浯江夜話
-
自助天助
說到人生際遇,最讓我們記憶深刻還是古人所說的:「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這段話。無論如何,一個人的窮通得失莫不與命運有關,懂得掌握命運者,通常就能掌握人生,不過就看你要怎麼去操持把握了! 正如同生命不盡然得由握有一手好牌來決定,而是要由善於處理這手中牌的人來決定一樣,因為命運充其量只是洗洗牌,我們卻能在生命的田地裡賭輸贏。 我們當然不否認世上有所謂好運道這種事實,但可以肯定的是,好運不可能自己跑進手中來,即使真的富貴逼人來,也總得張臂以待,就像你信心滿滿的說自己將「樂透」了,但彩券不會憑空而降,總要有買這樣的動作、還得花點成本才有可能克竟其功吧! 至於像「烤鴨子飛進嘴裡來」,以及「把運氣好的人丟下海裡去,他嘴裡會啣著一條魚上來。」這些讀來令人發噱的俚諺,聽聽也就算了。義大利人說:「幸福的人即使種棒子,也能長起檸檬樹。」這和中國人所說的「命好,富貴到老。」不也都有異曲同工之妙嗎? 其實,才智、能力太差的人想抓住幸運,好比用破了洞的網抓魚一樣,徒勞無功而已,也許我們都該接受造物主冥冥中的安排,但絕不是任由牽著鼻子走路,就像下棋一樣,要掌握全局,不能只靠運氣而是要看技術,雖然誰也不敢保證勝利,但能用心的把每個棋子擺在理想的位置,那也就夠了。 我們相信,在命運的田地裡,我們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命運只幫助那些能夠自己作主而漂漂亮亮地活下去的人,古今中外,從無例外,個人如此,國家也一樣。一句話:自助天助,要命好,自己去創造!
-
「猜」
今年的大學指考,國文作文題目為「猜」。考生的反應很不一,有人認為題出得很生活化、很鮮活、很有創意,很能「天馬行空」的大猜特猜一番,考出考生程度;有人則認為題出得有點「飄渺」,無從「猜」起,結果通篇文章下來,辭不達意,文不對題,甚至連「猜」這個字眼都沒出現在文章上,簡直是瞎掰,抱個「鴨蛋」回家,也只能怪自己「學藝」不精,腦筋缺乏那麼一點「猜」的想像空間。 猜,推測也,例如「猜想」││在心裡推想。很多考生也能順著這個字義,猜想情人的心思、猜家人想法、猜生日禮物、猜知名球隊比賽的勝負,只要言之有物的「猜一猜」,至少能拿到「及格」分數。更有一位考生寫到,患有老人痴呆症的奶奶,有天坐在椅上睡著了,臉上不知為何掛著微笑,他猜奶奶應該是夢到已過世的爺爺。能在這麼短時間將親情寫得如此感人,寫作功力佳,不拿高分也難! 記得很久很久以前,閱讀過一篇極短篇,描述一對老夫婦,老先生因養了一頭小白豬給走失了,自此鎮日無精打采,老太太看在眼裡,一面勸老先生看開點,小豬沒了,不算什麼,一面卻不動聲色,托人明察暗訪,最後終於把小白豬給找回來,重拾老先生的歡顏。老太太猜老先生心意,老夫老妻的愛,就這樣淋漓盡致的展現開來,真教人「意難忘」。 猜,須善解人意,做些貼心、溫馨或與人為善的良舉,毋寧是予人粉窩心的,猜,千萬不要只要揣摩上意,否則拍到馬腳,可能會被踢得更遠!猜,也無須疑心疑鬼,自貼妄想症。 總之,世界之大,無可不猜。先來點輕鬆的,希拉蕊是否出馬挑戰布希選總統?我們的國會是否會出現類似「小白菜」議員?再來猜一點大家關心的,公投會為兩岸投下什麼變數?台股下個大利空是什麼?阿扁的副座屬誰?能保江山嗎?連戰真的能完成二次政黨輪替大業?還有什麼好點子好猜的,大家不妨也來猜一猜。
-
保護生態資源
唸高中時,住在海邊漁村的老家,寒暑假常幫人扛網下海捕魚打工賺學費,因每天跟隨老漁夫在海裡打滾,除了學會潮汐時刻換算,也對沿海資源生態略有所知! 當時,我們用大約一個指頭粗孔的魚網,捕撈鯔魚、黃赤、黑鯛、馬加、七星鱸魚等等。記得老漁夫曾說過,金門西海岸迴游漁群很多,是因南宋末年,陸秀夫背著八歲的小皇帝,被元兵追到閩南跳海殉國,皇帝死後身上長的蛆變成魚勿仔魚,因而吸引魚群逐食,形成大魚吃小魚的食物鏈,因此,金門沿岸海域魚群活蹦亂跳,每回下網都能輕易捕獲滿簍魚蝦螃蟹而歸。 的確,魚勿仔魚沒有骨和刺,含大量鈣質、營養豐富,煮一鍋海鮮粥羼一把魚勿仔魚,最是甘醇可口,令人百吃不厭。特別是香辣的魚勿仔魚罐頭,也是飯桌上最佳的佐料。但是,以前吃有魚勿仔魚的海鮮粥,心裡總覺得是在吃皇帝身上的蛆,也每每想起隨老漁夫下海捕魚打工的歲月。 然而,日前讀到一則研究報導,才得知魚勿仔魚是兩百多種魚類幼苗的統稱,平時我們一口吃下幾十條魚勿仔魚,那不是單一魚種,更不是傳說中南宋末年小皇帝死後長的蛆,而是吃掉未來的漁產資源。由於近年來紗窗網目漁具及捕撈技術不斷精進,搭配加裝雷達探測器的雙拖網大肆撈捕,把魚苗摧殘殆盡,嚴重破壞海域漁產資源,難怪沿海魚源枯竭,許多漁民空有漁船無以為生,鋌而走險幹起走私的勾當,戕害社會治安。 所謂「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人類為滿足口腹之慾,連魚苗也趕盡殺絕,造成漁村經濟一蹶不振,若不立即禁止濫捕 仔魚,我們的子孫將沒有魚可吃了。拒吃魚勿仔魚,共同保護海域生態資源,就從現在開始!
