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文學
-
●長篇小說連載歹命人生
案子很快就由憲兵隊移送到金防部軍法組究辦,志宏獲得無罪釋放並沒有人感到訝異,狗屎貴仔和補給士牛廣才,被羈押在軍事看守所已是不爭的事實。而此時,他們身處的是戰地,所犯的又非一般民事案件,一個是「盜賣軍品」和「恐嚇」,一位則是「收贓」和「買賣軍品」。尤其是在這個以軍領政的小島上,大凡與「軍」字有關的案件,均難全身而退,加重其罪行勢必難免,一切交由軍法官依法審理而後定罪。安貴商店也因狗屎貴仔被判刑,乏人經營而暫時歇業。往日在這個小鎮上作威作福的假紳士,如今已淪為階下囚。是老天有眼?還是他罪有應得?鄉親無不在茶餘飯後議論紛紛。 第十七章 經過這次「罐頭」事件,卻也讓志宏和婉玉,親身體會到「禍從天上來」的無奈。看似純樸的島嶼,似乎也處處滿佈著陷阱;看似和諧的人生,難免也會因某些微小的因素,衍生出令人意想不到的仇恨。這個社會,的確是構造的太不完美了,讓人感受到的,盡是它的炎涼和冷漠,而不是溫煦。
-
海若有情
杜台和這次大陸之行,收穫不小。他帶回不少優美的文學書稿,並且和許多優秀的作家會面,而且簽訂了合約。 台和的見聞,喚起陳凌的徹底覺醒,外來的和尚不見得會唸經。台灣本土作家作品,也許還得發掘,因為出版界有時犯了捨近求遠的毛病。陳凌的新觀點,博取杜台和的深切贊同,從此他和編輯部門的伙伴,在選稿上已經注意了這個問題。 韓愈說過,世界上有了伯樂,然後才有千里馬。杜台和選擇引進的文學作品,是優美真摯的作品。而過去台灣出版商引進的作品,品質低劣,所以造成倒閉自殺的悲劇。看起來編輯部門沒有文學修養是不行的。王倫領導梁山水泊的時候,人才難留,甚至連汴梁八十萬禁軍教頭「豹子頭林沖」,王倫都不想收容;直到宋江上了梁山水泊,才擴展了五湖四海的英雄志士,壯大了農民義軍的旗幟。人心齊,泰山移,「海客出版集團」真正壯大起來。許多知識份子紛紛到「海客」找書、問書、購書。「海客」逐漸變成北京的同仁堂,它在廣大知識份子之間建立了誠信的榮譽。
-
為他整形,難逃被甩
同學會中,再次見到Lisa,不光是我,所有同學都被她現在的模樣嚇一跳。自大學畢業至今近十年來,一年一度的聚會,每次大家都目睹Lisa保養得宜的美麗歷久不衰,這次的她跟先前相比,簡直判若兩人,只有四個字可形容:蒼老醜陋。 老實說讀書時的Lisa長相並不起眼,然而在她交了男友之後開始注重外在美的修飾,據說她那位男友極具審美眼光,在跟Lisa結婚之前就百般慫恿她去整容,Lisa曾私下對我們幾位資深死黨透露,光是臉部換膚和隆鼻就花了她婚前的所有積蓄,婚後又在那自恃審美權威的老公軟硬兼施之下,前去隆乳,生了小孩,那男人理所當然又開始嫌棄Lisa微突的小腹,於是Lisa乖乖的聽命去抽脂。在我們每次看到美麗依舊的Lisa翩然出現之際,誰也想不到她的光鮮亮麗之下忍受了多少身心的痛苦。 『我們離婚了,他搭上了一個七年級美眉,論身材臉蛋兒,我都不是人家的對手,我簽不簽字對他都沒差,他們早就在外同居了,我還抱著那個婚姻作什麼?想想,斷了倒也乾淨。』Lisa幽幽道盡她心裡的苦楚。 『可是妳為了他受了多少折騰啊?他怎可以這樣無情?』大家一致槍口對外,瞄準那根本不在場的惡劣負心漢。 『妳們知道他對我說什麼嗎?「看到妳肚子的妊娠紋,摸到妳胸部的鹽水袋,我都想自殺你知道嗎」,他像瘋子一樣,每天以羞辱我為樂。』Lisa眼睛裡蓄滿淚水,令人看了不忍。 『他太過分了!』 『簡直混帳!』 這時,大家再也聽不下去,個個義憤填膺。如果不是為了那個混蛋,好好的Lisa,會拚命去整容豐胸嗎?現在可好,費盡艱辛的她到頭來還不是照樣被活生生甩掉? 『他啊,簡直變態,Lisa妳放心,那種人不會有幸福的,因為現在很少找到女生像妳這樣乖乖牌,更別說什麼七年級。』Eva說。 『等他灰頭土臉回來求妳時,妳千萬別心軟又饒恕他,他讓妳吃了這麼多苦。』Apple說。 『就是,一個只重視外表而不懂妳內心的男人,不要也罷。』Sunny也說。 眾人七嘴八舌的指摘著Lisa的前夫,Lisa眼眶裡的淚終於忍不住,委屈的流個不停,我隨手抽幾張面紙遞到他手上。 我想,那惡男固然可恨,但是Lisa的問題也不容忽視,從一開始就不應該對那男人言聽計從,正是他一個口令她就一個動作,多年下來男人的無理要求才會變得天經地義,在讀書時我們就見識過Lisa的前夫,不過是個書沒讀多少且又其貌不揚的普通男子,直到現在我也想不通,高學歷的Lisa究竟是著了什麼魔,才會從始至終的接受他荒唐無理的擺佈,身心受盡折騰卻還執迷不悟? 在各種飲品的氣味交錯中,眾人還在高分貝的罵著Lisa的前夫,彷彿可以籍此為Lisa出一口氣。我不想再增加『抨擊團』的火力,只在心裡默默為Lisa祝福,希望她經過這次的婚變,能夠找回遺失多年的自我,在以後的人生路上,可以活出自信以及屬於自己的風采。
-
同學,集合了!
