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文學
-
駐地召喚,召喚駐地
坑道,碉堡以及射口 裝填了海浪與陽光,溽暑和凜冬 比如濤聲,比如海風 比如悵惘與歡快 比如穿掘與癒合 比如謹慎壓平的輕微褶皺 一一鄭重收妥 記憶的質地被圈牧成粗礪 有時彰顯,有時朦朧 有時比淡金色的琥珀更從容 你知道的 島嶼的存在,就是一種召喚 讓那些心存想望的 都會復返
-
【短篇小說】副營長
「逐個攏是歹料,拄拄汝這隻嬈豬母是好料!」海嫂仔提高聲音說。 「毋知啥物人三更半暝、去伙伕間揣伙伕班長啉豆奶、食麵頭?予(亻因)翁舉扁擔欲共伊拍。到底是汝嬈、抑是我嬈呢?」豬母也得理不饒人、說到她的痛處。 「伙伕班長膦鳥較大支咧,我爽咧,若無汝是欲怎樣咧?撖是汝食袂到,心酸酸?」海嫂仔眼見自己不當的行為被揭穿,有點「見笑轉受氣」,說後調頭想走,卻不忘瞪了豬母也一眼,怒氣沖沖地警告她說:「汝這隻肖豬母,共恁祖嬤記的,這筆數咱另日才來算,一定會佮汝算予清清楚楚!」 「做人著敢做敢擔當,較有氣魄的,毋通見笑轉受氣!我共汝講實的啦,恁祖嬤凊糜食飽飽等汝,無咧信汝彼套啦!」豬母也似乎不把她看在眼裡,高聲地說。 「汝這隻肖豬母,恁祖嬤討伙伕班長,爽咧,汝是欲共我含呢?」海嫂仔不知羞恥地說。 闊喙玉仔眼見她們爭論不休,而且有火氣愈來愈大的趨勢,更有互揭瘡疤的意味,趕緊充當和事佬說:「好啦、好啦,一人減講一句、一人減講一句,煞煞去啦!」 坦白說,村裡如果沒有一些喜歡說三道四的三姑六婆,似乎會顯得單調而不熱鬧。但話說多了,難免會有胡說八道的時候,如此的行徑非但得不到村人的認同,反而會讓村人感到厭惡。她們一夥人批評翠英可說頭頭是道,想不到亦有互揭瘡疤的時候。當然,受到嚴重傷害的或許就是海嫂仔。她半夜三更到伙房找伙伕班長的事,原本鮮少人知道,現在只要經過這些好事之徒的渲染,不出幾天,勢必會風靡全村莊。往後海嫂仔是否還敢大嘴巴說別人,還是風水輪流轉,換成別人來說她。到底是豬母也肖?還是海嫂仔嬈?(一一)
-
愛的奇「積」
不久前展讀了一個女文友的大作,新書內有篇文章令我印象深刻,內容大概是說有個暗戀她的學長生病了,結果男方家長上門向她母親要女生的口水,很誇張的拿個杯子說要裝七八分滿……。 看完此段已發出會心一笑,而且於心有戚戚焉,腦海裡浮現三十幾年前的畫面。 那一年待字閏中,因為工作關係,每天得騎來回近一個小時的機車往返小鎮,兩個鄉鎮相距十幾公里,夾道兩旁幾乎沒有住家,都是農田林立荒郊野外甚至雜草叢生,一個瘦弱女子天天如此騎車來回,怎不令人擔憂?為什麼不搭公車,當然有想搭巴士,也很需要搭公車,然而窮鄉僻壤班次少,根本無法配合上下班時段,公車好像是為了學生設立的,六點半及七點各行駛一班,然後就是八點多十點多,提供給老人家上醫院搭乘的,上班族就自行想辦法了。 曾經和學生們搭過幾次,那麼早到小鎮,只能到公園走走逛逛,八○年代的鄉下地方根本沒什麼科技進步產物,沒有手機、沒有筆電、沒有咖啡館、沒有24小時服務商店,只能悠閒地到處漫步閒逛,或者拿著報紙、拿一本書坐在公園裡看早起運動的群眾,聽蟲鳴鳥叫,百般無聊地四下張望,時日一久就膩了,雙親禁不起我的有理取鬧,忍痛買了一台小「歐兜拜」,順理成章成為機車族,從此時間就任我調配了。 