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文學
-
【小說連載】 老枝伯仔
「萬枝仔,你已八年沒有下田作穡,竟然還記得那麼清楚,真厲害!」勝國仔誇讚他說。 「這輩子註定是作穡命,雖然辛苦,但我認命。涉及匪諜案對不起國家,被抓去關,罪有應得。唯獨獨春蘭討契兄讓我不能接受,我之於會幫張永福張貼反動標語,也是為了能多賺幾塊錢貼補家用,拿到的錢全交由她處理,她竟然跟張永福一樣、恩將仇報。我昨晚做了一個惡夢,夢見他們兩個全被我殺死,而且我還高聲狂嘯:「討契兄者死!姦淫人妻者死!」林萬枝仍然難掩內心的激憤。 「既然重新回歸田園,就做一個快樂的農夫吧!好好把荒蕪的田地整好,明春好播芋。其他的多說無益啊,反而讓自己生氣,這又何苦。」勝國仔勸導他說。(一○七)
-
樂聲迴盪滿浯島 巡迴各鄉鎮演唱音樂會──金湖場
為了讓音樂廳走入社區,用歌聲擁抱鄉親,與鄉親同樂共賞,藉以陶冶人民素養,營造社會良善風氣,期盼笙歌處處、歡樂年年!所以,金門縣合唱團積極籌畫「樂聲迴盪滿浯島」巡迴各鄉鎮演唱音樂會,用歌聲來化解憂愁,帶來歡笑,和鄉民一起尋找青春的蹤跡,讓生命有嶄新再出發的契機。 計畫一經底定,全體團員隨即卯足全力以赴,我們在指揮李永舜老師、伴奏徐元妤老師、翁醇溶老師以及各聲部指導老師的指導下,準備了大合唱、重唱、帶動唱等多元化的演唱方式,期盼因此激起台上台下一起歡樂,讓音樂會更貼近人心,達到具體的寓教於樂的效果。 計畫首站先抵金湖鎮料羅灣社區。料羅灣社區在歷任社區協會會長、理事長的輔佐下,本著服務大眾的熱情,建立了模範社區的好口碑。社區活動中心環境優雅、清靜,是鄉民聯絡情誼的好所在。中心提供電視、報章雜誌等刊物,鄉民藉此獲知國內、外消息;縣府且補助運動器材供鄉民鍛鍊身體、活絡筋骨。父老們每日可聚集於此享用共餐的樂趣,甚而打打四色牌,填補午後的寧靜。社工人員也懂得善用中心的資源,教阿公阿嬤畫畫圖、做做手工藝品,訓練眼手靈活配合、激盪腦力。如此多樣化的休閒活動,增添了生命的亮麗多彩。料羅灣社區的地理位置優異,不但可遠觀太武山的雄偉、莊嚴,尚可俯瞰料羅灣萬千的四時景象。料羅灣的確是出了無數個造福鄉梓的人才,許是它鄰近天后宮,有媽祖庇護吧?料羅灣可謂是人傑地靈啊! 鄉親對於我們的到來並不陌生,因為這是我們第二次的到訪,早在三年前,我們合唱團便率先來過這裡與鄉親同樂了。讓人感動的是,料羅灣鄉親們溫馨和諧,他們不但幫忙排列現場的桌椅,還精心的燉煮了一大鍋的綠豆湯來犒賞全體團員們,真是太窩心了,那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感動啊!讓人開心到極點呢!不僅如此,社區的跑馬燈也亮出了「歡迎金門縣合唱團蒞臨演唱」的字幕,讓我們倍感受到重視的禮遇。 心手相連、同心協力完成一項任務是件多麼開心的事啊!音樂會的前置作業~節目單的製作,有勞無怨無悔、熱愛歌唱的菊芳費心的妥善安排、精心設計;未開演前,團員們即陸陸續續自動提前到來幫忙佈置場地,在熱心服務的能羨所獨具的專業主導下,得以快速搞定,俗話說:「人多好做事」,確實如此,不論是彩球的打氣、掛置、大標題字樣的張貼,甚或桌椅、麥克風、電子琴的安放……等,皆能快速就緒,理出一個模樣,著實讓人滿意呀!聰明的我們還不忘用手機播放即將展演的歌曲,有道是臨陣磨槍,不亮也光,大家善用科技產品,充分把握住可資利用的分分秒秒,邊聽邊做事,發揮一心兩用的功效來增加對歌曲的熟練度,期盼待會兒的演出能如爐火純青,達到極致!哈哈!誰說不能一心兩用呢?有能者方有這等本事吧,不是嗎? 每次的演出,對於曲子的選取,我們總是費盡心思來斟酌,既要新穎好聽,以激發團員學習的動機,並吸引聽眾;又要溫舊如新,唱出一番韻味,新人耳目,真是兩難啊!而主持人是音樂會的靈魂人物,關係著音樂會的成敗,不能不妥善遴選。