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文學
-
遠了
突然,丟給大海 把依依惜別分享給 驚濤駭浪,那些溢出的 點點滴滴 拋遠──呢喃細語的風流 埋伏在探首的遠方 聽沉在心底的舊曲 升起月光 從大海溯游到消失前的背影 你的昨天,千種微笑 沒有錯過秋天,卻錯過冬天 一浪接一浪──廣袤的海面 裝滿冷豔的星星也 燃盡了光芒 海藍了 便成了一片汪洋 我的眼睛空了 從無盡嚮往翻過東方白 有一些閃爍也不見了
-
【小說連載】 烏番叔
不僅展現她高貴的氣質,也凸顯出她的好身材,當然還有一張經過化粧的漂亮面孔。她就是新加坡橡膠大亨劉國棟的千金,也是印尼長春漁業公司總經理馬天嘯的太太劉曼麗。 天嘯一見到她,趕緊陪著笑臉走上前,接過她手中的行李說:「辛苦了,曼麗。」 「表哥不是說要開車來接我嗎,怎麼不見人影?」曼麗看了天嘯一眼說。 「外面不好停車,他在車上等。」天嘯說。 「當什麼總經理,連一部車子都沒有!」曼麗抱怨著說。 「每月賺的錢都匯回新加坡,那來的錢買車啊!而且沒人叫我買,我敢亂買嗎?我這個總經理又算什麼!」天嘯不客氣地說。 「你匯那麼多錢回新加坡幹什麼?真笨!」曼麗白了他一眼,不屑地說。 「妳不是說公司所賺的錢必須如數匯回新加坡,我的薪餉只能留五分之一,其他都要匯回去嗎?如果沒有遵照妳的指示,我這個總經理恐怕早已不保了,怎麼還能幹到現在。」天嘯不客氣地說。 「我是怕你錢太多,在這裡花天酒地。現在看到你這副窩囊又寒酸的樣子,讓我放心不少。」曼麗放低身段說。 (七十一)
-
新年第一份大禮
二○一八金門馬拉松,您,也是活力無限、激情破表的風景之一嗎? 錯過了週六登場的健康休閒組,週日興奮地掀開了星稀的夜,離開冬日幸福的被窩,一行人,竄過金門大學附近的小路,抵達了大會舞台! 我很幸運能在去年的十月三十日,以賽事報名會被秒殺戰戰兢兢的心情,舉起快手為自己準備這份新年禮物。當然,在號稱「損友」的戰友們慫恿之下,為了一睹特別紀念酒的丰采,我願賭上性命,挑戰自我,走上了半馬的不歸路。 一路上的驚喜,真的只有親身拆開禮物之後,才會揭曉。 往大會舞台方向前行,背後窸窸窣窣的聲響,除了晨風閃過疏密叢間帶來的涼爽,還有一絲絲熟悉談話聲帶來的暖意,忍不住回眸,驚訝不已。「Rain!竟然是妳,好久不見。」我藏不住欣喜,叫了出來。「嗯?哇!你也來了!真有緣分啊!」搭著先生厚實手臂,換上了隱形眼鏡。前年於工研院實習時,那位住在新北市的主管,躍身於前,活生生出現眼前的那一瞬間,超越了寒暄,更超越了臉書好友狀態更新的喜悅感,因為此刻的她,宛如刺客悄然出現,把驚喜和驚嚇用緣分的刀,咻地,刺上你的心尖。 Rain很驚訝我挑戰半馬,而我也自知體能與平時有在自我訓練的她,不在同個水平,彼此自然心滿意足地分道揚鑣。 一路上,總能見著海內外各路好手,更不乏極富巧思裝扮的跑友們,死侍、蜘蛛人,熊頭帽套、野狼尾巴、芭蕾舞蓬蓬裙;還有穿著各式歷年不同區域馬拉松賽事的戰袍,以及各樣展現團隊精神特色的團體服裝;當然,風衣、跑帽、跑褲、跑鞋、腰包、頭巾、耳機、手機、運動手環、隨身喇叭等,全副武裝者大有人在,而如同我,連手機也沒在身邊的輕裝者,想必也有不少。