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文學
-
《中篇小說》天晴
「大嫂,妳也愈來愈亮麗啊,不愧是今天最亮麗的董娘!」慕容蓁笑著稱讚秦傲梅。 「誰是最亮麗的董娘?介紹給我看看。」原來是一身西裝挺拔的李軍聞聲走過來。 「除了妳老婆,還有誰當得了這名號。」秦天朝李軍笑著。 「那裡,傲梅那比得上慕容蓁有美一人,清揚婉兮。」李軍笑得很開心。 「大哥,你又開我玩笑了,大嫂容光絕色,映日荷花,我怎比得上。」慕容蓁有點靦腆。 「要我說嘛,庭前芍藥妖無格,唯有牡丹真國色。傲梅與慕容蓁都是今天最風姿綽約的佳人。」眾人聞聲一看,原來是李軍媽媽拓拔蘭笑呵呵走過來。 「伯母好!不愧是名師退休,出口成章。」秦天、慕容蓁異口同聲點頭致意。 「媽,這是秦天給您的。」秦傲梅將楚天禮物悉數遞給婆婆。
-
人生有夢﹐健康最美
那是一個晴空萬里的午後,窗外的蟬鳴像要生產什麼東西似的翻滾出喧囂的聲音,此起彼落,寂寥的白晝因此顯得格外漫長。我坐在夏日空氣中,還好有電腦陪伴,室內的冷氣讓我忘了外面燥熱煩人的高溫。朋友謝耀徵在電腦聊天室傳來了訊息,我們愉快的聊著,話題說到了:夢想。 「妳沒有夢想嗎?」他問。 我誠實回答,當然有。當我走過蔚藍海岸線的時候;在萬籟俱寂下仰望繁星點點的宇宙或是坐在雨中餐廳觀賞窗外的霧色,甚至是現在在線上聊天室談笑風生的瞬間,夢想都還在身邊,夢想,是隨身攜帶的感覺。 他說他為了追逐夢想,快把身體搞壞了,因為他不眠不休、廢寢忘食只為了尋覓到夢想中的美景,可是一直都未能如願。 「朋友說我把生命用得太盡。」他說。 他有夢想,我有夢想,每個人都會擁有夢想,也會想追尋。夢想的存在是一種常態,我們要用平常心看待,就像春季時賞花,冬季時賞雪,不必大驚小怪而患得患失。 「人生有夢,健康最美。」夜深人靜時去體會這句話的涵義,覺得這真是一種可怕的夢想,一定是這個人只知道尋夢,把目標訂得太高,卻沒有足夠的體力衝刺,於是,健康便逐漸遠離了自己。我們得時時提醒自己,不必高人一等,只要盡力就好,過程才重要,所謂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等到歲數一年年增加才發現,不管自己是一個什麼樣子的人,有著怎樣的生活背景,或多或少都曾經懷有過夢想,因為我們的靈魂,都是存在著渴望,只能盡自己的力量與目標靠近,不可能完美征服,而我們的欲望,多數欲求不滿,理想與現實一旦有落差,不甘心的細胞蠢蠢欲動,因為他輸不起。 「沙漠印象」是攝影才子謝耀徵的作品,他生長在台南純樸的鄉下,喜歡聆聽祖父祖母說故事,至今那四合院的空氣,依然隱隱地飄散著童年的笑聲。