鄉下地方人煙稀少,我的上班時間比一般工廠慢半小時,午休時間多半小時、當然下班時間也慢一小時了,每天幾乎都是我一人獨自騎著50cc小噗噗,偶有一兩台野狼125急駛經過,傍晚時分更難有同伴一起騎車,就算有也是急駛擦身而過,轎車不普及的年代,偶有幾台貨車追過就感覺此路我不孤單,久久一台轎車超越更興奮,德不孤必有鄰,莫名的興奮只因漫漫長路有人同行。 平日騎車就只知道將車子擦乾淨、把油加滿、把隨身必備物品帶齊,根本沒想到輪胎也會出毛病,竟然挨了一根釘子,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眼見夕陽就要往下掉,牽著機車行走一段路程,停下來休息一下下,遠遠地望見一個高壯的歐里桑朝我方向走來,喜驚參半,四下無人無車,莫非他是老天爺派來的天使?仔細一瞧,不得了竟是一個大變態,雙手往褲襠下又摸又掏,我心中一急,趕緊從包包裡取出美工刀,把玩起來,亮閃閃的刀片加上俐落身手,就不信你不怕,不死心的怪叔叔一樣朝我的方向走來,說時遲那時快,一台亮著警示紅燈的警車經過,二話不說趕快招手,怪叔叔就差沒屁滾尿流逃之夭夭,警察先生搖下車窗,見我手中的銳利美工刀,一臉狐疑,當我把滿腹委屈說完,他以無線通報問了最近的機車行,就在那兒陪我等修車高手來到……。 或許是此事件,那陣子我吃睡異常,看了醫生沒什麼毛病,台灣俚語說得好「啊著人、啊著神」,母親帶我去收驚叫元神,怎知奇人異士竟然出了道怪招,要趁太陽升起前,拿個碗向左鄰右舍三個不同姓氏的好命人要口水,和些溫開水喝三口、再在前胸後背各拍打三下,這樣子就永保安康了。 結果如何?母命難違孝心為重,我就真的挑了個吉日,一大早端個碗走訪街坊鄰居找了三個好命的爺爺奶奶各要一口口水,是痰?是口水?根本搞不清楚,我只記得囫圇吞棗似地小嚐三口閉氣吞下去,母親還特地找來對門高齡廖奶奶來幫我前胸拍三下、後背拍三下,剩下的痰水口水母親身手矯健趕快在太陽升起前、往廖奶奶家的瓦屋拋灑上去一滴都沒遺漏,也是在那天,我才相信,原來年輕時候的母親真是田徑高手,怪不得當年父親會一眼就看上了洪厝寮農事能手、全村子的第一美女。 說也奇怪,吃了口水後,真的就回復昔日風采,而且天天神采奕奕神清氣爽,自從輪胎事件後,單位主管特別允許我每天都提早一小時下班,意外事件何時會重演?沒人敢掛保證,幸運之神也不會常常隨侍身旁。
-
邱良功母節孝坊
因緣巧合來到了金門當兵,抽到了金西師,駐守在金城鎮,休假時間,最喜歡趴趴走,特別喜歡尋訪當地古蹟,恰巧我們家世居台南府城,古蹟也是超多。 來到了外島金門一年了,已經「破金冬」了,趁著休假期間,好好走訪一下歷史古蹟及建築吧。 邱良功母節孝坊,當然是第一站。 傳聞要得到貞節牌坊非常不容易,條件是30歲前喪夫,50歲後仍未改嫁,而且培育幼兒有成,包括文武官員,中舉進士或是功蹟彪炳,報請朝廷認可,撥款銀兩才能興建,這個也是可以解釋為什麼節孝坊上,為何有金字「聖旨」的大大二個字的緣故。 通常立於市集等熱鬧之地,以達到教化人心的效果。 金門這座「邱良功母節孝坊」尤其不簡單,了解其因由,令人感動敬佩不已。 邱良功甫出生月餘,父親便撒手人寰。 母親許氏含辛茹苦的守寡28年,把他扶養長大,長大後邱良功投身軍旅,屢屢建立軍功,最後升至浙江水陸提督,他感念母恩,大孝莫於顯親,上表替母親申請獲准建坊。 1812年時,建此坊於金城老街上。 我的照片上時間為19921031,距離現在已經快要二十九年了,期待明年疫情退散,帶著妻兒,一起同遊金門,一起緬懷邱良功的孝順及母親許氏的貞節! 真的非常期待!
