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文學
-
福爾摩莎之殤
「大王如此多禮,折殺有才了。」兩人謙讓了一回,多是虛詞套語。唯李有才繼續問說:「那你現在還跟陳圓圓在一起嗎?你們一場生死戀,可歌可泣,有人封你為情聖,曠古所無,比我本家唐玄宗還專情,聽說有人建議情人節應以你們兩人為主。」 「沒有歷史正確,就沒有愛情正確,」吳三桂繼續說:「唯李有才,你不要取笑我了,但我總比那個狼心狗肺的陳世美好的多吧!對不對?至少我有情有義,百死而不悔,不敢說是世間奇男子,但是我愛陳圓圓難道有錯?」說到這兒,他想到洞房花燭夜,兩情繾綣,極盡魚水之歡,有詩為證: 月向風清星眨眼,英雄美人無限歡; 適才倒澆紅蠟燭,此番又棹夜行船。 偷香粉蝶餐花元,戲水蜻蜓上下旋; 樂極情濃無限趣,靈龜口內吐清泉。 想到這兒,不禁悠然神往;想到良宵苦短,隔天拂曉就得起程從公,圓圓倚著簾櫳,嬌媚無限,紅豔欲滴,不自覺的又吞了一口口水。 「錯是沒錯,不過有人說你重美色而輕社稷,置國家民族生死存亡於不顧。想告御狀,打官司起復恐怕不容易呢!」唯李有才打破他的沉思。
-
創造力生命之旅
肆、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2004年5月我接受香港教育學院的邀請,擔任訪問學者一個月,這是我退休前的難得機會,我每天與教授及學生會面交流、參與研討會、擔任講座、客串課程,我離開台北前承諾我所帶領的93Q班學生,不管我有多忙,時間有多晚,每天都會在網站上發表當天的心得與心情,這段與學生網上的交流,留下一次完美的回憶。從香港這幾年推動創造力教學的經驗,深刻體會兩岸三地的教育改革必須從創造力教育著手。我觀察現在的教育,「教學有餘,實作不足;灌輸有餘,自發不足;模仿有餘,創新不足」,我們華人的子女成績好、記憶強、邏輯思考能力很棒、知識水平高……,歐美的子女不及我們,但他們會思考、愛想像、能創造、樂在探討……;我們的優勢在不久的將來都會被機器電腦所取代,這是值得我們省思檢討的地方,尤其推動創造力教育有十項必須突破的關鍵因素: 1.知識完美主義,產生嚴重的習慣領域及功能固著。 2.強調智育,輕德體群美育,忽略了學生多元智能的發展。 3.重視非凡輕視平凡,偉人名人取向、專家學位導向。 4.聚斂思考導向而忽略擴散思考導向,強調邏輯思維而輕想像培養。 5.形式主義、升學主義、文憑主義掛帥,一味追求分數、成績忽視其他。 6.知識權威主義,缺乏批判思考訓練,官大學問大。 7.自私、忌妒別人的表現,我行我素缺乏團隊合作、分享及尊重他人的民主素養。 8.過度依賴缺乏獨立性、自主性,模仿重於獨創。 9.太重視成就、成果,而缺乏優游文雅的生活型態。 10.太重視表面工夫,過於短視而忽略持續性、堅持性。 這與吳靜吉(2002)在「華人學生創造力的發掘與培育」一文中,所指出的華人社會創造力的障礙因素不謀而合,也是華人教育所要突破的困境,我在大陸中科院與其他地方講學,發現大陸的學者也有相同的觀點。2006 年8 月大陸中科院心理所及香港政府資優教育組聘我擔任創造力顧問,我提出:教學生創造力策略去解決他們面臨考試及升學的問題,這樣將來考試的問題沒了,他們的創造思考策略還在,這樣的看法獲得兩岸三地的教育工作者及家長所認可。 2004 年8 月我告別了服務三十幾年的公職生涯,本想浪跡天涯周遊列國,因內人過去在郵局服務的資歷無法併入退休年資,不能一起退休,只好再尋覓「第二春」,應徵了實踐大學家庭與兒童發展研究所教職,會到實踐大學是與謝孟雄校長有一段不為人知的「機緣」,2000 年5 月我應邀到實踐大學擔任由謝校長主持的卓越教學研討會講座,謝校長不但聽完我兩小時的講座,在總結時對我的講座讚譽有加,會後還邀請我到校長室喝咖啡,並贈送他的攝影專輯,這是我有生以來第一位大學校長如此禮遇我,也讓我婉拒兩所大學的邀請而到實踐擔任教職的緣由。因為我多年來對創造力的鑽研,所以在校務會議中,決定讓我改入企業創新發展研究所任教,並擔任創造思考技法與創造力訓練實務的課程,也正式從教育界邁向企業界,開啟了我生涯的另一扇窗。 