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文學
-
秋冬之際
熱 秋老虎忽忽而過 白日高溫三十六度 體感溫度四十度 思愁 才下眉頭 卻上心頭 趕不走的煩悶 如你心情 溫差變化 說熱 道舒爽 猶如你情緒一般 摸不著續 冷熱交替 惹人遐想 秋秋秋秋秋秋秋 秋風起 少了啁啾 多了思愁 多了悵惘 冷氣團一波波 開始 冷颼颼 毛衣 毛帽 圍巾 手套 暖暖包 發熱衣 各式各樣冬衣 紛紛 出爐 我 蜷曲著 包著被子 準備蟄伏 窩在被窩 沉靜 準備過冬
-
【小說連載】烏番叔
「怎麼會這樣?」明嬌不解地問。 「這還不簡單,大陸雖然施行的是共產主義,但它的幅員大,並且有廣袤的土地。而儘管台灣講的是自由民主,可是從地圖上看,它只是孤懸於太平洋的一個島嶼,也是我們中國三十五省最小的一個省份。說一句不客氣的話,政治是現實的,誰不想和大國攀關係。而且現在的印尼總統是親共產黨的。」忠志不屑地說。 「反正我們都是生意人不管政治,政府願意和誰建交或斷交,那是他們的事。即使我們中國人講的是落葉歸根,但我們已在印尼住了幾十年,早已把他鄉當故鄉,不可能再回到自己的祖籍地。唯一較麻煩的或許是烏番,因為他的老婆在金門,還想回去修葺古厝和傳宗接代。而且他識字不多,路途也不熟,又得提著大包小包的行李,屆時若要他從印尼到台灣再轉金門,對他來說絕對是一種折磨,可是又不能不回去。」天嘯憂慮地說。 「你對烏番的關心,不難看出你對這個年輕人存在著一份難以割捨的兄弟情懷。」忠志說。 「烏番不僅善良、敦厚、勤勞、務實又負責任。像他這種年輕人,確實少見。」天嘯誇讚著說。 「能讓你馬天嘯賞識的人並不多,可見這個年輕人必有他獨到之處。」明嬌說。 「坦白說,我捨不得他回金門。如果他真的走了,想再找一個像他這種助手可能很難。」天嘯有感而發地說。 「不過你還是要讓烏番想清楚,若以目前這種局勢來看,一旦他回金門後想再回印尼可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在這裡有一份固定的工作待遇又不差,可以按時寄錢回去改善家庭生活。只要有錢古厝照樣可以請人來修葺,並不一定要他自己回去才能修。」忠志提醒他說。(六十八)
-
匆匆--寫在知命之年前
凌晨的那場雨之後,迴盪於清新空氣中的,隱約是陣陣寒意,剛剛洗滌過的大地,有幾許蕭瑟,這才驚覺立冬已過,再等幾回錯愕,倏忽又是歲末年罄。 不是才開春嗎? 猶記得三月初春,應該有一種春暖花開怡然自得的旋律,但這美好的想望,終究只是天邊的彩虹,美麗又短暫,然後憑空蒸發;年假過後,那些無論如何總是無法歸零的工作清單,是怎樣的逼人就範,即便偶爾偷閒享受片刻悠哉,也就才坐下喘口氣的同時,卻馬上有種莫名的擔憂湧上心頭,懷疑自己是否落了什麼沒趕上截止期限?連呼吸竟然都是提心吊膽的氣息。 於是,認真想著,日子該是什麼樣的節奏? 掛念著心中的後花園,或許荒蕪久了,雜草也在春臨之際冒出頭來淺淺竊笑。問問自己,那翻了半冊的書、寫了幾行的短文以及未完成的謬思,到底有無竟工之日?看來欲收拾卻真的得待從頭,一切亂得可以。禍首是時間吧?隱隱感覺此刻她正在某個角落得意地抿嘴訕笑。 偶爾,想給大腦來點多巴胺 (dopamine),那麼關於時間存摺這類天馬行空的創意,或許就是這幽暗隧道中,遠端亮起的微微光點,說多美就有多美。