-
父親幸福的第二春
父親投身軍旅生涯二十餘年,毅然退伍後開始學習種植香蕉、蔬果、玉米等,自力種植是為了家人能夠安心食用,若有生產過剩的作物便秤斤販賣以換取成本,著實用心良苦。 以香蕉為例,葉大根淺,土壤需有適當水分方能滿足生長,卻又忌積水及地下水位過高。緣此,必須要做到乾旱時不缺水,雨水季節不積水,才能有味美價廉的產物。 「價格高擔心,害怕宵小盜採;價格低煩心,害怕入不敷出」為產地農民普遍的心聲,從家裡種植香蕉開始,只要遇上颱風季節,香蕉樹們就必須自求多福,幾天下來,一陣陣不定向的狂風亂颳,果樹不是東倒就是西歪,颱風過後若仍屹立不搖,當年就是收成的大契機。 爰此,每逢採收季節,最常聽到父親說:「怎麼辦?香蕉樹都倒了,今年很難收成」抑或「最近蕉價飆升,晚上要到田裡留守,以免被偷割」,可見看天吃飯的契作,多少都帶有點運氣成分。 退休前父親曾於地區農會肥料倉庫服務,深知農藥對人體的壞處,「有機農作」更為父親近年來的堅持與理想,初始實作屢遭他人非議與無端訕笑,但信念終究戰勝了誤解,搭上健康飲食的潮流,運用有機農法推廣,創造出無毒的生物循環,兼顧優化自然景觀,促使大地四時更替,得以稍加喘息,以致生生不息。 近年來,講求「有機栽種」與「科技化農業」實為我國發展主軸,強調與大地的連結和回饋,避免耗盡資源、竭澤而漁,藉由開發太陽能發電等施作綠能永續,運用漁電共生概念,在有限資源的框架下做無限的循環利用,以往既有印象中的拋棄物,比如魚鱗、蕉皮、蚵殼等,得以回收萃取其精華元素,從事美研養生事業,甚至比原有產物更為增色加值,也展現我國人文薈萃的一面。 自古以來,「以農立國」的核心價值深植人心,辛勤農作不啻是以最謙卑的態度接近大地,透過紮實的耕耘與點滴的累積而有豐收的農穫,欣喜之情著實無以復加。 此外,父親為了全家人的健康飲食,踏上有機耕作的艱難道路,不免孤獨辛苦,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周又復始,父親甘之如飴,看到作物如期茁壯,多了份無比的成就感,但更多的是增益家人健康的展望,賡續也開啟了幸福的第二春。
-
沒有再見的再見
無預警的停課,打亂學習的步伐,對於今年的國中畢業生來說,更是沒有再見的再見,誰也沒想到會考那一天,會是同學們一起相聚的最後一天。 但我們都還沒有做好離別的準備啊! 朝夕相處的三年,我們曾在熾熱的陽光下揮汗如雨,我們也曾為對方加油而吶喊失聲,偶爾有同學被欺負了,我們也會安慰彼此,一起憤恨難平,這一切的一切,都深深烙印在同學青春的記憶裡。平日上課,只要出現一點點小騷動,就能為我們平淡的日子,帶來哄堂的大笑,我們會如此心繫彼此,只因為在青澀的年輕裡,有力挺我們的同學,會在意我們的歡喜憂傷,無怨而無悔。 升上九年級,會考為生活帶來厚厚的陰影。 為了會考,所有的娛樂、歡笑和旅行,都離我們好遠,取而代之的,是永無止盡的複習考、壓力和疲憊。為了前途,大家都努力壓抑著,為彼此打氣著,度日如年的考試歲月裡,每天都恨不得隔天就是會考,可以趕緊考完,澈底釋放壓力,和同學盡情歡笑,一起攜手迎接畢業的到來! 但誰也沒想到,會考一結束就停課,緊接著三級警戒,最後連實體畢典也停辦了,這時,我們才警覺,大家不會再一起見面了。 明天就是線上畢典的日子,面對沒有分手的別離,好想跟同學說,我們都沒有忘記彼此,只是沒有機會好好擁抱彼此,給大家最直接、最真誠的祝福,但請大家記住彼此的好,努力去飛,勇敢奔向高中,別理會惱人的疫情陰霾,讓我們一起在畢業的這一天,大聲吶喊:「青春無敵,請,珍重再見!」
