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文學
-
【拾穗集】烈嶼的袖珍風獅爺
家鄉昔日由於風大,不少村莊入口處立有風獅爺,來驅風避邪。這些風獅爺大部分以花崗岩雕塑而成,因有相當年代又經歷歲月陶冶,每尊風獅爺皆樸實,韻味十足,其姿態或直立或蹲踞,神采奕奕。有一陣子,風獅爺還造成風潮,吸引不少觀光客前來尋訪。 我不知道故鄉確實風獅爺數量,這些年來,每次返鄉與手足四處寫生閒逛,足跡幾乎涵蓋各村落,見過的風獅爺應該也有數十尊之多。其中,有兩尊體型袖珍,極為特殊。一在小金門西方村落,另一在瓊林村。西方社區這尊風獅爺立在廟宇後牆的角邊上;瓊林村則立於一祠堂後牆角落。通常風獅爺都是獨自矗立著,只有此兩尊嵌入於牆中,或許這樣安排含有護宅的意義。 其實,烈嶼風獅爺不多,當地主要辟邪物為風雞,行走鄉間常見閩式老厝屋脊上有風雞(雞的造型)立著。在西方村口有一座泥塑的大風雞,另一旁有一尊人物泥塑「北風爺」,相傳司風的神祇,塑像黑臉著蟒袍,一副威武凜然狀。
-
【小說連載】 老枝伯仔
「可不是,那些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情治人員,主謀抓不到,卻偏偏抓你去當替死鬼,真是『無潲路幹』啊!」勝國仔說後,老枝伯仔以一對感激的目光看看他。或許在所有的親朋好友中,只有他最瞭解他,兩人情不自禁地哈哈大笑……。 第十章 孫子五歲那年,麗姍又懷了第二胎,而且生下的是一名女嬰,全家大小莫不興奮地迎接這個小生命的到來。為了不讓頑皮的小孫子影響媳婦做月子,老枝伯仔徵求兒媳的同意,竟自告奮勇把小孫子阿信接回鄉下,由他親自來照顧。 按理說,祖孫鮮少在一起,孩子們碰到陌生人或許會排斥,但想不到老枝伯仔朝他拍拍手,親切地說:「阿信乖,阿公帶你回鄉下老家。」小孫子竟然走到他身旁,把頭斜靠在他的懷裡,叫了一聲:「阿公。」老枝伯仔一時來不及回應,感動的淚珠則在眼眶打轉。(一九七)
-
三更半夜的四線道
三更,半夜 的四線道 冷清的街道上 陣陣的汽車呼嘯而過 我沒有在等待 清晨 的到來 。 而是 靜靜地享受:濟洲島的夜。 從來 沒有異鄉的遊子 以為回到了故鄉一 卻忘了那裡沒有四線道 就像孤單的三弦 衹能彈奏簡單的曲子。 抬頭 尋找 夜空 衹有遠方燈火璀燦 好似人間的繁星點點 卻 找不著星子 許願。 夜- 涼如水 如果 妳也輕裝簡行 來到了 濟洲島 別忘了 她的呼喚 就像她整潔的四線道 等待 汽車的 呼嘯。 而我 衹是 靜靜地 此時 在夜裡徘徊。
-
年近半百,中途而已
假日閒暇的午後,吹著微涼的風扇,坐在瑜珈墊上一口氣將張曼娟所寫(我輩中人)這本書看完。 這是一本寫給中年人的情書。書中有許多例子,敘述著目前中年人正承受的壓力,上有老下有小,婚姻、職業、大環境的不如意……,又還沒有真正老到可以退休的年紀,心中有一股屬於想退休又不能退休的無奈,若已存夠了養老金有了金錢自由度還好,若無真的是無語問蒼天。 人從呱呱墜地,從懵懂無知到肩負重任,除非你想耍賴啥事也不想管,否則人到中年一定有些壓力存在,無論你是名門之後;或者你是富二代;亦或者平凡如我輩的上班族,肩上多多少少都會扛一些壓力,只是這壓力要怎麼學會排除?亦或將壓力轉化為助力,將是自我人生的重要課題。 人到這世界上,應該每個人都想要功成名就吧!