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文學
-
對柑橘的愛戀
憶孩提,三餐溫飽就已然感恩 沒過多的奢侈,於主餐之餘的點心、水果之類 任憑那燒得火紅的炙陽掛在天空 滾得熱燙的柏油石子路,還蒸發著微溫的水氣 夏!最大享受莫過於…… 冰在冷凍庫一支支平躺著的自製綠豆冰棒 偷偷吃上個幾支,心滿意足齜牙咧嘴的燦靨 彷彿宣示著消暑的寒兵大獲全勝 而夏天另一代表水果,除了荔枝就是紅面瓜類 碩大的果肉嵌進了幾顆黑不隆咚的雀斑 汁液滴潸潸的直流,甜滋滋的鮮美慰藉幾多張嘴? 而心靈深處,候著不全然是大夥獨愛的瓜類 小小的聲浪正盼望著另一種摻著酸酸甜甜的獨特風味 於幾個月後的季節大舉席捲整個水果市場 橘子是最愛的水果之一,特有的芳香,精油似的醒著腦子 愛慘了這柑橘類的獨門芳馨,是獨排眾果的榮登寶座 某日上班期間,又幸運的讓同事植了善緣 一人二顆的分送,是人人皆有所獎 握在手裡的沉甸甸,是一年到來渴望的企盼 只是青璨璨的果子皮還透傳著羞澀的模樣 想必還得放個幾天才能一飽口慾 屬於秋冬的季節,除了氣候漸漸沁冷的涼意撲面之外 還有一股源自於心中最火燙燙的摯愛 繾於對橘子的那份單純與唯一的熱衷與想念
-
《長篇小說》迢迢歸鄉路
這是淑女嫁到西黃後在婆家過的第一個夜晚,她出門習慣了,也不是會認床,畢竟初作嫁人婦,在蓮河家是父母的獨生女,許多事有父母打理,可是回到西黃婆家,這一家三口的飲食起居,今後都是她一個人的事了,加上還得繼續出門做生意,許多事都得由自己一手操持,想到這裡,她翻來覆去遲遲無法入眠,待到雞啼初更,才朦朦朧朧睡去。 第二天清晨,淑女在睡夢中被丈夫喚醒,兩人即刻起床,淑女先將廳堂裡各處打理清掃一遍,梳洗過後,再喚來已經起床的小叔早點吃飯,為丈夫備好了今天要穿的衣物,自己也梳妝打扮一番,一切準備就緒。 巳時許,在大伯父帶領下,夫妻倆和小叔到「黃氏家廟」拜祖先,由大伯父向歷代祖先上了三炷香,榮福夫妻行十二跪拜禮後,阿才在家廟門口燃放鞭炮,祭拜完畢再返回家中,一路上跟著看新娘的鄰居,等著拾撿不爆鞭炮的小孩子,淑女思量著其中難免有幾位以前就認識的左鄰右舍,所以始終都抵著頭,不好意思抬頭看。 回到家裡,再在祖父母和父母的靈位前行跪拜禮,大伯父在上香時口中還唸唸有詞的祈福:「阿爸,阿母!三叔三嬸啊!咱第三小弟榮福於本月初,已經在蓮河和張家淑女結婚了,今日夫妻兩人回西黃來拜咱歷代祖先,您們得保庇咱三弟榮福夫妻倆家庭和合、子孫滿堂,白頭偕老,全家大大細細平安順遂,子孫會得福氣大發展,……。」
-
送行(上)
(民國九十九年台灣北部的鄉下小鎮) 天才剛亮,整晚都睡不安穩的阿輝起了個大早,他看妻子阿月、升上小五的大兒子,和剛入學的小女兒三人都還在睡夢中,便躡手躡腳穿好了外出服。穿越客廳時,由於光線昏暗,他不慎擦撞到理髮座椅,把腳都給弄疼了。他鎖上大門之後便徒步往鄰近的派出所走了過去。 那位幾天前才來家裏查戶口的警員正好坐在值勤台上,阿輝走進去的時候,他機警地抬起頭來,並主動向阿輝打招呼說:「施先生,起那麼早啊,人找到了嗎?」 「長官,我就是為這件事來的。我真的找不到我的姪子施建昌。小朋友的母親幾年前就將他由我家帶走了,走得不知去向。這幾天該打的電話我都打了,還是沒有人知道這一對母子的下落。