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文學
-
走訪旗津浪花及砲台
那大小浪花一波波撞擊著山壁和岩石,像在玩追逐遊戲,卻很有規律。也像浪花在仰喉接力吟唱。澎湃洶湧,節奏感很明朗動聽!大浪在山壁上碰撞出亮麗雪白的水花,大大小小的浪花激揚著奔放,又迅速謝落。 這是我很喜歡,百看、百聽不厭的浪濤旋律!縱使聽來也有點像在激情控訴,但每到旗津,這是我必訪的一隅。位於往旗後砲台方向,走過星光隧道即可見到這片美麗海域,再轉個彎往山上走就可到達旗後砲台區域。 旗津,眾所周知的是來這裡,在沙灘上推推海浪,玩玩追逐浪花的快感!有些男人喜歡轉著眼球追尋比基尼的玲瓏曲線。傍晚時分觀賞那雀躍於海面,美麗夕陽璀璨景色;吃吃海鮮,商店街購買海鮮特產;吃吃夜市裡的各項美味小吃。香酥的蚵嗲和香噴噴的烤小卷是不會放過的。若不想到海鮮店吃,夜市的小吃攤有許多不錯的選擇。或三五好友(家人)坐上自駕的電動遊園車到處遊竄,好不快哉! 但,星光隧道至旗後砲台這一段,應是旗津另一段具有悠遠歷史價值,很值得一遊的景點。旗後砲台位於旗津最北端的旗後山上,扼守著高雄港出海口,地理位置險要,自古以來就屬於軍事要地。 旗後砲台是清領初期建立的,並設有駐軍。砲台是中西式合璧設計,以紅磚砌築,並鑲入許多傳統紋飾;全區分有操練場、大砲區、指揮區。入口處有「威震天南」的題字,與哨船頭的「雄鎮北門」相呼應著。乙未戰爭時曾遭日艦轟擊,至今仍可見到戰爭所損的歷史痕跡。 1874年牧丹社事件過後,在加強海防的政策推動下,清政府在旗後(中位)、哨船頭(低位)、柴山(高位)等三處建立新式砲臺,以三個高低層次不同的砲位全面守護高雄港的安全。旗後砲台是三個砲台中最大規模,也是保存最完整的砲台。 砲台的高度位置優勢,也是景色最佳之處,居高臨下一覽無遺!來到旗後砲台除了能探訪清末軍事建築的布局外,視野更能遠眺第一港口向外海延伸的防波堤,消暑勝地旗津海水浴場,並欣賞大船緩緩入港的港都特有景觀。 旗津今晚月色很美,很明亮!高高掛在天上對著我們親切微笑!也叫我們無論走到那個角落,似乎都被緊釘著,一舉一動都被窺視。買了一包又一包的夜市美味,提到岸上享用,不遠處傳來假日舉辦的舞台歌唱。旗津夜色綺麗綿延,真是視覺、聽覺、味覺都被餵飽了。 搭上回程的渡輪上,抬頭望見那清朗的明月依然對著我們微笑,光芒直射海面,一路護送我們下船。其實從鼓山渡輪到旗津沒有幾分鐘就到了,兩邊的渡船口清晰可望見,對於會游泳者應是不難越過到對岸,但對於旱鴨子,那可是「咫尺天涯囉!」 以前不習慣搭船,自己開車去需經由「過港隧道」繞一大圈,幾十分鐘車程才能抵達旗津,有時還會在路上大塞車,現在改變習慣不但更輕鬆,能經常走訪旗津浪花,還可以在船上欣賞海面上美麗夜景。
-
七十回首
古人云:人生七十古來稀。而我,明年就滿七十了,即將步入所謂古稀之年。聽起來有點……那個。想當年,外公外婆七十的時候,我就覺得他們已經很老了。誰曾想,如今輪到自己。雖說,精神尚可,但是仍有一些毛病在身,高血壓、糖尿病之類。將來,生命的路還有多長,我無法預測,能做的只有珍惜眼前,珍惜當下。前些天夜裡,朦朧之中突發奇想:選擇幾個包含「7」的數字,對應當時的年齡寫點什麼。至於為什麼是「7」而不是別的,說不清楚,也許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吧。