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文學
-
嘮 嗑
無論是學習成果、或是人際關係,都是從零開始一點一滴的累積,漸漸聚沙成塔,穩定基礎。記得高中一年級有一篇週記的題目是「我的煩惱」,思考許久後,執筆寫下:我最大的煩惱是不擅於與人對話,所以總是無法與人深交。 其實這樣的煩惱一路跟著我到大學。過去半年在吉林大學交流期間,我認識許多有趣的朋友,不過交往過程都是對方主動。剛到長春的第二天適逢新生報到,因此校方安排許多志願者給新生指引方向,我在逛校園時因為路不熟而請教一位志願者,這個小男孩熱心地向我說明後放心不下,於是自願陪著我走過四分之一個校園,並沿路向我介紹各棟大樓。告別前還留了電話號碼,讓我有問題都可以詢問他,然而我從沒有打電話向他求助,反觀他每隔兩週會聯繫我一次,關心我生活上是否適應。還有我的室友也是如此,入住時是我主動選擇她作為室友,然而一起居住期間都是她主動照顧我,每一回她要與同胞吃飯、逛街都會問我一聲要不要跟,能帶上我的場合也都會帶我去體驗。 東北人管聊天叫「嘮嗑」,嘮嗑是一來一往構成的行為,若總是只有一方在付出、另一方只是接受,那麼對話便無法長久,自然無法深入的瞭解對方,久而久之交往的程度也停滯不前。 在長春的倒數第二週,我參加吉林大學舉辦的活動認識了一些吉大的志願者與臺灣其他大學的同學。礙於部分臺灣同學沒有辦漫遊,所有的通知都是藉由面對面的方式傳達,此外,依賴虛擬管道的志願者們還須放下手機,認真地與所帶的同學們嘮嗑。短短的八天,我見證了溝通所建立的情誼是如此的穩固。印象深刻,活動的最後一天早晨,各校同學由志願者陪同到機場準備離開,剛抵達時一切都好,然而隨著過安檢的時間接近,每個人的臉龐都染上不捨的神情。我們這一車上負責中央大學的志願者─根哥,平時老不正經的,但是送機時他哭得比任何人都難過。 活動結束後,換我準備打包返台。整理行李之餘,每天的吃飯時段都安排了飯局,那天離別的畫面烙印在腦海,我只想在有限的時間內留下無限的記憶。最後一次與根哥吃飯時,他說他想給我送別,於是我們約定送我到車站。離開當天,進入檢票口前哥還笑意盈盈地承諾今天不哭,等我進去以後,他催促著我到站口前排隊,走一段距離後回首才發現他正偷偷拭去眼角的淚水。於是我折返回到檢票口附近,一牆之隔,我安撫他的情緒、卻止不住自己的眼淚。 檢討過去,從國中的即時通、高中的Facebook到大學的LINE,發現透過虛擬的管道與人溝通,終會導致失去與人面對面說話的能力。然而回到臺灣後,只剩下虛擬管道可以與那些陪伴我、照顧我的朋友保持聯絡,於是自我要求每隔一陣子便要與他們聯繫,也許傳個關心的話語、也許傳張金門的照片,期望未來有一天再回到那片土地上與他們面對著面嘮嗑。
-
【小說連載】島鄉往事
福生叔就如同是我的親生父親,木興就猶如是我的親兄弟,所以我會更加珍惜這份得來不易的情誼的!」天賜激動地說。 「孩子,你長大了,真的長大了;娘太高興了、太高興了。」罔腰仔說後,緊緊地把他摟進懷裡。霎時,母子倆的眼眶已紅,並同時流下一滴感動的淚水。終究,母子連心啊! 「娘,實際上我對父親一點印象也沒有,長大後才聽人家說,父親年輕入贅我們家時,除了個性怪異,精神也有一些問題,整個家被他搞得雞犬不寧,娘在忍無可忍之下才把他趕走。起初聽到這個消息時,對娘確實有些不諒解,後來才發覺娘的苦楚,如果不狠下心做出把他逐出家門的抉擇,可能娘也會被搞得發瘋。所以村人不但同情娘的遭遇,也認為娘的做法是對的。既然村人都有如此的共識,身為您的兒子,當然也就釋懷了。尤其看到您每天為這個家在操勞、在拚命,之前不懂事時認為是活該,現在則是滿懷的不捨。幸好有福生叔適時的協助,才能按季節播種和收成,才能把我養大成人。」天賜說後,抬頭看看罔腰仔,低聲地問:「娘,我沒有說錯吧?」(二二八)