中年在一次偶然下接觸攝影,這位樸實農家子弟的一顆心,忽然被觸動了,於是,他及時把握住當下,成為張武俊老師的弟子,只有一年光陰,他已經把學來的智慧搭配自己的點子靈活巧妙地運用在攝影構圖上,在很短時間內參賽也順利為自己爭取了榮耀。「沙漠印象」正是他奪回佳作的代表作。他喜歡日出,不眠不休的等待,卻始終未能拍回理想中的黎明。有一回,他從清晨的山霧中沮喪回家,那一天天候狀況不佳,沒有能夠看見日出之美,周遭朋友怕他健康亮起紅燈,紛紛勸他停一下腳步,只是他並沒有接納眾人的意見,把自己當成風,流浪與漂泊是精神指標。很多時候這種攝影精神成就了他,倒真成了英雄。 他顯然是個目標明確而有野心的人,只是,在大自然變化無窮之中,他安排好的攝影行程之旅並沒有一帆風順,悵然失意的落寞感,成為他盲目勇往直前不顧身體健康的理由。然而,我常想,就算他拍盡天下美景,就算他脫穎而出成了一個眾所皆知的攝影家,難道就能滿足夢想了嗎? 我常看見許多父母不斷加班,甚至犧牲假日親子互動時間,總是以「為了給孩子最好的生活品質」為理由,因為滿腦子都是金錢,;因為滿腦子都是目標,只能一步步向著自以為是的夢想走,哪怕頭破血流也在所不惜。可是,當他們罹癌或生病,夢想不但不見得完成,身邊親友或許還會一個個遠離他。過去種種彷彿都只是一種枉然。 這一切是因為,他並沒有認清生命的真相啊。生命,因為本來就存在因而忽略了意義與本身價值,我們在生活中歷經悲歡離合,殊不知,沒有生命又哪來生活呢?生命可以成全夢想,把夢想修飾得更完整。 我用自己的方式說服他,希望他可以認清生命與夢想平行的關係,拋棄錯誤的認知,與它說聲再見,於是,重新找一個起跑點,健康是忠誠的陪伴。
-
圖書館之一指尖輕觸的溫柔
每天,車至民族路下,我過馬路到7-11,悠閒、輕鬆的用完早餐,再漫步穿越文昌公園,清晨的公園裏有三倆、稀疏正打掃的清潔人員,卻也有著諸多坐石椅上、樹下、涼亭內歇息的老人,他們或是無所事事,或是虎視眈耽搜尋著獵物,所謂的獵物是那濃裝豔抹、過時流行衣著的中年女人們,即使刻意粧點打理,歲月仍掩不住其風華已遲暮,但屬於她們神秘的傳說卻持續著,在公園週遭流竄………是為生活不得不的辛酸與悲哀?還是貪得最快享受的謀生途逕和伎倆?進行著特種的污穢,與曾據說是乾淨、明亮現變髒亂的公園混濁、融和。 老人,在我心目中一直是塊寶,可敬!但現衍生的感覺是,可怕! 館員們述說這個神密面紗的同時,戲稱它為「侏羅紀公園」! 穿越過文昌公園,立即讓我皺眉頭的是「跳蚤市場」(儘管它旁邊緊鄰清新的國小、便利的郵局),似乎是沒甚管理與規劃,販賣的東西、物品破舊,爛鬧鐘、鏡面有刮痕的錶、看像古董卻不值錢的花瓶傢俱………吆喝的中、老年人們,在這形成一個特殊的風景、畫面。 終於,進到了工作的地方,圖書館,是個非常有趣又是寶藏的地方,從沒想過有一天我會在這裏,每天自由的呼吸著,即使我也會只是短暫的過客;當指尖輕觸、翻閱書頁時,心跳動著,敏感、溫柔,裏頭有我年少時對書天真浪漫的情懷與憧憬,甚至有時會迷惑在被書環繞的美好氛圍裏,不管是以甚麼樣的形式接觸到書~都是、都會是一種幸福吧!