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文學
-
我的中學時代
我是從小生活在金門土生土長的金門人,相較於台灣本島的學校,我們學校人數少是再正常不過的,也沒有所謂的明星學校是家長一定要小孩考進去的那種學校,國中只有五間剛好就是五個學區各一間,而國中畢業後幾乎大家就是二分,不是高中就是高職。 其實在我讀國中時就有一種強烈的感覺,可以明顯看得出來同學們未來會想讀高中還是高職。以我的國中同學而言,對於想讀高職的人不外乎就是不喜歡讀書或是對什麼科別有強烈興趣,但通常是不喜歡讀書居多;而選擇讀高中的,大概就是不排斥讀書、家長期待,或對未來沒什麼想法的人就會選高中先繼續讀書,科系什麼的未來再說,而且說來也奇怪,分明也有五專這種選擇,但真的只有少數人會選擇五專這種管道,大部分人都不會在國升高時選擇離開金門,幾乎都會繼續留著,而且在金門也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幾乎絕大多數的人都不會有落榜這種問題,也幾乎所有人都是第一志願上自己心中的學校,但我想這多少也造就了我們競爭力低落,因為不管怎樣好像都會上自己喜歡的系就不用那麼認真了的感覺。 (一)制度設計所培養出的競爭人格 國中:會考模考排行榜。 會找前八名拍照然後公布在公布欄,對於在乎成績的人也許就是我自己,當看到這次掉到第二名就會覺得天啊太丟臉了啦,不想讓別人看到這次的成績,因此就會更用功的準備下一次的考試。 高中:成績單上的排名。 因為是程度分班,而我們班是所謂的好班,在我們班當然每次考試乃至小考至段考再到模考甚至是最重要的學測,雖然大家都會一起讀書,當有不會的都可以互相問,大家都會很樂意幫忙解答,但其實對於成績大家還是都很在意,只是大家還是都會私底下較量。而每次考完試成績單寄回家,大家擔心的不是自己這次考的成績如何而是排名啊!因為那個排名在家長心中或在我們心中已經是最重要的了,雖然大家都說跟別人比較沒意義,要跟自己比較然後超越自己才是真的進步啊,但真的又有幾個人會真的不跟別人比較呢,因此總是會在班上找一個跟自己程度差不多的,每次考試都是想著如何超越他,當有天真的超越了彷彿是給自己真的進步了最直接的證據。 話雖如此,好像大家都恨不得超越別人,但實際上大家相處上還是和樂融融,不會有為了超越別人而做什麼小動作! (二)學校所倡導的價值 我認為金門的學校和台灣本島學校所注重的東西很不一樣,台灣很多學校都是很注重升學率,尤其家長都希望小孩能上建中、北一女,但在金門就如同我上面所說真的沒什麼好選擇的啊,而且成績好像也就是這樣救不起來了,不如就發展別的才藝吧! 像我們國高中都會有合唱、民俗才藝之類的表演,但國中因為人比較少就會形成大家都會要參加的局面,除此之外也會有許多田徑比賽,而這類比賽就是幾乎都是同一批體育細胞比較發達的學生去參加,所以就會好像每天放學都有練不完的校隊的感覺(難怪沒時間讀書)?這和我所認知的台灣本島學校不太一樣的是,台灣的學校應該都會有特別的體育班、音樂班,當有比賽、表演就是他們出動的時候,而其他學生就是專心讀書,但一樣會有社團可以玩,但至少不會像我們一樣是一個人有各種不同類型的活動比賽要參加。 (三)對母校的建言 到了台大後認識了很多不同學校的人,但通常都是成績很好的明星高中的同學,當他們聽到我國中的經歷時都覺得很奇特,怎麼會都不怎麼讀書但卻參加很多不同的活動,好像有點失去當一個學生該盡的本分,雖然有時候我也這樣覺得,也想體會一下那種競爭激烈的感覺,但後來發覺其實我這樣真的很好,雖然可能我們課業成績真的有點差,但是我們在國高中時代體驗了好多事情,若我們是講求讀書、要求升學率的學校的學生的話,我們根本不可能有機會體驗這麼多活動啊,這些都豐富了我的中學時代,也許這對其他不太喜歡讀書的人來說可以是發掘自我才能、找到自己興趣的地方啊! 因此要我對母校建言,我想我會對我的國中說:真的要繼續保持這種多元發展的性質,讓學生們能夠參加各種活動、學習各種專長,但讀書還是必要的拉,考試真的可以難一點、補考制度也要嚴格一點,不然對於某些學生而言會抱持苟且偷生的心態,而且最基礎的知識都沒學習的話也不是一件好事啊! 至於我的高中啊,我認為程度分班還是必要的,因為如我上面所述國中畢業的學生不是去高中就是高職,而且普遍不會有落榜這種事情發生,因此顯而易見的是學生間素質差距肯定是很大的,若有程度分班,至少在那班的學生能夠有一群一起讀書、一起奮鬥的同學們,而且老師也可以教比較難的東西給程度差不多的學生。但我認為到高中後比起國中應該就要有專精某一項事物的人們,大概就像台灣的學校會有那種體育班、音樂班的概念,不然大家好像依然跟國中一樣有那麼多活動比賽,每個人都有太多外務要忙真的會沒時間讀書吧!而且讀高中就是確立之後要繼續升大學,那麼這段時間才應該真的是要認真讀書啊! 現在回想我的中學時代,真的很開心那時候國中參與過各種活動讓我找到自己的興趣,至於高中嘛,若真的有心要考上什麼科系就該去努力控管自己時間,知道自己什麼該參加、什麼會妨礙到課業就該避免,回想起來真的很慶幸自己在金門讀書時沒有像台北學生一樣大的課業壓力,卻依然可以在臺大共同綻放!
-
人間極刑 拔牙
十多年前,老媽在慈濟榮董靜思生活營認識了王媽媽。無巧不巧,王媽媽的兒子正是老婆表妹當年醫學院的同班同學,也是有名的牙周病權威。更巧的是,王醫師曾在個人服務的學校擔任了十年的牙醫。他也是個人中興大學同系學長的堂弟,天下的巧事全湊在一塊了。 幾次的榮董聯誼會,王媽媽總是覺得老媽吃東西似乎咀嚼狀況不太好,終於忍不住的說,請老媽到兒子的診所看看。 從來沒上過「正規」牙科的老媽,懷著一顆好奇的心來到診所。這下可好!進得去可是出不來了! 王醫師詳細檢查診斷之後下了斷言,這差不多要一年的療程,除了牙周病和壞牙的治療之外,再裝上現代化的假牙。 不到半年的時間,老媽已經能體會所謂快樂咀嚼用餐的樂趣了。 吃好逗相報吧?(閩南語)老媽竟然請王醫師也幫我「看看」。 「陳老師請進來一下!」嚇!當下以為要幫忙向老媽說明現況,誰知一進診療室就被護士請上診療椅,當護士幫忙圍上圍兜後……王醫師說:「張嘴我看看……」。 「牙周病啦……一二三……拔掉四五顆吧?就能治好!」嚇!這?這幹嘛啊?還沒弄清狀況他又接著說:「每回載黃師姊過來時就一起處理……」。 從那一刻起「陳老師請進……」指令一出,當下雞皮疙瘩就掉滿地! 「老大當假的喔!這麼怕疼……那幫你打麻針好了……」坦白說打麻針的當下更疼更痛苦呢! 經過半年的「凌遲」終於裝上現代式的活動假牙,果然舒適呀!