-
十分鐘班長
「班長」的榮耀是許多學生夢寐以求的冠冕,「當班長」是眾多父母對小孩及老師的期待。唯有自己的孩子功課好、領導能力強,才有可能獲得老師恩准取得班長大位,父母藉此驕其鄰居同事,告慰祖宗八代。時至今日,誰家小孩當班長,仍像皇帝加冕登基般可喜可賀!但是當不上班長,人生就黯然無光嗎?那倒也未必。 我曾在小一新生報到那一天就當上班長,意外的是只當了十分鐘;因此「十分鐘班長」的封號不脛而走,鄰居的叔伯大嬸們也經常揶揄我。而我從被老師「加冠」(沒有「晉爵」)到下台一鞠躬,都不知道怎麼一回事。 話說小一入學日,老爸從日曆硬紙板裁下一張長方形紙片,拿起黑色鉛筆來回加粗筆劃寫成「張清榮」三個字,放進我上衣口袋,再交代鄰居的大哥(或大姐)帶著我去入學。老爸下田當傭工「拚經濟」,老媽和姊姊去他人田地撿拾五穀雜糧;弟妹們則留在家裡,從屋內爬、玩到屋外,我至今仍記得他們那「小泥人」的模樣。 民國四、五○年代,小一新生入學儀式非常簡單,若是事先知道班級的,則自行進教室就座;不知道或看不懂國字的,就在走廊或空地上等候帶領。哪像現在小朋友可以先欣賞學長姐的才藝表演,校長又把級任請到舞台上亮相,並且標示班級號碼,有如選美般光鮮亮麗。等到共同儀式結束後,各班級任牽著小朋友一起走過「蔥芹門」(象徵聰明又勤勞向學),心情愉悅的走進教室,進行各項說明、訓練的課程。 學長姐帶我入學後都去上課了,把我晾在一旁;我只好在走廊、空地上來回走動,因為我不知道這時要幹什麼?我也聽不懂老師說的「外省話」。眼看都沒有人理我,我急得想哭了,心裡有一股衝動──我乾脆回家算了。 總算有一位年輕嬌小的女人抓住我,她先問我一些話,看我不答腔,再以台語問我「你號做甚麼名?」,我只回答:「ㄚ一ㄥˊ」。這個女人看見我上衣口袋露出一截紙頭,趕緊抽出一看──賓果!她已找到最後一隻迷途的羔羊,立刻帶我進教室,開始我的求學生涯。 喔──原來她就是「老ㄙㄨ」(陳真老師)!一堂課下來,我根本不知道老師說些什麼話?宣布哪些規定?因為我從出生到入學,第一次聽到「國語」。這一節課對我來說,狀況非常悽慘,某些小朋友上過「幼稚園」(今之「幼兒園」),他們都能夠即時回應老師的話,而我則是「鴨子聽雷──聽嘸」。直到工友拿著鐵鎚敲打一段吊起來的鐵軌,發出「鏘!鏘!鏘!」的聲響(事後回憶,真是超級像銅鐘的聲音);老師說了一句話,有少數小朋友站起來往室外走,老師也走出去了,大家跟著走,我只得莫名其妙的跟出去。 在走廊上,老師可能忘記我聽不懂國語,居然抓我站到最前頭,要我面對大家喊口令(事後我才知道是「向前看齊!」、「放下!」、「齊步走!」),天哪!我當下就變成啞巴了! 老師眼看我不堪畀予重任,只好自己喊口令,整好隊伍。她向操場走去,我跟著走,後面則是六十幾位小朋友(一直到民國六十一年,我分發到高雄市瑞豐國小任教,都是如此理所當然的大班級)。一群小朋友浩浩蕩蕩,隊伍走得七零八落的,總算到了操場。老師再整隊一次後,一位跟我老爸年紀一般大小的男人上台講話,直到我升上二年級,才知道他是校長。 校長講完話,全班進教室後,老師拔除我「班長」的官銜,找別人擔任。這位班長是誰我忘了,我猜他一定上過幼稚園,因為他會喊口令,並且超有自信,聲音超響亮的;彷彿一隻驕傲的小公雞,在清晨啼叫一般的威風。就這樣,我這輩子只在小學階段當過「十分鐘班長」──這是我求學期間最光榮的紀錄。 真謝謝老師慧眼識英雄,覺得我可能來自書香世家──因老爸所寫的姓名卡蒼勁有力,虎父無犬子,我必然是讀書的料。加上我頭大臉四方,天庭飽滿,一副好命好運的樣貌,所以她非常用心的指導我。