而「鐘點戰」的電影若真是福音,不知何時可以如願讓人跨越時光築起的藩籬? 然而,歲月自有她的節奏,只是我們一直抓不準而已。 心中一直留著年初一的驚喜。因為隨意走春,不意竟在知名麵店巧遇多年不見的高中同窗,或許是年少模樣依舊,或許網路世界已早早預習當日重逢,總之,歲月漫流並未淹沒昔日情懷。那是陽光終於露臉的正午,我們隨意聊聊告別校園後各自旅程的點滴,同學們在各異其趣的領域擅場,已不復當年卡其制服下的青澀;而那天慢得過火的餐點,正好為這場意外的敘舊,提供了再三延長的理由,至於過時的午餐,比起忽悠二十多年晃過的驚訝,也就顯得不那麼重要了。 同樣的情節,不同的場景、不同的人,卻一再轉動光陰推移的軌跡。總在故人重逢之際,再度落入歲月流逝的無言以對,又一次被殘酷地推回那些年的記憶。 就像那天,老友像一陣風似的忽然來訪,闊別多年卻性情依然如故,只是狂狷不羈中猶見內斂蘊含,一頓飯下來,話多於菜,而意猶未盡的賓主,竟然酒不及三巡,或許留下後勁餘韻,尚待他日痛飲繼之,但是,下次重逢的機緣,或許又在另一個多年以後。 如此,時間總是來去無聲無息,卻總刻劃分明。一個滂沱大雨的周末夜,朋友遠道而來,就在這雨勢繼續的夜色中,熱咖啡悄悄成了冷咖啡,感覺敘舊正要展開卻已近子夜,可見懷舊時光如此易逝,臨去前心繫朋友痼疾「足下」可否安好?而他則笑著反問先生「肩頸」堅硬若石何以致之?我們忽然沉默暗笑,於是,歲月重擔成了中年男子辭窮後,勉強出口的理由,正如深夜時分大雨澆淋的世界一樣,狼狽不堪。 人與時間真的是神奇又特殊的關係,經常是過了才有傷痛感,就像是偶然聽到數十年前的歌,記憶的回溯再度流連當年,歌聲聯結一幕幕過去,這才願意明白,前塵往事早已遠走高飛,而歲月其實不曾為誰停留,她只是默默地走著,數著她自己專屬的節拍地走著。 但是,有時候,也不知是任性還是死心眼,難免追憶似水年華。就像那日,漫步踅過城市街道,莫名的就走向熟悉的廟口小攤,選了相同的位置,彷如那年初相識的情節,分不清是浪漫還是懷念,一路酸甜苦辣,日子就如此這般的走過,最愛的那一碗雜菜麵、那一盤蚵仔煎,卻鮮美依舊不曾走味。平凡,往往是生活最豐厚的樣子,總是讓人甘之如飴。 有一次,難得的火車之旅,列車奔馳於嘉南平原,像子彈般劃過一大片的綠海,時間來到向晚時分,從靠窗的座位望去,深層的雲幕中透著金色的光芒,有那麼幾秒的剎那,天邊的夕陽又探出紅橙橙的臉欲走還留。這如詩的畫真讓人犯傻犯癡,忘了旅程的疲累,也忘了捕捉這瞬間於快門,在那任性沉醉眼前寧靜的片刻,記起孩提時光的單純與快樂,真美! 回憶如潮水般湧來,可以跟孩子們說嘴的故事也益發陳舊,如此這般,兩女兒因為發現他們的老爸有白頭髮而興奮不已,似乎也就不足為奇了。只是,無論如何當事人是絕不承認的,一定要推說是光線或角度的問題,甚至懷疑可能眼花了。妻在一旁看不過去,二話不說,直取白髮撂下,然後冷冷地說了話:都年近半百了,沒白頭髮才怪! 記得,沒有常懷千歲憂啊,也無所謂多情啊,怎麼就早生華髮?一定是庸人自擾惹的禍,要不就是折腰三斗米的貢獻。總算還好,既不是屈原,犯不著憂國憂民,更不是伍子胥,不至於一夜白了頭髮,歲月待我不薄了,好吧,就認了,不惑之年已過,該知天命了。 或許不捨,但讓我們就在這裡道別吧,青春。
-
尋找翡冷翠
