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文學
-
刻愛成詩
寫首詩消化我的悲傷 再次咀嚼有你的快樂 愛是有情亦無情 有我的逃避與堅持 我靜靜雕刻 落下一字字 回首 說盡一輩子的浮沉
-
【小說連載】 老枝伯仔
林萬枝提著行李來到柴房,斜躺在雜草堆裡,一對歷經滄桑的眼神,望著滿佈蜘蛛網的樑柱,僅在短短的幾年間,好好的一個家竟然變了調。仔細想想,他林萬枝對不起的是國家民族,因為他貪小便宜,幫人家張貼顛覆政府的反動標語,被抓去坐牢是應該。可是他並沒有對不起這個家,而是春蘭這個臭查某討契兄、偷生囝,對不起他,讓他在村人及親友面前抬不起頭來。 因此,他必須跟她切割得清清楚楚,讓村人知道他林萬枝是一個有骨氣的男人,他必須脫下被張永福這個婊子囝戴上的綠帽子,讓村人知道被別的男人用過的老婆他不要,因為這種老婆既骯髒又齷齪,女人討契兄也是社會上公認最不要臉的人,他怎麼能跟一個不要臉的女人一起生活。雖然他因涉及為匪宣傳及顛覆政府、被以匪諜的罪名抓去關,然他只不過是替死鬼。當情治單位找到新事證,即可證明他並非主謀,被判十二年有期徒刑是冤枉的,當年遭受情治人員嚴刑逼供,綁起來拷打不打緊,鼻孔被強灌辣椒水,拔指甲浸冰水,才是他最感痛苦的時刻。但這些只是皮肉之痛,而又有什麼比春蘭討契兄、偷生囝,讓他更痛心的呢?心靈之痛不知勝過肉體之痛多少倍,他何嘗不已嚐盡人間的酸甜苦辣! (九十六)
-
漫談六○年代的中興菜市場
退休後,夫妻倆喜歡上菜市場閒逛,那是生活中的一種樂趣,有一回,阿美好奇的問著,金門老家的菜市場有幾座?老李當下回應,當年到僑聲戲院看電影,常常會去山外菜市場閒逛,年輕時在烈嶼工作,會去東林菜市場轉轉,在沙美任職時,會去沙美菜市場打打牙祭,不過,老李最熟悉的,就屬後浦東門菜市場和中興菜市場,當年咱們老爺子在南門街經營蚵仔麵線,常常被派遣到東門菜市場搬運食材,市場可算是熟門熟路,至於中興菜市場,說來話長,回家後,再容我細說一番。 晚餐時,再度聊起菜市場的話題,老李問著,妳知道中興菜市場在那兒嗎?其實妳並不陌生,它就在城隍廟的旁邊,有人管叫它第二菜市場,也有人叫它中興菜市場,因為市場就在中興路29巷內,市場建於民國四○年,在六○年代,李家寄居橫街,就開始和它打交道,在偶然的機緣下,李家在市場頂下了一個攤位,賣起包子饅頭,豆漿油條,從此,老李有事沒事,就在市場內打轉,熱呼呼的和攤商、客人「交陪」。 中興菜市場,當年經營的行業不算少,民生需求相當完整,主要的行業大約有四類,有賣新鮮蔬果的,青菜蔬果總是分層分類,如梯田般的展現在客人面前,有賣南北雜貨的,各式料理,瓶瓶罐罐的放在層層的架子上,任憑客人取拿,有賣豬肉內臟的,只見各種宰殺好的商品,不是躺在豬砧上,就是掛在架子上,隨著客人需求來處理,最後一類,相信大家都喜歡,那就是小吃攤,在老板的賣力演出,滿足著每一位客人的嘴巴。 當年,來到市場「吃食」的客人,如果要吃粗飽,那就上李家餐桌,點個包子饅頭,或者豆漿油條,就可以打發了,如果要帶點零嘴給家人,水煎包是首選,如果要吃的比較可口,走進鹹粥食餔,呼叫老板,來碗鹹粥,肉要多一點,灑點胡椒粉,不多時,一碗豐富的鹹粥就出現在眼前,當然,口袋較深,或想補補身子,那就來碗廣東粥,當年坐在廣東粥店內享用美食,路過的人可羨慕的不得了。 還記得咱們曾到東門菜市場買手工麵線嗎?六○年代,後浦的兩座菜市場屬性不太一樣,東門菜市場腹地大,停車方便,能夠滿足軍方採買的需求,所以東門市場的主力是阿兵哥,中興菜市場剛好相反,腹地小,停車難,無法吸引軍人來此購買,但是它緊鄰民宅,和中興路,莒光路相連,走路進出方便,後浦居民可以很悠閒的光顧市場,隨意採購,快樂用餐,所以它是居民們的「灶咖」。 