其實我比你們更急著找尋我的姪子,因為他爸爸就快要離開人世了,他說他想在死前見兒子施建昌最後一面。」 「根據我們最近的紀錄,你是施建昌小朋友的戶長,他和他母親的戶口都寄居在你的戶籍下,到現在都還未遷出。我們當然要找你要人啦!」 「反正我沒步了。我平日要上工,根本沒法專心找人,尋人一事可能還是要借助你們公權力。」 值班的警員看著眼前這位焦急的運匠,便再度用他不急不徐的官僚語言應付著他說:「施先生,我們只是受教育部委託協尋施建昌小朋友,所以前幾天才會專程到府上去查戶口。我們希望你這位戶長應該更積極一點。」 「我已經很積極了。我說過我哥哥想在死前見他兒子最後一面。他將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我身上。」 「你哥哥得的是什麼病?還能活多久?」 值勤警員才問到這裡,一組特勤警網可能才下了勤務忽然回到局子裡來了。帶頭的小隊長看了阿輝一眼,便走了過來往他肩膀上拍道:「咦,你好眼熟,上禮拜天我押解人犯到鄰縣的看守所,在那裡我好像看到你在辦理會客。」 「沒錯,長官,上禮拜天我去過那裡。」阿輝才說完忽然靈機一動,立刻對這位小隊長說:「對不起長官,可不可以請你們替我找一個人,就是我姪子的母親,也就是我哥哥的前妻。我哥哥快死了,他死前想見……」 「你大嫂,不,我是說你的前大嫂有沒有前科?」 「她年輕時陪過酒,也那個那個……應該有被你們臨檢取締過。」 「也好,你將她的名字和身分證字號寫給我,我用特勤資料庫幫你搜尋一下。」 阿輝興奮地照辦了,他一面寫著一面心想,早起的鳥兒果然有蟲吃,今天終於遇到貴人了。 「你在這邊等著。」小隊長拿著阿輝寫在紙頭上的資料,進到特勤的待命室,準備去進行電腦連線。 一會兒的功夫後,小隊長如臨大敵般親自走了出來。他客氣地請阿輝進到特勤室,好像茶水也差人為他事先泡好了。後來特勤室的大門就對外緊緊地關閉了起來。 × × × 來此求神問卜的善男信女,在獲得神明的指示後,都帶著祥和的神采陸續離開了這間神壇。穿著藍色道袍的玄天師姑越過香爐裡的輕煙裊裊,將聲音拋向等候的最後一位信眾:「施主,輪到你了。」 阿輝由板凳座椅站起來,向玄天師姑走了過去,然後低聲地對她說:「阿嫂,妳不認識我了嗎?我是阿輝啊。」 「你是阿輝?你怎麼找到這裡來的?」玄天師姑的眼神頓時驚恐了起來。 「阿嫂,我阿兄可能就快要走了。他希望死前能見小昌一面,也算是父子間的最後一面。」 「這裡不是講話的地方,壇主正在密室替一位師妹消除業障,他隨時會走出來。」被男人稱為阿嫂的玄天師姑仍是一臉的心神不寧。 「不,阿嫂,兩年前妳出院後阿兄就一直希望妳能帶小昌去見他一面,妳只去了幾次,後來就堅持帶著小昌搬出我家。現在同監許多死刑犯的非常上訴都被駁回,大法官會議也決議不受理定讞死刑犯的釋憲聲請。昨天已有四人無預警地被槍決了。外面傳說,以後可能每星期都會有人伏法,而阿兄極可能是下一批的首選。現在囚心惶惶,造成家屬的會客梯次大爆滿。所以阿兄也急著想見小昌最後一面。」 「小昌在我一位師姊的家裏養著,他現在活得很好,我不想讓他知道他有一位死刑犯的父親。再說,看守所不乾淨,他還小、會被邪靈附身的。」 「小昌養在妳一位師姊家裏?」 「沒錯。」 