幸好團裡不乏優秀的主持人選,殊不知團裡可是群英聚集,個個都才華洋溢,就待給予機會以嶄露頭角呢。由於今年是第一次嘗試巡迴各鄉鎮演出,將有5~6場次的演出機會,為了培養主持新秀,為團舉才,所以就大大的釋出誘因,連哄帶騙,半鼓勵半強制的鼓勵新人來承擔主持大樑,真的,若不給新人磨練的機會,如何得以發掘新的優秀人才呢? 金湖鎮這場音樂會,我們特別邀請了主持界高手陳高馨老師來主持。高馨老師才華出眾,能歌善舞、活潑有趣、且善解人意,她從小就夢想能成為閃亮的歌星,有夢最美,雖然美夢尚未成真,但倒是提前成就了一位不可多得、人人愛戴的幼教老師呢!不僅如此,她人生體驗豐富,把呷苦當做吃補,做事任勞任怨,全力付出,讓人佩服!在她妙語如珠以及機智的應變下,帶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音樂會,逗得阿公阿嬤笑呵呵!我們稱讚她時,她還自我解嘲的說:「就是因為唱得不好,才來當主持人唄!」 音樂會一開始,我們先帶來混聲大合唱,讓磅礡的氣勢來震懾全場、撼動人心!我們唱了月琴、橄欖樹、料羅灣等3首歌。既然來到料羅灣,當然就要獻唱料羅灣囉!接著便是妖嬌美麗的女團員們出場,秀麗的團隊帶來甜美的歌聲,讓耳熟能詳的蘭花草、捉泥鰍、金門春曉來換取聽眾的陣陣迴響。 女聲唱完,來個鋼琴獨奏,這橋段是由甫獲2018金門地區鋼琴比賽國中組第一名的黃芊裴擔綱,讓演出型態更為多元。再來便是合唱團最寶貝的帥哥們唱2首歌︰海港之夜和獵人合唱。合唱團的普遍現象是陰盛陽衰,又在物以稀為貴之下,因此男士們個個都是寶,而金門縣合唱團的男團員們更是寶中之寶啊!因為他們各個皆是氣勢如虹的高手,並不因年歲的增長而有絲毫的減損功力。聽那由丹田散發出的渾厚且充滿磁性的聲響,真是獨樹一格,特具有吸引力呢! 男聲合唱之後後依然是大合唱,我們精心準備了走在雨中、答案、龍的傳人3首歌。看著台下聽眾聽得如醉如痴,我們站在台上也就越唱越起勁了。 音樂會即將進入尾聲,為了讓與會鄉親、貴賓一起同樂,我們安排了帶動唱,讓大家得以隨著旋律活動筋骨,盡情唱開懷。因為旋律悅耳動聽,歌詞又淺顯易懂,容易上口,所以大家很快地就又唱又跳起來了。音樂就是要這般的直指人心啊!您聽:「你的家鄉在金門島,我的家鄉在金門島,從前時候是一家人,現在還是一家人,手挽著手、肩併著肩,輕輕地唱著我們的歌聲,團結起來,相親相愛,因為我們都是一家人,現在還是一家人,….。」看著阿公阿嬤手舞足蹈的與我們一起唱唱跳跳,就讓人十分滿足!也就達到我們此行的目的了。 最開心的是社區協會的會長、理事長以及鄉親們都全程聆賞,不斷地給予鼓勵的掌聲,讓我們受到鼓舞而越唱越有勁兒,包括已退休的柏村國小校長陳為學先生也頗具雅興的前來欣賞並給予建言,他說:「下回別忘了要演唱You Raise Me Up哦!」想必這首曲子對他具有特殊的意義,為他帶來深切的感動吧。最感遺憾的是我們的大家長─文化局(前任)呂局長,當他下飛機趕到現場時音樂會剛好結束,為了達成局長的心願,我們應局長的要求,金湖地區再加碼一場,到局長的故鄉─蓮庵里公所演唱。對身經百戰的我們來說,增加一場等於是多一種歷練,我們樂意為之。我們無比慶幸得以奢侈的將舞台權充練習的教室,日積月累我們的演出功力,更欣慰的是,能場場獲得鄉民的支持,並給予我們熱烈的掌聲與熱情的迴響。雖然,隨著年歲的增長學得快忘得也快,但學習的欲望讓我們克服了年齡上的障礙,學習讓我們獲得無上的樂趣和莫大的成就感。在展演中我們達到了忘我的境界,而熱烈的掌聲將一切的辛勞都化為烏有了,喜悅的光環洋溢在燦爛的臉龐,一個個都笑逐顏開了。 金湖鎮料羅灣社區的演出為一系列巡迴展演活動拉開序幕,好的開始奠定了成功的契機,相信未來的金沙、金城、金寧、烈嶼地區的演出將漸入佳境、更上一層樓!且讓我們盡情的擁抱鄉親心、歌詠故鄉情!