那成功的定義又是啥呢?小時候的志願幾乎都很偉大,當總統、當科學家、救全人類、拯救全世界,後來漸漸長大,知道那種偉大的夢想不是人人都能為之,志願也從求名求利求權勢,到只是求平安糊口度日。 好像每個年輕人剛進入職場時都是正直敢衝的有為青年,可是漸漸的你發現了職場上的骯髒面與及一些所謂的潛規則,你變得妥協,不再衝撞體制,變得因循苟且,只為求一碗飯的溫飽而獨善其身,只因家中有老有小不可以意氣用事讓自己飯碗不保,何況現在經濟不景氣大環境不佳,只能選擇垂頭喪氣的努力著,這是我輩中年的悲哀。 最近幾個好姊妹,一個過世,二個失業,父母親也因年邁,常常我得跟隨著他們進出醫院,突然覺得近日的天空灰灰的,亮不起來,我常在想是我生不逢生,還是我們這些大齡女子不夠認真?亦或是這個社會真的是大環境不佳?有些無語問蒼天,當看完書闔上眼的我,心中反覆咀嚼著,怎麼樣也不覺得這是一本寫給中年人的情書,反而有一點淡淡的哀愁呢? 書裡有一段話我覺得寫的深得我心,「『我們是奉養父母的最後一代,也是被兒女拋棄的第一代。妳不覺得我們這一代好悲哀嗎?』我深深擁抱朋友,對她說:『我們是最棒的一代,人世間的情義都付出了,也都承擔了。』五十歲以後,我常用這樣的話勉勵自己:『年過半百,中途而已。』路還要繼續向前走。此刻的我,有著前所未有的篤定與自信。」 是啊!我是否也應該打起精神來,帶著認真與相信努力付出,因為我也始終堅信,人有他的來處,自有他的去處,未到去處不可輕言放棄,人會誕生在這世界上,一定是有他需要完成的使命,只是有些人完成使命做天使去了,有些人仍得繼續,而我年近半百,中途而已,人生美好的下半場正敞開雙臂等著我呢!
-
眼光,商機,勇氣,財力,開創職涯藍海
台灣步入老人社會,老人體弱失能無法行走的比例不低,民眾對無障礙車輛的需求將愈來愈高。長照2.0雖然有提供交通接送這項服務,但婆婆脊椎受傷後的就醫回診,我幾次預約訂車,時常碰得該時段已被預約訂滿的狀況,最後仍然是自行找車來接送。 最初我們都是搭一般計程車往返,但婆婆在上、下車之際需要家人抱著,抱的人負重彎腰側身進到車後座,常一不小心就閃到腰骨。有時,因使力不當造成婆婆全身筋骨酸痛不已。這真是吃力又不討好的任務。後來,在朋友的介紹下,我們改搭無障礙計程車。無障礙計程車就是改裝計程車的後車廂,並附加升降輔具,讓寬敞的後座可以容納身障者坐著輪椅進出。雖然收費比一般計程車貴了一倍多,但照護者與婆婆雙方進出車內真的輕鬆許多了。這真是照護者與身障失能者的福音。 這三年多來,我陪同婆婆固定搭乘一位司機吳先生所駕駛的無障礙車,我觀察司機先生接案的時間重疊性滿高的,吳先生常常無暇親自前來,便請同業支援接送我們往返。曾來支援的同業已換過三四個面孔,有時,吳先生接送一位病患來醫院時,正巧我們就醫結束,他接著接送我們返程。這可以看出司機先生手上有很多案家在跑,社會對無障礙車的需求應是愈來愈高。 我與司機吳先生聊過,他原是私人救護車隊的司機,在擔任救護車隊的司機工作中發現民眾有這種需求,便辭掉救護車隊的工作,自己買車投入接送身障者就醫的這項新運輸服務市場。 2005年韓國學者金偉燦和法國學者芮妮·莫伯尼提出「藍海策略」觀點,所謂藍海策略是在現在的市場中找尋尚未開拓的市場,或是進入較少業者進入的領域,以差異化來獲取較高額的利益。相對於競爭激烈的一般計程車業,無障礙計程車是個不受景氣好壞影響的行業,客戶的需求通常是長期的,服務收費的價格又比較高,比一般計程車競爭力強。 吳先生觀察力敏銳,看出台灣人口結構改變,高齡客群的需求逐漸增加是潛在的商機,把握機會,轉型開創個人生涯的藍海,而提升了個人駕駛專業的優勢,轉業成功。 轉業成功,除了有眼光看出 「顧客在那裏,市場就在那裏」的商機外,勇氣,財力,也缺一不可。
