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文學
-
古典詩七言絕句兩首
題目:風華絕代 格式:七言絕句仄起式上平聲四支韻 清照悽秋寂寞詞,謫仙縱酒也來詩。 詩詞不必爭奇豔,各有風華絕代時。 語譯: 女詞人李清照逸安居士一生命運多乖巔沛流離, 擅於填寫出熟女深閨寂寞、梧桐鎖清秋之絕妙好詞。 詩仙李白能夠在酒後半醉半醒之間, 寫出快意恩仇、縱情瀟灑之絕句律詩。 這詩、詞兩種文體雖然爭奇鬥艷,但卻也是各有所長, 並分別在它們所屬的年代引領風騷流傳千古。 題目:胡璉將軍記功石碑 格式:七言絕平起式首句不引韻上平聲四支韻 將軍功業無須石,百姓自然心上碑。 敢立金門窺半壁,一生赤膽幾人知。 語譯: 胡璉將軍一生赫赫功業,豈是記功碑所能刻得完的! 這金門老百姓早就已經將胡璉將軍功績刻在心中幾十年了。 胡璉將軍敢用數萬軍隊獨守在金門這塊小島上,抵抗敵岸數百萬解放軍的包圍。 這種無比的勇氣和膽識,未來讀這段歷史的人又能夠理解多少呢?
-
青春組曲
回想起這三年來 教室 有了我們而吵雜 走廊 為了我們而喧嘩 操場 留下我們的足跡 黑板 寫下我們的不捨 畢冊 留下我們的回憶 鐘聲 響起我們的時間 此時此刻 飄散著是一陣陣的感傷 回憶不會凋零 我們不會消失 再看一眼……再看一眼……難過地留下眼淚 說聲再見……說聲謝謝……繼續地勇往直前 (一)回首 三年前,我們懷著陌生而興奮的心情踏進校門,有如初出茅廬的小毛頭;心中自喜是個中學生,已經長大了,其實還不是個「稚氣未脫」的孩子。 三年來,我們盡情的笑、放聲的哭,偶爾也會有爭吵,但最後留在我們心裡的卻是「無盡美麗」的「感動」。 儘管一切都將成了回憶,但我腦海還浮現的仍然是我們漫步在校園中、穿梭在走廊上的身影。而最令人難忘的,莫過於那間保護我們三年的「窩」了,雖然我們三年換了四間教室,但每一間都有屬於我們的「共同回憶」,不是嗎? (二)抉擇 以往都沒有這種想法,反正當一個學生上一天學算一天,根本沒想說畢業後何去何從…… 堅持走自己的路,畢竟自己的未來要用自己的雙手去寫,不是給別人擺佈的。堅持就會成功,這是我一直深深相信的…… 四技二專,那幾所我考慮過的學校,對我來說到底是危機還是轉機?我也知道不管自己選擇哪一條路,最重要的是自己為這條路做了什麼?有時候想想,如過能過著像陶淵明一樣的生活該有多好呀! 時間不多了,該啟程了!至於這條路要怎麼走?我想,就好好地用心去走吧! (三)蟬聲 摘四月第一瓣鳳凰花,聽五月第一聲蟬鳴,抹六月第一滴眼淚,在這離別的季節…… 無情的光陰,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三年的高職生活將告一段落,這是一件悲喜交集的事,喜的是我們在人生旅途中又邁進了新的階段,悲的是在這鳳凰花開、蟬兒高歌聲中,要和大家分離了。世事就是如此,在阻攔不了的當下,甚至會留下幾滴眼淚。 三年的感情,延續到未來。今後,雖然我們各奔自己的前途,但我相信精神上是永遠在一起的,希望不要為了離別而疏淡了這份「友誼」。
-
母親是「省」長
母親住院其間,我幫母親準備餐點,用餐之前請母親先洗手;順手拿一張衛生紙,讓母親將手擦乾,隨後,我貼心的想接過衛生紙,拿去丟掉,沒想到卻被母親所拒絕。 不解其意的我,試著詢問母親:「用過的衛生紙,為什麼不讓我丟掉呢。」 母親不假思索的回答:「放在口袋,等衛生紙乾了以後,還可以再用;用一次就丟掉,真的太浪費了。」 又有一次,我買了抽取式的衛生紙,看母親吃力的將它分成兩張,才拿來使用;我隨口說:「媽,抽取式衛生紙,一張太薄,兩張一組,必須一次使用,不必將它分開來。」 母親沒好氣的說:「一次用兩張,太浪費了。」 時代雖然進步,但是依然無法改變母親儉樸的生活習慣;現代人只注重方便,母親則以「能省則省」,作為最高的生活準則。 為了不想讓母親心情不佳,只好順著她老人家的意思,繼續當她最得意的「省」長;她最為經典的座右銘就是:節省必須從小地方著手,就連不起眼的衛生紙,也要想辦法讓它的功能,發揮得淋漓盡致。