「橫看成嶺側成峰」,我用教育的方法導引企業的創新發展,原本以為會格格不入,沒想到他們是相通的,我應邀到各大企業培訓他們的主管及員工,都獲得一致好評,這幾年也到香港、澳門、新加坡、馬來西亞及大陸中科院及其他機構擔任講座或主持工作坊亦有相同的成效。 伍、結語:創意是生命感動的泉源 我用我的姓名「陳龍安Chen Lung An」當結語: 「陳」是推陳出新;「龍」是有容乃大,飛龍在天;「安」是平安。幸福創意是推陳出新而非無中生有;有創意的人必須有容乃大才能如飛龍在天;但更重要的是創意要能讓人平安、幸福,明天會更好! 用我的英文姓名就是:「C」Creativity 創意;「L」Life 生活、生命、工作;「A」Action 做、實踐;創意必須與生活結合,如果創意是魚,生活就是水;如果創意是鳥,生活就是林;創意與生活結合,才能如魚得水,如鳥入林,但最重要的是:做與實踐。 莊子說過:「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我們很難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汪洋般無邊無際的知識,一生埋首書中,如果終其一生都不用創意,那必形成「智障」。創意與生命脫節,創意只是浪費時間而已。創意離開生活,創意是空洞的;生活離開創意,生活是盲目的。創意與生活攜手並行,生命才被照亮,人生才有意義。創意是有一種特殊的感覺。 「生活中的每個驚喜都是來自新奇;生命中的每個感動都是源自創意」,創意是生命感動的泉源;也是企業創新的原動力。產品的創新是要讓顧客感動、讓消費者讚嘆「wow!好棒」是企業努力的新方向,也是台灣廠商的新挑戰。感動不一定等於創意,但一個好的創意,最重要的是要有Feeling,Feeling 就是創意的泉源。感動是一種特殊的感覺像是「來電」touching 的感覺。 感動是一種心靈的感覺,往往很微妙,一句話,一個心思,一個動作,一個眼神,或一幅場景,都會使我們感動不已。每個人一生中都有很多能感動別人以及被別人感動的事,這就是生命的活水。感動的核心概念是「愛」,「愛,是一種特殊的感覺,沒有辦法用邏輯去判斷對錯,那種感覺就是感動」、「創意就像愛一樣,使得萬事萬物炫麗輝煌」、No Love No Creativity!沒有了愛,創意就會失去意義。 在實施創造思考教學時,只要觀念通了,心情開放了,「老師的一言一行都是最好的教學,身旁的破銅爛鐵都可以當教材教具」;只要有「愛」加上「用心用新」,創意就會源源不絕的湧現。 (下)
-
〈浯江詩選〉夢境裡的大半時光
夜風如畫筆 你帶著我素描北台灣的夏季 重型機車 碧潭橋頭 北宜公路 那已是記憶裡的風景 你的手 再也不能穿過我的髮絲 你的眼 再也不能停駐我的心版 只剩下夢境裡大半時光 重逢的無言 以及年輕時 潦草寫下的那一個句點 我們再也不能站在彼此的面前 雲淡風清地問一聲別來無恙 再也不能把彼此的手心 緊握成一整個世界 親愛的 我知道 我知道那就是每段愛情的結尾了
-
地方乾坤大天圓日月長──收藏方孔趣無窮
一、古錢幣上賞書法 中國書法以它的剛柔、疏密、方圓給人們以音樂般的美感。古錢幣上的文字是書法藝術的再創造,它以金石的氣魄沖盪於方寸之間。在歷代錢幣上,可賞到我國書法藝術發展的痕跡。 先秦時,我國出現了最早的鑄幣,刀幣、布幣和圜錢。那時,我國的文字尚未統一,錢幣上的文字多為工匠隨意所鑄,但也各具特色,或古拙秀潤,或圓潤典雅。 秦統一中國後,專鑄「半兩」錢。「半兩」二字是丞相李斯創立的小篆,清秀嬌媚,稱「垂針篆」。後來以篆鑄錢的還有北周鑄造的「在泉」、「永通萬國」錢,錢文纖細柔韌,稱「玉筋篆」。宋仁宗時鑄造的「皇宋通寶」,文字嚴謹古樸,稱「九疊篆」。 秦代程邈創造隸書,從篆書過渡到隸書的過程,也反映在錢幣上。三國蜀漢鑄造的「直百五銖」錢,「直百」二字就是隸書。成漢皇李壽鑄造的我國第一枚年號錢——漢興錢,錢文就徹底是隸書了。大書法歐陽恂書寫的「開元通寶」,險峻沈穩人稱「八分書」。 宋太宗鑄造的淳化元寶,有「真」、「行、「草」三種書體,錢文是他親筆禦書的。 「瘦金體」為宋徽宗獨創,書寫在「大觀通寶」上,文字如鐵劃銀鉤,頗具仙風道骨。 