她還曾以柔軟的手握住我的小手寫字,教我運筆方法,教我筆順,至今將近六十年,我仍記得那溫潤的手澤。 鄰居小朋友看我家住茅草屋,他們則住磚瓦平房,都認為我家很窮 (真的是比阿扁總統還窮的三級貧戶)!加上我是「大頭殼」,父母親忙於工作,我們兄弟姊妹簡直是自生自滅。鄰居叔伯大嬸異口同聲的嘲笑我「一定最不會讀書!」我不甘受辱,向父母哭訴不想上學了。想不到老爸竟說:「你很會讀書,只要你去學校,將來一定當老師!」陳真老師看我缺席幾天,趕緊來家庭訪問,知道我的家境後,舉報我是「清寒兒童」,減免學雜費,讓我能順利完成學業。 陳老師在注音符號教學時,常常找我當示範,我也不辜負她的期待,念得字正腔圓,因此封我是「小老師」,果然被老爸料中了。教育專家所謂的「比馬龍效應」發生激勵效果,從此我更有勇氣上學;陳老師也不時賞我鉛筆、橡皮擦、墊板等學用品,最後還給我一個鉛筆盒裝所有的文具。 人生真的很神奇,被認為不會讀書的我,在小一前十週注音符號教學後的紙筆測驗,就不客氣的考了一百分,把巷子裡所有同班同學比下去。曾嘲笑我的叔伯大嬸們從此閉嘴,不敢再「霸凌」我;而我直到小學畢業一直都是班上的前三名。 我這「十分鐘班長」,後來當上預官排長,當上小學老師、大學教授,這都比起當班長有意義。而我也盡心盡力指導學生,傳承陳老師給我的愛心;薪傳中華文化的精髓,看來,不當班長也無遺憾。
-
數學課,真「好吃」!
「哇!好漂亮喔!」 當法國羅浮宮著名的三角形玻璃建築,呈現在投影機前的銀幕上時,學生們莫不為壯觀雄偉的建築懾服,發出「嘖嘖」的讚歎聲! 「老師,這麼漂亮的建築跟我們上數學課有什麼關係?」翊芸等不急的站起來發問,手上捧著一顆三角形包裝的糖果。此時,台下已經傳出「啵啵」鋁箔包撕開的聲響。 「當然有啦,本單元內容是五上『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面積』,要算出三角形面積,就要懂得它和平行四邊形的關係,由此展開理解後才去演算,會比較容易些……」。 我解釋著,話沒講完,士維已經將包裝撕開,拿出兩片玉米脆餅,高舉在我眼前說:「玻璃建築是三角形,我手上的玉米脆餅也是三角形。」說完,一把塞進嘴吧裡。「ㄎㄠˇㄎㄠˇ」的聲響,引起一陣騷動,大家紛紛將桌上擺放著的零食包拆封。 「但是,有的同學帶長方形、正方形的餅乾來,那麼平行四邊形跟三角形有什麼關係?」我嘗試著提出問題,考一考帶其它形狀的零食的同學,是不是通盤了解課程的內涵。 ■潔馬上將長方形的餅乾拿在手上,笑著說:「將平行四邊形的餅乾沿對角線剝開,就是三角形了!」說完「啵」一聲,分出兩個三角形,比對三角板的形狀得意的說。 「老師,我的餅乾也是四邊形的,所以算法是一樣的。」敬益將餅乾放在課文上的圖形比對,像發現新大陸般興奮。 柏宏塞進一顆三角形的巧克力在嘴裡含著,露出甜蜜的表情說:「建造三角造型的建築師很有創意,不過,發明三角造型巧克力的人,很『好吃』!」話沒說完,一群人圍過來分食他的「發現」。 「老師,救我啦!」弈慈拿出三角瓶的鹽酥雞已被搶光光,急著說:「我的零食也是三角形的應用,瓶子肚成很大的三角形,裝的特別多,瓶口小比較好控制掉出的量!」 看看時間,吃東西佔掉大半教學時間,總要進入今天的主題,我馬上回歸主題:「別只顧著吃啦,誰可以幫我整理出這課的重點?」 「三角形的面積就是平行四邊形的一半,也就是底乘高除2啦!」大家含糊不清的回答著,因為嘴裡塞滿零食。 吃不完的四邊形餅乾,都被剝掉一半,成三角形,高高舉在手上搖晃著,表示他們已經學會了。 數學本來就可以用日常生活用品來說明,因為,所有的形狀都是圖形的應用呀!與其死背公式,不如活用眼前所見的物品來說明。 今天上了一節「好吃」又有效的數學課!