-
快樂的源頭
快樂如盛開的花朵,使得蝴蝶為之翩翩起舞;快樂如潺潺溪水,日夜奔流歡唱,永不疲累;快樂使一個人神采飛揚、容光煥發,索然無味的生活變得充實甜美,生命也更加煥發璀璨。快樂不必揮霍萬金來買,快樂不必千里迢迢去尋找,因為快樂就在你我周遭。 快樂是蘇東坡「帶酒衝山雨」的豪放不羈;快樂是陶淵明「草盛豆苗稀」「帶月荷鋤歸」的自得其樂;快樂是王維「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悠遊自在;快樂是在細雨紛飛時,獨自漫步雨中,享受那份恬靜自得、無牽無掛;快樂是在瀰漫咖啡香的斗室裡,細細品嚐咖啡和自己的心思;也可以和三五好友,無憂無慮,盡情的奔放高歌;或在羊腸小徑,或在熱鬧喧囂的市集,自己低吟心曲……不管如何,隨時隨地以豁然開朗的心欣賞外在的人事物,你會發現這些都是快樂。 但是「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人們總愛自尋煩惱。一次的不如意就哀聲嘆息,心情的糾結把自己綑綁在憂愁的國度而終日鬱鬱寡歡。為了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就與人爭得吹鬍子瞪眼睛,甚至大打出手,來個你死我活,這是何苦來哉?有道是:「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菜根譚」裡也說:「身安茅屋穩,心定菜根香。」只要有一顆豁達的心,何處不能怡然自得?何處不是快樂?方寸之心,何必藏著憤怒憂慮,傷了別人也傷了自己? 走出戶外,讓我們聽聽自在的小鳥為我們婉轉啁啾;看看悠悠蕩蕩的白雲,為我們幻化的巧思。放眼眺望,「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亦如是!」你會發現,我們柔軟的心要裝的是天地間的千山萬壑、行雲流水、一沙一石、一草一木,因為「萬物靜觀皆自得」呀!這樣的快樂多多益善,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何苦囚禁自我在小小的憂愁牢籠裡呢? 朋友!你發現快樂的源頭了嗎?仔細瞧瞧,用心去挖掘,其實快樂就在我們的周遭唾手可得、俯拾皆是,希望你發現了,也和大家一起分享。
-
【小說連載】 老枝伯仔
「你這個沒有良心的東西,我那個袂見笑的老婆去討契兄,恁爸已屬不幸了。所有的親朋好友以及我的兒媳,沒有一個人敢叫我原諒她,只有你膽大包天,竟然還一直一直幫她講話。你勝國仔不妨睜大眼睛看看,如果我這輩子會原諒春蘭那個臭查某就跟你同姓!」老枝伯仔斬釘截鐵地說。 「萬枝仔,你真是一個不可理喻的老頑固啊!」勝國仔搖搖頭,無奈地說。 「春蘭袂見笑去討契兄,她爽;我罵她臭查某,我爽!勝國仔,這件事情就那麼簡單,你以後就省省力氣,不要說些廢話,以免傷了我們兄弟的感情。」老枝伯仔提醒他說。 「老頑固!」勝國仔不屑地看看他。 「不,你說錯了,我不是老頑固,而是為匪宣傳、顛覆政府,被抓去灌辣椒水與拔指甲浸冰水的老匪諜。」老枝伯仔自我調侃地說。(一九六)