「阿嫂,妳不想讓他們父子見最後一面?」 「不方便。」 「阿嫂,妳說謊,教育部已查到我家來了。小昌和我最小的女兒一樣都剛到了就學的學齡,可是妳的小昌上個月並沒去小學註冊,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小昌目前正在跟著壇主接受修行的訓練,我會晚一年讓他入學的。夠了,阿輝,你阿兄出事後你收留過我們母子,我出院後你也仍讓我在你家裏養病,我一直很感激你。可是你阿兄被判死刑的那一天我就和他離緣了,小昌的監護權也一直都在我手上,你不覺得你管太多了?」 「但父子仍是父子,更何況我阿兄會去討債殺人也是為了要替妳治病。」 「這可好,你居然把這筆帳算到我頭上來了,好像他會去討債殺人全是我在背後唆使一樣?」 「可是大嫂妳不能否認,妳和阿兄離緣後,他在獄中聽到妳病危,仍向法務部申請去活體捐了一顆腎藏給妳這位前妻,所以妳現在才能活跳跳在此替人消災解厄、驅魔祈福。」 「你愈說我就愈有氣。我身體本來就不好,又過了生育年紀,你阿兄為了想要一個後代,就強迫我去做人工生殖,害我整天吃藥打針受活罪。我產後之所以會得到溶血性尿毒症,洗腎那麼多年,就是被你阿兄害的。」 「阿嫂,妳到底要不要將小昌交出來?」阿輝逐漸失去了耐性。 「不交,而且請你馬上出去!」 「大嫂,妳為什麼這麼不近情理?」 「還有以後別叫我大嫂,我早就和你阿兄離緣,和你們施家不再有任何關係。」 「好吧,妳不認我這個小叔沒關係,但那改變不了我和小昌的叔姪關係。我就不瞞妳了,教育部已通知警政單位到處在找妳這位失蹤的母親。我只是透過我們運匠朋友先警察一步找到妳而已。小昌的事妳自己去向警察解釋吧!」阿輝這樣說完後便懊惱地走出了神壇。 看著前小叔阿輝跳上他的砂石車駛遠後,心情仍波動不已的玄天師姑呆立在原地往門外注視良久。她不敢相信今天怎麼會有人跑來這裡追問她小昌的下落?怔忡了一會兒後,她終於回過神來,便立刻掏出手機,撥號給人在外縣市準備為客戶開壇作法的茅金上人……
-
秋香
九月的秋香裹著翠綠的外衣, 帶著酸脆的甜,結實在梨山的果園。 斜倚的陽光總殘放著一邊的陰影, 去比對今秋霽天的藍! 飄飛的落葉,索索抖落一地的春光。 夏蟬也掩翼而去,靜待十七年的沈寂。 記憶的秋在深山!季節只在那裡更迭, 都市的角落裡,駐留的是老枝與嫩芽。 飄落的是亡佚的印記, 滿地是水泥的死寂,而不是楓紅! 收割是垂頭的高粱,曝曬掙扎後, 釀滿一室酣暢的酒香。 徒留迷濛的雙眼,無法細看, 兩鬢青霜!
-
子婿燈的創作者─側寫董天補
神話中的女蝸 走入金門駐足古崗 一個甲子的歲月 補遺 那方失落的天空 敲打黏貼水漬綑綁洞鑽 二十八片骨架 疊著書畫與工藝的磚瓦 一十八道工法 熬煉成補天的橢圓彩石 彩石不重 馱著千年源流 姓氏與堂號 把傳統與祝福嵌入 藝術殿堂並高懸 讓天空完整燦爛 如顆顆不滅的煙火 註:子婿燈為金門婚禮中男方必備之禮器,閩南語中的燈與丁同音,象徵子孫綿延、家族興旺;其燈一面書主人姓氏,另面寫該姓氏之燈號或郡望,含源遠流長之意,將中原文化溶於生活。 高齡逾90的董天補先生,人如其名天補,補天。一生製燈無數,為當地唯一老師傅,嘗有國寶之謂;金門縣文化局曾以其人為主角,拍攝完整之製燈過程,呈獻並保存這近乎絕跡的工藝,殊為可觀;特誌以為詩!