-
不要被牽著鼻子走
今日的有線電視新聞媒體,一天二十四小時的播報各節新聞,提供觀眾最新、最快的時事動態;人們的生活透過無遠弗屆、即時的新聞報導,而與之同步,感受到最及時又真的一面。由此可知,時下新聞媒體的競爭,是可想而知的。但,無論有線電視新聞媒體,還是平面媒體的新聞報導,都應平實地、客觀地、公正地報導才是,而不應以譁寵及聳動的新聞報導方式吸引觀眾、創造收視及閱報率。 最近,看了兩則有線電視新聞報導,亦不是什麼大新聞,而純粹是一般的地方性新聞而已。它卻是具有娛樂、衛教的新聞性,而且一般觀眾看了新聞報導後,都會有輕鬆的感受。所以,像這類的「丑角」新聞才有被播報出來的機會。 一則是關於當令水果西瓜的報導,新聞的內容大致是說:一位農夫種了大半輩子的西瓜,第一次種出一粒像臂部形狀的西瓜,引起一陣好奇。這則西瓜新聞,各家都以趣味性來處理報導,沒什麼好比較的。但到了最後,一家說:有人出五千元要老農夫割愛,老農夫反而不賣要留著自己享用。另一家則說:老農夫開口要價五千元出售,卻是乏人問津。 另一則是報導一位體重達一百六十公斤廖小弟弟的新聞,以飲食及生活作息取材報導,新聞亦大致雷同。不同的是,一家報導說:廖小弟弟經新聞報導後知名度大增,廣告商有意找上廖小弟弟拍廣告,他和家人都有興趣。另一家卻報導說:廣告商找上廖小弟弟後,學校及家長都為之困擾不已。 從這兩則小新聞的報導,就不難窺看出各家新聞的炒作,那一家報導的才是真的呢?兩個月前,美伊戰爭打的如火如荼,國內一家有線電視新聞台就以相當篤定的口氣報導說:聯軍找到伊拉克的生化毀滅性武器,海珊政權百口莫辯。事至今日,老美還是未能找出事實的鐵證。所以,我們從小處看新聞報導,延伸到重大新聞的報導,觀眾要收看的是平實、客觀、公正,不加「水」的新聞報導。而,我們的觀眾在收視新聞也要有分辨的能力,不要被新聞媒體牽著鼻子走。不然,沒有被「煞」到,反而被「嚇」到就不好了。
-
不補習,真厲害?