以前不太有時間、心情讀書,讀喜歡、想讀的書,總是利用很零碎的片段,而在這裏,是不是更該珍惜呢? 由書本基礎的國際書碼、集叢名、索書號、編目開始認識,一切新鮮得很,不複雜,作業熟悉了自然上手,第一次刷借、還書的緊張、第一次辦理民眾借書證的笨手笨腳,第一次將書上架的愣頭愣腦,第一次接到讀者電話的不知所措,還有志工申請的程序,很多細微處的稜稜角角,遇上了才知,經歷了便會,這些都是收穫,完全不在我預期中的。 館內有很資深的館員,老大姐非常和藹可親,沒看她不耐煩過,即使面對難纏的民眾,她主動找尋破損的書修補、美化或淘汰、更新,電腦資料庫的操作、對功能清析、正確掌握,我其實很感動!雖不知她是因工作久了而產生興趣?還是興趣支撐她工作到現在?但我看到的是對這份工作的熱愛與認真,那是態度,一種完全讓人佩服、喜歡的態度! 而甚麼人看甚麼書,能由其中窺視,偶爾會問讀者其借的書好看否?或因其看的書剛好巧是我預借的書單中,忍不住會好奇詢問,有些民眾有很好的禮貌與教養,而圖書館內總也會有些奇特的人。 骨瘦如柴、身形短小,看起來非常單薄的他,總是戴個黑框眼鏡,每天他到館內當成自己家般,常常攜帶食物占據大片位置使用,或是藉故大聲咆哮,造成大家困擾、影響著真正想至館內安靜閱讀的民眾,或與館員起衝突,是圖書館最大黑名單,更是警察頭痛人物,有時警察一天要跑數次,社會局安置的他,聽說還是高學歷碩士,還曾當老師任教, 關於這位被稱為「排骨精」的他真的是個奇耙。 有位清湯掛麵學生頭、算壯碩的婦人,每天拉著簡易推車借數十本書,言談看似正常的她,館員說她有莫名焦慮與自我強迫症,借這麼多的書每天看得完嗎?是有要集點換贈禮嗎?她更常義正詞嚴、毫不客氣提醒或教導,應是批評、指責館員作業疏漏處,甚至狂妄的要限期內改進,大姐們說她應該來當志工。 有位小孩總是很邋遢、鼻涕黏在臉上,衣服髒兮兮、穿拖鞋圖書管內跑進跑出,在幼童區霸凌、欺負比他年幼的小朋友,裝傻說謊跟警衛玩捉迷藏,每天樂此不疲,有時我不禁想他是在甚麼樣家庭長大?家長怎會放任他每天在圖書館非真正看書的胡鬧、遊蕩? 而圖書館是開放的公共場所,不分身份都能來,誰都有這個權益使用,更因夏天有免費冷氣吹、冬天能躲寒風刺骨,常有遊民耍賴著或偷偷在此睡覺,提供免費的飲水,也有民眾會裝上一壺又一壺水帶走,而讓我驚訝的是廁所隨時保持相當乾淨,卻偶有幾位熟面孔大把大把將衛生紙抽掉攜走,或編理由每天借打免費電話,這些通常無法阻止只能勸告。但是你可以帶孩子來視聽室看影片,可以來聽大哥哥大姐姐說故事,可以參與好書交換活動、可以歡樂玩闖關,可以專心準備考試、讀書,只要你願意~圖書館是個資源豐富的地方,深藏寶藏無限,願君拾取、採擷,樂在其中,樂在當下!