於是,我寫了下面這些有點類似大事記的東西。 7歲,我上小學了,實際上是接近8歲才上。因為我的生日小,11月。前一年母親帶我去報名時,人家說是未滿7歲,不符合規定,只能轉年再來。 直到今天,我還記得我的班主任老師,當時的她已經滿頭白髮,得有50多歲了。人嘛,說話和氣,特別慈祥;在一次期末考試之後,還送我一張明信片,上面寫著:送給語文、算數雙百分的王小革(後來「小」改為「曉」)。拿著它,我高興了好幾天,可惜最後沒能保存下來。 也是在這裡我加入了少先隊。入隊那天,為我繫紅領巾的是個高年級女生,小姐姐長得挺好看的。 隊日活動時,我們總會唱起隊歌,那首由郭沫若作詞、馬思聰作曲的老隊歌,鏗鏘有力的旋律至今仍在耳邊迴響。「團結起來繼承著我們的父兄,不怕艱難不怕擔子重。」 17歲,初中畢業來到工廠,先是挖了一段時間防空洞,接著分到軍工車間。儘管是學徒工,但是畢竟由此跨入工人階級行列,心裡喜滋滋的。沒想到,過不多久,居然捲入一場所謂「反革命小集團」的風波之中,在廠裡的集體宿舍關了一個星期接受審查。家人急壞了,不知出了什麼問題,母親給我送來換洗衣物,也都沒讓見面。好在最終沒事。現在想想,虧得當時不是團員,否則大會小會挨批還得組織處理,那可糟透了。 27歲,稱得上師傅的我開始找對象了。這種事當然不會一談就成,自然花費不少時間。其實,我並不是那時才開始的,比這要早。當時,我已經晉級二級工有些日子了,工資每月39.8元,似乎多少有點資本。好了,就此打住。借用一下當年賈平凹的《廢都》出版時的做法,此處刪去200字。 37歲,我在政府機關已經幹了若干年。當初,通過在工廠選調幹部的途徑來到機關,由一個普通工人成為國家幹部,而後幾次升官,科員-副處長-處長,按說幹得不錯。用朋友的話來說,這裡成就了我的所謂「高光時刻」,也曾兩進中南海聽報告和匯報工作。鄧小平南巡之後,有個時期黨政機關辦公司,我所在的機關也辦了一個,自己曾經管過一段時間它的業務。在那些日子裡,除了工作就是忙乎它了,鋼材了,汽油了,化肥了,等等。短短幾個月掙了不少,心想原來賺錢並不難。殊不知那是企業給你面子,短缺經濟時期有了東西就有了錢。於是,心裡漸漸萌生一個念頭,什麼時候能光明正大地為自己掙點錢呢? 47歲,在一家國企任職,負責銷售。後因公司資產重組帶來的問題,導致心情壓抑,在新與舊的夾縫中極為苦惱。為此,還曾跑去海南呆了一些時間,其實是逃避。現在回想起來,當年特別遺憾的有兩件事,一是沒能促成公司與某知名經銷商合作,由其出任產品的全國總代理。此舉不敢說必定打開局面,起碼也會重整旗鼓;二是在公司分家之前,未能與老總及時溝通。否則,在人員安排上,情況不會變得那樣被動,包括我自己。時至今日,我依然十分懷念當時的銷售部,懷念我的那些同事。我們一起去哈爾濱,去長春,和當地經銷商熱熱鬧鬧地聚在一起,在太陽島上拚酒,在仁風閣裡聽朝鮮姑娘唱《金日成將軍之歌》。 57歲,可以說是我的多事之秋。不是別的,是身體。算起來,前後幾年竟然幾次咳血,住院1次,我都準備寫遺囑了。全是因為寫書一事鬧的。五十過後,一直就想寫點東西,記下當初,記下那些激情燃燒的歲月。人生在世幾十年,總得留下點什麼不是。那時的我,還在公司上班,平時頗為忙碌。但是,寫作的衝動已經容不得你不動筆,常年的辦公室加班就是這樣開始的。只為寫書,寫一部小說,而且是長篇。誰知,一寫寫了五年。白天工作,晚上寫書,周末無休,完全用來碼字,我都挺佩服自己的。不過,再強的身體也撐不住了,也算是衝動的懲罰吧。 67歲,退休以後,賦閒在家多年,讀書,寫點隨筆,偶爾出去旅行。 以後還會續寫幾個「7」呢?77或者87?97不敢想,就我的狀況而言,沒那個底氣。不過,我想長輩如有長壽基因,兒女應該不會太差。