-
導師的叮嚀
昨日,聲聲泥軟童稚的笑語,在走廊的彼端迴響;今日,張張欲語還羞的笑靨,在走廊的這端綻放。多少個晨昏風雨?多少回悲歡愁喜?六個寒暑,我們攜手同歡;一千多個日子,我們同舟共濟。為你們燦爛的童年,留下了永難磨滅的回憶。 還記得入學的第一天,老師為你們準備的歡迎卡和紅蛋嗎?教室裡,我是不假顏色的嚴師,嚴格的要求你們學習的每一個腳步。操場上,我扮極盡慈愛的母雞,呵護著身後那一隻隻天真的小雞。聯絡簿上,是你們絞盡腦汁的「每日一句」。教師節前夕,你們荒腔走板唱著「老師您真好,不怕我們吵,……」,我悲喜交集,寫下了「你們都很好,就怕你們吵,……」的心情感言。酸甜苦辣,悲喜交集,為這六年來師生共同的成長,開啟了學習的大門。六年來,你們拾掇了每一個學習的機會,由初芽而成壯樹。你們熠熠生輝的表現,擄獲了全校師生肯定的眼光,更為學校攘奪了無數光榮的篇章。 舞蹈細胞不遜「貓王」的敬祥,是唱作俱佳的天生演員,將來可是一個大明星;繪畫如行雲流水的子恩,別看他個兒小,身材瘦弱,他可是運動場上的長跑健將;「搞笑二人組」,他們演的默契笑鬧劇,是我們全班心領神會的秘密;胖胖的昱維,臉上總是掛著彌勒佛般的笑容,人緣特別好,是全班公認的大好人。 觀察力和老師一樣棒的怡均、雅淇,總能適時的伸出援手,展現她們貼心的一面;形影不離,像同穿一條褲子的鵑如和宇茜,都是作文高手,成績更是頂呱呱;好學不倦的宜庭,是未來運動場上的飛躍羚羊,想要追上她的,可得費一番功夫;有數學天才之稱的侑餘,頭腦好,更是全班唯一與老師同一星座的「冷面殺手」。 過去常以「我不會」搪塞的文揚,現在上台背起論語,總能贏得全班熱烈的掌聲;有點小迷糊的瑀柔,是不能小覤的領袖人物,將來不做大官,也一定是個大老板;為跟老師賭輸要多吃一碗麵而哭紅眼的敬仁,內向害羞的他已能在台上侃侃而談;常說自己「笨」的韋綸,莫忘了左撇子能創造異於常人的奇蹟。 常與老師保持距離的詩婷,像偷胎換骨般,在榮譽榜上已轉敗為勝;午休常被登記的陳銓,服務熱心外,削蘋果的技術,可是全班無人可比;收作業效率一流的佳菁,是催繳作業的高手,更是老師不可或缺的小幫手;常遲到的翊慈,倒立翻背的舞姿令人讚嘆不已,背論語的速度更是全班無人可比。 還有林芝、盧育禾、魏江津、薛博嶸、杜書瑜、田濠稱、葉晏樺、許為先,都曾在我們學習的殿堂上,留下他們走過的足跡。 六年來,不獨你們長高變胖,成熟懂事了,老師也在教學中跟著成長,體認到更深奧的人生哲理。如今離別在即,在你們身如鵬鳥,展翅欲翱翔千里的此刻,說不盡的離情依依,切莫忘了老師的聲聲叮嚀: 一、一步一腳印,務實的做好每一件事;唯有扎實的基礎,才能築起擎天的高樓。 二、不要怕失敗,凡事要有「試試看」的勇氣;把握每一個學習的機會,是締造成功的最佳途徑。 三、維持濃厚的學習興趣,比你學到了多少更重要;知識是死的,唯有濃厚的求知心,才能讓你學到活的知識。 四、常走出戶外,勇於探索大自然這本書;你的視野有多廣,心胸就有多寬,人生就有多亮麗。 別了!今日,你們以賢庵為榮;他日,賢庵將以你們為榮,讓我們期待不久的將來,英雄殿上師生歡愉的相會。
-
●浯江詩選 清明掃墓
四十年了,這是我第幾次來到父親墳前 簡陋的,荒涼的,40年來在寧靜中 沉睡,幾個夜裡,我看見父親在夢中 走來走去---那年,當他嚥下最後的一口氣 我看著他緊閉著的嘴唇 好像還掛著幾句未說的話。 每個清明節,我都想問清楚那句話 每次父親的嘴角都緊緊閉著 也許保持對生命的最後沉默 是人的一種必要 四十年了,離父親逝世的日子越來越遠 我發現我對他的懷念越來越濃烈 四十年了,這個墳在那兒越來越單薄 讓我想起父親臨終前萎縮的身軀 我在父親墳前下跪、焚香、叩拜、祈禱 冥冥中一對黑暗中的眼睛 和我靜靜地對視