-
難忘斗門姑母的西瓜
近年來,地球氣候變遷異常,夏季氣溫日益節節攀升,動輒高達攝氏39度,真是令人炙熱難耐,此時,如能大口吃一塊西瓜或喝一杯現打西瓜汁,真可謂是人生一大享受。 每逢天地時序,進入炎炎夏暑,總是會喚起筆者諸多之記憶,為何?因為,此時正是各級學校放暑假之際,筆者自1990年迄今仍然保有學校之正式學籍的學生身分,當中,除了1995年至2006年期間係專注於工作職場外,其餘時間,皆是處於半工半讀之在職進修狀態,為此,昔日就有一位同事(國立臺北工專學長)曾開玩笑曰:「認識小王時在讀書,現在還是在讀書,怎麼都唸不畢業?」筆者則回答:「因為身為農家子弟,家境清寒,唯有以半工半讀之在職進修方式,才能籌措學費…云云等」,說真格的,筆者以半工半讀之在職進修方式,要一一及陸續的完成大學之學、碩、博士學程,不可否認確實蠻辛苦的,但是,綜觀過往諸多清寒之金門籍學長(弟)們,他們亦是循此模式來完成學業,這是家境經濟富裕或養尊處優之孩子,無法體會之情境,更是清寒子弟出頭天之方法! 走筆至此,不禁憶起童稚時,每當暑假來臨時,筆者最喜歡拿上二條先父親手種植的角瓜(今之澎湖絲瓜)到斗門村榕樹群旁找姑母,我的姑母王琴,人稱:琴也,係先祖父王砲(長房)與二、三、四房之堂兄弟們,共同分完自一世祖祥雲公(清道光30年,西元1835年)由中國福建路霞(安海)遷居金門砂尾鄉,並於砂尾街(今沙美老街)經營中藥鋪之財(田)產後,隨即下南洋經商時與印尼祖母所生之小孩。民國肇建初期,先姑母王琴(13歲)為撿一雙拖鞋竟意外的跟隨先祖父(王砲)與先伯父王溫展(15歲),自南洋印尼搭船返回金門島定居,並隨侍先祖父於砂尾街(今沙美老街)經營中藥舖,1939年中國對日抗戰初期,王家長房經濟陷入困境,姑母先到何厝當養女,最後於28歲方嫁入斗門村幹事陳調平姑丈家(亦自南洋返金),婚後育有兩子(松泉及松榮)。 不知為何?年少時期,筆者非常喜歡前往斗門村找姑母作客,或許是姑孫同姓之自然親情使然,也許是每次到姑母家作客時,親愛的姑母除了會給我零用錢之外,當姑丈及表哥們中午返家用餐後,他老人家一定會端出表哥松也(松泉)親手引斗門溪水灌溉種植的西瓜,那西瓜真是又大又甜,這是炎炎夏季之消暑聖品,更是清寒子弟難得的飯後甜點,著實令人回味無窮。後來隨著年歲之增長,筆者1989年自金門農工電工科畢業,告別雙親獨自前往料羅灣候船到臺灣之後,便較少到太武山下之斗門村榕樹群旁找姑母,反而是姑母聽聞姊姊(姑母之乾女兒)、家兄及筆者返鄉探親時,她老人家一定會搭公車前來沙美小浦頭老家作客,如今,她老人家已於二○○一年初春仙逝於金門安民村。 歲月悠悠,回首姑母在其人生的82年歲月裡,除了年少時期之13年,曾於南洋印尼渡過外,其餘69年之漫長歲月,她一直是居住於她熱愛的家鄉金門,不曾離開,雖然其年輕時命運多舛,期間更是歷經一九四九年古寧頭大戰及一九五八年八二三炮戰與單打雙不打等戰役之蹂躪,但是姑母與姑丈婚後幸福,晚年則是兒孫滿堂,堪稱圓滿,現今,距離姑母仙逝已十二年,作為晚輩的我,僅以此文,聊表深深的懷念之意。
-
《中篇小說》天晴
潔淨空間兩側相對置放二組沙發,後面各有一檔烏木架流雲喜鵲雲母片的低屏風。矮几上,各擺一盤「小原流」日式插花。楚天特地瀏覽一下,但見八層樓雄偉的巴洛克建築,設有貴賓包廂、多功能結婚廣場、大型餐會、國際會議廳等。三面落地窗,視野遼闊,海線風光一覽無遺,遠眺浩瀚海峽與綠野山麓;近覽繽紛海港與翩翩船舶,別有一番風味。 再從口袋取出李軍之前預寄的菜單:和風嫩鮑魚、雞汁海皇魚翅羹、蒜蓉至尊帝王蟹、北菇翡翠燴長蔘、金蟬豆腐、花雕醉蝦、櫻花蝦鰻魚米糕…「蜜朵麗手工冰淇淋,女兒一定很喜歡吃!」秦天心裡這樣嘀咕著。 上了三樓,「聚賢廳」早已滿是衣裙明艷的客人。