菜市場的工作非常辛苦,經營時間,大致從零晨三點多,就有店家亮燈幹活,咱們李家攤位就是,大多數是四點多開門營業,過了五點之後,整座中興菜市場就活絡起來,人聲也漸漸喧嘩起來,只見菜攤前站滿客人,和商家論斤秤兩,豬肉攤也不遑多讓,順著客人需求,伙計們吆喝著,大家忙翻了,南北貨攤也不輕鬆,店家忙碌著為客人們尋找食材,不時的倉庫進出,當然,來市場吃東西的客人也不少,只見賣水煎包的煎盤熱的滋滋作響,老闆不停的回應著,這位客人要幾個,那邊大嫂請稍候,有很多老客戶,熟門熟路的走進鹹粥店,直接找位置坐,大聲吆喝著,老板娘來一碗,賣廣東粥的老闆,顧著火爐,切著配料,加蛋加肉,生意興隆的很,店外也有人自行提著盛器候著,大家等待著就是那一份熱騰騰,香噴噴的金門美食。 市場攤販在中午以前,人人忙碌不巳,一旦過了中午,客人就變得很少,只見攤商們紛紛的收拾整理物品,準備休息,但是,總會遇到賣不完的蔬果及肉品,賣相較佳的,留下明天再賣,賣相較差的,只能便宜出清,甚至於免費送給左右的攤友,所以媽媽經常有些友情食材,如果恰好送的是大蒜,又逢拜拜的日子,媽媽經常會買塊五花肉,做道大蒜炒五花肉,拜拜完之後,給全家加菜,滿足全家渴望吃肉的期待。 人不是鐵打的,忙了一天,收攤後總需要休息,有些攤友打道回府,不想回家的,就在攤位上休息,或者,乾脆找幾個相好,喝酒的喝酒,下棋的下棋,聊天的聊天,享受著午後的美好時光。 當年老李只是個小學生,在市場內穿梭,攤商們都很照顧,可惜啊,老爺子後來轉移到南門街賣蚵仔麵線,老李也無奈的跟著搬遷,今晚聊起這段過往歲月,令人回味無窮,此時好想唱著陳達的那首〈思想起〉,來表達老李的心情,思啊想啊起……。
-
又過八二三
今年八二三,六十一週年。我拿到退役的證明,剛好滿二十天。兩個觀光景點,大膽島、建功嶼也相繼補齊,應當無愧金門人的身分。接下來,要做些什麼?自己也不知道,只是覺得只覺得服役期間已經很遙遠。 八二三的前一週就診中醫。回診之後,醫師認為一週用藥的結果,脈象竟然僅增強一點。顯係沒有對上病症。索性改掉藥方。原本是:五加皮三克,生地黃兩克,骨碎補、白虎湯、黃耆、白朮各一克。改成白虎湯兩克、清上防風湯、生地黃一克半,黃耆、白朮、五加皮、骨碎補各一克。主要增加清上防風湯。理氣活血、清熱解毒。首日連吃兩包。隔天才感覺藥效的作用,安眠、略發熱。睡得更好,頭腦思考能力暫時歸位了。 一開始書寫這篇的時候,晚上十一點,家裡附近散步。走沒多久,新市商圈的商家差不多都關上鐵門了,街頭卻依然很明亮,較諸十幾年前離開時好很多。新的規畫區還保有大量土地閒置,基本的道路、路燈等基礎設施已然完善,相當讓人期待。希望,這一帖藥真的能夠解決問題,不然……諸種無明限制纏身,確實讓人相當沮喪、失望。 今年,又過一次八二三。想起。大學時期,一位老師對著我們說過:「世代交替才能改變一切。」這個說法是否正確呢?理論上是正確的。實務上則還需要時間證明,畢竟變數太多了,總是測不準。金門天然的地理位置,很多事情是注定的,部份甚至就是臺灣各種政治現象、戰略議題的縮影。可恨之處同時是可愛之處。期盼……在我這個世代。浯江日先照。舊時代結束,新格局的開始。如果不行的話,卓環國小的孩子們,靠你們了。 十一點過後,剛剛出門返回,發現風兒特別大。想起兩天之後颱風將經過金門,整個暑假、接連兩個月都要風雨生信心。今夜散步還勉強,騎機車就需要特別注意風險。明日別想出門了。希望快點渡過這段讓人忐忑的時期。
-