-
花 海
十點捷運站出口,三五好友搭乘前往陽明山的公車,內心踏著雀躍的節奏,掀開賞花之旅的序幕。印象中,我只有在網路上看過繡球花的樣貌,像是數隻情感融洽的蝴蝶約好一同聚集在綠枝上編織而成的藝術。走進目的地,園子內綻滿各式各樣的顏色,靛藍、深紫、鮮紅、淡黃、翠綠等,一眼彷彿覽盡四季的色彩,五顏六色紛紛向我瞳孔禮貌地招呼。 繽紛的豔麗無法用一個鏡頭捕捉,卡擦!卡擦!快門聲不絕於耳,企圖囊括全部的美。不是山中的景致,這裡是暈染各種光澤的海洋。遊客絡繹不絕,立足石板上的我像是站在碼頭上,目睹千帆流動,流動的曲線揚起蕩氣迴腸的樂音,我喜歡徜徉於起伏的旋律間。依著日照的偏移,一切翩翩幻化。 滿目的花海對我而言過於驚豔,一個不留神就沉浸其中,久久無法自已。不知我落筆當下的感受是否和夏曼.藍波安寫《大海之眼》時一樣,一樣被海撼動。普羅達哥拉斯曾說:「人是萬物的尺度。」或許是憧憬壯闊的汪洋,映入眼簾的一切才會化作大海,但世界上實在尋不到比「海」更適合形容如此美景的詞彙。駛離這片海域,不留下一絲垃圾,只帶走一幀又一幀美好的畫面。
-
妻 說
也曾巴洛克一個下午 影子走過溪洲 信仰走入旗山老街 五分車的旗尾糖廠 甜甜的夢 穿越時空的黑煙 留下妻的童年 土角厝的老屋 泥牆上有她留下的歲月 有她成長的刻痕 妻說再過去一點就是陳年往事 因為無法洗淨父親的記憶 一件蕉汁斑駁的外衣 是她永遠的痛
-
熱帶魚
神仙 神仙住在那裡 沒有人知道 經常在雲層中飛來飛去 還是像我家的神仙魚 沉默地在魚缸裡游來游去 日光燈 妹妹在日光燈下聽故事 聽著聽著 快樂地睡著了 在水族箱裡游動的日光燈 卻聽得忘了睡覺 泰國虎 有一種魚叫泰國虎 不喜歡住在森林 喜歡躲在水中的岩石裡 嘴巴很小 妹妹見了也不哭 小斑馬 上學時,馬路上有斑馬線 而我家也有斑馬線 在寬敞的水族箱游來游去 細細小小 不知道要給誰走 【備註】 神仙:常見的有斑馬神仙、大理神仙、金仙、陰陽神仙等。 日光燈:背部呈寶藍色,腹中間至尾端呈大紅色。 泰國虎:魚身米黃色,帶有黑色的斑紋。 小斑馬:魚身呈淺黃與黑色相間的線條,因體型靈巧可愛,被稱為小斑馬。
-
【小說連載】 老枝伯仔
你就先選擇一塊地把它整好,明年春天就可播種,幼苗我會幫你準備。如果老天能下即時雨,及適時加以施肥、除草、抓蟲,一定會有好收成。現在芋頭的價錢不錯,一畝地約可種植一千三百株,起碼能賣幾千塊,雖然辛苦了一點,但比種其他作物強很多。」國勝仔說。 「芋頭我種過,除了如你剛才所說的外,還必須注意一點,那就是今年種芋頭的田地,明年必須種植其他作物。因為芋頭的外皮有一種毒素,會存在田地裡,倘若年年都種植芋頭,將來芋頭長大,會有一個個小洞,也是我們所說的『蛀空』,賣相就不好。所以我們幾乎都是一季芋頭、一季地瓜輪流種。」林萬枝娓娓道來。(一○六)
-
仰望中秋夜空
