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文學
-
打油詩二首
褪色的初戀 回首當年夜難眠,小窗斜倚面壁天。我與明月談往事,星兒笑我罔心酸。流水落花春已去,別將煩惱種心田。此時此刻多珍惜,今朝今夕莫等閑。 雖然已是清淡如水的往事,但我仍回味那時「移椅倚桐同看月,點燈閣各攻書」的,又純又濃的初戀醇酒。 四季謠 彩蝶紛飛無桃紅,蛙鼓驚醒睡芙蓉。菊姿秀發霜寒裡,梅香散放北風中。
-
《連載》小辣椒
雖然尚未輪到小辣椒演唱,但從四面八方投射在她身上的眼光,足可見弟兄們對她熱切的期待。然而,好戲必須留在後頭,始能把這場晚會帶到前所未有的最高潮。坐在她身旁的是既年輕又帥氣的副營長,只見他殷勤地為她倒茶、遞月餅、剝袖子,偶而還低聲地交談著,不知羡煞多少人。儘管小辣椒有異於其他女性的火辣身材和高雅氣質,可是副營長亦非省油燈。他畢業於陸官砲科,三十來歲已幹上少校副營長,在軍中的前途一片看好。尤其是他的父親官拜中將次長,更讓他如虎添翼;而母親則是大學教授,管教雖嚴,卻以開放式的教育讓他自由發展。故此,即使出身官宦世家,但並沒有讓他成為紈子弟或是不食人間煙火的書呆子。無論在中學或軍校就讀,除了學業成績名列前茅,亦是十分活躍的人物,在軍中更深獲長官的器重與部屬的敬愛和尊崇,可說是一位優秀的國軍幹部。而此時與小辣椒坐在一起,讓人眼睛為時一亮,如果能就此配成雙,那還真是郎才女貌呢,難怪全場官兵都投以羨慕的眼光。 當主持人以高亢的聲音說: 「弟兄們,時間過得很快,剛才明月方從地平線冉冉地昇起,想不到現在卻已高掛在天際,而此時此刻,也是我們今晚月光晚會即將進入尾聲的時候。現在,我們以熱烈的掌聲,歡迎最美麗的軍中情人小辣椒,為我們高歌一曲!」 主持人說後,全場隨即響起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直到小辣椒上台始告緩和。 只見小辣椒含笑地舉起纖纖玉手,不停地向四週揮動,而後大方地說:「朋友們,中秋節快樂!」現場再次響起如雷的掌聲。「首先我為大家唱一首時下最流行的《午夜香吻》,希望諸位喜歡。」又是一陣熱烈的掌聲。
-
歡喜重逢─同是落番家屬淪落人
一條新聞引出半世紀的歲月回想…… 昔日金門島鄉,貧窮落後,民生困苦,島民走向海外,「落番」前往南洋謀求發展是唯一的出路。尤其1945抗日勝利後,國情動盪,人心惶惶,許多鄉民便趁機結伴,先後扶持,紛紛落番而去,引起一陣閩風南渡移民潮,一方面規避征軍(抽壯丁),一方面開創事業,希望能改變島鄉的貧窮宿命。 村裡多位宗親即是在此局勢不安期間,滿懷憧憬,落番南洋;1946琴姐父親到馬來亞受雇店員,1947家父去新加坡隨船押貨;年青力壯,離鄉背井,闊別父母、拋下年方二十青春妻小,遠赴他鄉異地求職謀生,赤手空拳,寄人籬下,未來能否前途光明、事業有成,如入汪洋大海,茫茫無可預知。 可是琴姐家尚有祖父母、一位叔叔、二位姑姑;我亦相同有祖父母、一位叔叔、一位姑姑留待家鄉。昔日農家,有人斯有土,有土斯有財,田地多、男丁多者尚可勉強溫飽,而田地少、老弱婦孺者三餐顯然困頓,琴姐與我家即屬後者。但琴姐父親落番後還有斷續匯款回家;猶記得少年時,曾聽琴姐祖父母喃喃指數企盼二位兒子「寄批銀」的日期。而家父卻只少許寄了二年便杳無音訊,下落不明,當下我和琴姐都正是襁褓中嗷嗷待哺的一歲幼兒。 父親離鄉背井,非其所願,留待家鄉的父母妻小,盼望他們衣錦還鄉,所受擔憂牽掛和相思痛苦更與日俱增。