秋天的饗宴
夏陽,突然無明地使著性子,躲進了陰霾的天空裡,東北季風一波比一波地吹的厲害,秋風的沁涼,把柿子園裡的柿子個個吹的都脹紅了臉,真像是提前過了新年似的,村子裡的樹上處處小紅燈籠串串高掛。柿農民們趕忙著採收著,並且在院子裡搭起了篷架,這樣可以利於秋風,把柿兒們,曝曬成應景的柿餅。 我的心中暗自地拍手歡呼,夏,它終於離開了,然而它的離開,對我這個中年身材微胖的婦女來說,生活中不用再忍受那加倍地汗流浹背之苦。我可以披著長衫,恣意地流浪在村子裡的道路上。 我的心情就有如秋蟬的薄翼般,不停地隨著車速快慢而震動,又不停地穿梭在秋風之間,我經過了山腳下,看見了山頂上的山嵐瀰漫,我也看見了蘆葦花搖曳於山腰之間……哇!那秋天的稻田,也由綠油油轉為金黃色的一片,秋的美景,實在令人歎為觀止。 到了傍晚,日頭準時西斜於出海口,我又望見候鳥們正準備離境,此時,我也有點感到疲憊,於是,我調整了車速,努力地飆向回程。 進了家門口後,突然發現,桌上擺著,一盒又一盒的文旦和月餅禮盒,神龕桌下,還有一簍大閘蟹,那蟹兒們,個個都用著結實草繩結成鎖,五花大綁地層層疊疊排列得很整齊,還不時地吐著泡沬,用著凶狠又銳利的眼神瞅著我,我也不甘弱勢的對牠們擠眉弄眼,還扮起了鬼臉,順便回瞪了牠們一眼。 原來,今晚寄宿在外地工作和求學的家族姊妹們,都已提前返鄉,這表示中秋節的腳步近了。 所以,今晚,大伙們又開始團圓了,並且還有美食可以饗宴。
-
初秋.父後
您選擇立秋後農曆生日的這一天,放下最愛的家人,安詳的走完人生的最後一程。 在小弟弟離開三年後的秋天,我們又和您告別。心,很痛很痛,只要想到就無法止住眼淚,好想能再回到從前,一家人都能在一起。 謝謝您給了我們好好告別的方式,在最後的時日,子孫們都來到您的面前,告訴您我們有多麼的敬愛著您,也在最後的時刻,您的得意門生黃中將來到您的身邊述說對恩師的感懷,相信您都聽到了,也都收到了。更謝謝黃克全學長與學敏姐、妙玲,以及筆會的文學前輩們,讓您多年前的文章得以在追思會和親朋好友們分享,而樹清院長的致詞感人肺腑,珍藏近半世紀前金門日報的剪報,更讓我們子女感動落淚。 這些年來,您總是在自己生日的這個月,用不同的身體病痛,要我們陪在您身邊,也總是用很強韌的生命力,又再回到我們的身邊,讓我們能在每年的父親節和您的生日,開心的陪伴和用紅包祝福您,只是,這次您默默的選擇了遠行,讓我們再也沒有一聲「爸爸」可以喊,再也不能拿著紅包祝福您要呷百二了。 出生戰亂歲月的您,努力完成學業並在教育的領域辛勤耕耘,在年少至中年的歲月筆耕不輟,字裡行間憂國憂民的情懷,在在都是當年前線島嶼居民的心聲。生養八個孩子後,認真用心的栽培和養育,讓孩子們成長後,都能如您的期望,做對社會有貢獻的人。孩子們感恩您的身教,也傳承著您樂於助人的品德。 您總是惜字如金,做過多少幫助鄰里的善事,從不曾聽您說過,您也總是愛惜著學生,讓需要幫助的孩子得到更好的照顧,這樣不擅言詞的您,幾十年來,從不曾提及對子女們提及自己有多愛這個家。 在您過世後,我們在您的學生,在您的鄉親,也在網路上,慢慢的認識了我的爸爸。 楊天平校長 楊天平老師 作家楊天平 也在樹清院長這裡,得知您曾用筆名創作。 海燕 江小魚 淡泊名利的您,竟然在那些年曾與許多知名的文人是至交,也是好友,在您離開後,做為您的子女,我們才開始認識自己的爸爸。 我們其實不想放手,我們捨不得您就這樣的走,也一直認為還有很多的爸爸節要和您一起度過,但在您選擇放下的時刻,明白著父女、父子的情緣總會有盡頭,您對子女的愛,都在身後事做了最好的安排,您的至親好友也都來相送最後一程,我們都知道您一定是由衷的感謝。 千萬的不捨,都要和遠行的您告別,但對您的愛,在未來漫漫歲月,我們會好好的放在心上。如果您還有牽掛的,應該是相識相愛一甲子的媽媽,請您放心,我們會好好的照顧她陪伴她。 初秋,此刻的您,已在天上和我們緣淺情深的小弟弟相聚,父子將共話清風明月,再續未了的情緣,也請讓弟弟知道,我們都好想好想他……。
