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文學
-
河岸單車旅行
已過立春,氣候卻依然充滿著詭異,不見百花齊放,只見霪雨霏霏。 清晨,我先推開窗扉,拉起了窗簾,讓光線佈滿著臥室,然後再探頭望去窗外,經過了一夜不知是否已雨過天晴? 沒想到一大早起床,窗外的雨水依然依舊,就在那瞬間,雨水便從鐵窗上的塑膠浪板,狠狠的滴落於我的髮稍,然後又漱漱的滑落在地面。 這段漫長的春雨季節,也讓我的心,注入了「懶散」的水注,流行性感冒病毒悄悄的肆虐起身體,鬱悶、陰晦,讓整個心靈中的角落,都長出了厚厚的霉斑。 盆地地區裡,處處可見被寒氣與溼氣的重重包圍,讓人不斷的期待著,何時可以看見春暖花開?可以徜徉在春陽裡,一同去踏青。 索性,沒有讓大家失望的等待太久,數日後,天氣暫時轉為晴,我便獨自從屋內走向戶外,先是伸伸懶腰,然後再做些簡單的體操,隨後又進了屋裡,我開始整理背包,換上輕便的服裝和運動鞋,騎著單車往河岸自行車道的方向而行。 此次之旅,我一開始就只想獨自出遊,欣賞那大雨過後的河水是否依然湍急?然後再順便去眺望著佈滿山嵐的遠山和那暮春曉色中的晨霧瀰漫……。 獨自去並不表示帶著孤獨,而是意味著自由與心靈沈澱。 經過一段碎石路後和鳥兒不停的啁啾陪伴著我,讓我一點兒也未感到寂寥,反道是感受到大自然中的一切美妙。 走過了連日來豪雨的河床邊,河水未有想像中的混濁,而是明顯又清澈,排排的行道樹上,正吐出翠綠色的新芽,地面上還有些被雨水打落的葉片,載浮載沈的落入了河道裡,就像是一艘又 一艘的輕舟不知要航向何方? 那河岸邊錯綜複雜,高矮參差不齊的大樓,也倒映在清澈的河面上,在忙碌不停的都市生活裡,不知有幾人能發現,其實春神已經將河岸美化的無限美麗? 再向前駛進,驀然發現碧綠如茵的河岸公園裡草坪中,有一座新建的石雕像,坐落於石砌水池裡,仔細地一看,裡面原來是個活水湧流的人造水塘,旁邊還插著一個木質雕刻的告示牌,上面寫著:「樂活湧泉垂釣區,小心水深,注意孩童,請勿戲水!」許多釣客,都紛紛從魚具箱裡,找出了釣,掛上魚餌,盡情盡興的垂釣,而旁邊的孩童們則張大著眼晴,仔細望著水面,等待魚兒上。 我只能帶著祝福他們的心情續繼駢馳在單車道之中,當車行經一段平坦路之後,眼前突然感覺路途有些吃力,緊接著又遇見一個急轉彎和岔路,一向沒有什麼方向感的我,雖然沿路有路標和地圖指示,但我仍然有些「霧裡看花」的感覺。 於是,我舒緩了一下心情,抬頭遠望著迤邐在天邊的雲朵,我選擇其中的一條路,然後加速換檔,駛向路的盡頭,這個路坡上有座小寺,寺裡供奉著各方神祇,停歇了片刻,順便採了一些野花供奉在小寺的香案前,並擎了幾炷香和燃起了紅燭,虔誠膜拜,我只祈求這次出遊一路平安。 離開之前,我看見小寺旁有一座年久失修,又出現許多龜紋的石碑,石碑上的金色字跡早已掉漆,但仍可以從石碑上得知,這裡原本在古早時代,曾經修竣過水圳,主要目的是為了灌溉,後來有些居民為了方便則在河岸前興建簡易的工寮,並種植一些蔬果,更有些居民以捕魚為生。也就說,這裡曾經有過聚落的形成,聚落人口稀少,但卻能自給自足。隨著時間的變化,因河道的淤塞加上疏浚工程的延宕,以致於每逢大雨過後河水必然氾濫,最後居民只好紛紛遷居,近年來,因工程施工法日新月異,採取截彎取直,這才平定了多年來的水患。 此後,居民們為了祈求風調雨順,便在此坡道轉彎處供奉著各方神址,因小寺香火鼎盛,便有信徒共同捐出善款,重建此寺。 隨著小寺晚鐘清澈,佛經彼此起落,夕陽緩緩地溶化於盪漾的河水裡,最後,河面便出現一片燦爛的金光。 此時已是華燈初上,橋面上車水馬龍,交通擁塞,人們都帶著疲憊的心情,準備返家休息。唯獨我,仍然帶著興奮的心情,繼續意猶未盡的追逐著河岸月光。