97年1月下旬,突然接到湘芬的電話,告知大年初一晚上會在金門「葡京餐廳」舉辦同學會,邀我共襄盛舉。知道要辦國中同學會,第一個閃過心頭的就是賀知章的「回鄉偶書」,悵悵然之餘也伴隨幾許雀躍好奇,想看看同學們被時光揉捏成什麼樣子了?都在做些什麼呢?但國中就學期間,我就像湘芬口中的「自閉兒」,很少與人互動,也沒認識幾個人,屆時會不會尷尬呢? 沒想到過年前幾天,又接到石頭熱誠的邀請電話,於是讓我下定決心赴會。 年初一巧遇超級寒流,回到金門才放下行李休息一會兒,就在女兒陪同下又出門直奔葡京餐廳。才走入吉祥廳就有人高喊我的名字,打破我「低調」的計畫,慘的是我認不出他是誰,旁邊的人告訴我他是石頭呀,接著一連串有趣的「認親」活動就此展開。結果,我自己認出來的只有雅芬、如玉、鳳英、靄瑜四位同學,外加一個老鄰居,成績果然很難看。 幸好有人帶來金城實校國中畢業紀念冊,就著稚嫩的大頭照,一一比對眼前的大人們,加上楊同學在一旁解說,終於陸續認出更多人,儘管歲月在大家的身上留下痕跡,但神情、語調依然不變,彷彿那個少不更事的國中生又跑出來了,驅走剛見面的陌生感,真奇妙!隨著時光流轉,在場有些人成了大學教授,看起來博學多聞;有些人經營公司或店面,成為幹練的大老闆;還有在自己崗位上默默努力耕耘的同學們,大家都是社會的「要員」呢。 這次以學年為主,席開四桌,場面熱鬧極了。儘管我所屬的902班只有我一個人到場,但在其他同學熱情招呼,聊聊近況,互相加油打氣後,一點點寂寞感很快就被趕走了,班級的牆也消失了。楊說我們這個學年已經有幾個人自人生畢業,令人不勝唏噓,再聽石頭高喊:「以後每年的大年初一晚上6點就是我們的同學會!希望大家盡量來參加!」時,真的有股暖流自心中升起,是該珍惜這難得的緣份,有機會就聚一聚吧。 雖然我們還不像賀知章垂垂老矣,但30年,一生三分之一的歲月轉眼流逝,若非熱心的同學們極力聯繫,透過一個牽一個的方式相約,又怎能通知到久不見面,幾近失散的人呢?睽違30年的國中同學還能再見面,真的很難得,但願這次沒來的人下次一定要來,而來過的人更要年年相聚,同學,明年記得集合呵!
-
愛上北海道(五之二)
我們沿著港灣旁的堤岸步行,一邊欣賞函館港附近海面的夜景,一邊在堤岸旁處處燈光明亮的紅磚瓦倉庫街前,捕捉美麗動人的鏡頭。海面上,幾艘停泊的船隻,點點漁火在海面上閃爍,與紅磚瓦倉庫街上的燈光相互輝映。岸邊,燈火一片燦爛。燈光,金黃亮麗的映在水中。水光,浮動耀眼。函館港的海灣,在寂靜的夜裡,被點綴得既熱鬧、又富麗堂皇。如此美麗的夜景,自然又讓許多人忍不住——頻頻按下快門。 海風徐徐吹來,居然一陣寒意襲身,讓人不得不加快腳步,轉身走向紅磚瓦倉庫街的商家內。我拉緊外套的衣領,不例外地緊跟在人群之後。整條沿著海灣而建的紅磚瓦倉庫街,櫛比鱗次,遠遠望去竟綿延數十公尺之長。街上,柔和美麗的燈光也一樣連綿數十公尺之遠,相當壯觀動人。走在只有繁榮富麗的美麗夜景,卻沒有人聲吵雜喧囂的街道,是一種難得的經驗、也是一種難得的享受。我不自覺地,放慢了原本加快的腳步。調整急切趕路的心情之後,彷彿自己不是個過客,也不是遠道而來的訪客。心中少了一股陌生感,整個街景突然變得更美、更浪漫、也更叫人喜愛。 我們沿著街道的人行步道,在一家家燈火通明的商店前,拍照、閒逛。寬暢的紅磚瓦倉庫街,除了我們這一團遠來的訪客外,來往的人相當少見。我們一方面用相機捕捉柔和美麗的街景,一方面悠閒的享受寧靜浪漫的夜景。時間彷彿遺忘了我們,等我們發覺已快到集合時間時,已經來不及欣賞許多商店裡,琳瑯滿目的各式商品了。 金森倉庫群的外觀,雖然還保留著當初的樣貌,內部功能則截然不同於往昔。現在的金森倉庫群,已儼然成為到北海道旅遊者,必定到訪的一個美麗景點。除了特殊的紅磚瓦建築群吸引人外,整個紅磚瓦倉庫街其實就是一處「綜合購物商圈」。其中,函館歷史廣場內,有許多飲酒店及玻璃博物商店。你可以在這些商家內悠閒的逛著,欣賞各具造型與創意的玻璃飾品,或許能找到幾樣讓你心動的藝術品。金森洋物館,有二十家以上的精品店。