-
香
一炷 深厚 靜靜地等待著 氣息幻化 召喚 瞬息 置几發櫝 鼓吹 城隍公保庇四方 而 我又思念起 那年 霧季 叩首 祈請 一心祈願 飛特立順利 一遍又一遍 一圈又一圈 分不清是淚還是累 金光磅礡 流入大地 澆灌原本一片荒蕪心靈海 救贖渴望回故鄉 安寧療護家族心 雨來 再扣首 一桌又一桌 十日 百日 對年 一回又一回 誠以 食以 傳承以 風來 三叩首 褪去了黑暗 迎來了新生 燕尾馬背接續 博士壁刻劃三 家訓 心假傳之 鑼響 起身 答恩 感念 火焰成龍 隨意念化彩虹 而那虔誠如能量定律 永雋不滅
-
屬於青春的暑假
那年大學畢業後的第一個暑假,我、真、靜三人,過了一個至今還難以忘懷暑假。 七月份我們當起推銷員,挨家挨戶介紹優良兒童刊物,週六、週日我們還到各地發傳單賺零用錢,不管我們遭遇到多少拒絕與白眼,我們都咬緊牙根,只為了我們的夢想旅行。 就這樣我們籌措了一萬元左右,開啟我們八月份的武陵農場、福壽山之行,我們坐車到武陵農場,此農場一向以花海、蔬果、秋楓、瑞雪著稱。此刻正是蔬果旺盛的時期,高麗菜的香甜,蜜蘋果的香脆可口,滿足我們的口慾,三個人快快樂樂吃、喝、玩、樂,並讓繡球花成為我們相片中的主角。福壽山四季氣候,非常分明。水梨、水蜜桃、品質更佳,我們睡最簡單的房間,買最平價的蔬果,還從中學會討價還價本事。 欣賞山嵐風光,盡情抓住最後一個暑假的歡樂,再盡興的返回,當起社會新鮮人。 畢業後我們雖有足夠的錢,但卻沒有辦法湊齊朋友一起休假的時刻,至今仍然遺憾,好友也少再連絡,而那個暑假相信是我們最美的共同回憶。
-
領悟
母親外出散步時,不小心扭傷了腳踝!匆忙趕回家,看到孤零零坐在床沿邊,不良於行的媽媽。一陣心酸,淚水濕潤了眼眶,好不容易把老人家送到醫院。一路上母女倆緊緊地依偎著,我小心翼翼,唯恐稍不留神,舉步維艱的媽媽會失去重心!這一刻,我深深體會母親的寂寞,發現守寡撫孤不讓鬚眉的「不倒翁」老了,感受母親對我的依賴。 母親一生坎坷,中年喪夫--母兼父職的辛酸,晚年喪子--白髮送青衫的椎心之痛!生命中一次次的遭逢她勇敢承擔,為了拉拔五個孩子長大,她每天一大早就蹲在溪邊幫人家洗衣服,接著肩扛鋤頭、手提農具,迎著朝陽下田作幫工,插秧、割稻、曬穀、除草,樣樣來;農閒時期就跟著蓋房子的「土水師」做小工。厚繭長滿了雙手,烈日曬黑了皮膚,汗水浸溼了衣褲,她咬緊牙關不怨天尤人。 血型O性格獨立自主的母親,天生好強,無論任何時候總是把自己打理得乾乾淨淨、整整齊齊。沒有進過學堂讀書的她「能粗能細」,從農耕到女紅、烹調料理到流傳民間的歌謠、小調、猜謎、諺語,及民間的風俗禮儀,知之甚詳出口成章。村子裡哪家有紅白喜喪,都會請她去幫忙,她的吉祥話「四句聯」經常逗得大家笑呵呵。 記憶中的母親,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即使到了晚年也沒閒著,帶孫子、照顧家人的生活起居,沒有休閒、沒有娛樂。