浯江夜話
-
逞兇鬥狠,害人誤己
這年頭,好勇鬥狠之輩似乎有一個特色:下手愈來愈重,年紀愈來愈輕。打開電視或翻開報紙,社會新聞版面不時充斥著不良少年打打殺殺的案件,用年輕氣盛、血氣方剛或懵懂無知來解釋他們種種激烈的行為似乎愈來愈難令人信服,畢竟年紀輕不能與浮躁、衝動劃上等號,面對犯罪年輕化的問題,除了包容與合理化之外,更需要深沉的反省並謀求有效的遏止對策。 別的不說,光是年輕飆車族逞兇鬥狠的新聞就不知道報導過多少次?原本單純是飆車妨礙交通安全的問題,如今竟演變成機動性高又充滿血腥暴力的恐怖暴走族,任何人出了門上了路,誰也無法預料自己會不會和這些四處流竄、不分青紅皂白的兇神惡煞來個「不期而遇」,更不知道會不會成為莫名其妙的受害者?畢竟從媒體披露的有關飆車族種種非理性的惡形惡狀,一個無心的眼神交會,便可能惹毛他們而引來殺身之禍,一次單純的超車動作也會被解讀成挑釁行為,結果可能遭圍堵痛毆甚至因此送命。 有心也好,無意也罷,一個小動作可以惹得這些年輕人動輒殺紅了眼,彷彿與對方有著深仇大恨,如果只是碰巧脖子痠轉個頭,以這些不講道理的暴走族「草木皆兵」的「嚴苛標準」,任何人恐怕都該當心這樣一個不經意的小動作會不會害自己「吃不完,兜著走」?以前總以為這樣的恐怖體驗只會在台灣地區上演,金門這麼純樸的地方應毋須太過憂慮?但也許這幾年這向來單純的小島在逐漸開放的同時,民風也不再淳厚,雖然尚不至於出現真正的「大尾仔」,但許多年輕人在肢體動作與言語上耍狠較勁的程度,比起港片中的「古惑仔」似也不遑多讓。 記得有一次騎機車欲過馬路,眼見一輛小貨車疾駛而來趕緊停下稍候,匆匆的眼神交會,只見年紀約莫二十出頭的少年郎回過頭來,兩眼惡狠狠地盯著我,口出穢言直至遠離十來公尺方休,當時的我除了有些莫名其妙,也不禁擔憂這些有樣學樣的年輕人若再變本加厲,難保台省飆車族逞兇事件不會在地區上演?年輕不代表可以為所欲為,耍狠算不上真正的「屌」,不僅傷害無辜,也可能輕易毀了自己的人生。
-
嚴防詐騙案一再重演
最近地區紛傳有不少民眾接獲歹徒恐嚇電話,要求給錢擺平紛爭,否則就威脅要斷手斷腳,或對其家人不利,有民眾因此心生恐懼,分別被騙十二萬元與十五萬元,嚴重影響社會安寧,我們除希望警方拿出辦法,杜絕此一歪風,早日將歹徒繩之以法,並希望民眾提高警覺,千萬別被歹徒嚇到,一旦接獲歹徒恐嚇電話,報警處理才是根本解決之道。 近幾年來,社會上各種騙術花招百出,令人防不勝防,地區也已傳出多起詐騙案,儘管相關單位一再呼籲民眾小心防範,奈何還是有人一再上當,以日昨為例,又有一位民眾被騙五十萬元,估計地區前前後後被詐騙集團詐騙得手的受害民眾已高達好幾十人,被騙金額絕對超過千萬,足証詐騙案件已多到不容忽視,且已嚴重影響社會治安與民眾生活安寧,值得有關單位重視加強查緝,並研擬防範之道。 地區一向民風淳樸,因此也使得歹徒一再詐騙得逞,而詐騙集團似乎也看準這一點,無所不用其極的利用各種騙術進行詐財,導致地區民眾受騙上當的事情一再發生,從以前的刮刮樂是以中獎為餌要求民眾繳交稅金,或用手機簡訊通知民眾中獎,接著是假藉國稅局、健保局、電信局等機關名義,以退還所得稅、健保費、電話費等為藉口,甚至以警方破獲偽卡集團,誘騙民眾操作提款機,這些基本上只要民眾有警覺心,不要依指示操作,歹徒也就無可奈何,但如今的詐騙方法,恐嚇、威脅齊來,歹徒可說愈來愈囂張,幾到了明目張膽的地步,歹徒是假藉你得罪某人,要你拿出錢財消災擺平,不然就要你斷手斷腳,導致民眾因此心生恐懼,如此無法無天的行徑為害社會甚烈,至於歹徒為何會擁有被害人資料,這些資料又是從何處得來的,這些都是警方應該追查的重點,我們希望警方務必要加強查緝,絕不能讓他們逍遙法外。