喜愛精品的遊客們,更可以盡情地欣賞或採購,只要你不怕荷包大失血。 臨別美麗、浪漫的金森紅磚瓦倉庫街,依依不捨之情再度湧現心頭。我望著眼前依然燈火燦爛的美麗街景,想像個把月之後的冬季雪景。當一處處尖塔屋頂被白雪覆蓋住時,美麗的金森紅磚瓦倉庫街,浪漫、迷人的歐風氣息應該更濃、也更加動人吧!難怪它會成為日本許多電影、電視拍攝外景的場所。揮揮手告別,心中不自覺地油然而生一股憧憬——也許,那天真的「心動化為行動」,另外找個冬冷的季節,約幾個日文同好,來一趟北海道自由行。不僅可以好好欣賞精品店中的各類商品、藝術品。同時,還可以悠閒地坐下來,在擁有最多家人氣拉麵的——「BAY函館」裡,品嚐一碗熱騰騰的海鮮拉麵! 離開金森倉庫,已是晚餐時間。領隊開玩笑的說:要讓我們餓久一點,晚上歐式自助餐豐盛的餐飲才吃得下。因此,我們先前往第一天最後的一個行程,觀賞函館著名的——函館山百萬夜景。 從海灣區的金森倉庫,到欣賞夜景的函館山,路程並不很遠。抵達函館山時,車子便沿著一條彎曲的上山道路,一路蜿蜒而上。在司機先生平穩、熟練的駕駛下,我們一點也沒有顛簸不適之感。沿途,遇到幾部下山的車輛。當兩車交會時,注意交通安全的司機們,隨即減速緩行,彼此停車禮讓。這種情形,真讓來自臺灣的我們感到羨慕。想想我們生活的社會——馬路上,時時得提防不按規矩超車的車輛。駕駛人缺乏駕駛道德,讓守秩序的廣大民眾,隨時都得提心吊膽那突如其來的意外。台灣如此,大陸就更讓人搖頭了。相較於三年前,去大陸九寨溝旅遊時,當車子在海拔四千多公尺高的山路攀爬而上,在幾乎一百八十度大轉彎時,司機們不僅互不相讓,而且還頻頻猛按喇叭的現象,更是天壤之別。 一向以「禮儀之邦」自豪的我們,如今真要大嘆:「禮失而求諸野」了。 半途,領隊為了讓眾人「先睹為快」,在司機先生把車內燈熄掉時,特別要我們朝兩側看美麗夜景。隨著車子緩緩地東西轉向,我們一下左、一下右的,側身向窗外張望。遠處山腳下,函館山美麗的夜景,果真陸續在眾人眼前時隱時現的。一片漆黑的車上,當然也隨著山下美麗夜景的出現,不時傳來陣陣的驚喜與讚嘆之聲。就在陣陣驚嘆聲此起彼落的當兒,領隊特地告訴我們——函館山夜景,之所以稱為「百萬夜景」,就像今晚秋高氣爽的季節,我們站在高高的函館山頭,不會有任何雲霧之氣的干擾,函館港町所有美麗的夜景,應該全都可以一覽無遺。領隊特別強調,如果不是這個季節,近海的雲霧之氣一旦出現,函館山夜景也許只能看到萬分之一。有時,濃濃雲霧之氣籠罩,恐怕連百萬分之一都不容易看得清楚。看來,我們都是有福之人,能遇到這麼晴朗、這麼舒爽的理想天氣。 函館山,又稱「臥牛山」。據說,從遠處看山的形勢,極似牛睡覺的樣子,因而得名。可惜晚上我們無從看到,只能在車上憑空想像了。大約二十分鐘左右的車程,我們便來到遊覽車停放的山上廣場。一下車,才發現原來比我們早到的其他遊客,早已不在少數。其中,更有許多穿著各式制服的日本學生。領隊告訴我們,這個季節同時也是日本許多學校、機關團體的秋季旅行。日本是個很有秩序的先進國家。許多公司員工的敬業精神,也是世界有名的。我們看到當地的幾位領隊、導遊,個個是——男生西裝打領帶,女生整齊的衣帽套裝,宛如公司上班的男、女職員。難怪遠從台北帶著我們,前來北海道旅遊的春生領隊,也一樣是西裝領帶,穿得整整齊齊的。 我們在標高332公尺的山頂,俯身探視下面萬家燈火的美麗夜景。中秋已過的涼風,在夜晚的函館山上,其實是頗有些秋冷的寒意。雖然如此,許多人還是齊聚在觀景臺上,望遠鏡、數位相機也紛紛出籠。按快門聲,不絕於耳。夜空下的觀景臺上,閃光燈更此起彼落。點點亮光,閃爍不停,彷彿是不讓山腳下的一大片夜景,專美於前似的。 函館山夜景,與香港及義大利拿坡里的夜景,同稱「世界三大夜景」。我沒去過義大利,自然無從比較拿坡里的美麗夜景。去過香港,卻是在大白天登太平山看香港全景。因此,勉強要拿來比較的,恐怕只有陽明山夜景了。不過,與陽明山上看大台北夜景相比,最大的不同是,站在高高的函館山上,函館港町的美麗夜景,我們居然可以明亮、清晰的一覽無遺。