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文學
-
挑戰極限
魏坤福在一大堆朋友慫恿及鼓勵下,雖然有點心動,但是,低頭瞧瞧自己那隻右腳,雖然跟左腳一樣,同樣穿著半雙皮鞋,而裡面原本屬於自己的腳掌,卻因一次車禍中被醫生血淋淋切除,換上義肢,出院後右腋下總是離不開一隻柺杖,走起路來一擺一擺的,自己總感覺見不得人、是殘缺的蹩腳貨;從此以後,大約已有一年半載光景,幾乎很少出門,整天躲在家中。一些好友三不五時前來探望、聊聊,一旦有人提議邀其出外走走,魏坤福不但蹙額深鎖,眼中更流露出一股令人毛骨悚然的無奈,讓人不寒而慄;不需要出口拒絕,從表情中就可端出魏坤福內心的那份無法表達的沉痛與懊惱,好友也不敢再多加勸說。 是去年春節前的一個傍晚,魏坤福開車載太太到金城購買年貨,時值冬令時刻,才下午六點多天色已相當昏暗,魏坤福開啟近光燈,以不到60公里的速度前進,接近鎮西路段轉彎處,迎面一台白色跑車大燈射著魔鬼燈光,相當刺眼,並且跨越雙黃線飛快駛來,魏坤福驚嚇中本能的將方向盤朝右一轉,整台車撞上路邊的一株大木麻黃樹,醒來時發現自己躺在醫院的病床上,手腕吊著點滴,右腿有些僵硬,麻麻的不聽使喚。 魏坤福左手用力撐著整個身軀,想起身看看究竟,但總感覺使不上力,全身好疲憊;雖然意志力想爬起,但經過三番兩次的掙扎,病床一陣搖晃,趴在床沿睡著的女兒驚醒過來,看著父親動來動去,內心好高興,叫了起來:「爸!您終於醒了!」 「怎麼回事,我為什麼會躺在病床上?」魏坤福好納悶。 「您昨晚載媽到後浦買東西,在鎮西那邊撞上大樹,被救護車送來急救。」 魏坤福一聽,憂心如焚問道:「那媽呢?有沒有受傷!」 「還好,媽坐在後座,只是一點皮肉傷,縫了幾針並上些藥後,已無大礙;雖然,媽堅持要守候等您清醒,卻熬不過哥的勸說,已先行送媽回家休息。媽說,您醒來時一定要馬上撥電話通知,媽要趕過來,不然媽不放心。」女兒一面詳細敘述著,一面撥手機回家告訴爸醒來的好消息。 魏坤福車禍中右腳腳踝嚴重受創,無法醫治縫合,經家屬同意切除一截,還好並未傷及其他內臟,住院十幾天便回家休養,醫生囑咐說,不要碰到水,也不可過度動彈,但要記得按時服藥,一個月後再來切除石膏。 魏坤福總算復原得很快,石膏切除後傷口未再發炎,三個月後裝上義肢,從此以後,除了獨自懊惱、嘆氣外,根本不想出門,家人及親友均非常憂心。 這一次,一大堆朋友你一句我一句的,並指出世界上某某殘障人士如何渡過難關、如何克服障礙,不但琴棋書畫精通,泳渡、登高、滑雪也行,這一說激發了魏坤福不願服輸的本性,終於點頭答應,定於本週末從斗門古道登山,經倒影塔、毋忘在莒、海印寺後由蔡厝豆腐古道下山。 八人分乘兩台轎車於週末上午七時四十五分走高陽路轉產業道路抵達斗門古道登山口,下車後魏坤福仰頭看看太武山,雖然標高才253公尺,如果在未受傷前,那根本是小事一樁,而目前,自己卻比別人多了一隻腳,而且山路曲折蜿蜒、迂迴崎嶇、高低不平,能上能下嗎?魏坤福又猶豫不前、躊躇著。大夥深怕坤福又臨時變卦,失去能大膽走出戶外之機會,便勸的勸、拉的拉,硬把坤福推進國家公園金門管理處矗立的「太武山古道登山口」內,魏坤福當然能體會大家的用心與好意,也就不再堅持,試著往前邁進,心想,如果真的無法上山,再回頭也不遲。 八點整,大夥開始登山,起初還算好走,才十五分光景,已爬了近兩百層階梯,到達一條木棧道,稍作休息後整隊又開始前進。 