前不久國中基測放榜,電視新聞報導一位台北市某國中女學生拿到全部科目皆滿分的優異成績,而重點是她讀國中的三年來未曾上過補習班,靠的是上課專心、課後用心的自修學習,證明了不必靠補習也能有好表現。 在補習風氣盛行的今日,這樣一則不靠補習的「逆勢操作」讀書有成的報導反倒具備了「新聞性」了。如果將時空拉到沒有補習班的年代,這種表現傑出的案例或許不會著眼在是否經過補習的「加持」,反而應該探討其讀書的方法與訣竅才是。這則新聞特別強調「從未上過一天的補習班」,多少也透露了在多數家長或學子的心中,甚至可說是在一般社會大眾的觀念裡,想要把書唸好、考得好成績,補習似乎成了一種必需。也正因為大家都愈來愈覺得別人都補習,自己不補習的話就好像會不如別人,居然有人不走眾人都走的道路,也能有好的表現,甚至是如此完美的表現,就不免令人訝異,值得媒體深入探討了。 記得那段就讀國中、高中的歲月,當時台灣已吹起補習風,但這個純樸小島上的多數人仍不知補習為何物?應付學校課業、準備升學考試,靠的全是自修,擔心光唸課本不夠穩當的,頂多是買一本參考書「補」一下延伸教材,增加考試的信心。沒有補習文化,全憑土法煉鋼與自我鞭策,照樣造就一批又一批的優秀學子,只是少了媒體的大書特書罷了。 如此說來,以前沒有補習班、學生也不致於無所適從,如今補習班成了熱門行業,倒成了極吊詭的現象。如果考試終究以課本為主,補習班存在的利基為何?其實,能夠找到自修方法、建立正確學習態度,不必非得靠補習;反之,找不到學習竅門或無法自我鞭策者,自然成了標榜打通學習經脈、加強考試功力的補習班的「獵物」了。
-
劍及履及速建金門大橋
興建金門大橋,最近又成為熱門話題,日前交通部國道工程局偕同中華顧問工程司,曾於地區舉行諮商會議,據悉,規劃公司將於今年十月提出完整規劃報告,如果一切順利,主橋結構設計的發包工作,可望於九十三年第四季完成發包,對於這則訊息,不少地區民眾半信半疑,耽心又是只聞樓梯響,甚而認為又是選舉到了才出現的「浮橋」。 老實說,民眾的存疑,其來有自,畢竟地區倡言興建金門大橋,迄目前整整已過了十個年頭,但遺憾的是仍停留在紙上談兵階段,且連一座大橋的基座影子都還沒見到,何況興建大橋需要一筆龐大經費,絕對不是金門這個小小地方縣能力所及,也因為如此,縣長李炷烽、立委吳成典於日前曾率領縣府多位主管,專程拜會中央各部會,並特別提案要求交通部自九十三年起,依建設計劃編列預算,以利金門大橋早日動工興建。 興建金門大橋,是不少金門鄉親的願望,而且已向中央爭取了好幾年,不僅陳水扁總統為此曾提出競選承諾,並且於九十一年九月獲得中央同意納入「金門地區九十二年至九十五年綜合建設實施方案」,由於中央目前已開始著手編製九十三年度預算,我們希望中央別把金門忘記,應速把建橋經費列入。 金門早年因實施戰地政務,各項建設落後臺灣甚多,以和對岸的廈門相比,更是差了一大截,譬如廈門不僅擁有國際機場、國際商港,更斥資一百多億元興建海滄大橋,反觀金門,光是一座連結大小金門的「浮橋」,紛紛擾擾近十年,還沒見到影子。 興建金門大橋,政府即已列入施政計劃,我們希望政府應劍及履及,儘速把經費撥下,以讓大橋早日建成,別讓人再譏笑金門大橋是座選舉「浮橋」。
-
分享
聽過「分享」這首歌嗎?其中有一句歌詞說:「與你分享的快樂勝過獨自擁有,至今我仍深深感動,好友就像一扇門,讓世界開闊」。這首歌不僅唱出了交友的好處,也讓人覺得朋友間的交情是彌足珍貴的。 當然,在我們的周遭,常有許多不太會表達自我、不知如何與朋友相處,甚至對自己缺乏信心的人,對他們來說,他們在人際關係的應對上老是心餘力絀,所以每每過得不甚快樂,也少了人生應有的許多樂趣。 仔細探究個中原因,不外是對自己的期望過高,或是過去與人相處的挫折陰霾揮之不去,要不就是不知如何主動與他人接觸以及不懂得如何開口等等。最可怕的是當一個人緊閉自己的心門,甚自完全耽溺於自己的世界時,可以預見的,他們將愈來愈無法突破自我。 想要改善這種情形,首先要試著去成為一個讓他人喜歡、自己也喜歡的人。很多專家認為,具體的作法可從檢視自己做起,包括瞭解自己真正的興趣、喜好、專長等,亦即除了吃飯、睡覺及工作外,還有那些可以與人分享的話題;其次是檢視自己人際關係的親疏遠近,這可從自己最親密的家人練習起,學習如何與人自然的交談,熟悉自我表達的歷程,等到慢慢累積了一些經驗後,再擴及學校同學,或其他有共同興趣的朋友。 而更重要的是,要設法做個喜歡自己的人,這不但是培養自信心的一種方法,更是肯定自我的良劑,只有用快樂的心情面對每一項挑戰,或是想些快樂的事,儘量把不愉快的事拋到一旁,才能使自己擁有較高的評價,遇挫折也比較能夠坦然面對而不至於鑽牛角尖。 總之,要做個喜歡自己的人,必須化被動為主動,並用「分享」的同理心,積極坦然的面對一切,千萬不要怕失敗,也不能怕困難,縱使別人始終饗你以老大的白眼,我們仍願相信,這將是成長、再奮起的助力,只要不遲疑、不害羞,別人的一時之侮,絕對撼動不了吾輩愈挫愈奮的勇氣。
-
打開「心窗」
人的心靈可以小到如豆,也可以大到無限的寬廣,端看您用什麼角度去看人生。 有人很喜歡用「放大鏡」去看別人,照出處處的瘡瘡疤疤,然後指指點點,這個不行,那個也不順眼,看來瞧去,真箇不舒服,心裡多煩憂。 常聽人說,憂鬱是一柄無形的刀,它是產自人內心,發出人大腦的一種感覺。 通常,憂鬱與記憶總是如影隨形似的。有所記憶,牽動有所愛憎。 每個人的一生,總會歷經許許多多的喜樂與哀愁,但是隨著時空的轉換,我們也不妨把「記憶的倉庫」重整一番,值得懷念的就留下來,成為美好回憶,值得警惕的,不妨把它當作一種教訓與經驗,從錯誤中再奮起,至於一些非關必要的「仇與恨」,冤家宜解不宜結,是可以忘卻的,就拋去它吧!人生絢爛美麗的事象正多,我們又何苦把不愉快的「人與事」牢記心頭呢? 其實,社會中人,形形色色,宛如大自然的花花草草,正顯這個世界的繽紛多彩。俗話說「一種米飼百樣人」,每個人自有他的人格特質,有其人性善良的一面,也有其人性齷齪的一面,所以觀人察事,就不能以「自我」為中心,以為每個人都該要這樣、要那樣,非得符合自己心中的一把尺不可,否則,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豈不又添煩憂。 總之,每個人都應學著打開自己的「心窗」,把心放寬,尊重每個人的特質,多看一點別人優點,少看一點別人缺點,如此,您看世界多美好,世界也會報您一個更美好的人生!
