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文學
-
金鼠迎春話鼠謎
「全國十二個,人人有一個。」謎底是「十二生肖」。「十二生肖是指代表十二地支而用來表稱農曆紀年、相屬與人之出生年的十二種動物。」《十二生肖趣聞集》(余我著)流傳我國兩千餘年,已成為一種特殊的文化。而排序產生的方式,則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其中一種說法是依據動物出沒活動的時間來排列,因為一天中「子時」是老鼠最活躍的時間,所謂「子為陰之極,潛而不顯」,與老鼠躲藏的習性非常吻合。在時辰上,「子時」為一日之始,「鼠咬天開」,老鼠自然而然成為「排頭兵」「生肖王」。 今年歲次「庚子」,生肖屬鼠,我們就來談談「老鼠」,老鼠是一種古老的動物,安徽近年出土距今5500萬年的鼠類化石。甲骨文即有「鼠」字,根據《說文》:「鼠,穴蟲之總名也。象形,上象首,下象足尾。」徐鍇曰:「上象齒,下象腹爪尾。鼠好齧傷物,故象齒。」象形字乃「畫成其物,隨體詰詘。」鼠齒最為銳利,故取其特徵為字。 根據現代動物學家的分類:鼠屬哺乳綱囓齒目鼠科,即指獐頭鼠目這一類的老鼠,並非泛指所有鼠字輩的動物。在哺乳綱動物中,光是老鼠就有一百多種;老鼠的繁殖力也是名列前茅,根據資料顯示:一對老鼠在一年之內即能「五代同堂」,四年即可產下一億多隻,真的是瓜瓞綿綿,「族繁不及備載」。老鼠遍及世界、橫行古今,若把老鼠的數量與人口數相較,實有過之而無不及。某日本名動物學家在一次學會的演講中說:「僅次於人類而能征服地球的是老鼠」。無怪乎日本把等比級數稱之為「鼠算」。真是貼切! 《說文》:「凡鼠之屬皆鼠。」《說文解字》中鼠部首的字不過22字;到了《康熙字典》,已大增到92字;現代的《中文大辭典》,已有109字,可見在「文字世界」裡,一如「現實生活」,鼠類繁多、鼠輩橫行。 老鼠為禍人間,但也貢獻人類。今年老鼠當家,鼠謎最為應景,到底在「謎語世界」中,人類對老鼠的評價如何?是褒是貶?是美化還是醜化?不妨一同來探賞。 坦白講,老鼠小得可憐,無論體型、蠻力、智慧、品格,樣樣不如,卻能獨佔鰲頭、領先群倫,令人費解?更令人不服!首先來看謎語中就有以其「狀元」頭銜來造謎:「此物生來鬼活,誰見誰都吆喝;個頭數他最小,但卻排位大哥。」真是「鼠」小鬼大。另有「萬千禽獸尊為子,十二生肖獨佔先。」「子」在此指對男子美稱,也是地支序位。 老鼠的兩大本領:一是偷,二是鑽,為偷而鑽,以求活命。試看老鼠,天生一副賊相,滑溜眼神,探頭探腦,十足小偷模樣,謎語中大都以其賊性造謎,在我兒時的《童謎》手抄本即有一則閩南語謎語:「土厝土門樓,生子生孫做賊頭。」廣州一帶也流傳:「泥屋泥門頭,仔仔孫孫做賊頭。」與金門相仿。在網路上也見到一則:「磚牆套土牆,土牆套磚牆;牆裡住狐狼,狐狼穿皮襖,兩眼賽胡椒。」強調其住處的隱密與銳利的眼神。不僅呼應《說文》:「穴蟲之總名」,也說出世世代代以偷維生。在許多《謎書》中還見「圓圓耳朵長鬍子,身上穿著灰衣服;白天總在家中躲,夜晚出來偷五穀。」另有「尖嘴尖牙齒,留著小鬍子;賊頭又賊腦,夜晚幹壞事。」除描繪長相,還是離不了偷。 在十二生肖選拔賽中,傳說由於老鼠未守承諾,讓貓落榜而結世仇,謎語也掌握這點:「天機不願告訴貓,競選屬相才氣豪;金榜題名居第一,交情惡化命難逃。」還有「我家住在彎裡彎,前門後門總不關;狼豺獅虎都不怕,只怕小虎溜下山。」小虎指貓,因為虎屬貓科。