魏坤福右腋下用力夾著柺杖,小心翼翼的踏上每一層石階,大夥就像保護國家元首般的部署,前後左右的跟著,但卻又怕傷了魏坤福的心,若即若離,用盡心機、有意無意的靠近、躲閃,因為絕不能萬一,如果一閃失,那後果不堪設想。魏坤福當然知道大家的用心與好意,停了下來,開朗的說:「靠近一點吧!不然讓我跌入懸崖那不粉身碎骨才怪!」語氣顯得有些抽搐,眼眶已忍不住滴出淚來。 為了分散魏坤福的緊張情緒,鬆懈緊繃的神經,大夥一邊走一邊天南地北的聊著,從幼時玩伴的淘氣、作怪到求學階段的惡作劇,以及結婚喜宴中的鬧新娘等等。時間就像跑馬燈般閃爍往昔的一幕一幕,而腳程也隨著跑馬燈般的有快有慢,走走停停。 走完國家公園金門管理處施建的兩百二十四塊大小石階,開始進入原始高低不平的古道,崎嶇的山路處處充滿危機,坑坑漥漥的路況更形險象環生;整隊將步履放緩,全神貫注的登高,勇伯更伸手扶著魏坤福的左腕,阿胖也在前方引導,老六緊貼背後,深怕魏坤福不慎跌倒…… 阿胖指著左邊的石塊道:「你們看,快到鄭成功觀兵奕棋處了!」,大夥停了下來,魏坤福感覺一股如鉛般的疲憊湧上全身,右腋下有點疼痛,喉嚨非常乾澀,喝口水,瞧瞧那高大直立的松樹,野籐繞著樹幹往上攀升,一種勇往直前不畏艱辛的態勢爬上頂端;屹立不搖的岩石下,小草也在艱難狹窄的縫隙中拼命的活下去,抬頭往上看,一隻喜鵲正在用嘴啣著一枝枝細草築著巢,大地一切都是那麼熱愛著生命,不畏風雨、不被擊倒,追求著明天活著的希望,魏坤福心中有種想嚎啕大哭的衝動。 終於到達『倒影塔』,塔下一塊大岩石刻了些字,魏坤福坐在石板椅上,細心的觀看:「金門建縣九十週年暨世界金門日宣言---金門固守閩南天險 致以歷史兵燹 數承戰禍 唯吾先民累世胼營 爰得人丁不滿百 京官三十六 海濱鄒魯 譽載華表鬱鬱蒼蒼 黍禾酎足 斯逢建縣九十週年慶暨世界金門日『戰爭無情 和平無價』島內島外匯聚無數金門人的感懷與希望 興思歷史過往 勾勒來年願景 讓兩岸認識金門 讓金門走出世界 謹此宣言 ……..」,民國九十四年的願景,多燦爛的藍圖。 進入天然石洞內,就是所謂的鄭成功觀兵奕棋處了!出洞後朝毋忘在莒往海印寺膜拜觀音菩薩,祈求平安幸福。 所謂上山容易下山難,魏坤福強忍著右腋下的疼痛,柺杖夾得更緊,腳步踏得更穩,在大家的幫助及攙扶下,走出元碑,走完百二階,沿路上發現有心人士自行用紅色噴漆噴上前進箭頭,指引方向,真是善舉,值得欽佩;登山隊伍歷經將近四個小時時間,路程中雖然百般驚險,艱辛萬分,但在同心合力及步步為營下終於到達蔡厝村內。 走完全程,魏坤福眼角閃著淚光,緊握著大夥的手,語音顫抖的說:「你們都是我的恩人,也是我最大的精神支柱,你們的用心坤福將永存心底,今天能挑戰極限,會成功,全是大家鼓勵及協助的結果;從今而後,我要做一個殘而不廢的人,勇敢的走出戶外,瀟灑的走向人群!」,失落一年多的笑容終於又綻放在魏坤福臉上。 魏坤福笑得好燦爛,大夥也笑得很開心………
-
膽小鬼
在我小時候,上戲院看電影是一般人最重要的休閒娛樂。那時金城鎮有金聲及金城兩家戲院,雖然在家家戶戶有了電視、錄放影機後,兩家戲院就漸漸沒落而吹起熄燈號,不過在這之前,在市場賣菜的母親就經常特地提早收攤回家,帶我一起去看晚場電影,母親只帶我去,一方面是有個人作伴;二方面是我還小,不用買票就可以進場。 母親看電影很隨興,她只記鎮上唯一兩家戲院的放映時間,又以哪家的放映時間最接近她的收攤時間,就看哪一家,並不在乎演些甚麼。不幸的是,母親成為超級影迷的時候,正巧遇上鬼片當道,加上那時又沒有實施電影分級制度。