「嘉泰通寶」的鐵錢,錢文端莊大方,後人稱「宋體字」,是南宋淳熙年鑄的。 明清兩代,八股文興盛,錢幣上也出現了一種工整異常的書體,稱「應制書體」。如明代「萬曆通寶」;清代戴文節所寫的「咸豐通寶」。 錢市上的書法藝術,不愧為我國書法藝術上的一朵奇葩。 二、吟詠古詩覓古錢 詩是我國文學史上光輝燦爛的明珠,千百年來,人們一直用它來敘事、抒情、言志。從美妙的詩句中,能吟賞到諸多歷代古錢幣。 有詩曰:「管城子無食肉相,孔方兄有絕情書。」錢幣稱「孔方兄」,源于秦鑄造的外圓內方的半兩錢,秦始皇意在用外圓代表天命,內方象徵皇權,如淮南子稱:「天圓地方,道在中央」之意。 西漢王莽稱帝時,鑄造了環部「一刀」二字嵌入了黃金,能發射出水銀般光彩的金錯刀,後人爭相收藏。一些文學家也寫詩讚譽,如杜甫詩:「金錯囊徒罄,銀壺酒易賒」;韓愈詩:「爾持金錯刀,不入鵝眼貫」;張衡詩:「美人贈我金錯刀,何以報之英瓊瑤。」 東漢靈帝鑄「四出五銖」,錢背從孔的四角各模鑄一道線,與外部相連。並憑此賣官鬻爵,積錢巨萬,導致天下大亂。時人寫打油詩諷刺:「京師將破,天子下堂,四道而去。」 兩晉時,江南豪族沈充鑄了小錢,錢徑僅1.9釐米,叫小五朱,又叫「沈郎錢」。唐代詩人多次提及,如李商隱詩:「今日春光太漂蕩,謝家輕絮沈郎錢」;李賀詩: 「榆莢相催不知數,沈郎青錢夾城路」;王建詩:「素奈花開西子面,綠榆枝散沈郎錢」。 唐開元通寶,穿孔上有一痕跡,形狀或如仰月或如俯月,傳說是楊貴妃的指甲印在錢模上而成。金朝一位詩人道:「金釵墜後無因見,藏得開元一撚痕。」 宋徽宗鑄大觀、崇寧、政和等錢幣,書法是瘦金藝術。後人讚:「範各一體,體各一態。如美女簪花,自然窈窕;如天孫織錦,文彩斑斕。」 明末鑄的「崇禎通寶」,錢幣背面有一奔馬形,時人附會農民起義軍領袖李闖王的「闖」字,編了「一馬亂天下」的詩歌。 古錢幣的外在美是有限的,如果融入了詩的藝術,則它的內在美是無限的。 三、「壓勝」:古代的紀念幣 在我國歷代錢幣寶庫裏,有一種叫做「壓勝錢」的,以「詛咒取勝,厭伏其人」的立意得名。它的上面鑄滿了精美的花紋、圖案和吉祥詞句,充分反映了我國古代人民的民間習俗,歷代壓勝錢常見的有幾種用途。 開爐 古錢幣鑄造時,工匠常常先鑄個壓勝錢,以示開工大吉。如明萬曆鑄「萬曆通寶」錢,就鑄有開爐壓勝錢,正面鑄「萬曆年造」凹字,背面是「九錢」字樣。 上樑 封建社會宗祠廟宇落成時,也鑄壓勝錢以示隆重。如,清咸豐元年,某地孔廟上樑就鑄了「方足長布幣」,正面紀年、月、日、時,背面鑄「聖廟正殿上樑」六字。 壓邪 由於迷信思想作祟,舊時人們為避免災禍和驅除邪惡,也鑄壓勝錢。或挂在中堂,如「鎮宅之寶」錢,正面鑄文字,反面鑄兩把金錢劍及龍、鳳、龜等吉祥物;或懸於門上,如「後天八卦」錢,背面鑄「山鬼雷精,殺鬼降精……,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敕」的符咒;或帶在身邊,如鑄「斬鬼驅邪」的小八卦錢。 祈福 祈求平安,人心所向。大至祈國泰民安的,如清道光時,鑄背文「天下太平」錢;小至求個人平安的,鑄上「多子多孫、多福多壽」等的壓勝錢。 節慶 如,清乾隆時鑄有背面是「嫦娥奔月」圖案的壓勝通寶錢;金世宗年間,鑄有正面「大定通寶」,背面是「龍鳳朝陽」圖的壓勝錢。 玩賞 如太平天國的「大花錢」。直徑33.5釐米,厚0.8釐米,重2.17公斤,鑄造精美,華麗異常,是世界上最大的壓勝錢;又有「十二生肖」錢,正面外環是生肖圖案,內環是時辰文字,背面是八卦。 壓勝錢始於西漢,今天的紀念幣都是它的後代。
-
〈長篇小說連載〉 艷陽滿天