-
【短篇小說】副營長
明川小學畢業後不再升學,每天一早就跟著母親上山,在翠英的調教下,即使還是青少年,但憑著他魁梧的身材和粗氣大力,拿起鋤頭和三齒有模有樣;兩畚箕地瓜挑起來就走,八分滿的水肥也難不倒他,成為一個稱職的農夫指日可待。一旦學會犁田,懂得「拍股」、「獻股」、「撖安茨」,在經驗的累積下,假以時日必可獨當一面,替代他的母親成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農夫。到時她就可卸下肩頭的重擔,等著娶媳婦、抱孫子;然後在家含飴弄孫、頤養天年,一家大小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她莫不與副營長,衷心地期待這個日子早日到來。 副營長不僅領有退伍金,加上在部隊時的儲蓄,身邊存有不少錢,因此他深知明川正在發育,翠英長年勞累,必須有足夠的營養,所以他們家的伙食向來不錯。尤其他在軍中時,逢年過節或重大節慶,部隊都會加菜,吃過不少炊事班長烹飪的佳餚。例如:紅燒獅子頭、梅干扣肉、紅燒蹄膀、炒三鮮、紅燒魚、粉蒸肉及紅燒牛肉……等等,幾乎讓他印象深刻,甚至也銘記在腦海裡。於是為了家人的健康,他經常親自到市場買菜,變換不同的菜色,而且每隔幾天,一定會替家人加菜。然而,一旦讓那些三姑六婆知道,難免會讓她們眼紅。 某天,闊喙玉仔就當著她們那夥人說:「翠英母仔囝愛食好,(亻因)兜的伙食攏嘛三頓青。」 羊哥嫂仔接著說:「伊愛食好是害死副營長,七早八早就行路去菜市買魚買肉,倒來著擱煮食。無想著副營長歲聲已經彼呢最啦,撖有法度通行彼遠的路。實在誠過份。」 「翠英就是食好料、三頓青,才會食甲一個膨皮膨皮、圓滾滾。若是佮較早比起來,誠實少年真最。」豬母也說。 「少年有啥物路用,副營長今年已經六十外啦,是咧看癮爾爾,我毋相信伊彼支抑擱會翹。」海嫂仔說。 「汝撖有予伊試過,若無,汝若會知影副營長彼支袂翹?」豬母也不屑地說。 「汝豬母也是看我刺目袂順眼是毋?若無,物代欲不時佮我唱反調?若是看我袂爽,咱兩個從今仔日起莫講話!」海嫂仔翻起白眼,不爽地說。 「莫講話就莫講話,有啥物了不起!我共汝講實話啦,汝海嫂仔也毋是一個好料啦!」豬母也激憤地說。(一○)
-
父親節雜感
從讀國一開始,我的求學階段都是住校,有十二年之久與家人聚少離多,尤其父親的英年辭世,未及反哺也未多相處即離我而去,因而更加的不捨與思念! 一連數年,每到父親節前夕,都因思念父親而寫父親,經歷了四十六個沒有父親的父親節,無盡的哀思始終縈迴腦際,自恨生前未盡孝道,日後再多的感念又有何意義?想起父親,自然而然想起一些陳年舊事,都是不堪回首的傷痛! 一、求人如吞三寸劍 在我高三上學期,父親首次住院,病危通知接二連三。記得有次父親病況垂危,母親憂心如焚,我即跑去向某大夫求救,祈求前來一看,豈料這位醫師只顧看報紙,不理不睬、無動於衷。後來走進一位護士,醫師隨即跟她開起玩笑、若無事然。我一直在旁等候、再三懇求,他才勉為其難、不甘不願地走來看父親,「求人如吞三寸劍」的苦味,讓我首次嘗到。 還有一次,當護士為父親量好血壓、體溫之後,我探頭去看登記表,豈料這位護士立即說:「你看甚麼看?