所以,我就這樣跟著母親看了用長長黑髮遮住臉,穿著一身白衣飄在半空中,兩手直直向前伸,拖著顫抖的低沉嗓音說「還─我─命─來─」的中國女鬼;看了穿著正統韓服的女貴族冤死後,附身在貓兒身上尋仇的惡靈貓;看了笑容詭異,雙眼直勾勾的看著觀眾,令人不寒而慄的日本女鬼;也看了被下巫蠱,死狀恐怖的泰國倒楣鬼。尤其中國鬼片喜歡總配上淒厲的長長抖音,以達到魔音穿腦的特效,不知嚇壞多少可憐的小孩。小小年紀的我,就常被嚇得遮住雙耳,躲進戲院狹窄的座椅子下,卻怎麼也逃不掉那刺耳的鬼哭神號。 原本看電影是件快樂的事,但有好長一段時間,都流行演些恐怖刺激的電影題材,也因此把我這個小跟班變成十足的膽小鬼。一次又一次鬼片的洗禮,非但沒有讓我變得堅強勇敢,反而對「鬼」種下難以磨滅的恐懼。 隨著年紀漸長,國中時期的我儘管已成為全家最高的女生,可惜膽子並沒有隨著身高有所長進。那段時間,母親帶著我們五姊妹租了一間四合院的偏房,約莫四五坪大小,中間用木板隔出一房一廳。母親的床是用一條木板搭的單床,我們五姊妹就湊合著,用四條建築工地的長木板搭成大床睡,這樣的「緊密關係」可是正合我意,因為睡覺時左右邊都有人,真的太有安全感了。這間小房,除了一扇木門,再就是緊鄰母親床邊,一扇裝飾木條的小窗。 一晚,全家人都要去看電影,只有我不去,因為我學聰明了,一問清楚又是放映鬼片,就立刻決定退守在家,結果,她們真的狠心丟下我一個人留守空蕩蕩的房間。我迅速鎖上門、拉好窗後立刻緊鑽進棉被躺好,只留下頭上亮晃晃的大燈。少了姊姊們的空間顯得特別安靜,連天花板上的老鼠們也提早結束舞會找周公去了。我閉上眼睛,努力想敲開周公深鎖的大門,可腦海中浮現出來的竟是吊死鬼的倩影,她閉目養神,在半空中吐著紅紅的長舌頭悠悠晃動著。我緊緊閉住雙眼,抓起棉被蒙住頭,蓋得嚴嚴密密的不透一絲光線進來,可是腳卻突然覺得涼颼颼的,想到萬一冒出來一雙慘白的手抓住我的腳,一路把我拖進地獄怎麼辦?我突然全身發冷,每一根汗毛都高高豎起進入備戰狀態,雙腳立刻縮進棉被裡。 我在棉被裡弓身側躺,以確保身體的每個部位都安安全全的躲在棉被中,儘管沒多久,我就熱得渾身冒汗,活像一隻煮得通紅的大蝦子,也只敢縮在棉被裡一動也不動,傾聽時鐘滴答滴答,唱著永恆不變的曲調。我不敢掀開棉被看時鐘的腳程到了哪裡?就怕看到不想看的東西,只覺得一個半小時過得好慢啊,他們到底甚麼時候才會回來?萬般無奈下,只好開始在心中數羊;等小羊塞爆農場後,就改唱「正氣歌」、「滿江紅」壯膽;當充滿正氣的歌唱到自己都聽膩了以後,又在心裡專心一致默念「阿彌陀佛」,幸好佛祖保佑,最後我就在菩薩護佑下迷迷糊糊地睡著了。 朦朧中,我感覺到被甚麼東西戳了一下,又隱約聽到母親喊我的名字,我張開眼睛,發現自己仍然保持著大紅蝦的姿勢,只是渾身痠痛,人也累極了。我看到胸前一根扁擔又戳了我一下,順著扁擔的那頭看去,只見生氣的母親正拿著長長的扁擔從窗外伸進來戳我,天啊!旁邊還聚集了一群看熱鬧的鄰居,七嘴八舌的問:「醒了沒有?醒了沒有?」母親看我有動靜了,沉聲叫道:「還不去開門?」我紅著臉,火速跳下床衝去開門,鄰居們看沒戲唱了,也各自散場打道回府,臨走還不忘興味盎然地討論劇情說:「真好睡,扁擔戳那麼久才叫得醒。」唉!這下要被人家笑很久了,真是丟臉丟到國外去了! 母親和姊姊們疲憊地走進門,你一言我一句不停抱怨:「你也太好睡了吧,我們敲了老半天的門都叫不醒你,倒是把鄰居給叫醒了,幸好媽媽發現窗戶沒關緊,想到去跟鄰居借扁擔,戳了老半天才把你給戳醒,唉!你怎麼那麼好睡啊?」唉!我也一肚子的委屈,但是能說什麼呢?