在封建保守交通不便的烽火年代,將是彼此嚴峻煎熬和考驗。然二位父親落番後,或許謀生不易,竟一去不復返。終於,琴姐五歲母親離鄉、十歲改從他去,家母於我十歲亦離開家鄉,重建她們的新家,追求幸福;無奈為夫的承諾已令她們年年期待、起疑而喪失信心與指望了。 失去雙親的小孩,在祖父母的扶養下,小時侯要幫助挑水、澆菜、洗衣、燒飯種種農事家事。琴姐十八歲青春貌美,為國軍青年一見鍾情,求助有力人士才說動了保守固執的祖父母,有情人終成眷屬,隨行前往台灣,刻苦成家;相繼我為求學就業也離開家鄉,四處奔波,從此五十年未曾相見。然同村、同宗、同齡、身世相同,其未來造化不得而知,奈因年輕各自事業家庭忙碌不曾往來。惟年歲漸長,若有觸景生情之相關見聞,便會引起自己與琴姐相同際遇背景的連串回憶和想像。 一○二年某日偶見報載:新北市金門烈嶼公共事務協會舉辦「金婚」表揚活動,其恩愛伉儷中的XX英、XX琴,豈不是五十年未見的「囝仔伴」琴姐嗎?這訊息觸動了探尋的好奇而欣喜,立即向琴姐親屬詢明電話,旋即按下區號;可是,「近鄉情怯」,五十年,半世紀了,也許久違淡忘,況且現實社會爾虞我詐,如此唐突冒昧,是否啟人疑竇,疑慮再三而欲語還休。 然沈思片刻,自忖心正無斜,無所畏懼,心動不如行動,遂而打起電話;開始幾句「猜猜我是誰」的試探無解而自我表明後,琴姐竟然鄉音無改,且回說:「我上次返鄉還向你嬸嬸探詢你呢!」剎時如似一抹寒冬暖流,欣喜掀開五十年前相同命運的話匣…….而後琴姐再三邀約相聚。 於是,五月七日便邀同亦是鄰居的宗弟宏同行,由宏弟從台北開車轉往桃園琴姐家造訪。分別五十年,如初次見面,理所必要,本應首選家鄉名產金酒是為真誠,可是身旁欠缺,因而就地取材帶了葡萄酒禮盒,感覺有點失禮。然進入琴姐家,放眼可見熟悉的金酒比我家還多呢;半世紀,出乎想像,若不是琴姐夫婦出來路口迎接,還真會相見不相識哩! 仰望琴姐府上,瑞氣盈門,窗明几淨,幸福溫馨,不勝恭喜讚佩。而我則以拙作「浯江憶往」相贈琴姐,書題:幼年悲情同相似,五十年後相見歡,並說明都屬「龍的傳人」,她年中、我年尾,稱她為姐。其拙作是個人成長過程與島鄉蛻變歷史結合之真實寫照,是烽火歲月的共同命運,悲歡離合、酸甜苦辣盡在其中;且當年少不更事,還將姐夫的名字唸錯,引為笑話,相談甚歡。而宏弟和琴姐毗鄰咫尺,其已故大姐又是琴姐的少年姐妹伴,都是少年離鄉五十年不曾相見,更有好多的年華往事回憶不輟。 尤其客廳裡,貼滿好多兒孫滿堂的全家福照片,充滿恩愛幸福、和樂美滿的溫馨氣氛;懸掛著許多感謝狀、獎狀、獎牌及證書等等,更彰顯琴姐夫婦兒媳熱心公益、服務社會的熱忱。同時瞭解其對諸多早期來台鄉親給予相當之照顧與協助,從而印證琴姐夫婦為人處事之能與德的優異表現。且二年前琴姐被車撞傷昏迷,急救四天甦醒,這也是行善積德上天庇佑的福報。 半世紀,物換星移,人事多變;琴姐父親再婚,雙親健在,三十一歲父女相見,與僑居弟妹常相互訪,與母親不在人間的弟妹鮮少往來。家父落番二年返鄉經廈門兩岸對峙受阻,滯留十年後再婚,六十五歲終其一生,父子無緣見面,與廈門弟妹時相來往,與母親弟妹保有連繫。二位父親少年離家,結果終生無回,相信其中必有許多不為人知的坎坷痛苦與無奈,這是金門島民在烽火貧窮歲月下,落番南洋「六亡、三在、一回頭」的命運結局。而且彼此離鄉後,二位家叔卻都是在工作中意外往生,命運家運何其相似多舛,不禁感嘆唏噓! 