背著大型背包在米蘭車站小舖中,尋找一些可以果腹的食物,總得小心翼翼避免將架櫃上的商品碰落。總算拿了一小盒的橄欖螺旋義大利麵和水果茶,上車找到自己的座位,把行李找空隙擠放進去。 雙人相對的座位,對面靠窗坐著一位很像義大利足球明星的男人,滿臉留著刮乾淨的落腮鬍青渣,閉上湖水綠的眼睛小憩。抵達翡冷翠後,男人起身背起背包,露出微笑跟我道別,好像剛清醒的初陽。 幾番輾轉來到翡冷翠的車站,人聲自四面八方擁擠過來,車站外也是人聲鼎沸。畫在筆記上的簡易地圖,實在很難在現實生活道路上辨清方向。依著指示穿越了馬路,看到了麥當勞,循著下一個指示路牌拐入巷子。 街上站滿舔著冰淇淋的男女,來自不同方向的觀光客,以極緩的腳步遊覽這座城市。在他們時而停下來張望櫥窗的新鞋款式,時而駐足在某家獨具氣氛的咖啡店門前,讓背著沉重的行李的我更顯舉步維艱。 然而一會兒指示的路牌就不見蹤跡,靜謐的巷弄淡化了嘈雜的談笑聲,一家華麗的旅館大門飄揚著旗幟,手中的指示也在斷了線的路名中失去作用。走出了寧靜的巷子,又接通到火車站前的大馬路。一旁的公車停車場裡,總算看見幾位在聊天的阿伯,雞同鴨講的問路,未果。 只好又回到車站,過了地下道,一爬上路面時,光燦的豔陽與雜燴般的聲響不留情地傾瀉一身,如鬼打牆般的找路過程,竟感到有些惱人。亂糟糟的交通鬧哄哄的群眾,只感到痠痛的肩膀和全身的濕黏,過於夏天的南義。 不甘心的,又再度對照著手中的說明重新出發。張大眼仔細對照路名,繼續直走不繞進剛才左拐的巷子,小馬路兩邊的街道林立著各樣的店面,最新款式的服裝鞋子和價格不菲的餐廳,侍者與客人同樣忙進忙出。在熱鬧的街道川流的人群中,還是找不到那條街名,只好詢問正在停放腳踏車的女孩。她也摸不著頭緒的幫我東看西瞧,實在找不到後,我只好轉身走回來時路,突然聽見呼喊聲。 瞥見在一旁岔路巷道口二樓的窗口,一位戴著藍眼鏡的男人跟我招手,我訝異的看了四周,真的是在跟我打招呼呢。走到大門前,才發現牆上大大的數字真的是我預定的住處門牌號碼,老闆下樓幫我開了門,熱情的引我上樓。大概是到了先前約定的時間,所以老闆就在窗邊張著眼逡巡,也許在街上背著大行李的東方臉孔,讓熱情的老闆很快就認出我。 住處是一間普通家庭式的旅館,位在這棟公寓的其中一層樓。老闆名叫羅蘭多,熱情的帶我到房間放下行李後,領我認識這層樓簡單的格局。另一間位在廚房旁的小房間,似乎有位客人在裡頭。 小小的廚房裡,廚具應有盡有,我的房間有幾張上下鋪,住宿的第一晚只有我一位客人。羅蘭多為我斟上一杯紅酒,跟我介紹了翡冷翠的環境,原來這條路左右兩邊的路名不同,所以在十字路口的這端與另一頭有著不同的街名,難怪總是找不到位置。 奔波了一整天,幸好羅蘭多發現了我,否則大概就陷入義式的巷弄迷城中。羅蘭多離開後,自己一人待在房間內,可以觀看窗外天色的變化,也可以一探忙碌的街景,倚靠床柱,以無形的網路絲線盤附著遠方的信息。 六個小時的時光斷層,如夸父追日,永遠都保持著無法接近的安全距離舉步移動著。忙碌的傳輸照片與空中談話,隔著時間的河,窗外天色又漸次泛藍,翡冷翠的早涼與清冷如藍色的薄霧,自窗扇緩緩滲進室內。在旅程中些許夜晚,這樣緩慢忘了時間流逝,而被晨光的溫度與乍醒的城市聲響喚起的時刻,總有股奇異氛圍。 我在翡冷翠的第一日,迷失在翡冷翠的巷弄中,不斷的尋找,消失的翡冷翠。
-
梅花詠
白瓣飄金地, 青枝招紫雲。 寒梅幽影靜, 抱素綴明芬。 與大學同學C失聯已久,去年一月曾互傳簡訊,值梅花盛開,借用芳名,依《中華新韻》賦梅花詩。今年一月,梅花又開,依《平水韻》重作。 這首五言絕句押「文」韻;「平仄」格律標示如下:「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金地」是土地的美稱。「紫雲」指瑞兆。「白」字屬仄聲。