-
琉璃歲月
那她為何會來到這島呢?這是一個極度軍事化的島,她從未想過要到這島上當名播音員,從清晨六點到晚上十時和另一名姐妹輪流對著對岸的同胞不停的放送寶島的美事,說些言不由衷的宣導,這難道也是自然?真正自然又是什麼?找不到答案的,摸不著思索的就推給自然,自然廣大包容,祂不會同你計較的。 她忽然發現自己也是捉摸不定的,因為一個多月前她才興高采烈的接下這播音員的工作,如今卻開始倦了,打從她學會播音操控機器的幾天後她就不喜歡這工作了,她覺得自己活像台機器似的,每天唸著內容差不多的政令宣導及操作同樣的機器,最不可忍受的是腦子頓化了,心思脫離現實,睜眼盡是一片綠,綠的雕堡,綠的軍隊,綠的防風林及木麻黃以及自己身上一身草綠軍裝,在這前線的軍哨裡綠是最妥協的顏色,而島的四周是理所當然環抱著湛藍的海,澎湃的浪打聲是這兒最厲聲的諍言,不時把失魂的浪子喚回現實中。 到這島上當兵的弟兄們沒啥放不放假之分,放假出了連隊的弟兄們的眼總自然的望海,那是一種再自然不過的事,他們沒地方作樂,這四面環海的嶼對於服役的士官兵們活像是個大囹圄,年輕狂熱的血脈被這島給囚住,不由自主,蠢蠢欲動,島上最大的平地就屬播音站旁那座籃球場,那球場還是經過人工開鑿整平過的,這不僅僅是個球場也是這島的中心地,幾乎所有勞軍活動、聯歡晚會、慶祝活動都在這場子舉辦,前些日子慰勞官兵的秋節活動剛辦過,島下來了十來位文化工作隊的約聘僱人員表演音樂舞蹈節目,節目就在藍球場的正中央舉行,不外乎唱些愛國歌曲流行歌謠或即興演出,乏善可陳但對於遠離人間塵囂的大男生,像是注入一股熱情似的令人振奮,士官兵們就圍坐成一個大圓同樂,演罷送給在場的弟兄各一枚豆沙月餅,中秋夜的當晚多少個思鄉的遊子就舔嚐著那個甜膩的餅想著遠方溫暖的家鄉。 勞軍是久久才一次的甜頭,更多的時候這島上的人兒要排遣鄉愁撫慰思緒只有望著眼前的這片海,把心中的苦悶把未來的希望都向這片大海傾吐,不用隱瞞與羞澀,海如同母親一樣永遠會包容一切的。 那你如何知道她想與海說些什麼?她說她和那群當兵的大男孩不一樣,她可是一朵嬌滴滴的花兒呢?可不,她的心倒挺堅持的,就有一次播音站上的王情報用他喝過的鋼杯盛碗綠豆湯給她,她堅持不要,那情報說了句:「外頭要吃我的口水的人是等著排隊的。」她當下怒火襲心將那滿溢的綠豆湯潑向情報官,兩眼瞪如銅鈴的怒視對方,從此站上的同袍不再恣意與她打笑。 還有一次隔壁地區連的連長連續幾個大清早在播音站前操兵,穿著黑色的短褲露出黝黑的背膀,賣力的訓斥屬兵,涔涔汗水在從每一位官兵的身上滴落在水泥地上,太陽出來後曬成一絡絡的痕,連續幾個清晨聽了幾乎同樣的訓話後她竟自個兒向連長表意,希望他不要再到站前操兵可改到籃球場或其他地方,只因為她不喜歡看一群男生到播音站前光著膀臂操兵,這事惹來連長反問她這小島除了播音員等幾個女孩外那還有女性;在這島似乎女生的眼要當成男生的眼,要不就要是個完全百分百的女人,當個花瓶讓男人欣賞解男人久不見女生的苦悶,常有來島造訪或勞軍之輩到播音站找她們合影或「觀賞」她們,剛開始她覺得還頂新鮮的,後來感到有股莫名的厭惡感覺自己有點像動物園裡的企鵝或熊貓供人觀賞取樂用的。 夕陽入海,剩下半顆火球緊貼著海面,餘暉灑遍海域,綴滿一海顫危危的金鱗散發著金光泛動浮游,這霎那的美令人讚嘆,她沉醉這瞬間的美景,她有股衝動想流連在這美麗溫柔的島,朝看日初晚省夕陽,這是無爭的歲月,天地有情的島,似乎要用感情留下她,但這是不可能的,她太年輕沒有資格想逃避外在的衝擊,對於一個年輕的生命應要有十足的勇氣去正視生命中應來的磨練,是否這美麗的島嶼正用另一種方式試煉她,試煉她的執著韌性,那是一種可貴的能力,另一種生活的力量,這如母親一樣的島肯定是在試煉她,用一種不同的溫柔方式,以四兩撥千斤的方式溫柔的考驗她。 