午餐,琴姐預訂了知名的客家餐廳,兒媳陪同,盛情招待,未了的回憶移往餐廳繼續追尋,每到彼此生命重要轉折,都有無限感慨、感恩、感動與讚嘆;四小時用於回憶五十年,「杯水車薪」意猶未盡。但天下無不散筵席,謝謝琴姐夫婦的盛情接待,期望今後多加連繫,他日返鄉務必知會相聚。 我們北返,途經平鎮,宏弟邀請順道至令妹家探望及晚餐,這臨時旅程又受熱情招待,國事家事,宗情鄉情,暢談愉悅。八點多回程途中,琴姐來電說,我們回返後,她選擇了書中幾篇閱讀,好像在敘述自己的故事,心有戚戚,非常感動……感謝琴姐的相憐與關注;路是人走出來的,回望今昔你我,希望彼此保重珍惜。 人的一生,際遇不同,造化不同,有數不盡的酸甜苦辣,道不完的喜怒哀樂,各有千秋,各有得失,唯有歷經共同苦難才能「同病相憐」;如金沙退休校長陳麗玉女士父親「落番另一首悲歌」家屬苦楚尤甚,令人同情唏噓而敬佩母親的偉大犧牲。琴姐今日的美滿幸福,印證其年少之獨特思維與明智決擇。五十年後的聚首,正是我追尋暮年歲月總省視而探索未了的記憶;際遇相同、彼此相憶、歡喜相逢,感到無比欣慰。
-
粽夏節時雨紛紛
來到金門念大學已快要邁入第一個年頭,就眨眼之間,一個年就這樣從指縫中溜走了。 來到一個截然不同的地方,經過陌生、徬徨、失措,漸漸習慣、嘗試、逐漸熟悉,到現在慢慢地融入,在這一年之中有著很多的轉變與體會。 春節過完緊接著寒假的結束,拖著行李又回到金門繼續下學期的奮鬥,轉瞬間過了清明,氣溫悄悄地向上攀升,衣櫃裡長袖的地位也逐漸被短袖取而代之。直到春雷開始打得兇,雨也一陣一陣地越下越勤快,而接著,便是端午節的到來。 有點兒小小的遺憾,端午節恰好卡在星期三,一個不偏不倚正中間的日子,怎麼也輪不到彈性放假的時候。沒有放到連續假期,便沒有辦法趁機飛回家過節,心中就有些失落。但有了一天空檔在期末考前喘口氣似乎也是不錯的!可回頭想想,這端午節放假放在期末考前一周是該喜?還是該憂?喜的是終於捉到一天閒暇可以好好補補眠、好好喘口氣,當然心中更是覺得應該好好計劃準備期末考;但憂的卻是這天睡醒可能已經中午了,同學們三三兩兩相約跟著又跑出去吃飯、玩耍、挖蛤蜊之類的休閒活動,累了一整天到了睡覺前才發現原本計畫好的讀書計畫根本沒實行,要唸的進度又往後延了一大截。這是該喜還是該憂啊? 而端午節這天,的確睡了個舒服的覺,但一早醒來卻聽著窗外滴滴答答地下著微雨,發個懶賴一下床卻驚覺這雨怎麼著地越下越大?等會兒可還要趕到校區開系學會呢!一直祈禱著雨快點停,卻像反效果一樣越下越大!時間到了只得硬著頭皮走去校區,這雨下到我都已經穿了短褲而且又往上折了還能弄濕的地步,這天氣真是讓人欲哭無淚啊! 兩個多小時的會議,外頭的雨仍舊一直下。心情正因這雨感到鬱悶,這時系主任告訴我們今天餐廳準備了肉粽好讓大家過節。肉粽!原本一學期只回家一次的我從清明節沒回家後早就放棄過節吃東西應景的活動了,這次一聽到要吃肉粽過端午不由得心情都激動起來。 如果不是雨還在下,而我還要撐著傘、注意穿著拖鞋別滑個四腳朝天,我想去餐廳的路上我可能會雀躍地邊走邊跳吧!看著餐臺上兩大籠滿滿的肉粽,哇!超大顆!跟我在高雄家鄉常吃的那種南部粽好似有些不同。一個人有兩顆可以吃,拎了兩顆沉甸甸的肉粽到餐桌上坐定,粽葉一打開就有一陣濃濃的香氣撲鼻過來,好香!炒過的糯米呈現淺褐色的光澤,和南部粽沒炒過米那種白拋拋的樣子大不相同。好大一顆,而且裡面好多好料,有好幾顆香香甜甜又很完整的大栗子、每一口都會吃到好好吃的香菇、也有增加香氣的蝦米、還加了我在高雄從沒在粽子裡吃過的黃豆,最讓我驚訝的是在肉粽裡包了「滷蛋」!