是誰鬼斧 把每一顆礦石 雕琢成閃亮亮的星子? 可望不可及,璀璨的美鑽 愛作夢的人說 每一顆星子就是一張眼睛 偷窺滾滾紅塵 守護每一張綺麗的夢 交織真與幻的一生 月亮 一塊向太陽借光的璞石 糾結千古,有情人的心思 嫦娥長生不死 不知花容與悔恨 是否真的都不會老去? 玉兔,哪個神祕坑洞是牠的家? 日日夜夜伐桂的吳剛 砍不了中秋佳節的意興 能不能喘個氣 且與我對飲一杯? 把酒青天的東坡 對影成三人的李白 都哪裡去了? 月宮上築千年綿延不絕的夢? 紅塵依舊喧鬧 月亮還是月亮 是誰推移了歲月 走過,遍尋不著的足跡 卻在每個人的鬢髮上 結 霜
-
中秋節的回憶
中秋的夜晚,月兒份外明亮,爸爸邀約了老同事任伯伯一家來家過節。大人飲酒談話,孩子吃罷飯後各自溜出去找伴,任伯伯的幾個女兒仍乖巧的坐在庭院中,喝著茶剝著袖子,也吃著盤中的月餅,任家老三是我小學同學,她難得來,我只好坐著相陪。 任家大姐說我們來唱歌,唱什麼歌呢?他們家女兒都有音樂天份,可能與在教會唱詩歌有關,老三能彈得一手好風琴。大姐哼了一首藝術歌曲,我感覺太深奧了,問有沒有簡單好學的歌? 我的同學三女兒,大家都叫她「眉眉」,她說有一首歌很好聽也很好學,我問她是那一首,她回答:「月光小夜曲」。我請她唱來聽聽,她略帶靦腆的開口唱:「月亮在我窗前蕩漾 投進了愛的光芒……」。 柔美的歌聲由她嘴裡哼出,真是好聽極了!我聽出歌詞裡有「月亮」、「窗前」,還有「愛的光芒」、「靜靜地想一想」、「猜不透妳心腸」,在夜色中構成美麗的畫面,原來這是一首情歌,一位情郎向他的情人訴著衷情。 我立刻請眉眉教我這一首歌。大人還在高談闊論,我們在一旁學歌自得其樂。於是她一句句教著我這首月光小夜曲,也頗符合中秋夜晚的情境。我的音樂細胞不足,但是喜歡這首歌的曲調與詞意,就努力的學著,唱著唱著大姐也從旁指導,因為旋律簡單,歌詞好記,很快我就學會了。 中秋節過後,她們就少來家裡了。沒多久在市場對面,軍方蓋了幾十戶新眷舍,任家因為孩子眾多,申請由原村的小坪數換到了新眷舍較大坪數,新屋前面還有一個小院子,圍牆外種了一排油加利樹,能擋著西曬的陽光,在當時是十分讓人羨慕的眷舍。 讀書的壓力,加上升上高中不同學校,我們見面少了。高中我們分別從省中畢業,準備參加聯考。炎炎夏日最清幽地方就是天主堂內,光可鑑人的磨石地板,厚重發亮的寬大木桌,彩色明亮的鑲嵌大窗,我們在教堂內伴著蟬鳴作最後衝刺。在這裡我又看到了眉眉,她沉靜不多言,不像我話多愛搞笑,話談太大聲,服侍主的伯伯就會過來看,我們只好安靜下來。 「你知道皮蛋在哪裡嗎?好久沒看到他了!」眉眉突然冒出一句話。我略為驚訝回她:「他在聯勤技校畢業後下工廠,工作忙很少見他回來。」眉眉、皮蛋我們三人幼稚園就在一起,皮蛋又跟我交情特別好,只要回村一定會來找我。眉眉交給我一張紙條,給我看內容:「皮蛋:好久沒見到你,不知你過得怎麼樣?我已高中畢業正準備聯考,七月以後如果你回來,我們見個面,到時候我已經考完試了,請××轉。」我收好夾在書裡,找適當機會交給皮蛋。 眉眉和我都報考了大學,當年考大學,如果不是公立,家裡供起學費非常吃力,但是慈愛的雙親總會想盡辦法讓孩子就讀。