是的,終究要離開的,移防的日子就剩十來天了,這本是稀鬆平常的事,但對於一個多情善感的女孩而言又變得如此複雜,她似乎少有離別的滋味,還這麼多天就開始不捨離開這島,這對於他而這有點不解。 他當然不懂她,那是二種截然不同的個體,不僅在生理上、心理上、精神上還有經歷與教育上都如此不同,她是如此簡單得有些無知,像未吸水的海綿,不知會吸收到良或莠,也許她也無能分辯,因她涉世尚淺,所學不多,端看她的造化,端看上天要賦予多少天賦能力予她。而他呢?他恰恰相反,他已有處世生活能力,或者說他可以掌舵自己未來的方向,他是理智謀略的,而她是感性矜持的,所幸她的矜持與堅定才不至於在生命的大海中迷航。 他提著相機和她共邀站上的幾位同袍們,趁著下島前要把這島上的美景與友誼盡收在這一張張方寸之間的底片與相紙裏,九月的這小島美的像首詩,像篇散文,這群年少伙子就在這島上躍動著他們年輕有力的生命,在「島孤人不孤」的石碑下他們留下這幀典藏之照,全站二女七男在那花崗岩下貼著石刻燦爛著一臉盈盈笑靨,這群豐沛的生命以熱情熨燙著這孤島,於是這島不孤人也不孤。 在播音站前他們刻意正經八百的拍了一張「畢業照」,還說班導是站長,站長裂出一口白牙,靦腆而笑,活像個鄰家那個大男孩,說也奇怪愈到下島的時刻愈覺他可愛,只是再相聚卻不久了。 再這麼相處總有離別的時刻,九月底她下島了,行囊中放著那塊和他一同撿拾玻璃體,離別對於一個雙十不到的女孩是殘忍的,離別前的一晚她獨自在寢室徹底悲泣,她終究將告別這人生的第一站除了家外住得最久的地方,小巧神秘的又親切島,這島的一切勢必烙印在她心靈深處。她懷著這本在島上留影的相簿及那塊似玉的玻璃,走向她應走的人生,你說人生要如何走才對呢?嫁作人婦?讀書?闖一番事業?她都不知,懷疑與茫然一直存乎於她心中,這種沒有絕對答案的態度在大膽島時就植入她心中了,是島與海教她的,抑是他教她的,或只是那塊如玉的玻璃隱喻她的,她也說不上來,說不定那是她本能,打從娘胎起她就存在這種因子,後來的一切僅是她用來解釋行為的說法。 存著懷疑的態度面對人生又是對嗎?這回答準沒個絕對的,就好比人們心中的那把尺,應從何處為起點何處為終點何處為滿足點,端看個人作法。 一樣是秋天,一樣是望著海吹著風想著過去,這時間點又已是二十多年後了,她在金廈水道客輪的甲板上細數這四分之一個世紀以來的點滴,彷彿時光停格一般,望著眼前行經的大膽島,依然沉靜的座落在眼前,此刻她已不是播音員,大膽島也撤銷播音站,她的回憶已成歷史,從懷裡取出那枚珍藏四分之一個世紀的琉璃玉,她仔細的再撫慰它最後一次,這琉璃表面已呈溫潤的玉澤,這是她多年來思念那島與海慰藉的痕澤,她奮力將琉璃拋向遠方的大膽島,她要還給原主;那琉璃原屬於那島,就如她只是那島的過客;而他也是她生命中的一個過客,偶爾想起總會不經過的莞爾。當年她對著對岸的大陸同胞心戰喊話,如今她穿梭在金廈的水道上,來往於兩岸間,就是上不了尚是軍事管制的大膽島,也許世事就這麼矛盾,如今她和大膽島竟是咫尺天涯,沒了軍人身份她上不了大膽島,四分之一個世紀以來世界變化驟然,不變的是眼前這島,然而誰也沒把握那天一個政策的決定,大膽島不再是軍事基地後會變成啥樣?還會是她魂縈夢繫如母親一般的島嶼嗎?(下)
-
以水為師