寬敞的長方形空間,是一個中西合璧的裝潢,已擺滿桌椅,人聲紛沓,間聞管弦紛陳,好不熱鬧。「孩子都愛熱鬧!」此時秦天有點遺憾沒邀女兒來參加。 其實自收到春酒帖子後,曾幾次想打電話邀女兒;但自從知道她北京回來後,念了一個學期又輟學了,心裡就不太舒服。不過與其說是生氣,不如說是擔心:在這個研究所世俗化年代,才大學資格,等於入場券只拿一半,漫漫人生將怎麼辦呢?加上最近因忙著起草「新市鎮」: …露天紅色傘海下的座位,滿滿都是享受悠閒的人們,愜意寫在臉上,點杯雲頂含翠茶或翡翠檸檬,就這樣坐一下午。蒼樹綠茵下,全新的空間設計表現當代的東方美學,幽雅沉靜,明式線條原木桌椅、灰磚牆、別緻燈籠字畫、陶器相融其間,角落玄關的花藝造景古色古香,處處驚喜,無處不可觀光…。 況且「她每每睡到中午,叫她趕來參加午宴,對她豈不是一項折磨嗎?」也就因此作罷了,心想待吃完春酒後,再順道與慕容蓁去探望一下這個寶貝女兒,另外再約個時間,專程來看她吧。 此時但見秦傲梅一身素雅洋裝,滿面春風在招呼賓客,一見到秦天、慕容蓁就燦燦然地走過來: 「昨天李軍還在談你,知道你要來,太高興了,…唷,比較年輕啊,有美女陪,果然不一樣。」 「得了,老朋友還開這玩笑,諾,這些東西給妳,有機餅干是給小的!」秦天將禮物遞給秦傲梅。
-
體貼與疼惜
被有情男女稱之為中國七夕情人節這幾天,經常可以看到纏綿悱惻的語言,搭配一些唯美的畫面,把濃郁的節慶氣氛妝點得更加浪漫。 例如網路部落格裡有一句饒富哲理的格言,內容說:女人嫁給一位會疼惜她的男人最幸福!看到這麼動人的一句話,的確讓人覺得心有戚戚焉,因為找到一位把自己捧在手掌心疼惜的老公,相信是所有女人一生夢寐以求的心願。 其實很多人在婚禮場合經常聽到的另外一句話,稱讚新人就是「有情人終成眷屬」的幸福佳偶;當然所有參加喜宴的賓客,也都會祝福他們白頭偕老、永浴愛河而且早生貴子,這種美滿而歡喜的氣氛,幾乎是最令人難忘的時刻,也是生命過程當中極其珍貴的記憶。 雖然女人夢想一位能夠疼惜自己的老公,不過在許多婚姻生活的例子當中,卻又可以發現不少怨偶,於是在極其平凡的世俗日子裡,不斷的因為繁瑣小事而爭執,甚至因此而導致離異的結局,其結果著實讓人覺得不勝唏噓! 難道那些怨偶男主角是一個不解風情的老公嗎?還是沒有體會到女人需要疼惜的心情,因而做不到夫妻琴瑟和鳴的境界呢?或是男人只是一個粗心大意、大而化之的沙文主義者,所以忽略了女人需要用細膩的心思來呵護? 雖然大多數夫妻生活都是很平凡的過程,而且並不是人人具有很好的EQ來管理自己的情緒,或許難免會在看似平靜的婚姻生活裡面,遭遇到難以言喻的鬱卒或不幸的結局,因此想像一個願意把自己疼惜的老公,便成為女人心中追求婚姻幸福的一種標準。 然而我們都知道,假使那是一種人們想追求的生活境界的話,通常都表示很難達到如此標準,或是可以很隨便就能夠擁有的幸福,否則便無需把它當作心中所嚮往的美好情境了。 換句話說,就因為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遇到貼心的好老公,所以能夠找到一位既體貼又符合自己條件的男人,當然就成為擇偶的選項之一,這是無庸置疑的事實與普世價值之所在。 不過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的話,經營一樁美滿婚姻的過程,不只是男人或女人單方面的事,事實上應該雙方合力於共同承擔來營造幸福的婚姻,那麼才是比較自然而且也容易達到成功的地步;所以當女人想要得到男人疼惜的那一刻開始,是否也應該先行自我檢視和分析之餘,基於履行義務和同享成果的必然關係,也許從本身開始做起才是比較實際的作法。 至於要做到哪些事情才可以得到男人把女人捧在手掌心呢?