看到回信,我恍然大悟,幸而我沒去看望于明,即使見了他,也毫無用處。于明恐怕已不認識我了。為了怕我悲傷,何為霖找出〈胡風反革命集團專案〉讓我看,他說:「這麼多優秀的作家,被關押了十年二十年,有的病死、有的自殺,有的逼成精神病;你弟弟于明跟他們比,是無法相比的。人家對共產黨有一定的貢獻。何況于明還有你這個反共的胞兄?人家己自認倒楣,他還有啥冤枉可說?」 何為霖的話非常客觀,在文化大革命時期,共和國主席劉少奇被批成叛徒、內奸、工賊,于明一個小知識份子算得了什麼?滄海一粟而已。 我的心逐漸恢復平靜,利用空餘時間構思《海燕》。 那天,我在圖書館整理舊書,杜老來巡視,他囑我和莎幗為周校長找個對象,讓他在花蓮成家,死心塌地為弘志高中作出貢獻。他很納悶,為啥台灣的離婚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其實原因非常簡單,工商業繁榮,每個人精神壓力重,性情變得粗糙浮躁,若是再不相互讓步,很容易因感情破裂而仳離。 周琳的妻子是台大醫院腫瘤科大夫,高薪、高學歷,工作負荷重,她和一般家庭婦女是不同的。周琳婚後,享受不到家庭的溫暖,若是心理上再存有大男人主義的殘餘,自然會促成離婚。 他的婚姻對象,很難介紹啊! 我點頭,微笑。 于光,你有空應該開導他。他跟你感情最好。再說,他父親「周一刀」也是我的老朋友。昨天,我在花蓮醫院作例行檢查,碰見賴院長,他正急著聘一位腫瘤科大夫,所以我想起了周琳的離婚太太,哈哈。 您的意思,把文茵請到花蓮醫院? 是啊,賴院長聘她主治醫師,待遇從優,依你判斷,文茵會不會來? 只有一個力量,把她引到花蓮── 什麼力量? 周琳向對方低聲下氣,破鏡重圓。 杜老聽了拊掌大笑,拍我肩膀說:趕快去辦,辦成了,你進董事會。 我跑去找周琳商量此事:花蓮醫院賴院長託杜潞為他聘一位腫瘤科主治大夫,指明將文茵從台大醫院挖來。杜老走投無路,最後只有轉彎抹角請你幫忙,你願意出面幫忙麼? 周琳頓時紅臉、微笑,他和靄地說:「老哥,我怎麼好意思跟她打電話,或是寫信?你別忘了,我跟她已經撕破臉離婚了!」 離了婚,還是朋友啊。 周琳把文茵的電話、地址寫給我,並且答應容他考慮一下,再給文茵打電話,說明此事。我接著去求王芬幫忙,她和文茵是高雄女中同學,而且王芬在花蓮醫院做大夫,只要王芬打電話,這件事情便露了曙光。 在電話中,文茵感到光榮,高興。台北的繁忙生活,壓得她喘不過氣來。她唯一的休息機會則是出國開會或是短期進修。她表示願意來花蓮,只是擔心碰著周琳,她和周琳離婚的新聞,不久便會傳遍東台灣,這是值得考慮的問題。 王芬從跟何為霖結婚以後,也對文學產生興趣。她在電話中背誦李商隱的詩句,「但覺遊蜂繞舞蝶,豈知孤鳳憶離鸞。」她誠懇地說:「周校長非常懊悔,他時常在朋友之間提到你。真的,即使你不願意跟他見面,花蓮醫院賴院長希望你來幫忙呀!再說,你跟周琳沒有深仇大恨吧?」 王芬聽見文茵在笑,聲音怪怪的。 那晚,杜潞請周琳吃飯,老何跟我作陪。進餐時,杜老談起法國總統戴高樂伉儷情深,兩人都活到七十九歲。戴高樂在車途上,喚司機停車,他親自走進花店買一束鈴蘭花,送給妻子。葉鳳夫人常說:「你管理法國,我管理家庭。」數十年如一日,兩人從不發生爭執。戴高樂因公務繁重,向來不進電影院。但是有一次,卻被夫人拉進電影院欣賞《環遊世界八十天》。戴高樂飯前喝一杯威士忌酒,他夫人葉鳳總是在酒內放進咖啡,為的怕丈夫飲酒過量,影響公務。
-
〈長篇小說連載〉 艷陽滿天
為什麼? 老于,你胞弟不認識你,他可能懼怕你這個從海外回來的陌生人。精神病患者,不一定有妻子兒女,他的病況你根本不清楚,你貿然去看望他、寄錢給他,他敢收麼? 為了寄這封信,惹出這些煩惱,這是我跟莎幗預想不到的事。有一夜,我在夢裡去看于明,他痛斥我當初參加邱清泉兵團,參加淮海戰役,讓他資料上蓋了反動派家屬的標記,不能入團,不能入黨,一輩子難以翻身!于明說:「我不認識你這個反動派,走吧!找你的親人去吧!咱縣姓于的有七千多戶呢。」 于明的回信,給我帶來憂愁、煩惱,卻也帶來了寫作靈感。蹉跎數載的《海燕》終於開始動筆了。 我寫《海燕》,寫完一張,揉成一團,扔進了字紙簍。我根本靜不下心來。腦海裡一直浮映出于明模糊的面孔。我跑到醫務室跟王清風商議,若是把于明接來台灣療養,有困難麼? 有困難,很麻煩。他沒有健保卡。再說,大陸上的醫療技術設備不比台灣差,你這不是弄巧成拙麼! 我還是聽信何為霖的話,把五百元美鈔匯給院長,並附了一封感謝的信。不久,接到回信: 于光先生: 收到你匯來的錢和信,你的焦灼的心情,我們十分同情與理解。于明同志的錯案早已平反,他的病況現已比較穩定。我院醫護同志會全心全力讓他活下去的。你匯來的錢,目前不能轉交于明同志,他的父母亡故,未婚。等你來時再歸還於你。海峽相隔四十年,希望你早日回來探親訪友,看看祖國改革開放的新面貌!