只有每天午餐過後,扭開五斗櫃上那架陳舊古老的收音機,聽一個小時的歌仔戲。老人家坐在那間廚房、餐廳兼起居室的門邊,一只小板凳一個圓竹籃,裡面是針包、棉線、剪刀、碎布和大小鈕釦,她一邊聽戲一邊挑挑撿撿、補補縫縫、穿針引線。屋外是金色燦爛的陽光,屋內是聲嘶力竭對對答答的歌仔戲,山伯英台、王寶釧薛平貴、陳三五娘、雪梅教子……唱者如泣如訴,聽者如醉如痴。母親沉醉在幽幽泣泣的劇情和歌聲裡,感情豐富的她,情緒會隨著劇情起伏,眼熱鼻酸或喜形於色。 母親雖然識字不多,但口才便給,很有聽眾緣。也許是歌仔戲聽多了,也或許是「天賦異稟」,她能夠把目睹、耳聞、傳說的馬路消息,經過剪接修飾,變成一篇一篇茶餘飯後經典、正面的話題。只是故事說多了,人、事、地、物難免重複,經常是「伊講頭我知尾」或故事內容差不多,人物背景不相同。是真的也好,戲劇與現實合成的也罷,我不再如以往般追根究底,不再和她明辯是非爭論真偽。 走出醫院大門,望著不再年輕的母親,我扶著她的胳臂,老人家鬆垮的肌肉隨著身體的走動而晃漾。我心有戚戚焉,那肌肉曾經年輕、緊實;有朝一日,我胳臂的肌肉也會垂首向地心引力叩問。終於我領悟不能再拿自己的標準要求母親,不可以把自己的觀念硬塞給老人家;知道要求年過八十的長輩,作個廿一世紀的現代人,是件多麼困難且苛刻的事啊!
-
【小說連載】秋月西沉
秀桃說:「這筆錢反正我是不會收的,至於要做什麼用途,就由你經手人自己決定,我不便參與意見。」 窮要窮得有骨氣,大頭知道秀桃嬸不是一個見錢眼開的人,於是他擅作主張,把錢捐給宗祠,由長老代收。當他把捐錢的事告訴天河時,他雖然有點失望,但終究,秀桃嬸已知道他們致送奠儀的心意,所以內心也就坦然多了。 翌日,也就是羊犅叔出殯的日子,因基於傳統習俗,他的兒子太平因人在台灣求學,受阻於航班不克返鄉披麻戴孝、善盡孝男之責,又尚未娶妻生子,所以沒有孫子「捧斗」;而且沒有女婿來祭拜,因此不能「大鬧熱」。儘管受到許多習俗的限制,但秀桃嬸仍然選了一具上了黑漆的福杉棺木,除了道士外,又請了中西樂隊,加上來送殯的村人和親友綿延好幾百公尺長,可說風風光光讓羊犅叔上山頭。 較特別的是,主事的村中長老,竟安排天河和天清兄弟擔負抬棺的工作,這也是許多年輕人未曾有過的經驗,他們兄弟也不例外。即使他們心裡有百般的不願意,因為看到那具黑漆漆的棺材,內心就湧起一股無形的恐懼感,而且抬棺也必須有力氣,並不能半途停下來休息。經過長老的囑咐和提醒後,憑藉他們魁梧的身材與年輕力壯,想必是不會有問題的。但繼而一想,這何嘗不是回報羊犅叔的最好方式,也好讓村人看看,儘管他們的母親背負著忘恩負義的罵名,可是他們兄弟是不一樣的,仍然懂得感恩,他們一定會完成這份任務的。(一九一)
-
辣椒紅了
原本自己的菜園位於比較偏僻的地方,是位一起打太極拳的師姊讓出三條種菜的地,讓我跟我太太能有地方種菜,順便自己每天也能到菜園活動筋骨,學學種菜的技能。 於是我就和我太太去師姊的菜園整地,過去自己從來就沒有拿過鋤頭整地,拿鋤頭整地還真的費了一番功夫,鋤地拔除雜草,讓我滿身大汗,讓我知道農夫汗滴禾下土的辛勤勞苦,也同時讓我更加珍惜蔬菜,因為自己種菜方知得來不易。 且在種菜當中,讓我明白了,只要用心種菜澆水施肥,自己種的菜就跟水的結晶一樣,只要不斷的讚美自己種的菜長的很美很好,菜就會回報你最好的姿態。 