也許,是因為我們選對了季節。在秋高氣爽的秋天,氣溫雖頗有一點寒意,夜空中卻一絲雲霧之氣也沒有。少了雲霧之氣的影響,函館山下的萬家燈火,點點亮光猶如夜空中的萬千繁星,沿著兩側的——津輕海峽與函館港,排列成一個馬鞍形的美麗夜景。 晚風,帶著秋冷的寒意,陣陣吹了過來。衣服穿得不夠保暖的人,早早躲進函館山上的紀念品特產店裡。許多喜愛夜景的人,則頂著秋冷的寒風,架起了相機腳架,捕捉每個不同角度下的函館山夜景。千里而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扣緊了衣襟,也在人群中探身俯視。函館港町美麗的燈火,映在兩側港灣的水面上,閃爍著點點亮光,清晰地呈現眼前,的確是美麗而動人。相較於臺灣秋冬的溼冷,到處不易見到陽光。我還是喜歡這種高緯度國家的氣候。雖然寒冷,卻是乾爽而舒暢。一如金門的冬天,凜冽北風常冷得讓人直打哆嗦,天空上卻依然是蔚藍如洗、一片晴朗。 位於函館半島南端的函館山,西邊是函館灣,東邊是津輕海峽。因此,我們在函館山向函館港町望去,清楚可見入夜之後、萬家燈火的市區兩旁,各有美麗的弧形海岸線。燈光映入水中,水波閃?著亮光。函館山夜景之美,能被稱世界三大夜景,大概要歸功於它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了。我想,陽明山夜景不能和函館山夜景同列,應該是——少了湖、海的水波陪襯,又多了一層嚴重的空氣污染吧! 望著函館山下,清楚呈現眼前的美麗夜景,不得不對日本人的重視環保,與民眾的高度配合,感到欽佩與羨慕。日本,是世界上龐大、先進的工業生產國之一。可是,對於環保工作的實踐與成效,日本卻是世界上少有國家可以比得上的。最近,台灣還在積極推動的垃圾分類,日本不僅早已實施了十幾年之久,而且成效相當高。兩度日本旅遊,之所以讓我增加對日本的喜愛,是不管走到那一處景點、那一條街道,都看到了整齊乾淨、令人心曠神怡的生活環境。如此環境,當然讓人感受不到工業國家嚴重的——空氣與環境污染。特別是現在,站在函館山上,呼吸的空氣是清新而令人舒爽的。 函館山觀景臺內,一樓是紀念品特產店,空間雖不很大,卻擺滿了各種別具地方特色的各類商品。小而精美,是日本商品給人的最深印象。從精巧別緻的吊飾、文具用品,到各種美味可口的餅干、糖?等特產,應有盡有。它們的最大特色,當然是獨具巧思的精美包裝了。因此,吸引不少遊客的駐足與穿梭、流連。二樓,也有一處觀景臺。面積雖較小,卻可以在更高處拍攝美麗的夜景。一些知情的當地遊客,避開一樓稍微擁擠的人潮,早就在這個地方架起高高的攝影機,拍函館山美麗的夜景。有些團體,甚至已擺好姿勢拍起團體照了。地下一樓,則是電纜車搭乘的地點。領隊果然是經驗豐富,在大伙兒欣賞夜景、逛紀念品特產店之後,適時地帶我們在人潮較少的時段,排隊乘坐下山的大纜車。 函館山的纜車相當大,完全不同於我以前曾坐過的纜車。整部纜車,大約可乘坐五、六十人,如同一輛沒有座椅的巴士。車內,只有領隊帶著我們同團的人,感覺上是既平穩又寬暢的。一踏上纜車,我們像一群聽話的孩子,個子小的全都靠左邊及前方站。因為,領隊告訴大家,這個方向才能看到山下的夜景。當然,一路上由高往低緩緩下降的同時,我們也更清楚、更近距離地,俯視函館山美麗迷人的百萬夜景。 坐纜車下山,大約只有三、四分鐘左右,就回到遊覽車等我們的地方。當天,我們夜宿函館湯之川的——平成館Hotel。 平成館.海羊亭,建在松倉川畔。館內,有大浴場和露天浴池,可以眺望津輕海峽。我們的晚餐,是平成館內豐盛的歐式自助餐。函館是個港口,生鮮魚蝦同時也是當地餐飲料理的重要食材。大干貝、透抽、甜蝦,大概是其中較特別、也較為大部分人所喜愛的。至於和我一樣,不吃生魚片的人,當然還有其他的美食可供選擇。有我們較習慣的中式料理,也有多樣美味的日本料理。其中,還有領隊一再介紹的當地美食,那是用一整隻透抽做食材,裡面裝滿美味十足的米飯,味鮮香Q的口感,讓許多人邊吃邊讚不絕口地連聲說:「好吃」。