-
當省則省
隨著使用者付費時代的來臨,屬於服務業的金融機構自是不能例外。 以前,銀行與客戶之間業務往來,若屬內部作業,客戶無需付費,諸如提款卡掛失或毀損,只要帶印章補辦,銀行幾乎都是免費服務。而今,統統要酌收手續、工本費。更奇特的是以前跨行匯款,只收三十元手續費,現在若用存摺轉帳,手續費不變,可是,若用現金跨行匯款,則需一百元手續費,匯同樣的款額,從口袋裡掏出來的和已寄放在銀行的錢,同樣是中華民國通行的新台幣,來源不同手續費就相差二倍多。據行員表示,其目的是鼓勵客戶少用現金,應與市面偽鈔氾濫有關,行員怕一不小心收到偽鈔,損失不貲;但是,銀行這樣怕事的作法,卻有吃定客戶的嫌疑,因為,有誰隨身帶存摺,何況,逼客戶先把錢存入戶頭,再填單辦轉帳,豈非多此一舉? 其實,我要說的重點不在這裡,而是想告訴經常投稿的朋友,近年來郵資連番高漲,銀行也幾乎樣樣收服務費,而稿費卻無法調升。尤其,處在不景氣的大環境中,通貨嚴重緊縮,想多賺一塊錢都不容易,因此,投寄稿件,儘量使用電子檔傳輸,不但方便快捷,又可省下郵資。若真的不會打電腦,還得用筆爬格子,交寄務必貼足郵資,未貼郵票或超重郵件,讓報社受罰有欠公平,作者最好先影印自留底稿,或附貼足郵資信封,否則,報社實在無法退還大作! 當然,被擇優選用刊登的稿件,報社將付稿酬。就目前狀況而言,作者若附土銀或台銀帳戶,稿費直接劃撥,無需手續費;若附其他金融機構帳戶,都需三十元手續費。倘若作者未附任何帳戶,則寄發稿費需先花三十元購買匯票,再花二十五元買掛號信封。換言之,如果刊登的是一篇短文,恐怕「轎錢卡重聘金禮」,這筆額外的支出由報社承受,確實是一項不必要的負擔,所謂「當省則省」,還請投稿的朋友多多幫忙配合!
-
近善緣離惡緣
︽論語︾學而篇:「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青春年少,正是讀書及奠立事業基礎的好時光,應好好把握。若與嬉戲者遊,就會阻礙自己求上進的心,也白白浪費大好的光陰在無意義的事情上頭。孔夫子並不是要我們瞧不起「不如己者」,而是要我們斷絕「惡緣」遠離損友。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親近「惡緣」只會對自己有損而無益。 以前藏地的老修行者常說:「智者與智者交往,智慧更加增上;愚者與愚者交往,愚昧無知更加增盛;智者與愚者交往,智者變愚,愚者變智。」我們從成功的人物身上,不難發現他們「心無旁騖,專心致志」的成功特質。成功者都把美好時光用在讀書、研究、打拚事業。與嬉戲者遊,浪費時光,亦增加了「惡緣」,距離成功就會更遠了;若不能及時斷絕「惡緣」損友,自己會被牽引墮落。 「不如己者」是指損友而言。許多回頭漢,當初就是結交損友,增加了自己的「惡緣」,把損友當成了益友,結果白白浪費了一生大好青春。有人呢?他及時醒悟,浪子回頭,不再墮落,重拾回屬於自己的光明前途。甚而,有人身陷囹圄,「一失足,成千古恨。」斯是之謂也! 諺云:「種豆得豆,種瓜得瓜;結善緣得善果,結惡緣得惡果。」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蘭槐之根是為芷,其漸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質非不美也,所漸者然也。因此,有智慧的人,應遠離損友「惡緣」,親近益友「善緣」;智者也不能驕慢,驕慢必衰。而愚者亦勿要妄自菲薄,只要用心努力,必有成功的一天。故君子居必擇鄉,遊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
創意不好玩
「畢業紀念冊成了春宮大賞?」台北市某明星男子中學畢業班搞創意,在畢業紀念冊裡大玩「性遊戲」,由男同學們擔綱演出的各式猥褻與充滿性暗示的圖片,尺度大膽極盡挑逗能事,更將兩所知名女中制服運用於其中,如此「假借」手法讓女同學們很感冒,儘管男校高層承認學生做法確有不當,願率闖禍學生「登門道歉」,但當記者訪問「始作俑者」何以有這等行為,看到這些「好學生」一臉不在乎的捍衛自己的創意時,讓人不禁疑惑時下年輕學子對兩性尊重是否有正確的認知與確實的力行? 