-
【戰地之歌】 戰 車
天空是畫布 綻放出一朵朵驚奇 大地當舞台 吞吐成命運交響曲 半世紀風雲 是蒙塵的島嶼日記 朝朝暮暮排練 一齣荒謬黑白默劇
-
【小說連載】 老枝伯仔
「他說他要自己煮飯、睡柴房。」勝國仔坦誠地說。 「柴房怎麼能睡,樑柱和牆角滿佈蜘蛛網,地板又沒有舖磚,草堆經常有老鼠進出,髒得要死,怎麼能住人。」春蘭擔心地說。 「妳就不必去管他,如果不能適應,他就會搬回去跟妳同住,這樣不是更好嗎?」勝國仔提醒她說。 春蘭沉思了一會,不情願地說:「管他的,就隨他便吧,對這種人我已寒心了。」 「話不能這麼說,妳也有錯在先,妳對他寒心,他勢必對妳更心寒,這樣永遠沒有和好的一天。別忘了,對於一個心靈受到創傷的人,不妨對他多一點關心和包容,夫妻倆才能和好如初,往後才有幸福可言。」勝國仔再次提醒她說。 「我不敢期待,就隨他的便好了!」春蘭不屑地,說後牽著海建快步走。(九十五)
-
蝸牛饗宴
幾十顆米棕色、螺旋狀的蝸牛肉整齊地擺在盤上,搭配著白色沙拉醬,經過蝸牛達人謝伯娟老師的解說,這道著名的法國珍饈,便由工作人員笑吟吟地端給學員們品嚐。只可惜這道幾乎原汁原味的高級料理,現場三十幾位學員中勇於嘗試的卻是屈指可數啊! 7月19日下午,我和弟弟、弟媳帶著三個女孩,到植物園中山堂參加「蝸牛的異想世界」講座,經過謝老師生動的介紹和精彩的幻燈片,使我們對蝸牛有了更多的認識。原來世上共有四萬多種蝸牛,全都無毒,而且高蛋白低脂肪,可說是養生食品,但蝸牛體內可能有寄生蟲,曾有人因生吃蝸牛感染線蟲,造成視網膜剝離、腦膜炎甚至死亡,而所以食用前一定要高溫處理過。眼前這盤歐洲庭園蝸牛已水煮過,食用無虞。弟弟拿了一顆品嚐,說口感粉嫩,類似豬肝,相當美味。但我們家的小女生們卻是皺眉吐舌、避之惟恐不及,我和弟媳也是抿嘴苦笑,敬謝不敏。 謝老師接著說:法國人吃蝸牛,大多連殼端出,若是將蝸身取出,就要盡量保持完整,並附上蝸牛殼,以示珍貴;國人吃蝸牛,則習慣將殼打碎剝掉,將蝸牛肉切成小塊,以醬油、米酒、麻油等調味,做成三杯料理。說著,現場工作人員便用瓦斯爐和炒菜鍋,將那盤乏人問津的蝸牛肉重新加工,不久傳來撲鼻的九層塔、辣椒和蒜香,聞得我肚子裡的饞蟲蠢蠢欲動,這道美食端出後,果然人人食指大動、大快朵頤。我吃了兩顆,覺得口感滑嫩有韌性,類似螺肉,而比螺肉更肥、更紮實爽口,弟弟也說:三杯蝸牛比蝸牛沙拉更Q彈入味、更好吃。 接著,謝老師介紹在台灣和金門都很常見的非洲大蝸牛,這外來種危害農村菜園甚鉅,但生命力、活動力極強,使用殺蝸劑的結果,本土蝸牛都被殺光了,非洲大蝸牛卻還存活,因此,與其濫用農藥,推廣食用蝸牛倒不失為一個減少蝸牛數量、又不破壞環境的好方法。說著,工作人員已端上香噴噴的三杯非洲大蝸牛,我吃了一口,覺得口感爽脆,與軟Q的歐洲庭園蝸牛相較,可謂各有千秋。現場年紀較大的學員反應「太硬了」,但原本不敢吃蝸牛的小朋友們,包括我的小姪女,對這道菜倒是一口接一口、越吃越順口呢! 之後,我們一面敷著涼爽黏滑的蝸牛面膜,感受清新細緻的蝸牛萃取液在炎炎夏日沁透、滋潤我們的肌膚,一面聆聽謝老師以她奉獻一生的熱情,講述蝸牛的種種,包括牠的生命史、天敵、商業用途等等。這場蝸牛饗宴真是既增長知識、又療癒身心啊!