這是給醫生看的,你看得懂嗎?」我確實看得懂,只是未經允許,則是我錯。但俗語云:「好話也一句,歹話也是一句」,何必以訓斥的口吻對付並無惡意的舉動?生病已夠可憐,還要碰這些無謂的釘子,醫院這種地方,若非萬不得已,孰願來之?鬼門關前走數回的父親,嚐盡病痛危急,然其宅心仁厚,在其病中日記,對於醫護人員,只有感恩! 二、激勵父親燃希望 父親擁有一股堅強的毅力,拖延這麼久的病,不但未見起色,反而每況愈下,雖受長期折磨,卻始終未曾輕言「死」字,但其內心世界實不得而知!為能激勵父親生機,燃起求生信心,找遍坊間書籍,終於皇天不負苦心人,在一本《肝臟疾病》書中提及英國首相邱吉爾也得肝硬化,卻活到92歲,且非死於肝病,父親見到這則奇蹟,心中的欣慰想必勝於打針吃藥。 三、未遵父囑成遺憾 父親久病臥床,筋骨經常痠痛,也有老花現象,來信要我買電動按摩器及放大鏡,由於大一暑假須往成功嶺受訓,攜帶不便,乃煩請鄰居李麗娟帶回;待我讀大二時,父親又想購買電子計算機,當年屬創時代新產品,少人擁有,一台九百多元,相當於師大公費生三個月的伙食費,我嫌太貴,買不下手,故意拖延,欲等便宜一點再買,豈料父親來不及等待便溘然長逝!想起兒時,父親託人來臺買玩具,再貴也毫不手軟,而我卻推三阻四,未能滿足父親慾望,正如俗語所云:「懸憶著低較順勢,低憶著懸較吊目」,我真不孝,經常為此無法彌補的罪過悔憾終生! 四、尋訪山姑療悲痛 父親離開我們,母親日哭夜泣、茶飯不思,連小狗阿力也跟著長嚎哀鳴,幾位鄰居恩人李媽媽(李贊發校長夫人)、陳媽媽(陳榮泰科長夫人)、大肥阿姨等人,在無計可施下,期望藉著找山姑(靈媒)與父親通話來安慰母親喪夫之痛,乃四處打探靈驗的山姑,一次去榜林,一次去下湖,由李媽媽長子阿嬰開車載往,點了香,說明來意,找到父靈,隨即開口:「我妻啊!無想到咱倆人會來分開,放囝予汝飼,我無山無海、無兄無弟,以後著艱苦過日子,汝毋通日也哭、暝也哭,也著顧身體。厝邊太太啊!恁真好,一早著去看我妻,一日去兩擺……。」母親只顧流淚,一旁的鄰居無不動容! 五、父親忌辰真神奇 父親忌日為農曆八月初七,每在祭拜後,例行性的跋桮請示:「有沒來吃,有沒吃飽」,這是最基本的,有時還會問些題外的問題,如問「今年父親節,我寫了一篇〈父親節感懷〉,您知不知道?」跋桮的結果是不知道,因為怹沒在看金門日報,待我攤開報紙讓父親瀏覽過後,我再跋桮,立即出現聖桮,不僅看到了還知曉相關內容,跋桮有時讓我毛骨悚然,感覺父親似乎親臨現場,見到現場的一切,能不神奇? 六、魔咒一般的日期 民國五十八年十月廿八日,父親住進金門衛生院,是父親與死神拔河的起始,也是吾家進入愁雲慘霧的開端,每天盯著病床前面懸掛的住院名牌與日期,日復一日,同房的病友一個個地痊癒出院,獨留父親昏迷不醒,無人知曉何年何日才能出院?才能返家團圓?每天盼望著出院喜訊的到臨。 民國六十四年九月十二日,父親走下人生舞臺與家人訣別!是日,在吾家只有見到淚水、只有聽到哭聲、只有看到親友鄰居為我們忙進忙出,感覺這兩日是吾家的凶日,是吾家的災難。 長年以來,我天天撕日曆,最怕見到「10、28」與「9、12」這兩張揮之不去的日期,只要遇上這兩天,心情為之忐忑,傷痛往事隨即湧上心頭,四、五十次的這一日,我也傷痛過四、五十次。 父親是一家之主,父親節是一個家庭的重大節日,生前不懂得慶祝、感恩,如今悔之晚矣!