總算是體會了「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的滋味,這時候如果再說出因為怕鬼,才會把自己弄得精疲力竭、昏睡不醒,只怕正好幫笑話加料呢,還好,這件插曲並沒有被傳誦太久。 長大後仔細想想,我好像一直沒有跟母親反應過,看鬼片會讓我嚇得魂飛魄散的事。我想,如果早早跟母親坦白,應該就可以停止「第三類接觸」吧。有鑑於童年那些恐怖經驗所造成的慘痛遺毒,在自己當了媽媽後,凡是會造成孩子心理恐懼的電影、卡通、書籍,我都從嚴把關不讓他們接觸,也鼓勵孩子們把心中的恐懼說出來。老天保佑,孩子們勇敢多了,不致像他們媽媽一樣,長大了還是個膽小鬼。
-
《長篇小說》迢迢歸鄉路
終於得到通嫂答應的消息了,淑女到沙美請人選了一個吉祥日子,該備的禮物一一備全,請布姆作中人,並遵照布姆的話自己不前往浦邊,以免老朋友反倒不好說。通嫂請布姆轉告淑女:「我不是賣兒子,今後偶而要帶孩子來讓我看看,我也不會去為難他。孩子長大後要不要跟我來往就隨淑女的意,大家都是好朋友,千萬不要因為這樣把朋友走淡了才好。」 「你說的很對,我會轉告淑女,她也是明白人,大家以後都是好朋友。」 布姆問明了孩子的生辰八字,把孩子抱回沙美,再交由淑女抱回西黃。為了讓父母及早分享這件喜事,也耽心通嫂事後反悔,次日一大早淑女就搭船趕回蓮河娘家,並請人為他取了一個名字:意祥,寓「如意吉祥」,此後有幾個月的時間都在家裡餵養兒子,並徵得父母同意,在蓮河碼頭附近開了一間小店,讓來往旅客上下船前後時間,可在店裡邊坐邊候船,雖然談不上什麼生意,但常買賣一些客人需要的物品,倒也可以維持小家庭的生活。 過年期間,淑女照例帶著子女回到西黃,一是要拜祖先,再也要看看幾個兄嫂同姒。這年舊曆年前,老四已經從新加坡回來了,聽說是身染重病,連當地的醫生也束手無策,只好回家了。淑女去探望時,只見這位才三十多歲的小叔臉色蒼白,說話氣喘不已,莫非患的是肺病,見三嫂來看他,要老婆從他帶回的箱子裡取來那幾件衣服對三嫂說:「這幾件是四嬸託我帶回來送你的,……他老人家說……那年走日本,在蓮河受到三哥三嫂和親家全家愛護照顧,…幾件衣服是他老人家一點意思,……,還寫了四叔家的住址要給你。」說這幾句話時停了好幾次,淑女請他好好休息,自己沒坐多久就離開了。 (八十七)
-
髓緣間的債與償
張小妹一見到被五花大綁的父親,立刻嚇得躲在祖母身後,完全看不出有父女相見的親情喜悅與不捨。也難怪,聽阿嬤說母親產後才由醫院回到家裡不久,不知為了什麼事和身為同居人的父親起了衝突,當時父親嗑了藥失去理智,竟失手將同居人的母親給掐死了。還好自己當時早產尚在醫院的保溫箱裡,否則也難逃父親的毒手。 「媽,妳來了。」受刑人表情僵硬地向老母親打招呼。 「阿宗,你還活著。」老母親說 「是的,我還活著。」 「他們說你對你的救命恩人見死不救。」老母親說。 「我只要捐了骨髓,我就沒利用價值了,他們隨時會送我上路。現在他們對我還有顧忌,不敢讓我死掉。」 「你的恩人、也就是他們的靜心師姊,必須立刻接受手術,時間不能再拖了。」老母親對兒子說。 「只要饒我不死,我就立刻點頭。」 「部長特別指示我們絕不和受刑人交換任何條件。」檢察官插話了。 「2102給你面子,你不要不識相!我們只要在你身上打一針將你全身麻醉,就可以進行抽髓手術了。你不同意也沒用!」戒護班長對受刑人咆哮了起來。 「不,台灣是自由的國家,死刑犯也有他的人權。你沒意願,我們絕不勉強你。」檢察官伸手制止了戒護班長,但檢察官忽然也按耐不住地提高聲量對受刑人叱道:「算是我們的靜心師姊瞎了眼,十年前救了你這位沒有人性的冷血狂徒!」 