另有「泥屋子泥門樓,代代子孫做賊頭;出門遇見小花虎,一把骨頭無地收。」嚇得屁滾尿流。「灰黑身子細長尾,賊頭賊腦尖尖嘴;夜裡出來偷東西,見了貓兒如見鬼。」畏懼之情,如見鬼魅。在《鄉土謎》中有則「貓咬老鼠」的謎語:「八腳落地四腳浮,我心歡喜你心憂。」下場更是悽慘。 老鼠既是囓齒目動物,銳利的牙齒加上不斷的磨牙,破壞力可謂驚人!謎語中就有「嘴尖尾巴長,偷糧啃衣箱;白天洞裡藏,夜裡逞猖狂。」家具衣物,無不遭殃,令人恨之入骨! 更可怕的還在後頭,根據報導:經由老鼠傳染的疾病超過二十種,其中包括令人聞之喪膽的鼠疫,謎語中也少不了這一項:「小耳小眼小嘴巴,偷吃糧食偷吃瓜;傳染病毒又破壞,人人見了都喊打。」在《百謎百獎》中有一則:「晝伏夜出偷偷摸,繁衍子孫變成禍;黑死病原來散播,實驗室中貢獻多。」兩面並陳,言之中肯。誠然,每年獻身於實驗的動物多達四億隻,其中九成以上是老鼠,無論器官移植或新藥的發明,都應歸功於鼠。 當然老鼠還是無法功過相抵,民國六十一年(壬子年),前一年底要發行鼠年生相郵票,適逢政府大力推行滅鼠運動,弄到幾乎出版不成,最後急中生智,以「松鼠」取代,才勉強過關。俗云:「老鼠過街,人人喊打。」在我兒時手抄《小謎語》有一則:「尖嘴長尾巴,人人討厭牠;白天去睡覺,夜裡鬧喳喳。」這只是討厭,在「齊喊打」方面,除了前述謎語之外,尚有「小圓耳朵長鬍鬚,身上穿著灰色衣;晝伏夜出幹壞事,人人喊打壞東西。」及「眼睛不大,細長尾巴;以偷為生,誰見誰打。」深惡痛絕,已成公敵。 老鼠古稱「鼠」,六朝時代才有「老鼠」之名。雖說老鼠是一種古老的動物,但此處的「老」字,並無「年長」之義,而是當「詞頭,無義」解釋。但謎語仍以「老」字做文章,試看「本來很小,偏偏稱老;白天不見,晚上偷盜。」還有「剛剛生下來,就要叫牠老;喜歡偷東西,鬍子兩邊翹。」 在各地鄉土謎語中,鼠謎並不多見,但對「捉鼠」的謎語卻各地均有,在「捕鼠籠」的謎語中:閩南語有「新起樓仔門半開,三牲酒禮請伊來;等待烏雲到,無路走出來。」《六堆人揣令子》(客家謎語):「四四方方一客房,煮好食物請人嚐,人客一入佢(它)就哭,哭哭哀哀哀哀哭,吩咐子孫唔好來。」國語也有「小小房子門大開,擺好晚餐等客來;客人吃得更有味,房門一關不得回。」《桃園新屋客家謎語》還有「捕鼠墊」謎:「四四角角一局台,辦介幼席(精緻酒席)請秀才,毋敢來領訂(受邀),,驚天頂介蓋下來。」 另一類是「以子扣鼠」,算是進階版的鼠謎。如「竄」的謎底是「孔子」,穴即孔。「過街老鼠」謎底是「子路」,街即路。「囊中之子」謎底是「袋鼠」,囊即袋。「鼠年弄瓦」謎底是「好」,弄瓦指生女。依此衍生。 有人說:「可惡的動物也有可愛的一面。」無可諱言,老鼠亦然。試看「寵物鼠」令小朋友愛不釋手。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曾經轟動西方世界的「米老鼠」動畫,和藹可親、見義勇為,人見人愛,若以「米老鼠」造謎,謎底是「籽」。「印度牛頭」的謎底是「天竺鼠」,因為牛的前頭是鼠。 還有一類是「以鼠造謎」,即謎面用老鼠。如「鼠頭虎尾」的謎底是「兒」。又如「像鼠不是鼠,無毛能飛舞;眼睛看不見,目標很清楚。」謎底是「蝙蝠」。還有被人們誤為一丘之貉的「袋鼠」以及曾經「代鼠上郵」的「松鼠」,相關謎語甚多,唯恐篇幅過長,只好割愛! 新年伊始,總要說說吉祥話,我國民間認為鼠年是富足的象徵,代表繁榮豐收、帶來發財好景。二○一九年我國代表字選出「亂」字,「亂象紛呈」是印象、也是感受。希望藉著「一日時辰子為首,十二生肖鼠占頭」之年,期待「豕去鼠來新換舊,星移斗轉歲更新」,祝福國人「鵲喳梅枝春入戶,鼠至年來喜滿門」。