只是花光了娶小老婆(添購攝影器材和鏡頭)的私房錢,蠻心疼的。 最近老媽常說牙齦不舒服吃東西不太能用力咀嚼,今天特地請了假陪老媽去見王醫師。 「這是退化的現象沒啥狀況,年紀這麼大了吃軟一點的就好了……」向來不太認老的老媽,也不得不認老了。 「老大!今天很勇敢喔?自動來找我呀!」「不找你行嗎?你裝的假牙最近安裝和取下都有題啦……」「哈!躺下!張嘴……這……照X光看看……」。 一連拍了三張,王醫師看過後說:「你看!這一顆牙根裂了,你最近咬過啥硬東西?」「去年就痛過,你說真的不舒服再找你……」。 看著片子王醫師繼續說:「牙齦都腫了,假牙當然安裝取下都麻煩啊……拔掉就好啦……加上左右兩顆,這次拔三顆吧!」「等它自然脫落不行嗎?」「有這麼便宜的事?等愈久拔愈多喔!」近來學長的堂弟說話可真是醫者父母心的輕柔啊!只是個人聽來卻是有如判官下令:「推出去……」一般。 「幫陳老師排時間,時間早一些要拔三顆……」天啊!當下眼前出現了一盤「加冷筍(閩南語)」!護士也忙著打掃滿地的雞皮疙瘩……。
-
帶一束海芋回家
三月,鷺鷥飛過的季節 小油坑煙霧裊裊升起 花芋笑得燦爛 調整相機觀景窗的光圈 把優雅雪白容顏 記錄於青春歲月中 緩步踏過竹子湖 別忘了帶幾朵海芋回家 置入瓷瓶,加點水也加點愛 讓來不及逛竹子湖的眼眸 分享來自花蕾的溫馨 與濃得化不開的 情愛
-
你是我的寶貝
那晚天氣放晴,吹起涼又舒服的風,幾個社區好友約著一起散步去,我們四個人外加朋友的「小女兒」琪琪。 琪琪是一隻臘腸狗,小小瘦瘦的,行動俐落,喜歡忙碌的伸長鼻子沿路嗅著。有其他狗兒找牠玩,琪琪頂多吠了幾聲,示威或打招呼一下,便也繼續嗅著,一副不太搭理的樣子。我們坐下休息聊天時,牠便窩在主人腳邊休息或慵懶的望著遠方的海岸,乖乖的待著,路程中,我們喜歡逗著琪琪,多了牠,我們就像多了個伴。 突然一陣雨來,像從雲中潑水似的傾倒不停,等了快一個小時,雨勢不減,臨時出門,身上沒帶了什麼錢,還好四個人身上僅有的零錢湊一湊,足夠買四件輕便雨衣。四個人輪流的把琪琪抱在胸前,塞在雨衣裡,免得牠著涼感冒;雖然琪琪還挺有重量的,大家邊喊手痠卻也邊呵護著牠,幸好琪琪也安靜又乖乖聽話著。 我們迎著風雨,涉水走回社區,雖然大家滿臉是雨水,頭髮、褲子、鞋子都溼透了,但我們很欣慰的是琪琪毛髮未溼,牠睜大眼看著我們,好像跟我們說謝謝。 對於某些族群來說,家裡有狗兒,不僅人類重要的伴侶也療癒了人們的心靈,直可說是家庭中重要的一份子,琪琪雖然不會言語的表達,但我相信牠可以體會大家把牠當成家庭的寶貝,時時刻刻像自己的孩子一樣的照顧和關愛。
-
清明春雷響
突如其來一聲轟隆,在黎明來時的暗夜,在傾盤大雨之中,在清明節前……沈醉春雷,總是在乍暖還寒時候,無端的引得天地人心,一陣陣怦然悸動。 人在中年,五十而知天命,那是孔子的論己之言。於我而言,此般超凡入聖的能力,難如登天。內心想著,倘若送了束脩,入了孔門,每十年就得有新造化,也真是難為了風乎舞雩詠而歸的三千弟子。所以當個讀書人,心中有苦,人生在世,就得學會以苦為伍,懂得苦中尋樂。 人生歧路多,要想活得波瀾不驚,活得無可替代,活出生命的優雅與寫意,是得耗費多少的靈魂啊! 人浮於事,要能夠提醒自己,凡事總要有多一分的念想,才不會沒來由的悔悟青春。