「阿宗,十年前若不是他們的靜心師姊救了你,你早就病死了,哪還會有機會去混黑道當大哥?你們江湖不是最講義氣的嗎?為了你自己的女兒,讓她也有個因你而驕傲的理由吧。」老婦人和顏悅色地勸著自己的兒子。 受刑人望著老母親又看了看躲在椅背後的女兒不說話了。 「抽完髓我們會等你身體的再生功能,補足被抽取的骨髓份量後,再行刑。一般是四個星期。」 「我救了你們的靜心師姊,你們才讓我多活一個月而已?你們為什麼不肯給我一條活路?」 「你殺了同居女友減刑出獄後,不但沒改過自新,還變本加厲去擄人撕票?那麼小的孩子,對了,就和你女兒差不多大的孩子,你也下得了手?你有給他一條活路嗎?」檢察官又開始教訓起張榮宗。 「藥頭黑吃黑吞了我的錢避不見面,我要他吐出錢來。」 「藥頭的孩子可是無辜的,你憑甚麼取人性命?」 受刑人低頭不說話了。 「欠人家的就要還,你已經多活了十年,現在該是你還債的時候了。不能因為自己將死,就可以耍賴、拖延著不還這筆恩情債。死並不可怕,我身體的腫瘤已到了末期,也活不了多久了,不可能照顧你女兒一輩子。但人要走得有氣魄,給你女兒作個好榜樣吧!女兒出生後你就將她丟給我照顧,出獄後也不肯將她接回身邊,是你讓她成了沒有媽的孩子,就用這次去彌補對她的虧欠吧!」老母親繼續對兒子好言相勸。 張老太太忽然起身走到兒子邊上,想在他耳邊再說些什麼。幾位戒護人員試圖阻止,但看守所所長做出手勢示意戒護員說,就讓他們母子好好談談吧! 沒人知道這一對母子談了些什麼,眾人隔桌遠遠地只見兩人咬著耳朵。許久後,老婦人走了過來對檢察官說:「我兒子答應和你們去醫院了,我們快點出發吧,希望你們的靜心師姊還撐得下去……」 再次跟隨著剛才那輛救護車之後,法務部的專車這次載著被標示為2102的受刑人張榮宗,以最快的速度駛進了附近的宗教醫院,去將他進行白血球免疫基因配型定序的最後確定。等一切數據都證實吻合後,醫護人員開始為他進行了整整八小時的抽血並施打生長激素。幾天後正式進入抽髓程序。受到層層戒護的張榮宗被施以全身麻醉了。醫生在他失去意識後立刻為他插管並導尿,直到一只特殊針頭被插入他腰部的腸骨處,並由那裡反覆抽出了近一千CC的骨髓與周邊血為止。麻醉甦醒後,醫生又強迫張榮宗平躺了整整八小時,為了使傷口局部加壓以防出血。 值得一提的小插曲是,張榮宗在抽髓手術後的第二天已能坐立了。他利用機會,趁戒護人員由床頭解下手銬的空檔溜出了病房,躲在樓梯間試圖逃走。但不幸得很,因為導尿管尚未拔除,行動不便又疼痛難耐,沒過多久他的行蹤就被法務部特別請來照顧他的看護阿桑發現,於是接到通報及時趕來的戒護人員又將他生擒管制在病房裡,並強迫灌食以鐵劑與葉酸以增進他的造血功能。 至於身為受贈者的靜心師姊,早在無菌室裡進行化學藥物以及放射線照射多天了。移植手術當天,由受刑人身體裡抽取出來的骨髓周邊血被儲放入血袋,專業醫師整整花了四小時的時間,才將這些血袋以點滴注射的方式輸進了靜心師姊的體內…… 這就是我與靜心義母結識的初緣。你們沒聽錯,故事中的靜心師姊後來成了我的義母,而我就是故事中伴隨在拾荒老婦人身邊的小女孩,自然後來捐髓救活了我義母的死刑犯正是我的父親是也。 我父親在捐髓手術後的第四週,簽下了器捐同意書然後從容伏法。收屍的那天,功德會的會員齊聚殯儀館協助我的老祖母處理所有的瑣碎細節,直到屍體火化並將骨灰安置在靈塔為止。不堪喪子之痛的打擊,祖母的病情逐漸惡化,終於在半年多後她不敵癌細胞的侵蝕也倒下往生了。臨終前祖母將我託孤給業已康復的靜心師姊。