-
【小說連載】 島鄉往事
而當罔腰仔感到興奮的同時,卻也是福生哥煩惱的開始。原本只是受人之託代為保管,如今事隔多年物主則始終不見人影,別說要他來取回去,不知還要幫他保管到幾時?照理說,焦急的應該是物主而非保管者才對,但福生哥則偏偏存在著皇帝不急急死太監的心態。 假若遇到貪心的人,或許正暗中偷偷地笑著,這麼貴重的東西不來拿最好,以後即可把它佔為己有。但忠厚老實的福生哥並毫無貪念之心,他始終認為物應歸原主,保管者絕對無權佔有它。雖然辛苦一生、種一輩子田,收成再好也只是夠吃而已,那能存下什麼黃金。可是不管生活多麼地清苦,黃澄澄的金條也人人愛,但如果心存貪念,那是不足取的。至少,他和罔腰仔都不是那種見錢眼開的貪心人。 可是卻也讓他想起多年前那個夜晚,班長拿著手電筒來他家,託他保管金條的往事。即使當初他以各種理由推辭,但班長卻說:「如果寄放在你這裡,萬一被偷我也不會要你賠。而且我還有一個想法,反攻大陸回老家已是遙遙無期,說句難聽的話也是無望,我在台灣又無親無戚、無家無眷,假若有一天不幸陣亡或出什麼意外死亡,這兩塊金條勢必會被充公。現在交由你代替保管,如果十年八年後沒有我的消息,就證明我已不在人間,這兩塊金條就歸你和木興所有,往後你們要如何處理,就由你們來決定。一旦我下地獄,也不會變鬼來索討。你儘管放心。」(一五一)
-
無力症患者
夜裡他總有兩個夢 不知道那個才是真的 不知該追尋那個夢 他的人生在兩個夢境間 徘徊 醒來時憂鬱地望著夜空 兩個月亮定定懸在窗前 看不出那一個更真實些 他終於滴下淚水 想起那失去的單純世界 想起從此要過著複數的生活 眼前總有複雜的眾生相 幸好,他的心還是單一的 守在病床前的 也還是他唯一的愛情 註:肌無力症患者眼睛會有複視現象
-
八八坑道
花崗石撐起的坑道 堅硬,如鋼 從遠古時期之海盜襲擊 至步兵與戰車捍衛寧靜歲月 在日出與日落之間 他們以生命書寫自己的 歷史,與這片土地的 滄桑 多年之後 馬祖酒廠讓高粱分批進駐 讓一甕一甕的酒香輸出 擦亮八八坑道 成為英雄煮酒的 唯一選擇 附記:八八坑道,主體由花崗岩構成,相傳是先民躲避海盜的藏身山洞;國軍進駐馬祖後,闢為戰車坑道,歷時約10年完成。民國63年竣工後,為慶祝蔣介石88歲誕辰,命名為八八坑道。民國81年,正式移交馬祖酒廠使用。
-
春耕,很忙碌
過完春節,大地春回,人間似乎在沉醉中甦醒,在各行各業開始新一年的忙碌和打拚,而農人更是如此,又積極振作的起早趕晚,開始展開新一季的耕種。 隨著季節的遞嬗,從立春、驚蟄過後,直到清明,這段期間依然春寒料峭,仍有不斷冷颼颼的寒流來襲,但一望無際嘉南平原的田野,處處漾滿無限的春意,眼前綠得徹底的大地,讓我也打從心底喜悅起來。 幾乎每天的下午,我都會從書房晃盪而出,或徒步,或驅車前往自家的田園,吸收一點大地新鮮的氣息,感染一些田野的生命力,參酌觀看四周的農地,向有經驗的務農者討教,全力準備新一期的春耕農事。