-
把量放大
這年頭,學生愈來愈難教,所以,許多為人師表者,才不過五十出頭,都有不如歸去的打算。反正,教來教去也沒有什麼成就感,與其被學生活活氣死,還不如解甲歸田,盡情的去享受那種「週休七日、月領七萬」的實在。 本來嘛,學生受教、老師肯教,有這樣的氛圍,做老師的大概都不會輕易的打退堂鼓。問題是,夫子難為,如果你碰到的是一群狗屁倒灶的學生,恐怕也要有心無力,特別是從前的老師,總有絕對的權威,不只學生尊敬,就連一般人知道你是個老師,也要肅然起敬,但今天的老師,往日之威嚴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往往是師生間的緊張氣氛。 不容否認的,現在的老師很難當,很多時候,要學生上課別說話,都還要用拜託的,這多可笑啊!想當年,誰敢在課堂上放肆,一個不對味,老師不是請你面壁思過,就是響你兩個老大的巴掌,那時候,除了敢怒不敢言外,又能如何。如今,世代不同了,學生高興就給你面子,要是不爽呢,就跟你放話對幹,所謂「老師是最大的」那個年代,離我們似乎是愈來愈遙遠了! 總以為,從前老師和學生之間只有那種絕對式權威的關係,而今天的師生關係,不儘互動的多、相對的更多。其實,不管互動相對的結果如何,一切因果都不是一人一力所能造成的,隨著社會型態不斷的改變,想要恢復從前那種「你敬我重」的樣子是比較不可能了。 除非,大家都有一顆溫柔體貼的心,那自當別論。我常想,做老師的如果都能懷抱教育家的理想,試著去做孩子生命中的貴人,那麼再怎麼問題的學生,也有受感化的一天。記得有人說過:「多一次原諒人,就多造一份福,把量放大,福就更大」。這其實也是很多做家長的內心卑微的吶喊,我試著把這段話摘錄下來並略作引申,希望大家都能有一絲絲的感動,如其不然,就當我是狗吠火車,聽聽也就算了!
-
「布局」
春節期間,一位親戚作東,邀請他的三五好友,及與由台灣與大陸回來的子女,大伙兒席開二桌,天南地北閒聊,好不快哉! 天下沒有不散筵席,不過,席散了,倒是精彩在後頭。大家酒酣耳熱之後,沏壺茶,茶香沖淡酒味,快樂話語依舊在室內迴盪,話鋒一轉,談起親戚在大陸的小孫子,隨父西征,讀幼稚園的他,一臉玲瓏可愛,課餘之暇,還到圍棋社去學圍棋,哇塞!真是「天才」,還把圍棋全套「傢伙」帶回金把玩,真是後生可畏。無獨有偶,在座的一位親戚友人,退休在家,也是為了陪他孫子讀冊──下圍棋,臨老入「圍城」,練就了一手下圍棋本事,在大伙起哄下,一老一少,端坐兩方,落子「攻防」起來,畫面充滿智慧與趣味,生動得教人難以忘懷! 說起下圍棋,韓日、港台、大陸都頗為風行。我國旅日圍棋國手吳清源、林海峰、王立誠、張栩等等,更是讓人津津樂道。國內知名企業中環董座翁明顯,也是此中翹楚,他常喜以「經營企業有如下棋」比喻,不但眼前要看得精,更須看得遠,有如圍棋中講究「布局」,方能收網有成。 圍棋中有句口訣:「金角、銀邊、爛肚皮」。意指下圍棋要先布局角、鞏固邊,而後才有挺進中央,逐鹿中原,一決勝負本錢。這也猶如經營企業,最重要莫如永續經營,所謂「活著就有希望」,企業要永續經營,除了專注本業,更須有多角化經營理念,展開多元化的創新求變「布局」,方能突破日益激烈競爭的圍城,成為商場長青樹。 人說,圍棋能激發腦力,培養視野。上所述的兩位「金孫」──金門的孫子,他們的老爸皆為博士,現一在台一在大陸,雖然遠隔重洋,不過,在全球化的趨勢下,他們對孩子的「布局」倒是一致的,真是用心良苦啊!