-
淺說土地與地政
「土地」,於地政而言,泛指「有泥土的地面」。俗言「有土斯有財」,「財」為經濟來源之因,「土」為安居樂業之所,此理其勢然矣!蓋「土地」於國於民大矣,亙古迄今皆然。遠自中國五千年來,歷代帝王爭奪封疆領土,在於劃地為王,據以宣示主權;近觀浯島土地測量伊始,歷經三角測量、地籍測量,及土地重劃、重測後完成總登記作業。 「土地無親,惟民是與 」,吾曾傷昔「土地」之遭劫,赤土敗壤,貧瘠不耕;黃沙礫石,風化之質。亦有省免田賦,父終不繼;荒田旱地,棄如糞土。惟今市區之土高漲,似風捲秋籜,恐無停滯之時;荒野之地走俏,若火燎原,已無止熄之日。故云:浯島土地,位列「奇貨」矣!之所以為「奇貨」,在於其所蘊藏之效益,投資於現在,藏富於未來。昔「奇貨可居」,設非奇貨而視為奇貨,亦使居之,輒其誰可令暴富之,今或可以土地為例矣! 如今,擁「土」者,起房造屋,雕牆俊宇,裝錦繡于土木;鱗次櫛比,田夜明燈,飾琉璃于飛簷。「土」大者,周旋於社交,為名流之榜,列一席之「地」;「土」於市者,握手掌寸土之地,媲美富貴、時尚之輩。此皆令人始料未及,而有此一時也,彼一時也之感嘆矣! 「地政」之為義,即辦理土地行政業務之謂。昔堯施諫鼓,舜設謗木,禹拜昌言,選賢與能,求名責實,彰著史冊,斯乃治道之捷徑。今地政行政,繫於設官分職,各有所司;分層負責,職務分工。再者,地政業務日趨專業、專精,倘能惟精惟一,持之以恆,可減紛爭,紛爭必止;除興訟,訟不逾時。 「地政」業務,舉其犖犖大者,不外地權、測量、地價、土地開發等。渠等作業嚴防,謹因攸關人民權益、影響縣政建設推展及財政稅收至鉅。往以土地界址糾紛、產權不明、錯登誤繕等爭議;此固非擁土之人難管,良是官方或未加曉示,致陷民於利令智昏所致?惟地政從業者,皆能樂觀以對、依法行政,為民排解土地雜症,遇有疑惑難題,尚且能從師而問焉!能如此,輒所謂「庶政之母」,能功成治定,必自茲始矣。 土地之貴,貴在有行無市;地政之重,懸在法規條文。浯島之中,豈無奇土;十步之內,必踐私地。解決土地問題,培育地政人才,已刻不容緩。祈諸在家及社青才俊,有志從事地政工作,學行優敏,堪膺時務者;執操清洁,處涅不渝,能勸貪勵俗者,咸宜推薦之。此同時,配合以內陞、外補併進,無分男女,隨其才能之優異,予以拔擢委任之。蓋設官之道,必在用賢,安人之術,莫如善舉,善舉莫如善政。鑒此,敢陳管見,建請上級修編時,予以放寬編制員額,俾利業務正常推展,進而全方位為民服務。 「土地」與「地政」,有如「車」與「軌」,休戚與共,與時俱進,惟操之宜慎,過之與不及,皆能損及人民權益,影響政府財稅財源,甚而危及經濟發展。吾以為,若臨深而履薄,心戰慄其如寒,可未卜先知;或如俗言:不慮憂深責重,不思未雨綢繆,必自斃,皆可供借鏡矣。
-
《長篇小說》迢迢歸鄉路
「右邊廂房和左邊的尾櫸頭是成叔的房子,二櫸和尾櫸是慈叔的,我們的房份只有東屏廂房和二櫸。」看到老婆張望打量這屋裡的一切,榮福三兩句話把這間「三份分」的祖公厝介紹給老婆知道:「咱的二櫸作灶腳,大廂前房原本是爸媽睡的,我和阿才睡在後房。」 「那……」老婆遲疑著:「以後我們住哪裡啊?」 榮福帶著老婆從大廳旁的前門進入前房,「這原本是我睡的房間,阿才睡在後房,從堂遮後有門通他的房間。」又帶著老婆轉出大廳從堂遮後走進後房。兩個房間都很簡單,前房的床有連天和三片遮風板,床前有半套鏡臺,只剩下櫥子,原本櫥子上的鏡子已經看不到了。 