讓心頭有些盤算,如田埂的鬼針草與牛樟草該除了,不該再偷懶了,再如何的腰痠手疼也要咬牙挺過去,一甲多的地該灌水了……該到育秧中心洽秧種稻了。 路過兩旁的田野間,三五成群的農夫、農婦散落在空曠的田地上,彎腰低頭的從事農作。總不忘跟幾位熟識的村人大打招呼,讚美他們栽種的聖女小番茄紅艷艷的,一定甜美而可口,他們也不吝地招呼我,要吃下來採摘啊,不必客氣,我怎忍心吃免錢的,因為番茄顆粒嬌小、採收的工作非常不易,彎腰或蹲著,或拿矮凳子坐著工作,又吹風日曬的,可謂粒粒皆辛苦啊!我只能快速離去,以免尷尬。 大小型的耕耘機具穿梭在田裡翻土整地,一趟又一趟,轟隆的引擎聲吸引數十隻雪白的鷺鷥呼朋引伴的飛來聚集,旁若無人地閒步,優雅地低頭啄食,牠們動感的姿影翩翩,是讓人永遠看不膩的春光,也特別能感受一份春耕又春暖的風情。 已灌滿水,等待擇期插秧映著藍天的秧田,很像一處處的埤塘,陽光燦然、白雲樂與群鳥優游共徘徊,各有美好、充滿詩意。讓人想起朱熹的(觀書有感):「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大地就是我們的母地,是我們生命的活水源頭,應細心呵護照料,才能讓我們後代子孫得到滋養和有生生不息的未來啊! 兩人一組的插秧機也開始陸續的完成插秧工作,觸目所見,一塊塊的水秧田鋪陳在小徑的兩旁,少少幾根的小稻苗讓人想像和充滿希望,能在四個月後,有一大片黃金稻穀的豐收。就像幾個月前旱地耕種的,曾是幼苗弱不禁風的菜苗,現在已成三四手掌大的翠綠高麗菜、鮮綠欲滴讓人想咬一口的美生菜、成排整齊的頭好壯壯的結頭菜、如天上雲朵的綠花椰菜等等蔬菜均已可以成熟採收了。 有的則開始新一期的種植,搭鐵條拉繩子成半圓形的棚架種番茄苗,有的灑種豆種花生、有的則插竹竿鋪黑網撒芹菜種……,點點滴滴的的農事,大家各忙各的,我心頭溢滿著春意,感受大地的生機盎然!也天真的幻想著,有一天我會成為更專業的農耕者。
-
菜市場‧記憶
不管是炎熱或寒冷的日子,不管是周末或是上班日,這條街道的磨石路面總是蒸騰著熱氣,那是人們的雙腳和地面磨擦的氣息。當城市還未甦醒,這裡已經充滿朝氣,懷著人們的豐收與努力,一筐筐的蔬果已排放整齊,一桶桶的早點已準備就緒,帶著晨露,菜市場裡的商品總是讓人目不暇給,四處充滿驚喜。 露水未乾,公雞未啼時,在傳統菜市場就已擠滿了熱鬧,有著屬於獨一無二的規律作息。瞧那青菜鮮綠,那蘋果紅臉;聽那活蝦擺尾齊跳,那金鯧雙鰓鼓譟;聞那麵線飄香,襯出淡淡芫荽的味道,那粥糜環繞,透著點點紅蔥油的酥爽;嚐那越塞越多,粒粒豐盈的白肚,是阿婆手上包進營養愛的飯丸,那漸漸上色,擦上金黃的身軀,是煎板上躺著準備加上醬油的蘿蔔糕……。嗅著這街上的每一吋聲響,看著時而尖銳時而宏厚的叫賣聲,時而甜時而鹹的空氣,無疑是振奮人心的吸引力,激勵著早晨起床逛菜市場的動力。妳說,到菜市場怎不令人嚮往? 逛菜市場一定要買很多很多東西?不,像我總是吃個早餐順便享受這專屬的快樂氣息。與趕集的人們擦肩而過,與琳琅四周商品相互點頭,與婆婆媽媽的三姑六婆微笑。這裡,應有盡有。獨自肩著一個小包,在菜市場肆意轉動,隨著人聲拉拔群體聚集,又或隨著眼球瞳孔與跳動的味蕾駐足。到菜市場走一遭,最享受的是與人的互動味道,有別於便利超商上死死的標價與統一的口號,在這一來一往的對答問候,更增加生活的新鮮與趣味。 