辦完祖母的的喪事後,靜心更進一步至戶政機關將我登記為她的養女。十幾年一晃而過,今天我已接受完高等教育,也即將踏入社會展開我的新生。 但我至今仍不明白,十幾年前老祖母是如何在最後時刻,感化了我那位心中無神無鬼、道德意識薄弱、又自私寡義的父親,使其改變心意決定於伏法前回救我的靜心義母一命。我猜我的老祖母可能悄悄地附耳對父親分析說:你在看守所遲早會被槍決,他們的靜心師姊一死,你馬上就活不成了;如果去了醫院,那裡逃脫的機會至少比這裡要高出許多。 另一種對人性比較正面的猜測是,老祖母在父親耳邊低聲告訴他說:我一位罹癌的老婦人再活也沒幾年了,你的女兒還那麼小,她沒有母親,也即將失去父親,如果你肯給奄奄一息的靜心師姊一個活命的機會,她康復後一定會答應我嚥氣前的要求,去將你的女兒撫養長大,以答謝你的救命之恩。 如果真是如此的話,那天我出現在看守所一事,也是轉變我父親決定的重要因素之一了。畢竟人之將死,其行也善,再硬如鐵石的心腸,也有被天倫與親情融化的一天。 古人說『聚散已悲雲不定,恩情須學水長流』,相信我與靜心義母之間所結的善緣正是愛其人者、及屋上烏的最佳範例。我的靜心義母今已年過六十,手術後一直康健無恙,相信這就是上天對她好德佈施的典型回報。希望各位讀者聽完我的故事後,也能為她不滅的善心祈福祝禱之!(下)
-
寒風六首
黑山 冰或雪空寂或冷凝 諸神遺忘的角落 雪以高傲之姿反芻遠天的聖潔 一抹閒盪路過的 雲 白馬 風起時潮汐徐緩且溫柔 彷如時光之河不曾飄過 荒亂與盛世都覬覦的沈寂那島 我們埋首 啃噬風沙裡的年華故舊 長灘 飄搖的雲絮顫抖的潮 煦煦的波光飛揚的風 遠颺的青春消逝的島 無所畏懼的年歲啊 無所憂 洱海 湛藍在黝黑暗處靜靜蟄伏 我在鏡深裡窺看 你凝望著我的專注裡的迷惑 黝黑裡照見一抹微笑的湛藍 黃昏 霞飛都暈滿了整座海灣 帆仍逐風 在水天之界徘徊輕蹀 去往暗夜的途中 揮灑漫天昏黃向海道別 冷湖 一桿孤燈一株樹 一叢芒草一湖藍 一波涼沁一飛鳶 一掠浮影一瞬間
-
事業線
短短的 趴在掌心 像隻萎靡不振的老貓 與牠的第三根鬍鬚 細細的 不只一條 像列隊遊行的螞蟻 密密麻麻 繁衍著 散播著 蛛網般秘密 是誰 胸懷壯志 是誰 胸前丘壑 恍若星垂 平野 太寬太廣 終難 登峰 造極
-
情照金門
今日 就把戰地當作喜宴殿堂 結綵張燈 新人就位 一鞠躬 高舉的火砲露出雄性姿態 二鞠躬 深長的坑道仍暗藏陰柔不語 三鞠躬 敬天謝地生命就此孕運綿延 送入洞房 靜聽往日戰地春夢的點點與 滴滴 註:金門縣府舉辦「情定金門、幸福一生」婚紗攝影活動,唯在坑道、火砲與新婚之巧妙連接上,引人無限遐思;特誌為詩。
-
平安是福
某年午後,全家前往鹿耳門聖母廟拜拜。今年輪到妹妹犯太歲,託她的福使我再度有機會向神明傾訴我的心願,祈求祂能保祐我今夏上榜研究所。一如往昔,改運者先跨過七星橋起端的小火爐,踏上七星橋而步行,再跨過末端的小火爐後,接受類似巫者的除惡運手勢,他一手在信眾胸前和背部飛舞比劃著,接著由另一巫者在衣服某處蓋上廟章,最後喝個聖水,整個改運程序即告完成。 每年聖母廟皆有來自台灣各地的香客來此參拜,走七星橋是一項消災解厄的重要活動。媽媽說:「拜拜總沒錯!」妹妹抽了一枝籤,籤紙說:「正月中旬有凶,但由於信神篤實,將能逢凶化吉。」妹妹對我說:「我同學躺在殯儀館。」本以為她在開玩笑,原來是真的,明天就是頭七了。聽到這,一陣鼻酸,淚水差點奪眶而出。前天才聽雀姨說:「現在天已反了,抓了很多年輕的生命!」聽了很多人生無常的事後,心中無限感觸,原來平安才是真正的幸福呢!