山居沒有自來水,必須自行尋找水源,自行接管,自行維護。前一陣子斷水幾天,馬上感受到不方便。我們使用山泉水,不必付費,仍然要珍惜,有水當思無水之苦,無水才知有水之幸福。 人類沒有水是活不下去,人體百分之七十是水,缺水二天,生命就有點危險。所以說,生命的祕密,水知道。既然水對人體那麼重要,但是,好像沒有聽說有人在對水感恩的。 夏天到了,用水量越來越大,戲水的人越來越多,池邊、溪邊、海邊,玩水的人很多,偶而也會發生不慎遭滅頂的事故。水給人帶來歡樂,有時也會帶來悲傷。君不見,颱風帶來的狂風暴雨,造成的水災,人們的生命財產,受到很大的威脅。因此,人們只會害怕水災,知道水會造成災害,會奪取人們的生命財產,而忘了平日對水的需求,對水只有埋怨,而沒有感恩了。 自然界隱含很深的天理,任何事物,有正有反,有利就有弊。逆天理則得其反,得其弊。 水是很柔弱的,可是如果不順乎水性而走,累積壓力,就會產生無比的力量,大到可以摧毀萬事萬物,改變地貌。水是那麼柔軟,又是那麼剛強。 古代的老子是最懂水的,他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在老子的心目中,水就像道一樣,是無所不在,是天底下最好的東西,萬物需要水,生物界沒有水,就活不下去。水能利益眾生,卻不爭名爭利,也不居功。這是多麼了不起的德行啊! 大家喜歡說,人往高處爬,水往低處流。人就是喜歡往高處爬,所以喜歡比高、比強、比大、比能。因而人類社會就充滿著競爭,你爭我奪,看誰的力量大,看誰爬得高。難道我們就不能學水的就下嗎?人家不願去的地方,我們去,人家不做的事,我們來做。水就是「處眾人之所惡」,這就是人棄我取的精神。 我們何不跟水看齊,學習水的精神。 水有什麼好學的呢?我們何不到水邊去看看。孔子站在河邊,讚嘆地說:「逝者如斯,不捨晝夜」,水是自強不息的。請您把腳踩到水裡,水馬上繞道而過,它不會跟你計較,也不會割傷您。水永遠是謙卑不爭,只要有空隙,它就可以進入。一顆巨石落在河床,阻擋水的去處,水無法改變巨石,只有改變自己,轉個彎,繼續向前行。您無法改變您的太太,妳也無法改變妳的丈夫,何不轉個念,改變自己呢?這樣會更快樂。轉個彎,生命會更寬。 我們要學水的柔軟,沒有固定的形狀,能夠隨著環境而變化,不固執己見,能夠隨遇而安。 水雖然柔弱,卻能穿石。一時間無法改變現狀,累積相當能量後,卻能排山倒悔。我們也要善於舒解壓力,才能免於身心受創。 我們不僅要感恩水的利益眾生,同時還要以水為師。學習水的柔軟哲學。
-
來去途中
在風湧雲動的悲壯夜晚 如同我回到南方的故鄉 有田埂犁鋤過的春天 有村鄰老農哼唱過的俚歌 那些盎然新綠的枝芽花草暗語 那些巷弄牆垣塗抹鑿刻的無言故事 您邀約風的裙襬跳起舞來 您披著金黃夕日踩著碎的月光飛翔 像歡愉的童心在盲瞳大地放懷融化 輕輕敲著七重深院的家門 回來溫習日影飄搖的夢中邦土 曾經凝目勾魂的記憶已是青冽古銅膚色 曾經胸懷大志的年少已為順從的遷徙 如您小小的小趾在山的曠遠穿躍 如您在夢的夢中吻回母親的淚頰 如您在流浪的血脈刻著安靜的碑文 啊。如同我回到南方的故鄉 有燦麗風月沉澱後的人生回照 有塵世渾沌後的清明空悟 那濛濛中的炊煙已為一記的回眸圖騰 那沉沉中的杯底已滿漲歲月的潮水 如同我徹夜纏綿聽一瓣瓣落葉的點醒 那些山海退去的赤裸稜線 我看見眾多時間的巡弋 有巨大的沉默以及不堪稀疏的晚景
-
尷尬
俗諺:「一樣米養百樣人。」說明人的異質性和複雜性,所以人際關係是一門人生最難修的課程,偏偏又是一門必修的課程,如何悠遊其間,端賴個人的修養和功力。 今天參觀台灣歷史博物館的「新疆文物大展」,回程的途中,腦海中仍然縈繞著栩栩如生的「樓蘭美女」,思緒也停留在數千年前的「絲綢之路」出土文物。搭上返家的巴士,心情還是激盪不已,感覺有種時空錯亂的不確定感,這時,突然有人從我背後拍了一下肩膀,方才回過神來,思緒終於被拉回了現實。與我寒暄的是一位同我一起在淡水漁人碼頭當志工的夥伴,我們方才開口聊了兩句,站立在我旁邊的一位婦人講話了:「不要站在我的後面,我不習慣有人站在我身後說話!」