一個月後,一天午後郵差在家門口喊:「×××,掛號信!」我拿了印章領回一個大信封,上面是大學招生委員會寄來的,打開一看是通知書,我錄取了影劇系。 我高興的帶著通知單往任家,鈴響大門打開,眉眉滿面笑容的問:「你收到通知了?」「收到了,考取影劇系」。她說:「我也剛收到,錄取了×大外文系。」於是進了客廳,和任媽媽聊天,我和眉眉又成了大學新鮮人,任媽媽要我在台北多照顧眉眉。 大學校區非學大,教學區與生活區分的很遠,女生下課回到宿舍,上課又在自己的系館,如果沒有事先約定,我們也是很難得見到面。但是只要我校公演,她就會趕到後台來看我,給我打氣,同樣的,她系上有活動邀請我,我也會搭車過去捧場。 聽說四年級時她與班上一位男生交往,畢業沒多久就走上紅地毯,我因在外島野戰部隊,她的婚禮未能參加,一年後她生下女兒,但是休假回眷村探望她的父母,始終都未再見到她。等輪調回本島再去她家,這一天家裡氣氛怪異,她的姐姐終於忍不住哭了出來,告訴我:「眉眉離婚了,先生有了外遇,堅持不要這個家。」講到此處,她的媽媽、姐姐和妹妹都痛哭失聲,我只能默默坐著,無言以對。 大學畢業工作一段時間,眉眉帶了女兒到國外投靠妹妹,重新開始異鄉生活,自此我再也沒見過她。她不再與任何人聯絡,包括交情好的眷村友伴們。一日輾轉聽村中人說,眉眉又再婚,但是婚姻生活仍不美滿,我無法理解以她聰慧賢淑個性,如何會有這樣的人生坎境?她雖內向但個性亦強,在家庭生活方起步之際,就遭遇失婚打擊,自尊心受到創傷,自此脫離了朋友圈,寧可在異鄉受煎熬也不返回,我們小學畢業四十年同學會都已辦過,如今即將進入五十週年,她會回來嗎? 突然我憶起近半世紀前那個中秋夜晚,她一句句教我唱的月光小夜曲,是我學會的第一首流行歌曲。依稀記得她柔美的歌聲: 「我怕見那月亮光/抬頭把那窗廉拉上/啊~我心兒醉心兒慌/啊~月光」。
-
秋,博餅
炎夏之後,嚴冬以前 敲落幾片楓紅,飄起風沙幾許…… 眾人圍繞桌邊 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擲出六個骰子翻滾在碗裡 也在眾人眼底閃爍著 拚手氣,放手一搏! 自明朝鄭成功時流傳至今 從鄉試、會試、殿試 一路過關斬將博狀元得彩品
-
龍眼樹
到中秋節前,各村莊裡一顆顆的龍眼樹紛紛的展開,正是大盛時期。 我喜歡在龍眼樹下品嚐,甜不甜、肉飽不飽滿,一嚐就知道,其實吃也吃不多,但……就是過個乾癮。 前些天在迎賓館對面,拜訪了一位阿姨,我瞧她家的龍眼,摘了幾顆品嚐,我跟阿姨說:「好吃欸」,阿姨直說:「好吃多摘點,不要客氣。」她說:「要不是我手酸,我就摘給你吃」她拉著我的手說:「這裡 這裡」,突然被阿姨的熱情給甜起來,這棵龍眼不只好吃,還滿滿的濃厚人情味。我倆只是初識,她卻如此款待我。 每年這個時候,我老跟我的姐妹淘分享哪裡龍眼好吃,兩個人只差沒結黨去採龍眼;往往……我都會準備一袋給她享用,這都不知道是第幾年了,我們還要一直一直吃龍眼,直到我們慢慢變老。 敬─龍眼;敬─我們快二十的友誼!