-
雪 梅
寒梅在枝頭展開 等一場雪來 把蕊心的幾滴清淚 瞬間凍結 我的幽香你的白潔 便堅守相隨 立成一座詩經描摹的唯美雕塑 在寒冬 你儂我儂 不必遺憾擦肩而過 只有靜窩在懷中 纏綿擁吻的溫柔 春風一吹 你溶 我即隨你的吻而墜 下一個隆冬時節 相約
-
元宵寄相思
兒時的元宵節,過得有滋有味,那時候,雖說沒有現在都市裡多采多姿的煙火絢爛,卻有著鄉野農村的明月當空;雖沒有都市裡的賞燈、猜燈謎,卻有著鄉村裡的踩高蹺、舞獅子,雖缺少那襲文化味道,卻有著濃郁的鄉土氣息,揮灑著不盡的童稚野趣。 而每個習俗的背後,都帶有一些有趣的典故,隨著時代的推移,有些習俗和典故已漸漸被大家所淡忘,回眸過往,小時孩提時期,奶奶總是娓娓道來反覆訴說著。 但在每年農曆年後元宵前,大人一同帶著孩子們,回到故鄉老家過節,來說個元宵節的故事、唱首節慶歌謠,和孩子說著老一輩流傳下來的習俗,一起猜燈謎、提燈籠、吃元宵。讓孩子在體驗年節歡樂氣氛的同時,也讓傳統文化的養分,一點一滴地滋養孩子的心。 經由大人引領提示下,孩子可以仿效老師傅一樣,在燈籠上畫些吉祥物、寫些吉祥字,或是跳脫傳統,天馬行空地創作出獨特的創新燈籠,讓提燈籠不只是一種好玩的遊戲,還隱含著孩子對創作的體驗、美的欣賞與文化的傳承。 一晃眼全家人熬到天黑,開心地拎著自己創作的燈籠聚集,進行一趟夜遊之旅!這時有笑語如珠迴盪四處,不知愁的年紀盡是藏不住的喜悅,孩子與幾個隨行同伴就開始往黑的地方走,看見美麗溫暖的燈在夜裡竄動,心裡有一種莫名的興奮和感動!一路歡笑泉湧而至,無需太多金錢堆砌的簡單快樂,匯聚成元宵夜的綺麗印象! 夜晚臨睡躺在床上,孩子有感說著:「燈籠應該是小小的,提在手上,和家人相約,繞著住家巷弄,慢慢走,有蟲鳴,有月光。」大人也反覆想著,如今大型燈會巨型花燈複製不了的過節寧靜氣氛,畢竟,過了元宵,爾後家庭生活就該恢復日常了。為迎接即將來到的元宵節,孩子喜新念舊期盼著。
-
搖元宵
元宵節,俗稱小過年,是農曆傳統春節的最後一天,各地都會舉辦很有在地特色的熱鬧活動,除了全台輪流主辦的台灣燈會以外,還有新北放天燈、台東炸寒單、台南鹽水蜂炮、澎湖乞龜祈福、金門守鱟幸福……每年都能吸引來自台灣各地及世界各地觀光遊客前來朝聖旅遊。平溪天燈節還曾被《孤獨星球》及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評選為全球二十大的節日,獲得Discovery票選為世界第二大夜間節慶嘉年華,真是台灣人的驕傲。 「正月十五上元節,也是元宵暝,敬祖先保庇後代平安,平安萬萬年。龍山寺,看花燈,囝仔吃圓仔香火圓。媽祖廟,猜燈謎,獎大碗擱滿墘。鹽水放烽炮,平溪放天燈,弄龍弄獅弄龍弄獅,人人歡喜人人歡喜,小過年。」 聽著劉美蓮老師作詞作曲的〈元宵節之歌〉,台灣念謠,喜氣洋洋、歡樂隆隆。元宵節除了賞花燈重頭戲,再來就屬吃元宵最令人回「味」,吃在嘴裡,甜在心裡,而看搖元宵,更是另有一番滋味。 我在傳統市場看過「搖」元宵、「滾」元宵,很有趣,也很搞工(台語)。師傅先將餡料切成骰子般方塊,搓成圓、沾些水後,放入鋪了糯米粉的竹篩內不斷搖晃,然後沾水、補粉、搖晃的動作反覆做好幾次,直到元宵大小適中時才停下來。 兩位師傅一左一右雙手持篩,順時針搖再逆時針滾,確保每顆元宵都能均勻上粉,有時候還會朝上抖一下,元宵就像小皮球般在空中彈跳翻騰,極富力道之美。