-
扭曲的公界線
從前,金門的田野放眼阡陌縱橫,農地一畦畦緊緊相連,耕稼人家種黍植麥,互不相干;田與田之間,只有在臨界兩端之田埂上,各埋一片石頭當「界樁」,彼此耕田犁地,沒有人敢輕易踰越那一條田間的「公界線」。 值得再說明的是,農民大都目不識丁,終日只會牽牛耕地、荷鋤除草、或挑糞施肥,所耕作的田地,大都是祖先代代衣缽傳承,耕地的面積普遍以能種植「蕃薯栽」數量為依據。而土地的所有權歸屬,並未經公權力複丈鑑界,係依「頂田管下岸」不成文的規定,彼此沒有爭議;而左右相鄰的田地,則在臨界線的兩端埋設石塊當「界樁」,大家信守不渝;換言之,從前的田地,沒有複丈面積和鑑界,倘要暗中移動「界樁」輕而易舉,但是,沒有人敢那樣做,因為,那一小塊石頭,代表著公理與正義,神聖而不可侵犯的,「公界線」深埋在人們的心中! 當然,以前農業社會教育不普及,民智混沌未開,人們深信「舉頭三尺有神明」,而且,神目如電,任何人的一言一行,要赤裸裸地面對森羅殿的文武判官,遮掩不住絲毫罪惡與私慾,因此,人們不但不敢褻瀆神明、冒犯天理,甚至「不欺暗室」,深恐遭天譴或因果報應。人與人之間,存在著一條看不見的道德「公界線」,維繫人倫關係,也維繫著社會秩序安寧! 誠然,環顧今日社會,教育普及、人類高度物質文明之後,人與人之間訂有法律條文作行為規範,可是,「牆高千丈,擋的是不來之人」,能嚴守法律「公界線」者幾希?君不見,打開報紙或電視新聞,觸目盡是偷搶詐騙、巧取豪奪,人心日漸「利益放中間,道義放兩旁」;更不可思議的是,位居廟堂之人,為了爭奪大位,手段也是無所不用其極,前言不對後語,撒謊硬拗還臉不紅、氣不喘,社會價值觀的「公界線」被扭曲,是非不明,善惡難分,將來為人父母者,真不知如何教育下一代,能不令人嗟嘆?
-
小心不蝕本
你買過或用過大陸的東西嗎? 答案,是很高的。幾乎,每個人都曾吃過、用過;抑或是穿過、戴過來至大陸的東西。 目前,市面上,或是攤販兜售的大陸貨品,大都是非法走私進口的。它的品質不一,也沒有保障。尤其是大陸的農產物品,在衛生和安全上,都未經過本地衛生主管機關的檢驗與証明。這些沒有品質保障及衛生主管機關把關的大陸食品,買了就吃進肚子裡,對自己的身體健康是不是、會不會有礙,是我們值得去注意和重視的,吃出病來,可就得不償失了。 據金門縣衛生局上月中旬公佈的市售大陸蔬果及食品抽驗結果,有高達四十三件不合格。其中,在蔬果部份,檢驗出殘留農藥有賽滅寧、大克滿、二硫代胺基甲酸鹽、陶斯松、達馬松、甲基巴拉松;食品部份呢?則亦檢驗出有防腐劑、漂白劑、人工甘味劑、黃麴毒素、重金屬、單氯丙二醇、二氧化硫、添加人工著色劑等。 想一想,這些殘留農藥及漂白毒劑等添加物,隨著買回來的大陸蔬果和食品,通通吃進我們的肚子裡。極少量可能無妨於我們的健康,如果是長期的買回來食用的結果,慢慢的,積少成多,會對我們的肝臟及其他器官造成傷害,而不自知。像是黃麴毒素,在人體內累積多了,就是致癌的原因。 所謂:「俗物嘸好貨!」市售大陸蔬果和食品,可以說是俗擱大碗。一般大都會注意到它的價格便宜,很少會去注意它的衛生和安全,而且有一種心態:「大家都在買、吃了也沒有問題。」金門縣衛生局的檢驗結果告訴我們:「小心不蝕本。」現在買回來吃了,不會有問題。以後呢!以後會不會對自己的健康造成不良影響?不是有句話說:「禍從口入。」以其買沒有品質保証的蔬果和食品,還不如多花一點錢,雖然貴了一點,吃了之後,自己會安心,不會去擔憂自己的健康。
-
健康真的比成績重要!