另外種菜也讓我瞭解到每個季節都有每個季節適合種的菜,如果不是這個季節可以種的菜,就長的不好,就好像告訴我們一切要隨順因緣,不可強求,就如入菩薩行第四品不放逸中有言:遇事不慎思,率爾未經意,雖已事成辦,後宜思捨否(一件事情如果未經仔細的思考,或毫不考慮就輕率的去做,那麼這件事是否該堅持的去做,就真的值得考慮)的道理一樣。 由於每個季節都有每個季節適合種的菜,因此那時便在舊的菜園裡種長年菜、蘿蔓、蒜苗、蔥、高麗菜、菠菜、茼蒿、白蘿蔔、紅蘿蔔及芋頭等等,自從自己種菜之後就很少到市場裡去買菜,因此不知道市場的菜價為何? 由於家中二個女兒均已嫁人,因此家裡僅有我和我太太兩人,過年前當菜收成時,僅留部份的菜留給自己食用,大部分的菜則送給好友,好友收到我送的菜後,都很高興,謝謝我送的菜,並對我說:快過年了,市場裡賣的菜都蠻貴的,讓他們省了不少買菜的錢。 從這裡讓我知道,在菜園種菜除了可以勞動筋骨,帶給自己健康外,當菜收成時,將菜送給朋友,朋友也很高興,真是一舉兩得。 但好景不常,舊的菜園的地主於去年十二月三十日特別貼出告示:在此地種菜的時限僅到今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能收成的菜盡快收成,切勿再種下新菜,以免影響自身的權益。 說實在的,地主公告的時間真的很急迫,幾乎是迫在眉睫,無奈只能將自己種的菜,無論是已長成或是還在生長的菜全數收成,十二月三十一日準時將種菜的地還給地主。 當時正愁日後將沒有地可以種菜時,正好在打太極拳時,我太太無意間遇到了太極拳社的總幹事,跟總幹事這位師姊提起舊菜園的地已被地主收回,今後將無地可以種菜。 沒想到總幹事這位師姊聽到後,就說:沒有關係,我那邊還有地可以讓妳跟妳的先生到我那裡的地去種菜,唯一就是那塊地雜草叢生,需要費一番的力氣來整地。 隔天下午到總幹事師姊所說的那塊地去看了一下,果真的是雜草叢生外,後面的地面更是長了很多的樹木,阻礙開墾菜園。 因此特別到五金行買了一把鋸子,利用上午或下午的時間到菜園後方,將那些雜樹費了很大的功夫及力量一一的將雜樹鋸除,終於看到了雜樹鋸完的平地,讓我看到未來開墾菜園種菜的希望。 另外我跟我太太費了很大的功夫及力量,終於整出了幾條可以種菜的地,另外我們也搭了三個棚子種了絲瓜及南瓜與百香果,我們依當時的季節種了絲瓜、南瓜、芋頭、地瓜葉、九層塔、茄子、辣椒及紅菜等等的菜。 種菜種了一段時間後,跟總幹事師姊都相處的非常融洽,買肥料時大家一起來平分肥料的錢,且經過一段時間的種植,我與我太太收成了絲瓜、南瓜、芋頭、地瓜葉、九層塔、茄子、及紅菜,就只有辣椒未收成,每天吃自己種沒有農藥的菜,心中感到萬般的高興與幸福。 原本我很擔心棚子後方的一棵樹如果遇到颱風會倒了下來,會壓垮我們的棚架,但經過幾次的颱風過後,那棵樹堅挺在那裡,並沒有被颱風給吹倒,這就讓我放下心中的不安。 還記得我與我太太十月份利用連假到高雄探望自己的女兒及女婿,去時我太太還拜託總幹事師姊幫忙我們種的菜澆水,等四天連假過後,我跟我太太去打太極拳時,遇到了總幹事師姊,她告訴我們菜園後方所搭的棚架,不知道什麼原因倒塌了,叫我們有空要到菜園去看一看,並看看要如何處置倒下來的棚架。 隔天下午我與我太太到了菜園看到了倒塌的棚架,也真的不知道該如何處理,因此有一段時間我跟我太太就沒有去菜園整理,直到總幹事師姊通知我們種的菜園已經長滿了雜草,如果不盡快到菜園將雜草割除,讓菜園荒廢在那裡。