-
戍守過金門的父親
接近年末,又是整理家中舊物的時間,全家人總會在這個時段回收一些用不到的衣物送到慈善機構,或是購買資料夾或相片冊整理那些老照片。最近無意間翻到一個櫃子,裡面放了不少年代久遠的黑白照片,有很大一部分是父親當時在金門當兵的照片。身為么子的父親,說起當年要到離島當兵,就有很多故事說不完。 一來是他從未離開過台灣,甚至沒有離開過家鄉,所以當初抽到金門,心中十分惶恐,二來是對於陌生的環境有恐懼感,因為身為么子,備受爺爺奶奶與親人寵愛的他,在溫暖的環境下生活,現在要學會獨立,自己面對在外島的當兵生活。三來是對於當兵的艱苦傳言,軍旅生活尤其是離島,不少身旁的人說充滿艱辛。 但父親心想,既然抽到了,就勇於面對,所以早早就做好了到外島當兵的準備,而三伯父與堂哥,也都是在離島當兵,特地來家中傳授父親經驗,讓他不要擔心。就這樣,搭船遠赴金門,進行三年為期的兵役。父親說剛開始真的很不習慣,後來遇到同鄉,也結交許多好朋友,也有不少好的長官,讓他漸漸習慣了軍旅生活。 更重要的是金門的好風光,例如豐富的人文與自然景觀,讓他趁著放假的時候四處遊覽,也與不少景點合照。現在聽到父親說起不少當兵的故事,往事歷歷在目,就像他與戰車、基地合照,裡面有不少歷史與回憶,他總會感動的在眼角泛淚。那一段軍旅生活,也是他難忘的日子,穿起帥氣的軍服與持槍戍守,挺起保衛家園的責任,他說責無旁貸,雖然辛苦,但是讓他成長了很多,成為了真正的男人。
-
關於主動與被動的,人生
回到坐在前台的日子已經個把月了,曾經視為此生不再接觸的工作內容仍在這艱難時期回到身上,更甚的是像個游擊兵,支派去了這兒、又去了那兒,薪糧從未增加,壓力及成就感彷彿已不再是個特定位置,即使必須扛起韌性身兼數職,和成就感不成正比的壓抑度卻日日增加了。 每個人心裡都有苦,身負著那些顯然令人感到不舒適的刺,即使再多麼不願意也不好說出口,因為上頭說了:「共體時艱。」於是試圖在這之中化解沉重的抑鬱、在這之中試圖找出值得紀錄的好故事,試圖在這看似荒涼的草漠中灌溉出樹木。我閱讀,我寫字,我說話,眼前依舊是一片霧茫,在撒手離開前的躑躅是多麼濃厚,對經濟收入感到不安全感、對他人的眼光感到羞愧、對未知的未來感到迷茫與慌,種種藉口理由宕延了離開舒適圈的動力,只因為勇氣不夠多、或是痛還不足以使自己起身、替自己再努力一回。未知的未來,在此時未知得令人憂傷與恐懼。 「人生苦短,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那天晚上,窗戶透著秋冬的涼,打開了許久未經營的部落格,看見自己在幾個月前寫下的其中一篇文章裡談到海藍博士在《不完美才美》著作中所提到的一段話,彷彿再一次啟發了自己沉積已久的心靈,這段話在近日不停地在心裡起著漣漪,一圈、一圈蕩漾著,像深山裡的回聲,呼喚著自己:「該動動了,去做吧。」深刻感受到生活在舒適圈裡的安穩令人難以自拔,想著:「就這麼安居也好,人生嘛,追求什麼呢?」卻每每在不順遂中想起自己一直以來存在心裡的夢想,感到遺憾在更早之前無法好好達成,看過許多書或故事都提到了人在離開這個世界前感到最難過的,便是遺憾了,遺憾沒有好好去做自己喜歡想做的事情,後悔著無法觸及的那一些。