婦人聲音有明顯的焦躁和指責,四周空氣瞬間凝結,我的朋友挪動一下身體,我們彼此也噤聲不語了,但是擁擠的公車很難和那位婦人保持一定的距離,婦人更加不悅了,再一次重複先前的話語,我的朋友真的是進退維谷,再也沒有轉圜的空間,氣氛尷尬極了!我委婉的想化解尷尬:「小姐!對不起!公共汽車好像很難保持寬廣的距離,您忍耐一下吧!」婦人更加慍怒了:「是我先上車的,我就是不喜歡後面有人,我有權利要求後來的人保持距離」,我不再答腔,和友人交換了一個眼神,盡量和她保持距離。 我從座位上不著痕跡的仰起頭,偷偷的瞄了婦人一眼,婦人頭髮有些斑白,大大的口罩外還覆蓋著小方巾,所以幾乎遮住了整張臉,只露出眼鏡下的一對眼睛,我看不到她的表情,但微慍的眼神有些渙散,顯然她是不快樂的!車子繼續前進,我們依舊不發一語,突然婦人又開口了:「司機先生!你們的車子車齡很久了吧!開起來一頓一頓的,晃得我頭都暈了。」司機和氣的說:「車子去年才買的,應該不會太舊啦!」婦人無言以對,眼睛飄向窗外,雙手緊緊握拳,不再開口了,因為婦人的存在,公車顯得死寂而安份,沒有人願意開口說話了,只有在每一個停靠站乘客的上上下下,與司機「謝謝」、「不客氣」、「再見」、「請慢走」的客套話語。 俗諺有云:「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如果以這樣的邏輯推演,我們一車人在某個時空點應該有所因緣吧!今世我與婦人素昧平生,在因緣際會下同坐一班公車,在時空的交會點上短暫的相遇,也許這是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卻沒有碰觸出一絲的火花,反倒是尷尬的場面,讓我不由得揣測婦人背後的遭遇。婦人自我保護意識太高,對社會週遭的怨言太多,怨懟的言語、不友善的眼神,在在都顯示她生活的不快樂,她不快樂的背後到底深藏多少辛酸的故事?我無從得知,顯然她患有被害妄想症和躁鬱症,她是一位需要協助和開導的病人,但她如刺蝟般的武裝自己,如何讓人接近呢?她是一位可憐的人,當我如是想時,她當下的不友善和指責我都能原諒了,相信友人和我相互交換的眼神是同理我的看法。 婦人終於下了車,車內的氣氛和空氣剎那間溫暖清明起來,望著婦人消失在雨中的背影,我默默的為她祈福:但願她能敞開心扉,碰到可以幫助她的貴人,重新找回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快樂祥和的生活著!
-
琉璃歲月
她撫著手中這塊「玉」,那是塊清澄澄的透明體,莫約五十元硬幣大小的「玉」,她已珍藏它二十多年了,其實那是只塊玻璃汽水瓶身破裂後的一部分,那是她和他於二十多年前在那小島上撿拾的。 她記得那是一個清閒午后,她播完午後的新聞稿後,坐在站前的石頭上看海看得入神時,他來了,他問她想啥,她說啥都不想,後來又說啥都想,他被她搞糊塗了,就要她啥都別想了,後來他們一起啥都想,在那個孤島上,當時他是預官,她是播音員,她是這島上四個或五個女性之一,整個島上的女性就只兩位播音員及二或三位慰勞官兵的「八三一」。 當時她常於播完音後坐在播音站前水泥砌成的階梯上,在這島的至高處望著遠方無垠的海,心中時而澎湃時而消沈,對於自己的未來拿捏不定,當了一個月的播音員,就厭倦這無聊的工作,當下就決定一年後約滿不再續約,於是她只得不時望著島外的那片海無意的發想,發想自己沒了工作後會變成啥樣,有時妄想自己會考上大考,成為一個大學生,或者是職場上得意的女性工作者,就像電視劇上那光鮮幹練的女主管。 「送妳一塊玉。」那個乾淨清朗的午後他在播音站外的沙地上覓得這「玉」,慷慨的送給她。 「騙人,這不是玉。」她努力睜著雙目注視那塊他所謂的「玉」。 「如果你認為是玉就是玉,是鑽石就是鑽石,端看你如何看待它」他煞有其事的說著。 「喔!這樣嗎?」她迷迷糊糊的接受他這番論訴及那塊「玉」。 