把畢業紀念冊設計成充斥性暗示圖片與文字的「A書」,這種顛覆傳統、創造另類風格的做法,從某個角度看來,是有那麼一點「創意」的味道,但就算勉強稱得上是創意,也絕非高明的創意,因為這種幾近粗俗而露骨的表現手法,只滿足了原創者好玩的心態,與某些偏好羶色腥者的感官享受,其他人看了未必覺得有趣,更別說是制服遭「借用」的女校學生,只覺得不受尊重,如何感受得到箇中的幽默與創意呢? 大學時代主修廣告,記得上創意課時,老師總是強調創意發想的過程可以天馬行空,但最後成形乃至於具體落實須是寓意巧妙、簡明易懂、戲而不謔。亦即創意形成的過程可以重量不重質,有了大量的草創想法,再逐一篩選、釐清定位,落實階段便要重質而不重量了。 把同學留念的照片以性暗示手法表現,看似有趣實則低俗,算得上特別但夠不上創意,硬把女校制服借來玩弄一番,顧自己好玩尋他人開心,兩性尊重的觀念有待加強。據調查台灣學子較大陸學子頭腦靈活、有創意,而大陸學子在學識基礎的紮實程度則遠勝台灣學子,如果咱們年輕人搞出來的盡是這種創意與格局,學問又遠不及人家,哪裡還有競爭的本錢?
-
發展觀光多加把勁
前陣子SARS疫情,嚴重打擊全國觀光事業,金門也受到波及,由於SARS疫情早在金門退燒,甚至金門可說是觀光旅遊最安全的聖地,如何招徠觀光客,再創地區觀光業商機,值得業者與政府有關單位共同努力。 地區因位處離島,各項資源缺乏,發展觀光事業,是振興地區經濟主要途徑,為強力促銷金門,有關單位曾多次舉辦活勤,盼把金門的各項優點推銷出去,以吸引觀光客上門,以最近為例,縣府又將舉辨「搶灘料羅灣」海上長泳大型活動,預料盛況可期,為配合此一活動,七月份起整個月,凡來金旅遊觀光客,縣府將有三大好禮相送,包括高粱酒限時免費品嚐、贈送觀光袋和導覽摺頁,另外,立榮航空公司也推出一項「金好玩」旅遊專案,旅客只要在七月十日前報名,即可以二千九百九十九元優惠價格,輕鬆享有三天二夜的金門遊,而且還可獲得十大贈禮,相信藉由這些活動的舉辦,將可為地區觀光事業注入一股活力。 地區觀光事業的發展,以前曾有一段風光歲月,尤其是戰地政務剛解除時,那時來一趟三天兩夜金門遊,沒有上萬元無法成行,而且機位一票難求,和現在相比,可說不可同日而語,因此,如何找回觀光客,再創金門觀光事業的第二春,是地區重要課題。 老實說,要發展金門觀光,除了要多舉辦活動多推銷,提昇旅遊品質更不容忽視,諸如食宿品質的提升,而金門的旅遊缺乏動態娛樂,只能走馬看花也要加強,再者業者間如果採惡性競爭,對地區觀光事業一定是種損傷,這些種種只要多加改善,民間與政府共同努力,相信金門必有美好未來。
-
尊重生命
這幾天最勁爆的一則社會新聞是,一位小六生從自家高樓一躍而下,匆匆結束自己短暫的生命。小六生之死留下無數問號,究竟是為了課業難以承受的壓力,還是大人世界無解的感情糾葛,現在可能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為什麼小小年紀就把煩惱藏了起來,不願訴諸家人和學校的關心,這點殊值大家好好的來檢討。 其實,不只像這樣少不更事的小六生,上自國內一些知名學府的研究生,還不是動不動就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用最直接、最慘烈的手段一死以求解脫。仔細探究這些人的死因,不外乎感情受挫、工作不順,甚至是功課壓力太大所致。這其中又以課業壓力太大、感情受挫的學童與女性最多,委實令人難過與不解。難過的是這般美妙的花樣年華,正是開始享受人生的起始,卻因一念之差便輕易的了結自己寶貴的生命;讓人不解的是,連小學生都泯不畏死的跳樓,這樣的「勇往直前」,著實讓一些學者專家撟舌不下! 對我們來說,貪生怕死乃人之常情,可是,現代人卻多慣於以「不怕死」來詮釋「勇敢」,這實在是天大的錯誤。既然「怕死」與「貪生」乃人之常情,那麼具備這種性格的人當然無可厚非也用不著恥笑;反倒是「不怕死」也「不貪生」,動輒挺身而出、拔劍相向,毫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一遇挫折即自我糟蹋、自我作賤,甚至不惜用雙手來自我「了帳」的,那才讓人覺得莫名其妙。 再怎麼說,一般人好勇鬥狠、剛愎自用,還有那種自我毀滅式的作風,根本就稱不上是勇敢。如果我們用整個宇宙的時光來看,人與螻蟻其實也無多大差別,可是人畢竟是人,畢竟和其他生物不同,人懂得善用理性,人知道什麼時候該「貪生」、什麼時候該「怕死」,而憑恃著做人的智慧與意志,愛惜自己、尊重生命,才能游刃有餘的處理好自己的人際關係,當然在理性的節制下,也不致動不動就「高樓捨身」以迄「肝腦塗地」了!
