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文學
-
幸福當下
冬季, 在朝陽灑下。 蕭瑟冷冽的, 寒風, 刺心痛骨的。 春天還遠? 你我, 在黃昏落日。 幻夢可人的, 吾愛, 靜心暖體的。 幸福還不?
-
SOHO族,幸福一族
SOHO是Small Office,Home Office的簡稱,指透過網路在家承接案子的工作者,SOHO族也代表了一種更為自由、有彈性的工作方式。 從教職工作退休後,我還兼了幾堂課,滿足有學生聽我授課的尊榮,剩下時間除照料家人、買菜烹調家務事,參加社團外,有較多的時間悠遊於看書、讀報、寫作投稿,也算是SOHO一族。 我喜愛文學,羨慕當作家的朋友,不過,大學及研究所主修會計,有心卻無多餘心力浸淫文學世界,畢業後從事教職,仍得繼續進修研究寫論文,結婚後,蠟燭兩頭燒,文學夢離我愈來愈遠。 直到孩子讀幼兒園,下課回家常常跟我童言童語分享幼兒園的點滴,我聽了歡喜,便提筆記錄幼兒成長趣事,寫著寫著,成了一篇一篇的小短文,投稿寄到報社,幸運的被錄用了。欣喜之餘,激發更多寫作的動力,但工作忙碌我只能斷斷續續的寫,中途更因進修,停筆多年。 前幾年,婆婆病了,請了移工來協助照顧,有次,我將與移工溝通的經驗寫成文章投稿到報社,受到文章被錄用的鼓勵,再次燃起個人對文學的夢想而重拾文筆,又開始寫作,也紓緩了忙碌生活的苦悶。 為了能有更多時間來寫作,在一符合退休條件時,便向任職單位提出退休申請,由專職轉變為兼職教師,自由自在當起了SOHO族,希望這次的提筆,是圓夢的開始。終於有一方自己的夢田了,我勤於筆耕寫作,寫下個人生命的經驗,我寫故我在,有想法就提筆寫,文思枯竭,就停筆沉思,或起身做點家事,或看看書,或出外散散步,或看看影片……。 當SOHO族後,我拿回掌控個人時間的調度權,重登自己是時間主人的寶座。SOHO族,真是幸福一族。
-
【小說連載】 老枝伯仔
「生意人就是這樣,想賺錢就必須付出辛勞的代價;跟我們種田人一樣,想要有收成就得努力耕作,因為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啊!等你長大後,就能體會到阿公所說的話是對還是錯。」 「當然是對。」 「為什麼?」 「我阿爸和阿母經常說,我們家阿公最大,不管什麼事情,阿公說了算數。」 「真是這樣嗎?」老枝伯仔一時難掩內心的興奮,竟把小孫子高高舉起,然後讓他的小屁股如同騎馬似地坐在他的頸後,兩腿垂放在他的胸前,並告訴孫子說:「阿公讓你『騎奇雞』。」小孫子樂得哈哈大笑,卻也害怕一不小心從阿公的肩上摔下來,以致緊緊地抱住他的頭部不放,並且懼怕地說:「阿公,你可不能讓我摔下來。」老枝伯仔伸手扶著他的身體,絕對不能有所疏失,並向孫子保證著說:「你放心,阿公不會讓你摔下來的。」於是祖孫倆沿著田埂走過蕃薯園,經過高粱田,享受怡然自得的山林樂趣。(二○四)
-
我在勝利崗