-
苦瓜裡的父愛
請高中同學至家中用餐時,湯是苦瓜味噌湯,我正要喝時,她突然大叫:「同學,你一向很挑嘴,竟敢吃苦瓜?」一時我愣在那裡,的確我的挑食在好友中是有名的,他們常笑說,只要我敢吃的菜,大概沒人不敢吃了。他們卻不知苦瓜中,蘊藏著我與老爸的濃濃情感,每當我想老爸時,我就會煮一碗苦瓜味噌湯,那苦苦甘甘的味道中,總讓我想起有老爸陪伴的日子。 苦瓜味噌湯是老爸最愛喝的湯,而苦瓜是他最愛吃的菜,我常笑他一輩子吃的苦還不夠多,還愛吃苦的東西,每每聽爸爸談起他的成長過程,我總將它視為天方夜譚,因為爺爺是個瞎子,靠到處賣雜貨,養活他們五兄妹,所以從小爸爸就很認份,總要撿一小時牛糞,再走一小時的路去上學,就這樣讀到初中,便出來當國小老師,賺錢養活家人,靠著他努力不懈再進修,再往國小主任爬,甚至考上校長,卻因怕上偏遠山區當校長,而誤了我們五兄妹的功課,放棄當校長,待在國中當老師,還檢定過高中三民主義老師資格。 而在當時物資缺乏時,能喝一碗苦瓜味噌湯,就是一種享受,每次看他面有愁容時,奶奶總會煮苦瓜味噌湯幫他清肝,所以他不知不覺中,便愛吃苦瓜,他以為苦瓜中含有一股耐人尋味的滋味,入口後細細品嚐,甘味自然生出,而遇困難那份苦,有母愛的滋潤,便自然散開。 那次為了考試未能通過,相當的懊惱,心情降到極點,爸爸要我嚐試一口苦瓜,我大喊:「我內心已很苦澀了,您還要我自找苦吃。」可是說也奇怪,在我嚐的那口中,我並沒感受到它的苦,反而有一股甘甜沁心,就這樣一口接著一口吃,吃出味道,也吃出信心,其實考試未能通過也沒啥事,再努力就好,沒想到就是這一轉念,喜事就跟著來了,我竟考上自己所喜歡的公職。也許是這樣,從此以後,我與爸爸更愛一起喝苦瓜味噌湯。而苦瓜鹹蛋也成了我愛吃的菜。而每到父親節時,苦瓜味噌湯更成為我最愛喝的湯。
-
想不到的遇見
疫情又起,一切就此定格。我的瑜伽課程也突然止住,所有一切當機。 突然靜止的生活,一開始還不習慣。尤其是不爬山,不上瑜伽課,沒活動筋骨讓我渾身不自在,像是洩氣的氣球,軟趴趴的。侏羅紀公園不是有句經典台詞嗎?「生命總會找到出口。」meet線上課程順勢掀起學習熱潮。停課不停學,我也開始另一種學習。慣性思考僵化我的思路,一開始的我有點小排斥。看不到老師示範動作我怎麼會做瑜伽體式呢?不安感充滿心中。但瑜伽是我生活中的平衡,我又不想因為疫情而停止。 線上課程沒有同學的呻吟,沒有旁人可以觀看自己做的正不正確。專注在老師的口令與自己的呼吸帶入體式中。意外的是下課後都能跟上老師的口令,信任老師也相信自己,課堂上的我更貼近自己。 一個人的瑜伽更靜,將慢、細、長的呼吸帶入每一個體式法的停留中。我也練習不插電的瑜伽,將客廳的電風扇關掉。關上電扇這事讓我想起那一年在南印科欽的自助旅行,悶熱的下午我躺在地板躲著直射進房間的陽光,望著天花板苟延殘喘的電風扇,慢慢走的風扇將我的眼皮慢慢地帶上,忽然間停電了,也把我整個人跳起。原來停電在印度是家常便飯,很任性的說停就停。