她天真的像未涉世的小娃,卻著迷崇拜腹中有料的學者,在她生長的那個小區都是些為三餐走動的市井,包括她的父母與堂兄姊們,他們忙忙碌碌都為了顧著肚子,至於「學問」那是從學校打知來的,或著過街的那個社區的大人們才有學問,她住的那巷那個區的居民似乎無暇顧及這生活額外的事物,她依稀記得她童年的居所是在城南的巷尾,那約莫五十米長的巷道是用石板鋪成的,巷頭住著幾戶領公家餉的白領人家,巷尾就住著一群為三餐打拚的市井包括她們一家。 十九歲的那年她高中畢業考上心戰大隊播音站,第一站就上大膽島,迷迷糊糊的和一群軍隊移防到大膽島「從軍」去,從此展開她的視野延伸她的思路,大膽島的一切細微事務將啟動她混沌未開發的腦。 那是在戰地小島的一個夏夜,嗡嗡的蚊子在播音站的大廳搔擾同袍們,啪嚓一響就滿手紅漬,一隻或一雙或聚集的蚊會慘死在你手心上,她拍到一隻肚滿腸肥後興奮極了,瞧見機務士阿福手臂手還有一雙,喊著:「等等,我來。」然後「啪」的一聲後手上又出現一個小小的血印子二隻蚊子也烙於血中,她天真的說:「只要蚊子插入你的肉,你用力縮起肌肉,牠就拔不起來了。」頓時,一屋的大男人靜了下來,她自作聰明的再補一句:「這是我爸說的,這可是學問與經驗呢?為免白白的給蚊子叮,一定要殺死咬你的蚊子。」「這是妳爸說的,那是對的,那肯定是對的」其中一位男同袍附和著,然後一屋子的大男生跟著哈哈大笑,她也無由的哈哈笑著,只不知另一位同她上這島上的女播音員卻擺著一副不悅的臉給那群男人看。這事一直到她下了島的二年後,她稍長才明瞭那群男人哈笑的含意,她有一種被污辱的感受,可已經事隔多年了,她有些生氣,但慶幸的比較多,至少她沒和那群邪惡的男人打交道。 那小島,原是她小小心靈的聖地,未上島前充滿了憧憬,上了島後卻發現憧憬與事實間有莫大的距離,到那島工作,當個萬綠叢中一點紅的嬌點,起先有些虛榮,被拱的感覺有些迷茫,但在眾星的眼中,她看到她不是真正的月,她應只是這群遠離家鄉的遊子暫時尋開心之物,或者只是映在水中那輪月影,天明就散了,這只是她的想法,她直覺她的想法是對的,那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本能,這本能世上沒有重複的,如果有相似也有微妙的不同,就如同命運一般,一個人的直覺會影響關鍵作決,然後一個或數個決定就會決定一個人的人生,她的一生將會如何?她如今尚不及雙十年華,她自己也不知,也許命運之神會眷顧她,也許捉弄她,更也許她會擺脫原始的命運,打拚自己不一樣的路。 那是鬼月的一個夜,睡夢中她感到胸口一片悶,她想起身,但身不由己,她覺得有個人,不,是鬼或是魂壓在她胸口,起先很悶後來喘不過氣,她明確知道自已在睡,也知這不是夢,她看不到但腦子極度清楚,清楚自己不是混沌,清楚現在發生的事,但卻無法解釋這一切,甚至她知道壓在她身上的一定是男魂,她也知道這魂不會害她,她趕祂,祂不走,她極悶,告訴祂,她要找過逝的外婆來,祂還不走,她說她有從島下帶來趨邪的符咒,祂似乎功力高大,啥都不怕,最後她妥協了,她知到這夜她拿祂沒法,她只得暗唸「南無阿彌陀佛」經超送祂,最後在迷濛間祂趁日初前離去。 天明起身,一切如同幻影,啥都沒發生過一樣,她想告訴同她住的室友,但想想又沒說,說了也沒用,說不定換來個不適應工作或心神不定的頭銜,她想起這島經歷過這麼多戰役,死過這麼多人,都是男人,那昨夜那一定是男魂,且一定有個官位,因為祂有膽,啥都不怕,當兵沒官位的肯定沒這膽的。 她想到北山的觀音廟拜拜,一種強烈的直覺一定要到觀音廟去祈求觀音娘娘賜予昨夜訪她的那魂平和,至少祂已找上她,已結下這份奇緣。 手持三柱香口唸「觀音菩薩要保佑我一家平安順遂……還有昨晚……」她不知如何向菩薩說明昨夜的事,記憶中和祖母一起祈福時沒有這發過這願的,她只好閉眼用心想出意念,她想菩薩慈悲廣大一定知到她的善念的。 菩薩果真神通廣大,那魂不來了,她在這島的夜安穩多了。 