從小到大吃過的粽子都只有包進鹹蛋黃,從沒吃過包滷蛋的肉粽,這新發現讓我很是驚喜。而且廚房阿姨們怕我們不敢吃肥肉還特地改成瘦肉包進粽子裡,每顆粽子裡的肉都好大塊,光看都好過癮!粽子好大一顆,對我們女生而言其實吃一顆就有些飽足,但很多人都把第二顆也一起送進了五臟廟,食慾來了、時間對了可是不管什麼身材和減肥的!況且難得一年一次端午節也更難得能在他鄉一邊過節一邊吃著這麼好吃的粽子! 在金門念書才發現,金門不只是臺語和其他地區大不相同,習俗活動也不盡相同。發現清明節金門不吃春捲而是在冬至吃、冬至放假祭祖先、端午節的粽子和南部有著大大的不一樣。越逐漸了解這個地方,就越發有種逐漸融入金門的依戀感。 這個端午節過地很開心,雖然在學期中每每到了過節就有一種「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感觸,但我在金門念書的日子總是備感溫馨。思鄉之情是在所難免的,但這裡的阿姨、叔叔、老師們都待我們如自己的孩子般細心照料,我想心中的思鄉之情也有些部分是因為感受到他們如家人般的照顧吧!過了一個很不一樣的端午節,卻有著一樣的感動。
-
童話反編─向善
「三隻小豬」裡的大野狼看到三隻胖嘟嘟的小豬,不再猛吞口水、幻想著烤豬大餐,願意卸下他的伶牙俐齒,挽起袖子,十分熱忱的幫忙設計藍圖,提供堅固的建築材料,鼓勵三兄弟共建家園,甚至提議大家齊心協力打造一座幸福的城堡,作為高齡年長者的「大同之家」。 「白雪公主」的皇后後母,化身成溫柔美麗的天使,親切的向「賣火柴小女孩」招呼,大方的獻出她的寶貝魔鏡,精心的幫小女孩整裝打扮,並且在皇宮裡為她慶生。此時,皇宮裡滿是街頭無家可歸的孤兒,大家不分彼此的都是座上的嘉賓。 「快樂王子」是名副其實的快樂王子,慈善大使燕子在冬季來臨前一一完成任務,住在街角久病的小男孩不再奄奄一息、等待死神的召喚,因為「怪醫黑傑克」及時伸出援手,與病魔展開一場生死的拔河賽,最後贏家就是披著黑披風的帥氣神醫。 「巨人的花園」裡,永恆的春天是造訪的客人,滿園的繽紛花朵開得十分熱鬧,毛毛蟲徘徊在花間,遲遲不肯化成翩翩起舞的蝴蝶;勤勞的蜜蜂也穿梭在花間,沒有時間擦去嘴角的花蜜,孩子們不絕於耳的笑聲,已經填補了巨人內心的寂寞。 「為善造福是為了使天下祥和、利樂人群於永恆,只要人人肯發這念心導人向善就理,就能做到。」請不要吝於付出,涓涓細水也可以匯聚成河,社會需要你我的那股向善力量,願您將善心化作行動一起來做。
-
雨中的燕子
天晴時 你三番兩次 從門前穿梭而過 無疑地 這是表演你的飛行「特技」 只是在 傾盆大雨的時候 你仍然 那麼勇敢地 冒雨飛行 難道你是「急著」要尋找伴侶 還是要為人間 散播 風調雨順 快樂的「喜訊」
-
《連載》小辣椒
17 時光匆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又降臨在這座歷經苦難的小島。秋節那晚,住在村郊的駐軍,幾乎都會在營區舉辦夜光晚會。為了敦親睦鄰、軍民同歡,部隊長總會透過村里公所,邀請幾位婦女隊員參加,以增添歡樂的氣氛。當然,村里公所遴選的女隊員,除了端莊貌美外,也必須會唱幾首歌,甚至還會跳點舞,才能達到軍民同樂的歡悅效果。副里長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小辣椒,其美貌不在話下,歌聲更如出谷黃鶯,甚至還會跳點舞、扭兩下。