在金門,有著許許多多的軍事營區,之前,我們無從進入,如今,還剩下幾個你我能有機會一睹芳蹤呢? 冷冽的十二月,枯葉掉落了滿地,那一早的陽光特別的溫徐;照的讓人暖暖的,在這樣舒適美好的日子我來到了勝利崗,那是一個對我全然陌生的名字和地方,對於這樣一個和金門深深連結過的一個軍事據點即將改建為產業園區,在,想知道、更多不捨還有一點點期許能否轉變的期待下我來了。 彎腰、低身、小心不被鐵刺刺到的鑽過鐵網我進入了勝利崗,就如同大多數荒廢許久的營區一般,荒蕪空蕩了無生氣映入了我的眼簾,在許久許久的以前這裡應該是威嚴充滿生氣的地方,而今,人去堡空只剩下荒煙漫草覆蓋住了整個營區。 隨著森堡團隊的帶領,我們通過了枯藤和樹木糾結盤纏的天然遮蔭土溝,進入了第一個出現的軍方建築,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徽鮮明的出現在大家的眼前,十二道光芒向外射出曾經照亮了多少軍人子弟,而今竟如此這般孤獨地看著偶然進入的我們。點亮手機燈光我們進入坑道49-M-M,一個只容一身通過的一百多公尺坑道,這是用水泥砌成的牆壁,在那個辛苦的年代挖掘這樣一個深且長的通道是多麼的艱難,坑道的長度其實還可以繼續延伸走下去,只是因為管理因素所以已經鑿起水泥牆不讓人試圖通過,看著空置的彈殼包裝腐蝕生鏽,喜的是如今金門已遠離戰亂不用再過著戰戰兢兢的生活,但不也提醒著我們自由民主的可貴,千萬要好好珍惜啊! 步出坑道後我們轉往上層的防空堡,這堡上有一個很精緻的雕刻是於民國四十九年十月竣工的紀念碑,上頭雕刻著精誠合作字體有些已經模糊,但仍難掩飾住字體的端正細膩和當初完工時的興奮心情吧!隨著隊伍我們繼續前進,路上看到有些碉堡已然頹廢倒榻真的很可惜,坑道上方是一大片排列整齊的樹林,經過這麼多年有些新長成的其他樹、有些枯死倒落的枯枝交織盤錯著而我們一行人就這樣或昂首而走或低頭而行走過了這迷宮似的森林區,偶然間仰天而望,參天的樹木和藍藍的天空竟是一幅如此美麗的景緻,身在福地的我們到底錯過了甚麼呀? 除了地下的機槍堡,地上的防空堡和遍布營區的壕溝也展現了不一樣的景觀,土丘、石塊、土磚和水泥混蓋而成的碉堡各個形狀不一,件件都是藝術作品,來到了已經頹廢的親愛堡,看到門口一副對聯寫著「革命的事業最神聖」「革命的情感最親切」,遙想當年離鄉背井的國軍弟兄們,以部隊為家;以軍中隊友為兄弟在陌生的金門誓死守衛自由的中華民國是何等堅定的決心和信任。 看到這裡其實好想哭喔,這麼美的地方;這麼有故事的地方;這麼充滿國軍弟兄記憶的所在地怎麼會有人捨的將他無情的剷平遺棄呢,這裡曾經留下多少堅定不移的信念,曾經多少人辛苦的一鑿一挖建蓋了這些碉堡、壕溝,如果這些寫著金門故事的碉堡在工程中一件一件的破壞消失,您捨得嗎?我真的很不捨,金門的美、金門的可貴,不就因著這些事這些物這些故事而美麗嗎?如果,一件件的戰事古蹟被這樣粗糙的工程破壞那麼金門還是原來的金門嗎? 在工程決標動工前有幸能夠來到勝利堡一窺樣貌,但如果要這樣跟這個走過一甲子的營區做告別我真的不忍心,除了用手機盡量將營區的完整面貌記錄下來,也深深的期許這樣美的地方能夠被保留下來好好規劃利用,我們知道當怪手無情地出現時就再也不會有勝利堡這個地方了。 決心堡的對聯「實實在在坦坦白白的做人」「高高興興活活潑潑的生活」,我們真真實實的生活在這個島上,也請好好的善加愛惜屬與全體金門人的歷史遺跡,勝利堡是屬於你我大家的讓我們大家一起愛護它吧!