-
是不是
是不是相遇以後就要開花結果 冷藏很久的心 是不是相逢以後就要變成陌生 冰封多久的情 又是一個冬夜下起冷冷的雨 冷到心中的日子 又是一個冬夜吹起冷冷的風 冷凍心慌的日子 微不足道的我總想要在一起 擁有天長和地久 輕描淡寫的雲總想四處飄揚 擁抱天荒到地老 遠方的天空總有一顆星星 在等待月亮的光環 遙遠的東方總有一顆心情 在守候花開的美麗 我到底是不是清楚 一個沉睡的心靈如何開啟 我是否已經很了解 一個沉醉的聲音如何重逢 夜已經悄悄的告訴我 明天的朝陽會重新升起 夜已經靜靜的通知我 明天的太陽一樣會燃燒
-
傳說
春色畫坊望眼欲穿 夏荷花香曉妝未殘 秋蟬薄翼鳴聲欲眠 冬梅贏雪三分色豔 冷清鞦韆離人音訊斷 無頭緒思念欲理還亂 等待再續前緣怕摧殘 遲暮歲月髮白倚欄杆 花落如雪紛紛亂亂無人憐 風吹雨打生生死死隨人願 等待滋味酸酸苦苦誰人怨 波折未停歇歲歲年年眷戀 牡丹花開成燦爛火紅的天 奼紫嫣紅開遍盡斷壁頹垣 朝飛暮倦煙波畫船 徒良辰美景奈何天 雋永的傳說為妳重演 感覺很深遠也很古典 現實生活出現夢裡面 年華交付與斷篇零卷 浪漫的傳說只能讚歎
-
【小說連載】烏番叔
而且我還有一個得力的助手,也就是從金門來的那位烏番,無論是帶領漁工卸貨或賣魚,都不必我操心。雖然他讀書不多,給他的待遇也不高,但不管做任何事或算帳,都是一板一眼、有條不紊,待人也相當和氣,跟漁工相處更是沒話說。他彷彿就是我的左右手,缺少他還真不行。」天嘯有感而發地說。 「像這種人要好好地照顧,也要多給他一點錢,好讓他寄回金門養家活口。別忘了,我們的先輩都是從大陸來此謀生的,更要有同理心。」明嬌囑咐著說。 「聽他說,他跟表哥出來時,家裡還有一個結婚不久的老婆,一旦存夠了錢,他就要回金門陪伴老婆、修葺古厝。」天嘯說。 「在印尼謀生的金門人很多,但從地圖上根本就找不到金門這個地方。」忠志說。 「聽說是距離廈門港灣不遠的一個小島,居民務農為生。現在駐守的是一些在大陸打敗仗撤退的國民黨軍隊,而且兩岸已形成敵對的狀態,水路已不通,駐軍比當地老百姓還多。」天嘯說。 「據說金門人以前都是從廈門搭乘輪船到南洋的,一旦兩岸隔絕水路不通,將來如果烏番想回家那該怎麼辦?」明嬌憂心地。 「據說必須先到台灣,然後再搭乘軍方的船艦回金門;不能像以前輪船直接開到廈門港,再乘坐小船返鄉。」天嘯說。 「真是愈來愈麻煩。」明嬌抱怨著。 「麻煩的事可多著呢。從報上看到,印尼政府已決定跟中華民國政府斷絕外交關係,只承認大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往後旅居印尼的金門人,如果想回去的話手續一定會更麻煩。」天嘯又說。(六十七)
-
走過歲月 走過2017
走過歲月,走過春夏秋冬,冬季,這兒的海濱大道依然充溢著活潑的生命力,樹兒蔥蘢,草坪青綠,花兒鮮紅,海水波湧,震盪不息。 冬季,每天傍晚的五點鐘光景,我就全身武裝,出動了。 不畏氣溫的驟降,不怕初冬的海風淩厲呼嘯。這兒勁走和慢跑的,都是熱愛生命的族群。看,雙臂刺滿花紋的、上身呈三角形的、肌肉一股股暴突的洋漢,和他的金髮藍眼的、露著半酥胸和雪白大腿的嬌妻,並肩慢跑;看,六十來七十歲的老伯和老伴,牽著手肩並肩地慢走;看,二十來三十歲的健壯女士,戴著鴨舌帽,背後窟窿伸出的馬尾在風中左右甩擺著、飽滿胸部一騰一騰地跳動而快速健跑著,還有肥胖的女生兩人結伴小跑著………。 