-
福爾摩莎之殤
因此說:「幸何如之!」「玉帝開恩,諭允重新討論我的案子,素仰先生博學高才,仗義執言,熱心助人,想借先生鴻文,洗雪百年之怨。」吳三桂開門見山的說。 唯李有才婉言道:「先生之言,愧不敢當,只有李敖先生,跟我同氣連枝,可以當之無愧。」他繼續說:「小可名有才,其實是不才,只是忝為姓李,俗話說:有『李』走遍天下,無『李』寸步難行,所以就取這個渾號。」 吳三桂嘆口氣:「依你這麼說,也不無道理,李是第一大姓,歷史上人才濟濟,撐起半邊天,讓我想起這一生的命運,跟你們姓李的脫不了關係,也就是說跟你們姓李的對上了,才落得這個下場,」他繼續說:「當年就氣不過李自成,才找清兵來報復;今日又求助您唯李有才,想恢復歷史名譽,我吳三桂這一生敗也是李,成也是李。」 「你悔不悔引清兵入關?」 「以前是悔的,但漸漸有些不悔。」 「為何你以前悔?現在不悔呢?」唯李有才不解。 「這也就是為何找你唯李有才的原因,以前子孫來祭拜,想到自己對不起他們,讓他們受苦受辱,被罵漢奸的子孫,抬不起頭,我的頭也常常低低的。這個叫低子孫頭。」 「現在怎樣呢?你可昂頭面對子孫了嗎?」 「目前抬一半,埋一半,」他繼續說,「剩下的要靠您了。」 「一人做事一人當,誰也不靠誰,你如是大漢奸,即使揭去天條,玉帝頒布免罪狀,重寫天柱,凡間如果不知道、不明就裡,還是撼不動歷史公案。」 「那就有勞先生,三桂及子子孫孫感激不盡,先生盛德,在此先受三桂一拜。」
-
秋月夜的願望
是份盛情緣於摰情的邀約:「我們有好些時日沒見了,中秋節趁著連續假期這麼多天,聯絡幼女、找高招過來我這兒烤肉吧!」瑞琪在電話裡說著。 是啊!距上次的相見已是三年多以前的事兒了。秋月十五當晚彼此各有行程,時間就敲在十六日中午。「早些來!孩子們可以打球騎車、逗狗抓蟲不會無聊的。」瑞琪又叮囑著。 一早,八點半我們就從台北出發,高速公路上小小塞了點車,大兒子安安問:「媽咪,為什麼我有那麼多乾媽?」 「我們當年都是同班同學,畢業後從金門來到台灣工作或求學,我們仍像過去一樣相互關心照顧並分享生活中的煩惱和喜樂,結婚的時候我們約定彼此都是將來孩子們的乾媽,所以你們就有許多乾媽乾爹,而我和爸比也是許多人的乾媽乾爹喔!」。 到桃園龍潭,瑞琪的老公顏大哥恰好開門出來,許是沒料到我們會來得這麼早,來不及回應孩子們左一句乾爹好右一句乾爹早,一臉詫異:「你們是不是太興奮了,所以一大早就………」。 是啊是啊!孩子聽到可以來龍潭找乾媽乾爹,所以………噢!我承認其實太興奮的是我啦! 真的是我們到早了,幼女和高招都還沒個影兒呢!兒子們一到就直奔後院草地抓蟋蟀。 幼女一家總算到了,她的老公小曹直為晚到說抱歉。「我們已經背地裡罵過你們了!」我和瑞琪齊笑說,窘得小曹不知如何是好。 「我知道,難怪一路上耳朵直犯癢,不過看在孩子叫乾媽叫得這麼甜的份上不追究了。」幼女笑得比我們還大聲。 中午另有要事的高招也在忙完後一家子僕僕地趕來了,高招的老公盧大哥不改風趣地逗得大家歡笑聲不斷。烤肉的事就交給男人去做,顏大哥當「主烤官」,孩子都大了不需再顧前跟後的照應,這是我們獨享的時光………。 聊起學生時代,我們曾有過的:那些因為單純所以連煩惱都佷簡單、或很快可以算過去了也很輕易就被忘記的時光,那些………噢!我們的鄭大媽,我們的飛刀老師,我們的人事主任,我們的鍾教官,那時候真的全都是「我們的」;那些在那當時只道是尋常的單純、真摰情誼,都在二十年後的今天一一重溫回來了。 現在看著彼此帶兒帶女的模樣;畢業二十年了,前面十年大家忙著為前途打拚,後面十年大家忙著生兒育女,我和瑞琪、高招都各有兩個兒子,幼女生了一女一男:「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杜甫的詩句就似眼前我們的寫照。我雖退出職場數年,但找到了生活的重心和方向生活並不單調,瑞琪和幼女依舊是工作家庭兩相兼顧,高招經營花店經營得有聲有色;我們離開校門後在社會上雖沒大富貴談不上大成就但也都平順度日,生活上偶會有小小的抱怨,但相較那也只是生活上的小點綴,丈夫顧家體貼、孩子聰敏健壯:「嗯!看來,我們都嫁得不錯也都過得不錯哦!」在眼神交互會心一笑裡,漾在心頭的是滿足的滋味。 月亮悄悄挪上枝頭,是該散去的時候,今天多虧了瑞琪和顏大哥慧心和費心的張羅,尤其是顏大哥蹲坐在烤肉架前當「煮夫」大半天,真是辛苦了他。