前功盡棄,真的很可惜。 於是我跟我太太聽了總幹事師姊的勸說,隔日下午便到菜園去看了一下,果真的跟總幹事師姊所說的那樣,菜園到處長滿了雜草,於是我跟我太太下定決心要將雜草剷除乾淨,每天下午趁著四點過後,天氣不熱時,到菜園一天做一點的,慢慢的將雜草剷除乾淨。 在除菜園雜草時,讓我發現被雜草蓋住,之前種的二棵辣椒樹,居然在未施肥的情況下,仍然長滿了辣椒,並且每個辣椒皆是紅澄澄的,都可以採收了,這除了是一個意外的收穫,更讓我相信大自然中,任何的植物,在沒有人照料及澆水與施肥下,它仍然能在夜間吸收露水及天空下的雨,每個植物都有它自己堅強的韌性存在,在陽光及空氣與水的滋潤下,等到季節或時間到了,它自然會開花並結果,這是植物的天性與本能。 因此我在割除菜園裡的雜草時,發現二棵被雜草蓋住的辣椒樹,居然能長的那麼的好,讓我覺得人應該向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效法及看齊,它們經過了秋天的蕭黃及葉落,又要忍受著秋盡冬來的寒風,雖然它們的外部看起來是枯槁,但內部確是存在著高昂的生機。 大自然中的草木都知道在秋冬時隱藏自己的生機,它們只是在靜靜等待春天的來到,當天候季節轉暖時,草木是最先知道的,就能生機盎揚的枝頭開滿了綠葉,年復一年的過去了,草木還是好端端的活在那裏,因此人真的應該要學習並效法大自然中一草一木的堅強韌性,勇敢接受世間的磨難與挑戰。 生機: 草木蕭黃秋色映,枝頭葉落風飄零;秋盡季轉又冬寒,枯槁蟄伏待冬罄。草木皆知秋冬藏,外枯內含生機昂;靜待春回天意暖,枝頭葉綠生盎揚。
-
雲
只是閒不住 沒有過動傾向 少了脊椎骨 但品高如我 輕盈自在 不與人間爭名利 了卻短長,不在乎胖瘦 吉普賽的性格 居無定所 何處不是家呢? 別羨慕我的悠閒 懂得捨棄 自然一身輕快 當萬物仰望我的眼睛 都過於乾澀 我就淚吧! 無關傷心或者減肥
-
縱走大雪山
行行復行行 至此不思歸 山不憐我 我獨愛山 背起重裝行囊 直向最高峰前進 林木蓊鬱 嵐霧縹緲 繚繞絕壁深淵崎嶇山徑 天地蒼茫中 唯有徐徐清風伴我同行 高山勝景 總令人忘情 尋詩覓句 一路行吟沐風飲露 與青松紅檜為伍 閒賦詩詞 謳歌以忘憂 多少紅塵俗事 隨流雲飛逝 駐足昂首 前方峻嶺依然頻頻招手 薄霧中 似有天籟傳來 迴盪於白雲深處 更深處 (稿費捐贈金門家扶中心)
-
民俗之謠(閩南語)
風獅爺 鄉里外身伊孤單,天寒雪凍想揣伴。 耳仔夯夯鼻大大,目睭吐吐喙闊闊。 大風擋佇鄉里外,妖魔鬼怪咇咇掣。 拜拜對咱金金看,威風凜凜披風幔。 耙龍船 五月五,來到雙鯉湖。耙龍船,頂晡紲下晡。 捷搤搤,挵鼓賽大聲。出手勢,抾合出力拚。 同齊心,目色準頭前。搶著旗,差無半秒時。 得著獎,規會捙颺颺。勇確確!大實力欸贏。 過中秋 中秋時,月娘圓。買月餅,選口味。 文旦柚,當是時。塗仁粿,紅吱吱。 拜月娘,佇深井。提故事,來講起。 大細漢,笑咪咪。光映映,家團圓。 囡仔囝,準會記。好流傳,年接年。
-
【小說連載】秋月西沉