曾經有金防部某高官看過她的表演後加以遊說,準備把她羅網到康樂隊當隊員,可是小辣椒卻沒有意願。 那晚明月皎潔,微風徐徐,五位婦女隊員在副里長陪同下,來到由砲兵營駐守的營區。操場四週早已坐滿了官兵,桌上也擺滿著柚子和月餅,當一行人由營長陪同進場時,隨即響起一陣熱烈的掌聲,而後由一位弟兄領頭高喊:「小辣椒!」在座的官兵馬上拍了三下手來呼應。形成一股「小辣椒,拍、拍、拍」,「小辣椒,拍、拍、拍」的有趣畫面。如此的情景連續好幾分鐘始告結束,小辣椒受歡迎的程度可見一斑,其他隊員則相形見絀。營長、副營長、營輔導長更是樂得哈哈大笑。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今晚的夜光晚會就從此刻開始,熱鬧的氣氛不言可喻。 營長簡短致詞後,由一位字正腔圓的少尉軍官擔任主持人。首先由十位弟兄拿著鍋碗瓢盆敲敲打打、說說唱唱,也是部隊小型康樂競賽經常出現的兵演兵,而後再穿插婦女隊員的獨唱,最好的節目則留在最後,也是俗稱的壓軸。弟兄們既吃柚子又嚐月餅,而雙眼則緊盯著表演者。尤其每當婦女隊員出來演唱,更觸動著他們的心霏,除了掌聲拍紅了他們的雙手,再來一個、再來一個的尖叫聲也喊啞了他們的喉嚨,讓今晚的月光晚會沒有冷場,讓現場官兵歡娛的情緒達到最高點。
-
兒時貧乏年代的通訊
某年某日,一位師大附中退休的老師嫁女宴請,由重慶國中調往附中任教的老師特地安排同桌,其中有位老師向我要手機號碼,我說尚未使用手機,一位王姓老師立即起身要與我握手,原來他也是「現代中的古人」(無手機族),另位姜姓老師則是從不開機,除非有人事先預約,也是「似有若無」,這些是現代社會中的特例,因為沒有手機的人,已成社會中的「稀有動物」。 日前有則新聞:使用手機的人,每天睡前醒後最常做的一件事就是「看手機」,手機已然融入生活之中,而成日常必需品,現代的青少年更是手不離機,車上路上、隨時隨地,所見之人,不是講手機,就是玩手機,「低頭族」儼然已成新興的族群,沒有手機?不可思議,無人置信;沒有手機?已非我類,常遭排斥,甚至有人已有生活不下去的感覺,新新人類在享用新時代的產物之餘,難以想像以往的年代是如何聯絡通訊?不妨聽我道來: 一、烽火家書抵萬金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離鄉來臺的戰地兒女,對於杜甫這句五言律詩,多少體會一些,父親隻身來金執教,怎奈一水之隔,竟與祖母永世分離、無法相見,時代悲劇,難以預料,當隻身來臺求學時,尚是兩岸強烈對峙之期,每在思鄉之餘,多了一份掛慮與擔憂,深怕如同父親,「回不了家」,當年我固定三天寫一信回家請安,父也固定回我一封,每奉家書時,在我心中的感覺珍貴得可以抵過萬兩黃金,一方面表示家鄉平靜無事,一方面得知父親病況穩定,讓我糾結牽掛的心情稍獲釋懷。 二、緊急事故打電報 當年臺金兩地,電話不通,也無電話,平常通訊,全賴書信,由於書信緩慢,往往緩不濟急,若有急事相告,唯有至電信局打電報,電報以字計價,故而力求精簡,當我讀師大時,自金來臺準備大三的註冊,頃接家中拍來電報,內容是「父病危,速回」,簡短的五個字,已經透露出噩耗即將降臨我家,頓時悲從中來、泣不成聲,這是我在臺首次接到的電報,也是最悲痛的一次;當然喜事也有人拍電報,例如結婚或生日賀辭,也可用電報專程致賀。 三、託人帶話成風尚 電話者,以電傳話也。