高招帶來了大把的百合花相贈,抱了我滿懷。「我們可要常相聚呵!」臨別我們都承諾說了這句話。 高速公路上的路燈通亮閃爍,我的臉頰和心頭因著今天的聚會仍熱燙著,後座的孩子們玩了一天大概累乏了,響起了微鼾聲;「咦?老爺你怎麼在兜圈子,你是不是走錯路了?」一回神,發覺老公進入市區時在本該直行的路段卻轉彎繞道,我納悶地問。 「看你今天好像很快樂,連在高速公路上都還若有所思的嘴角帶笑,回到家妳可能要忙著陽台上的衣服沒有收、吆喝著孩子們時間不早快洗澡、趕著明天我值班的便當還沒做………就得從懷舊少女墮入現實主婦生活中,所以我把車子多繞些圈子,讓妳多一點時間可以沈浸在那樣欣悅的想望裡。」老公輕描淡寫地說。 看著這個常讓我慨嘆「一點兒都不浪漫」的男人,今夜,竟用了最浪漫的方式體貼地「成全」了我,頓時,幸福的熱淚盈眶了。 回到家,我就是個主婦,「本能」自然就出現了。安頓妥孩子洗澡、入睡,小兒子今晚沒有要求說睡前故事,卻問了一堆「為什麼乾媽家可以有那麼多隻狗?為什麼我們家連一隻都不可以?………為什麼乾媽家的梅子可以帶回來吃,乾媽家大樹上抓的鍬形蟲就不可以帶回來養?」 唔!寶貝啊!因為乾媽家有青草地可以讓小狗快樂跑跳,有大樹讓鍬形蟲住並且鍬形蟲要和同伴在一起才不會寂寞,所以………噢!孩子睡著了,這些問題或許明天他還會再問,或許他自己會找到答案——在這夢裡帶笑的嘴角裡呵! 整妥陽台收進來的衣服、刷洗了孩子換下的衣褲丟入洗衣機;老公說這兩日吃了太多油膩了,明天值班的便當甭做了,就帶兩顆蘋果就好了;嗯!這許是他體貼的說詞,為什麼過去我會看做是平常而今夜總是多情多感?因為是觸了感動所以懂了感恩,心,就多了滿足吧! 暈黃的燈光下,我獨自靜靜插起了高招送的百合花,百合在花瓶裡有的透著欣欣綻放的蓬勃姿態,有的懷著含苞待放的優雅風情;想起了席慕容的那首「千年的願望」——當年為賦詩強說愁的青春少女,而今將花插入瓶中,可一點也不枉然哪! 端詳著我愛的三個男人沈睡的臉,月華皎潔的秋月夜,一屋子的馥郁幽香,是珍貴情誼的芬芳。我親愛的朋友啊!如果說親情使我滿足,那麼,你們的友情使我更富足了。 我親愛的朋友啊!下一個、再下一個二十年,我們還要如此親愛呵!
-
創造力生命之旅
參、每次創意都站在生命轉彎的地方照亮我的旅程 1970 年我進入師大教育系就讀,在心理學及教學法的課程中,初次接觸創造力的學理,沒有鑽研只是懵懵懂懂的熟悉這個名詞。為了幫老師整理書稿,犧牲返鄉渡歲的假期,每天到圖書館尋找資料,大量閱讀,縱橫書海,卻也奠定了我的學術基礎;擔任社團幹部磨練了我的策劃活動及領導的能力;選了英語系為輔系突破了學習語言的恐懼;每週三次的家教讓我學以致用兼貼補家用………多采多姿的大學生涯擴展了我的生命。63級教育系同學的情誼互助合作讓我們在近四十年後仍然相知相惜,真正體會「好友在身旁,地獄變天堂;好友如同一扇窗,讓視野更寬廣」。 1974 年我放棄了留系當助教的機會,回到金門家鄉服務,離校前當時系主任雷教授在溫州街的寓所約見我,並給我一席勉勵的話,印象最深的是:「所謂專家就是在某個領域,資料蒐集得比別人多,看的、讀的、寫的比別人多,而又有自己一套的人」,沒想到這段話在三十幾年後竟成為我「縱橫四海」引以為傲的創造力知識管理系統的預言。在金湖中小學擔任組長及教務主任期間,我從青少年的輔導資料著手,開始發表文章,沒多久我即被金門地方法院禮聘為榮譽觀護人,也讓我有機會前往政大教育研究所輔導組研修碩士四十學分課程,及後來考上師大輔導研究所的原因。1975 年金門實施九年一貫的教學實驗,合併了金湖國中及國小,我以校為家,為實驗計畫的進行不眠不休,先後編擬國小英語實驗課本,辦理了全縣學藝的創意競賽,與校長及同仁同心協力將學生的程度提昇,也讓我榮獲特殊優良教師獎。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這期間,我遇見生命中的貴人並結為連理,也是讓我轉調台灣往學術發展的關鍵。 回憶這段的機緣巧合,是在進入師大就讀時,每個月底我把領來的家教費全數存入郵局,認識了正在郵局服務且就讀於師大的她,兩人在校時本是點頭之交;後來,畢業後我回到金門服務。某次,因前來台北郵局處理國小英語教材編印的運送,在郵局見到她,她希望金門學校若有教師職缺時能告知她。