-
海若有情
營業部門的職工,張飛看刺蝟──大眼瞪小眼,這位從美國回來的洋博士到底有生意眼光。「賠不了」陳董的嘴樂歪了。 其實杜台和並無「生意眼光」,只是他推出去的書,質量好、水準高,決不是投機取巧的書。作為一個出版家,應該設身處地為讀者著想,才能贏得人心;抓人心要抓大多數,坦白地說,老中青都要爭取,那才能夠賺到鈔票。台和時常在編輯部說:「別把讀者看成白痴、凱子;上海的余秋雨只唬住時髦青年,香港的金大俠的讀者只是官僚政客,真正求知識的讀者是大多數。為什麼翻印諾貝爾文學獎高行健作品全集在倉庫都爛了,連海峽對岸也無人問津,這證明讀者的眼睛是雪亮的。」杜總編輯雖是美國留學,他並不喜歡美國作家的作品。他最服膺林肯的一句哲理的話:「你只能欺騙少數人於一時,卻不能欺騙多數人於永久。」若想從事出版事業,應該少印那些騙子的書吧! 凡是新書出版,有些商販通過學者、傳播界舉行座談、炒作,這裡面都值得人們思考。杜恆小時候在北京住過。他每逢生病,母親總是到同仁堂買成藥給他吃,吃了就會痊癒,絕對見效。但是,百年老店同仁堂,從未在報紙登過廣告,也沒在電台廣播宣傳,最讓人不解的同仁堂從不減價促銷,他要五十元,給他四十九塊九毛五,也不行。這就是「先賺人心,後賺鈔票」的明證。 陳凌的心,宛如一名有理想的革命戰士,沿著這個經營策略道路前進。 暑假期間,杜台和為了實現童老的提議,他跑了一趟大陸,對文學書籍做了走馬觀花式的市場調查,發現北京、西安、南京、廣州、杭州這幾座城市,依然保持質樸優美的出版傳統;不過,台和對上海出版界的烏煙瘴氣現象,感到訝異、吃驚,那一派低級庸俗的海派風氣,似乎跟四人幫的經營舞台扯不上關聯。始作俑者,應該是外地來此的淘金客。宛如紐約華爾街的猶太人一樣。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連上海灘著名的復旦大學文學教授,也成了販賣西方文學思潮的掮客。 海派文學的銷路,不僅貽害了無數純潔的大陸文藝青年,也戕害了不少台灣的愚昧無知的讀者。有個台灣出版家,大量引進海派文學作品版權、翻印、傾家蕩產,最後自裁身亡。這個祕史上海人、台灣人都茫漠不曉,但是杜台和卻深鐫在腦海裡。
-
●長篇小說連載歹命人生
「隊長」,婉玉搶著說:「我知道,這位班長名叫劉廣才,從他的臂章來看是八十四師的士官。」 「妳怎麼知道?」隊長訝異地問。 「他不久之前還到店裡恐嚇我,要我轉告我弟弟,如果敢把他和安貴商店的老闆扯進去,就要拿槍把我們幹掉!最後還警告我說,子彈是不長眼睛的,到時一個也不留!」 「真有這種事?」隊長驚訝地。 「我不敢說謊。」婉玉據實說。 「好,」隊長嚴肅而認真地,「這件事我們憲兵隊絕對會深入調查、秉公處理,一定會做到毋枉毋縱,除了把為非作歹的不肖份子繩之以法外,也不會冤枉好人。倘若經過調查後,認定令弟沒有涉案,我們會盡快把他釋放,並還給他清白。」 「謝謝你,隊長。」婉玉由衷地說。 「不客氣,這是我們憲兵隊的職責。」隊長說後,轉向美枝和秀春,「兩位阿嫂請放心,我們會調查清楚的,也會給妳們一個交代,現在妳們可以回家休息了。」 「多謝、多謝。」二位老人家幾乎異口同聲地說:「你這位長官,人真好!人真好!」 經過憲兵隊的明查暗訪,終於讓整個事件明朗化,所有事端,均出自心存報復的狗屎貴仔身上。辦案經驗豐富的憲調組,在軍法組軍事檢察官的指揮下,已掌握充分的證據,首先以「盜賣軍品」與「恐嚇」的罪名,羈押了84師上士補給士牛廣才。繼而地以迅雷不及掩耳的動作,搜索安貴商店,起出為數不少的各類軍用物品,的確讓狗屎貴仔措手不及與料想不到。 儘管他想透過關係來擺平這件事,然此事非同小可,當事情曝光後,平日在一起吃吃喝喝的酒肉朋友,早已不見蹤影;幾位返台休假時、靠他送高粱酒和黃魚的大官,也趕緊和他撇清關係,狗屎貴仔幾乎已到了四面楚歌的地步。而他能怪誰呢?是社會的現實?還是朋友的無情?抑或是自己作惡多端、遭受天譴?或許,只有他自己的心裡最清楚!