-
愛珍惜母語
台北囝子袂曉講台語, 南部囝子嘛漸漸攏譕類講台語啊。 細漢ㄟ時陣, 阿公阿嬤和阮講ㄟ台語話, gun-gun欲失傳啊! 這,台語ㄟ文化, 這,台語文ㄟ內涵; 哪或斷去, 是咱足打損、足可惜、足遺憾,ㄟ,─寶! 勿倘嘎打嘎損去啦! 今啊日,你講一句;明啊在,擱講一寡, 為怎馬開始來講起,或台語文出聲治咱ㄟ生活中, 你講, 好阿wm好纇! 覽 ,千萬,千萬,千萬,ㄉ勿倘放殺覽這倪阿有內涵擱有聲韻ㄟ 美─麗─台─語─文!
-
你的情弦
美麗的情人節到來,美好的幸福來臨 九十九朵玫瑰花,久久的天長地久 迷人的花蝴蝶 解不開的魂牽夢縈 忘不了的甜甜蜜蜜 月圓 滿山滿谷開了花 隨風搖曳生姿,隨雨搖擺不停 日日夜夜都是你的容顏 分分秒秒都是你的情弦 永不低頭的默默等待 永不回頭的靜靜守候 天天 快不快樂都要你的陪伴, 喜怒哀樂都要有你的分享 至少還有我在乎, 至少還有我在意, 不管風風雨雨 最後的選擇,最後的溫柔, 永永遠遠 永遠的情網
-
【小說連載】島鄉往事
「謝謝您福生叔,有您這句話我就放心了,相信我娘也會很高興的。」天賜以一對感激的目光對著他說。 罔腰仔緩緩地靠近天賜,然後拍拍他的肩膀,以慈祥而感性的語氣說:「娘知道你已經長大了,也懂事了,福生叔對我們家的照顧有目共睹,為我們這個家耗費的力氣、流下的汗水,可說遠遠超過我們的至親數十倍。如不是他的幫忙而憑我這個婦道人家,或許李家的田園早已荒蕪成草埔了。天賜,千萬要記住福生叔的恩情啊!」 「娘,我會記住您的教誨,也不會忘記福生叔的恩德。我自小和木興一起長大,以後也會把他當成自家的兄弟來看待。我們兩家雖然只是鄰居,但確實是應了遠親不如近鄰這句俗語話,所以從我懂事到現在,我們彷彿就像是一家人。儘管之前因為個性使然,不善於用語言和行動來表達這份不同於一般鄉情的情誼。可是這段時間,我已徹底地領悟到,我們兩家除了是鄉親外,還融合著一種其他情誼無法取代的親情。(二二七)
-
迎城隍的這個轉角
遊行的當下,把窄小的巷弄擠得更曲折,無法伸展的隊伍開始變化隊形,必經之路想必有經年累月的理由,走在前頭的人穿著紫色上衣寫著監察人,他真的走在最前頭,走在寫著金門浯島邑主城隍爺遷治紀念遶境巡安慶典的紅布條前面,這些字是我看著幾張照片拍到的飛舞捲曲的紅布條拼湊猜出來的,不知道對不對,帶頭的氣勢與使命感維持著一貫的步伐與快慢,我繞到下一條轉彎後的巷弄,突然很想再看一次這樣的畫面,不急不徐的步伐,帶頭者慢慢走著,我突然有點感動和尊敬,突然覺得儀式的神聖與不可侵犯,於是我又繞到下一個轉彎處等,想再看一遍,看看這隊伍的最前面,這一次心中感到更大的安慰,更多的感動。 也許遊行遶境的意義就是感恩與祈福,每年的農曆四月十二日迎城隍遶後浦四境,是我心底的一個悸動,隨著隊伍走走停停,我沒有一定要看些什麼?也沒有像虔誠的長者拿著香拜著隊伍中的每尊神明,甚至跟著走完全程,但我喜歡,我喜歡這一天走在後浦的煙燻味裡、鞭炮聲突然丟近身旁的驚嚇與來不及掩耳讓自己猛的跳起來、各種熱鬧的隊伍、虔誠的人們,大家不期而遇,這一天不用問你要去哪裡?