第一次,她因家人的反對而「爽約」,稍後又有一個老師職位空缺,再次將此訊息告訴她,她馬上就到金門上任了,在我情感的低潮及事業的啟程,注入生機,點燃希望,真的是「自古姻緣天註定」。 1979 年我轉任台北市立師專擔任市立師院特教中心助教後來接主任,配合台北市的教育政策積極推動創造思考教學,並考取師大輔導研究所開始了正式的創造力研究,研究所二年級時,我選修了當時擔任台北市教育局局長毛連塭老師的特殊教育專題研究課,有一天上完課,我看到老師正在收拾教材,我詢問老師需不需要幫忙?老師讓我幫他整理投影片,順路帶我一程,在車上老師問我最近的狀況,我跟老師報告我正在做創造思考教學論文準備及目前的一些發現,他說他邀請了美國的創造力專家學者來台北擔任中小學校長會議專題演講,希望我可以去聽聽,對我的論文會有幫助。車到南門市場時,老師接到一通電話後,告知有一位學者臨時有事不能來台北,他要我把剛剛跟他報告的資料加以充實,在校長會議中報告;我嚇了一跳,心想我只是助教及在職研究生,怎麼有能耐在這麼重要的會議報告,還來不及回應已到了愛國西路學校門口,下車後我呆在校門整整十幾分鐘,後來想老師可能只是說說而已,下午人事室主任就來辦公室告訴我局長室來電,通知我校長會議演講的時間。我開始不眠不休積極努力的K書找資料,這場演講奠定了我一生從事創造思考教育的方向及後來的成就。 1984 年以「創造思考教學對國小資優班與普通班學生創造思考能力之影響」的論文,獲得碩士學位,這篇論文的文獻就是本書的重要內容。1985 年我以推動創造思考教學有功榮獲師鐸獎。1988 年台北市師範學院設立全國唯一的創造思考教育中心,指定我擔任主任,辦理各項創造思考活動,創造力教育在全國各級學校開始推動。1990 年完成師大教育研究所博士班學業,以「愛的(ATDE)」創造思考教學模式的建立與驗證為博士論文,後來有位口試委員覺得「愛的」名詞不甚學術,遂改為「問想做評」創造思考教學模式,也奠定了我發展創造思考教學的學術基礎,1992 年發起成立中華創造學會,擔任第一、二屆秘書長,後來獲選為第四、五任理事長,結合民間團體的力量繼續推動創造力教育。每年主持國科會與教育部專案研究,也順利升等為副教授及教授,並擔任創造思考與資賦優異教育研究所所長。 1999 年教育部顧問室為推動「創造力與創意設計教育師資培訓」計畫,以工程領域為首期對象,有系統的規劃與執行「教材編撰」、「創意設計保護」及「競賽主題規劃」等三大項目。其中,「教材編撰」項目,依機械、土木、化工、電機及創意團隊為橫向規劃向度,以創造力培養與激發、創意設計技法及創意性工程設計方法為縱向規劃向度,分設「電機」、「化工」、「土木」、「機械」、「創意團隊」、「創造力培養與激發」及「創意設計技法」等七個小組,顧問室主任顏鴻森教授邀請我主持「創造力培養與激發」教材編撰的計畫,跟顏主任結緣是在大專院校教授創意活力營的課程,我們分別擔任兩門創意培養的講座,他的深度加上我的活潑度我們相互搭配合作無間,也獲得教授們的肯定,他也邀請我跟成大的博碩士研究生演講,介紹他的研究室及古鎖的蒐集趣事,我們也成為好朋友,後來受他之託研擬了2000 年教育部知識經濟發展方案的培養學生創新及再學習能力計畫,也是後來發展成「創造力教育白皮書」的緣起,就研究台灣創造力發展的歷史來看,顏主任是一大推手;後來他離開了顧問室,我休假出國,加上新人輩出,我逐漸淡出整個計畫,也沒參與創造力白皮書的擬定;只完成了我最有興趣的創造力個案及創造力百科計畫,這兩項計畫花了我好多精力規劃,一心想建立一個可長可久的志業,而因沒有後援而作罷,十分可惜;我就想到學術界的人脈關係,也深深影響了所有的理念的推動。多年來,教育政策推動就像「插花式」的,舊部長的理念因離開而停止,他所器重的人才或團隊也隨著為政者的離開而消失;新部長上台又重新端出一盆「新花樣」,一套新理念、新團隊,「官大學問大,一呼百應」,根本就違背了創造力集思廣益的精神,我突然想到大陸流行一首「跟誰走」的順口溜:毛主席臨終前把鄧小平叫到床邊說:「有件事我放心不下,我擔心黨內有同志不願跟著你走。」小平回答說:「放心吧主席,他們不願跟我走,我就讓他跟你走。」中國自古的政治以「人」為本,「人存政舉,人亡政息」,推動創造力教育最痛且最危險者莫過如此,惟有人存政舉,人亡而政亦舉,創造力教育才有希望。 