在台中念大學的時候開始養成逛菜市場的良好興趣,學生的我當然無法購買生鮮魚肉,可以帶回去久存的也就只有水果,因此蔬果區是必經區域。菜市場兩旁道路總是商家林立,而店面前總是聚坐了一些個體蔬果的販人,有的披著帆布,有的裝著竹籃,有的推著推車,而有的停著發財車……各式的生財工具一字排開,相互競爭相互協助。妳只要不小心稍稍一個眼神或腳步透露,就會被她們神準得抓住妳的細微心思,「妹妹,要買水果嗎?」「我這是早上剛從卓蘭來的……」有時候就是在這聲聲呼喚、強烈的推薦或是無法抗拒的減價行銷下成為我手上提的戰利品。 而我常常光顧的是在大馬路距離兩條小巷的一家水果店,位於整個東興市場的邊緣,要畢業的那一年才發現它的存在。水果店的櫃檯是特別的,它用粗糙的木頭做成一個斜面,是由合成木條經由手工隔成的框格,一些尚未熟透的淡黃色香蕉,瘦小的奇異果,尚待宰割的鳳梨,紅半臉的蘋果躺在裡面。種類總是不多,依季節改變陳列,而當季盛產水果則放在旁邊停著一輛專載水果的小貨車上,像躺在豐收的山坡上與你對望。水果店的老闆是一位大叔,長得粗獷,濃眉,有一點兒鬍渣,說話不囉嗦,總是穿著短袖,時而刁著一根菸。他總是靜靜的在一旁等你挑選,妳有詢問或主動跟他說話時她才會搭腔推銷架上的水果,不然他就自顧的與店前賣碗粿的大嬸聊天。 話雖如此,他的攤位前人潮卻不曾間斷。水果新鮮,與大馬路旁的那幾間水果販比較價錢便宜,五年前的暑假我還買過兩顆五十元的關山鳳梨、一斤六塊錢的香蕉,妳說在市區哪裡買得到?對於今日物價來說,都以經是回不去的回憶了。在電子磅秤來秤斤論兩,熟客老闆會幫妳捨去尾數,跟妳搏個交情,一來一往的交易,爽快、滿意,皆大歡喜。 而在過去的是橋頭有間雜貨店,裡頭都是童年的糖果與零嘴,在大四實習的那段日子,這裡成為給學生增強物的補給站。店外總是坐著兩三位婦人,時而悠閒,時而激情的闊論;而店裡櫃台坐著是一位老婆婆,約莫五十多歲了,對人態度不是那麼的不友善,第一次進商店她便用極度沙啞的聲音問妳:買什麼?如果只是逛逛還會被白眼伺候。不過這裡也還是小學生熱愛的地方,是要買這一個還是那一個?孩子們猶豫討論著,面對如此多的不同的零嘴,眼神頓時感到有些茫然,就像數學考試時,碰上了萍水相逢試題。一元五元就能得到甜滋滋的餅乾糖果,不用整份整包的購買,單看口袋的深度來決定購買的量數,或許就是這間雜貨店依然存在的原因。 「叭叭叭!讓開讓開!」在市場最不喜歡有人騎乘車輛橫行。一次為了跨年火鍋,我被指派處理菜市場購買任務。徒步走往生鮮肉品聚集的區域,只見一個粗漢騎在一台老舊野狼125上,雙腳踩在黑黝黝的地面上,車後架著一籃豆腐,僅單手扶依靠著背。人們只能迅捷退到了一旁,讓他滿足通過。 眼神尋覓一檔豬肉鋪,厚木板面上攤著一塊塊豬肉,老闆娘正坐在木椅上沒有太理睬我。我輕輕問候,這老闆娘才回過神:「妳要什麼?」我眼神四處張望,老闆娘馬上跟我推銷我不可能會買回去的豬內臟:「這兩塊豬腰剛賣剩的,炒來吃很好!」我立刻跟她說明來意,只見她身手俐落的拿起掛鉤上的排骨,俐落切下我要的部分完成裝袋,快步離開非常不熟悉的生肉區。 無論在市場最後有無買到喜歡的戰利品,又或其實這才是真正的目的,離開前一定要來吃一下早點。人家說,市場是美食的發源地,妳相信嗎?人不是盲從,而是善良的相信其他人的眼光,所以,買東西或吃東西時,善良得我一定就會先鎖定隊排最長、人坐最多的店家,入境隨俗的跟風一下。 有多久沒有到市場逛逛了?有多久沒有因為感受到這令人興奮的氛圍?妳問一個年輕女孩子怎麼那麼喜歡到菜市場?我說因為他有一種特別的記憶。