-
記憶裡的搖籃曲──金門的小故事
我沒有去過金門,唯一比較接近到金門的機會是,當兵時要退伍了,部隊卻要在一個月後移防金門。那時心中百味交集,既有免於到「據說須時時挖工事,又須頻頻行軍之前線」的僥倖感,卻不免也有「沒機會到當時一般人根本無法去的戰地」之遺憾感。 但金門人,我倒認識、接觸不少。大學的好朋友—延明兄便是金門保送到師大唸書的,他畢業後回金門,想必也為金門造育不少英才。我在機關服務時,也有一些同事來自金門,像慧珊、慧玫姊妹,平常也多聊有金門之事;她們後來一個回鄉梓服務,一個留在台灣警界服務,都頗有成就。 我對金門的許多認識,便大多來自同學和同事。但最近獲得幼獅文化公司寄贈的一本〈故事說金—記憶裡的搖籃曲〉,彷彿對金門更加親切起來了;這親切當然有我那些好同學、好同事過去告訴我的一些金門故事銘刻印象的累積,但這本書的寫法和內容,卻也讓我對金門更有深刻的印象。 這本書是金門的一個許維民校長,為了能讓青少年認識這海上仙洲的地理、歷史和民情而寫的;雖說主要是要給兒童或青少年看的(所以配上劉伯樂的水彩畫和許多精美圖照,栩栩如生的描繪出金門的風光),但我這個大人,看得也津津有味,並勾起了我許多與金門的記憶。 比如說,我念大學時,延明同學每次回鄉,就會帶回金門名產貢糖來給我們吃,但我從未去深究貢糖怎麼來的,怎麼做的,現在看了這本書,終於知道了,原來貢糖也很有學問的呢!以前來自金門的同事慧珊、慧玫姐妹,有次返金過年,回台後也送我一座金門風獅爺陶瓷,當時我只大約知道這在金門是鎮邪的象徵,現在,看了許校長這本書,才知道風獅爺有祂的歷史淵源,還牽涉到氣候、方位等因素哩! 說來,許校長這本書並不是用旅遊指南的呆板型態來寫的這本書,而是透過一位爸爸帶領兩位孩子,以騎單車巡遊金門,並由文化的根源──也就是從「風土」、「民情」、「物產」等三方面來說故事的方式,以敘寫金門有趣的事物。作者是在地人,又精研金門文史地理,在他筆下,無論金門的老厝、地下坑道、風獅爺等人文景觀,或傳奇人物的小傳、生平事蹟,以及金門著名的物產──高粱酒和貢糖的起源與製作方法等,都生動地在書中呈現出來。作者在書中也不矯情,例如,他對民族英雄鄭成功,就頗批判,因為鄭家軍占領金門作為反清復明根據地,艦隊的修護需要很多木材,所以就把島上的森林砍伐殆盡,加上後來清軍登陸,施行「堅壁清野」的戰略,更讓金門水土受到嚴重破壞,逐漸草木不生,於是金門島上就變成光禿禿的地方;這也是金門因而風沙大,須要風獅爺來鎮風兼避邪的間接原因。作者寫歷史、地理,還原了一些真相,但也取材了一些民間的傳說,但總之,這是從他記憶的角度來寫的鄉土志,反而令人感到貼切。 這是一本很有人情味的鄉土書,兒童青少年讀者讀來當更加能從鄉土的角度來認識金門,像我這沒去過金門的讀者,也會更加關懷這個與台灣心手相連的島嶼。
-
愛上北海道(五之一)
短短五、六天行程,我竟深深愛上北海道。 十月初的北海道,雲淡風輕,陽光燦爛;綠野平疇,一望無際。愛它地廣人稀,處處獨棟的兩層歐式建築,濃濃的洋溢著歐洲美麗的田園風光。北海道十月初的旖旎風光,一片迷人。愛它幾乎零污染、爽朗清新的空氣,愛它遍植花木的山丘,高高低低起伏的山勢,把各式各樣、爭妍鬥豔的美麗花卉,全都聚焦在你我眼前。難怪有人要戲稱它們是——上帝打翻的調色盤。 第一次到日本,是十年前的一個暑假。炎熱的暑氣,在人潮擁擠的——東京(新宿)、京都、大阪、橫濱等大都會區,穿梭流連。看日本大城市的進步與繁榮,感受日本社會的整潔、有秩序。當年,與孩子們迪士尼樂園長龍式的排隊,至今仍記憶猶新。睽違十年之後,再度前往日本旅遊,從本州到北海道,從東京、京都、大阪、橫濱到函館、札幌、富良野、美瑛、旭川。地點、景點,全然不同了。心情,卻還是興奮而愉快的。 這一次,是秋高氣爽的季節,部分黃葉已漸轉紅。在地廣人稀的北海道,滿山遍野綠樹鮮花,任你恣意欣賞;清新空氣,一路相隨,是一趟大自然舒暢心靈的快樂之旅。 修道院與霜淇淋 十月二日,清晨八點,機場接送的專車,準時到台北住家的大樓前,接我們前往桃園國際機場候機。台北時間中午十一點多,華信AE584的空中巴士,載著滿懷興奮的我們,踏上為期五天的北海道之行。三個半小時的飛行時間,北海道時間下午三點半左右,我們順利抵達函館空港(機場)。待一切入境手續辦妥,我們一團三十幾位團員,隨即登上遊覽車,展開往後幾天一系列的北海道之旅。 司機先生是一位謙和、有禮的日本人,一路安全的載我們暢遊每一個景點。負責這一趟行程的領隊兼導遊——陳春生先生,曾經留學日本、又有二十三年帶團經驗。他豐富的旅遊知識,隨和、親切的態度,讓大家這一次北海道之行,既充實了見聞、又能一路笑聲不斷。 