-
《長篇小說》迢迢歸鄉路
「是啊,這孩子很有我的緣,通哥通嫂你們已經有四個孩子了,再說你和榮福如親兄弟一般,如果你們不嫌我,我一定會把這孩子好好疼惜,我一個女人不敢說能怎樣培養他,但只要我做得到的,我一定比兩個女兒還疼他,我現在都在外面跑,但是母親身體還可以幫我帶,再說大女兒也十歲了,眼看就可以帶弟弟了,再說只要孩子進門,我都可以少出門,好好成養他長大……」淑女恨不得把自己的心裡話一下全吐出來。 三個小孩回家後,通嫂讓老大和老二另外一桌吃飯,三個大人和兩個小的一起,通哥把淑女的意思告知老婆,起先她有點為難,但經不起淑女和丈夫的解釋和一項又一項的利害分析加上「溫情攻勢」,才慢慢鬆口。 淑女也不再出門做生意了,這一個下午,兩個女人抱過來換過去,換過去又再抱回來,尤其是通嫂已不像她原先那麼的開朗,就似乎淑女要搶她小兒子般的。可不是嗎?如果真答應淑女,這孩子以後豈不真的就被她搶走了? 「通嫂你再和通哥好好參詳一下,總之如果你夫妻願意讓這孩子接續榮福的香火,我一定會好好疼這孩子,會比我自己生的更愛他,通嫂你可以放心,你可以相信我。」 「我當然相信你啊淑女,只不過我們都是女人,你也知道,孩子是自己的心肝,割出去總是不甘心,就算家裡再怎麼困難,都不想把他讓給別人。看不到他,心裡總是放不下,我相信你會比我更疼他,但是……啊,總是自己懷胎十月辛苦生下的是吧!」 離開前,淑女找來一個香袋,各塞了一個紅包給四個孩子,特別是小的紅包更大。臨走前再看看通嫂手中的嬰兒說:「通哥和通嫂再參詳看看,如果願意我再找人選個好日子,這件事我也要知會我父母親及西黃的序大……」 通嫂用眼角的淚光送著淑女出門,自己和丈夫的腳都沒跨出門檻。
-
髓緣間的債與償
世間的緣份真的很奇妙,人海茫茫中往往一件偶發事件,就會使不相干的人等產生連結。就像任何的偶發事件一樣,我與義母之間產生連結的導火線就是我的父親。我父親已經死了十多年了,至今對他幾乎是毫無印象,至於他怎麼死的我還真不好說,但他與我義母絕對是來自不同世界的兩種人。如果你們感興趣,不妨就讀完以下的故事,我與義母間結緣的來龍去脈各位很快就會了然於心。 又是雞鳴前的破曉時分,戒護人員的腳步聲像是索命的黑白無常般,由空蕩的迴廊雜沓地傳了進來,囚室裡的受刑人瞬間全部都失去了睡意,多數已正襟危坐彼此面面相覷,但也有些少數人逕自閉目祝禱,祈求這次被鬼使神差解赴刑場的人不是自己。 代號2102的張榮宗強作鎮定地閉目裝睡。他早習慣了這樣的情境,在眾人的驚恐中,他慢條斯理地翻過身去面對牆角,不想讓自己的睡意受到干擾,因為他有信心這次受刑人一定另有其人,自己再多活個幾天應該還不成問題。果然穿著素色僧衣的駐監法師替鄰室的槍擊要犯唸完了大悲法懺後,一行人逐漸遠去,獨留腳鐐手銬摩擦地板的餘音在凝結的空氣中繚繞,直至消失在長廊的盡頭。室外好像傳來監刑官細如蚊蚋的宣讀聲,接著又是一陣窸窣,不久槍聲響起,在警車開道下救護車開始鳴笛。鄰室那位可憐的殺手就這樣被醫護人員送往醫院摘除臟器。 聽說一個人的器官可以嘉惠十多位病人。難怪藉器捐贖罪常成了殺手用來超渡自己的安魂輓歌,冀求能因此免遭審判後的六道輪迴之苦。快想想這位槍擊要犯是怎麼被緝拿歸案的,好像是殺手的父親被肝病所苦,急需肝臟活體移植,殺手於逃亡通緝期間,冒死與家人聯絡,相約至醫院進行組織配對,設法活體捐肝以便救活自己的父親。哪知就在殺手由移植手術後恢復意識,他發現警方已將他銬在床頭,因為早先醫護人員已偷偷向警方秘報了其行蹤。這就是槍擊要犯被捉拿歸案而導致剛才伏法受誅的始末。 唉,吾等作奸犯科之人不適合當孝子的,想要逍遙法外就要心狠手辣兼冷血無情,即使對父母家人也要見死不救且無動於衷,因為對家人愈有牽掛,自己也就死得愈快、也愈悽慘落魄。 「2102你考慮得如何了?你決定改變心意了嗎?」剛才那位執行檢察官在駐監法師的陪伴下,不知何時已站在鐵欄杆外探頭進來這樣向他詢問。在這裡所有的囚徒都沒有名字,流水代號就是身分的唯一印記。 張榮宗冷酷地坐了起來對欄杆外的兩人搖頭,示意說一切免談。 「既然你那麼固執,我們就不奢求你了。就是明早,你好有個心理準備。」檢察官這樣嘆了口氣後,便和駐監法師緩步離開了囚舍。 通往垃圾集散場的那一頭,終於傳來了手推車在地面滾動的聲音。不一會一位佝僂著身軀的老婦人出現在手推車前面步履蹣跚地吃力拉行,另一位未及學齡的小女孩,手中抓著幾個回收來的寶特瓶,緊緊地跟在老婦人的身後亦步亦趨。 