-
夢的解析
夜深了 天暗了 眼皮隨著重力向下沉淪 雙眼被蒙蔽 眼睛開始與大腦相互運轉 摩擦碰撞 如同電影般 三 二 一 開麥 演出一個以自己為主角的影片 誕生了一部 歷史影劇 夢境 須彌漂泊 變化萬千 無影虛幻 看似虛假 卻又與真實緊緊相扣 我想 夢是現實和願望的融合體 不盡然地 栩栩如生的呈現 驚訝與迷茫交融為一體 那是我心情的寫照 多數夢的碎片 都被遺忘在潛意識的無底洞 唯有驚醒的瞬間 夢才會栩栩如生的出現 有驚險 有難過 有開心 那都是夢中自我 那都是自己最真實的模樣 今天 你夢見什麼?
-
沒有手機的日子
不再低頭 囚禁所有訊息 走向荒漠 每一條墜失的符碼 匯出交響曲 徐徐颼颼又颯颯 糾纏著自自然然 不再黏近耳朵與眸子 讓驟雨澆下 冷冷鬱鬱顫顫 剎時 敲醒了晨曦 一幅畫 氤氳渲開 滴落的訊號 總那般愜意 鋪成矇矓的狂野 遐想擦身而過 一則訊息的慵懶 心底裡的電光 投射幾行字句 別說失去了啥 曠野天籟的追逐 沒有手機 日子依舊亮麗 仰望藍天 孵化 夢 不再低頭
-
【小說連載】 島鄉往事
「班長回台灣那麼久了,竟連一封信都沒有,實在讓人想不透。如果不是他把金條寄放在我們這裡,來不來信倒是無所謂,假使他一直不來拿回去,我們要替他保管到什麼時候啊!有時想想,真是後悔答應替他保管。」福生哥懊惱地說。 「既然答應人家了,現在後悔也於事無補。」罔腰仔說後頓了一下,「不過我們也得先講好,我是不能替你保管一輩子的。如果班長自己或託人來拿回去,那是再好不過了;倘若不來拿,有一天你還是要拿回去自己保管。畢竟我是一個勢單力薄的女人,萬一遭到不肖份子進屋翻箱倒櫃,我哪有力氣抵抗,或許只能任由他們搜刮。果真到了那個倒楣的時候,要如何向你交代?」罔腰仔憂慮地說。 「不會那麼嚴重啦!妳已經幫我保管那麼久了,不都是平安無事嗎?像我們這種三餐不繼的家庭,小偷是不屑一顧的。如果他們真要偷、要搶,還輪不到我們啦!」福生哥笑著說。 「世事難料啊!這個社會是愈來愈複雜,人心也愈來愈險惡。萬一被偷,班長勢必怪你,而你必然怪我,這又何苦呢?」 「妳說的不無道理,這也是一種負責任的表現,萬一不幸把妳拖下水,那就不好意思了。」福生哥頓了一下又說:「這樣好了,如果今年年底班長還不來拿,我就拿回家自己保管,以免造成妳心理壓力和精神負擔。」 「好,我們就這樣說定了。」罔腰仔興奮地說。(一五○)
-
夜宿中山林
這兩天最高興的事情,就是到中山林夜宿露營。 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為了慶祝中山林紀念50週年,特別舉辦這場別出心裁的夜宿活動,很幸運我有報上名,通常這種活動,幾乎都是秒殺,這次能夠在第一時間打通電話,真讓我喜出望外,從報名的那一刻起,開始期待這一天的到來,這種心情真像小時候,穿著媽媽買給我的新衣與新鞋,在床上走來走去,期待新年到來,心情是一樣的。 活動的開始在星期六的下午,陽光正普照著,預期了這兩天的好預兆,果不其然,連下了幾天的雨,在我們夜宿露營的這兩天,竟然是微風徐徐,清清爽爽,雖然入夜後,有些許霧氣,但天氣,大致不冷不熱,很適合戶外的紮營。 