那日翻閱某報的家庭副刊,偶然間瞥見一篇文長不過二、三百字的短文,細讀之下頗多感觸。文章說的是一個孩子在參加學校段考當中發高燒身體不適,學校醫務室通知家長前來,建議趕快帶孩子就醫,詎料家長的決定竟是請孩子忍一忍,因為下午還要考試,不該輕言棄考:::::。在家長的堅持下,那孩子痛苦地在醫務室休息一陣子後,又拖著病體繼續應付接下來的考試。這樣的價值判斷引起文章作者的不解,難道孩子的成績比健康重要? 誠然,文中的家長想法與做法實在有些偏執,眼看孩子發高燒痛苦地躺在床上,本應立刻送醫診治,畢竟病痛無分大、小都不能輕忽,失去了一場考試不算什麼,但失去了身體健康卻未必能再次找回。即便是孩子面對著諸如升學聯考之類的重要關卡,若身體發生病痛不堪負荷,勉強應考不僅傷身更影響表現,全程參與頂多博得精神可嘉的形象,所失去的將遠比獲得的多。這篇文章裡的孩子所面對的只不過是學期中的一次段考而已,家長卻固執地不准孩子放棄,如此重成績輕健康,實在是價值觀的嚴重扭曲。 看到文中的案例,也讓我回想到自身的「慘痛經驗」,求學時代除了小學階段貪玩不用功,成績表現較差外,打從升上國中便拚了命地K書,小考不敢稍有鬆懈,大考更是緊張到食不下嚥、睡不安枕。當別人的父母煩惱著自己的孩子成天貪玩、荒廢課業時,我的父母卻是擔心著我一準備起考試就不吃不喝不睡覺的「三不症候群」。當時的我只單純地想盡做學生的本分,以為把書唸好,考試成績名列前茅就能讓父母欣慰,殊不知自己過於短淺的目光雖造就了不錯的學業成績,卻也一點一點吞噬了自己的健康,埋下了日後病痛纏身的禍因,贏了考試輸了人生,徒留感慨與追悔。 父母逼生病的孩子硬撐應考不通情理;同樣的,現在仍有許多孩子過分自我要求,成績退步一分往往傷心哭泣、自責不已,如此認真卻也令父母憂心。其實,人生並非只有書本與考試,千萬別在嚐過價值觀扭曲的苦果之後,才驚覺健康真的比成績重要!
-
選舉要公平公正公開
距離總統大選已越來越近,公投問題也愈吵愈兇,可不可以只選總統,不領公投票,能不能設置兩段式領票,把選總統與公投分開,開票要先開總統選票,還是公投票,如果總統選票開出後,最後公投票內又發現總統選票該如何處理,會引發作票紛爭嗎?另外,最令很多人不解的是,選總統就選總統嘛!幹嘛還要參雜公投呢?難到不能單獨舉辦公投?而既然執意要一起辦公投不可,那麼為什麼不能採兩段式投領票,這些種種問題最近成為人們討論焦點,一個國家最神聖的總統大選,搞到如此地步,真叫人唏噓。 再說,這次的公投,問的是你贊不贊成購買飛彈防衛臺灣,這種問題也真叫人扼腕,就好像問人肚子餓了要不要吃飯一樣,更有甚者,不管公投結果如何,飛彈還是要照買,試問這樣的公投根本是「亂投」嘛!令人實在想不出到底有什麼理由,非要在這次總統大選舉辦像這樣的公投,以後才辦就不行嗎?如果因為是要節省經費,拿出候選人得票數的補助款或少一個核四停建的損失就夠舉辦好幾次了,甚者不是有很多政治捐款?拿這些來辦相信還有節餘呢? 由於距離總統大選只剩二十幾天,公投也已經決定要強行摻雜一起辦,至於公投與總統大選是採一次領票投票或分兩段式投領票,也成為爭議焦點,按理應該是兩碼子的事,應該分開舉辦,如今要和稀泥依理也應分兩段式領票,但偏偏決定就是要一次領票與投票,這種作法無怪乎會引起反彈,我們希望政府行政單位要尊重中央選委會與各地方選委會,由各選委會自行決定,畢竟分兩段式領票與投票可減少投錯投票箱的困擾,如此也才算是符合公平、公正、公開原則,不是嗎?