-
「人啊人!」
中國人傳統的人品觀,可大略分為二種人,一是君子,一為小人。 什麼是君子?且看「君」為「群」之首,可見所謂「君」子,一定要能「群」,說得白一點,就是要能融入團體生活,換言之,「群」不僅要對團體有向心力,且須處事以「公」,所謂「公」,更是大公無私,能顧到「公」的人,私心就小了,大家和他相處,自然如沐春風。 反之,只時時想到自己能得什麼好處,自己能從「群」那邊摟到什麼資源,為了自己可以逢迎拍馬、暗箭傷人,而從不想自己貢獻給「群」些什麼,那就是小人。 不過,細觀芸芸眾生,君子與小人仍屬兩個「極端」的一小部分,大部分的人們,有其人性光輝的一面,也有其人性自私的一面,這時,就有待我們的人格與品德教育,甚至居上位者,動見觀瞻,更須「子率以正」,方能鼓動風潮,帶領整個社會走向富而好禮的氛圍中,形成一股「德風」,人人必會親君子而遠小人。 孔門四科,德行第一,而顏回又為箇中翹楚。他曾說:「夫子博我以文,約我以禮。」他說的「禮」,就是人格與品德教育,最為可貴的,就在於教人懂得如何處世,如何做人。 然而,觀之現今學校教育,只「博文」而鮮「約禮」;今日社會風氣,更充斥著政治正確、金錢掛帥,因此,不少人要大嘆:世風日下,人心不古! 縱然,如今之道德觀與價值觀不類往昔,工商社會自有其一套生存競爭之道,但不擇手段只求成功,恐怕再如何前進的社會也不會同意的。中國人講「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不就這意思嗎? 總之,人啊人!唯有心存正念,謹守本分,樂觀進取,恁它時代颳的是什麼風?您也總能屹立不搖,活得自在又逍遙!
-
擇稿方向
有讀者來信問,浯江副刊擇稿方向是什麼? 我很肯定地回答,本報新聞網上線之後,浯島新聞及副刊文學作品傳播世界上每一個角落,海內外鄉親及關心金門的朋友,不只天天在看,而且,長長久久都能查閱。所以,為凸顯金門地方報的特色,滿足讀者們的需求,擇稿方向首重與浯島風土民情有關,特別是深具人文與歷史價值的文稿,當優先擇用刊登。 的確,金門自唐貞元年間,陳淵開疆牧馬以啟山林,歷經朱子教化,島上文風鼎盛、科甲聯登,確是一個有歷史、有文化的地方。而金門這一部歷史,是靠所有浯島子民代代傳承,用筆去記錄點點滴滴走過的足跡;用鏡頭捕捉一頁頁生活的片斷,而今天,「浯副」應是最好發表的園地,也當好好扮演這樣的角色! 當然,一份報紙要讓讀者有參與感,讀起來身歷其境,才能吸引長期閱讀。而副刊的型態,雖自主於新聞版之外,其內容、形式、結構,在在有別於正刊自成天地,提供另一個讓讀者休憩、抒發的園地,舉凡文藝小說、散文、及詩歌創作等等,容納範圍無所不包,但其精神與新聞版面一樣關注社會、反映人生世態,甚至,虛擬的副刊文學,有時還比新聞更接近社會真象。 浯江副刊源自「料羅灣」和「正氣副刊」,一脈相承走過五十餘載春秋歲月,稟承前輩打造的根基與風範。因此,擇稿的方向,念茲在茲以浯土浯民為主要考量,祈望讓廣大鄉親讀來更具參與感,擁有那麼一份身歷其境的感覺,庶幾有助拉近鄉心、維繫鄉情,浯島子民不管走到天涯海角,仍不忘故土家園。 其次,當下網路資訊無所不包,有心人只要操動滑鼠,即可輕易下載文情並茂的作品,若再附個化名和假身分資料投寄,編輯是人不是神,既無法閱遍天下文章,也不克查證作者真實身分,一個不小心,很容易被騙上當!所以,選擇與金門風土民情有關的文稿,正是最好減抑抄襲的最好辦法!畢竟,倘若不小心採用抄襲的文章,挨悶棍事小,侵犯智財權之責任,才是最大的隱憂!