灶腳間裡面因長期燃燒柴草,早被煙薰得都黑了,有一大一小兩個灶孔,大灶是逢年過節炊年糕、膨粿的灶,小灶則是平日煮三餐的,榮福到大廳端來兩個大碗和預先備好的飯菜擺在灶頭邊上,從灶邊抓了一把乾草塞進灶孔裡,升火準備午飯,老婆從他手上接過來:「這個我來,你去料理別的事。」 午飯時榮才回家了,「嫂嫂!」在蓮河辦桌請客時兄嫂和小叔見過面了,但鄉下小孩子總是比較靦腆,這聲嫂嫂還叫得有點不習慣。 「阿才啊,明天準備要拜祖先,比較忙,你沒事就不要出去,在家看你嫂嫂有什麼事要你幫忙的,我出去請叔伯和幾位哥哥們明天過來。」吩咐過後榮福就到幾位叔、伯兄弟家,去向他們請示明天要拜祖先之前還有什麼準備不週的,好趁著下午及早準備妥當。這些事雖然上次在蓮河結婚時已經問過一次了,但再問一次,順便再打個招呼也是一種禮數。 當天吃過晚飯,大伯父到家裡,再提醒一些細微末節,清點明天拜祖所準備的東西,坐了一會兒就回去了。 今天不是淑女第一次在西黃過夜,以往擔布的日子裡,有時遇到起風船班不能開,或是遇到下雨無法出門,這些情形對於擔布做生意的人是最要緊的,整擔的布經不起淋雨,再說買布的人也不願買來的布淋到雨而褪色,所以過海來以後,凡遇到有點雨勢,就不會出門,只好留在西黃的朋友家過夜,待雨停後再啟程返蓮河或下鄉去兜售。西黃雖然跟在蓮河娘家一樣是一個臨海的村莊,但卻離海邊較遠,聽不到海浪拍打著沙灘的潮聲,也因為家前面不遠就是鹽坵地,空氣中常有一點鹽的苦澀味,尤其是夏天的夜晚,鹽田經過一整天曝曬,鹵水蒸發,一陣陣南風吹來,苦澀的鹽味還夾雜著粘粘的潮濕,不常經歷過的人還真有點不習慣。
-
征服斗門古道
曾經有朋友對我說過:「沒爬過斗門古道、根本不算是爬山!」 對於斗門古道,總是聽身邊的同學好友談及過程有多累、景色有多美,不過每次征服後的酸痛感、卻是與成就感為正比!身為愛好運動的我卻始終不敢挑戰,每次都是望之卻步、一次又一次地找藉口逃避,終於有一天,我的好同學~Ya撂下狠話一再邀約,我想該是現身證明實力的時候,「射手座」可是非常禁不起人家嗆聲的,更何況不過就是爬個斗門古道罷了。 凌晨時分,坐上她的小白車,Ya的眼睛依舊無神,我則是在座位上躺平、路途中連眼睛都沒睜開過,回想起床的那一剎那,心中忍不住想大罵髒話,為什麼人要自作孽、好好一個週日不睡覺?竟然要去爬什麼古道,我一定是瘋了,在刷牙洗臉後,忍不住又回到床上溫存,手機再次響起,好啦…不要再催了…我起床爬山就是了! 「語軒,你知道斗門古道在哪?」Ya邊開車邊問我 「放心啦,我知道路…相信我。」我閉著眼睛很有把握地回答著。「語軒,這到底是哪裡?前面沒有路了!」她忍不住大聲地叫著「呃…我們好像走錯路了,好像不是這裡!」我心虛地回應「什麼…那你還說你知道、欠扁的傢伙」,Ya的迷濛雙眼,瞬間大大張開了! 經過了一陣兵荒馬亂之後,我們終於來到了,在江湖中流傳已久的「斗門古道」,準備看我大展身手、好好征服你的時候了… 從斗門古道的入口處出發,按下碼表開始計時,天空依舊是霧茫茫的一片,早起沒戴眼鏡的我,前面更是一片朦朧美,此刻顧不得這麼多,踏上階梯一步一步向前邁進,蜿蜒的山路、一會是階梯、一會是山路,樹木豎立兩旁,我終於可以體會前者所言,這的確才像在爬山,不同於玉章路的平坦水泥路,在古道只有屬於大自然的造物,站在大石上望著山下的景物,一塊一塊的農田,像極了小火柴盒、我們的小白車成了玩具車,停駐在山腳下,可惜眼前的美景是相機無法拍下的…… 在途中遇到了一對夫妻,他倆對著我們微笑說道:「原來旁邊那台小白車就是你們啊?