春季假日的午後,草坪邊的花熱烈地開放,有美人蕉,雞蛋花和三角梅;躺在草坪上的女傭在撐開的傘下懶慵地午睡;夏季的傍晚,這兒遊人如織,情侶處處,釣魚者在全神專注、自拍者笑容可掬;秋季涼爽,推車讓嬰兒出來曬太陽、吸新鮮空氣的最多,不妨欣賞少婦慈愛憐憫地注視自己誕下的小寶貝的特別神情吧,最動人也最美麗;三兩個小女孩,約莫五歲到七歲的樣子,在踏著雙輪車,排著隊次第飛快地轉著大圓圈,我看得癡了,停下來,想拍下來,轉動的手機鏡頭竟然追不上她們飛快的身影。 冬季的傍晚,我穿著運動鞋,下樓,出動了。 我奔向海濱大道。規律的生活使我精神百倍,有少許創傷的左膝,有護膝保護著,走過碼頭,走過休憩的遮雨社區,一邊走著,一邊看猶是晴朗的高空,雲彩像一團一團的棉花佈滿了,驚人地美麗,一隻飛機徐徐在那裏穿梭而過;華燈初上的時分,天是慢慢變黑的,我看著夕陽躲在遠方尖沙咀一棟高樓後面,將天邊變成一片金黃,當天全黑了下來,維港對岸驟然出現了各種形狀的七彩寶石,一艘又一艘夜遊輪、遠洋大郵輪慢慢穿過海面,頓時讓單調的海面增添了不少熱鬧;在太陽收斂他最後一抹微光後,港島那裏總是有那麼幾棟大廈互有默契似的,向海面放射出五六道紅黃藍綠等光束,令動盪不安的海面猶如波動著魔幻的綢緞。 從碼頭走向海濱大道,從大寬紅磚路走向柏油斜坡道,從夕陽斜照走到萬家燈火,一邊是維多利亞海港的一泓海水,一邊是鋼骨水泥現代建築物的陳列:巨型廣告裝飾的商業大廈、嶄新的酒店………從海天一色走到漫天繁星閃爍;從微有寒意走到渾身熱汗淋漓,汗濕衣衫。這,也是我邊走邊拍攝邊發圖片給文友的時刻,總有很好的回應:「好美」。 兩個多月了,幾十年了,經歷了多少寒暑冷熱,看遍了幾許人事滄桑?從乳臭未乾、沉靜青澀的孩童、走到熱血燃燒、青春激情的少年;從單純的文藝青年走到不寫最累的壯年;也從單槍匹馬、形影相弔的雄性一族,走到與她牽手相攜攀爬虎山的艱難行程,如今步伐放慢了,依然人在行走中。 有時在海濱大道上走著,走到中途,會突然駐步,驀然回首。 回眸來路,驚訝於走了那麼遠,猶如生命一年一年地走,忽然走到了2017年。一年將過,竟然走得那麼快。除了前幾年我們人一年有四分之一時間人在旅途中,今年是行走時間最少的一年。六月,我們參加了東歐團,到了匈牙利、奧地利、地羅利亞、德國、捷克等幾個國家外,其他活動都跟文學活動有關,八月,為了將去年參加第十三屆浯島文學獎獲得長篇優等獎的獎金取回,順便遊覽,我們到了金門一趟。十月,澳門筆會慶祝三十周年,因我又是他們一個文學獎的評審,我和瑞芬獲邀到澳門數日;十月,我被金門文化局通知今年參加「第十四屆浯島文學獎」的長篇《落番長歌》又獲獎,真是喜出望外!不到三個月,十一月我們又第二次赴金門一趟參加頒獎禮;十二月,我和瑞芬獲邀到湖南參加「第五屆武陵國際微小說節」。這些文學活動雖然各只有幾天,但會議和活動都舉行、安排得很緊湊,高規格、高檔次,都在腦海深處留下了難忘的印記。 2017年,「不寫最累」依然是我寫作上至高無上的「座右銘」,還添加一句「又一次新的出發」,前者,令我寫作上「常在狀態」中;後者,用於每次得獎後的自我鼓勵,堵塞了我懶怠惰發作。得獎,只是比較之下,在一定範圍內的被肯定,不值得翹尾巴,不值得躺倒不幹。一切,就從零做起吧!