師傅說,搖元宵真的很耗體力,搖到後來不僅腰痠背痛,兩隻手都變成鐵臂了。 雖然辛苦,但看到老顧客大排長龍搶買熱情,老闆臉上笑意藏不住,因為他賣的不只是應景美食,也傳承民俗心意。元宵古稱湯糰、圓仔,與「團圓」同音,象徵「花好月圓、闔家團圓」吉祥寓意。 元宵除了水煮甜湯,還可以用炸的,前者鬆爽黏膩,後者外韌內軟,各具風味,我都很喜歡吃,聽說還有煎、蒸、烤、拔絲等料理方式,光聽就已垂涎三尺。明知元宵熱量很高,應該節制品嘗,但實在太美味可口了,讓人忍不住吃了一粒又一粒,欲罷不能,不過為了健康著想,吃完元宵還是督促自己要到公園散一散步消化一下,順便欣賞漂亮花燈,一兼兩顧。 吃碗元宵圓,新年會甘甜,邊吃湯圓邊許願,「身體健康、萬事如意、事業順利、學業進步、闔家平安、幸福美滿……」。嗯,我用湯匙舀起元宵,小口小口吃,細嚼慢嚥吃,慢慢的慢慢的……不是因為狼吞虎嚥怕燙口或傷胃腸,而是想多許些願望,祈禱每個家人新的一年都能過得「圓圓滿滿」。
-
【島離】 厝篇
1 你們立在屋前 等待的模樣 被捲入快門裡 成為象徵性的瞭望 好像有人終會看守我的回歸 Catcher in the rye 那樣守望著我 2 阿公看著主持人 阿嬤看著阿公 世界小小的 萬花筒般揉碎的情感 囿限在這裡 但又充滿了折射 3 步下的 站立的 返鄉的遊子們 在厝內等待爆竹聲的年夜 4 祠堂裡的一場遊戲 給我看嗎 手上的數字 年節漸剝落的倒數時刻 樓下大人們議論滔滔複雜的數字 樓上孩子們對著數字爆出笑聲 5 兵荒馬亂的家庭一瞬 持著攝影機的人 被同時舉起鏡頭的表妹捕捉─ 拍攝與被攝的權力關係 瞬間的俘虜與越位 6 格柵之間 釀泡藥酒裡的蛇 與衣櫥上的群羊 都引首聽著母親 馴服槽水裡衣物的濺聲 恍若孤獨的弄蛇者 7 阿嬤的手 紋路交織著 厝內地面的磨石子 錦繡上面的鳳眼 在陰影中綻放 8 咧嘴一笑 被起伏的手勢框出 布列松談爛了的決定性瞬間 到底什麼才是攝影呢 瞬時從何跟永恆對談 Winogrand的猴子對我們呲牙咧嘴 9 就如這般 我用無用的攝影眺著 我離島厝內的家人 在蒼茫的荒草中 我們用離散擺出了一個聚合的樣貌
-
八二三60周年和平音樂會
「……從此天天月圓,從此永別,客船相見應不難,但……,飄扇緩緩說著聚合的期待……。」這是「天天月圓」劇碼的開場白,帶有古典意境的舞蹈,一把扇子加上絲帶,柔美中散發出一股飄逸渺遠的情思。瞧那扇子一張一合,韻味十足,風情萬千,娓娓訴說著月圓人難圓的惆悵,讓人黯然神傷,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即便八二三砲戰距今已60年了,看了這段舞劇,我們依然深刻感受到戰火下妻離子散,天天期盼月圓人團圓的心境,唉!戰爭無情、和平無價呀! 舞蹈之後,接著由新節慶合唱團帶來特有意義,也是大家耳熟能詳,老少咸宜的3首歌謠:「You raise me up」、「茉莉花」、「快樂的聚會」。新節慶團員們既嚴肅又活潑,以載歌載舞的方式呈現「快樂的聚會」一曲的意境,既不失合唱曲以美聲為重的前提,又將合唱注入了舞蹈的新元素,使得表演更加繽紛多彩,音樂會的氣氛立時活絡起來,人心也被激勵得熱情奔放,此曲遂成為吸睛的焦點,極具震撼力!「茉莉花」一曲不但和聲寫得好,且歌詞淺顯易懂、意義深遠,頗得老少的青睞,此曲可說是由兒歌開始,獲得共鳴後立即引領大家進入繽紛的合唱天地,皆大歡喜的享受著和聲之美。