大夥兒一身裝扮,展現美感與設計感,誰說汗涔涔的馬拉松賽事要拋卻平日所會堅持的這一切。 然而,奇裝異服抑或全副武裝的跑者,最終敵不過喊著響徹雲霄口號,踏著齊一步伐,壯臂揮舉國旗、營旗,還有那吸睛黑背心、紅短褲之下,透著平日訓練成果黝黑精壯身材的海龍兩棲部隊弟兄,因為我「曾」與他們同行。 海龍部隊從不等人,當你體力跟不上時,只能選擇緩下,並視其遠去。但他們能給你邁步向前的動力,一股支持你繼續咬牙撐下去的勇氣,以及共建軍民同心氛圍的渲染力。鏗鏘有力的口號與答數,輪番上陣,你會想聽清楚他們喊了什麼,更會清晰聽見一旁的伯叔兄弟齊聲答數,似乎燃起了深埋心中某一段共同的軍旅記憶,不自覺地,會跟上一兩句,接著上氣不接下氣,自覺地,不再繼續。但腳步捨不得歇下,反而越來越帶勁,因為每位跑者都不再是一人孤軍奮戰,餘光總能看到身旁此起彼落的肩肘、閃著光的汗珠,因聚在一起,我們的時光不再平凡,而我也成功取得突破,創下個人最佳成績。 看見賽程倒數三公里的路牌,會覺得累;但剩兩公里時,除了務實地把握住最後的補給站,沿途盡覽眼底的自然美景、戰史風貌、鄉親加油團、學生演奏、加油看板,以及與其他跑友們同行的畫面,隨著撫面的風浮現,在腦海中晃盪。剩下的一公里,我獨自跑著,體力還夠,小腿肌和大腿後側的痠痛卻更趨強烈,沒有停下,反而依著原速繼續前行,你會發現沿途有人歇息,或快或慢走著;有人停下拉筋伸展,緩解不適;有人氣喘吁吁,仍跑著並調整呼吸;有人越跑越快,直奔終點線。還有那些沒看見的人們,以最適合自己的方式,完成最終的一公里。沒錯,馬拉松如同人生,雖然老生常談,但的確會有那麼些時候,你會和自己對話,並且感悟到些什麼,或是暫時沒有感受到什麼,也沒關係。 由衷感謝熱情參與的廠商們以及全體工作人員,提供熱呼呼的麥茶、運動飲品、用品、緩解痠痛的藥膏、貼布和噴霧,還有補充能量的各式補給品等等,就在賽程路線之中,終點線之後,耐心地、貼心地等著大夥兒,讓有聲有色的金門馬拉松驚艷所有參與者。披上半馬完賽浴巾的那一剎那,竟然和出發前別上號碼衣,繫上計時晶片時感受相同,榮譽感油然而生,並且充滿期待與感恩。 熱氣蒸騰的麵線或粥,捧在雙手之間,暖胃之餘,啜飲著高粱調酒,面紅心癢之際,興奮地開啟了完賽紀念品的外盒。「好美的瓷瓶紀念酒!」大夥兒異口同聲地叫了出來! 久違了,美麗的金門!二十年過後,回來金門小學服務的一年,領到了這份金門馬拉松大禮,愛上了運動,上了癮! 一行人坐在金門大學的草坪上,陽光穿透葉隙,滿是幸福感受。
-
繽紛花海
印度詩人泰戈爾曾說:「大地因花草而成可居之地」,古亭河濱公園也因台北市政府公園管理處布置了一片花海,而成為更可去遊憩、觀景之地。 冬日暖陽出來,繽紛花海更顯璀璨多姿,1400支白色小風車也來助陣,風吹過時,搖曳轉動,似乎添加了動力感。 不用去北海道,在台北都會,你就能看到花海了;帶著家人,一起去冬日賞花吧!