大頭認同地說:「我能瞭解你們的心情,一旦父母做錯事,有時也會禍及子女,讓他們蒙羞。幸好你們能及時發覺事情的真相,在羊犅叔尚未抬上山頭的時候,給他的家屬一點溫暖,表示你們兄弟的心意。相信你們的做法,一定會得到村人的肯定,倘若羊犅叔地下有知,也會感到欣慰的。」 然而,當大頭帶著天河兄弟的奠儀來到喪家,並轉達他們兄弟的心意,請秀桃嬸無論如何要收下時,儘管一萬塊不是小數目,甚至是喪事費用的半數,但秀桃嬸堅決不收。而且她說過,要以自己的能力為羊犅辦一場風風光光的喪事,相信她說到做到。雖然她對秋月仍然十分不諒解,可是孩子是無辜的,她必須以寬容的心來看待,兩兄弟的心意她心領了,但奠儀卻不能收,無論大頭如何勸說,都不能改變她的心意。 在兩人堅持不下時,大頭突然說:「秀桃嬸,這是他們兄弟的一番心意,如果妳堅持不收,他們勢必會感到難過,甚至耿耿於懷。這樣好了,就把這筆錢捐給宗祠,由長老做為濟貧扶弱的善款,不知妳意下如何。」(一九○)
-
友情無價
幾十年前,台灣的自然環境還沒破壞,夏天到處可以看到蝴蝶飛舞。我們學校位於郊區,一面臨河,三面環山,整個學校可說是座落在大自然中。 我唸五年級那年,新來的自然老師教我們製作蝴蝶標本,帶動起全班採集蝴蝶的熱潮。那位教自然的老師真厲害,不論我們捕到什麼蝴蝶,他一眼就能說出牠的名字,還會嘰嚕咕嚕地說出牠的學名呢!隔不多久,我們也學會不少蝶類知識。老師告訴我們,台灣只有三萬六千平方公里,卻有將近四百種蝴蝶,其中特有種約五十種,密度之高,可能居世界之冠,難怪台灣有「蝴蝶王國」的稱號。 五年級升六年級那年的暑假,老師教我們做捕蟲網、毒瓶和展翅板,還常帶著我們到學校附近的山上採集。很快的,大家都知道台灣的蝴蝶主要分為鳳蝶科、粉蝶科、斑蝶科、蛺蝶科、蛇目蝶科、灰蝶科、弄蝶科等七科,也大致知道怎麼分辨了。老師一再交代,捕到蝴蝶後,要先仔細觀察,如果已有同種的蝴蝶,就要放生,同一種蝴蝶只允許採集兩隻。 起先大家採集蝴蝶只是為了好玩,但很快的,就演變為彼此較勁。到後來有些同學竟然不擇手段的想勝過別人,使得蒐集活動變了質。班上的同學張榮富,爸爸是鎮民代表,家裡很有錢,只要有人抓到新奇的蝴蝶,張榮富就會出錢向他買,所以他的蝴蝶標本比別人多得多。 有一天,我們十幾個同學頂著大太陽,來到學校後面的小山坡上,那兒有一片果園,四週種著金露花當圍籬,這是蝴蝶和蜜蜂最喜歡造訪的蜜源植物之一。金露花藍紫色的小花和金黃色的果實,吸引了無數的蝴蝶和蜜蜂。當我們揮舞著捕蟲網,各自尋找目標時,跟在後頭的林惠珍忽然發出一聲尖叫。 大家回過頭來,只見林惠珍的捕蟲網裡有隻大蝴蝶,正在拼命掙扎。是什麼蝴蝶長得這麼大?我們跑過去幫她,林惠珍卻堅持自己來,她動作生疏地把那隻大蝴蝶從捕蟲網裡抓出來,用拇指和食指掐住蝴蝶的胸部,舉起來給大家看。 只見林惠珍捕到的大蝴蝶,比一般鳳蝶還大,牠的翅膀底色為黃褐色,前翅與後翅各有五個橙紅色的圓形眼狀斑紋,以及兩條閃電狀的黑色條紋,十分美麗醒目。這是什麼蝴蝶啊?帶圖鑑的同學很快就查出來,原來是隻環紋蝶,屬於蛺蝶科,台灣只有一屬一種。這種蝴蝶數量不多,我們從未捕到過,沒想到竟然被很少參加採集活動的林惠珍捕到了! 林惠珍的爸爸是建設公司的工地領班,隨著工程地點更換,隔一段時間就得帶著全家遷移。五年級下學期,林惠珍才轉到我們班上,她體型瘦小,功課不好,很少說話,過了一兩個月,也沒交到什麼朋友。我常主動找她說話,她有點自卑,老認為大家都看不起她,直到快要放暑假了,才卸下心防,接受了我這個朋友。我幫她做了一支捕蟲網,邀她和我們一起採集,她不常參加,即使參加也都是跟在後頭。 大家圍著林惠珍欣賞大隻環紋蝶時,幾個積極蒐集蝴蝶標本的同學都在打她的主意。