在無電話之前,識字者多以書信便條傳話,文盲者只能託人帶話──「拜託,回去之後,請轉告某人…」,類似這般千拜萬託的話語,時有所聞,農村社會,早已蔚為風尚,託人帶話,算是最便捷最省事的一種方式,想起母親說的一句金門俗話:「寄錢會減,寄話會加」,的確,所寄之話,轉口之間,有些逐漸淡忘,有些加入己意,為了聯綴成文,或增或減,往往已失原意。 四、滿腹離衷盡傾訴 早年文盲普遍,不識字者居多,在交通不便、沒有電話的年代,生離如同死別,因而餞行與接風顯得特別重視,藉著餞行告辭話別,也藉著接風傾訴離衷,看昔日遠嫁久別的女兒,一回娘家,千言萬語訴不盡,或是滿腹委屈盡傾吐,今日已無這種現象,由於電話的進步與普及,人與人間,感覺沒有空間的距離與隔閡,分隔再遠的地方,隨時皆可以電話互通聲息,聞聲如見人,彿彷在身邊,今人已無離衷可訴,因為要訴的話,平日已然「分期付款」,「傾訴離衷」已成歷史名詞。 五、登門求問最快速 沒有電話的年代,不論請教政府機關或是查明任何事情,務必親自出馬請人代勞,無法一通就通,頗為費時費事,父親擔任何浦國小校長時,學校尚無電話,學校與各機關全賴公文互通訊息,一些公文之外的事情或是急需回覆的要件,全要專人登門處理,這也是最直接快速的方式。 六、親師聯繫唯跑腿 早年學校沒有電話,一般家庭更無人有電話,親師之間的聯繫全賴雙腳跑腿,倘若學生有事沒來,除非家長專程來校說明,否則無法得知原委,一旦學生在校發生緊急事故,也要到處找尋學生家長的下落,這樣的年代,今人也是無法想像。 七、事前約定重然諾 有了電話之後,凡事皆可事前通知與提醒,也可臨時修改或延期,早年無此便利,事前的約定,無論時間之遠近,務必牢記在心、遵守承諾,因而前人特別重視「誠信」二字。試看〈後漢書〉記載:「張劭與范式,二人並告歸鄉里,乃共剋期日,(二年後拜訪),至其日,巨卿(范式)果到,升堂拜飲,盡歡而別。」「二年之別,千里結言」,范式一諾千金,值得後人效法學習。 八、兒時玩具傳話筒 兒時雖無真電話可用,但我們已有想用電話的欲望,我們用兩個空鐵罐當話筒,上下蓋子挖空,其中一端貼上薄紙,薄紙上以細線繫往一小截火柴棒,而後連接到對方的話筒,一邊對著空罐發話,另一邊耳朵緊靠空罐接聽,聲波透過薄紙上的震動,穿過細線,而後傳送到對方的話筒,這就是我們自製的傳話筒,當然這種玩具只能近距離使用,距離越遠,聲音越渺茫。 九、全村共用一電話 早年無人有電話,後來逐漸進步到村里辦公處設有公務電話,那時即已感受到便利與神奇,整個浦山村只有一台電話,百姓亦可借用,但是只能島內傳話,若有急事相告,村公所會廣播對方前來接聽,算是一項便民利民的服務,當年的電話,無法直撥,需由總機轉接,印象最深的總機稱號是「裕民」與「西康」,若是不同鄉鎮,則要經轉兩個總機,而後再接到指定的村里辦公處,有時尚未接通,即已斷訊,或是總機占線,無法轉接,為了打通電話,經常花費不少時間,但是無人抱怨,因為比起沒有電話的年代,已是方便多了。 十、戰地功臣通訊兵 早年金門的公路,左右兩旁開闢未加蓋的泥土排水溝,溝側繫著整束裸露的電話線,由於處在戰爭時期,電話線每遭炸斷或是風雨摧殘,以致電話斷訊不通,經常見到通訊兵背著袋子,沿路檢測維修,即使在「槍林彈雨」中,他們仍然冒著生命的危險,執行任務,真是可敬可佩,稱得上是戰地通訊的功臣。 從沒有電話到一村一話、從一家一機到人手一機、從轉接到直播、從有線到無線,數十年來電話的轉變與進步,著實令人不可思議,凡我同輩鄉親,對於這段變遷過程的快速,感受最為深刻,無不同聲發出讚嘆!