-
【戰地之歌】北山斷崖
北風颼颼 答答答的槍砲聲 自海面躍起 眾人驚慌爭逐 這汪洋中的諾亞方舟 火光四射 殺聲劃過暗黑的冰原 紅色之河 構築出肉身墳場 在海山擠壓的這片沼澤 北風依舊 呵呵呵的嘻笑聲 掠過天際 旅人開心捕捉 半世紀前的戰地遺跡 暖陽灑落 歌聲親吻紅色軟泥 木麻黃與牽牛花 相和成一則 島鄉哼唱的傳奇
-
寫書且說書 寫在拙作《軍民通用刺槍術教材》發行之際
退伍十餘年,做志工,寫手札,出版十七本書,志在經驗分享。雖然前此的書不曾引起熱烈反應,但也得到不少正向回饋,讓我增強堅持去做去寫的動能。 今年,不出版手札,第十八本書改以出版《軍民通用刺槍術教材》當然有前因。一方面是來自熱心的師長、好友,甚至是體幹班故舊的建議;另一方面也想趁現在還能提槍上陣之際,現身說法,留供現在與後來者參考。 武俠小說常有獨門武功教外不傳之密,刺槍術是戰技,軍中獨有,並非不外傳,而是有難以推廣的限制因素。獨有雖是特長,但若缺乏刺激切磋砥礪,將可能逐漸削弱其推進力量,設若再未能適時適切加以策進,更有可能失去戰技的戰鬥力。 隨著科技進步,武器更新,戰具戰法迭有演化,刺槍術的價值遭受質疑,以致鑽研者日少,教育訓練的質量減降,更使官兵無法體現其精義,訓練成效愈無法彰顯,循環之下,每況愈下,刺槍術唯恐逐漸喪失實用實戰的目標功能,淪為虛應故事、形式化的操練,竟而淡出軍隊戰技之林。這正是我所憂心而必須寫書的潛因。 從年少到從軍到退伍做志工,數十年間,我教槍時間長,但練槍的時間更長,在這漫漫學習旅途中,多所摸索試誤,深知師資身教言說的必要,更且體悟教材隨伴及時參考的重要。積四十年學習經驗,寫這本刺槍術教材,企盼增進師資幹部教學效能,指引自主學習者迷津,避免誤入歧途事倍功半。 軍隊教戰,因應多重任務多重目標的特性,以及成員眾多素質參差且訓練時間有限,體能戰技課程設計與課目須擇其重點,訓練方式著重反覆訓練、循環訓練、同時訓練,訓練重點求精不求全,訓練進度尚簡不尚繁,並以符合戰鬥需求為目標。在種種考量與限制因素下,我一直以為:刺槍術是軍人必備的基本戰技,理由無它,只因大多數軍人配置武器就是槍,即使槍枝形制一再改變,槍還是槍,持槍就應善於用槍。這個觀點,我很希望提供各級幹部尤其是主管訓練的單位決策與參謀作為時的參考。 刺槍術長久以來的確也曾被當作基本戰技,如今則漸趨於輕忽,其之所以不被單位重視與官兵歡迎,甚至還有被排斥排擠的狀態,我以為根本原因有幾:一、師資沒教對;二、官兵沒學好;三、訓練要求重點錯置-止於空刺、團體刺,缺乏對刺訓測賽。 排解前述癥結之道,要言之:師資培訓應強調複訓進修與自主訓練,以精進職能與素養;落實課表管制持恆漸進施訓;要求重點置於對刺訓練,並以測驗、競賽驗收成效、激勵學習動機、促進榮譽感、增強團隊精神。 編撰本書,我所訴求的是:釐清訓練觀念、掌握訓練方向、精確動作要領、著重對刺技巧、符合實戰需求。此外,我也一再強調:練槍不要被槍的形制牽制,出拳如出槍,槍的形制再變,只要掌握出槍如出拳的要領,就能以槍就人,更能隨手取物就地取材、化物為槍、無物不是槍。 老張賣瓜,不揣簡陋,自許這本書或有幾個特點。其一、總論闡明刺槍術戰技的價值與重要性;其二、強調所有基本動作都是為實用實戰奠基礎、做準備,而所有實用實戰技能也都是基本功的應用;三、特別注重徒手訓練、徒手練槍與拳打腳踢,驗證器械是手腳之延伸、練拳即練槍,以及拳腿與器械相輔相成的基本論點;四、用槍、奪槍、反奪槍,一以貫之;五、生活刺槍術印證熟練槍術可以化物為槍無物不是槍;六、對刺技巧與心法篇幅最多,證實對刺是刺槍術訓練核心的論點;七、教學法的探討,以求建立正確觀念、適切訓練方法,以精進教學效能。 