「You raise me up」雖是外文歌曲,但隨著網路的流傳,外語能力的提昇,這已是家喻戶曉、朗朗上口的歌謠了,可謂「英雄所好略同」,因此台上的人唱著,台下的人和著,心中感動莫名呢! 最終還有兩團的大合唱:「龍的傳人」,由享譽國際的陳雲紅老師指揮。這首氣勢磅礡的歌謠置之於何處都足以展現中華兒女恢弘的氣度與壯志,它是中華兒女心中永遠的精神象徵,每每旋律一響起,即能喚醒每個人對家國的不朽使命,只因為我們都是龍的傳人啊!此曲結束,「安可」聲不斷,於是我們拿出預備曲,再次為熱情的觀眾們獻唱「感恩的心」,同時邀請所有參與盛會的貴賓、觀眾們一起唱和,一起向先烈先賢們、勞苦功高的三軍將士,以及金門前線居民致上十二萬分的感恩之情,祈願人人心中有愛、常懷感恩! 壓軸戲是帶動唱─「全體律動」,由張惠美小姐帶領大家唱跳「我們都是一家人」,意義非凡,象徵著我們民族強大的融合性,真正是五族共和一家親。此時,可愛的觀眾們全體起立,投入輕快活潑的旋律中,不論男女老幼,一個個手舞足蹈,活力十足、魅力四射的舞動了燦爛與輝煌,展現了空前的共鳴與和諧。就在此刻,我環視座無虛席的現場,注意到來自台灣返鄉參與盛會的金門鄉親和留駐金門的觀眾,手牽著手,不分你我盡情舞動,這一幕令我眼眶禁不住濕熱,內心深深悸動著,這是前方與後方的大會串,是血濃於水的親切溫馨啊!今日大家會聚一堂追思感懷,相信此時此刻大家心中滿著只有感恩與祝福,感恩許多先人今人為我們奠定安定幸福的日子;祝福我們的國家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更祝福世界永遠和平,因為自由可貴、和平無價呀!(下)
-
天光雲影共迴廊
以前一位長官,每一年總到農禪寺打禪七天。我好奇,農禪寺何以有此吸引力? 退休後才去過農禪寺,確是被其高挑卻莊嚴的水月道場寶殿,及周遭開闊卻寧靜的環境所感動。雖然沒慧根,不打禪,也至少每年來參訪一、兩次。 其實,最愛的還是寶殿前那池塘,一溪清水碧漪漣,輕微波紋隨風動,卻能依不同時光映照莊嚴的大殿不同法像,是攝影家也愛來的取景之地。 特別喜愛秋天前來,因為如是晴天,入秋的天空總特別漂亮,特別是雲總有許多表情或凝聚、聯結。這次,鏡頭轉換角度,不對著水月道場,而是旁邊那座迴廊走道。天空雲影共徘徊,連一道道的短牆的清水牆面,也映照於水面,白雲鋪水,如格子般的迴廊短牆和樹梢葉影,也相伴於旁,彷彿訴說著,禪在天地,也在你我身旁,不打禪,也可常從鏡頭一影,看到禪意。
-
行旅台北
一襲秋寒。穿梭在巷弄下半身 小騷味。髒。時尚的潮 來自轉身街口。崩潰的浪漫和頹嫩 像遇見一頁詩的抒情對話 眾生差旅。閒逛。悠悠一個個自我 我在其中。狐步這小台北的時間洄瀾 有掉落松針。笑。以及 手機滑下的明天 有撐傘人。倒影櫥窗裡的後設手勢 紮營咖啡館。垂幕玻璃正倒映一齣默片 此刻。人來人往各彈各的過往押韻 這世代。我只能是蹲在角落讀自己的人 高樓血肉飽滿。時髦廝守豪門 二○一九。 願午後花瓣雨淋得滿身喜悅 看花看人。看這城市的美麗華燦
-
福袋抽獎記趣