張榮富愈看愈喜歡,對林惠珍說:「反正妳也不蒐集蝴蝶標本,我出五塊錢,這環紋蝶就賣給我好了。」 當時五塊錢可以買十根冰棒,或是一大碗牛肉麵,林惠珍卻堅定地搖搖頭。 「十塊錢,怎麼樣?」張榮富加了一倍。 林惠珍很酷地說:「出多少錢也不賣給你!」 「我用五隻鳳蝶和妳換,這樣總可以了吧?」另一位同學說。 林惠珍仍然搖著頭:「這隻蝴蝶是我的,不賣,也不換。」 就這樣,大家都死了心。 採到的蝴蝶要放進毒瓶裡毒死,這樣才不致因為掙扎而損傷。林惠珍沒有毒瓶,我走過去,接下那隻環紋蝶,放進我的毒瓶裡,翅膀抖了幾下就不動了。接著把剛毒死的環紋蝶取出,摺起前後翅,小心翼翼的裝進用半透明紙做的三角袋中,然後放進自己用硬紙板做的克難三角盒裡,完成了初步的採集手續。 老師教大家做毒瓶時,我們將準備好的廣口瓶子--大多是玻璃罐頭瓶--交給老師。老師用小藥杓在每個瓶子裡放進一小杓氰化鉀,灑上木屑,壓緊,再澆上一層石膏糊,旋緊蓋子,過一兩天,等石膏乾涸就完成了。 氰化鉀有劇毒,製作過程只准我們看,不准碰。老師又一再交代,毒瓶的蓋子平時一定要旋緊,一方面避免毒氣外洩,一方面用的時候才能在剎那間將蝴蝶毒死。那時林惠珍還不怎麼合群,對我也不怎麼信任,不論什麼活動都站得遠遠的,所以她沒有自己的毒瓶。 當時我們的捕蟲網、毒瓶、三角袋、三角盒、展翅板等等都是克難的,只有張榮富的是從儀器材料行買來的。他很喜歡炫耀,所以不得人緣,這大概是林惠珍說什麼也不把那隻環紋蝶賣給他的原因吧。 我知道林惠珍不會做蝴蝶展翅標本,就教她用瓦楞紙做個克難的展翅板,也就是用一塊瓦楞紙當底板,上面再用雙面膠黏上兩塊瓦楞紙,中間留一道寬度可容得下蝴蝶頭、胸、腹部的溝槽。如今底板可以用保麗龍,上面的兩塊版可以用木栓板,我們小時候保麗龍還很少見,木栓板有是有,不過哪買得起啊! 林惠珍捕的那隻環紋蝶死亡不久,翅膀基部不需要軟化,就可以調整到左右對稱,將翅膀平展在展翅板上。接下去鋪上寬於翅膀的半透明紙條,再用大頭針固定,讓紙條把翅膀壓緊,等到定型後,就可以放進標本盒裡了。我們的標本盒當然也是克難的,不過是個裝東西的紙盒或鐵盒罷了。只有張榮富的標本盒是買來的,木板做的,蓋子上還有玻璃,可考究呢! 幾天後,環紋蝶標本已可從展翅板上取下。林惠珍找了一個裝餅乾的盒子,我幫她在盒子裡墊塊瓦楞紙板,然後用大頭針插進蝴蝶的胸部,釘在瓦楞紙板上,又在自己做的標籤紙上寫上: 科名:蛺蝶科 學名:待補 中名:環紋蝶 採集者:林惠珍 採集地:學校後山 採集時:某年某月某日 夏天很快的過去,班上蒐集蝴蝶標本的熱潮也退了。六年級上學期快結束時,也就是快過年時,林惠珍告訴我,她爸爸參與的工程將要結束,不久就要搬家,下學期又要轉學了。她皺著眉頭說,到了新環境,不知還能不能遇到像我這樣的朋友。她又說,她個子小,不漂亮,功課差,除了我,沒幾個人願意和她多說幾句話,她會永遠記得我的。 學期結業式那天,林惠珍說要送我件東西做紀念,她神秘兮兮地從書包裡拿出一個用金色包裝紙包著的盒子,要我回到家再拆,說著羞澀地一溜煙跑了。回到家拆開一看,竟然是我幫她做的環紋蝶標本!不過標本盒換了,換成原先用來裝化妝品的精緻紙盒,她在盒蓋的內側,歪歪扭扭地寫了四個字--友情無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