刺槍術不應只是軍事戰技,更應屬於國防體育的一環,由軍隊向民間與學校推展,可以扎根國防教育、厚植戰力基礎,影響深遠,書名《軍民通用刺槍術教材》即有此意。再之,刺槍術既是戰技,更是格鬥技、競技與運動,精練刺槍術兼具防身、強身、健身等多重效益,這正是我以推展刺槍術發揚槍道為志業的期待。 時值拙著發行,謹此向長期支持鼓勵我的師長、袍澤、好友,以及協助封面設計的好友聰堯兄與專責攝影的建屏致上誠摯的謝忱。
-
咕咕叫
久違了 咕咕叫 喔,不對 你的真實名號叫斑鳩 你息影了這久了 而今重出江湖 應該給人耳目一新 這豐收的季節 原來就是美麗的秋天吧
-
琥珀海 詩致神風獅小麥啤酒
與過去和解吧 潮汐靠近 記憶也走過來 我笑著 神風獅小麥的身旁 如雲朵的唇角 輕拂獅子料羅灣的笑顏 紅寶石似的胸膛 話語都安靜了 全在酒裡 彷彿高粱親吻啤酒的臉頰 於夕晝的乳房寫下 焰霞裡的花蕊 那是清澈的強悍 情懷的口感多麼芳醇 而故事飽滿的泡沫 慢慢地翱翔出 炙熱的地老天荒 入口,回甘,尾韻 純粹猶如少年的暴烈 卻彷彿清晨的微風走來 恍若戀人的眼神站在 莒光樓看著山高水長如何 通往的蔚藍的心臟,然後點燃 綻放的火苗溫柔的海洋: 姑娘,是否要來杯琥珀海的麥仔酒 ▓飲酒警語:未滿18歲禁止飲酒。
-
【小說連載】 老枝伯仔
「你阿爸和阿母可能不會讓你回來種田,他們會讓你讀很多書,將來跟你叔叔一樣,到美國留學。」 「我阿爸說,叔叔是天才。」 「天才不努力也是不行的,如果自己努力,也可以跟天才一樣有成就。」 「阿公,我阿爸和叔叔都是你和阿嬤生的,為什麼叔叔是天才,我阿爸不是?」小孫子好奇地問。 小孫子的童稚之言,竟讓老枝伯仔不知如何來回答他,而且還提起他不想聽的阿嬤,更讓他的血壓在驟然間升高。但小孫子問得有理,他也不忍心責備他。於是他淡淡地說:「每個人的天賦不同,雖然同是一家人,但不可能個個都是天才。」 「說不定我是天才,妹妹不是;也說不定妹妹是天才,我不是。阿公,是不是這樣?」 「對、對,就是這樣、就是這樣。但在阿公的想法裡,最好是做一個平凡人,就像你阿爸一樣,他不必到美國留學,照樣賺很多錢。」 「可是我阿爸很忙,有時候我們都吃飽了,他還沒吃飯。」(二○三)
-
憶遊「光榮金門行」
至今未曾搭機,不坐飛機除懼高症,更怕摔機,連「怎會在機上」都會惡夢驚醒,足見其恐懼指數!空中運輸其實安全性高,但墜機無倖免是克服不了心理障礙,每回家人出國,總要等班機平安抵達走馬燈亮起,才放下心裡那塊石頭,機場以「凱歸」心情迎接,瞧入境門那麼多談笑風生旅客,總以敬仰眼光佩服經歷高空航行猶一派輕鬆,客廳走入廚房般稀鬆平常。 就因懼機,甭說國外旅遊,台灣五離島金馬澎及蘭嶼綠島,只一次到過金門,黃花閨女上花轎頭一遭「過鹹水」當「舶來客」,那已是二十七年前的事,且是搭「武裝船」。話說民國八十年參加後幹班訓練,全勤參與會務,隔年元旦獲頒軍管區「執行後備軍人四大工作績效優異」獎狀,穿著西裝讓警備總司令配掛銅質勳章,同年團管區「錦上添花」招待金門二日遊,就這麼唯一金門行留下「金氏紀錄」。第二年雖更上層樓當選「優秀輔導幹部」榮獲國防部獎,改由裁撤改制的海巡司令配戴第二枚銅質章,更獲保防官推薦「金門舊地重遊」本縣僅有名額,因是搭十幾人座小軍機,扣除六地團管區及師管區司令夫婦,一縣市分配不到一幹部,遺憾未敢挑戰飛機而放棄與將官同行殊榮。 