剛才那位駐監法師在這棟破敗的雜院口等很久了,他由救護車的前座跳下車來向老婦人打招呼道:「請問您就是張榮宗受刑人的母親嗎?我們是 × × 財團法人佛教醫院的代表。」 這時一直停放在救護車後的一輛法務部公務車車門也打開了,由車上走下來的人正是剛剛那位才監刑完畢的檢察官。 張老太太低頭看著對方遞過來的名片時,穿著素衣的法師已經拉開了救護車的後門繼續對老婦人說:「張老太太,躺在護士邊上那位戴著毛線帽和口罩的病人就是我們的靜心師姊。她今年四十五歲,還算年輕,可惜去年她因為得了惡性淋巴瘤,造成再生不良的惡性貧血,需要緊急接受骨髓捐贈,否則靜心師姊撐不過今年冬天。」 「那我能幫什麼忙嗎?」拾荒的老婦人問。 「根據我們醫院的紀錄,您的兒子張榮宗大約十年前曾接受過骨髓移植的手術,對吧?」隨車的護士接著詢問老婦人。 「是的,那時我們阿宗還在讀高三,因為常有輕微發燒的症狀,結果被你們醫院檢測出是氧化物質代謝出了問題,產生造血不全症。你們醫院的骨髓資料庫替我們阿宗配型成功,找到了自願捐髓者,結果我們阿宗在手術後居然就痊癒了。」 「張老太太,一般而言我們都會將捐髓者的身分保密,但我們今天是專程來告訴妳,十年前捐骨髓給妳兒子的人就是現在躺在救護車裡的靜心師姊。」護士說。 「真的?」拾荒老婦露出了感恩的眼神。 「張老太太,我們知道妳的獨子張榮宗曾因吸毒在恍惚下失手殺了他產後的同居女友,因為自首又適逢減刑只坐了六年牢。但他出獄後卻擄人勒贖,只因要不到贖金就將藥頭的小孩撕票。他現在被判了死刑隨時等候槍決。」檢察官一面秀出自己的識別證,一面這樣對老太太說。 「是的。」老婦人的眼神黯淡了下來。 「他們功德會透過法務部的安排,到看守所裡去會見妳兒子,希望他能在伏法前再回捐骨髓給靜心師姊救她一命。可惜……」護士欲言又止。 「可惜怎麼了?」老太太追問。 「可惜妳兒子卻向法務部開出了交換條件,要求能免他一死。國有國法怎能私下授受,我們當然拒絕了。結果妳兒子就狠下心說,那他就拒絕捐贈,死前再抓一個墊背的陪葬兼撈本。」 「我兒子居然恩將仇報!」老婦人不敢置信地愣住了。 「張老太太,我們直到今天才發現張榮宗還有妳這一位老母親健在,所以遲到現在我們才來找妳。我們今天來的用意是希望妳能勸妳兒子回心轉意,我們靜心師姊的時間不多了。」檢察官說。 「當然,我一定盡力。請問我什麼時候去見我兒子?」 「就現在。」檢察官與駐監法師幾乎同時這樣地回答。 「那我孫女怎麼辦?」老婦人指著身旁手持寶特瓶的小女孩問。 「妳孫女?也就是張榮宗的女兒?」 「是的,她母親遇害後,都是由我在照顧。」 「太好了,將她一齊帶去,也許受刑人看到了自己女兒會因此心軟。」檢察官這樣說完後就安排老婦人與她孫女一齊上了法務部的專車。 車子跟在救護車的後面開動了。張老太太坐在檢察官的身邊喃喃訴說著心中的委屈:「我接到你們的通知,說可能近日要到殯儀館去領回我兒子的屍體。剛才遠遠看到救護車停在回收場門口,我嚇了一跳,以為你們已經摘下了器官,然後用救護車將屍體運還給我。」 「對了,老太太,妳兒子拒絕器捐,他說世人別想由他身上打撈任何有用的東西。」 「我這個孩子在他父親死後誤交損友結果沾染上毒品,心中從此無天無地、沒神也沒鬼。我對他的管教徹底失敗。」老婦人淚眼汩汩地說。 「我們為了救靜心師姊,法務部已多次拖延了貴公子的行刑時間。貴公子似乎也以此為策略,吃定了我們不敢槍決他,存心無限期拖延。可惜靜心師姊的病情開始惡化了,如果貴公子還是不肯答應救人的話,我們別無選擇,只好明早送他上路。當然貴公子只要一死,靜心師姊也活不成了,這是我們最不願看到的結局。」檢察官無奈地說。 「請問你們的靜心師姊目前是什麼工作?」老婦人問。 「她是我們功德會的老會員,終身未婚,定期在我們基金會當義工做資源回收。她正式的工作是高中老師。」 「阿嬤,我爸爸是不是不肯捐出什麼,所以警察才不讓他回家?」許久後小女孩不解地問著沉思中的祖母。 「不是的,妳爸爸就要去天上找妳媽媽了,我們現在去給他送行……」老人哀傷又淒苦地哄著懷中的小孫女。 一行人走進了律見室時,戒護人員已經將上著腳鐐手銬的受刑人張榮宗押解了過來等上一陣子了。這裡名為律見室,但今天不可能有律師會出現在這裡,受刑人申請再審的上訴早就被駁回,一宗司法定讞的案子,只剩時間還在扮演流逝、但卻可決定生死的關鍵角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