這一次旅遊,函館是我們的第一站,它是道南重要的城市,也是北海道最具代表性的港都。同時,也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與文化的大城市。早在江戶末期,函館不僅和橫濱、長崎,同為日本第一批國際貿易港的開發港口,而且相當積極地吸收歐美文化,並以元町為中心而極快速地發展了起來。如今,函館市街仍清楚可見當時的一些風貌,還有許多日、西合璧的商家及洋房。據說,石板坡道上的洋房和教會,是最能令人感受到港都特殊的文化與歷史。可惜的是,我們在函館的旅遊行程中,並未安排。 函館的第一個景點,領隊先帶我們參觀位於函館市外圍,靠近湯之川溫泉的——特拉普女修道院。這是行程中沒有安排的景點,由於時間還算充裕,領隊覺得來到函館,錯過這麼好的景點,實在可惜。最重要的是,他要帶大家去吃全北海道最好吃的霜淇淋。霜淇淋?大伙一陣錯愕。沒聽錯吧?「修道院」與「霜淇淋」,截然不同的兩樣事物,怎麼會被連接在一起?一路車子、飛機,遠道奔波而來的我們,還真有一頭霧水的感覺。車子在平坦的道路上,平穩地向前行駛。兩側,映入眼簾的是一大片、一大片整齊的平疇綠野。偶而,可見幾處充滿歐洲建築風格的屋舍,座落在遼闊的農田上。遠處,湛藍的天空,幾片白雲悠然高掛,映襯著四周寧靜、美麗的田園風光,讓人忍不住要多看幾眼。原來,北海道的美麗,就是美在這一大片宛若歐洲田園風光的綠野平疇。 我們到達目的地時,已是傍晚四點半以後。北海道美麗柔和的夕陽,從遠處天邊散放出一片金色的柔光,迎接我們。才一下車,清新的空氣便從四周圍了過來。一股神清氣爽的舒暢感,隨即趕走了一整天奔波的倦怠。 「那兒,就是被票選為——全北海道最好吃、最有名的霜淇淋專賣店。」領隊突然指著前面不遠處,一家小木屋式的商店——市民之森賣店(Forest Shop),微笑的告訴我們。原來,他口中全北海道最好吃的「霜淇淋」專賣店,就在遊覽車停放的廣場旁。不過,大家並沒有馬上前去品嚐。因為,特拉普女修道院在五點鐘就要關門了,我們必須把握最後的半個鐘頭。還好,沿著小山坡興建的特拉普女修道院,就在不遠的地方。我們在平緩的上坡路段,大約步行了三、四分鐘,很快便到達修道院的大門口。大門入口前,有一塊日、英文對照的解說牌,我們先聆聽領隊為大家簡單介紹,與特拉普女修道院相關的一段歷史。之後,便在院內允許參觀的聖堂前庭自由活動。由於時間大概只有二十分鐘左右,熱愛拍照的同伴,早已迫不及待地拿出相機,在夕陽最美的當兒,在夕照餘暉籠罩整個修道院的同時,捕捉院內幾處最吸引人的美景。 從外面看,特拉普女修道院的大門,外型簡單大方、樸實無華。特別是,在院內綠意盎然的花木映襯下,從外面遠遠看去,和一般住家其實並沒多大差別。等我們踏進大門入內時,才赫然發現——院內的一切,截然不同於我們先前的想像。整齊舒爽、幽靜雅緻的庭園造景,一株株合抱的大樹,一身扶疏的枝葉中,部分綠葉早已換上新裝——黃的、紅的,高高地點綴出一樹的秋意。最特別的是,在秋意漸濃的黃昏夕照裡,我們意料之外地,竟然看到了院內好幾處歐洲風格的美麗建築。一棟棟的紅磚瓦建造,搭配著墨綠色尖塔屋頂。其中,更有白色拱形的窗櫺點綴其間。最高處的一座白色尖塔式建築,高高的墨綠色尖塔屋頂上端,居然樹立著一隻挺立在下面寫著S和N架上——測量風向的公雞。看到這些美麗又特別的情景,真讓人彷彿置身在充滿詩情畫意的歐洲庭園裡。 特拉普女修道院的內部,是不能參觀的。一般遊客,可以進入前庭道旁,牧歌柔美風格的草地,瞻仰矗立在草原上的聖像——聖泰瑞莎、Janne Da Arc,以及天使——凱米爾。我先在大門入口不遠處,一座高高挺立著、手拿長劍屠龍的——凱米爾天使雕像下,與家人拍下第一張合照。隨後,又在後面的一尊莊嚴肅穆的白色聖母雕像,與小女兒合影。之後,便順著路上的標示,一邊欣賞滿院枝葉扶疏的花木,一邊抬頭仰視夕陽餘暉下,每一處充滿歐風氣息的美麗建築。當步上兩處不高的紅磚階梯,登上院內較高的一處寬廣平臺時,才意外地發現——在這佔地面積不是很廣的特拉普女修道院前庭,居然可以看到遠處海天一色的黃昏美景。函館港町一帶,沿海灣而建的一大片高樓建築,此刻也在我們的席之下。 特拉普女修道院,是日本第一間女子修道院,也是日本最古老的著名女子修道院。整座修道院,從大門到裡面的幾處建築,從聖堂內院到前庭的教堂、資料展示館,都是歐洲風格的建築——綠色尖塔屋頂與紅磚瓦建造,莊嚴美麗又典雅。在叢花綠樹遍佈的庭園中,在夕照的金色陽光籠罩下,整座寂靜肅穆的修道院,也因而顯得格外地動人。