那一整個下午我就躺在地板任由汗水在我身上恣意流竄。 我還維持著站姿山式聽著老師口令。深層的汗水一直往下滑落在脖子、前胸,豆大的汗水是我認真得來的,這是我要的,我要承受接住。轉換下一個體式時我趕緊擦汗繼續練。 下課後我依然不插電,享受著微風由客廳大窗戶吹在身上的感覺。我有多久沒享受自然風了。 此時的我手上一本蔣勳老師的「身體美學」,「美」其實就是從愛自己身體開始。呼應著愛上瑜伽的我,我想我也正在實行我的個人身體美學。
-
以真鑑情
問/顏曉曉 眉宇總含憂 青春已殘夢難圓 誰能解心鎖 父親/劉金雄 寧靜的關愛 綿長蜿蜒一稜線 若巍峨山脈 明白/邱各容 天方覺拂曉 問舟能載幾多愁 捫心當自知 思憶/許靜華 浪濤拍岸響 思潮起伏隨波逐 惆悵自沉吟 踏浪/陳文卿 月牙灣逐浪 水花拍岸串珠玉 足印醉心懷 仙人掌/朱嵩山 猙獰刺一身 辛酸淚水往內吞 柔情本吾心 詩夢/林錦 遼闊的夢田 秧播詩苗文海中 待阡陌花綻 雨中即景/陳月霞 簷前風雨聲 落英幽徑繽紛漾 滴答伴書香 粽情與您/林美雪 角黍包情意 祝福關懷當餡底 藺草把心繫 傳情/南橋思 寄上無言箋 字裡流淌淚光閃 夜深心路遠 夢情/王筠筑 琴韻彈指間 思念心緒隨曲行 弦斷夢驚醒 (稿費捐金門家扶中心)
-
【短篇小說】副營長
副營長曾經說過,他們一家三口靠他的退伍金過生活也沒有問題,可是他們家世代務農,倘若把先人遺留下來的田地荒蕪成草埔,村人又如何來看待她呢?或許批評的聲音,會遠勝那些婆婆媽媽的冷言冷語好幾倍。而副營長非但沒有嫌棄她是一個死了丈夫的寡婦,竟然還以退伍軍官之姿,屈身當起家庭「主夫」,做些不該做的事,像這種男人又要到哪裡找呢?自己不也親眼看到,有些嫁給退伍軍人的婦女,她們還得忍受他們剛烈的個性,以及承受「操聲」與暴力。相對地副營長對她們母子的照顧,對家的奉獻,無不銘記在她們母子的心中,所以她必須珍惜與他相處的每一個時光。 明川的智商或許較一般同齡的孩童要低一些,但塊頭卻比他們大許多,而且身體結實。他自認為不是一塊讀書的料子,決定小學畢業後跟她一起務農。她除了尊重他的決定,屆時也將成為她的好幫手,但願長大後能成為一個勤奮的農夫,好繼承他們家農耕的衣缽。一旦到了適婚年齡、而有了合適的對象,將央請媒人去說親,早日為他完婚,以了卻她的心願。屆時,這個家的重擔,就由他們夫妻合力來扛。 坦白說,這個家能幸福美滿、和樂融融,副營長功不可沒,想必他也樂見明川早日長大娶親。即使明川並不是他的親生骨肉,但父子兩人相處融洽,他對明川的關注亦有目共睹,故而博得諸多村人的稱讚,不像有些後叔會凌虐前夫所生的孩子,因為「別人的囝死袂了」。當然,人必須相互包容、相互尊重,明川除了智商稍低、被戲稱為大箍呆外,但他忠厚老實、勤奮規矩,對後叔也相當孝順。於此,無不讓她感到前所未有的欣慰。 (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