-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新世紀傳染病SARS疫情日漸趨緩,民眾生活恢復正常之際,國內外專家警告:「SARS病毒不會消失,且正在快速突變,今年秋冬可能會再捲土重來」。因此之故,大眾應建立維護個人和居家環境衛生的防「煞」抗疫新思維、新生活習慣,才能減少細菌與病毒感染,確保你我的健康。 孔子說:「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SARS肆虐,人人為了防範病毒傳染,大家在疫情高峰,紛紛戴上口罩;打噴嚏、咳嗽時,則不忘以手捂住口鼻。餐飲業從業人員亦佩戴口罩迎客送菜,而消費者中菜西吃,以往口沫橫飛的現象改善許多,讓飲食衛生多了一層保障。 其次,全民也養成量體溫的新衛生觀念,時時注意身體警訊;勤洗手也是因為疫情產生的另一個全民運動,以免沾染病毒。另外,除個人衛生清潔習慣,SARS讓大家更注重居家環境,譬如懂得使用含有殺菌認證的漂白水進行環境消毒。這都是因SARS培養的好習慣,我們都要「擇其善者而從之」,保留這些有益健康的衛生習慣。 「其不善者而改之。」國人面對SARS時,很多的想法有問題,例如:醫護人員子女在學校被排斥,居家隔離者也被排斥;甚而SARS病患受到歧視。諸如此等之事都是不對的。正確的想法是關心自己就是幫助別人;關心別人也是幫助自己;還有管理好自己不出問題亦很重要。同時,我們也應發揮「同理心、同情心、慈悲心」,幫被居家隔離的鄰居買生活用品,使其隔離的生活能方便,發揮「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守望相助美德。 孟子曰:「生於憂患,死於安樂。」SARS疫情漸漸遠離,我們的生活也逐步恢復正常。但不可輕忽專家的警告,因為好的生活衛生習慣,對健康維護幫助很大。所以,我們應該建立防「煞」抗疫的新思維和新生活習慣,記取「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的教訓,全民攜手同心防疫抗煞,過著健康且無恐慌的正常生活。
-
「吃飽嫌閒」氣死人
某日巧遇旅居台灣多年的友人,本想他大概是休假返鄉探親或散心,一陣寒暄之後,才知道他才剛加入經濟不景氣下的失業一族。遭到資遣的始末他並不願多談,只擠出一絲勉強的苦笑,說所幸自己有「遠見」,沒急著娶妻生子,要不然現在不只是自己過苦日子,擔心累及妻兒的身心壓力才更令人恐慌。 記得他前幾年「混」得不錯,月入五、六萬元但常忙得沒日沒夜,不僅加班如家常便飯,也沒啥空檔排個幾天假回金看看老朋友,如今拜失業之「賜」,倒徹徹底底放了一個「長假」。工作沒了,生活頓失重心,未來的路又變得茫然了,這種「放長假」的特別待遇,除非是家境富裕、拿工作當消遣的公子哥兒,否則任誰碰上了也笑不出來。 一支主打勞動階層飲品的電視廣告,點出了「時機歹歹,只要還有頭路可做,就是做到死嘛是一種幸福:::::」的勞工心聲,對於沒有「祖公產」可以靠,生計全靠自己付出勞力維持的人而言,能忙著攢錢當然不願閒著等死。就像我那個朋友一樣,不是富家子弟,年逾而立遭逢失業,返鄉「度假」之際,總還是得趁著還年輕再謀差事,既然沒有那種「不勞而獲」的富貴命,自然也沒有當「櫻櫻美代子」的權利了。 沒錢的人,得閒了沒有喜悅只有恐慌,但居高位、領高薪者卻也不乏「吃飽嫌太閒」的例子。前一陣子發表新書「柔性佐國三週年」的呂副總統,便是談起自己這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的要職就滿腹牢騷,說是「一事無成、有志難伸」。或許以呂副總統對自己的期許,僅僅是被動地輔佐算是有志難伸吧?但坐領比總統次一級的高薪,又不必承受治國得失的主要責任,卸任後該有的優遇一樣不少,閒歸閒卻換得了個下半輩子衣食無缺、永享富貴的保證,如果這還算是一事無成,恐怕咱們這些小老百姓甚至那些失業的可憐人都成了不折不扣的「廢物」了吧?