我們心裡都明白這一些,卻仍過著安居的生活,安居久了,也忘了曾經心中熱情的那把火了。 其實,並不是說安居不好,若安居是一生志業夢想,那當然好!分別大概在於,我們在平靜安穩的日子裡,開心嘛?抑鬱、壓抑嘛?在靜瑟的生活中若能夠做到自己喜歡的事物,那是最好的了,而在這樣的日子裡,心裡若不暢快,再多的物質界的安穩其實也是虛幻。人這一生來到這個世界裡修練,練著的是靈魂想要教會我們的,在離開這個肉體時,靈魂能夠帶著走的那些,包含人生課題,我們是不是通過了為自己的冀求而努力的考驗呢?還是還在壓抑著呢?近期閱讀了這本書,「當身體說不的時候」,在這書中提到的,盡是一切因情緒而產生的疾病,特別是壓抑的情緒,足以讓人的生理健康產生巨大的變化,這些壓力更多是我們平時難以察覺的,聽來有些可怕,但我們自身其實是唯一能掌握自己的主導者,能夠自我療癒、或是發揮力量。看著書,花些時間和心思好好聽自己的心,聽聽這個靈魂、這個身體想要告訴你什麼,然後,好好地去順活試試。 於是打開了線上筆記本,列了表單項目,看看2018年尾計畫的、卻在2019年中被丟到一旁的計劃表,在這之中達到的寥寥可數,自己也得為這窘境負起百分之百的責任了。在手指頭一個字一個字編輯著關於2020年的計畫項目,瞬時間感到的是久未現身的興奮感,看著重複規劃的項目明白那些其實有多重要、有多麼想達成呀。在把專注力重新放回自己身上後,那些原有的、難以透氣的陰鬱頓時走了一半,卻也已經深深感受到當把目標放在自己的需求上時,決定好好為自己喜愛的事物努力時,感到厭惡的情緒走了、討厭的人不再佔據心頭,即使情緒難免在近距離接觸時仍會被挑起,但心裡有了心之所向後,明白自己走著一條自己選擇的道路後,主導權已回到身上了,不再因此被動、不再如同一顆棋子只能任憑擺佈,明白自己才是自己的主人,那麼,便脫離了關於被動的日子,漸漸地取回了「主動」的人生了。 主動出擊的心態多麼有力量啊,主動為自己找出心裡的冀求、主動為自己安排了目標並朝著那些前進,每天一步步、一點點為之努力,想寫文章,就每天多寫幾個字、想創作,就每天計畫著創作內容,想經營什麼,就踏實地去實踐它。因為已有了目標、有了計畫,放開得失心、放開對於關於金錢的束縛感,為的是自己喜歡的事物而努力工作、並非僅是單純為了錢,相信當我們努力認真做著自己喜歡的事物後,該來的富足總會來的。懂得了「行動力」是解決失落感、抑鬱感等等的負面感受後,試著每天為自己多做一點,相信問題不會再是頑固的死釘在日子裡,相信動起來的每一個人都能走進自己選擇的、喜歡的生活。我們都得有意識地看見自己,把自己往心裡深處好好看見,好好聽心的聲音,畢竟大腦太聰明總會企圖干擾,讓自己又意識地為自己而活,目標在哪、心在哪,所有成就都來自那一點一滴耕耘灌溉中,在細心照料夢之下,即能看見屬於它的綠映了。
-
刀 客
古銅色發亮的一張臉,鼻下留著八字鬍,透著亮光的雙眼上方一對濃眉,前額寬廣清亮,西裝頭抹著濃濃發亮的髮蠟。 紅色直條圖紋的襯衫配著深藍的牛仔褲,腳上一雙短筒的皮靴。 他挺直腰桿十分鎮靜的坐在一堆,黝黑發光各式尺寸的菜刀、水果刀、刨刀、剁刀、西瓜刀當中。 每一把刀的刀口,都閃著令人心底發毛的寒光。 他嘴角似笑非笑,一雙眼睛和善的看著來往買菜的歐巴桑、小姐和先生或者歐幾桑,他沒有大聲吆喝招攬生意,他只是坐在那堆大小刀子的後方,好似姜太公釣魚離水三寸,等待顧客上門再做打算。 