文章我已經寫了不少,書出得夠多了,目前最重要的是要寫得精寫得好!2017年最大的收穫是繼2016年寫成《風雨甲政第》後,又完成了另一部我認為比上一部寫得更好的長篇《落番長歌》;書出了散文集《香港,你好》和小小說集《清湯白飯》,感謝所有為我寫序、寫評和校對的老師。 2017年,我和瑞芬看著小孫女一天天長大,健康成長,到2018年3月她就三歲了,目前已經是聰明、勇敢、活潑、樂觀的一個小女孩了。一年來,瑞芬為協助照顧她付出不少汗水和精力,成為寶寶除了父母外的最愛人物,我也從旁協助。兒女們工作都順利。我們依然沒有請工人,家務都是親手做。每當文字患了「文思堵塞症」,我就開動四肢拖拖地板,「病情」馬上不藥而愈。據說長篇小說是「長壽」的不二「仙丹」,決定儘快試試;單純長壽毫無意義,長壽而分娩出長篇就令人憧憬。 2017年,公司業務有多少做了多少,不強求,也都完成得很好。幾項工作,我的排列依然是健康、家庭、工作、寫作。2016,我病了一場,終於跨過難關,2017,瑞芬病了一場,都無驚無險痊癒了。我們這一對孖公仔,一有小病都互相照顧。我認真地對她說,萬一有什麼,我什麼都會放下,什麼都不要了,什麼都會放棄,全力全心照顧你。 2017年,一切曾經不大友好的人,我們都寬恕了,都不會記仇,只是不願意再糾纏在毫無意義的細節上,所有那些毫無道理的指責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風消雲散。我們看淡、放下、放棄了很多東西,何況那些雞毛蒜皮呢?2017年,那些對我們情深意重的、理解我們的老師、文友、博友,我們始終懷著深深的感激和敬意!罵我們的人我們只是驚愕幾分鐘,而幫助、支援、理解、鼓勵、讚美我們的人我們會記得和感恩她(他)一輩子。 回過頭看,原來我走了那麼多路。來路走著、跑著那麼多人,望前方,西天一片紅,映射得天空中央的白雲泛成奇異的金黃,異象震懾人心。海濱大道吹來的風有了寒意,前方似近還遠,彷佛走不完似的。我知道只要心境年輕,我們的路就還長、還長。 袋裏的手機叮噹響了一下。我看到她傳來了一段歌曲,點開,竟是久違的羅大佑唱的《童年》,我笑了,她知道我喜歡,以前每當播放歌碟,《童年》的畫面,總是出現一對七八歲的男女孩,那女的,綁著兩條小辮子,雙頰有很深的酒窩,樣貌酷似小女孩時期的她。 手機微型下面有一行字:「回家吃飯,菜一流」。 我回眸大道一眼,加緊了腳步,依然從海濱大道返回。 今晚維港有煙花,今晚星光會很燦爛。 走過歲月,也終於無愧地走過、跨過了2017。
-
來到邊界的旅程——記憶的2017
南方的冬天溫潤而庸散 有一種潰散敗落的遺忘世紀 恁光影以藤蔓的速度 一次次攀爬過昨日以及更遠的舊夢 陽光如此奢華美好 情節恍惚得有些虛幻 廣場上跫音喧囂如季節收割般的歡騰 旅人們在歡愉中編織生命的理想 沒有交集的陌地行旅畢竟清冷 我們來到邊界 風與飛鳥都盤旋在無拘的茫然天際 猜臆著誰等在遙遠的那方 然而耳際總是迴盪著 北方 寒冷櫥窗裡夜鶯輕聲啼喚 追憶雪的靜謐與臨海的陰沉冷冽 並反芻年輕羽翼的廣袤與無垠 離開黯然神傷的浪漫與古典 所有瑰麗的幻夢都等待著凋零 像焚後的那束繁花 擁抱著一整個世紀那麼遙遠的體溫 如何才能除卻臨老的悲傷 重返園林裡竄動的繽紛花香與騷息 鬱金香恐怕早已忘卻憂鬱 陶醉在自己綻放的芳華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