蹉跎的光陰不說,快樂的悲傷的,到頭來終究徒呼負負,捨不了的歲月才最傷人,人走茶涼之後,曾經的春花秋月,就已經成為人生江湖。 既然是知命之年,當然少不了生活領略,尤其是緩慢行走紅塵,談笑煮水燒茶。在工作中慢活,自己養性,更讓伙伴樂活,彼此在信任的呼吸脈絡裡,以輕快的節奏前行,日子,簡單過,終日以微笑相待,這是苦樂相伴,喜悲盡歡。 春雷起,春雨不息,即將迎接滿園的奼紫嫣紅,滿島的麥青禾熟,靜待春風拂面,四季最美的風景,也就是桃李成蹊,就是豐厚人生。
-
成功沙灘風獅爺
吼風的獅爺,鎮住了 長久 坐著的孤獨 三月的潮汐卻漲到了夢裡 星星在水上 漂浮 閃爍神秘的光,向海平線 遙遠的眺望 醒來,聽到旗風獵獵 拍打自己 唱不出悲歌的傷口 而船已離開 玻璃纖維的心,棲止一隻 岩鷺 苦苦守候春天的到來 忘了漱口的晨旭,在田野上 追逐一隻蝴蝶 隨風起伏,悄悄的從祂頭上 飛過
-
山上與山下
去年十二月,我和老公上阿里山,在祝山觀日台看立牌說明才知道,原來太陽升起的山頭便是玉山。後來,我們又走到小笠原山,腦海中遠在天邊的玉山竟然近在眼前,興奮地從不同角度拍它入鏡,看它千遍也不厭倦,只因是玉山,只因它是台灣第一,看他的眼光便不同了! 兒子幸運抽到籤,獲得元旦上玉山的許可。我就跟兒子說,你上玉山,我們上阿里山,到時候我拿望遠鏡看你、喊你,我們把年跨在兩個山頭上,豈不美妙! 說笑而已,跨年夜我早早上床,十二點一到,聽到遠方「蹦!蹦!」的盛大煙火聲,還隱約傳來「新年快樂!」高昂而喜樂。當下,我卻很滿足於被窩裡的溫暖舒適感。 過兩天,兒子拐著腳回家,嘴唇紅腫乾裂,從沒有過的一身疲憊樣。 元旦,山上天清氣朗,他們慶幸自己看到霞光滿天的日落和從雲海遠端緩緩升起的日出。我問玉山上的日出與日落哪個美?這很難回答,能看到的就是最美。就像楊貴妃與西施,不同的氣質,各有風情,人們癡迷於其中時,早已失去比較的能力。 他們原定爬玉山西峰、北峰、主峰。第一天因同伴感冒延誤了行程而放棄西峰。第二天,感冒的同伴有高山症現象而被迫停泊在排雲山莊,剩下的三人頂著漆黑的夜色,氣溫零度,凌晨三點,在太陽仍繾綣於睡意的時間邁步朝向北峰前進。幸好,一路上萬里無雲,半輪月殘萬點星,三人披著滿天星斗緩步踏向未知的征途;走累時抬頭望向那遙遠的星空,感懷在蒼茫的夜色下依然有好友、銀河陪伴,驚訝和星星可以如此的近。 前往北峰的路段,必須先走下一段長兩百公尺的七十度碎石坡,才是考驗的開始。下坡時順風,風婆子死命地推擠,你得牢牢卡住腳步,否則,瞬間,你可能已滑落到山腳下。回程時上坡逆風,舉步維艱,強風壓境,得傾盡全力迎風挺進,當下身上的衣服單薄如紙,幾乎擋不住瘋婆子的撕扯,你若氣餒,會節節敗退,一不小心就被掃落山下。人的渺小完全暴露在大自然的威力中,那時若是有一塊石頭、一棵小樹,可以消減風寒,便是如獲至寶。但這只是身疲力乏、不得不繼續作戰的虛幻渴望。既然來了,不是戰士,也要當鬥士。縱然是好漢,爬過了好漢坡已不是好漢;叫它哭坡也行,但體力耗盡也哭不出來了。走經此處,另一位同伴已彈盡糧絕。他們都是攀登百岳的勇腳,但是,每一次登山成與不成都不一定是照著計畫來的。 雖然,這些都不是我的親身體驗,但是,對於山,我是敬畏的、是謙卑的。