集合的地點在乳山遊客中心,館方人員帶著我們參觀館裡的各項設施,為我們大致解說一些金門的生態、影片及植物後,大伙們移師到露營區,每組分配到了一個帳棚及四個睡袋。現代的帳棚真是輕便好組裝,不像三十年前,高中時代,參加童軍大露營時,那麼辛苦的搭棚,睡袋都好輕好新穎,我們在輕鬆愉快的心情下,很快的搭起了臨時的新家,我蹲坐在帳棚裡,一抹陽光通過林間,穿過樹梢,照進天藍色的帳棚內,一切的感覺是那麼的靜謐美好。 晚餐是BBQ,食材也是館方為我們準備的,有玉米、黑輪、金針菇、雞翅、醃製好的肉片、秋刀魚、大陸妹……等等各色蔬菜,比中秋節烤肉時,我自己準備還要「青臊」。 當暮色低垂,大家盥洗完後,各自回到了自己的窩,我躺在外子及兒子身旁,不到幾分鐘,就聽到了熟悉的鼾聲,跟平常不一樣的是,多了隔壁帳篷裡傳出的打鼾聲,真是此起彼落,終於能體會,什麼是雞犬相聞的感覺了。 他們是不認床的,我想。今天晚上,認床的我,鐵定是睡不著的,試著身體放鬆,眼睛微閉,聆聽到風兒穿過樹梢,樹葉搖晃,發出沙沙沙的聲音;露水凝結成水珠,滴滴答答落在帳棚外,發出的咚咚咚的聲響,真像老殘遊記中「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清脆響聲。 心中想著,幾天前在家中與老公的對話,「他說,這是他人生的第二次露營,心中很是期待。」其實期待的怎麼只有他呢?我只是沒說出口而已,也是滿心歡喜期待這次的中山林露營。 在高中時期,我曾經有過睡帳篷的經驗,是怎麼搭起來的,倒是忘的一乾二淨,只記得那天晚上的營火晚會,大伙們圍著營火又唱又跳又是大聲喊叫,劃破長長的夜空,畫面一直深印在我腦海裡。 想想這已經是三十年前的往事,可是,我怎麼還是無法忘懷呢?我想,那就是特別啊!因為,這樣的日子,在我的日常生活中,不會經常發生,才會印象深刻。 我想著心理學的「遺忘」是不存在的,只是失去了回憶的鑰匙而已,記憶永遠存在腦海裡的某個存區中,不曾有變化,只要有一點點和它有關聯的事物,就會突然歷歷如繪,就像這次的中山林夜宿一樣,啟動了我三十年前的記憶之門,讓我在腦海中,重溫過去參加童軍露營的往事。 在回憶的迷網中,我還是入睡了,醒來時,已經是太陽高空掛的早餐時間,老公從主辦單位,領回豐盛的鮪魚三明治、雞腿漢堡、奶茶及豆漿,我坐在帳篷外,看著孩子們玩躲避球,一面享受著被人伺候的貴婦早餐,心想,普通這個時候,都是我在廚房裡忙著,一面還得呼喊孩子們起床,深怕他們補習遲到,那可能像現在這麼從容悠閒。 飯後,我們大伙人沿著露營區,向三友園繞了一大圈,逛回來時,看到了主辦單位正在準備著下一場的節目:森林奇遇──手作松果小動物。 經由老師的講解,我才知道,國家公園的一草一木,皆不可以亂摘取,甚至於掉在地上的松果,都要向館方登記,方才能帶回家,心想從小到大,自己不知道做了多少次的小偷,帶了多少個松果回家。所謂,不知者無罪,不是嗎?我想,我知道以後,就不可以了。在場的大朋友及小朋友,也都上了一場愛護大自然的課程。 老師也教授我們,利用松果,樹葉,枯枝等製做了一些可愛的,可以用來擺飾的成品帶回家當紀念。 心想這次「夜宿中山林」真是來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