安穩的夜因為她的多喝也有需起身如廁的時候,但為何這晚她的室友不見了,這小島正規編制的女性只有她倆,為何這晚她的室友不見了,她感到不安與恐懼,這感受比那魂壓身的夜更無助,她不敢出外找室友,只能等,用被矇住頭眼,豎耳細聽,只是除了夏夜蛙兒咯咯作響,蚊子嗡嗡聲外是一片靜,她在迷糊間又睡了,她終究只是個二十不到的小女生,煩惱擔憂只是短暫的,清晨起身播放早鐘到對岸時,室友卻安然睡在床上,她沒吵醒她,她懷疑昨夜是不是又鬧鬼了,把室友暫時變不見了,或者昨夜壓的是室友,把她暫時壓不見了。 她的室友說她是真見鬼了,昨夜明明就沒人離開寢室,要不就叫她到站下的醫務室看病,一定是得了眼病或錯亂症,室友還說搞不好前兩天她得的腸胃炎還沒好所以引發腦子不清,需要好好看醫生,可她認為她?病,她想算了說不定是那戰魂又來了,那魂一定無聊又來找碴了。 於是這回她和室友相約去觀音廟祈求她們的寢室平安,工作順利。是否二個人的願力較大,這以後的夜真的平靜了。 如果你是一個享受孤獨寂寞的人那你就適合來到這島,這一平方公里多一點的小島,表面剛強堅毅,裡子卻柔嫩溫潤,尤其你獨自一人坐在島上的任何一處你都可以望見無垠的海域,有時候你看見海同母親一樣的溫暖,有時像父親一樣嚴厲,有時像好友一樣貼心,更多時候像情人一樣跟你訴說著滿腹的柔情愛意,你會在早晨或嚮午特別是陽光微醺的午后醉入這島,這島再醉入這片海,你看似孤獨,但內心並不,因為特別的機緣讓你們這群有緣人相聚在島上,你只要踏上這島你就自然與這兒一切同心相濟,因為你清楚的知道這兒發生的一切會恪印在你的心中,你會帶著這印記行走人生,然後會不經意想起這兒所發生的一切與你當今人生現實比對一翻,然後這島的一切草木會以無言的方式告訴你人生最簡單的道理,讓你心靈反樸歸真。 他和她望著海,她習慣漫無目的看著海,在看海的當中發現真正的目的,他說她來這島後腦子都變了,變得和他剛認識時不一樣,她說那是有些領悟,是海教她的,他說這樣不行,再下去會與現實脫,會神經錯亂的,她說他多心了,於是他要同她講些這島的故事,講點現實煙火的故事,那故事發生在二十多年前,當時國共雙方軍事緊張,敵我都用盡方法探究對方的虛實,譬如水鬼的訓練,對方會利用黑夜把訓練好的水兵放逐到海中然後令其游到我方陸地,必需帶點東西回去作為證據。 「什麼東西?」她睜大眼問。 「人身體上的東西,譬如一隻耳或一個鼻,眼睛也可以。」他說。 「你鬼扯的!」 「是真的,當今士官兵寢室廿十多年前的一個黑夜睡了九人全被水鬼作了,白天被發現時身上都少了一樣東西。」 「你騙人」 「沒騙妳」 「有,你就是騙人!你不要說這可怕的事!」 「那說點別的,說點這島上的愛情故事。」 「那好!」她笑了,淺淺一灣笑意寫著年少的真切。 他同她講這島上一對播音員與播音官的愛情故事,粗糙簡略,她不滿意的說他是瞎編呼哢的,原因只是這座島嶼太小且是軍事地區不會有真正的愛情,她引頸望海,她告訴他大海比他真實,他說她多心了,地雖小心卻不窄腦子也不會因此被桎梏,真正的愛情不會被拘泥於環境中,但他說他放心多了,因為她並沒有和現實脫,她還是理性大於感性。 她三吋高的黑色高跟鞋踏在大膽島上的花崗岩上蹬蹬作響,在這盛夏的午后特別清脆,她特別趿上這雙會響的鞋踩在這孤島的岩上,清澈的踏響音配合四面的海浪韾及木麻黃樹梢掃出的吟唱,形成一種自然的交響樂,低鳴垂吟、清音鏗然、咻咻狂嘯合成一曲絕然的曲目,她幻想自己是曲目中的主角,這島上的一切是為她而生為她而在,她又陷入不可自拔的自我中,她忘了自然有規律,這島的一切都是自然,她又忘了她讀過的一本書中的一片文字告訴她自然是一切的導師,天法道道法自然,四時與天相都是自然,唯有順應自然才會活出些許真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