午后管區會議室報到,上校司令行前「精神講話」,他問金門有何特產?貢糖、菜刀、高粱酒……大伙兒七嘴八舌,只聽司令叮嚀什麼都可漏買,增強雄風的「金剛酒」一定不能錯過機會,站在男人角度聽司令的話,整個參觀團兩天都在搶購該酒,有賣的店家全遭搜括一空,時價七百五的金剛酒「黑市」居然喊價一千二尚且缺貨,若非離開金門時「發現新大陸」,此趟將入寶山空手歸,碼頭一家其貌不揚小店,櫃子竟擺滿目光焦點,眾人推擠招呼不來,千元鈔遞了半天沒人理,跳進櫃台雙手各一罐,老板果然笑呵呵奔來結帳。 傍晚於英雄館候船,高雄港搭乘裝巨砲軍艦,越海峽中線百公尺外還有驅逐艦護航,晚上八點快樂出帆,隔早八點準時駛抵金島獨一無二料羅灣,軍艦時速精準一分不差!回台早上八點揚帆,晚間六點進港都,去十二小時、返十小時,原因是去的那趟吐得一塌糊塗,怕暈者拜託政戰主任開證明讓其自費搭機,我當然不在請求之列,天性怕機不怕暈,雲霄飛車都可連繞五次,船左右晃算什麼,放眼全艦沒暈船的寥寥無幾,不過一鋁箔空瓶滾整晚沒人下床撿很怪,大概共同心理認為別人會撿吧!「簽證」少將愛莫能助,最大權限是命「船家」開快點,回程縮短兩鐘頭證明軍人不打誑語,看到休假阿兵哥倚立船門歸心似箭,彷彿看到自己服役影子。 戰地金門開放觀光前,蒙著一層神秘面紗,甫踏上傳說中「秘境」,好似劉姥姥逛大觀園,物物新鮮驚奇,去時尚未小三通,建設「因陋就簡」,清明雨紛紛時節,沒鋪柏油的路略微泥濘,坐軍用卡車遊島頗有「復古風」,繞來繞去好像就這麼幾條似曾相識重複路,沿途「八二三戰史館」格外親切,老爸亦砲戰英雄故愛屋及烏;早年郵票景物「莒光樓」,身歷其境目睹廬山真面目,猶如夢幻不敢當真,停車遊湖,幾隻天鵝悠游其間;「擎天廳」讓我想起老總統逃過一劫陳年軼事;「馬山觀測所」的播音站,係反攻時期「對大陸同胞廣播」地方,其他因時間久遠不復記憶。 此金門遊,好印象乃東道主軍方接待予人賓至如歸感,特許會客在金門當兵的表弟也是體貼做法,但金門及軍艦動輒缺水屬小遺憾,餐廳及艦上官兵仍優先供應吾等遠來「貴客」,實在感動!還記得相機忘了裝底片,幸好小表弟在太武山拍幾張留念,取景包括「毋忘在莒」、「頑石點頭」、「梅園」、「海印寺」,證明確有到此一遊,否則金門行豈非空口無憑,抱憾終生!事過境遷,兩岸三通後的金門應今非昔比,國慶連假妻女剛遊金歸來,四天三夜感想是─「你不敢搭機沒跟去太可惜了」。馬後炮!不過說的也是啦!
-
獅子頭的回憶
周末一早,通訊軟體便傳來:「起床了沒?我送『獅子頭』過去給你。」 十分鐘後,「獅子頭」送到。塑膠提袋中,裝了一袋湯汁、一袋「獅子頭」,放在手心上還有些餘溫。 「是前一晚做好,放在電鍋裡溫著的,妳嚐嚐看。」 我低頭看著這三顆「獅子頭」,兩袋都用橡皮筋綁著,但仍可聞到透散出來的香氣。 「這個氣味是對的!」 隨即轉身進廚房打開塑膠袋,將「獅子頭」和湯汁分別到入小碗中,方才驚覺,這個動作、這些香氣,已經多久沒有再做過、聞過?記憶被啟動,眼眶竟也跟著濕潤起來。 「獅子頭」是金門夫家的招牌美食,年節或招待親友必會出現在餐桌上。年節前、孩子們要回金門前、公婆要去台灣前,公公必會在廚房裡忙上好一陣子,再將做好的「獅子頭」裝進便當盒中,一盒10顆,五個孩子一家四盒,阿姨也分2盒。接著分裝湯汁,在藍色的藥罐裡裝上塑膠袋,將精燉的滷汁分裝進塑膠袋中,綁上橡皮筋,蓋上白色蓋子、鎖緊,如此一來才不會讓珍貴的湯汁外溢。 