其實有人覺得那並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只要自己做到值得男人願意來疼惜的地步,通常就會心想事成而如願以償,這是很簡單而自然的道理,一點都不會像似緣木求魚那般虛幻,反而在平淡的生活過程當中,總會自然而然地得到應有的幸福。 同樣的道理,男人想要得到女人溫柔而貼心的照顧,也是唯有從自己本身做起才是最佳捷徑,否則便無法要求另一半用真心與真意來對待自己了。 所以看到女人具有柔情和細膩的思緒,想要得到男人疼惜與呵護的心願之際,我們不認為那宛如是天方夜譚一般的遙遠,因為有一句「求人不如求己」的俗語,正可以貼切的詮釋此種深具意義的哲理。 當然我們也願意天下所有的有情男女,可以互相體會彼此的心意,然後用心來對待婚姻的伴侶,也因此而願意付出更多的努力,用來經營一生都難以替代而且讓人欣羨的幸福佳偶呢!
-
生態筆記13海濱月見草~待宵花
海邊的沙灘上常見的一種爬藤類植物,春夏時會開著黃花,葉子則像似馬蹄狀,名為「待宵花」。以名思之,這種植物的花朵肯定是晚間開的,也因此它的另一個名稱就叫「月見草」。而確實如此,每到夏季的晚上,在沙灘附近散步時,總會飄來一陣清香。這香味就是待宵花釋放出來的,說來奇怪即便花兒可以持續幾天,所以白天時也能看到它的花朵。但就只在晚上才能聞到香味,傍晚的時候到海濱走上一遭才有機會一親芳澤。 原產於美洲的待宵花,是何時引進來金門的實在很難考究。但生長在金黃色的沙灘上的它們,從陸地與海灘的交界處爬向海洋,在未觸及海水的地方停了下來。爬藤類的待宵花,活像似想為單調的沙灘畫上幾筆點綴一番。暗紅色的枝枒、馬蹄狀的對生葉,以及春夏時毫不吝嗇的綻放著金黃色的花朵,讓金門的沙灘不再枯燥無味。 金黃色的花朵,一開始像一柱聖誕節時使用的小燈泡。這小燈泡在某一個晚上,以螺旋狀轉開來,同時釋放出一股清香的氣味。花開了之後就不再閉合起來,花朵變成了沙灘上一些小蟲子的快樂天堂。可是我總想不通,我就從未看過它的果實!莫非這待宵花竟如它的名字一樣的淒美,只能擁有短暫的絢爛!
-
尤莉小札─回家
今年8月5日對我來說是一個重要的分水嶺,因為我在台灣生活滿18年了。意謂著我之後在台灣生活累積的時間,已經開始超越了我從一出生就在金門生活的那18年。 一年到頭我往返台金數次,每次同事都會問我甚麼時候「去」金門甚麼時候「回」台灣,我總要笑著糾正他們,我是「回」金門「來」台灣。天曉得我對回家這字眼竟是那麼的挑剔,尤其是當別人說錯我要「回家」的目的地,我是多麼的介意。但不可諱言,台灣這旅居地即將變成我人生中的重要棲息地,或許我真該把她當我的家了,但我這遊子的心卻總是帶點游移,因為沒了遠在故鄉的爸媽給我的養成,我又何以有機會在台灣升學接著就業,我始終覺得我的根在「金門」,故鄉才是我真正的家。 在台灣下班了回家,出去購物後回家,出去旅遊後回家,回家這字眼常掛在我嘴邊,但說來或許這時說的回家只是下意識的一種口頭禪,是一個活動結束的發語詞;不過我想有些時候也代表著我潛意識裡已經對台灣的這個家有了認同,而我是不是內心裡一直抗拒排斥著,要把金門以外的地方當成家呢?有人問我戶籍怎麼不遷到台灣來?是不是為了縣民福利?反問他我享受到甚麼福利呢?他又說不上來,若真說福利我想我受益最多的大概就是離島居民飛機票的補貼了吧,但有些時候我買離峰或是優惠票價甚至還遠低於離島居民票價。飛機看起來是我能往返台金最快的交通工具了,但漲聲不斷的離島票價,總讓我有點憂心我回家的路好像變得越來越辛苦了!因為如果漲價可以換得早日訂到機位回家去我說甚麼都願意啊,但那種每次過年過節為了返鄉機位奮鬥,而一直不斷上演的血淚史,在經歷過那麼多次調漲之後卻總是沒有改寫的一次。 回家,我想我就說成是歸鄉吧!對家的歸屬,對故鄉的感激,回家就知道了!