大街小巷隨便你走、隨便你擠,搬個凳子坐在店家門口看遊行的老人,準備奉茶奉點心的小桌,爸爸扛在肩頭上看熱鬧的小孩,延伸加長的手機拍照神器從人群中擠出擎高,萬一不小心擠著擠著踩到別人的腳也沒關係的陪笑臉,走著走著遇到熟人,走著走著有人叫你,走來走去、拐來拐去,都會看到遊行的隊伍,可能會一直重複著碰到的表演內容,可能無法從頭看到尾,有些表演沒看到,但我不介意,廟口前停下來的扛輦的步伐堅毅的前進後退有節奏感的如同一首詩歌,在鞭炮聲裡跳彈,跳到人們聲聲祈禱裡,跳到人們心坎的願望裡,這屬於金門人敬神祈禱平安的一天。 一直認為小時候我也有去妝人,坐在蜈蚣座上,但無紀錄可考,每次看到小朋友坐在蜈蚣座上的模樣就覺得是年幼的自己,曾經怯生生的坐在那上頭,同時感到驕傲無比的寵幸。自己在幼年時候常常覺得我的生命要與他人不同,我不能如此平凡的活著,我要創造一些不一樣,即便後來發現那只是一種想法罷了,卻清楚記得當時的勇氣與內心極度想要擺脫現況的心,擺脫小島看不見遠方無比膠著的急促,等著快快長大的明天,妝人的神聖與獨特也許滿足了小小心靈的夢想。 而那個轉角的巷弄一直在記憶深處,那年我在巷弄十字路口靠近南門境民族路210巷舊家的這頭,也是歷史建築何家洋樓的門口朝前方一點,看著父親拉二胡走過窄窄的光前路,對面看過去的建築物是當時的公廁,那時的公廁算是新穎的建築,看到父親拉二胡遊行的身影豎然起敬,有種感動,其實在當時的我並不十分了解嚴父,但像是今天的感覺,一種神聖純潔不可冒犯的隊伍,那次是我對父親感到與有榮焉印象的情況之一,只能遠遠看著,深怕一靠近夢就碎了,父親的身影就不見了。 今天就在自己勇敢面向隊伍反向走去的同時,有一種穿越夢境的感覺,巷子底有一轉折處,像夢裡出現過,往左邊走下去是一條更窄小的弄巷,窄小得彷彿沒有路,這時一位老人坐在輪椅上定睛的看著我,極其面熟,我本該停下腳步問候,但此刻的我無法停下,必須繼續走入夢境,那年在夢裡跟著媽媽走著走著,聊著聊著,還想不起來當初說了些什麼,此刻卻已雙腳微抖迷茫的走到了弄底,出了弄左邊是舊家,右邊是許氏宗祠的廣場,微妙得分不清是夢是實,為什麼我總在自己的家鄉如夢似幻的穿越,夢著熟悉的場景,是眷戀?還是曾經。夢裡曾有幾次經驗,走著走著來到古厝巷弄熟悉的穿梭,遇到熟人問候近況。 稍早在光前路王星源舊宅碰到拍照的小學同學,聽說等會的遊行隊伍遶過睢陽府之後會再遶來許氏宗祠,其實我可以在路旁等著隊伍再次經過,因為走過剛剛夢裡的窄巷,已乏力再走,再穿越,聽著遠方的鞭炮聲,經過了幾棟老人已經離去的老房子,感受著這一天微妙的境遇,內心需要休息片刻。 回到家想到弟弟送的影片:金門島之戀,1958年的台灣海峽兩岸戰況電影,男主角石原裕次郎演的武井醫生,從日本搭船到金門的船醫,在洋樓上看到昔日救過的金門女孩出現在後浦光前路上,遂一路追趕尋覓,跑著跑著跑到了我舊家門前的巷弄,也是我今日穿越的巷弄,回到家又把電影拿出來看一遍,讓情緒滿足於1958年的金門,當時我還沒出生的金門巷弄,823砲戰的烽火下,我想像在這些巷弄中曾經發生的慌亂與不安,時間讓我回到了幻想又真實的當下,沒想到這部影片也滿足了我此刻的心情,那些老房子與場景告訴我當年的貧窮與房子的簡陋,是跟我現今所住的修繕完成的古厝有很大的不同,原來時光已經穿越了60年啊,而這巷弄這金門卻永遠是我彌足珍貴的人生,我心底的迎城隍,永遠的廟會,永遠的祝福。