-
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
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像這樣的老生常談,平常,我是不把它當做一回事的。所以,如果有人勸我,不要那麼汲汲營營,整天只想做錢奴,通常,我會覺得這樣的屁話,沒什麼營養,不值一哂!直到那一天,朋友要我看了一個故事,我才發現,這平常激盪不出我潛能之幽光,讓我深覺一文不值的屁話,還真是笑中有淚,真他奶奶的有兩下子! 故事是這樣的:有個朋友去京都的時候,偶然進了一家店,他說因為坐在隔壁桌的人講的話實在太有趣了,所以就不知不覺聽了起來。他們談的是養殖小鰤魚的事。 鰤魚是養在架在海裡的四方形網裡,小鰤魚會在網裡繞圈圈的游來游去,養殖的人讓魚充分的環游,並不斷餵食,讓魚長大。 可是有一天,那位坐在隔壁桌的人,也就是從事養殖小鰤魚業的老先生一看網裡,卻發現網的四個角落竟然有偷懶不游的小鰤魚,這些魚要是不游就不會長大。所以,他就想了個辦法,既然四方形網的角落會讓魚躲在那裡偷懶,乾脆架成圓形的網算了。 他的構想的確很有效果,小鰤魚果然找不到休息的地方,只能在圓形的網裡環游,可是問題卻發生了,架起圓形網的數個月後,小鰤魚全都死光了,因為太累而累死了。 結果,他再一次架起四方形的網,然後往養魚網裡面看,他這次發現偷懶不游的並非特定的魚群,而是互相輪流,原來魚兒們都是適度的休息後再游的。 看完這個故事,我不再懷疑了,我也相信:休息的確是必要的。 當然,人生若以賺錢為目的,認為人的價值是以錢財來證明,或是被人認可才能證明的人,或許很難休息,但有時候什麼也不管就休息,說不定反而會發現什麼也不做的自己,其實就很有價值。 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在漫漫的人生道上,我忽然發現這句話還是挺受用的!
-
迎接景氣的春天
春天來了,各色各樣的花,互相競艷;各色各樣的草木,吐出嫩芽;各色各樣的鳥兒,翱翔天空。正由於這般的奼紫嫣紅,才能有這麼多彩多姿的世界,這是屬於大自然打扮自己的方式。 無獨有偶的,開春以來,在全球景氣復甦的帶動下,台灣經濟也正明顯回春,高科技廠商與金控公司均在大舉徵才,股市與房市也日顯活絡,看來,經濟景氣的春天,好似春燕,正在比翼陣陣飛來!教人心頭也暖和了許多。 然而,在大地一片春色無邊,景氣樂觀的氛圍下,台灣並非沒有隱憂。眾所周知,兩岸關係的複雜與政黨意識型態的差異,為我國未來經濟的發展,投下了一顆極為不穩定的變數。再者,台灣向以出口為導向,在美元長期看貶趨勢下,可能衝擊到國內的出口產業,因此,廠商唯有做好匯率控險,加速提高產品附加價值,進行產業升級,才能成為贏家,這也是這波景氣回升對外銷產業的一大考驗。 總之,身處特殊的內外環境中,經濟力的持續向上提升,乃是維繫我國生存命脈的根本方法,職是之故,拚經濟才是舉國一致的目標。值此景氣回春之際,也是我國的總統大選增溫之時,我們期待在這倒數計時的重要關鍵時刻,選戰千萬應速回歸以「拚經濟」為主軸,所有民眾也應本著理性,檢驗藍綠候選人所提出的財經牛肉政策,因為那才是我們最重要的選擇。 人說:「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拚」,迎接景氣的春天,最忌光說不練,真的,一切的一切,唯有改善投資環境、兩岸關係,打破黑金共犯結構,才能讓企業放心投資台灣,才能為人民創造就業機會,進而營造一個安和樂利的繁榮社會。期待朝野回歸理性政策辯論,放下無謂的意識型態爭鬥,一起為迎接景氣的春天,共同認真打拚,這才是人民之幸,國家之福!