-
大溪,一個陌生城區
之一、方向的探索 萬里無雲的晴天,早上九點三十分的電腦桌前,老公研究著前往大溪的道路,從哪個方向駛去比較節省時間。 太陽,一大早便自雲端灑下,陽光在城市裡照亮一棟又一棟的建築物,這麼美好的天氣,適合爬山嗎?適合看海嗎?適合去很遠很遠的地方嗎?說不定可以騎乘機車,沿著環島1號路線,去高高的國家森林公園看湖光山色;說不定可以到達海邊吃海產、喝咖啡,看完日落再打道回府,來一趟輕旅行。許多樂觀的喜悅在我的心中成形,就像城市裡的陽光,無限溫暖。 「交通路線你看懂了嗎?」我低聲的問,如夢般輕盈。 「能懂的吧。」老公開口肯定的說:「這是衛星地圖耶。」 我們想要拜訪的廟宇在大溪石門水庫附近,不算近的路途有許多觀光景點,我嚮往的後慈湖還有老街,都是可以順便來個到此一遊的地方。網路簡介張貼許多不同角度取景的照片,讓我們可以透過風景,認識大溪更多一些。 三月底,城市裡的空氣已經有了仲夏的味道。 早上九點五十分依然沒有大溪的方向感。這一天的地圖搜尋真的好費時費力,如果沒能在中午前出發,勢必會影響打道回府的時間,兩個兒子的晚餐也將來不及準備。為了避免這種狀況,也許得改天再探訪,只是這樣漂亮的天氣,錯過了真的可惜。 所幸,研究好地圖後的時間仍算早,就算上山去森林公園賞景,就算去到海邊看日落,這趟抵達桃園的輕旅行,也能在計劃的時間內結束。 之二、大溪遊客中心 站在大溪遊客中心的冷冷清清廣場上,看著那些行道樹沐浴烈陽中仍安分守己地佇立天地間;踩著石板地上的高溫空氣進入休息區,木板搭建的設計留有縫隙,並不會完全與外界隔離,陽光可以自屋頂灑落,一大片的明亮,沿著走一旁有桌椅,而走到底則有洗手間。 想像著從遊覽車下來,浩浩蕩蕩的旅人聚集,在此歇腳或上洗手間補妝,排隊的陣仗,好確定這裡真的是一個漂亮的景點。是陸客銳減還是非假日呢?寬闊的廣場萬里無雲,太陽如此巨大,燦亮著寂寞。做為一個旅人,我只想要一個乘涼的地方。 走入歷史的,故事的,已有許多人物成為一縷幽魂照片的長廊,欣賞泛黃或黑白風景,空調的溫度舒適,讓我暫時忘了太陽烘烤的室外。前方開架的櫃子上,有一只細瓶,裡面放著漂亮的花朵,空氣中便淡淡散溢出微甜的氣息。僅僅只有幾步路距離,鮮花的朝氣褪去歷史的嘆息,展現著美。我舉起相機,取景一個又一個不同的角度,優雅的保持呼吸頻率,享受心靈的放鬆,聆聽不遠處導覽的語音,解說十大建設。感受時代變遷之前,感受素樸貧瘠的農業社會。 我們多麼渴望新科技,卻又那麼懷念舊時光。 尤其是三月份行走在大溪,很難不想起二○一四年五月五日,教師文康活動的春季後慈湖。 萬大國小的照片網頁一個分類相簿裡,張貼著一座綠意盎然山中影像,並不明亮的天空宣告那日下了雨,寒冷氣溫顯示在教職員與家屬身著的厚重外套上,低低的氣溫不減內心的熱情,只見他們笑容可掬地豎起大拇指合影。標題沒有太多文字解說仍可以感覺鳥語花香的氛圍,山不只帶來許多活力,也豐富許多生命。 四個年度之後,我來到桃園,就要重疊足跡,卻沒能抵達後慈湖飽覽水色,而那足跡的疊影正像是時光交錯那樣的,錯開我美景的緣分。 