-
魚塭
出海口有很多魚塭,伯父的魚塭比較靠近海邊,那裡塭岸上有防風林的一排一排的木麻黃樹,尤其伯父居住的草寮旁邊,圍繞的五棵木麻黃樹,長得更加茂盛高大,海風吹來時,樹上枯黃的葉子,就逐漸的被吹落,有的飄到寮頂上,有的就落在樹下的沙土上。 獨自在海邊經營魚塭的伯父,會覺得孤寂無聊,就常喝著米酒解悶,但長期喝酒的伯父後來眼睛泛黃曾經肝炎發作過,治療好後卻又繼續喝酒……。 有一次我和從北部回來的堂哥去看伯父,我在那五棵木麻黃樹邊,還看到一大堆的空酒瓶!寒冷的海風不斷的從寮外吹來,伯父喝了一大杯米酒後,說這樣比較溫暖,才帶著我和堂哥,拿著魚網和竹籃去魚塭撈魚。在寮外比較明亮的光線下,伯父泛紅的臉上,眼睛卻又有點發黃了,我知道伯父的肝炎又發作了。 魚塭裡水紋波動不已,伯父愉快的說魚兒已長大快成熟了,再半個月以後就可以捕撈賣出去了,我們很快的捕撈到幾尾肥大鮮活的魚兒,裝在竹籃裡,就提入草寮後的廚房裡準備煮了。 伯父開始在廚房殺魚,堂哥也點燃著灶裡的火煮飯,我在大灶旁邊用竹扇搧著火,也把一小捆一小捆的木麻黃葉子放進大灶裡當燃料,記得上次我和父親來找伯父時,我在寮外木麻黃樹下撿了不少乾燥的葉子,綁成一小捆一小捆的,就成了大灶的備用燃料,那時伯父煮飯時,乾燥的木麻黃葉子,燃燒得很旺很順;但是幾天前幾天都下著雨,使得葉子潮濕,燃燒慢又不斷飄起濃濃的黑煙,使人鼻塞眼紅的,使我又想起患了肝病的伯父,不就像下雨變得潮濕的木麻黃葉子,變得不易燃燒般的沒有活力,而使人感傷不已……。 人有健康的身體,才有快樂的生活,不管做什麼事才有勁,也不管他年紀有多大啊……。天色逐漸昏暗時,伯父點燃了三盞電土石燈後,伯父已做著煎、煮、炒、炸的各種魚料理,最後用中藥燉著魚,伯父說要等一陣子才會入味好吃,叫堂哥注意火候,就騎著腳踏車說要去鄉內買酒。半小時後,堂哥和我站在草寮前面,往黑漆漆的遠處看著伯父回來沒,不久,一台亮著燈火的腳踏車,沿著塭岸彎彎曲曲的騎過來,明亮的月光下,伯父隱約的出現了。 一會兒,腳踏車停在草寮前,我們把半打米酒和二包落花生、幾罐罐頭拿進草寮裡。今晚吃鮮魚大餐,伯父愉快的喝著酒,堂哥又提出要伯父去北部一起住在一起的事,因為喜歡熱鬧都市的伯母已和堂哥住在一起,而在幫別人照顧小孩,但是背負一些債務又習慣住在寧靜鄉下的伯父,除了養殖魚塭也沒其他技能賺錢,喝醉酒的伯父也就大聲的斷然拒絕了。 那晚堂哥和我睡在伯父旁邊,閃爍的電土石燈光中,我聽到草寮外面的木麻黃樹葉被海風吹得更大聲「咻、咻、咻……。」的作響,也有海浪的聲音傳來,我想到伯父平常一個人在這荒涼的海邊養殖魚塭,實在是太孤寂了,我又不能常常來陪伴他,就一直翻身睡不著,一直到漁船出海補魚,「剝、剝、剝……。」的船槳聲出現後我才逐漸的睡著。 第二天早上六點多,我們吃了早飯,堂哥和我就離開了伯父,我們看到溫暖的陽光把出海口照得亮麗不已,奔向海裡的河水潺潺流著,而入港的漁船,也「剝、剝、剝……。」的從出海口那邊傳來船槳的聲音。我在想出海口總是使人充滿了希望,不管奔向海裡的河水,或是入港的漁船,都是物換星移的一種過程,就像沒其他技能賺錢的伯父,為了還清一些債務又習慣住在寧靜的鄉下,就孤獨的在出海口養殖魚塭,不久,出海口從我的眼眶消失時,我的心裡還是感慨不已。
-
識 時 務