-
學習寶典
民國六十五年初進報社,奉派赴台實習,拜「中央日報」的師傅學照相,雖無緣進入「中副」編輯室,但常聽師傅談及由孫如陵主編的副刊,因稿酬優渥,投寄一篇三千字的文稿獲錄用,勝過於基層公務員一個月的薪水,因而稿件從海內外如雪片紛飛湧至,每天得動用五位助理編輯初審,每人先篩選擇優五篇,共二十五篇呈主編孫如陵作最後定奪發稿。換言之,經層層篩選,能上主編桌者,那是百中取一,絕對是精挑細選出來的好作品,難怪很多讀者是為看「中副」而訂報,因而締造「中央日報」二十年的黃金歲月。 的確,中副在六十年代名揚華人世界,歸功於主編孫如陵「鐵面無私、六親不認」的審稿原則,他為維護副刊的水準和訂戶的權益,堅持園地公開,認稿不認人,不容有「人情稿」的存在。諸如今天著作等身、享譽國內文壇的名作家姜穆先生,和主編孫如陵係一起自大陸隨軍來台的貴州同鄉,且是住在同一社區的鄰居,但當年初出道開始寫作的時候,孫主編並未基於「美不美,故鄉水;親不親,故鄉人!」而給予任何特別關愛,前後對他退稿不下三百篇,常常是姜穆清晨寄稿,下午送進報社,傍晚孫主編下班時,即順路將文稿退回姜宅信箱。 當然,孫主編審稿「鐵面無私」,但在文壇仍以「人情味見長」著稱。因為,他常比喻「副刊」好比是一片森林,林中既有千年參天古木,也應有小樹苗。因此,諸多成「遺珠之憾」的退稿,作者都會收到孫主編親筆寫的鼓勵信函,所以,許多人遭退稿,不但沒有氣餒,反而再接再厲,更勤快寫作,日久天長成為大作家,姜穆就是一個最好的實例。 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孫主編經營中副二十年的風範與成功的經驗,確實值得我們當作學習的寶典;除此之外,有志寫作的朋友,更不可因遭到一時的退稿而喪失信心,姜穆百折不撓的精神,亦該是大家學習的好榜樣。
-
大驚小怪
假如,有那麼一天,突然地接收到一件意想不到的傳真,是不是會跟他一樣,又困惑、又不解、又驚訝不已呢!然後,又會採取什麼動作?抑是管他的,只當作是純屬誤傳而已! 平時,他家裡的電話不多。那天上午,就是怪了,電話鈴聲響,一接起來,卻是沒有回應,只是有雜音而已。放下電話之後,過了一會兒,電話鈴又響了起來。他走過去接,還是只聽到話筒裡的雜音,沒有聽到對方的回答。 他心裡嘀咕著,會不會有人在偷接用電話?還是有人在惡作劇?不可能,鐵定是對方的電話故障了,才會一撥通了,等他一接起來就傳出雜音,無法通話。 同樣的情形,一再的發生,讓他感到困惑不解,還動起懷疑自己家裡的電話可能有問題。於是乎,他把家裡的電話檢查了一下,看一切很正常啊!沒有問題,可以通話,也沒有雜音的現象。那怪了,怎麼電話響了,一接起來,就是不通、不通呢!真是怪的可以了。另一方面,他又擔心,是不是有什麼重要的電話,不然的話,怎麼一撥再撥呢!可叫人憂心不已。 一個念頭閃過,不會是有傳真進來吧!怎麼從一開始就沒有想到過呢?他自云:「我真是糊塗啊!」自己的輕心,讓對方一再的傳真失敗,可是很不好意思的呢!他在電話再一次響起時,很快的按下傳真鍵,啟動傳真機。果然,傳真機有反應了,會是誰傳東西進來呢? 怪怪,還真是讓人驚訝,怎麼會有某某某函誤傳到尋常百姓家呢?這可是烏龍得離譜。他認事有必要跟對方知會一聲,說他們的傳真誤傳了。後來,經過來回的連繫,終於弄清楚,不是原發文者誤傳,而是受文者在轉知過程時誤傳了。 事情弄清楚後,有人會說:「一個鍵撥按錯了,或是跳號,這種事是有可能發生的。你又何必如此的大驚小怪呢?」不過,話說回來,還是不能置之不管,那可是與他人權益有關的事,誤了,可不是件很好事,不能當作沒什麼事,還是要舉手之勞,所謂:「助人為快樂之本」,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