山中潮潤的植物,停留幾種念得出名字的昆蟲,因為一場雨後的放晴,出來覓食。看著照片的我願意相信一場雨帶來的美好,並用自己的想像力勾勒遠方出現的彩紅。 春日萬里無雲的這一天,沒有緣份前往後慈湖,但站在遊客中心忽然省悟道,這已經很幸福了啊。因為我來到這座山,也就滿足心境上對神祕的想像。 之三、歸途好風光 下山之後,原訂計劃的大溪老街我們沒找到方向,只好沿著台北指標回家,經過一畝畝的農野,從「花田」、「稻田」旁的柏油路駛進三峽區。 市集繽紛的招牌霓虹燈總是那麼吸睛,明明亮亮,攝影師喜歡登上高處,拍下這座華麗街景。我走過時間還算早的鬧區,雖然夕陽仍大片籠罩,整條商家的燈火卻已燦爛了幾分。還是喜歡繁榮的氣息,走到哪都有十足的活力,經濟的奇蹟彷彿可以蠢蠢欲動。 漸漸來到萬華區,轉個彎停在小吃店門口,讓老闆打包我指定的麵線與油飯,發現中午空腹的自己直到食物飄散出香氣才感覺腸胃的饑餓,似乎有那麼一點旅人的味道了。 在空氣溫暖的客廳中,我告訴自己,山中有壯碩與威儀的老樹;城市沒有的景色我們得朝遠方出發,那麼,下一次,一定要去後慈湖。
-
山中閒情
天剛破曉,便隨母親披上黎明的微弱曙光,搭上滿載信徒的遊覽車,一路顛簸搖晃,前往苗栗參與義工活動。 大興善寺是個充滿靈性的地方,靜靜佇立於銅鑼的九華山上,幽遠寧靜。平時我們參加園藝組,頭戴斗笠,套上手套,將寺廟附近道路上的雜草拔除,象徵著拔除雜念與恐懼,讓喜樂與仁善生根發芽。 義工團裡,年紀最大的應屬外婆,今年八旬有餘,雖不如年輕人靈活,但也是朝氣蓬勃。前陣子跌倒,摔斷小腿骨,住院好一陣子,如今雖可自行走路,卻在骨頭留下病根,走起路來仍不免疼痛,只敢用健全的腳使力,另一腳則順勢滑著前進,媽媽總說外婆走路像企鵝。 後來因香火鼎盛,每日前往進香與還 願的信徒絡繹不絕,原本小而簡陋的木造寺廟已大幅翻新拓建。信徒在三義捐出一塊地,將菩薩請去新廟,留下分尊在銅鑼。外婆隨著菩薩一起到三義,她說原本的菩薩才是真菩薩,分尊不算。 外婆大半生都奉獻在九華山,每年的浴佛節、搓湯圓,總能看見她慈祥和藹的笑容,穿梭人群之間,雙手合十,對擦身而過的信眾點頭祝福。外婆識字不多,卻能告訴我許多人生道理與智慧。孝順、行善,是她秉持的信念。人無完人,事無完美,世事不會盡如人意,願我們能秉持著善良、真誠的初心,愛護萬物,歡喜奉獻。 若君有緣來此山中,不妨放慢腳步、放下執念,順著青石小路拾級而上,在榕樹下啜飲金桔茶,細細品嘗生命的珍貴與美麗。
-
金門沙美魂
我坐在沙美。 老料羅灣會知道的 停泊,為何會流淚 後頭都是一片純澈湛藍 可否先告訴我 夕陽,什麼時候會來 那才是焰紅的母語啊, 遠方的播音所 你知道眼淚,如今何故嗎 有太多人,太多太多了 喜把這裡寫成一首 以火為修辭,以雪成意象 最後再差擬豆梨的翅翼 當成決寐裡的期冀 起開。都該醒了 像那風獅爺的神情,還有你該知道 觀海亭是誰起的名的嗎 浪花,從來都骨肱著灑脫 而不是為了盤踞的子丑寅卯 遂將傲心,朗誦成鋼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