-
老街歲月
台灣有許多老街,位於新竹與桃園邊境上的湖口老街,雖然沒有九份、三峽、大溪老街知名,但曾經在這裡迴盪的故事,卻令人難忘,因為曾經被喚為「大窩口」的大湖口,一直隱藏著許多淒美的歲月。 隨著時間的推移與歲月的遞嬗,窩口與湖口之間何時畫上等號?無法從太多的文獻資料中找到答案。走過位於楊梅西方,南窩、羊喜窩、糞箕窩三座小丘陵環繞的盆地--大湖口,有多少人知道一八八七年,台灣巡撫劉銘傳曾經在這裡設站,如今,也隨著鐵道路線的遷移,商業逐漸凋零,令人很難想像這裡曾經是人口密集的村庄,也是清朝與日據時期的地方行政中心。 當時鐵道路線從基隆經楊梅至大湖口後,往紅毛田的方向駛去。紅毛田,竹北的舊地名,荷蘭人佔領台灣時,曾經在這一帶屯田耕作,以供養軍隊,所以,當地人稱為紅毛田;而鐵路設計之初,當時的大湖口火車站房每天有六班車往返於基隆、新竹之間,每天載客量約為四百人。由於生活的貧瘠,有錢而且捨得花錢買票搭乘火車的人,大多數是生活還過得去的生意人,一般靠著耕種幾分地過日子的農民村婦,颳風下雨上街都選擇步行,而長久赤足走過廝守的土地而留下了厚繭,也讓兩條腿更習慣於翻山越嶺,習慣於繼續堅持過苦日子的生活! 當時燃燒著煤炭的火車,磨磨蹭蹭從楊梅到紅毛田,一路上,穿越稻田與丘陵而去,遠遠望去,猶如一條黑色蜈蚣貼著地面,緩緩爬行。由於必須仰賴炭火燃燒作為推進的動力,加上這一段路的坡度陡了些,火車行經此處時常像喘不過氣來似地,必須花很長的時間才能爬過去,加上因路基不太穩固,於是,許多傷亡的悲劇就在瞬間的驚呼聲中發生了。 於是,當時仍治理台灣的日本官吏決定將鐵路改道,經過了審慎評估與折騰後,放棄了老街原有的車站,把鐵軌拉直了,路線就是現在的楊梅、富岡、湖口、新豐、竹北、新竹、竹南……一路往南台灣的方向直奔而去! 大湖口街有三條,包含街頭、橫街、新街,其中,街頭最早建立,其次是橫街,而最晚興建的新街,就是一般人所稱的「湖口老街」;車站易位了,原來設置於老湖口的機關,開始往新湖口的方向移動,留下來的人獨自廝守著這裡的每一吋歲月,一如老街另一頭歷史久遠的三元宮,於老街興盛時,一直是做生意的好地點,香火以鼎盛,四面八方湧入的商人路過時,都會進入廟裡燒一炷香或磕頭祈福,如今,也因為人潮的散去而逐漸沉寂寧靜。 老街旁,造型特殊的天主教堂曾經是大湖口車站所在地。鐵道遷移,車站拆除後,興建了天主教堂,如今,教堂已經沒有神父留守了,也沒有排著長長隊伍等著領麵粉與救濟物資的群眾了,神父與牧師離開了湖口,教堂就慢慢蛻變為民眾活動與展覽的場所,而挑高地基的設計、紅色的莊嚴大門、兩排昇高的樓梯、拔尖十字架的宗教特徵,比起老街屋舍的和洋混合風格,有著全然不同的趣味,也記錄著湖口的變遷歷史! 在物資缺乏的年代,老街成為方圓百里的居民到這裡走動的市集,除了添購日常用品之外,散心的人也相當多,除了布店外,還有賣糖的、賣糕餅的、賣茶葉的、賣雜糧的、中藥行……尤其是車站附近聚集了許多挑著農產品兜售的小販,買賣盛行,熱鬧的景象還一直存留上了年紀的老婦人心中! 走過老街,古樸建築的騎樓,文明的交易正在進行著,冰棒、客家點心、小孩的玩具、樂透彩券……等待稀疏的遊客上門,熱絡的故事也繼續傳承著……。
