放在箱子裡安全,你的想法比我縝密多了。如果將來木興剃頭的手藝學成後可以把金條變賣掉,然後用這筆錢幫他開一家規模比較大的理髮店,也等於幫他創業,這樣對金花也有一個交代。儘管少女的貞操與人命都是無價之寶,不能以金錢來衡量,但金條則是班長為了彌補他的過錯而拿出來的,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他有一顆悔過的心。縱使他曾因一時的衝動做出傷天害理的事,但至少他的人性尚未泯滅。雖然金錢的補償金花得不到,可是由其家屬來承受並無不妥之處。況且,你亦已選擇原諒而非記恨,這兩塊金條即使不能讓你成為富翁,然歸你所有則是天經地義的事,你把它收好就對了。」罔腰仔開導他說。 「既然金花的遭遇已成為不能彌補的憾事,也只好坦然面對了。不過我還是希望有一天班長能出現在我們面前,告訴我們事發的原委及所有的一切。而且無論孰是孰非,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到時我一定會把金條歸還給他。」 「哪是不可能的。」(一六七)
-
【畫遊金門】一棟小巧的金門民居
在金門騎機車亂逛時,許多民宅風景都是促使我會駐足停車下來的理由。像有些民宅的花磚砌法、窗櫺的形式或者特別陡峭的飛簷,甚至只是燕尾下端好看的彩繪,這些閩南建築元素都是我所居住的大島上越來越少見的景致,所以在這裡勾引停車下來的吸睛風景就特別多了。 不過有些屋子的翻新手法太過強烈,彩繪的色調對比太強烈、色彩太鮮豔了,就感覺失去房子的古雅味,看多了就有點膩不太喜歡。所以當梭尋小巷發現這間在蔚藍天空背景下色彩樸雅的民宅,以一種溫雅不張揚的簡單形式佇立街角,馬上引起我的駐留。 尤其喜歡它砌磚的自由味,石磚與門片的色澤諧調感讓整體散發著時光推衍的老味道,前方幾盆綠意盎然的盆栽卻又把老屋點抹幾分生氣,不致於過分老邁凝重,旁邊的電線桿也好有味道,凌亂的電線也有一分張力 。形成了一幅靜謐卻又充滿無限生命力的金門好看民居。 就是這麼有地方特色啊!
-
詠東山前詠金沙溪
詠東山前 柳眉山下遺世獨立 朝朝能仰頭望見美人的螓首 一千年秋雲般逸去 水尾塔旁的槍聲砲聲也已遠颺 只狼尾草猶奔跑在田野 你眺望美人山 直到美人也回望著你 點燃暮色的幽光也將點燃曙色 窗櫺外適合放一枚風箏 繫住遠方遊子的心 啊,池塘邊誰在打水漂呢 有好幾串是年少的我留下的 那是我寫給半百之後自己的 長長的一封信哪 詠金沙溪 一道金泉從天上來,也往天上去 柔媚的是水 爍金的為沙 舞數雲雀的啁啾永不消失 奏唱出淚光潸然的樂章 豬母乳和虎莓枕在你靈魂最深的地方 靜靜諦聽這片歲月安穩的田野 太武山的少年呀奔跑著,奔跑著 直到把自己奔跑成一方 壘壘昂天的巨岩
-
明星學校只是輔助
每到升學考試季節,部分家長、年輕學生考量未來發展,不管個人特質、興趣,就是想讀明星學校、科系。這讓筆者想到台灣的草莓。 因為很多民眾知道,苗栗大湖地區出產草莓,只要看草莓貼「大湖出產」標籤,易出現月暈效應,未看先猜覺得好吃;反而大部分民眾沒聽說過,台北陽明山、內湖地區也出產草莓,如看草莓貼「內湖出產」標籤,可能會問:是不是打錯字?吃了沒問題嗎? 但要確認草莓品質好不好,不管產地在哪,仍要實際聞過、吃過才知道;人的能力、個性也相同,不管有沒有明星學校、科系學歷,仍要實際相處、任用才知道。 所以取得明星學校、科系學歷,跟草莓的標籤同樣只是輔助,如要確保未來長期人生發展順利,仍得充實能在現實運用的能力,並善用個人特質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