特拉普女修道院,是明治十三年,法國派遣八名修女至日本函館傳道時所興建,歷史相當悠久。不過,大正十四(1925)年,修道院大部分建築,因一場大火而幾乎全毀。現在我們看到的建築,則是昭和二(1927)年重建的。據說,院內目前仍有六十幾位修女,依循著聖貝尼迪的戒律,過著清修的團體生活。 我們走在這些歷經大火,又再度重建的歐風建築中,欣賞一磚一瓦、一樹一木,搭成的這一片幽靜美麗庭園,多少可以想見前人苦心經營的心路歷程。院內,還有一處資料展示館,展示修道院內的照片、生活及歷史。在附設的商店中,也可以買得到修女們自製的奶油糖,以及可口的瑪達勒納蛋糕。有興趣的遊客們,都不約而同的前往參觀。有些人也隨興買了些,品嚐一下修女們精巧細緻的手藝,究竟如何? 二十分鐘的時間,實在匆促。大家只能走馬看花的,上上下下逛了一回,便往回程走。特拉普女修道院,果真在傍晚五點,準時關門。我們依依不捨地從大門出來,重新踏上大門前,一小段滿是紫色小花點綴的下坡路,走回遊覽車停放的廣場。廣場旁,北海道冰淇淋專賣店——市民之森賣店(Forest Shop),終於正式跟大家招手了。低矮的商店小木屋,外型上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不過,四周的乾淨整潔,與綠樹花木圍繞的優雅環境,同時吸引許多遊客們的駐足。我們就在店家前的小廣場上,與另一團的遊客們,一起在叢樹圍繞的幾張木製桌椅旁,稍作休息。之後,便一塊品嚐領隊特別介紹的——Forest Shop霜淇淋。 我也不例外,愉快地和孩子、團友們一起品嚐。北海道霜淇淋,果然不同一般。又香又濃的牛奶味,馬上征服了我們這些遠道而來的訪客。特別是,局長夫人請的霜淇淋,更讓大家甜在口裡,也溫馨在心坎裡。人手一客雪白的牛奶霜淇淋,北海道的第一道美味,相信是每個人難以忘懷的印象。 金森倉庫與函館夜景 揮手告別特拉普女修道院,北海道美麗的夕陽,依然盛情的一路相伴,直到我們抵達另一個別具藝術特色、洋溢著浪漫氣息的景點——金森倉庫。 金森倉庫,即金森紅磚瓦倉庫街,位於函館港的海灣區(Bay Area)。整個紅磚瓦倉庫街,是建於明治末期,歷史極為久遠。紅磚瓦、尖塔屋頂,連成一條歐風氣息濃厚的街景,讓我們再度宛如置身歐洲美麗的建築群中。其不同於先前的是,在金森紅磚瓦倉庫群時,圍繞著我們四周的,不是傍晚的黃昏夕照,而是華燈初上、一片浪漫柔美的美麗街景。 十月初的北海道,涼意十足。也許是天色漸暗,蒼茫暮色由遠而至,讓人頗有陣陣涼風襲來之感。也許,因為靠近海灣的關係,我們一下車,便明顯感受到氣溫的急速下降。還好,許多人都記得把帶來的夾克、外套披上。我們邊走邊抬頭仰望四周,尖形屋頂的紅磚瓦建築群,讓每個第一次來到北海道的人,都滿懷新奇與喜愛。路上,我們經過一家拉麵店,領隊特別要我們停下腳步,欣賞一下商店獨具藝術特色的建築。他告訴我們——這還是一家人氣拉麵店。 從外型上看,現代感十足的人氣拉麵店建築,三層各具不同幾何圖形的樓層,一層比一層面積小。最上層,看似小閣樓的尖形塔頂,更凸顯出整棟建築的藝術特色與歐風氣息。微微的燈光,從不同造型的門窗柔和的散放了出來。哥德式的長方形花窗,拱形的、尖塔形的上、下兩道長門,在寂靜夜裡,加上幾盞歐風造型的小白色路燈,與二樓邊緣一整排繽紛美麗的鮮花,一起襯托出一片既浪漫、又美麗的迷人氣氛。如果不是領隊的特別介紹,恐怕沒有人會把它和拉麵聯想在一起。我站在遠處,望著金黃色柔美燈光下,那一整棟造型現代又典雅的美麗建築,內心不由得一陣羨慕。羨慕住在這一帶的居民,真有福氣。品嚐美味的同時,還能有如此獨特藝術造型的建築相為伴。
-
●長篇小說連載歹命人生
於是婉玉懷著極端沉重的心情,在阿母和契母的陪同下來到憲兵隊,希望能見到志宏,以便把班長服務的單位和名字告訴他,請憲調人員傳他來作證。然而,被關在憲兵隊拘留所的志宏,並非家屬想見就能見到的,三人連憲兵隊的大門都進不去,遑論想到拘留所見他一面。正當她們失望地想回家時,一輛吉普車卻在她們的不遠處停下,下車的是一位軍官,從他的領章一眼就看出是憲兵中校,在婉玉、美枝和秀春眼裡是大官。 「我是隊長,妳們有事嗎?」中校主動地問。 「報告隊長。」婉玉禮貌地,畢竟她讀過初中、受過軍訓,知道軍中的禮儀。 「不必客氣,有事請說。」隊長慈祥地說。 婉玉把發生的經過向他陳述了一遍。 「這件案子我曉得。妳們要知道,非法買賣軍用品是一件很嚴重的事,妳弟弟又不能說出是那一位班長寄放的……。」隊長尚未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