分裝完畢後,大圓桌上已堆滿了便當盒,還得再用黑色奇異筆在便當盒、湯汁罐上寫下每個孩子的名字,最後再送進冷凍庫,等著要去台灣時,再一一裝進紙箱,綁好紅繩,準備託運。甚至在婚前,未過門的我也可以分配到一份呢! 我總是最早回到金門過年的,這樣的場景,我曾經歷了數年。 我記得曾在大夥兒吃完午餐睡大覺後,陪著公公做「獅子頭」。他總是要我先去午睡,睡飽後再下樓幫忙,可見公公是個貼心的長者。 看著公公用超大鍋子裝著數十斤豬絞肉,放進荸薺、蔥、醬油、糖、五香料、水等材料,接著使勁攪拌很長一段時間直到產生黏性,然後再抓出一團絞肉, 在左右手間反覆摔打逐漸搓揉成圓團,放進油鍋輕炸使其外酥內嫩不易散掉,最後整齊排列在大滷鍋中用文火細細煨煮,這期間還得隨時留意不要燒焦了。 經過這番繁複工序後,一顆顆又香又嫩、圓潤飽滿的紅燒獅子頭方才大功告成。 小媳婦我平常是沒有下廚烹煮的,因此沒有特別注意配方比例,是無法重現家傳「獅子頭」的媳婦,我只是陪著公公聊天,幫忙他打雜。 公公的家鄉是江蘇鹽城,我則是第六代福建來台移民後代。每次和公公聊天,老實說,我只聽懂三成!和長輩聊天的重點不在聽得懂,而是讓長輩開心地講、聽他講。 煮飯時,他會一步一步地交代要怎麼做、怎麼煮,還曾和我分享一道「蚵仔豆腐」,以金門石蚵、鹽滷豆腐,再加上青蔥做的,口味和台灣料理的豆鼓鮮蚵豆腐並不相同;我們還有一陣子天天吃獅子頭汁滷白菜,似乎永遠都吃不膩。 想到時,他會說說在家鄉和兄弟們生活的趣事,說他們如何一起捕捉湖裡的蝦蟹,利用繩子和簍子,如何如何、怎樣怎樣,加上動作和很開心的表情,我則報以點頭和微笑,因為我都聽不懂。 旅遊時,他曾興致勃勃的緊盯著四川高山許久,讚嘆人要怎麼住在山上?竟然還能種田?這六小時的山路搖晃得我睡了好幾回,他則雙眼發亮完全沒睡,事後還津津樂道、回味無窮。 我曾陪他回到大陸老家江蘇鹽城,深刻體會在中國東部平原長大的孩子,真的有可能一輩子都沒看過山。 公公因國共戰爭從小被迫離家,久經戰亂、顛沛流離,一輩子苦難沒少過;即便到了金門,也曾經歷被陷害、背叛的難堪,但仍不損及其本性─童趣、慷慨、樂觀、堅強、熱心、脾氣好,街訪鄰居和全家族的人都非常喜歡他。 公公生病後的十年間,婆婆曾嘗試烹煮獅子頭,可惜都未能抓到正確的味道;而孩子們平時並不在身邊,沒人曾經認真參與學習。 四年前公公以92高壽辭世了,我們曾在各大名店品嚐獅子頭,希望藉此填補內心無法回復的鄉愁與缺憾,想當然爾,我們遍尋不著記憶中的味道! 今日大伯送來的獅子頭,已有八成接近公公的手藝,少的一成是原料來自台灣豬而不是金門豬;還有最後沒給的一成呢?當然是對公公的敬佩與感念,還有那永遠回不去的、曾經擁有過的、平凡而美好時光。 往昔公公少小離家,因懷念媽媽的味道,憑一己模糊的記憶,在異地開展出家族的美味;今日大伯在耳順之年,因懷著對父親的思念,手足後輩們記憶拼圖,在異地還原出久違的美味。 這家族的味兒,總算傳下來了。
-
天圓地方
孩子,讓我告訴你 生命幾何。人生 可不是幾條直線橫線 甚或方形圈圈叉叉可以界定。 天圓地方 可人生不是一道幾何習題啊 天何其寬又是那麼藍 時候到了就飛吧 大地如此寬廣可以延伸到你我眼界不及的他方 時候到了就走吧 別讓生活的重擔限制了我們的想像 那宇宙邊緣之外的平行時空的所有可能 是時候可以出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