三十年前,出生之犢不畏虎,未經任何行前訓練,斗膽跟班去爬百岳之一的郡大山,清晨四點鐘集合,坐上廂型車,進入山區後,一路在石子路上顛簸前行,還未開始領教山,我已在前一夜失眠的恍惚中被搖晃得身心俱散了。 下了車,直接進入蠻荒的山徑上,坎坎坷坷的狀況只差不用披荊斬棘。一口氣爬上陡坡,我的好友就氣喘吁吁,呈現奄奄一息狀態。她坐下來說:「我好像感冒了,很不舒服,你們上去,我在這裡等你們……」我打起精神鼓舞她,才一起緩步前進。嘴裡不說,其實我早已如醉漢,昏昏脹脹中撐起兩人份的精神。攻頂了,夥伴們興奮地拉著我們拍照,一拍完,我馬上就地臥倒……。 回程,我頭痛欲裂,廂型車再度搖搖晃晃,毫不客氣。忘了如何忍痛歸來,只記得自己僅剩還在呼吸的半條命。太小看山,被修理了一次,不敢再有妄想,那是此生唯一了! 兒子的描述中,有喜悅的讚嘆,也有搖頭的哀歎,再配合照片的佐證,我彷彿也經歷了一場山上的美麗與折磨。原來同一個日子,同一個天空下,山上與山下有如此的「天淵」之別。 那兩天,平地放晴,一掃前幾日的冷雨陰霾,門外的花草因雨水的滋潤而更加蓬勃發展。在屋裡燒開水沖泡普洱茶,透明玻璃容器裡的茶色暗紅清澄如瓊漿玉液,沒有綠茶的香氣繚繞,更沒有酒的芳醇迷人,平凡的日子好像也是如此,彷彿無味又似有味。同一個天空下,我在平地,兒子在山上,兩樣生活,兩樣情。抬頭望向天空,原來雲層之上還有我們所看不見的風景。
-
涵養負責品德
現今臺灣氛圍因為大選及新冠狀病毒蔓延疫情關係吵吵鬧鬧,紛爭不斷,令人不禁想起論語中所提「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其原意為若做人願意承擔責任,面對困難努力解決,有過失主動承擔,對別人多諒解多寬容,這樣的話,大家就不會互相怨恨。 「負責」一詞意味擔負責任,學生在學校接受教育,要善盡學習的任務,即使現在所教的學習內容,不見得是直接影響日後找尋工作的關鍵,但一步一腳印,付出多少心力,負起多少的學習責任,日後都是累積在自己的身上。 家長部分也一樣,如果家長都是拿著手機邊吆喝孩子去做功課,哪個孩子願意沉下心去完成?家長也應擔負起「陪伴」的責任,當孩子在認真完成作業時,您可以在一旁看看書或做些非上網的活動,孩子能夠觀察與了解家長的付出,若是家長因工作關係無法盡到「陪伴」的責任,那也請家長至少在每天晚上簽聯絡簿時,撥個五至十分鐘聆聽孩子今天在學校發生的事。 再將負責一詞放大到現今社會,檯面上眼高手低之人太多,已居位高權重之位,仍然未在其職安分守己,努力為民,鎮日遙想更高的職位與更加輕鬆的職務內容,如此一來上梁不正下梁歪,上行下效,舉國動盪指日可見。 而負責這個漸漸被遺忘的精神,也需要更加落實在我們生活之中。各行各業當中,若是沒有自我負責、自我承擔的精神,那不僅大事無成,恐怕連自己的本分也很難完成。舉生活中平常的例子來說,我們常常可見辛苦的修路工人在晚間時分人車較少的時候進行道路維修工程,若是修路工人沒有對修路工作競競業業,認真檢修的話,那定會影響到千千萬萬的用路人,輕則行車顛頗,重則發生交通事故,死傷慘重。 又例如幼稚園教師七點三十分上班,若是貪睡遲到,幼兒在教室外面門空等,則容易發生學童安全問題以及學生拒學、輕忽學習的心理,學童可能容易認為老師都可以遲到了,那我在學習上面又何必如此的認真努力呢? 