「求人不如求己」為推動我的創造力理念,我建構了「陳龍安3Q 創意工作室」的個人網站,為創造力無遠弗屆的網路世界增添一份力量。 2001 年3 月我利用一年教授修假的機會,原本計畫前往美國波爾大學擔任訪問學者,因為簽證的問題,臨時決定闖蕩歐洲,這是生命中第一次的意外自助旅行,先把笨重的行李寄放在阿姆斯特丹機場,重新出發,行遍荷蘭、布魯塞爾、比利時、法國、義大利、瑞士、德國、英國………。這趟歐洲之旅,真正體會「行千里路,勝讀萬卷書」的涵意,看到歐洲的文化民情風俗與生活的創意,也深深感受到獨自旅行的孤獨憂慮,一次找不到旅館住火車站的經歷,改用「歐洲火車旅遊券」的方式,改變了整個旅遊形態,也解決了每次擔心買不到票、住不到飯店的窘境;在旅途中雖然被搶了很多次,但用智慧與創意化解,有驚無險;仔細思考才發現自己有被搶的特質:「單身、左手拿地圖右手拿攝影機、隨身帶電腦、好奇貪心什麼都想看個究竟………」,改變了特質就再也沒被搶過;6月再重回美國,住在大學提供的學人宿舍,每天去圖書館及參加一些創意與資優的課程,跟著郭有遹教授及留學生的活動,享受美國學術自由開放的經驗。 「在生命轉彎的地方」,這句話對我印象深刻,既生動又有意象。 回憶我的一生從求學到進入社會,碩博士的在職進修,結婚都是我人生的轉捩點。我是個創造力的學習者、研究者及推動者,這些都是生命中外在有形的轉彎,看得到的改變。然而真正重要的是我內心的轉彎,也就是觀念的改變,這種轉彎,雖然外表上沒有什麼改變,但對我整個人生創造了新的局面,煥然一新。轉變的關鍵讓生命指向一個不一樣的未來。尼采說:「一個可以鄙視的時代正在來臨,因為人們不再鄙視自己。」當我們覺得不夠理想時,才有改善的希望。當我覺得自己沒什麼了不起,就會產生奮鬥的意念,可以繼續往上提昇,我自己覺得不聰明所以我研究資優,我悟性不夠所以我研究創意。每次創意都站在生命轉彎的地方照亮我的旅程,指引正確的方向。 (中)
-
〈長篇小說連載〉 艷陽滿天
我跟秦鵬的家庭情況相似,父母可能已不在人間,只有一個胞弟,我參加老九團衛生連時,他才小學畢業,他的面貌我已忘記。相隔四十載,他如今流落何方,我不知道。我寫給他的信,壓在櫃中已有三年,始終沒寄出去。 寄吧。 莎幗看了我寫給胞弟的信,抱住我啜泣起來。兩岸開始互動以來,她心中非常痛苦。總以為將會面臨愛情破碎的命運。若不是看了我寫的信,莎幗心內的疑慮是不會煙消雲散的。那夜,我像薛平貴回到寒窯,抱住了愛妻王寶釧,翻雲覆雨,纏綿不休,直到窗外泛出了曙色,才相擁而眠。 半月後,我終於收到于明的信。 光哥: 你的信已收到,我從來此接受改造,便已下定決心,毛主席會瞭解我的。因為我和內外反動派,沒有任何關係。我也相信,人民政府在審理我的案件最後總結,應該同意我的觀點。否則,歷史唯物主義的原則都非加以改變就無法解釋此一反革命事件。 我學習毛澤東思想對非毛澤東思想,尤其是反毛澤東思想的鬥爭內容和鬥爭過程。多少帶點「活學」的情況。 如果你問我學習的方向是什麼?目的是什麼?我簡單地告訴你:通讀,為了全面地感受毛澤東思想總的精神力量,也就是偉大的半世紀以來人類解放鬥爭史主流的形成和發展此一精神力量。通過學習想多少能感受一點毛澤東時代中國人的這種胸懷,藉以醫治自己的精神的狹隘和落後。可笑的是這裡的蒙古大夫說我患有精神分裂症,這不是暗藏在黨內的特務是什麼! 毛主席早就提出「資產階級就在共產黨內」的重大指示,這指示說明了共產黨力量的強大。我隱約記得你曾背叛了黨和人民,走上反革命的道路。是耶,非耶,我已經想不起來了。因為頭痛欲裂,特務老是在我耳邊嘀咕不止,造你的謠。光哥,恕我寫出真實的話,我不是存心誣賴你,你是我的革命戰友啊!記住,趕快參加揭發「四人幫」的鬥爭,不要錯過了大好機會! 這封信使我哭了數夜,血壓增高,卻看不懂寫的是什麼。莎幗更茫然不解。從航空信的郵籤看起來,于明目前住在寧夏鹽池精神療養院,地圖上有此地名,很僻遠的適宜療養之地。 我把于明的信給為霖、王芬夫婦看。為霖認為寫得不錯,只是邏輯有點錯亂。王芬卻以醫生的立場分析,于明患病,目前可能在精神病院休養。他們勸我暫時冷靜一時,等他病穩定後,再去探望,否則會加重于明的病情。 我寄錢給他行麼? 于明目前可能不會用錢,錢並非萬能之物。如果寄錢,你得寄到精神病院院長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