-
風雞與風獅
都是同樣的守護 神,為什麼要爭排名 分大小 這些俗世的事呢 我高飛上屋你立足弄巷 各有各的轄區與香火 不管是在大金或是烈嶼 不變的是只盼一個平安 一個如庄頭裡福德正神 的信仰或寄託 在那多風多蟲又貧瘠的 兩個小小島上 比較尺短寸長 就留給庸人去計算吧
-
心語
天很藍,雲很淡,我的心,如,嬰兒般的輕盈嬌柔。地很廣,土很柔,我的心,如,童稚般的蓄意待發。山很高,花很紅,我的心,如,少年般的璀璨亮麗。 風很疾,草很勁,我的心,如,青年般的生機盎然。海很深,浪很捲,我的心,如,成人般的步步為營。夕陽很短,彩霞很美,我的心,如,老人般的稍縱即逝。
-
說鬼
1.活見鬼 我生平第一次強烈懷疑自己真的「活見鬼」了,是在2004年的台灣。那一年的3月19日,出現兩顆「會轉彎的子彈」,讓隔天整個「總統大選」的選舉結果也像被鬼附身一樣的轉了個180度的彎!也就是兩組候選人從原本「當選」與「落選」的可能性中互換了位置!往後那樁槍擊事件被稱為「319槍擊案」,也成為一個詭詐的歷史名詞。 其中一顆子彈居然具有強大魔力,沿著陳姓候選人的「鮪魚肚」的表皮弧線準確無誤的輕輕劃過去,這令我大為驚嘆,真是鬼斧神工啊!根據監視器的畫面顯示,那人「中彈」後居然還能夠大搖大擺、若無其事的自行走進去「奇美醫院」就醫,還將手機上下顛倒的反著拿的在講電話! 後來另一位跟他同宗的、被設定為「嫌疑犯」的陳姓男子被發現陳屍於海裡,而且他像被鬼招魂似的是穿著筆挺的西裝去釣魚?為了詳細調查,政府當局從美國聘請來了一位據說是享有國際盛名的刑事鑑定專家,由他經過多日在台南市金華街的案發現場鑑定後得到的結果是:「不是一人開兩槍,就是兩人各開一槍……」我再度強烈懷疑自己是活著就能聽到「鬼話」沒錯! 我再也不敢輕易說出類似這樣的話的結構了:「如果……的話,那才真有鬼呢!」因為諸事證明,這世上不但真的有「幽浮」,也難以否認「好兄弟」們的存在! 2.窮鬼 比窮人更窮的是謂「窮鬼」;據說連鬼都感到害怕、都不敢接近他們。落魄為「窮鬼」的原因,其實也不宜盡怪他們自己!因為成富或成貧,有太多因素在影響著,能力雖是「必要條件組」裡的一個重要條件,卻並非佔有最大之決定性。俗語說:「敢的人拿去吃。」就是替「無奸不商」這句話做了一個註解。從「定量」的觀點來看,「社會總體財富」是一個固定的總數,以「分配」方式使它們被該社會裡的每一位個人所擁有;結果,有些人們就是會成為極富之「富人」,有些人們卻是未死即成至窮之「窮鬼」!再從「流量」視角觀之,一旦引進新工法、新產品、新行業,便有新利潤獲得之可能,使「社會總體財富」呈現「線型波動」狀態;但窮詩人、貧畫家,其工作場所主要就在自己的書畫桌上,基本上遠離了賺錢的第一線,失去先機乃是常態!是故,除非另謀維生之術,或家境特優或具備其他有利條件,否則,越寫越畫也就越貧越窮乃意料中事。 