識時務者為豪傑,為英雄,這是世俗對英雄豪傑的定義。 幼年時常聽到「白目」這個名詞,稍長漸知它的含義乃是不懂得狀況,常常出差錯,好似沒有眼睛一般。沒認清狀況就貿然去做一件事,等到嚐到惡果才恍然大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識時常常要有大氣度的胸襟,不必善於辯解,讓時間去解釋一切,中有水落石出的時候。有時就要沉默去面對一切的誤解、委屈或不平,有人說沉默是「修養、淡定、超凡的心胸風度和心靈的溫度」。 在泰國的寺院中,有出家眾是修「不語法門」的,遇到任何情況只有自己面對,或是用點頭搖頭表示,甚至只是一個微笑視之。 微笑即是最好的答案。 所以俗語說:「人無笑者莫開店」,經營商業要牟利,自然需要和顧客結善緣,親切的笑容,又說:「狀元子好生,生意子難生」,客人捧著鈔票來消費,絕不會想要見到愁眉苦臉的老闆。 我有一位賣早餐的朋友,生意極好,我曾觀察他做生意的方式,成功絕不是一步登天,而是腳踏實地,薄利多銷,回客率很高。因為他總會向顧客噓寒問暖,且熟客一進店裡就知道對方要吃甚麼,對自己的產品熟悉有信心,消費者一想到老闆那親切的笑臉,雙腳不禁往這家店走過來,他不是連鎖店,而是自開的傳統早餐店。 四年前,我毅然離開教育界選擇退休,因為知道自己的老派教學方式,逐漸感受到學生的接受度不高,加上社會科課程長期密集說話,喉嚨疲憊,逐步規劃去當志工,如今回顧起來,深覺這是個人的最佳選擇,每個人都可以為自己做好生涯規劃,為自己踏出的腳步無怨無悔。
-
這座城市的隱士
在台北這座城市裡,平時路過的公車亭旁,經常可見一個男人,或站或坐,甚至平躺著,身旁似乎擺放個人物品。因為周圍環境空曠,汽機車與行人通過,很難不注意到他的存在,但是隨著時間流動,他自然地融入這座城市的街景,彼此相安無事。 以前人們叫他「流浪漢」或「遊民」,現在越來越多人稱呼他「街友」或「無家者」,而我則稱為--「這座城市的隱士」。那天路過公車亭,不見他蹤影,卻忍不住多看一眼,因為他的棉被以國軍「摺豆腐乾」的高標準,整齊放置於公車亭的椅子上,他的摺棉被技巧,恐怕讓許多軍中弟兄自嘆不如。 這提醒我們,一個人不會天生是無家者,他曾經跟你我一樣是普通人,過著平凡日子,只因為人生的現實困境,迫使他從家庭走向街頭。然而,只要有心,仍能打理好自己的生活,展現隱士的風格。
-
【小說連載】 烏番叔
「不,女人沒有那麼偉大,當她不能忍受時什麼事都做得出來,男人何嘗不也是如此。從大陸各地來印尼謀生的中國人少說也有數十萬,即使部分人在家鄉已有妻室,但禁不起長年的寂寞,到風化區嫖妓或背著妻女在這裡另組家庭者亦有之,誰膽敢保證留在家鄉的婦女們個個都有義務替他們守身?只是沒有人願意去戳破男女間虛偽的假面而已。告子不是說:食色性也嗎?況且,大家都是凡人,有著人性中的七情六慾,不管是男或女,當他或者是她壓抑的性得不到解脫時,往往會做出昧於自己良心的事。屆時,誰又能怪誰呢?或許只得把它歸為人性吧!」明嬌滔滔不絕地說。 「想不到明嬌還能悟出這些大道理真是不簡單。總而言之,成年男女他們所做所為,不管是對或錯都必須替自己負責。即使做出不能彌補的憾事也得由自己來承受!」天嘯雖然說得理直氣壯,但卻也有點心虛,因為他心裡明白,自己所作所為。 「好了、好了,也該停停啦!我們今天談論的範圍也太廣闊了,就好像是在辯論似的。」忠志笑著說。 「我差點忘了要煮飯。」明嬌站起身,看看腕錶,不好意思地說。 翌日,班達亞齊機場大廳出現一位貴婦。她身著質料柔軟的天藍色洋裝,腳蹬白色高跟鞋,雙鬢扣著墨綠色的太陽眼鏡。左手提著名牌手提包,右手拉著簡單的行李,一頭烏黑飄逸的秀髮隨風輕飄,也飄來名貴而嗆鼻的香水味。(七十)
-
我與黃克全先生