-
中秋月圓,人團圓
中秋節,通常為農曆8月15日,國曆9至10月之間,古代稱為仲秋,民間稱為中秋、八月半,月娘節,乃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 中秋,最早出現於周禮, 禮記月令:「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提到拜月活動。唐代始,中秋節成為君王賞賜群臣的節日,明清以降,成為中國傳統重要節日,明代正德江寧縣誌記載:「中秋夜,南京人必賞月,闔家賞月,稱為慶團圓,團坐聚飲,則稱圓月,出遊待市,稱走月」。我國以農立國,立秋為8月8日至8月23日,農曆8月為秋季的第2個月,中秋時分,乃農作物收穫的季節,更是秋季慶祝豐收的日子,亦會祭拜土地神,中秋節,實乃慶祝豐收及團員的日子! 中秋節,在金門金東榮湖畔的后浦頭慈德宮,會於農曆8月15日及16日連續2天作醮,慈德宮建於清光緒20年(1894),乃鄉彥黃卓科前往南洋募款集資後興築,費時8年完工,建築風格為傳統燕尾廟宇,惟興築年代久遠,部分建築毀於祝融及戰火,俟於民國88年(1999)經指定為金門縣定古蹟並進行修復,主祀明代進士黃偉,明朝正德九年(1514)中進士,初授南京刑部主事,而其治獄係以清、慎、明、恕等著稱,後來升至南雄知府,省徭役、明禮教、禁游女、去淫祠,授朝廷當道所荐,因而改任松江府,為官清廉,勤政愛民,並屢有治績,後來因直疏無諱,不附和朝廷當道,因而返回金門後水頭家鄉養親講學,人稱品德完人。 金門后浦頭(原名汶浦,又稱大浦頭)位處金門金東汶水溪西北岸,村前為后水頭(汶水頭),村後則是金東之政經中心-沙美,過往村前乃一片海域(即今日榮湖),源自石鼓山水流經東蕭、蔡店至此注入金沙灣,而金沙溪亦匯集斗門溪、光前溪水量自洋山角入海,舟船可行溯至后水頭、斗門、東蕭及蔡厝等聚落,乃明初永樂(1403-1424)年間,自福建同安金柄遷徙金門當鹽戶之黃佛信、黃佛宗兄弟定居汶水頭(后水頭),明中葉黃良沛分居至汶浦繁衍之子孫,以黃氏血緣為主之聚落,村內亦有李姓住民,俟於清初再有二房十一世黃應龍及黃應豹等再分居至小浦頭(沙美老街旁),大(小)浦頭聚落。 過往,金門榮湖畔的后浦頭慈德宮於中秋節作醮時,當日午後,將原本安置宮埕外神轎、旗幟與黃府大王爺及三太子等乩童隊伍,一路浩浩蕩蕩至后浦頭及小浦頭境內吃三牲粿,而其遶境隊伍所到之處,鞭炮聲響徹雲霄,好不熱鬧,夜幕低垂時分,宮埕前臨搭戲台,已唱起表彰節義之戲曲,句句扣人心弦,看戲的外公,已從大地村走路來沙美小浦頭作客,這時是他老人家的快樂時光,亦是戰地兒女期待許久的作醮及歡樂犒賞五臟廟日子,以及表彰節義的精采廟會。
-
【小說連載】 老枝伯仔
「勝國仔,謝謝你帶那麼多東西來,不過我們得先講好,我現在既沒有養牛又沒有農具,你可得先借我使用。」林萬枝懇求著說。 「不管是鋤頭、三齒、畚箕,或是犁、耙、粗桶等農具,全都放在我家櫸頭,你隨時要用隨時去拿。至於牛嘛,就拴在牛欄,什麼時候準備犁田,你就自己去牽。但你已多年沒有犁過田,我看就牽那頭老母牛,牠走起來雖然慢點,但卻很溫馴,較好駕馭。如需要水肥,你就自己去挑,不必向我打招呼。」勝國仔囑咐他說。 「必須先整地,其他都還早。」 「邊整地、邊配合季節準備播種,如果等你把全部地整好再播種,會錯過許多播種的機會。」勝國仔提醒他說。 「說來也是。整整被關了八年,關糊塗了,竟搞不清春夏秋冬和播種的季節。」一絲苦笑掠過林萬枝的嘴角。 「我們生來就是作穡命,不出幾天,田裡的大小事都難不倒你。而且你們家的田地本來就不少,春蘭因為是個女人家,力氣沒有男人大,耕種的幾乎都是距離村莊較近的田地,較遠的多數已荒蕪,但其地質則較濕潤又肥沃,你以前不是種芋頭嗎?(一○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