-
天下的情聖-斑鳩
難道你是一代帝王 你的身分那麼神秘 說起來你真是唱歌的高手 作曲和作詞 你是一手包辦 你的歌聲 誰也搞不懂 那一句是曲 那一句是詞 反正嗎 你的歌聲非常特別 也很動聽 說你是調情高手 情聖 非常恰當 普天下的好朋友們 你仔細地聽吧 牠又咕咕咕地唱起來了 不斷的歌唱 不停的歌聲 無寧說 那就是一首 最令人陶醉 而且又迷人的情歌啊
-
妙事三則
氣功課 我有次去上氣功課,氣功師父教同學擺出氣功姿勢,接著說:「吸氣--吐氣--」。 「噗!」空氣散發一股臭味,就有同學大叫:「誰放屁?」 師父笑著說:「練氣功放屁是正常的,不需要說出來。」 買鞋 我有位家人的腳很大,不易買到尺寸適合的鞋子。 他有次逛鞋店,看到美國知名籃球員代言的球鞋,在想:「 美國人的體型很大,應該沒問題吧?」 結果他拿尺寸最大的球鞋試穿,仍穿不下,就跟店員說:「籃球員算什麼咖,我都比他大咖呢。」(附註:腳的閩南語唸法為「咖」) 坐在馬桶上看電視 最近家中的浴室整修,馬桶跟電動沖水器一起放客廳,我和哥哥就坐在馬桶上看電視。 哥哥說:「坐在馬桶上看電視真有趣。」我說:「是呀,沖水器按鈕改裝成電視遙控器,水量按鈕是調頻道,水溫按鈕是調音量,沖水按鈕就是電源開關,那更有趣。」 哥哥聽完後大笑,說:「服了你!」
-
【小說連載】島鄉往事
想不到這些日子來,你竟做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不僅知書達理,亦略知人情世故。尤其在競爭激烈的大學聯考,更考出超乎一般人想像的好成績,一舉考上國立大學,確實不簡單!」 「福生叔,雖然我如願考上大學,可是我們家的經濟狀況我自己清楚,即使是國立大學,每學期全部費用加起來,少說也得好幾千元,確實不是我們這種家庭可以負擔的。我娘為了不讓我失望叫我安心讀書,她說您會幫助我們度過難關的。福生叔,我必須先謝謝您,而且還有一個請求,那就是我將來到台灣讀書的這幾年,我娘還得請您多照顧。您的恩情,說報答可能太庸俗了,但我李天賜一定會記在心坎裡,不會是一個無情無義的人。」天賜紅著眼眶說。 「天賜,你是知道的,我們兩家是這個村子公認的歹命人,但是我們都沒有向命運低頭,也沒有被它擊倒。尤其是你娘,一個弱女子要撐起一個家更是不容易,而她還是咬緊牙關撐過來了。或許,把你撫養長大是她的責任,而今天你能憑自己的實力考上大學則讓她感到驕傲,終究她的汗水沒有白流,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可是不要忘了,考上大學只是邁向最高學府的起步,未來還必須努力四年才能踏入社會賺取人生的第一份酬勞。當然,以你的聰穎和努力是不成問題的,不過凡事並沒有如我們想像那麼簡單,必須努力再努力才有出人頭地的一天。一旦你入學負笈他鄉,只管好好讀書,不必為家裡的瑣事煩惱。你娘田裡的農事我會跟以前一樣協助她耕種,我們也會站在多年好鄰居份上相互照顧。你儘管放心好了。」福生哥誠懇地說。(二二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