文寫至此,忍不住回想到令我尊重並已退休的董國正校長,在學期中,若是董校長未赴台離金開會研習,他必定每天六點五十分前站在校門口,親自迎接每一個來上學的學童,一來站在校門口維護小朋友的人身安全,二來以身教親自教導小朋友早睡早起的好處,把握每天晨讀的珍貴時光。雖然董國正校長已退休多年,但是其認真負責的風範,仍如昨天歷歷在目,時時提醒師生日日精進。 孔子說過:「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意為敬重、寬厚、誠實、勤敏、施惠。敬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寬厚就會得到眾人的擁護,誠信就能得到別人的倚靠,勤敏就會建立業績,施惠就能夠指派人。望各行各業不論是教師、家長、工人或是位居權重者,皆能在其位盡其職,承擔責任面對挑戰,讓社會多些祥和之氣,齊心齊力向前進。
-
望海情事
白雲擁抱藍天 悠悠蕩蕩幾回晨昏 偶而投影海面 鋪寫一海爛漫詩篇 習慣尋找雲蹤 與失落的浪濤聲 喚醒初相遇時的情節 妳靜默地凝望── 鷗鳥啾唱海洋之歌 迴繞泊岸的桅桿 雖然不想再提及 浪花拍擊礁石的壯麗 歌以及海天一色的景致 而妳的心事; 是否也如潮汐日夜翻滾 在雲雯摹寫思念 或許只是輕輕柔柔 日落前── 差海風為信使 飄送至妳住的小漁村
-
你離開以後
音符揉碎成烏雲的嗚咽 以不全的節拍 輕輕落在你眼底 未化作鼻息的遂壓回肺葉 你說,你並沒說 黑犬無法與夜寐同眠 輾轉過後的靈魂遍佈創口 沒有鮮血,只有齒痕 腰側的鐵檻傳來低鳴 你說,你並沒說 冬陽燦爛你笑靨透明如瓷 如山荷葉 替你守候至瑰麗的姿態 你的世界 我的花期 下起漫天大雨
-
大海洋
一個易碎的夢隨浪上岸 一艘船的遠方 夕陽走過 靈魂的沙灘 記憶裡有夢 夢裡有海 燈塔有妳的影子 桅桿上有風的味道 南部波濤洶湧的海 聽到鼓山渡船場裡的喧嘩和吶喊 原來哈瑪星和旗津 是高雄岸與岸的兩岸
-
「牆內女人戰爭」小心加入混戰
女兒從小寵溺,又適逢叛逆顛峰期,加上磁極同性相斥,媽媽與女兒誰也不服誰,容易磁場不對,母女乃常口舌之爭,房子就二十幾坪大,隔音也不良,媽媽高分貝嗓門,第三者的「老公兼老爸」要裝蒜不知情實在難,何況愛管閒事,總覺得調停戰火魯仲連角色非我莫屬,再怎麼講終歸一家人,袖手旁觀著實辦不到,至於本人好好先生一個,父女意見相左會藉玩笑打圓場,讓彼此找台階下。 母女爭執調解起來棘手,因為女人小心眼且敏感,女兒尤其記仇,倔強個性又天生好記性,可是對她的好她頗健忘,對她不好的,好幾年了猶可數家珍般條列出來算舊帳,懷恨長長久久,因而處理不當會「空留餘恨」!偶而司空見慣想冷眼旁觀,老婆卻不欲獨自得罪女兒強拖下水,硬逼老公淌混水公親變事主,固定台詞:「女兒共有,你做父親的好歹幫忙唸幾句,都快爬上父母頭頂了!」 太太女兒皆親,面對屋簷下「兩個女人之戰」既不能隔岸觀火,亦偏袒不得,偏老的,小的撒嬌怨你不公「偎」媽媽,偏小的,老的不爽怪你疼女兒,順姑意違嫂意難期「抹壁雙面光」,公說婆說評評理務必做到絕對公正不阿,同屬家庭親情,此時情的包袱擱一邊,單憑一個理字論是非即可,而且有十足把握才介入,切莫耍權威硬壓,以免搞成裡外不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