-
理直氣和最圓滿
人世間日常生活每一個當下裡的應對進退之道,在在體現著此人的心性脾氣涵養與氣度及器識之深淺不一的「內」蘊「功」力。 那日,在一化石館我目睹聽聞了一起「意外」的遊客對答之言。 化石館裡一群遊客們正一個個伸手觸摸著開放式擺置著以方便讓遊客們能親眼細看、親手撫觸感受那化石質感的堆疊化石。(館方不同於其它展場之處,在於將不可觸摸的化石則擺放在玻璃櫃裡,要讓遊客親手觸摸促其了解進而認識不同化石的區域則採開放式的放置方式。) 當前一批遊客東摸西看完這開放式區域的化石而轉進前一區時,有位小姐正舉止優雅且神韻祥和的端凝著手中所觸摸著的「開放觸摸」之化石時,一旁突然間響傳轟竄而來一中年男子躁烈剛硬的暴吼聲:「小姐,那化石不可以這樣摸!」 短短的幾個字句,音量卻吼叫得讓旁人甚覺,粗暴極了的怒叫聲。 看來,這男子該是個「有正義感」(一般展館都禁止遊客觸摸展品)卻不了解「實況」(此館設有開放觸摸區)而個性剛強的躁急男子。 「喔,對不起。對不起。這不能觸摸嗎?我是看前面那些遊客都在伸手『體驗』,好奇裡,我也就跟著摸摸看這『開放觸摸區』的化石的。很謝謝你的提醒喔。 但是,你這麼暴烈的粗吼聲,萬一遇到的,是一個有心臟病的人竟因此心肌梗塞而猝死,那就慘囉。」 一旁的我,目睹著ˋ聽聞著那神態舒徐靜謐的小姐正口吐蘭音著柔柔雅雅的對這暴烈男子說明著。 而,就在此時,有一中年女子該然是聽見那與她同行而來的這男子之前的粗吼聲及這舉措幽雅女子的回應對談而甚覺不安神情暨歉意情懷般的看著那莫名被粗暴聲兇吼的女子,一邊直往那男子身邊湊過去,慌張著跟他說,這裡是開放區,剛剛我們都有伸手去摸化石啊,怎麼不能摸呢?你不分青紅皂白對人家兇吼得那麼大聲要嚇死人啊?今天你要是遇到一個跟你脾氣個性一樣剛烈的人,你不被人家兇才怪……。 但見那男子霎時間,青筋暴怒的臉,漲得通紅極了。 「那男子的出發點並無惡意,但不清楚展館實況的他在措辭表達上過於理直氣壯。 自認為自己理直而氣壯得對人毫不容情的氣怒指責,在自知理虧時,往往,將會因果自受致使自己騎虎難下般的窘境不堪極了。」一旁的我,眼觀,心想著。 爾後,則見那男子一臉倖悻然的跟著那對他「說教」的女子走往另一個展館。而那柔言以對的女子仍是一派舒徐悠緩的細細「鑑賞品味」著館中的展品。 「在遇事對境時,若能有理直氣和的涵養內蘊,將可避免掉很多無謂與無明的人我執擾紛爭。而聖經箴言:『回答柔和,使怒消退;言語暴戾,觸動怒氣。』所言甚是啊。」一旁的我,尋思,再,尋思。
-
破碎的愛情
在航廈貨運站拖運行李處,有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背影,讓我憶起他和她那段婚外情,最後他徹底輸了自己、愛情、友誼。 她是他的初戀情人,青澀的愛情來的短暫也很快結束。時光飛逝多年,在邁入社會之際,她因未婚懷孕而結婚了,嫁給一個職業軍人,婚後也幸福的生了一雙兒女,先生駐外工作假日才回家,照顧子女的重責都落在她身上,心難免寂寞,需要人陪,而單身的他,正是最好吐口水的對象。 他是她的最喜歡的男人,他沒有英俊的外表,有的只是酷酷的冷漠,就是會吸引一些人想靠近,她就是最好的例子。從事設計工作的他,常有做不完的案子,上頭的長官壓力,一個人北上工作的他與她都需要人紓解心情,自然的走的愈來愈近。 生活裡,我發現她常穿他的大件T恤,背他的包,她說是他借她的;而他也常有便當吃,菜格裡滿滿的菜,他說是愛心便當…一些零碎的事拼湊起來,現在想起來是如此可笑,當時的我怎沒即時發現,而去阻止這一段錯誤的愛情呢? 直到有一天,他打了一通電話問我是否和她聯絡?!電話裡的他是如此又氣又急的,瞧他的心急我便心急打電話給她?