「這把菜刀多少?」拉著菜籃車的歐巴桑好奇的問著。 「這把算妳590就好!」 「太貴了吧!」 「一把菜刀590讓妳用三代絕對不算貴!」 看他拿起身邊一隻小孩手臂一般粗的甘蔗,無論削皮或切片快的令人頭皮發麻! 「這麼利很危險喔!」 「拿穩就不會切到手指頭呀!妳平常是怎樣握菜刀呢?」 歐巴桑拿起另一把菜刀,擺出切菜的架式。 「難怪會切到手指頭,正確的握法是食指要扣在刀片上,這樣才不會左手有搖晃失去準頭。」 看他左手壓著甘蔗右手握刀一路快速的切下,每一片甘蔗的厚薄真的十分勻稱,更沒傷到左手的手指頭。 這刀客賣刀子還外帶傳授了用刀的技巧,一把如此鋒利的菜刀590算起來也不算太貴,何況還可以用三代呢。 「我原本在花蓮開百貨公司的,妳算幫我開市算妳500就好,同時送妳一把刨刀和香蕉刀!」 真的是開市了,賣出第一把刀後,一群歐巴桑、小姐和先生或者歐幾桑,圍著刀客一邊揀著刀子,一邊問著:「我買水果刀也送刨刀和香蕉刀嗎?」「香蕉刀可不可以換鍋鏟?」「水果刀要怎樣握才正確安全?」
-
生育不容易
民國77年與祥妹結婚,起初我們有避孕,一年後,軍校同學陸續當爸,此時,我們也期待小孩的來臨。 但事與願違,我們一直沒有受孕。祥妹為生育,每日量基礎體溫,當排卵日時,她會通知我,要我向部隊長請假回家生產,在一次次的失敗後,同袍總是譏笑我「到底行不行啊!」,男人最怕聽到「不行」,於是去三總檢查精液,當時護士拿二本A書給我,帶我到病房取樣,在這種情況下,怎能取樣,於是我將空燒杯還給護士,護士在大庭廣眾下,吆喝說:「陳先生無法取樣」,心想我連樣都取不出來,又怎能懷孕,於是倉皇逃離三總,離開時聽到院內孕婦大聲狂笑。從此我拒絕再就醫。 無奈的祥妹,仍固定量基礎體溫,依照醫生指示吃排卵藥,期待能早日受孕,但每月仍接到祥妹哭訴著月經又來的電話,我心如刀割。 次年年底軍校同學結婚,同學們難得相見,大伙們開懷暢飲,當晚我喝醉了,返家後倒頭就睡,半夜被祥妹的哭聲驚醒,我問她為何哭呢?她說:當日是排卵日,我竟然喝醉。於是我帶著歉意,努力完成此事。一個月後,祥妹說:她月經沒來,我認為她又是假性懷孕,安慰她說,再等等。第二個月,她說,還沒來。於是我陪著她去三總檢查,軍醫微笑的說,恭禧你們懷孕了。 十個月後,我們在三總迎接女兒的誕生。經此事後,我才明白生兒育女其實不容易。尤其,在營官兵更不容易,希望想生育的朋友們,一定要耐心的陪伴對方,共同努力,為國家少子化貢獻心力。
-
與大自然的種種邂逅
只要一有空,我就會奔向大自然的懷抱,原因無他,它是我永恆不變的戀人……。 倘佯在大自然的懷抱裡,新鮮的空氣,翠綠的山水,舒爽的微風,悅耳的蟲鳴鳥叫,美麗的野花小草……,總是令人舒心。我擁抱著大自然讓大自然也擁抱著我,這種幸福快樂,只有當事人才能心領神會。蔡琴有一首歌「讀你」正可以貼切地詮釋我對大自然無可救藥的迷戀,「讀你千遍也不厭倦,讀你的感覺像春天, 「浪漫的季節,醉人的詩篇,唔……。」 「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與大自然的種種邂逅,交會時的感動與光亮,是我個人非常私密獨享的喜悅。 所以,你如果在山林裡遇到一位踽踽獨行的老婦人,請不用為我哭泣,我很好,我很幸福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