1. 9月,去了一趟敦煌;不算是了了一樁心願似地嚴重,卻覺得總該去去看看。大陸的佛窟眾多;龍門石窟、雲崗石窟……,還有其他不甚知名的佛窟,都去過。敦煌的莫高窟,像是拼圖的最後一塊,不去看看,就好像這個遊戲沒有完成。 參觀的人潮,比洞窟裡的雕像還多。人們被分成15人為一單位的小隊,小隊長就是專業導覽人員,像個教師,穿著淺藍制服,口條清晰,卻規定只能參觀五或六處洞窟,原因是怕人群呼出的二氧化碳,破壞了千年的文物。 參觀途中,或許是我提的問題太多,一幅飢渴無知的樣子。隊伍解散時,老師悄聲對我及妻子說:你們留下,我帶你們多看幾個!頓時,我有種經過考核合格,能成為入室弟子或是VIP的虛榮。興奮地像個小學生,腳步輕盈著看老師用鑰匙打開一座座寶窟,手電筒的燈光在壁畫上閃動,猜想我的臉上必然也有光。 結束後,老師又帶我們順道參觀一處畫室,說是歇歇腿,裡面有常駐的畫家。我的虛榮與興奮仍未消退,像飲酒過量,酒精未退似地在畫室裡醺醺然的左搖右晃;蓄著大把鬍鬚的年輕畫家在旁解釋。 一向厚道內斂的妻子突然對我說:「這是叫我們買畫!」「那怎麼辦?」我著急地問,一邊看著一幅幅畫作旁寫著:2000、3000……的標價。 不急。妻子說。她緩緩掏出手機,滑到她創作的油畫圖庫,遞給年輕的畫家說:「你看看,這是我的習作!」像高手過招,刀未出鞘箭未上弓,只要一個腳步身影,勝負已見,那位畫家竟然就消失了。 返台後,妻子看著我在大大的牛皮紙袋上,封裝一本佛經。地址欄位上,寫著:甘肅省敦煌研究中心的。問:「你幹嗎?」「在敦煌,我答應過那位導覽小姐,說要寄一本佛經給她,就要寄一本佛經。」 兩個多月過去了。我一直不知道那本佛經寄到了敦煌沒有?但至少,我心安。 2. 11月25日,金門有場文學活動;期間,在山外與詩人黃克全先生巧遇。幾十年前,就熟知的名字;說偶像,他一定謙虛地說不敢當。那就稱前輩吧! 前輩,不是指年歲大;是指聞道的先後。他中文系科班出身,在文學的跑道上,馳騁久遠的已像座標竿;日照時,長長的影子,不知落在多少人的心裡。 那日,我突然想起多年前,他寫過的一本詩:200個玩笑。盡是觸探社會底層又邊緣的老兵-這些老兵,像是散落在海邊廢棄又損毀的蚌殼,遊人們不小心踩到,會遭致痛罵的一群低賤人群。 然而,他卻如獲致了難得寶貝,一個簡短的描白後,就是深沉地詩句。分裂炸飛的靈魂與肉體,正是那個時代的祭品與縮影,是另一個面向的228,是另一群的受難者;只是沒有補償、沒有正視、沒有所謂的轉型正義,一個個如驚嘆號的身體,被我們這個時代徹底刪除。 200個玩笑,寫的是極荒謬、極悲慘的真實故事。荒謬與悲慘,到了極致的頂端,就讓人看到了像是笑,實是哭如發瘋了的表情。更動人的是,他說:寫完了200個玩笑,竟讓自己得了憂鬱,兩年七百多個日子,無法再提筆寫作;讓人覺得戲演的再好,最揪心的還是幕後滴點的功夫、準備與彩排。更奇異的是,這本詩集,像個哨兵,在有意無意間,吹響了後來龍應台教授的大江大海1949。 大江大海1949,至今仍在滾蕩。可是,爾雅出的200個玩笑詩集呢?絕版了、還是絕跡了?27日上午,郵差在門口大喊:「掛號!掛號!」厚厚的一封掛號信,郵票幾乎貼滿了大信封的一半,我一枚一枚的計算著,共用了70元郵資;而那樣的用心貼心,又何止是可數的郵費,可以計算。 打開信封,裡面有本他寫的兩百個玩笑。另外還附贈了一本,情書出版社出版的島之書。厚厚的兩冊,有些重量,不僅是手上的感覺,還有在心裡。
-
台北綠森林