這是最後一個大彎,撐下去馬上就要到了,加油!」,原來停在我們車旁的休旅車就是他們,沒想到我們都已經夠早起了,他們更誇張都要下山了,真是令人十分佩服!果不其然,來到最後一個大彎踏上階梯,終於來到我們的終點站-鄭成功奕棋處,哈哈…歷經了「千辛萬苦」(其實是自己太懶),我們完成囉! 此時,太陽也露出面來與我們相見,空氣是多麼的清新,這應該是我有始以來最早抵達太武山,尤其是從「斗門古道」爬上來,顧不得其他人的眼光,忍不住躺在石椅喘口氣,天啊!真的有夠累,整個人都汗流浹背了,這種喜悅與辛苦果然難以形容,早上的瞌睡蟲已不知何處去,從不一樣的路途來征服太武山,也讓自己的內心感受到不同的力量與嶄新的感受,真是過癮! 所謂「上山容易、下山難」,上山是一股腦地不斷往上爬,下山卻面臨不同的坡度,崎嶇不平的山路,讓人不敢大步地向前走,只能小心地控制自己的步伐節奏,這讓沒戴眼鏡如同瞎子的我吃了不少苦,只能戰戰兢兢步行著,深怕一個不小心就滾下山!清晨的濃霧隨著太陽的升起早已散去,一直以來都是從太武山觀看料羅灣美景,如今首次坐在天然的花崗岩石觀景台,靜靜將東半島的優美景觀,綠色的原野、小山丘、海岸線盡在眼底,還可看到金門第二高點-冰淇淋(雷達站),這裡更可以觀賞到美麗的夕陽落日哦;從不同的角度欣賞著金門不一樣的美,它是我的故鄉,但讓人慚愧的是,我卻常忽略它的一切,很少去發掘它鮮為人知的另一面,隨波逐流地跟著商業的宣傳手法,介紹廣為人知平淡無奇的景點! 回程,坐在車上望著古道、起起伏伏的山岩,嘿…嘿…此刻的我終於成功征服它了,雖然這份喜悅來得比別人晚,但這是屬於我的小小成就感,下一目標便是大家口中更具挑戰性、古稱「百二階」的「蔡厝古道」啦!
-
玉鐲子
年紀越長對於項鍊、戒指、身上能戴的飾品越沒興趣,雖然即使是簡單的T恤,見旁人搭條項鍊我也能欣賞,但自己反而沒習慣配戴;其實更愛的是T恤上無附加其他物品,光滑而潔白的鎖骨,也許這類的飾品變成只在喜慶宴客的場合才會亮相,雖然我也很喜歡鑽石還有水晶,但那是因為已經有了些年歲吧! 但凡事總會有例外,很年輕未婚的時候手上便戴了玉鐲子,曾經覺得那種東西應該就屬年老人家,卻因為喜歡的人送,於是我便欣然接受,只能說愛情盲目又讓人心甘情願啊 ! 第一支玉鐲子晶瑩剔透、青翠碧綠,見過的人都誇讚美,但身單薄手亦瘦小,我竟然沒加注意,在某次脫衣服時,玉鐲子隨著滑落,鏗鏘碎裂、大小四斷,沒得補救,完全的自責,豈只豈止是難過而已,當下深深覺得辜負了贈與者的珍貴心意,雖事後大家忙安慰傳說玉斷是為避禍、遠離災難、於是玉毀,但我不是這麼認為,大多時候是因自己的迷糊性子,是因自己的不夠謹醒。 那支玉鐲子還留著,置放在當年的絨布錦盒裏,被紅綿紙乖乖包裹著、安安靜靜給收藏著,一動不動沒有離開…。 第二支玉鐲子忘了是多久後的後來他又買了,看起來與第一支相似,於是他送變成了天經地義,我戴著也就理所當然,偶爾我會觸碰它質地感受其冰涼兼溫潤,觀看細緻紋路與色澤,體察著所謂因人而異隨溫度與磁場產生的巧妙變化。 而一向就粗枝大葉的我沒變,約在96年,一回洗澡將其卸下後隨意擺放於手機旁,因電話不意的突響起,當時年幼不高的孩子墊著腳尖伸手去接,碰著玉鐲子掉下碎了,一樣的四斷,就像當年,惶恐的他說以後長大會賺錢再買還給媽媽 ,而我怎忍心再次的苛責,錯誤全因自己疏忽啊!卻清楚記得剎那突然有某種說再見的心,總覺得那是告別屬於我青春年華的一個隱喻,失去了彷彿就象徵著一個階段的結束,而一個階段的結束也同時就是另一個階段的開始。 