談到「理想的實踐」此類較像人話之內涵,而非鬼話連篇的瞎扯,便知有些人們,極少數的,為著自身擇善固執的那個崇高理想就不得不犧牲其他的,包括愛情與婚姻、地位和高薪、美人及香車等,大成就需要支付大代價乃自明之理,而此類具備中古世紀「藝術家」(文人)骨氣的現代人,並不是不想擁有他們所犧牲掉的那一切身外之物,而是他們正在全力的攀登一座高峰,稍有不慎即成千古、粉身碎骨於絕壁下!因餘留的道德良心之驅使,並不希望也無能力讓佳人與寶物陪葬,而佳人與寶物或許在拼搏期間也都是一項負擔! 若有人因著好奇心驅使,不自禁的向「窮鬼」這樣問起他的職業:「你是做什麼的?」未經豐富人情世故的初生之犢的「窮鬼」會這樣回答他:「我想當詩人。」結果必惹來一身的懷疑、迷惑甚至異樣的眼光;但在一次又一次同樣的經驗後,這「窮鬼」的法力自然也會增加,總有一日他會找到如何與他的社會應對的方法而改成這般的回答:「我想當作家,目前在寫一些文章向報社投稿,以微薄的稿費維生。」如是,由於較符合普遍大眾以物質為主的價值觀,就比較容易被聽懂或受認同。
-
《中篇小說》天晴
「梧棲『新天地餐廳』?你向來路癡,不會迷路吧?」慕容蓁有點不放心。 「放心,只要有地圖就不怕了,待會左轉省道61號道,看到橋下240號大柱子時,再右轉直走就可以到。」秦天胸有成竹,並伸手從左車門夾櫃中拿起劃好的簡圖得意笑著。 「很少人像你用幾號公路在認路…」慕容蓁很好奇。 「這才是正確方式。我在英國時,曾經有一次就靠一張地圖,獨自帶著兒子一天之內來回近六百公里。就因為英國路標全是用號碼標示,很清楚。其實我們地圖也大概如此。在台灣更應發揮這種功能,妳想想,光這條16道就因路段不同而有不同的路名,若照一般人以路名來認路的話,我看除了在地人,誰會搞清楚呢?我回國時曾有一篇文章建議交通部,規劃路標時,應以外地陌生人的角度來規劃才是。」 「好特別哦…對了,李軍是個有規模的國際科技公司,春酒怎沒擺在台北呢?」 「這問題或許應該從歷史角度來回答:新天地與李軍有一段革命感情,日後有機會再跟妳講。另外,新天地餐飲集團就是發跡於梧棲,最初只是一間小小的海鮮麵攤,後來被日本觀光雜誌評選為全台十大美食餐廳之一,民國98年更成為國內第一家掛牌上市的獨立餐飲集團,好了,新天地到了…」秦天指著右前方看版提醒慕容蓁。 停好車後,楚天偕慕容蓁走進新天地,早見門口外紅色迎賓板上一行金字: 李軍科技有限公司春酒席設3樓:聚賢廳 門外幾叢棕櫚樹的「新天地」,點綴著不凡的建築意象,大廳入口處後約一公尺許,橫立著一張紅木小几,案上擱著一套景泰藍的瓶尊,觀音瓶尊裡斜插著幾枝百合花,似乎是代表主人迎賓的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