之一、楓葉百態濃縮成一首歌 我站在窗前確定遠方亮白的雲是放晴的預兆,約了老公去植物園走走。我們真的用走的,靠雙腳踩出方向,不依賴交通工具,中午時分抵達。進入植物園,十一月底的風並不刺骨,搖曳著路邊矮小的花花葉葉,很適合習畫的人在此寫生。 我與老公並肩走著,好奇地問:「十一月了,你覺得楓葉還是有的,尚未凋謝,是吧?我知道很多楓樹都可以掛著老葉活到冬季。」 老公搖搖頭,表示不知道。 是因為秋天會讓很多植物枯萎,渲染黃昏色嗎?於是樹與樹之間的接棒合作,讓老葉生生不息到冬天,被大片夕陽彩繪著,有一種類似的金黃與霞紅?還是老葉複製太多楓葉的美,故而充滿楓味?曾經在小學年紀或是中學課堂上,與同學討論起操場的景色:「秋天到了,一整排的楓葉變黃、變紅了,真漂亮。」問題是,學校根本沒種楓樹,打哪來的楓葉呢?由於沒有人有異議,這種魚目混珠的情形也就一錯再錯直到成年後。 我自己對楓樹的喜愛,也許與「楓葉盟」這部戲劇有關。那時的莫少聰手腳靈活的武功高強;那時候的米雪,端莊優雅笑起來甜美,標準東方美人。播映時間一到,我守在電視機前寸步不離,喜愛的程度僅次於「楚留香」。二十多年後,我和老公來到植物園,不見楓樹蹤跡,到處都是綠色植物,偶爾探出幾朵小花,我輕輕哼唱:「疑是夕陽給染紅,卻是秋風來撥弄……」就在旋律中,想起很年輕的午後,我坐在螢幕前,看著重播,一起合唱:「猶如楓葉,謝了又紅,年年心事重。」 中年的自己,一步步邁向未來,漸漸老去,仍是愛著這首年輕時的歌。站在植物園區內,把曾經走過的心事,複習一遍,心中感慨萬千的洶湧著。 有人在此地用畫筆繪出四季,典藏一生;有人在此地以相機紀念,回味無窮。 台北市,一個走在時代尖端的地方,也隱身一座與世無爭的叢林,古老原始的。 而我,只想在倒數計時,利用晚秋之美,找一片楓葉的所在,沉思。 之二、秋天開出寂寥,一葉一葉 「荷花池」是每次都要去拜訪的,因為那裡有一方水塘,深深淺淺的水面上,還有幾隻鳥禽低空掠過地遊戲著,觀光客交頭接耳,手牽手走過池畔邊的木棧道,笑出的聲音還會附上幾句英文對話,別有一番風味在眼中。行走水塘邊,我只想看看秋天花朵凋零後,還剩下什麼生態存在?灰黑色的魚群是否無恙?政府如果在這裡規劃一間咖啡簡餐館,面向水塘,隨著季節變遷欣賞不同的美,能不能替國庫,增加一點觀光收入? 還沒進荷花池,就被路上一連串尖銳的音頻吸引住,不知道從哪裡傳來,規規矩矩的節奏宏亮,像動物間放開聲帶發出高高低低層次分明的求偶曲,節拍的停頓引人遐思,究竟是空氣吐出了聲音?還是聲音吞下了空氣? 當我們愈來愈靠近荷花池,聲音便消失了,正當我覺得疑惑的時候,無意間看見兩個大學生般年紀的女孩,面對面的站著,原來是她們在吊嗓,因為我們走過來,害羞地暫停一個練習的段落。我們漸行漸遠,距離拉開,兩個女孩才又繼續培養彼此合作無間的默契。 我只在電視上聆聽歌者的聲音,而此刻,我終於體會現場震撼悅耳的藝術。 順著步道往前走,就是盛夏時節滿開的荷花池,據說是觀光客最愛的地方,總在花葉間神遊。秋季的陽光穿越雲端,淡薄的灑下來,冷清的圓形亭子,旅人三三兩兩,他們不說話的時候,看起來很孤寂,增添幾縷惆悵。也許是秋天吧?荷花池沒有花,只有幾片孤挺在水面上的葉子,陪伴著黃昏。 那一葉一葉盛開的,真的是專屬於秋天的寂寥嗎? 夕陽微微西傾,我沒有找到楓樹,只覺得雙腳非常疲憊。向植物園說聲再見,我們帶著快樂離開。 回家的路徑,南機場夜市的華燈,已逐盞點亮。我向小販買了壽司,不昂貴,買十送一,買十二個加送茶碗蒸,一個只要十元。我帶回兩盒壽司當今天的晚餐。十字路口,偶爾有腳踏車摁了鈴聲,從身邊騎過。我也加快了腳步,因為向晚的顏色,愈來愈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