第三支玉鐲子也就是現在手上戴著從沒拔掉的玉鐲子,是在某次回娘家時遇某店家手上配戴著玉鐲子,其自然透露的光采讓我眼睛不捨離開,因緣分憑介紹一眼相中買下,是真是假無從判斷,但我喜歡就是好理由!同樣的寬版,但較前2支更顯小更適合我,而這支玉鐲子是我自己挑選送給自己的,陪伴著我不知不覺,算算應該也將近5年歷史了。 瘋迷電視劇「步步驚心」時,曾試著塗鴉想畫下戲裏那支八爺送給若曦罕見而美麗的鳳血玉鐲,卻總覺四不像反成褻瀆了喜歡步劇、喜歡步劇那個串連起來所有美好的整體感,一點一滴的缺陷美我都不要寧可放棄不畫。 青少年時看電視的紅樓夢戲,那個銜著玉出身的翩翩風采貴公子賈寶玉,我記得是失蹤很久的5、6年級生記憶中的明星李陸齡,而演林黛玉的也早已是演中年角色、曾經是玉女紅星的趙詠馨。而電影卻是永遠的林青霞反串與知性的張艾嘉分別扮演。 那些摔斷了的玉鐲子與手上的玉鐲子併存,過去與現在也就相容,記憶也就不會被抹滅,儘管一切或許已經不同,但屬於我的玉鐲子再想起時,依舊溫婉、依舊透亮、依舊閃著光……。
-
犀牛角
日前在一部影片中看到非洲某地區的原野,有一隻少了犄角的白犀牛,混在同類的野生動物群中覓食,雖然從外表看不出來悲傷的樣子,但是不一樣的面貌蠻特殊,讓人一眼就可以發現鼻子到眼睛的地方,確實少了一根獨特的犄角。 「為什麼那隻白犀牛少了犄角?而且好像是人工鋸斷的樣子,究竟是甚麼因素呢?」影片的外景主持人詢問當地土著。 「哦,這隻白犀牛的犄角確實被刻意鋸斷,那是因為避免被盜獵者殺害之故,所以才會先把犄角鋸斷藉以保護其性命!」那位官方保護野生動物的土著,以一種令人覺得驚訝的內容回答。 於是主持人接著問到,為什麼事先鋸斷犄角可以保護其性命呢?土著的答案確實教人覺得不可思議,因為大部分野生犀牛的盜獵者,都是為了擷取那一隻犄角轉賣,所以假使是一隻少了犄角的白犀牛,那麼基本上將不至於吸引盜獵者之青睞,因而成為當地保護野生犀牛的方式之一。 呵!這種邏輯與作法確實讓人覺得備感訝異,因為整隻白犀牛最為珍貴的地方,竟然是長在牠頭上的犄角,更由於人類認為【犀牛角】有極其神秘的功能,所以陰錯陽差而成為犀牛最大的致命傷。 我們看到這樣的關聯與結果,不知道要為保護犀牛而鋸掉犄角喝采呢?還是為那一隻致命的犀牛角感到悲哀? 從影片所報導的情況來看,也許少了犄角的白犀牛,雖然經歷過犄角被鋸斷的痛苦,不過也許可以安心的在草原上奔馳和覓食,再也不必擔心生命受到盜獵者之威脅而得以安養天年了。 相反情況則是未經鋸斷犄角的白犀牛,即使目前活躍在草原野林之中,可是那一隻人類認為很珍貴的犄角,長在頭上彷彿成為極其誘惑的標靶,不知道甚麼時候會因此而喪命在盜獵者的長槍射程之下,如此一來,豈不是生活在朝不保夕、而且栖栖皇皇的情境中呢? 以前聽到【和氏璧】乃因為【懷璧其罪】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會為了那顆寶玉而抱不平,正所謂【玉石無罪】卻因為人類所給予的價值而入罪,這種世俗所認定而且是外在的價值,哪裡是寶石和犀牛角本身所能夠選擇的呢?而且其所導致悲劇之結局,更非玉石與犄角所能避免的情境,所以恐怕也無法遁逃於此種宿命吧! 雖然犀牛角與和氏璧的情況類似,在在凸顯出以人類思維為導向,進而當作主宰萬物的錯誤迷思,確實是一種要不得之想法與作為;不過人們卻發現在日常生活當中,經常可以看到類似的情況發生,所以古人勸大家【財不露白】的原因,大概就是出自於此種考量了,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