歲末抽福袋,成了許多百貨公司招徠顧客上門的噱頭之一;許多商家為吸引人潮,常常以聯合造勢的方式,除了寄發當年有購買商品的顧客,福袋抽獎通知函外,也發送兌換券,摸彩券等,得依憑券通知日期,於活動舉辦日,前往指定地點參加活動共襄盛舉。今年歲末,我參加了平生第一次福袋抽獎活動,除了覺得新鮮有趣之外,卻也嘖有煩言! 我參加的是電器行商家舉辦的活動,我持有電器行寄給我女兒的兩張活動通知券。因為適逢女兒帶孩子外出旅遊,改由我代理參加抽獎。 由於購買福袋抽獎時間是早上九點四十分,我便提早半個鐘頭於早上九點十分出發,約二十分鐘抵達活動會場,心中暗忖還有十分鐘活動才會開始進行,誰知一走到會場,便看見隊伍已排成一條長龍,我只好乖乖依序排在後面。人群裡有人告訴我說:「購買福袋限量一百名,超過人數就沒有了!」真是應了俗話說的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正要離開回家,人群裡又有人說:「你可以拿紀念品兌換券,及飲料券去兌換東西!」於是走到裡面商家,讓我兌到六個精緻的盤子,和兩瓶果汁飲料;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總算沒有白跑一趟! 所謂「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因為有了前車之鑑,第二天為免重蹈覆轍,早上八點就出發前往活動會場。由於天空飄著霏霏細雨,隊伍改排在大樓屋簷下走廊。只見隊伍又是排了一條長龍,我私下計算了一下人數,我約排在七、八十名之間,應該有機會買到福袋。等候的時間似乎特別漫長,聽到有人說七點就來排隊,既然限定一百名,何不派一名工作人員,依序隨到隨發給號碼牌,讓排隊人群領了牌子可以去旁邊坐著休息,不用站那麼久,俟十點四十分抽獎時,再出現會場即可?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想不到快到早上九點四十分時,承辦福袋抽獎的工作人員來到之後,竟然,又在昨天排隊的地點發牌子,及收取購買福袋的款項;一時之間動線大亂,但聽得隊伍之中怨聲載道,都說主辦單位動線沒有規劃好!幸好剛才排隊時前後那些人大都有印象,現場很快就恢復。每個人花三百元買福袋;所謂福袋,就是一個裝了抽獎號碼及發票的紅包袋! 好不容易才等到十點四十分福袋抽獎時間,每個買到福袋的人站到舞台前,當被依順序叫到號碼的人,上前到桌上,選取紙袋打開看抽到的獎品。抽獎進行總算順利,美中不足的是昨天大獎電視機已被抽走,今天最大獎略遜一籌是洗衣機,其他有的獎項在左邊領獎品;有的獎項在右邊領獎品。左邊領獎品的中獎人只要簽名即可;左邊領獎品的中獎人,據稱因為比較有價值除了填資料外,還要附上身分證影印本;主辦單位出糗的是影印機故障,每次影印一張身分證,都要用扇子揮上好一陣子;我抽中的是一支捲燙梳,居然要附上身分證影印本,也要等上老半天,真是煩不勝煩;不過,我只用三百元買福袋,抽中捲燙梳,據稱值一千四百多元,聊以自慰! 在這次抽獎活動中,也發生了一個小插曲,就是抽獎結束,我要回家時,有一位剛才排在我前面的年輕男子,走到我旁邊對我說:「我繳錢買福袋,卻不能抽獎!」我問他:「怎麼會呢?」他說:「收了我的錢後,卻沒有給我抽獎號碼!」我問他:「後來怎麼解決?」他回答說:「工作人員清點經手款項後,發現確實有多收了錢,便退還給我!」 女兒旅遊歸來得知我抽中捲燙梳,對於我在寒風中等候購買福袋的辛勞,以及抽中的獎品笑著說:改天會請老爸及老媽吃大餐,其中除了蘊含感恩,也表示感謝之意!
-
茶 花
台中市科博館的特展室庚子年茶花展已落幕,其間特別撥空前往觀賞與拍照。茶花種類之多及其嬌姿百態,顏色之鮮豔,豐盈的花朵層次,的確是照相者最好題材,也是一趟名副其實的自然與心靈的饗宴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