-
弱勢族群需政府多加關注
報載,縣府為推展社會福利,照顧發展遲緩兒童,協助其快樂成長,七月起將在即將啟用的金湖鎮衛生行政大樓一樓,成立早期療育聯合服務中心,以為地區發展遲緩兒童及其家庭提供各項服務,對於縣府關懷弱勢族群,重視社會福利的施政作為,獲得各界的肯定。 據悉,地區發展遲緩兒童,人數有好幾百人,以前因地區早期療育服務未盡完善,甚而可說付之闕如,導致大部份發展遲緩兒童,錯過早期療育的黃金期,直到二、三年前,地區的早期療育工作才開始起步,除個案會轉介臺灣接受評估治療,另由臺灣聘請職能治療師或語言治療師等專業人員,來金進行個別療育,但因杯水車薪,地區發展遲緩兒童只能斷斷續續接受治療,一曝十寒效果不佳,也因為如此,地方上才有很多呼聲,希望充實地區的醫療設施與設備,以提供遲緩兒童良好的醫療服務。 由於推展社會福利是永無止境的工作,如何讓身心障礙者得到適時適切的照顧,舉凡就醫、就學、就養、就業,甚至住、行,都需政府多加費心,畢竟身心障礙者是相當弱勢的一群,政府有責任為他們尋求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對於身心障礙者團體建議在金設置教養院等建言,有關單位應予重視,並盡早落實。 身心障礙者,他們是社會弱勢的一群,尤其是發展遲緩兒童,更需要各界多加關注,我們喜見縣府為地區發展遲緩兒童設置早期療育聯合服務中心,更希望相關單位能妥善規劃,諸如服務中心該有那些設備,能提供民眾那些服務,如何進用或安排專業人員為遲緩兒童提供早療,這些都應有完整的配套措施,才能充分發揮服務中心的功能。
-
從「心」做起
一個人在發怒的時候,最是難看。縱然平素面似蓮花,一旦怒從心上起,那種眥裂髮指、筋肉扭曲的可憎可厭之相,著實讓人倒盡胃口。俗語說:「怒從心上起,惡向膽邊生」,怒是心理的也是生理的一種變化,人逢不如意事,很少不勃然變色的,年少氣盛是如此,即便是許多年事已高的長者也莫不如此。 曾看過一位長者,雖然已逾杖期之年,但那種老薑彌辣的個性,一點都不輸年輕小伙子。晨起讀報,看到不順眼處,不是吹鬍瞪眼、破口大罵;就是哭天搶地的把桌子拍個震天價響。老傢伙不看不行,看了又嘔氣,實在難以伺候,這時候,大家當然都躲得遠遠的,誰也不願逢彼之怒,只能欲拒還迎,靜待雨過天青。詩經有云:「君子如怒,亂庶遄沮;君子如祉,亂庶遄已。」這是說,有地位的人,赫然震怒,就可以收撥亂反正之效。但一般人還是以少發脾氣少惹麻煩為上,因為,盛怒之下,體內的白血球不知要損傷多少,血壓不知要昇高幾許,何苦來哉?更何況血氣沸騰之際,理智總是不大清醒,言行容易逾分,於人於己總不相宜。 希臘一位哲學家曾說:「計算一下你有多少天不曾生氣。在從前,我每天生氣;有時每隔一天生氣一次;後來每隔三四天生氣一次;如果你一連三十天沒有生氣,就應該向上帝獻祭表示感謝。」減少生氣的次數可以說是修養的結果。修養的方法,說起來好難,如果非憤怒不可,也要盡量的控制並使發而中節,那才會將傷害減至最輕。 佛家把「瞋」列為三毒之一,「瞋心甚於猛火」,克服瞋恚正是修持的基本功之一,想要喜怒不形於色,看來是需要相當的修鍊而且必得從「心」做起的,所謂「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憂傷的靈使骨枯乾。」正是這個道理。
-
「鏡子」與「破窗」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這是唐太宗的歷史名言。唐太宗以曠古少見的恢弘器度察納雅言,開創歷史上罕見的「貞觀之治」盛世,而他的「鏡子理論」也成為流芳百世的佳話。 歷史就是一面鏡子,所以有識之士常會鼓勵大家應以古為師、以古鑑今,方可事半功倍的打造更美好的明天。 與鏡子成為對比的,不期然的想到「破窗」。西方學者在研究治安問題時亦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破窗理論」,意指一棟房子,一個窗戶破了,如果沒有馬上修補,代表這戶人家不在,過不久就會相繼的出現一個一個的被砸破窗,而成為宵小破壞、掠奪、佔據的「溫床」。這也如同我們周遭的環境,如放任一些小垃圾不清除,更會出現愈來愈多的垃圾,而形成髒亂之源的道理一般。 鏡子可以正衣冠、知興替、明得失,讓我們更知所進退,成為一股向上動力;破窗隱含頹敗、潦倒、沒落,是走向敗亡的徵兆。 大從治國,小到治事(補破窗、清垃圾),觀乎歷史大鏡子,一為領導者的恢弘器度,一為現頗為流行的貫徹「執行力」,無以為功。 然而,觀之兩岸互動,台灣的政壇競合,還是不能從SARS中得到教訓,口罩還沒拿下,各方已在互飆口水,搞小動作,互扣帽子,一切的一切,無非是為主權而主權,為意識型態而意識型態,為選舉而選舉,哪管人民的生活?看政治人物亂噴口水,很不道德,很不健康,小老百姓萬般無奈,也就只有期待另個「唐太宗」再世,興我中華!惠我億民!阿彌陀佛!