可是傳來的是:您播的號碼是空號;接著幾次他不斷的在深夜打電話給我,一直問我很奇怪的問題,要不就要我請她和他聯絡,進而也影響了我的生活,透過些朋友取得她的新電話,我要她要有什事請他們好好處理別在影響我了,從她口中我才證實,他們曾經有一段感情,直到被家人發現時,她提出了退出的要求,而他不能接受事實,總是哭哭啼啼的,用盡千方百計要從共同的朋友著手得到她的訊息,他因此有一些憂鬱狀況,直到我坦率的表達我的困擾我才脫離了他們,和他們友誼也逝去了。 再一次見到他是事隔多年了,從朋友那得知,他一直無法面對事實,責備她的無情。在愛情裡,他們都錯了,再責怪也是多於,她順利的回到家庭,他卻遲遲無法從深洞裡爬出。 為何愛的那麼痛苦 這一次他們都該清楚為何愛的那麼痛苦 這一次我很清楚你要的是他的幸福 祝你永遠 永遠 永遠的幸福你要的是他的幸福 而我只是你生命必須走過的一段路我很清楚 我祝你永遠幸福我祝你永遠幸福 我祝你永遠幸福 祝福大家永遠的 永遠的幸福~為何愛的那麼痛苦 這一次我很清楚你要的是他的幸福 祝你永遠 永遠 永遠的幸福你要的是他的幸福 而我只是你生命必須走過的一段路我很清楚 我祝你永遠幸福我祝你永遠幸福 我祝你永遠幸福
-
吻‧蚊
妳,徹夜未眠。 徹夜,在我耳邊細語纏綿。 一整夜的溫存, 妳在我身上印滿那愛的印記。 當妳正幸福地依偎在我身邊, 憤怒的目光刺穿我倆, 重重地一個巴掌摑來, 下一秒妳便倒臥在血泊中。 多麼大的風險,我親愛的情婦啊! 每一次的溫存都抱著生命的危險。 妳,我生命的危險。
-
《連載》小辣椒
「真正的友情是建立在相互瞭解和包容。我是一個直性子的人,一旦你有錯,我會馬上糾正你,而不會記恨在心,這點你必須瞭解,因為我早已把你當成知己。認真說來,我並沒有幫你什麼忙,所有的一切完全是你努力換取而來的成果。我只不過是順手推舟而已,千萬別記掛在心。」 「不,我之能有今天,完全歸功於妳的拉拔。要不是妳透過關係幫我引薦,憑我的學歷和能力,豈能在那麼短的時間,由工友升上雇員。」 「其他的不必多說,你後續還有一段長長的路要走,趁著我還認識一些人,你必須把握住機會,誰能先佔到缺,誰就是贏家。」 「可是我並沒有資格。」 「你不是說你們科裡有一位辦事員,普考連續考了幾年都沒考上嗎?可是他是憑什麼幹上辦事員的,不就是靠關係嗎?既然有人能靠關係佔缺、升官,你為什麼不能呢?至於考試方面,如果能通過普考那是再好不過了,萬一不行,只要佔到缺,過幾年依然可以參加詮敘部在金門舉辦的公務員詮敘考試。聽說這種資格考,比普考容易多了。縣政府許多職員都是因此而取得正式公務員資格的。」 「原來這樣啊,難怪有些人的學歷只有小學畢業或初中肄業,而且有人已幹上科員或股長了。」 「戒嚴軍管雖然造成居民諸多不便,但公家機關任用的並非全是退伍軍人,很多有關係的鄉親也蒙受其利。如果因此而取得正式公務資格,除非犯法,要不,將是一個鐵飯碗。不僅會受到應有的保障,也是人人羨慕的職業,比起種田,簡直強上好幾倍。雖然在奮鬥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荊棘,但別忘了,風雨過後,一定會出現美麗的彩虹。」 「王美麗,我能瞭解到妳對我的期許。我會加油的。」 黃大千說後,小辣椒以一對深情的目光凝視著他,兩人是否會因此而碰撞出熾熱的愛情火花?還是純粹站在朋友的立場相互鼓勵?如果沒有各自的盤算,那是不可能這樣的。然而,若依小辣椒的條件,會愛上家境與身分與自己相差甚遠的黃大千嗎?而自卑感甚重的黃大千,敢主動地去碰觸愛情這個區塊嗎?即使往後什麼變化都有可能,真正的愛情亦難以用世俗的眼光來審視,一切就交由無情的時光來告訴我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